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斷奶仔豬腹瀉的病因和防治措施

2024-04-28 20:47張小鳳
畜牧獸醫科技信息 2024年1期
關鍵詞:斷奶仔豬腸道

張小鳳

(農安縣農安鎮綜合服務中心,吉林 農安 130200)

在養豬生產過程中,仔豬斷奶階段對后續的生產性能具有重大影響。調查表明,斷奶后5~10 d 是仔豬腹瀉的高發期。由于斷奶后仔豬的生活環境、采食結構和管理方式都發生了變化,腸道微生態環境的適應性變化提高了腹瀉發生的風險。由于斷奶時仔豬的消化系統以及免疫系統都未發育成熟,所以很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襲,更易發生腹瀉。相關統計顯示,仔豬因為腹瀉的死亡率占比仔豬總死亡率的39.8%,而我國斷奶仔豬發生腹瀉的概率在30%左右,而死亡率在15%左右。針對斷奶仔豬的腹瀉問題展開深入研究,能夠給飼養場戶提供重要的理論參考。

1 病因分析

近年來,我國的養豬產業發展很快,飼養技術也在持續提升。大多數規模豬場會在仔豬21 d、28 d 或35 d 會斷奶。但受各種因素影響,斷奶仔豬出現腹瀉癥狀,不利于仔豬的生長發育。

1.1 生理性因素

1.1.1 消化機能不健全 斷奶時仔豬的消化系統還沒發育完全。主要是胃腺功能不夠發達,其胃酸分泌量少且不穩定。通常仔豬大概在20 日齡開始分泌少量的鹽酸,生長至3 月齡時鹽酸的分泌可以達到成年豬水平。分泌的胃酸可以有效保持仔豬胃內pH 值維持在4 以下,有利于機體蛋白質的消化,還能夠消滅病原微生物。在仔豬斷奶期間,如果胃酸分泌少或乳酸的來源被中斷,會導致胃蛋白酶原不能完全激活,不利于胃蛋白酶的形成,導致腸胃對pH 值的調節功能失衡,最終會引發腸道菌群失衡。此時仔豬機體的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受環境刺激影響。未消化的食糜在腸道積聚,為細菌提供生長環境,進一步影響飼料中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因此,斷奶過程中要考慮仔豬消化系統發育狀況,采取適當飼養管理措施,保障仔豬健康生長。

隨著日齡增加,仔豬消化酶系統逐漸成熟。哺乳期間,仔豬能分泌多種消化酶消化母乳,但對植物性飼料消化有限。斷奶時,消化酶系統未完全成熟,從母乳為主轉為采食植物性飼料為主,如果此時再給其補充高蛋白飼料,則非常容易導致消化不良性腹瀉。因此,在飼養過程中要合理調整飼料成分,保證消化系統健康。此外,隨著日齡增長,仔豬機體的消化器官也在發育。斷奶期間的仔豬消化器官容量較小,更容易受到影響。斷奶之后的1~2 d,仔豬會出現食欲減退或拒食現象,持續3~4 d 會因為過度饑餓,而出現大概率一次吃大量飼料的現象,從而發生消化不良性腹瀉。因此,要密切關注仔豬日常的采食情況,采取有效措施減輕其消化道的負擔,預防腹瀉發生。

1.1.2 缺乏先天性免疫力 新生仔豬的免疫能力不強,主要靠母豬所產初乳中的高免疫球蛋白進行保護。初乳的免疫球蛋白含量為7%,而正常乳汁中只有0.5%。但隨著吮乳的時間推移,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會不斷減少。通常仔豬達到3 周齡以后,其機體免疫系統才能產生相應的免疫力,仔豬1 月齡時體內產生的抗體還是不多。所以,如果斷奶太早,仔豬會失去母源抗體保護,免疫力變弱,容易發生腹瀉之類的疾病。另外,仔豬的體溫調節能力要到20 d 日齡才集本健全。如果斷奶太早,仔豬體內的能量儲備少,對冷的抵抗力差,很難保持正常的體溫,也容易發生腹瀉。

