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電視紀錄片攝像師的鏡頭意識

2024-04-29 16:22◎李
傳播力研究 2024年9期
關鍵詞:攝像師紀錄片意識

◎李 斌

(吉林廣播電視臺,吉林 長春 130033)

所謂鏡頭語言,是指在運用鏡頭拍攝畫面時,通過拍攝的畫面和主題去展現拍攝者想要表達的內容,即通過鏡頭所呈現出來的情感內涵。其沒有規律可言,只要能表達出拍攝者的創作意圖和思想感情,都能稱為鏡頭語言。因此,鏡頭語言的表現方式往往是多樣化的,觀眾能夠在各種細節中感受到拍攝者想要表達的意圖。在電視紀錄片拍攝中,運用鏡頭語言來表達創作主題需要攝像師具有一定的鏡頭意識,既能夠認識到各種鏡頭轉換和拍攝技巧對最終拍攝效果的影響,又可以在拍攝過程中充分利用專業知識和經驗來完成拍攝任務。鏡頭語言是復雜而深奧的,包含了創作者的藝術審美和創作構思,同時也反映了拍攝者的精神世界和心理狀態。而電視紀錄片以紀實為主題,要想拍出有溫度、有深度的作品,攝像師必須樹立鏡頭意識,堅持以寫實的方式了解拍攝對象,并通過鏡頭挖掘其深邃的人文內涵,實現紀錄片拍攝藝術性和真實性的統一。

一、電視紀錄片的傳播要點

電視紀錄片是指綜合運用攝像設備和手段,對政治經濟、社會人文等各種類型的題材進行拍攝和記錄的紀實報道形式,是還原新聞事實真相、完整展現拍攝對象和拍攝主題的重要表現形式,其客觀地記錄了社會生活,以真情實感的表達贏得了觀眾的喜愛。相較于其他新聞報道形式和節目形式,電視紀錄片具有真實客觀、生動且貼近現實生活的優點。近年來,隨著新聞報道和受眾新聞娛樂生活的發展,電視紀錄片越來越成為受眾了解新聞事件全貌、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價值觀的重要渠道。其攝制水準不斷提高,拍攝技巧更加成熟,大量鏡頭語言的運用為其表達核心思想和主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較于其他媒體傳播形式,電視紀錄片在傳播的內容、社會影響力以及制作過程中拍攝視角和技巧運用等方面也有著自己的獨特之處。

首先,在傳播內容方面,電視紀錄片主要以各種文化、科學知識和思想觀念為主,通過記錄的形式展現傳統民俗文化、地方美食文化、建筑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或是通過紀實性的拍攝來向觀眾傳達科學知識等內容。其類型多樣,為觀眾呈現的內容以講解為主,具有很強的科普性。

其次,在社會影響力方面,相較于其他媒體報道形式,電視紀錄片更具有權威性的特點,如圍繞重大歷史事件展開的記錄和講解,這類紀錄片往往真實地還原了某一歷史事件的發生過程和諸多細節,同時因紀錄片創作真實客觀的原則,其在內容的可信度上也較其他傳播方式更高,很容易取得觀眾的信任。對于一些涉及主流價值觀、社會政治文化的電視紀錄片,其對觀眾的思想引領作用較強。

最后,在拍攝視角方面,電視紀錄片也運用了許多獨特的鏡頭語言和拍攝技法,為了獲取真實生動的第一手資料,電視紀錄片攝像師會深入一線拍攝最原始的素材資料,如對即將失傳的非遺文化手藝傳承人展開跟蹤記錄,或是深入自然腹地拍攝第一手的地理畫面和素材等。攝像師與紀錄片拍攝對象的距離非常近,同時經常采取各種拍攝技法,如固定拍攝、跟蹤拍攝、抓拍搶拍等方式[1],只為記錄最真實的素材畫面。在拍攝完成后,因知識性和權威性較強,優質的電視紀錄片往往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出圈”,成為某一文化現象或新聞事件的重要發言人。

二、攝像師的鏡頭意識對電視紀錄片的重要性

(一)突出紀錄片的主題

電視紀錄片圍繞某一主題或題材展開影像敘事,完整真實地向觀眾展現拍攝對象的全貌,恰當的鏡頭語言能夠深化和升華所要表達的情感與文化主題。由于鏡頭語言是電視紀錄片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選擇的拍攝視角、拍攝技法和敘事角度等都會影響紀錄片的內容呈現,適合的鏡頭語言能夠描摹出拍攝對象的特點,并幫助觀眾快速了解紀錄片所要表達的內容。如在運用鏡頭語言拍攝美食紀錄片時,攝像師往往以各種抓拍、近景、特寫等細節畫面來展現誘人的美食,同時快速抓取人物的表情動作等,給人以真實生動的視覺沖擊力,同時各種美食畫面景別的推、拉、搖、移,遠景近景的節奏切換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從而充分展現出美食文化的特點,以更貼近觀眾生活的形式引起了受眾的廣泛共鳴,進而突出了拍攝的主題。

