?

靈丘青背山羊發展史探究

2024-04-28 20:47焦光月孟德榮
畜牧獸醫科技信息 2024年1期
關鍵詞:靈丘縣母羊山羊

焦光月,孟德榮

(1.山西省畜牧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山西 靈丘 034400;2.大同市靈丘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山西 靈丘 034400)

靈丘青背山羊在靈丘南部山區獨特的氣候自然條件和生態環境下,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定向培育而形成的一個肉絨兼用型地方山羊品種。因其全身皮毛呈黑色,背部為青色,故稱大青背山羊。

1 靈丘青背山羊的品種特性

1.1 體貌特征 靈丘青背山羊體格粗壯,各部分結構勻稱。臀部發育良好,后驅豐滿。公、母羊站立姿勢端正。公母均有角,一般公羊呈拐角,母羊為并角。頭大小適中,前額稍突出,眼大微突有神,行動敏捷靈活,善爬坡,放牧行程遠。兩耳下垂,鼻梁(隆起)、眼圈呈現青色、黑色或畫眉三種,頸粗短,頜下有髯。胸寬而深,肋開張,腰背平直,體型呈長方型。公羊四肢結實粗壯、較短,蹄質堅實,呈黑色。尾短瘦。骨骼粗壯結實,肌肉發育豐滿。側面觀望體軀,在頸、背、腰部沿背中線有較長的青毛向兩旁下披至跗關節。青背山羊因此而得名。

靈丘青背山羊易飼養,增重快。羔羊初生重公羔為2.7 kg,母羔為2.6 kg;斷奶重公羔平均為17.5 kg,母羔平均為16.9 kg。成年公羊體高73 cm,體斜長75 cm,胸圍88 cm,胸寬29 cm,胸深36 cm,體重64 kg。成年母羊體高60 cm,體斜長65 cm,胸圍78 cm,胸寬25 cm,胸深29 cm,體重48 kg。

1.2 生產性能 靈丘青背山羊12 月齡公羊宰前空腹體重30 kg,胴體重13.5 kg,內臟脂肪0.5 kg,屠宰率45%,凈肉率36%,骨肉比4.4:1,大腿肌肉厚度5 cm,腰部肌肉厚度4.5 cm。12 月齡母羊宰前空腹體重25 kg,胴體重11 kg,內臟脂肪0.5 kg,屠宰率44%,凈肉率32%,骨肉比4.1:1,大腿肌肉厚度4.5 cm,腰部肌肉厚度4.7 cm。中等膘情的羯羊,屠宰率可達48.4%。母羊產乳每天1 kg 左右。成年公羊產毛500 g,產絨300 g,毛長28 cm,毛厚3 cm,絨毛長度4 cm;成年母羊產毛400 g,產絨220 g,毛長10 cm,毛厚4 cm,絨毛長度2 cm。

1.3 繁殖性能 青背山羊繁殖性能良好。種公羊性成熟年齡平均為5~8 個月,母羊初配年齡為1.5 歲,一般母羊利用年限為6~7 年,公羊為5~6 年。春秋發情,發情周期15~17 d,發情持續期為24~48 h,懷胎期為150 d。一般為單羔,雙羔率達10%左右。羔羊的成活率90%以上,死亡率10%左右。哺乳期日增重公羔0.2 kg,母羔0.15 kg。配種方式主要為本交,公母比例為1:30,受胎率可達95%以上。飼養方式為全年放牧,冬春適量補飼。單群規模一般為120~250 只。補飼精料以玉米為主,日平均150 g。

2 靈丘青背山羊的形成史及培育史

2.1 靈丘青背山羊的原始形成史 據調查,靈丘青背山羊至少有200~300 年的養殖歷史。靈丘青背山羊的形成與靈丘南部山區獨特的歷史、文化、地理、氣候、環境等因素有很大的關系。靈丘南部山區氣候溫暖濕潤,山高溝深、草茂林豐、山泉密布,水資源豐富;人文厚重,民風淳樸,勤勞儉樸,積極向上;養殖歷史悠久,重視科技創新;地理環境相對封閉,有灌木草叢類草地136 萬畝,為靈丘縣主要草場所在,土壤以山地褐土為主,溝峪特征為靈丘青背山羊品種形成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歷史資料記載,靈丘青背山羊的原產地主要分布在南山石山區、近山區的下關、上寨、紅石塄、獨峪、白崖臺、東河南鎮的銀廠地區、落水河鄉的招柏地區等8 個鄉鎮200 多個村莊。與靈丘南部山區相鄰的阜平、淶源、唐縣等地也有少量分布。適齡母羊占60%,其中密度大、質量好的多集中于下關鄉的謝子坪、劉墳、六沙石和上寨鎮的二嶺寺、道八等村。

