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硫酸鈣與腐植酸配施對大蒜產量及土壤性質的影響

2024-04-30 20:12王崇華王付彬徐祥文賈慶超韓戰強邵秀麗崇峻
中國瓜菜 2024年4期
關鍵詞:抗氧化能力硫酸鈣腐植酸

王崇華 王付彬 徐祥文 賈慶超 韓戰強 邵秀麗 崇峻

摘??? 要:為明確河南蒜區大蒜生產和堿性潮土改良最佳措施,設常規施肥(CK)、常規施肥+硫酸鈣(T1)、常規施肥+腐植酸(T2)、常規施肥+硫酸鈣+腐植酸(T3)的處理,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對大蒜產量、葉片抗氧化能力、土壤酶活性、土壤結構的影響,分析了不同施肥方式對大蒜產量和堿性潮土改良的效果。結果表明,在常規施肥的基礎上配合施用硫酸鈣與腐植酸,能顯著提高葉片SOD、POD、CAT活性,增強土壤酶活性,對團粒直徑>0.25 mm土壤水穩性團聚體的形成有促進作用,效果優于CK、T1、T2;T3大蒜產量達15 620.95 kg·hm-2,比當地常規施肥極顯著增產11.97%。綜上所述,硫酸鈣與腐植酸配施對河南蒜區的大蒜產量和土壤性質的改善具有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大蒜;硫酸鈣;腐植酸;產量;抗氧化能力;土壤性質

中圖分類號:S63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871(2024)04-140-06

Effect of calcium sulfate and humic acid combined application on garlic yield and soil properties

WANG Chonghua 1, WANG Fubin2, XU Xiangwen2, JIA Qingchao3, HAN Zhanqiang1, SHAO Xiuli1, CHONG Jun4

(1. He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al, Zhongmu 451450, Henan, China; 2. Jin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Jining 272031, Shandong, China; 3. Sc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64, Henan, China; 4. Jinan Huaqing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Jinan 251004, Shandong,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best garlic production and alkaline soil improvement measures in Henan garlic region, four treatments were tested, including 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 (CK), 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calcium sulfate (T1), 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humic acid (T2), and 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calcium sulfate+humic acid (T3).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methods on garlic yield, leaf antioxidant capacity, soil enzyme activity, and soil structure, and their effects on garlic yield and alkaline soil improvement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calcium sulfate and humic acid application(T3)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activities of SOD, POD, and CAT in garlic leaves, enhanced soil enzyme activity, and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soil water stable aggregates with a diameter greater than 0.25 mm, with better effects than CK, T1 and T2. The garlic yield of T3 reached 15 620.95 kg·hm-2, an increase in yield of 11.97% compared to CK . In summary, the combination of calcium sulfate and humic acid has a good effect on improving garlic yield and soil quality in the garlic region of Henan province.

Key words: Garlic; Calcium sulfate; Humic acid; Yield; Antioxidant capacity; Soil properties

DOI:10.16861/j.cnki.zggc.202423.0592

收稿日期:2023-09-07;修回日期:2024-01-05

基金項目:農業農村部植物營養與肥料學科群開放基金(APF2015009);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22B550021);河南農業職業學院校級科研團隊項目(HNACKT-2023-02)

作者簡介:王崇華,男,講師,主要從事土壤與植物營養方面的研究。E-mail:645320876@qq.com

大蒜為百合科蔥屬植物,是食藥兩用且經濟價值較高的作物。我國種植面積常年占世界總面積的1/2,而生產了約占世界總產量70%的大蒜產品,現已形成山東、河南、云南及四川的大規模種植基地[1-2]。河南省中牟、杞縣、尉氏等地區是大蒜的主產區,常年的連作種植,生產中偏施氮、磷、鉀肥料,而不注重中微量元素肥料和有機肥的施用,導致大蒜連作障礙嚴重,出現了抗逆性弱、易早衰、產量逐年下降的問題。鈣質肥料除提供作物必需的中量元素鈣之外,還作為一種土壤改良劑來使用,其中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的效果較好,在堿性及偏堿性土壤中施用石膏的效果比較理想。謝志東等[3]研究認為,土壤中施用天然有機鈣粉能提高煙葉的產量與產值,其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結構較對照也有較大提高和改善;已有研究表明,施入外源鈣,可增強作物葉片SOD、POD和CAT活性,提高作物抗性,提高作物產量[4-5]。