(二)傳達創作意圖

事實上,雖然電視紀錄片的拍攝任務是通過鏡頭語言來展現客觀真實的內容,但創作者仍然能夠將自己的創作意圖和思想精神融入到紀錄片作品中,即通過運用不同的鏡頭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創作意圖。對于畫面的拍攝角度、拍攝的時間長短、具體拍攝技法的運用、人物和故事脈絡的呈現都是可以選擇的,通過恰當的鏡頭語言,攝像師將自身想要表達的思想和主題融入到畫面之中。恰當的鏡頭語言能夠準確傳達創作者的思想旨趣,增強電視紀錄片的情感感染力。如在講述人物故事時,攝像師會選擇遠景對所處環境的介紹、人物近景特寫的著重刻畫、虛化背景突出主體等各種形式的拍攝技巧,后期對人物畫面做模糊、定格或淡化處理等,其著重對人物的動作和形象細節等進行記錄,更好地突出拍攝主體的特點,強化情緒的表達,最終獲得更加生動且情緒飽滿的畫面呈現。

(三)彰顯情感內涵

在堅持真實性和客觀性拍攝原則的基礎上,攝像師進一步將創作者和自己對拍攝主題的理解融入到鏡頭語言中,使得最終呈現出的畫面效果更能彰顯情感內涵,從而取得升華主題的效果[2]。如通過切換鏡頭來記錄事件的具體經過、發展流程,在人物心理發生轉換時切換鏡頭語言,圍繞故事的題材和拍攝對象、人物經歷等來設計拍攝方案和鏡頭語言等,從而幫助觀眾通過鏡頭了解最真實的事件信息,獲得身臨其境之感,其個人情感同紀錄片所要表達的情感實現共鳴。

(四)增強畫面質感

紀錄片以記錄為主,畫面的質感直接影響最終的播放效果和收看感受,而恰當的鏡頭語言能夠增強畫面質感,為觀眾提供更優質的視覺體驗。在突出紀錄片拍攝主題的基礎上,還需要恰當運用攝像技巧和鏡頭語言來處理好各種細節畫面,從而更好地打動觀眾。如運用近景、特寫來表現精細化的局部畫面,或是記錄人物的外貌和表情等,這些細節的畫面處理能夠突出拍攝對象的精華部分,更有利于情緒的表達和主題的升華。通過后期對聲音和圖像的處理,聲畫質感得到增強,為觀眾帶來更好的視聽感受。

三、電視紀錄片拍攝中的鏡頭語言與鏡頭意識

電視紀錄片的鏡頭語言,就是指通過拍攝的畫面來表達創作主題和思想感情的攝像技巧和拍攝方式,鏡頭語言的運用效果直接影響紀錄片作品的質量,而鏡頭意識就是指攝像師認識到鏡頭語言的重要性,并運用自身專業知識和經驗來進行拍攝的思想認識,其既包括技術層面的攝像知識、技巧等,也包括攝像師個人的審美構思和情感體察方式,這種鏡頭意識是抽象的。而在電視紀錄片拍攝中鏡頭語言的存在增強了畫面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其種類更是十分豐富。如根據拍攝視角的不同,可以將鏡頭語言分為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等,這些鏡頭運用于不同的拍攝場景和拍攝需求[3]。如遠景適合風光拍攝,常常用于攝制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而近景和特寫畫面具有很強的揭示功能,如展現拍攝物品的細節,展現拍攝人物的面部表情、外貌等。此外,還有抓拍、搶拍、延時拍攝、長鏡頭拍攝等各種鏡頭語言。

在電視紀錄片拍攝過程中,攝像師的鏡頭意識包括編導意識、抓拍意識、受眾意識等幾類。其中編導意識是指攝像師應當認識到電視紀錄片拍攝在題材、拍攝主題和拍攝要求方面的特殊性,其拍攝的是真實的事件或人物,同時攝像師有一定的主觀創作空間,因此其應當充分考察拍攝對象,能夠將自己的審美構思同拍攝需求進行聯系,根據主題和題材有意識地開展拍攝工作,從而發揮鏡頭語言的獨特作用。而抓拍意識則是攝像師要善于挖掘細節畫面,學會運用經驗和專業素養抓拍精彩畫面的意識,常用的拍攝角度有平拍、俯拍、仰拍等,根據拍攝距離的不同還可分為遠景、中景、近景和特寫等景別。從拍攝的角度來看又能分為正面、側面、背面等,如何選擇拍攝的視角和時間需要攝像師認真進行體察,這就要求攝像師具有抓拍意識,能夠準確把握拍攝主題和拍攝對象的特點,靈活切換各種鏡頭語言,從而取得更好的敘事和影像記錄效果。受眾意識則是指紀錄片的目的在于為觀眾展現客觀真實的事件全貌,其也是一種視覺藝術,因此,攝像師在拍攝時應當考慮到最終呈現出來的視覺效果,既要完整地講述故事,也要注意優化畫面的視覺觀感,學會從受眾的角度思考,并恰當選擇鏡頭語言,在敘事清楚的基礎上為觀眾提供優質的視覺體驗。

