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滅火救援裝備創新與應急救援效能提升

2024-05-01 06:22劉超
中國設備工程 2024年6期
關鍵詞:預警救援裝備

劉超

(蘇州市消防救援支隊,江蘇 蘇州 215000)

火災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災害,也是一種嚴重的社會問題,它不僅造成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還對環境和社會穩定造成了威脅。根據《2022 年全國消防救援工作統計公報》,2022 年全國共發生火災事故10.3 萬起,造成1129人死亡,1030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4.7億元。隨著城市化的發展,火災事故的復雜性也在不斷增加,給滅火救援工作帶來了更大的挑戰。滅火救援裝備的創新水平直接影響應急救援效能。滅火救援裝備的創新不僅需要借鑒國內外的先進技術,還需要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性的研發。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討滅火救援裝備創新與應急救援效能提升之間的關系,一方面,為提高我國滅火救援裝備的創新水平提供了理論指導;另一方面,為提高我國應急救援效能提供了方法建議。

1 滅火救援裝備創新

1.1 現有滅火救援裝備的局限性

火災事故的發生具有突發性、復雜性和不確定性,給滅火救援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F有的滅火救援裝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滅火救援的基本需求,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表現如下。

(1)火災監測與預警技術不夠智能化和精準化?;馂谋O測與預警技術是火災事故的第一道防線,它能夠及時發現火災隱患,為滅火救援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然而,現有的火災監測與預警技術主要依賴傳統的感溫感煙傳感器,這些傳感器的靈敏度、穩定性和抗干擾性不高,容易出現漏報,影響火災的及時發現。

(2)高效滅火裝備的性能和適應性不夠強。高效滅火裝備是火災事故的第二道防線,它能夠有效控制和撲滅火災,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然而,現有的高效滅火裝備主要依賴水、泡沫、干粉等傳統的滅火介質,這些滅火介質的滅火效率受到火災場景、火源特性、環境條件等因素的影響,不能適應各種復雜的火災情況。

(3)個人防護裝備的保護性和舒適性不夠好。個人防護裝備是火災事故的第三道防線,它能夠保護滅火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提高滅火救援的效率。然而,現有的個人防護裝備主要依賴傳統的防火服、防毒面具、呼吸器等,但因受到材料、結構、工藝等因素的制約,不能有效抵御極端環境的危害。

1.2 創新技術在滅火救援裝備中的應用

1.2.1 火災監測與預警技術的創新

為了提高火災監測與預警技術的智能化,我國在火災監測與預警技術的創新方面,主要采用了以下幾種創新技術。

(1)物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在火災監測與預警中的應用,主要是通過建立火災監測與預警物聯網平臺,實現對火災監測與預警設備的遠程管理,以及對火災數據的實時采集,提高火災監測與預警的效率。例如,我國在一些重點區域,部署了一些智能化的火災監測與預警設備,如無線傳感器網絡、視頻圖像識別系統、無人機等,通過物聯網技術,將這些設備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火災監測與預警物聯網平臺,實現了對火災的全方位、多維度、實時監測和預警。

(2)人工智能技術。通過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對火災數據的智能預測,提高火災監測與預警的效果。目前,我國在一些火災監測與預警系統中,引入了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了對火災圖像、聲音、文本等數據的智能識別和分析,提高了火災的識別率,降低了誤報率。

(3)大數據技術。大數據技術是一種處理海量數據的技術,實現對數據的有效利用和價值挖掘,提高火災監測與預警的智能化。通過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對火災數據的有效管理,提高火災監測與預警的能力。

是洞庭湖水把橘紅送走的,先把她送到長江,再往東,就把她送到了南京。他每天都對著洞庭湖水說,求你了,進長江后,莫往東走,往北吧,去北京替我把橘紅找回來。自從第二次從北京回來后,他幾乎天天來一次臨湖廣場,有時在廣場上一呆就是一整天,有時是半天,仿佛是在等待洞庭湖水給他的回信。

