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美術中國畫單元化教學策略研究

2024-04-29 04:10關婷婷
山西教育·教學 2024年4期
關鍵詞:花鳥畫山水畫中國畫

關婷婷

中國畫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在初中美術課程中開展中國畫單元化教學,有助于弘揚優秀文化,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读x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下文簡稱《課程標準》)強調:藝術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等。立足初中生的美術核心素養發展需求,開展高質量的中國畫單元化教學,能提高學生的繪畫水平,強化學生的文化自信,自覺肩負起傳承文化的重任。初中美術教師應運用科學手段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立足單元整體設計中國畫教學活動,以實現預設的教學目標。

一、賞意境之美,培養學生審美感知意識

審美感知素養要求教師指導學生分析藝術作品中的語言、形象、意蘊、情感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诤诵乃仞B的初中美術中國畫單元化教學,應從鑒賞教學入手,在單元化教學中完善學生知識體系,引領學生賞國畫意境之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意識。

以八年級上冊美術教材“自然意趣——中國山水畫”一單元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引領學生觀賞不同風格流派的山水畫作品,讓學生了解中國早期山水畫的歷史演變歷程,使學生明白祖國遼闊的地域及各具特色的名山大川,這些皆是山水畫的創作源泉。然后,教師播放“南北二宗”的山水畫代表作品,帶領學生鑒賞董其昌的《溪山行旅圖》《遙峰潑翠圖》《關山雪霽圖》《煙江疊嶂圖跋》,從山水畫的意境角度入手,分析用色、用墨、行文特點,逐步解讀中國山水畫之中深刻的文化內涵,從而使學生對古人的意境營造手法產生敬佩之情。接著,教師引導學生鑒賞西方油畫《干草車》和中國畫《瀟湘圖》,通過對比中西方文化藝術差異,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中國畫“寫意”手法及其“詩書畫印”相結合的獨特藝術特征的了解。對比鑒賞使學生進一步領略了中國山水畫的意境,感受到畫中獨特的審美價值及畫家的內心世界,從而激發了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在鑒賞中提升了自己的審美感知。最后,教師要求學生在課后查閱自己喜歡的山水畫,了解作者履歷及創作背景,學習運用筆墨表現大自然美景的繪畫技巧,從國畫中領略自然意趣,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

二、品筆墨之韻,優化學生藝術表現能力

藝術表現素養要求教師在藝術活動中啟迪學生思維,通過實踐探究與個性化思考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在實踐中增強形象思維能力,掌握藝術表現技能。教師開展中國畫單元化教學,是培養學生藝術表現素養的關鍵手段。教師應立足核心素養要求,引領學生在實踐中品味筆墨之韻,優化學生的藝術表現能力。

以八年級下冊美術教材“筆情墨意抒胸臆”一單元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引導學生觀賞寫意花鳥畫作品,讓學生從筆墨語言角度著手,分析、感悟寫意畫的藝術特點,激發學生對常規構圖法則產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開展中國畫的創作實踐。然后,教師通過講解不同的國畫繪畫工具及配套工具的使用方法,通過運用筆墨繪制簡練概括的花卉蔬果造型,讓學生感受筆墨之韻,體會畫家如何用筆墨表達自己的志趣,進一步明確創作方向。在美術知識講解環節,教師引導學生動筆創作簡單的花鳥、蔬果寫意作品,體會中國寫意畫的筆情墨意。教師根據學生的繪畫作品進行點評,肯定學生積極創作的學習態度,指導學生在原畫基礎上,融入狂逸的用筆及激蕩的藝術表現情懷,逐步完成破墨、積墨、墨破色、色破墨、潑墨的技法實踐,感悟筆墨韻味。教師引導學生鑒賞《雜花圖卷》《歲寒三友》,在鑒賞中感知和理解寫意畫的抒情方式,通過筆墨意蘊理解作者在作品中寄托的情感,分析用筆用墨的特點,鞏固自己的技法學習基礎。最后,教師舉辦“抒胸臆·寫意畫展”活動,鼓勵學生運用寫意畫的創作手法自行繪畫,親身體驗筆墨變化,在展覽中引導學生交流繪畫心得,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對藝術作品產生積極思考。