2.2 靈丘青背山羊的初始保護歷史 建國初期,百廢待新。靈丘縣對山羊生產工作十分重視,青背山羊選育工作得到發展。史料記載早在1974~1975年,河北、山東、內蒙的46 個縣(旗)從靈丘縣調配4000 多只青背山羊,作為種羊加以繁殖擴大。1978年5 月17~23 日山西省政府在晉中地區壽陽召開的山羊改良會議上,靈丘縣代表就在會上介紹了靈丘青背山羊的育種經驗。上世紀80 年代初,靈丘縣畜牧部門針對靈丘青背山羊品種退化、經濟效益降低等問題,由縣畜牧獸醫工作站和下關獸醫站負責在下關鄉的劉墳村和紅石塄鄉的白沙口村組建了兩個青背山羊核心群,對該品種進行提純復壯。具體方法是從青背山羊數量多、質量好的村選購適齡母羊300 只,種公羊10 只進行嚴格鑒定和登記,組建青背山羊核心群進行選育。對表現良好的后代,進行本品選育。對生產性能不符合要求的后代,進行淘汰。同時,對羔羊的初生重、斷奶重、周歲重及體尺等及時測量和登記。對青背山羊的羔羊和成年羊的生產性能及各項指標與本地黑山羊進行對比。根據育種進展情況,及時調整提純復壯方案。經過數年的努力取得了較好效果,使青背山羊提純后的各項指標提高了40%左右。1983 年該品被省農牧廳鑒定為地方良種,先后為本省及外省提供種羊2 萬余只。1986 年山西省標準局制定和發布了《靈丘大青背山羊地方良種標準》。

上世紀90 年代,縣、鄉畜牧獸醫體系受到嚴重沖擊,線斷、網破、人散。靈丘青背山羊選育工作時斷時續,一度停滯。后嚴重失控。因羊絨價格高企,受經濟利益驅使,外來絨山羊大量侵入,任其野交亂配、近親繁殖,血液混雜。種群數量銳減少,而且退化十分嚴重。一度群體數量銳減到5000 只左右。

2.3 靈丘青背山羊新發展史 2001 年,山西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設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的戰略決策。靈丘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出臺了一系列推進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建設的優惠政策。借東風。2005 年,縣政府投資6 萬元在下關鄉鐵角臺村重新組建一個規模為200 只的靈丘大青背山羊核心群。重啟了靈丘大青背山羊的保護工作。

2007 年初夏之交,山西農業大學動科院科研人員深入靈丘縣大山深處的下關鄉鐵角臺村對靈丘青背山羊的生產性能及遺傳資源進行了測定。認為靈丘青背山羊在我國地方山羊品種資源中具有獨立的遺傳性能,諸多優良生產性狀,是寶貴的育種素材,有較高的保種價值,建議要嚴格保護和利用。同年,根據農業部畜牧獸醫司的安排,在山西省農業廳畜禽繁改站和大同市農業局繁改站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靈丘縣畜牧中心組織縣畜牧站技術人員深入全縣7 個鄉鎮,對靈丘青背山羊的品種資源進行了調查,積累了大量原始資料,為青背山羊保護工作奠定了基礎。2009 年5 月,山西省農業廳公布了山西省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靈丘大青背山羊被列入山西省首批20 種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2013 年9 月,為加大青背山羊保護工作,靈丘縣人民政府與山西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山西省生態畜牧產業管理站簽署了肉羊聯合育種科技項目協議。項目計劃合作期限5 年,由靈丘縣政府組織實施,聘請山西農業大學動科院多位專家教授作為技術支撐,由山西省生態畜牧產業管理站組織協調、三方責任共擔、成果共享,以靈丘縣現有青背山羊群體為基礎,組織靈丘縣青背山羊保護和選育核心群,對品種進行提純復壯。項目實施后,在山西省生態畜牧產業管理站的大力支持下,在山西省農業大學動科院眾多專家的指導下,2013~2016 年期間,先后投入資金500 多萬元,在全縣組建了1 個規模為1000 只保種核心群,25 個規模為200~500只的選育核心群,對青背山羊進行保護與開發。山西農業大學動科院還幫助靈丘縣制定了《靈丘縣青背山羊產業開發和品種選育工作方案》《靈丘縣青背山羊選育和生產開發項目擴繁場建設方案》等多個技術和工作方案,建立健全了育種檔案數據庫和繁育技術體系。后協議因故未能按約定全部實施。但靈丘青背山羊的保護工作引起了各級各部門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發展高端、有機、特色青背山羊的理念已逐漸深入人心,社會資本投資青背山羊保護與開發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2015 年,靈丘縣委、縣政府在與山西農業大學聯合育種的基礎上,又依托山西省農科院畜牧研究所的人才優勢,突出特色產業發展,深入實施差異化品牌發展戰略,在青背山羊保護與開發利用方面的進行深入研究合作。聘請畜牧研究所育種專家在青背山羊后裔測定、圈養育肥試驗、屠宰試驗,羊肉品質檢測、肉品質分析等方面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通過對靈丘青背山羊、晉嵐絨山羊、杜寒雜交綿羊3 個不同品種羊的屠宰性能、肉品質特性、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含量進行測定分析。結果表明:屠宰性能方面,靈丘青背山羊的眼肌面積顯著高于其他兩個品種;粗蛋白質(23.04%)、粗脂肪(6.11%)、氨基酸(18.37 g/100 g)含量顯著高于晉嵐絨山羊和杜寒雜交綿羊。說明靈丘青背山羊肉是具有蛋白質含量高、氨基酸含量豐富、肌肉嫩度高等特點的優質蛋白質來源肉類。在青背山羊核心群的選育上,經過3 年的選育研究表明,不同年齡、性別核心群青背山羊體重、體尺及繁殖性能與選育前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初生重、周歲體重及成年體重均達到差異顯著水平,成年公羊、母羊主要體尺指標均顯著提高。育成的核心群生產性能良好,各項體尺體重指標較選育前更趨于一致,為下一步選育莫定了基礎。在分子水平的研究上,首次通過營養調控與基因表達相結合的方法,研究降低羊肉脂肪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的機理,從轉錄組表達水平對羊肉脂肪中影響脂肪代謝的主要基因進行篩選及表達量檢測,為今后對青背山羊從分子水平進行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2019 年9 月4 日靈丘縣大青背山羊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2020 年入選全國鄉村特色養殖產品名單。2022 年5月,靈丘縣大青背山羊入選2022 年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實施公示名單。

