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新聞采編中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及處理探究

2024-04-29 16:22余家希
傳播力研究 2024年9期
關鍵詞:傳統媒體受眾人員

◎余家希

(開化傳媒集團,浙江 衢州 324300)

如今,新舊媒體融合發展,新聞的生產流程、報道手段、話語體系等有了全方位的創新,受眾對新聞的需求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這種形勢下,要做好新聞宣傳工作,廣播電視臺中的新聞采編人員更要緊跟時代發展變化,主動革新技術理念,學習新的采編方式,利用大數據手段,快速收集和挖掘新聞線索和素材,從而在增強新聞敏感性的同時,提升自身的新聞素養,著力增強新聞報道內容的生動性、可看性,最大程度上實現傳統媒體轉型發展效果的最大化和最優化。

一、數字化技術在新聞采編中的價值與意義

在新聞采編工作中引入數字化和信息技術能夠增強新聞稿件的時效性。時效性作為新聞采編人員撰寫新聞的關鍵點,能夠有效延長新聞的生命力。傳統媒體中的新聞采編工作中,常常由于信息技術的不成熟,大數據分析技術的不到位,導致大部分新聞采編人員在撰寫新聞稿件時,依賴于自身的行業經驗與新聞敏感度來預測可能會發生的重點新聞,導致他們無法在第一時間獲取到有效的新聞內容,難以獲得發布新聞的先機。在現如今新媒體的影響下,媒體技術的變革使受眾獲取信息的途徑逐漸廣泛起來,越來越多的新聞資源開始出現在新聞工作者與受眾的視野中,海量且碎片化的信息極可能誤導新聞工作者的判斷,在這樣的情形下,數字化技術成為了新聞采編人員的主要動力與發展方式,彌補了傳統媒體的不足,新聞采編人員可以運用智能算法與數據處理技術,在大量數據中提取出各種有信息的價值,幫助進一步挖掘潛在的新聞線索,一定程度上增強新聞熱點的把握能力,從而進行優先的獲取與發布,這對新聞采編人員的內容時效性有著重要意義[1]。

在新媒體技術的沖擊下,越來越多的受眾開始傾向于更具有針對性與爆炸性的新聞。因此,受眾的喜好也關系到新聞采編人員的新聞編撰方向,需要根據受眾的喜好和輿論的方向,提高對于各類新聞的關注度。數字化技術能夠幫助新聞采編人員準確判斷受眾現階段的興趣取向,便于新聞采編人員能夠在信息繁雜的網絡世界中,挑選出符合受眾喜好的新聞內容,從而有效增強新聞媒體的影響力與社會輿論的導向能力。同時,數字化技術還能夠幫助新聞采編人員分析受眾在新聞網站上的瀏覽記錄與反饋信息,工作人員可以根據用戶的反饋內容找準他們的喜好,從而判斷出數據之間存在的關聯,及時調整行文方向,優化自身的新聞編撰方式,提高新聞稿件的質量。

二、現階段新聞采編中存在的問題

在新時期新媒體廣泛傳播的背景下,傳統媒體的受眾逐漸減少,廣告的基數也在逐漸下降,信息快餐化的時代導致新聞的編輯、探索與分發逐漸呈現了新媒體的特點,有的新聞工作者甚至改變了工作的核心內容。信息傳播媒介的變化使深度發掘高質量的新聞成為了一個難題,受眾對于新媒體的使用,逐漸降低了傳統媒體的關注度,使傳統媒體的發展逐漸陷入了瓶頸。新媒體時期的受眾逐漸偏向于快速、標題醒目且帶有沖擊性的短新聞,傳統媒體所推崇的詳細新聞報道,無法使受眾產生閱讀的興趣,甚至是后續的深層報道也無人問津。這樣的嚴峻局面給傳統媒體的新聞編輯帶來了巨大的挫敗感,這需要編輯適應新時期的新聞發展規律,逐漸探索出適合傳統媒體的新發展道路[2]。

新聞采編工作主要以新聞采集和編輯為核心工作內容,而一般的新聞媒體則是以引導受眾閱讀為工作的核心,他們派遣記者進行實地訪問,獲取真實的新聞信息,并將主要、關鍵的信息進行整合與編輯,發送給廣播電視臺中的新聞編輯,由編輯根據事件的核心內容,進行新聞稿件的撰寫,并在新聞發送前進行審閱與優化。編輯和采輯人員在工作內容上有著關聯性,傳統媒體中的采編工作需要圍繞著新聞機構開展,將具體的采訪對象作為新聞采編的核心。專業的采編工作需要將近期所發生的重點新聞內容進行編輯與分發。在新媒體的影響下,越來越多元的信息開始在網絡中傳播,過于專業化的信息內容逐漸受到了新媒體的影響,采編人員過于單一的工作形式,使傳統媒體的影響力逐漸下降。若想改變這一局面,則需要廣播電視媒體改變新聞采編的單一工作形式,使他們能夠發揮出自己的價值,更好地推廣新聞內容。越來越多的新聞工作者發現,新媒體在招攬人才時,注重人才的個人潛力,給予員工更加豐厚的待遇與福利,并且新媒體的快節奏發展也更符合現階段社會的發展節奏,致使傳統媒體逐漸流失大量優秀人才,導致傳統媒體缺少專業的新聞采編人才。因此,固本是傳統媒體留住人才的最佳方案,相關人員需要調動采編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增強傳統媒體的人才吸納力,并通過專業人員的工作效率,凸顯新聞內容的專業化與導向化。