腐植酸是動植物遺骸經過微生物的分解和轉化,積累起來的一類有機物質,既是一種有機肥,同時還是一種有機土壤改良劑,是近年來研究較多的一類有機物質,傳統上把腐植酸分為胡敏酸、黃腐酸和棕腐酸,其中黃腐酸在水、酸、堿中都可溶解,黃腐酸的羰基、酚羥基、羧基含量較高。已有研究表明,腐植酸通過刺激植物各器官中蛋白質和酶的合成,增強植物體內過氧化物酶、過氧化氫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減輕膜脂過氧化程度,增強植物抗性,使植物保持較快生長。另外,腐植酸還具有提高和穩定土壤酶活性、增加水穩性團聚體、提高作物產量的作用[6-8]。

腐植酸和鈣質肥料均具有提高作物抗性、改善土壤結構、提高作物產量的作用,在農業上已得到廣泛應用,但將鈣肥與腐植酸配合在堿性土壤上施用的研究還比較缺乏。筆者以大蒜為材料,以潮土為供試土壤,分析了硫酸鈣與腐植酸配合施用對大蒜產量、葉片抗氧化能力、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團聚體結構的影響,并探討了二者的作用機制,旨在為硫酸鈣和腐植酸的合理施用以及河南省大蒜的優質高產和潮土改良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在河南省中牟縣韓寺鎮榮莊村,該區屬于北暖溫帶大陸季風性氣候區,平均氣溫14.3 ℃,≥10 ℃有效積溫為4700~5000 ℃,年降水量630 mm。供試土壤為黃潮土,質地中壤,前茬作物為玉米,田面平整,肥力均勻,排灌方便。供試土壤pH為8.17,土壤有機質含量(w,下同)為13.50 g·kg-1,土壤堿解氮含量為176.83 mg·kg-1,土壤速效磷含量為30.58 mg·kg-1,土壤速效鉀含量為218.71 mg·kg-1,土壤交換性鈣含量為2.53 g·kg-1。

1.2 材料

供試品種為宋城大蒜,屬晚熟品種,以產蒜頭為主。供試含鈣肥料為硫酸鈣(生石膏,CaSO4·2H2O含量≥90%)。腐植酸為一級品(黃腐酸含量≥30%)。

1.3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4個處理,3次重復,小區面積24 m2(4 m×6 m)。處理1(CK):常規施肥(全量玉米秸稈還田,基施復合肥(15-15-15,總養分含量≥45%)750 kg·hm-2、尿素(總氮含量≥46.4%)150 kg·hm-2,返青期追施復合肥(15-15-15,總養分含量≥45%)450 kg·hm-2,抽薹期追施尿素300 kg·hm-2,蒜頭生長期追施尿素300 kg·hm-2)。處理2(T1):在常規施肥基礎上增施硫酸鈣。處理3(T2):在常規施肥基礎上增施腐植酸。處理4(T3):在常規施肥基礎上增施硫酸鈣+腐植酸。硫酸鈣施用量為300 kg·hm-2,腐植酸施用量為45 kg·hm-2,硫酸鈣和腐植酸用量均依據已有研究進行施用[9-10]。2021年9月28日播種,行距18 cm,株距14 cm,2022年5月23日收獲。

1.4 測定指標與方法

1.4.1??? 采樣及土壤基本理化性質及水穩性團聚體含量的測定??? 試驗后取耕層土樣采用人工篩分法測定土壤團聚體組分含量[11]。

1.4.2??? 大蒜產量性狀的測定??? 每個小區選取連續10株測定大蒜株高、莖粗和蒜頭直徑。蒜頭最大橫徑即為蒜頭直徑;大蒜株高、莖粗在抽薹后即進行測定,用直尺測量株高,首先將直尺豎直放置,下部與大蒜植株基部相貼,將葉片豎直拉直,在葉片的最高處直接讀數;用游標卡尺測量莖粗,測量位置為倒1葉和倒2葉之間。

