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標準視域下的小學語文思辨性閱讀教學

2024-04-29 12:46高娜
山西教育·教學 2024年4期
關鍵詞:思辨性傳統節日太陽

高娜

課程標準引領著中國教育改革的步伐,旨在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傳統的語文教學注重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記憶,而思辨性閱讀則強調學生對文本的思考和批判。思辨性閱讀是課程標準視域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它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極思考、分析和評價文本,重在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批判思維能力,并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和綜合素養。

思辨性閱讀教學的實施對小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和創新能力,提升其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思辨性閱讀可以激發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和好奇心,促進他們主動學習和自主發展。此外,思辨性閱讀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人文關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促使他們成為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

一、組織課堂討論,激發學生探索思考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某一主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以激發他們對信息和觀點的批判性思考,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通過探索性的討論,學生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進而提出新穎的觀點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例如,講解部編版小學語文《傳統節日》一課時,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圖片、視頻或簡短的故事等方式介紹一個傳統節日的慶?;顒踊蛳嚓P習俗,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其次,教師針對所介紹的傳統節日內容,提出一個開放性問題,或者與該節日相關的問題,如“為什么我們要慶祝這個節日?它對我們有什么意義?”等。然后,教師將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就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并鼓勵他們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教師可以給予適當的指導,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并提出更具挑戰性的問題。教師鼓勵各小組派代表來分享他們的討論成果和得出的結論。最后,通過每個小組的分享激發其他學生的思考,并促進跨組交流和討論。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和分享,適當補充相關的背景知識,擴展學生對傳統節日的認識和了解。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如“這個傳統節日是如何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演變的?”等。在討論的最后階段,教師可以再次提出幾個激發思考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傳統節日的意義、慶祝方式的變化以及個人對傳統節日的態度等。在學生回答和思考之后,教師可以對課堂內容進行總結,并強調思考的重要性和培養探索性思維的價值。

二、掌握閱讀技巧,培養閱讀思維能力

培養閱讀技巧和思維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材料的含義和信息,進而提取關鍵細節、推斷隱含信息,并將各個部分聯系起來形成完整的理解。這將使學生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中的閱讀任務更加輕松和高效。

例如,講解部編版小學語文《落花生》一課時,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展示落花生的圖片或提出“你們小時候有沒有看過或聽說過落花生?”等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和猜測。然后,教師繼續請學生觀察課文的標題和插圖,提出問題:“你認為這篇文章會講些什么?”學生閱讀《落花生》這篇課文時,可以采用獨自閱讀、小組合作閱讀或全班齊讀的方式,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式。在閱讀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標記他們認為重要的信息和細節,提醒學生注意課文中描述的事物、人物和事件,并幫助他們理解文中的重點。在學生閱讀完課文后,教師可以提出相關問題,引導學生回顧課文內容,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分享自己的觀點。教師通過課文中的線索和信息,引導學生進行推理和判斷。最后,在討論結束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和總結,詢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學到了什么,有哪些閱讀技巧和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鼓勵學生分享他們的收獲和體會。

三、鼓勵提出問題,培養解決問題能力

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可以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主動提問,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對知識產生興趣,并積極尋求答案和解決問題。通過提出問題,學生將對所學知識進行思考和整理,將學習內容與現有知識進行關聯,這有助于深化理解和記憶,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例如,講解部編版小學語文《亡羊補牢》一課時,教師首先可以講述相關故事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其次,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可以選擇個別閱讀、小組合作閱讀或全班齊讀的方式,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式。教師鼓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極提出問題,并記錄下來。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引導性問題,如“為什么主人公要修補圍墻?他之前犯了什么錯誤?如果他沒有及時修補,會有什么后果?”等。教師將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分享自己提出的問題,并進行討論,鼓勵他們互相解答問題、交流觀點和深入思考,促成彼此的思維碰撞和合作探索。然后,教師收集小組討論的結果,引導全班進行整體討論和解答。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理清問題的思路,提供適當的引導,或邀請學生分享他們的觀點,還可以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描述的經驗和教訓中思考并提出更深入的問題,如“我們生活中還存在哪些類似的‘亡羊補牢的情況?如何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等。最后,在討論結束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總結與反思,可以詢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學到了什么,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何收獲,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四、利用教學資源,拓寬學生知識視野

教學資源可以提供豐富多樣的信息和內容,使學生接觸到新領域和新知識。通過引入各種教學資源,如多媒體資料、互聯網資源等,學生可以了解到更廣泛的主題和領域,拓展他們的知識廣度。

例如,講解部編版小學語文《太陽》一課時,教師可以展示太陽的圖片、講述太陽的重要性引起學生對本課的興趣,或者提出與太陽相關的問題,如“你們知道太陽是什么?它對我們生活有什么作用?”等。其次,教師使用多媒體展示太陽的照片、模擬太陽運行的動畫等,向學生介紹關于太陽的基本知識。教師還可以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讓學生親自觀察和體驗太陽的特點。如使用凸透鏡或放大鏡聚焦太陽光產生熱量,或者在不同時間測量太陽的位置和光照強度等。這樣的實驗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太陽的特性。同時,教師還可鼓勵學生利用圖書館和互聯網資源進一步深入了解太陽,并讓學生在小組內分享他們從課文、實驗和資源中學到的新知識和發現,鼓勵他們提出問題、交流觀點,并展開討論。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最后,在討論結束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總結與反思,讓學生回顧所學知識,思考太陽對地球和人類的重要性,并讓他們反思自己對太陽的認識和理解是否有所改變。

本文以課程標準視域下小學語文思辨性閱讀教學為主題,探討了思辨性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思辨性閱讀教學旨在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和閱讀能力,提升他們的思辨和分析能力。文中總結了思辨性閱讀教學的核心要點和教學策略,并探討了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思辨性閱讀教學。通過提出相關策略,進一步推動思辨性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發展,以培養更具思辨能力的學生,為其未來的學習和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營市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劉源)

猜你喜歡
思辨性傳統節日太陽
還有哪些傳統節日呢?
還有哪些傳統節日呢?
高中語文思辨性閱讀教學策略
思辨性閱讀不能忽視“小心求證”——關于論據的有效性探討
悖離核心素養涵育的非思辨性寫作
太陽幾點睡覺
夏天的太陽
太陽花
寂靜的太陽鎮
高考作文突出思辨性是正確方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