三、新聞采編中應用數字化技術的優化對策

(一)使用人工智能技術

新聞采編人員可以在收集新聞信息時,使用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對新聞線索進行實時監控。在傳統的新聞撰寫過程中,新聞采編人員采集新聞依靠的是網絡與電話聯系的方式進行,無法挖掘到有效且有價值的新聞素材,信息的收集效率十分低下,使傳統媒體所報道的新聞失去了時效性和真實性。若是新聞采編人員在收集新聞信息時,應用人工智能技術,便能夠及時收集網絡中潛在的新聞信息,并收集社交媒體中符合新聞要求的信息,微信采編人員提供了多元化的新聞線索,并且還能夠針對異常信息進行實時的檢測,人工智能技術在新聞領域展現出來不容置疑的執行力與優勢[3]。

并且新聞編撰者還能夠依照人工智能技術更加便捷地完成新聞內容的編撰工作。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工智能技術也得到了突破,新媒體的新聞撰稿人開始使用寫稿機器人進行新聞內容的創作,并且獲得了諸多相關人員的青睞,這些機器人能夠根據新聞素材,提取出其中的核心內容,并圍繞核心內容進行相應的撰稿工作,以最快的行文速度保障了新聞的時效性。在一些重大新聞與突發事件中,寫稿機器人的優勢也是十分明顯的,在工作效率與新聞質量上,都能夠按時按量地完成。比如,阿里巴巴與新華社共同研制的“媒體大腦”,能夠在短時間內將會議的信息進行收集與整理,并將撰寫完成的稿件推送給相關受眾,幫助人們實時了解重大會議的內容。在新聞采編工作中引入人工智能技術,不僅能夠保障新聞的實時性,而且還能夠減少不必要的人力資源消耗,滿足受眾快速便捷的新聞需求。

(二)吸納媒體融合的復合型人才,更新新聞采編的工作方式

在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傳播的渠道、途徑和形式呈現出更加多元化的形態,而廣播電視臺的新聞采編人員工作方式單一,一時無法適應新時期媒體的快速發展,導致新聞傳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這意味著傳統媒體的從業人員需要針對性更新自身的采編工作模式,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學做“一專多能”的媒體人。同時,廣播電視臺可以發揮媒體優勢,建立與高校長期互動交流的合作機制,幫助高校大學生了解新聞媒體的發展方向與發展能力,培養一批具有新媒體特征與發展特點的復合型人才??紤]到學生在校期間時間自由、信息渠道廣,方便了解廣大受眾的興趣愛好,校方可根據這一特性進行針對性教學,保留傳統教學中的核心部分,并將新媒體的內容引入到傳統課堂中,鼓勵學生在入職記者前多學習掌握不同的崗位技能,嘗試不同的角色。傳統媒體所需要的是能夠擁有創新意識的新型人才,并擁有較高的綜合素養,但是只有人才數量的增加,也無法完全扭轉傳統媒體的現狀,這需要從上至下各部門的努力,更離不開廣播電視臺內部打造一支會管理、懂業務、肯創新的全媒體復合型人才隊伍的決心,從而緊跟時代,提高新聞采編質量。

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能夠在多媒體中獲取更加豐富的信息,并且信息的來源渠道不一,這便會暴露出一個問題,即新聞的真實性有待考量。所以這需要新聞采編人員在收集新聞素材、撰寫新聞內容時,依照市場的變化,調整自身的工作方式,并逐漸適應新時期的發展道路。新聞中包含了有效與真實這兩個最重要的特點,傳統媒體在轉變發展道路時,首先需要對新媒體的特點進行細致了解,將傳統媒體的特點與新媒體進行融合,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新媒體所發布的新聞內容大多是源于廣大網民的投稿,其真實性與時效性有待考量,在這一點上,傳統媒體占據了極大的優勢。因此,需要新聞采編人員能夠在編撰新聞時,不使用夸張標題,以真實的內容吸引受眾的注意,在發布稿件前,進行嚴格的審稿,保障新聞的真實性,為受眾帶來閱讀的新鮮感,并刺激受眾開始針對新聞內容進行思考。