收獲期每處理選有代表性地段,連續取10株大蒜,風干后測產。

1.4.3 ???大蒜植株酶活性的測定??? 于大蒜鱗莖膨大期,每處理選取連續10株,取鱗莖向上第5片葉進行植株葉片酶活性測定;田間采用液氮保存,然后放入超低溫冰箱保存。采用NBT還原法測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愈創木酚法測定過氧化物酶(POD)活性,采用紫外吸收法測定過氧化氫酶(CAT)活性[13]。

1.4.4??? 土壤酶活性的測定??? 分別于大蒜分化期、蒜薹伸長期和鱗莖膨大期采用對角線法,取0~20 cm土層中的根系10個樣點,輕輕抖動出根際土壤,混勻風干,過1 mm篩孔,用于測定土壤酶活性。采用高錳酸鉀滴定法測定過氧化氫酶(CAT)活性,采用磷酸苯二鈉比色法測定磷酸酶(ALP)活性,采用靛酚藍比色法測定脲酶活性[12]。

1.5 數據處理

試驗數據采用Excel 2003和DPS 7.05軟件處理,并用新復極差法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大蒜生長因素和產量的影響

不同處理對大蒜的生長因素和產量的影響見表1。與CK相比,T1的株高、莖粗均顯著增加,T2莖粗增加達到顯著水平,T3株高、莖粗和蒜頭直徑增加均達到極顯著水平; T1和T2相比,大蒜株高、莖粗、蒜頭直徑都未達差異顯著水平;T3與T1、T2相比,株高和蒜頭直徑均達差異極顯著水平,莖粗差異不顯著。說明在常規施肥的基礎上,各處理均明顯改善了大蒜的生長狀況,增施硫酸鈣+腐植酸處理對改善大蒜的生長狀況效果最佳。與CK相比,T1、T2、T3處理的大蒜分別增產9.19%、2.71%、11.97%,其中T2處理的大蒜產量與CK無顯著差異,T1、T3處理的大蒜產量與CK存在顯著或極顯著差異。T3和T1相比,大蒜產量有所提高,但無顯著差異。

2.2 不同處理對大蒜葉片抗氧化能力的影響

SOD、POD、CAT構成了植物體內的酶促防護體系,能有效清除自由基,與作物抗性有密切聯系。由圖1~3可知,各處理大蒜葉片中SOD、POD、CAT活性差異較大。與CK相比,各處理的SOD活性均極顯著增強,T3和T1處理的POD活性極顯著增強,T3和T2的CAT活性極顯著增強。T3與T1、T2相比,SOD、POD、CAT活性均增強,且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與常規施肥相比,增施硫酸鈣能顯著提高葉片SOD和POD活性,增施腐植酸肥能顯著提高SOD、CAT活性,增施硫酸鈣+腐植酸對SOD、POD、CAT活性提高的效果優于增施硫酸鈣、增施施腐植酸的處理。

2.3 不同處理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

過氧化氫酶也稱為觸酶,廣泛存在于土壤中,能促進過氧化氫生成O2和H2O,從而減緩過氧化氫對作物的毒害,其活性與土壤微生物活動和土壤呼吸作用有關,對作物生長和土壤生物學特性具有重要意義。由圖4可知,從整個生育期來看,CAT活性表現比較穩定,CK從分化期到成熟期CAT活性略有降低,T1、T2和T3 的CAT活性略有升高;各生育期內比較,除大蒜分化期T1處理與CK相比差異未達顯著水平外,其余時期T1、T2和T3的CAT活性均高于CK,且達到差異顯著水平或極顯著水平。大蒜分化期,T3的CAT活性顯著高于T1和T2;大蒜抽薹期,T3的CAT活性顯著高于T1,與T2相比,T3的CAT活性有所提高,但未達到顯著水平;大蒜成熟期,T1、T2和T3之間CAT活性差異不顯著。由此可見,各處理對提高CAT活性都有明顯作用,在大蒜分化期,增施硫酸鈣+腐植酸處理的作用效果顯著,效果優于增施硫酸鈣、增施腐殖酸的處理。