2.4 青背山羊產業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的貢獻 2014 年團中央駐靈丘扶貧工作隊隊長和隊員在靈丘幫扶期間,十分關注靈丘青背山羊的保護工作。在縣畜牧獸醫技術人員的陪同下,與當地鄉鎮領導多次深入靈丘青背山羊的原產地上寨鎮道八村、下關鄉的劉墳村的大山深處,實地考察青背山羊的生存環境、養殖現狀。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以村為單位,以養殖能手和大學生村官為骨干,扶持貧困戶組織養殖專業合作社,開展大青背山羊養殖”,幫助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初步設想。同時,還邀請香港動物福利組織來靈丘洽談投資合作事宜,導入“壯大特色稀有物種種群、關注農場動物福利”的理念。對靈丘青背山羊的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2016 年4 月,政協靈丘縣委員會組織部分政協委員赴山東考察,在嘉祥縣考察濟寧青山羊保護工作時,發現可利用該羊一胎多羔的特性,提高靈丘青背山羊的繁殖率。2017 年4 月靈丘縣成發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從嘉祥縣引進青羊100 只(其中種公羊20 只,種母羊80 只),開展與本地青背山羊的雜交開發,取得良好的效果。為靈丘青背山羊的開發利用增添了一條新的途徑。

脫貧攻堅行動啟行動后,靈丘縣委、縣政府將發展青背山羊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來抓,先后投入資金2000 多萬元發展肉羊產業,其中投入青背山羊產業的資金600 多萬元。采用“政府+合作社+貧困戶+村集體”的資產收益模式,即“財政資金注入、量化配股到戶,合作社主體管理、貧困戶年終分紅、脫貧轉股退出”的扶貧模式,變“輸血式”幫扶為“造血式”幫扶,構建了貧困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利益聯結機制。鐵角山、成發、宏鑫等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青背山羊養殖帶動1000多戶貧困戶脫貧致富。既扶持壯大了產業,又實現了群眾致富增收。全縣青背山羊飼養量從2013 年存欄3 萬只增長到8.79 萬只。

在靈丘歷屆縣委、縣政府的不斷努力下,靈丘青背山羊保護工作引起了國家、省、市相關部門的關注。靈丘大青背山羊作為特色產業品牌建設被大同市人民政府寫入《大同市推進雁門關生農牧交錯帶示范區建設工作方案》、被國家列入《第三次畜禽遺傳資源普查省級重點核查品種計劃》。

2021 年5 月6~7 日,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人員深入縣南部山區的鑫喆、保勝、鐵角山等青背山羊養殖場調研了靈丘青背山羊養殖環境、現狀及形成原因,并與靈丘黨政負責人進行了座談,對靈丘青背山羊保護與開發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猜你喜歡
靈丘縣母羊山羊
多元主體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策略探析
靈丘縣白崖臺鄉開展農村人居環境“六亂”整治百日攻堅專項行動
夏季如何讓山羊增膘
母羊不同時期的飼養管理
科技興農
繁殖期母羊的飼養管理
基礎母羊的飼養管理
母羊的幾個常見疾病
靈丘縣農民工收入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
山羊受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