三、繪山水之貌,增強學生創意實踐能力

創意實踐素養要求教師鼓勵學生在緊密聯系實際生活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引導學生將自己獨特的創作想法轉化為實際成果。在單元化教學中,教師應認識到核心素養與中國畫的教學關系,明確教學活動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載體。教師可以從中國山水畫入手,在教學中傳授學習方法、繪畫技巧,啟迪學生創新思維,用科學方式引導學生繪山水之貌,增強學生的創意實踐能力。

以八年級下冊美術教材“水墨交融寫青山”一單元教學為例。首先,教師鼓勵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臨摹大師作品,如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唐寅的《春樹秋霜圖》、趙孟頫的《秀石疏林圖》等。通過臨摹美術作品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實踐熱情。然后,教師逐一演示中鋒、側鋒、露鋒、藏鋒等水墨山水畫的用筆、用墨技法,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毛筆表現方法進行實操,并選擇部分畫作進行點評,讓學生了解自己在運用毛筆表現時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總結水墨山水畫的用筆、用墨技法,在接下來的練習中逐步完善。古代畫家畫山石、樹葉的方法,能啟迪學生進行創意實踐。筆墨程式固然重要,但不能完全代替學生的整個藝術實踐,教師應示范斧劈皴、披麻皴、荷葉皴等皴法,示范樹葉的介字點、梅花點、垂藤點、仰葉點等點法,鼓勵學生自選題材,運用所掌握的繪畫技法進行創作,通過美術作品表達主觀情感,在創作過程中了解山水畫中的水、墨關系,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最后,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投影學生畫作,解讀構圖法則,分析學生的筆墨變化,鼓勵學生再接再厲,激發學生在繪畫過程中的創意實踐熱情。

四、思花鳥之情,提升學生文化理解能力

文化理解素養要求教師品閱藝術作品中的人文內涵,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提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信心。初中美術中國畫單元化教學中,教師應以核心素養為目標,指導學生在鑒賞、創作中領會中國畫對文化發展的貢獻以及價值,助力學生樹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從花鳥畫入手,讓學生思考花鳥畫畫家在作品中寄托的獨特情感,提升學生對文化的理解能力。

以七年級上冊美術教材“抒情與寫意——中國花鳥畫”一單元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借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活靈活現的花鳥圖片,展示《芙蓉錦雞圖》,并提出問題:“此畫作者是誰?色彩有何特點?畫面表現如何?有何寓意?”然后,教師講解宋朝皇帝趙佶的生活背景,并羅列有關花鳥畫中的情感元素,引導學生分析思考皇帝趙佶在作品中的情感表達方式,體會趙佶以錦雞自喻,對蝴蝶自由飛翔的向往之情,通過分析花鳥畫的情感元素,幫助學生了解《芙蓉錦雞圖》能夠成為北宋花鳥畫最佳代表作品的原因。又如,教師通過展示麻雀、蝦、蟬、蜜蜂等圖片,引出《寫生珍禽圖》,引導學生分析中國花鳥畫的特點,讓學生對比真實圖片與花鳥畫,啟迪學生分析中國畫中的傳統文化元素,直觀感受作品特點,陶冶情操?;B畫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有著特殊貢獻,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對花鳥畫作品的賞析與探討,感受其文化的價值與藝術的精妙。最后,教師組織開展藝術品鑒文化活動,要求學生在作畫的同時,分析中國花鳥畫的發展歷史,使學生能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國家觀、文化觀,認識到以花鳥畫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自覺肩負起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重任。

綜上所述,初中美術中國畫單元化教學拓寬了美術核心素養的培養路徑,有助于完善學生的美術知識體系,讓學生將所學美術知識內化為繪畫技能,掌握中國畫的創作技巧。初中美術教師在中國畫單元化教學中,引導學生賞意境之美、感筆墨之韻、繪山水之貌、思花鳥之情,加深學生對不同題材及表現技法的繪畫作品的了解,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優化藝術表現能力,增強創意實踐能力,提升文化理解能力,最終能有效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和安中學)

(責任編輯來靜)

猜你喜歡
花鳥畫山水畫中國畫
我來打開山水畫
中國畫
淺析唐代壁畫中的花鳥畫
畫學叢談·花鳥畫(下)
吳國良花鳥畫選
中國山水畫的成熟
一幅山水畫怎么題字?
院體花鳥畫是怎樣來的?
中國畫之美表現在哪些方面?
《遠方》中國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