土壤磷酸酶可催化磷酸酯類和磷酸酐的水解,將土壤中有機磷水解成可被作物直接吸收的無機磷,對土壤磷的循環有重要作用,其活性的高低直接反映土壤磷素的供應狀況。由圖5可知,從整個生育期來看,CK土壤磷酸酶活性呈現逐漸升高的趨勢,T1、T2和T3均呈現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在抽薹期磷酸酶活性達到最高。在大蒜分化期,各處理土壤磷酸酶活性為T3>T1>T2>CK,各處理之間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在大蒜抽薹期,與CK相比,T1和T3土壤磷酸酶活性均顯著增強,T2處理高于CK,但無顯著差異,T1、T2、T3之間無顯著差異;在大蒜成熟期,各處理之間的土壤磷酸酶活性無顯著差異。說明各處理從大蒜分化期到大蒜抽薹期,都提高或顯著提高了土壤磷酸酶活性,但在大蒜成熟期對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響不顯著。

土壤脲酶對土壤中氮素的轉化起著重要作用,其活性與土壤速效氮含量呈正相關,可以表征土壤的供氮狀況。由圖6可知,從整個生育期來看,各處理在分化期和抽薹期脲酶活性變化不大,而在成熟期,T1和T3的脲酶活性有所升高,CK和T2的脲酶活性有所降低。大蒜分化期,各處理土壤脲酶活性無顯著差異;大蒜抽薹期,與CK相比,T1、T2和T3土壤脲酶活性均有所升高,其中僅T3與CK達到差異顯著水平;大蒜成熟期,T2與CK相比,土壤脲酶活性有所提高,但未達到顯著水平,T1、T3與CK相比,土壤脲酶活性顯著提高。說明各處理在大蒜抽薹期都不同程度提高了土壤脲酶活性,增施硫酸鈣+腐植酸肥處理在大蒜成熟期對土壤脲酶活性有顯著影響。

2.4 不同處理對土壤水穩性團聚體含量的影響

水穩性團聚體由性質穩定的膠體團聚形成,土壤學上以直徑在0.25 mm以上的水穩性團聚體含量判別結構好壞,土壤水穩性團聚體及水穩性大團聚體含量越高,土壤肥力越高。由表2可知,與CK相比,0~20 cm土層中,T2和T3>0.25 mm水穩性團聚體含量均有顯著提高,其中T3達到極顯著水平;T3與CK、T1相比,0.25~1 mm水穩性團聚體含量顯著提高;1~2 mm水穩性團聚體含量各處理無顯著差異;T3與CK 相比,2~5 mm水穩性團聚體含量顯著提高??梢?,增施硫酸鈣+腐植酸肥的處理對2~5 mm、0.25~1 mm土壤水穩性團聚體具有顯著促進作用,是促進>0.25 mm水穩性團聚體形成的主要原因。

3 討論與結論

已有研究表明[14-17],Ca-CAM復合體能影響微管的解聚,充足的鈣素可促進紡錘體的增長,從而影響細胞分裂;適量濃度的鈣素對細胞壁有酸化作用,使pH下降,從而使細胞壁松弛而促進細胞伸長。在土壤鈣素供應充足的情況下,腐植酸具有一定的螯合作用,與鈣形成可溶性螯合物,使土壤中可溶性鈣含量增加,從而促進了大蒜對鈣素的吸收,腐植酸本身也具有增強根系活力、促進作物生長的作用,也可能是產量提高的原因之一[18]。本試驗條件下,與CK相比,T1、T2、T3處理大蒜株高、莖粗、蒜頭直徑和產量均有所提高,T1處理顯著增加了大蒜株高、莖粗和產量,增產率為9.19%;T2處理顯著增加了大蒜莖粗,大蒜產量有所增加;T3處理極顯著增加了大蒜株高、莖粗、蒜頭直徑和產量,增產率為11.97%??梢?,增施硫酸鈣+腐植酸肥處理對大蒜增產效果最佳。