1.2 病原性因素 仔豬斷奶后感染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是引發腹瀉的主要原因。為了確保豬健康和養殖效益,應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和控制仔豬腹瀉的發生。

1.2.1 細菌性腹瀉 研究發現,仔豬腸道內的細菌主要是厭氧菌。母乳中存在很多的抗體和乳酸桿菌,對大腸桿菌的繁殖能力有抑制作用,可維持仔豬腸道的健康。但仔豬斷奶后,分泌的胃酸少、消化酶也不穩定、腸道黏膜脆弱,可能導致多種條件性致病菌大量增殖。這些細菌增多,會改變腸道內的微生物環境,引發腸道菌群混亂,影響仔豬的正常消化,甚至引發腹瀉。

所以,要保持仔豬腸道的健康,防止腹瀉發生,生產中常用的方法是改善飼養環境、調整飼料成分、用益生菌維護腸道菌群平衡,增強仔豬的免疫力,降低腹瀉病的發生。

1.2.2 病毒性腹瀉 在仔豬飼養過程中,冠狀病毒、輪狀病毒等,可引發仔豬傳染性胃腸炎和流行性腹瀉。仔豬斷奶后,沒有了母源抗體的保護,如果照顧不當,這些病毒會趁機進入仔豬的身體,導致腸道細胞變性壞死、腸絨毛受損,進而引發腹瀉。如果不能及時治愈,病毒傷害仔豬的腸道,造成小腸黏膜損傷和吸收能力下降,使腹瀉更嚴重。所以,飼養仔豬時要采取科學合理的飼養方法,防止這些病毒傳播和感染。

1.2.3 寄生蟲性腹瀉 引發仔豬腹瀉的寄生蟲主要是球蟲和弓形蟲等寄生蟲。在季節交替的時段更為多見。球蟲在仔豬腸道內可破壞腸道黏膜,影響小腸吸收功能,導致消化不良,最后引發腹瀉。如果不能及時處理,還會引發其他病菌感染,使腹瀉更嚴重。所以,飼養人員必須要重視仔豬的飼養,尤其要注意衛生和飼料安全,以減少仔豬腹瀉發生,保證養殖業健康發展。

1.3 其他因素 飼養管理對動物健康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新生仔豬在哺乳期間的自理能力有限,人工干預對其獲取初乳是必要的,否則將導致抵抗力下降。在斷奶階段,由于面臨多種強應激源,如斷奶、飼料和環境的變化等,仔豬容易產生機體代謝失衡,營養物質分解代謝作用超過合成代謝作用,抵抗力下降,并可能引發生理功能紊亂,甚至腹瀉。此外,衛生條件差、消毒不徹底、飼料過渡問題以及攝取霉變或過期飼料等不當管理行為,均會進一步加劇腹瀉情況。因此,為了確保仔豬健康,飼養管理必須科學合理。

2 防治措施

面對各種疾病,養殖人員要堅持“養重于防、防重于治、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根據相關的統計分析,約有30%的仔豬腹瀉是由特定疾病引起的,但還有大約60%的原因還沒找到。為此,生產中應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保證豬群的健康。

2.1 加強飼養管理 豬舍的環境衛生對維護生豬的生物安全與健康非常重要。為了有效預防疾病,豬舍必須保持干凈整潔,并定期進行消毒。在將斷奶仔豬轉入保育圈之前,務必對保育圈舍進行全面、徹底的清洗和消毒。推薦采用20%的石灰乳、20%的漂白粉或3%的來蘇爾對飼養舍開展消毒工作。仔豬進入飼養舍之后,確保每周進行一次帶豬消毒。飼養人員應提高消毒意識,有效避免病原菌進入飼養舍,從而降低豬群感染疾病的風險。做好豬舍溫濕度控制以適宜仔豬生長。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仔豬的健康。