1.2.2 高效滅火裝備的研發與應用

高效滅火裝備的研發與應用涉及多個方面,如滅火系統、滅火機器人等。滅火系統是滅火裝備的高級形式,能夠根據火災情況自動或手動啟動,對火災區域進行滅火或控制。例如,首個獲批泡沫滅火劑領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介紹了一種新型的泡沫滅火系統,該系統能夠根據火災特點和場景選擇合適的泡沫滅火劑,通過智能化的滅火裝置對火災進行快速有效的滅火,同時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滅火機器人是滅火裝備的前沿形式,能夠代替消防人員進入危險區域進行救援。滅火機器人的研發主要集中在提高機動性、靈活性、智能性等方面。國家消防救援局致力于新型滅火裝備研發和應用探索智能化滅火技術融合發展,推出一種新型的多功能消防機器人,該機器人能夠適應各種復雜的地形,通過搭載的高清攝像頭、紅外探測器、氣體傳感器等設備對火災進行評估,通過搭載的大流量水炮、噴霧器、破拆器等裝置對火災進行滅火救援。

1.2.3 個人防護裝備的創新與改進

個人防護裝備的創新與改進涉及多個方面,如頭部防護、呼吸防護等。頭部防護是個人防護裝備的基本組成部分,能夠保護人員的頭部免受撞擊、刺穿、熱量等危害。頭部防護的改進側重于提高防護性能、增加智能化等方面。例如,關于印發《個體防護裝備標準化提升3 年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3 年)》的通知提到了一種新型的頭部防護裝置,該裝置由頭盔、面罩、耳罩、通信系統等組成,能夠實現頭部的全方位防護,同時具有智能感知、數據傳輸、語音交流等功能;呼吸防護是個人防護裝備的高級組成部分,能夠保護人員的呼吸系統免受有毒氣體和粉塵等危害。

2 應急救援效能提升

2.1 應急救援流程的優化與改進

2.1.1 快速反應與決策支持系統的建立

快速反應與決策支持系統是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對突發公共事件的快速感知、識別、預測、決策、反饋等功能的系統??焖俜磻c決策支持系統的建立,可以提高應急救援的科學性,為應急救援指揮部提供及時的建議,支持應急救援指揮部做出決策。

2.1.2 救援資源調度與協調的創新方法

救援資源調度與協調是指根據突發公共事件的影響,合理配置各類救援資源,實現救援資源的最大效用。救援資源調度與協調的創新方法,可以提高應急救援的效率,避免救援資源的浪費,形成救援資源的合力。例如,國家應急管理部實施了應急救援隊伍預置機制,根據災害風險評估和預警信息,提前將應急救援隊伍和物資裝備調度到可能發生災害的地區,實現了應急救援的快速響應。

2.2 應急救援人員培訓與技能提升

2.2.1 新技術培訓的必要性與方法

新技術培訓的必要性在于,新技術可以提高應急救援的效率,適應不同類型和復雜程度的災害事故,增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專業素養。新技術培訓的方法有以下幾種:(1)理論教學。通過課堂講授、網絡課程、視頻教程等方式,向應急救援人員介紹新技術的原理、優勢、操作步驟等,使他們掌握新技術的基本理論;(2)實操演練。通過模擬實驗、現場操作、案例分析等方式,讓應急救援人員親自體驗和使用新技術,使他們熟練掌握新技術的操作技能;(3)實戰考核。通過組織實際救援任務或模擬救援演習,檢驗應急救援人員運用新技術的水平,評估新技術的實際效果,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的不足。

2.2.2 團隊合作與溝通技巧的重要性

團隊合作與溝通技巧主要包括:(1)明確目標。應急救援人員應該明確救援任務的目標、要求、流程等,統一思想和行動,共同努力,避免偏離救援方向;(2)尊重差異。應急救援人員應該尊重不同救援力量和受災群眾的需求,包容彼此的差異,避免沖突;(3)溝通有效。應急救援人員應該使用清晰簡潔的語言,傳遞救援指令,及時反饋救援情況,傾聽和回應他人的需求,避免信息的漏傳;(4)協作靈活。應急救援人員應該根據救援任務的變化,靈活調整救援策略。