筆者研究了大蒜成熟期不同處理對大蒜葉片抗氧化能力的影響,結果表明,與CK相比,T1能極顯著提高葉片SOD和POD活性,T2能極顯著提高SOD、CAT活性,T3對SOD、POD、CAT活性提高的效果優于T1和T2,與CK存在極顯著差異。這可能是因為鈣能把生物膜表面的磷酸鹽、磷酸酯與蛋白質的羧基橋接,從而達到穩定細胞膜的作用,產生自由基的脂氧合酶的底物不飽和脂肪酸氫過氧化物也會減少,另外,強光下多種脅迫可破壞活性氧清除系統,從而破壞光系統Ⅱ反應中心,而施鈣可增強植物對多種脅迫的抗性,也可能是抗氧化酶類活性增強的原因;腐植酸所帶電性以負電荷為主,在堿性土壤中,減少了H+與金屬離子競爭吸附位,增強了吸附土壤中的Ca2+能力,Ca2+一旦被吸附后,就能避免隨水流失,且隨時能被根系附近H+或其他陽離子交換出來,供作物吸收,仍不失有效性[19-21]。

土壤酶來自土壤微生物、動物和植物殘體,土壤中一切物理化學反應都是在酶的參與下進行的,土壤酶活性反映了土壤中生物化學過程的強度和方向,是土壤的本質屬性之一。劉淑英[22]研究認為,常規施肥+秸稈還田+過磷酸鈣可顯著提高土壤中的酶活性;周俊國等[23]研究認為,施用雞糞能提高土壤中脲酶和堿性磷酸酶活性,而雞糞中含有大量鈣素。本試驗結果表明,與CK相比,T1、T2和T3處理對增強過氧化氫酶活性都有明顯作用,在大蒜分化期,T3的作用更加明顯,優于T1和T2;T1、T2和T3在大蒜分化期,都顯著提高了土壤磷酸酶活性,T1和T3在大蒜抽薹期顯著提高了土壤磷酸酶活性;T3在大蒜抽薹期顯著提高了土壤脲酶活性,且在大蒜成熟期對土壤脲酶活性的影響仍十分顯著。這可能是由于堿性土壤施用硫酸鈣,降低了土壤pH,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從而增強了土壤酶活性,而腐植酸也具有酸性,能對堿性土壤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使土壤更接近于酶促反應最適pH,影響酶活性中心的空間構象,從而提高了酶活性;另外,腐植酸是一種深色物質,深色土壤吸熱快,土溫相對較高,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生長,從而提高了土壤酶活性[24-26]。

本研究結果表明,T3對>0.25 mm土壤水穩性團聚體形成具有顯著促進作用。腐植酸屬于腐殖物質,在土壤中通過自身的功能基、氫鍵等以膠膜形式包在礦質土粒外表,且黏結力較強,可促進團粒結構的形成,另外腐植酸本身絮狀多孔,在土壤中與黏粒結合,使土壤不易形成硬塊,耕性變好;堿性土壤中施用硫酸鈣,在土壤濕潤時起到黏結作用,把土?;蛭⒛垠w黏結在一起,干燥脫水后形成土塊,但這種由無機物質黏結起來的土塊水穩性較差,在水中易分散;腐植酸是一種重要的有機膠結劑,它可通過Ca2+與礦物質形成有機-礦質復合體(-Si-O-Ca-OOC-R-),根本上改變了黏粒的水合性和脹縮性,生成的團粒既有力穩性,又有水穩性[27-32]。

在本試驗條件下,在常規施肥的基礎上,硫酸鈣與腐植酸配合施用,能顯著提高葉片抗氧化能力,并增加大蒜產量,增產率達11.97%,同時還能增強土壤酶活性、改良土壤結構,其效果優于單獨增施硫酸鈣和增施腐殖酸的處理。硫酸鈣與腐殖酸配施表現出了良好的當季效果,為大蒜的優質高產和土壤改良提供了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 陳曉鑫,王孟偉,白麗,等.中國大蒜出口增長的驅動因素研究[J].中國瓜菜,2023,36(10):153-160.

[2]?? FAOSTAT.Crops and livestock products[DB/OL].[2023-03-14].http://faostat.fao.org/.

[3]?? 謝志東,李超,郭俊杰,等.播期和土壤改良劑用量對烤煙中微量元素含量和產質量的影響[J].西南農業學報,2015,28(2):862-870.

[4]?? 于威,依艷麗,楊蕾.土壤中鈣、氮含量對番茄枯萎病抗性的影響[J].中國土壤與肥料,2016(1):134-140.

[5]?? 劉藝平,蘇少文,張琳,等.外源鈣對荷花適應鹽脅迫的影響[J].浙江農業學報,2020,32(2):243-252.

