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

2024-05-02 01:34趙壽武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柏樹鎮九年制學校
基礎教育論壇 2024年3期
關鍵詞:家人法治道德

趙壽武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柏樹鎮九年制學校)

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是促進學生道德品質形成和法治觀念建立的重要途徑。情感教育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形式之一,對于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有重要作用。但是,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在實際教學中面臨嚴峻挑戰,重說教、輕實踐,弱化情感教育效果。因此,了解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掌握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十分必要。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1. 有助于實現課程改革目標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將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法律知識等融合起來,對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促使學生改變情感、態度、行為。其課程性質決定了情感教育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必要性。以往課程重視知識傳授,學生學習態度缺乏主動性,改革后的課程教學要強調學習興趣的激發,幫助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由此可見,課程改革后情感、態度、價值觀成為主要教學目標,其次是知識和技能目標。情感是指關注學生成長過程中所需的社會情感,態度是指認知、情感、行為的有機結合,價值觀是指學生對外界持久的、穩定的認識。三者相互聯系,共同指向課程學習的目標價值。實現這一目標不能僅靠知識講解,更需要情感教育。

2. 有助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小學階段是學生情感發展的關鍵時期,小學生的辨別能力和控制能力較弱,法律意識淡薄,非常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襲。為此,學校要加強開展情感教育。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學生的自主意識逐漸強化,開始關注個體變化,自尊心增強,渴望得到外界的關注,此時更需要教師及時引導。情感教育以學生的心理特征為切入點,深入探討情感健康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在交際中認識自我,在逆境中自強不息,在學習和生活中成長,感悟生活的美好,理解社會責任的價值,學會處理負面情緒,進而成長為身心全面發展的積極少年。

3. 有助于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新時代中小學師生關系指的是教師與學生在道德、精神、人格、知識等方面進行無障礙溝通,以此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師生關系是特殊的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為達成教育目標,以教與學為交流方式形成多層面、多角度的溝通。在情感教育中,教師關心學生的情感體驗,注重學生在道德、人格、精神等層面的發展情況。教學中,教師堅持生本理念,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活動中,教師與學生平等交流,鼓勵學生大膽提出想法;管理中,教師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上的困難,讓學生愿意親近教師。不難發現,情感教育支持下的師生關系符合新時代師生關系的特點,有助于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二、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1. 情境增趣,激發共鳴

對于小學生而言,說教式情感教育是乏味的。乏味意味著沒有興趣,沒有興趣就沒有內在動力。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創設有效情境,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與指向知識的情境產生情感共鳴,進而將情感轉化為行為。

首先,化乏味為生動。小學生理解能力不足,問題缺少情境支持會產生割裂感,學生無法將問題具象化,無法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更無法內化所學知識。因此,教師要創設生動的情境,借助圖片、視頻等直觀展示生活現象或自然現象,幫助學生增強情感體驗。其次,化被動為主動。新知的學習過程需要與舊知產生聯系,即根據已有經驗建構新的知識結構。因此,新知建構過程是一種自主行為,不能過于依賴教師,需要學生主動調取以往經驗。教師創設貼合學生的情境,為學生搭建主動學習的支架,使學生可以在情境的指引下自主關聯舊知,探索新知。

例如,在教學統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道德與法治》(以下統稱“教材”)五年級下冊“我們的公共生活”這節課時,教師利用問卷星軟件設計調查問卷,在課前鼓勵學生填寫問卷內容,回答問卷問題:你們最喜歡的學習方式是什么?你們知道身邊的公共場所都有哪些?通過問卷答案統計分析,教師發現學生投票率較高的學習方式是游戲式學習。對此,教師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游戲功能創設游戲情境。一是猜謎情境。教師在網上搜集謎語“瓜果皮,里面藏,廢塑料,肚里放”“一位帥哥三只眼,每天路口崗位站。目光一閃命令出,隨意亂闖有危險”。二是盲盒情境。盲盒情境的內容分別指向學生提到的四個生活場景:馬路、學校、教室、公園。每個場景配有對應的素材,如馬路對應路燈、斑馬線,公園對應長椅、植物等。每個素材都有兩張“面孔”:一張是“笑臉”,即干凈整齊,沒有遭到破壞;另一張是“哭臉”,即被損壞,臟亂且危險。教師將猜謎情境運用到課前導入環節,組織學生猜出這些“朋友”,引導學生說出在哪些場合見過這些“朋友”,進而引出公共生活的教學內容。盲盒情境則運用到課堂探究環節,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各小組隨機抽取盲盒,打開盲盒后根據彈出的場景匹配相應內容。以抽到教室場景為例,學生移動書桌圖片到教室場景的過程中,系統提出問題:如何愛護公共設施?如果學生回答出“要了解各類公共設施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愛惜使用各類公共設施,不損壞公共設施”“自覺參與維護公共設施的活動”“主動護理公共設施”中的任意一點,圖片自動匹配,呈現“笑臉”,如果學生回答錯誤,場景會匹配“哭臉”,借此讓學生看到不維護公共設施會帶來怎樣的后果。

游戲情境是學生主動提出的,所以參與度較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直接描述破壞公共生活環境的影響,而是引導學生自行匹配圖片,在清晰明了的“哭臉”提示下,看到公共生活環境遭到破壞后的景象,認識到維護公共生活環境的重要性。而且,在教室、公園等熟悉情境的支持下,學生發現了許多在日常生活中不曾關注的問題,即如何愛護公共設施,并開始思考對策,實現新知的構建。整個課堂充滿生動性和主動性,學生與情境產生情感共鳴,了解到公共設施壽命有限,日常生活中要重視保護和維修,進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2. 結合目標,推動共行