四、強化攝像師應用鏡頭意識的實踐策略

(一)樹立參與創作的主體意識

紀錄片的拍攝內容是客觀的,但是拍攝技巧和視角的選擇卻是主觀的,攝像師應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樹立參與創作的主體意識,能動地選擇恰當的鏡頭語言來表現拍攝對象,突出拍攝主題。為了體現紀錄片的思想深度,強化內容表達,攝像師在開始拍攝前應當主動了解與拍攝主題相關的文化背景和資料等,從而對拍攝對象有更深刻的體會,并將這種體會轉變為創作動力。如在人物類紀錄片拍攝時,攝像師可以事先查閱人物的背景資料,包括個人形象、性格特征、生活履歷等,從而對拍攝人物有初步的了解。為了展現人物特點,攝像師還要主動與導演等創作人員進行溝通,結合自身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提出相應的建議,從而實現拍攝和創作的互動[4]。唯有樹立主體意識,才能轉變拍攝思想,拍攝制作出更有靈魂的紀錄片作品。

(二)培養注重細節與強化閱歷的編導意識

編導意識要求強化攝像師對拍攝流程的組織和掌控能力,在自覺樹立主體意識后,攝像師應當充分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對整個拍攝流程、拍攝視角和內容呈現等進行合理的編排,突出細節表達,學會抓取瞬間,從而凸顯紀錄片的主題內涵。如針對新聞事件的跟蹤拍攝,攝像師應當主動與編導進行溝通,明確拍攝主體和敘事主題,準確把控拍攝的時長、拍攝視角和各種鏡頭語言的運用等,為后期剪輯和結構處理提供發揮空間。同時,攝像師應當堅持思考和學習,不斷強化自身的專業知識和人生閱歷,紀錄片攝像師應當對紀錄片拍攝有自己的認識和表達方式,具備從淺層的表象中挖掘深層內涵的能力,進而提取出精華內容,如從美食生活類紀錄片折射到人生的生活態度、價值追求等,從細節的表達來凝練紀錄片的精神價值。

(三)強化站在更寬視野與觀眾互動的意識

從被動拍攝轉變為主動拍攝,將紀錄片的拍攝任務轉換為拍攝創作,攝像師應當強化自身站在更高的視野上與觀眾互動的意識。許多紀錄片的內容和主題都較為厚重,有著較高的思想深度,這就要求攝像師恰當運用鏡頭語言來傳達題材背后的思想情感,通過鏡頭來與觀眾進行互動。一方面,攝像師應當認識到不同鏡頭語言對紀錄片最終呈現效果的影響,如全景的畫面大而廣,適合表達宏大的敘事,或是展現環境的全貌,而特寫畫面適合展現事物或人物的細節,有助于幫助觀眾了解拍攝對象,選擇鏡頭語言應當充分考慮觀眾的視覺體驗。另一方面,攝像師也應當充分考慮觀眾的精神需求,在創新藝術表達方式的基礎上,發揮自身的經驗優勢,挖掘記錄對象的精華部分,將自身的認識理解和情感等恰當地與鏡頭語言進行銜接,從而增強作品的厚重感。

(四)形成轉變攝像視角的抓拍意識

在紀錄片拍攝中,有許多瞬間畫面成為了最終作品的亮點,而為了保留這些精彩瞬間,攝像師應當形成轉變拍攝視角的抓拍意識,要對拍攝對象有敏銳的感知能力和應變能力。為了強化紀錄片的藝術效果,通過矛盾凸顯主題,攝像師除了從第三視角拍攝真實的事件過程,也可以通過各種抓拍、拍攝視角轉變來記錄精彩的瞬間。如在采訪中采取平拍視角,當人物表情和動作出現變化時,攝像師應當及時切換特寫畫面,從而記錄下動人瞬間。抓拍不是一味地切換鏡頭視角,而是根據具體的情況有選擇地進行切換和拍攝。

五、結語

在電視紀錄片拍攝中,多元化的鏡頭語言和拍攝技巧的運用使得紀錄片的內容呈現更加完善,拍攝的主題和對象得以凸顯,為觀眾提供了藝術和精神的雙重享受。而電視紀錄片受眾較多,主題多元,更是宣傳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精神的重要渠道,在當代新媒體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電視紀錄片創作已經成為我國新聞文化事業的重要發展方向。根據拍攝題材和對象的不同,攝像師在拍攝時也需要展開細致的研究,在進行選取拍攝素材和拍攝主題的基礎上,更要堅持運用鏡頭語言來記錄和抓取精華部分,從而取得更理想的敘事效果,在講清楚紀錄片故事的同時,進一步講好其背后的文化故事。攝像師應當充分認識到鏡頭語言對紀錄片最終呈現效果的影響和作用,牢固樹立鏡頭意識,學會運用多形態、多層次的鏡頭語言,讓電視紀錄片的獨特藝術魅力得以全方位地展現給觀眾,不斷增強電視紀錄片的社會影響力。

猜你喜歡
攝像師紀錄片意識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電視臺攝像師畫面捕捉能力的強化策略
如何提升攝像師畫面捕捉能力
紀錄片之頁
紀錄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紀錄片之頁
增強“四個意識”發揮“四大作用”
意識不會死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新形勢下電視臺攝像師畫面捕捉能力的優化解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