3 案例分析

3.1 滅火救援裝備創新案例分析

3.1.1 某新型滅火器材的性能評估

有一種新型滅火器材叫作“水霧滅火器”,它是利用高壓水泵將水噴出,形成細小的水霧顆粒,通過增加水與火的接觸面積,達到快速降溫和稀釋的滅火效果。水霧滅火器具有以下優點:環保無污染,水霧滅火器使用的是純凈水,不會對環境和人體造成傷害,也不會留下殘留物;節約用水,水霧滅火器每分鐘只消耗2 ~3升的水,相比傳統的水槍滅火器,可以節省90%以上的水資源。進一步的實驗證明,水霧滅火器在所有類型的火災中都表現出了最佳的滅火效果,滅火時間最短,滅火效率最高,水耗量最少。

3.1.2 火災監測系統在某城市的實際應用效果

某城市自主研發的“城市智慧消防物聯網遠程監控系統”,是利用物聯網技術,將各類消防設備連接起來,實現對城市消防安全的實時管理。其具備如下優勢:(1)提高火災發現速度,通過各類傳感器,實時采集火災現場的數據,通過智能分析,及時發出火災報警信號,縮短火災發現時間;(2)提高火災處置效率,系統能夠通過地圖導航,指引消防車輛和人員最佳的救援路線,通過遠程控制,啟動消防設備。研究結果表明,系統運行后,該城市的火災發生次數下降30%,火災撲救時間縮短60%,消防安全水平顯著提高。

3.2 應急救援效能提升案例分析

3.2.1 某地區應急救援流程的改進與成效評估

浙江省杭州市曾推出一個“一鍵救援”系統。這是一個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包括以下幾個功能模塊:(1)一鍵報警。通過手機APP、微信小程序、電話等多種方式,實現群眾一鍵報警,自動定位報警人員的位置,將報警信息及時推送給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縮短報警時間;(2)一鍵調度。通過實時監測各類救援資源的位置、狀態、數量等,一鍵調度最佳救援力量;(3)一鍵反饋。通過視頻、語音、短信等多種方式,一鍵評估救援效果。根據改進效果,對比了系統運行前后的應急救援數據,發現系統運行后,應急救援的平均響應時間縮短50%,平均處置時間縮短30%,平均救援成功率提高20%。

3.2.2 新培訓方法對應急救援人員技能提升的影響

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曾推出一款“虛擬現實”培訓系統,讓應急救援人員進行沉浸式的救援訓練的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特點:(1)場景逼真。系統根據不同的火災特點,設計了多種火災場景,讓應急救援人員感受到真實的火災現場,提高訓練的實效性。(2)交互靈活。系統根據應急救援人員的操作,實時調整火災的變化,讓應急救援人員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救援方法。(3)反饋及時。系統根據應急救援人員的救援過程,實時給出建議,讓應急救援人員及時發現和改正自己的錯誤,提高訓練的有效性。為了評估“虛擬現實”培訓系統對應急救援人員技能提升的影響,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對比了系統運行前后的應急救援人員的考核成績,發現系統運行后,應急救援人員的平均考核成績提高30%,救援技能和素質明顯提升。

4 結語

本文從滅火救援裝備創新和應急救援效能提升2 個方面進行了研究,評估了它們的實際效果,表明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等新技術為滅火救援裝備創新和應急救援效能提升提供了新機遇,增強公眾的消防安全意識,形成消防安全的共治共建。下一步,將拓寬研究視野,引進國際上的先進經驗,提高滅火救援裝備創新和應急救援效能提升的國際化水平。同時,完善研究手段,增加研究的說服力,提高滅火救援裝備創新和應急救援效能提升的科學性水平。

猜你喜歡
預警救援裝備
好裝備這樣造
緊急救援
港警新裝備
3D打印大救援
防曬裝備折起來
法國發布高溫預警 嚴陣以待備戰“史上最熱周”
園林有害生物預警與可持續控制
機載預警雷達對IFF 的干擾分析
救援行動
預警個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