2.2 減少應激反應 仔豬斷奶的時候,因為膽子小又敏感,很容易被嚇到。所以,減少讓它們感到緊張的事情,對它們的成長非常重要。為了讓仔豬斷奶的時候減少緊張感,要遵循“三不變三漸變”的原則。一開始斷奶的時候,要保持原來的圈舍管理、原來的飼料喂養和原來的規定不變,這樣能讓仔豬的情緒保持穩定。等到斷奶之后,適當的調整飼料配比、生活環境和飼養規定,讓仔豬逐漸適應新的環境。為了做到這一點,飼養員要針對仔豬開展合理的訓練,使其盡早習慣采食飼料,同時鍛煉其采食的能力,從而促進機體腸胃的發育狀態。正式斷奶后,前一周的飼料要保持和哺乳期一樣,然后再換料,讓仔豬適應斷奶的過程。同時,要避免給斷奶的仔豬喂食不干凈或者發霉的飼料??梢詼p少仔豬斷奶時的緊張感,有助于仔豬健康生長。

2.3 補鐵、補鋅、添維生素 如果仔豬出現長時間的腹瀉,其身體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脫水狀況。在極端情況下,仔豬可能發生貧血。狀況會影響仔豬對藥物的吸收效果,從而降低藥物治療的療效。這就形成了一個不良的循環:腹瀉導致貧血,貧血又進一步引發腹瀉??茖W研究表明,3~4 周齡的仔豬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會對其生長發育產生負面影響,降低其抵抗力,并增加其患上肺炎和腹瀉的風險。因此,建議在仔豬出生后的第3 天,為其補充鐵制劑,每頭仔豬的用量為180 mg。這樣可以有效地預防因缺鐵引起的腹瀉。

此外,相關研究進一步揭示了鋅元素在維護豬免疫功能中的關鍵作用。鋅元素的適量補充可以有效調節豬的食欲,并且對于腸道中的有害菌群產生抑制,增強消化系統的分泌能力并且提高細胞酶的活性。因此,在仔豬出生后2~3 周齡的關鍵階段,補充鋅元素顯得尤為重要,不僅可以顯著提高豬的實際采食量,同時提高飼料的利用率,還能夠明顯降低豬群發生腹瀉的風險。此外,根據很多相關的研究表明,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適量維生素(如VE、VD3、VA等)是必要的措施。這些維生素的適量補充可以有效改善仔豬的料重比,提高其生長早期和后期的抗氧化功能和免疫性能,從而進一步降低腹瀉的發生風險。

2.4 預防接種 豬群定期開展疫苗免疫接種是預防疾病感染的重要條件。懷孕的母豬可以在其生產的前3 周接種一次豬K88、K99 疫苗,2 mL/只,確保仔豬可以在母乳中獲得相應的保護。根據飼養場的實際生產情況,給斷奶仔豬開展針對性的接種。但是需要注意,接種疫苗可能會導致仔豬在生產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應激刺激,從而降低機體的抵抗力。因此,根據多年工作經驗建議在仔豬斷奶前后的一周盡量不要接種疫苗。

3 結語

養豬業當前面臨一項重大挑戰,即仔豬腹瀉問題。此疾病嚴重制約了養豬業的健康進步,對整個行業的穩健發展造成了不小的阻礙。為了有效應對仔豬腹瀉,除了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外,飼養員的專業技術知識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需要深入研究仔豬的生理特性,以便更好地掌握豬生長過程中的關鍵環節。有效降低疾病的發生率,進一步提升養豬生產的經濟收益,進而推動養豬業實現健康、穩定的進步。

猜你喜歡
斷奶仔豬腸道
腸道臟了翻出來洗洗
仔豬斷奶后消瘦應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70%的能量,號稱“腸道修復菌之王”的它,還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春季仔豬白肌病如何防治
秋冬季仔豬保暖措施有哪些
注意預防仔豬腹瀉
夏季謹防腸道傳染病
提高仔豬斷奶窩重的方法
常做9件事腸道不會差
仔豬斷奶前閹割好處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