(三)新聞采編人員運用創新思維,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

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對于新聞采編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進一步的要求。新聞采編人員需要基于傳統媒體的特點,加強自身創新思維的培養,提高自身的新聞綜合素養,能夠深入剖析新聞稿件的真實性與細節內容。不僅需要對新聞進行深度剖析,而且還需要提升思考的廣度,根據新聞內容的信息來源進行細致分析,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對新聞的主旨內容進行判斷。新聞采編人員還應當擁有一定的逆向思維,在相反的角度上考慮新聞中雙方所面臨的問題,從而給受眾帶來不同的閱讀體驗。因此,對于新聞采編人員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進一步的要求[4]。

首先,需要新聞采編人員能夠提升自身對于文字表達與整合的能力,并且能夠熟練應用網絡技術,從而提升自身的新聞敏感度,能夠在短時間內對新聞內容與信息來源進行準確的判斷,從而應用在新聞的采編工作中。其次,需要具備視頻拍攝與剪輯的能力,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進行融合,需要通過相關的信息平臺進行宣傳與推廣,讓受眾能夠接收到更加真實的新聞。最后,需要新聞采編人員能夠針對網絡中有價值的信息進行篩選,探索出潛在的真實含義,并將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優點相結合,提高傳統媒體在新時期的社會地位,將社會輿論引向正確的方向。新聞采編人員應當抓住改變機遇,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轉變傳統的新聞觀念,推動傳統媒體的進步與發展[5]。

(四)重視提高新聞內容的質量

在任何一個時代,新聞內容的質量都是決定新聞傳播效果的關鍵因素。盡管現階段的新聞傳播方式多樣,主題內容多元,但只有高品質、有深度的內容,才能讓受眾長時間地保持關注。尤其是當下,伴隨著大數據的廣泛應用,新聞的傳播速度逐漸加快。這更需要傳統媒體在保證新聞時效性與真實性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因此,傳統媒體在融合變革的過程中一定要積極優化新聞傳播內容,提升新聞傳播的效率。

首先,要注重新聞的選題。熱度高的電影一般都是通過有話題、有關注的故事來呈現一個時代的情懷。同樣,新聞報道選題也講究大背景、小切口,這個小切口就是實用性,要從人民群眾的生活中捕捉主題,要能觸動受眾的笑點、淚點、信息點,引起受眾的興趣和關注,從而提高新聞的傳播效果。如家喻戶曉的新聞欄目《小強熱線》,將新聞鏡頭對準老百姓生活中最小最實的細節,拉近了與普通民眾的距離,使“大而硬”的主題變得“小而親”。在如今的新媒體時代,傳統新聞采編人員要利用互聯網思維,通過新媒體平臺加強同老百姓的溝通交流,在新聞采編中順應百姓呼聲,從而提高新聞的受歡迎度。

其次,要注重新聞的鮮活。新聞的新鮮包括新聞發布的即時以及內容的新穎獨特兩個方面。當下,不少網絡媒體出于對流量的考慮,為了搶占新鮮的報道內容,一味求“快”,忽略新聞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因而導致虛假新聞泛濫。如成都女童遭獵犬撕咬事件中,部分自媒體發布女童家長利用女童傷情騙取籌款的不實信息,博取受眾眼球并引起憤怒。在新聞報道中,新聞的真實和新鮮不應是非此即彼的關系,二者兼具,新聞才有價值。因此,新聞采編人員不能夠只關注新聞傳播的速度,更要在追求新聞新鮮度的基礎上保證新聞的真實性,并以此鞏固現有的受眾群體[6]。

四、結語

雖然新媒體的興起給傳統的傳媒行業帶來了巨大沖擊和挑戰,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可能。不論是媒介形式、傳播方式,還是信息更新速度,都需要新聞采編工作人員主動學習借鑒新媒體的技術優勢和發展理念,了解并引用大數據時代下的數字化技術,從信息收集到內容挖掘再到新聞采編,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有效解決傳統新聞制作效率低、質量差的問題,不斷加快新聞的產出,保障新聞的時效性。同時,廣播電視媒體還需要吸納媒體融合復合型人才,與相關高校合作,并對現有人員的工作方式進行變革,提高其工作效率。而新聞采編人員則需要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運用自身的思維,站在新聞的不同角度上,思考新聞內容的編撰方式,從而調動受眾的閱讀興趣,提高傳統媒體在新時期的地位。

猜你喜歡
傳統媒體受眾人員
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如何繳費
讓刑滿釋放人員找到家的感覺
用創新表達“連接”受眾
傳統媒體為什么要包裝自己的“網紅”
傳統媒體在新形勢下如何實現突圍
五問傳統媒體:你以為熬過寒冬就是春天嗎?
用心感動受眾
媒體敘事需要受眾認同
電視節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眾
急救人員已身心俱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