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基礎和前提,為教學行為的落實提供方向??茖W合理的目標具有指向性,促使學生按照既定路線完成學習任務,達成目標指向的學習結果。核心素養是學生適應社會發展所需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也是課程標準提出的人才培養要求。課程標準是情感教育的理論依據。因此,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實施情感教育時應該以核心素養的培養為目標導向,推動學生朝正確的學習方向行進。

例如,在教學教材六年級下冊“日益重要的國際組織”這節課時,教師梳理核心素養目標,為情感教育奠定基礎。政治認同:了解國際組織的積極作用;道德修養:感受國際組織的積極意義,體會它們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作用;法治觀念:遵守聯合國宗旨和憲章;健全人格:能正確區分類型各異的國際組織,辯證認識區域性組織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教師根據核心素養目標明確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開展課堂活動。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4人“拼圖組”,將學習總任務分成4個子任務。子任務1:了解國際組織。教師為學生下發對應國際組織資料,包括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東南亞國家聯盟等組織的會徽圖片、大事年表、組織機構、職能范圍等,鼓勵學生根據資料掌握國際組織的相關知識,做好筆記。子任務2:分析國際組織做出的貢獻。學生搜索網絡資料,查找國際組織在國際事務中做出的貢獻,如世界衛生組織捐贈口罩、消毒液等防控物資;綠色和平組織呼吁保護原始森林、加強廢棄物管理等。子任務3:熟悉聯合國。學生需要了解聯合國的成立背景、運行職能、憲章制度等。子任務4:探究國際組織的規則。教師發放幾個重要國際組織的資料,學生根據資料分析各國際組織的運行規則并進行對比,提煉相同點,明確不足,思考國際組織如此設計規則的意義。每位拼圖組成員分別領取子任務,拿到相同子任務的成員組成“專家組”,共同探討該子任務并記錄。隨后,“專家組”成員回到“拼圖組”,輪流講解子任務,完成項目。

在核心素養目標導向下,學生加強政治認同,對國際組織形成積極情感,認識到其在維護國際關系中的重要作用,更深刻感受到中國在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產生滿足感和自豪感。形成道德修養,感受國際組織的積極意義和職能。深化法治觀念,構建平等觀念和權利義務觀念。培養健全人格,了解不同國際組織的職能,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形成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品質。

3. 聯系生活,強化理解

教師選擇生活案例講解道德與法治知識,能夠引發共情,讓學生對生活產生新的思考。新課程理念提出,要將兒童生活中的訴求和疑問作為出發點,以現實生活作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因此,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用生活中的案例啟發學生,促使學生產生情感上的認同,強化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隨著認知水平的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開始發生變化,在家庭生活中會遇到新問題、新煩惱,需要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用心理解家人對自己的愛。

例如,教材五年級下冊“我們一家人”這一單元旨在幫助學生感受家人各種行為背后的愛意,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學會用積極的態度和方法與家人溝通,化解矛盾;引導學生調整自己的角色,從家庭福利的享受者轉化為家庭責任的承擔者和美好家庭的創造者,并在這個角色轉變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家庭主人翁意識。對此,教師可以設計兩個教學任務,用不同的教學活動填充任務,幫助學生加深對家庭的理解。任務1:“讀懂彼此的心”,旨在促使學生在與家人產生矛盾時,能夠多視角看問題,體會家人的愛,理解家人的用心。學會用積極的態度、有效的方法,主動與家人溝通并化解矛盾,給家人溫暖。具體而言,教師設計“家有兒女”情境,讓學生扮演父母,引導學生分析、解讀父母言行背后的愛,在角色扮演時把自己對父母言行的理解融入進去。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感受家人不同行為表現和自己的煩惱與困惑產生的原因,理解家人的心意,體會家人間濃濃的愛意。通過情境討論,提升學生的行為認知,使其不僅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還要站在家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進一步了解家人言行背后的用意。借鑒教材推薦的“四心”溝通法——留心看、細心聽、用心講、耐心說,掌握溝通的技巧,以積極的態度、正確的方法主動與家人溝通,相互理解,解決問題,化解矛盾,構建和諧的家庭關系。任務2:“讓我們的家更美好”,旨在讓學生懂得作為家庭一員應該盡自己的努力,主動為家庭分擔責任,關心家人,關注家庭建設,平等地參與協商家庭事務,解決家庭困難。教師播放不同情境下的家庭矛盾視頻,如溝通不及時、不關心彼此的感受、語言暴力等,設計“家庭責任單交流會”,引導學生交流并反思,明確自己應該承擔的家庭責任,關心、問候、勸慰家人也是在為家庭作貢獻。教師通過行為實踐幫助學生認識到應該如何力所能及地關心和幫助家人,主動參與、共同協商解決家庭問題,讓家庭生活更加和諧、美好。通過“家庭民主生活會”“家庭民主公約”,引導學生體會和諧、民主的氛圍對家庭建設的作用。

教師以生活為載體,讓學生扮演家長、參與家庭責任單的討論,使學生成為課堂活動的主人,主動感知父母等家庭成員語言、行為背后隱藏的愛意,加深對家、家人的理解。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從自己角度思考問題,很難理解家人的感受,也很難將生活中的場景與道德與法治學習聯系起來。情感教育的實施,使學生轉化學習角度,從家人的立場思考問題,借助生活素材分析真實案例,進一步理解家人和自己的責任,由責任推出對應的行為,從而深化責任意識。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有助于實現課程改革目標、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教師應該充分認識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通過采取以上策略為學生構建高質、高效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增強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猜你喜歡
家人法治道德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最好的養生是對家人和顏悅色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家人不支持直銷怎么力?
以德促法 以法治國
用道德驅散“新聞霧霾”
治理下的法治與法治下的治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