[6]?? 張水勤,袁亮,林治安,等.腐植酸促進植物生長的機理研究進展[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7,23(4):1065-1076.

[7]?? 劉新梅,樊文華,張昊,等.改良劑對復墾土壤水穩性團聚體及POC和MOC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21,35(2):225-234.

[8]?? 陳星星,劉新社,王盛榮.腐殖酸對鹽脅迫下土壤理化性質、微環境及苦瓜生長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23,51(17):138-144.

[9]?? 王喜枝,王崇華,王立河,等.鋅鉬與腐殖酸配施對大蒜生理特性及土壤性質的影響[J].中國蔬菜,2016(3):43-48.

[10] 王志堅,王崇華,楊愛華,等.三種鈣素肥料對大蒜病害的防治效果[J].中國瓜菜,2016,29(7):33-35.

[11] 鮑士旦.土壤農化分析[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

[12] 關松蔭.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北京:農業出版社,1986.

[13] 鄒琦軍.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導[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14] 劉晶晶,劉春生,李同杰,等.鈣在土壤中的淋溶遷移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學報,2005,19(4):53-56.

[15] 高雅潔,王朝輝,王森,等.石灰性土壤施用氯化鈣對冬小麥生長及鈣鋅吸收的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5,21(3):719-726.

[16] 白吉剛,許培磊,宗成順,等.外源鈣對唐菖蒲切花的保鮮效果和生理效應[J].中國農業科學,2008,41(10):3229-3239.

[17] 武維華.植物生理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18] 吳禮樹.土壤肥料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

[19] 鄭紅磊,鞏冠群,李亞軍,等.黃腐酸法處理重金屬離子的作用機理研究[J].煤炭技術,2015,34(2):314-315.

[20] 李賀,劉世琦,劉中良,等.鈣對大蒜生理特性及主要礦質元素吸收的影響[J].中國農業科學,2013,46(17):3626-3634.

[21] 胡靄堂.植物營養學(下冊)[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1995.

[22] 劉淑英.不同施肥對西北半干旱區土壤脲酶和土壤氮素的影響及其相關性[J].水土保持學報,2010,24(1):219-223.

[23] 周俊國,楊鵬鳴.不同肥料對土壤脲酶和堿性磷酸酶活性的影響[J].西南農業學報,2012,25(2):577-579.

[24] 朱新產,高玲.基礎生物化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5.

[25] 寧祎琳,孫玉晨,董玉昕,等.鈣肥對日光溫室網紋甜瓜生長發育的影響[J].中國瓜菜,2022,35(7):46-49.

[26] 蔡妙珍,羅安程,林咸永,等.Ca2+對過量Fe2+脅迫下水稻保護酶活性及膜脂過氧化的影響[J].作物學報,2003,29(3):447-451.

[27] 任立軍,李金,鄒洪濤,等.生物有機肥配施化肥對設施土壤養分含量及團聚體分布的影響[J].土壤,2023,55(4):756-763.

[28] 牛育華,李仲謹,郝明德,等.腐植酸的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11):4638-4639.

[29] 蔣廷惠,占新華,徐陽春,等.鈣對植物抗逆能力的影響及其生態學意義[J].應用生態學報,2005,16(5):971-976.

[30] 陳義群,董元華.土壤改良劑的研究與應用進展[J].生態環境,2008,17(3):1282-1289.

[31] 朱詠莉,劉軍,王益權.國內外土壤結構改良劑的研究利用綜述[J].水土保持學報,2001,15(6):140-142.

[32] 高偉,邵玉翠,楊軍,等.鹽堿地土壤改良劑篩選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1,27(21):154-160.

猜你喜歡
抗氧化能力硫酸鈣腐植酸
2021年腐植酸文獻檢索
硫酸鈣轉晶行為的研究進展
2019 年腐植酸文獻檢索
淹水脅迫對秋華柳內生細菌抗氧化能力的影響
甲基紫精脅迫下楊樹抗氧化能力
冬瓜皮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成分分析
鈦酸鉀晶須和硫酸鈣晶須增強PA66/PVDF的摩擦學行為研究
提鹽廢鹵制備硫酸鈣晶須
2012年腐植酸文獻檢索
載萬古霉素硫酸鈣在骨髓炎治療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