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好著力賡續中華文脈這篇大文章

2024-05-02 03:03陳慶平
學習月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文脈中華文化中華

李 任 陳慶平

習近平文化思想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沃土,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以時代精神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為中華文化傳承發展舉旗定向,為民族復興立根鑄魂。我們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好“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要求,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一、賡續中華文脈是事關國家和民族興衰存亡的大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立足波瀾壯闊的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國道路的歷史必然、文化內涵與獨特優勢?!敝腥A民族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培育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支撐和動力支持。

(一)一脈相承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標識和精神根脈

中華文化涵蓋內容十分廣泛,且在長期兼收并蓄中歷久彌新,匯聚成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一脈相承,文脈不絕,不斷發展創新,展現出了強大的文化基因和生命力。

輝煌燦爛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根脈和血脈,是中華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標識,是抵御各種風險挑戰和凝聚中華兒女團結奮進的精神力量,是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產生的基礎,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是文化自信的來源?!叭f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币谛聲r代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就不能丟掉根本。顧炎武在《日知錄》里說:“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于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薄巴鰢笔侵竾艺鄾]有了,而“亡天下”則是文化的滅亡,是道德倫理秩序的坍塌和精神力量的衰亡,是民族標識的消失。龔自珍在《定庵續集》里說:“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比绻粋€國家的歷史消亡了,民族文化被解構了,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喪失了,民族認同被破壞了,那么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必將淹沒于歷史塵埃中。所以說文運與國運相牽,賡續中華文脈意義重大,守住中華民族文化的根脈、基本骨架,就是守住了賴以生存與持久凝聚的那股精氣神,守住了民族之根和國家之魂。

(二)賡續中華文脈離不開高度的文化自信

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就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文化自信是內化于中華民族精神基因中的強大精神力量,歷史悠久、內涵豐富的中華文化,尤其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給了中華兒女自信的底氣,底氣越足,文化自信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就越強。因此,堅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主體性和獨立性。如此,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就有了國家認同的堅實文化基礎,中華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的鮮明文化特性,就能在激蕩的世界文化中站穩腳跟,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獲得更加強大的精神力量。高度文化自信,意味著我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性的高度肯定和認同,意味著對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心,即賡續中華文脈的高度信心。我們只有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將綿延至今的中華文化,尤其是作為“根脈”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下去,才能讓中華文化繼續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二、“第二個結合”是賡續中華文脈的重要法寶

“第二個結合”不僅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根本途徑,也是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的重要途徑,是賡續中華文脈的法寶。

(一)“第二個結合”指明了要堅守中華文化和馬克思主義之“正”

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我們既要堅守中華文化的主體性,守中華文化之正,也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守馬克思主義之正。文化的發展無論何時都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場不堅定,思想和方法就會出問題?!暗诙€結合”突出強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須牢牢守住這一“根脈”,鞏固文化主體性,有了文化主體性就有了文化意義上堅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為我們黨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兩個結合”注入真理力量,堅持“兩個結合”正是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體現。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產生的,也將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繼續發展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必須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以馬克思主義真理之光,不斷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基因,激發新的生命力和時代價值,才能賡續發展,再創輝煌。

(二)“第二個結合”指明了要在新時代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新”

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捌埲招?、又日新、日日新”,突出的創新性是中華文明也是中華文化的特性之一。中華文化是在不斷創新中賡續發展的,也唯有不斷創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先進性?!暗诙€結合”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層面,不但強調了鞏固文化主體性這個題中應有之義,而且打開了創新空間?!敖Y合”本身就是創新,“結合”開啟了廣闊的理論和實踐創新空間,打破了將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割裂開來、對立起來的思想窠臼。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面臨著新情況新問題,同時也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帶來了新機遇。不日新者必日退,要掌握歷史主動,打開創新新局面,要在賡續中華文脈上拓展新思路、新話語、新機制、新形式,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推陳出新,真正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和群眾需求的有機銜接,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

三、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是賡續中華文脈的重要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眲撛煨赞D化、創新性發展的文化發展方針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內容,是黨對文化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和把握,是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方針。

(一)做好研究闡釋工作,提煉展示精髓精華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豐富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等,從古至今都深刻影響著國人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并且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建設的實踐提供了深厚文化底蘊和有益借鑒,是治國理政的思想來源。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中華文化、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展,才能更加積極有效地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要繼續深入摸清文化家底,做好優秀民族民間文化尤其是以非物質形式存在的文化遺產的普查建檔和傳承工作,加強古籍的整理保護和研究工作,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闡釋工作,深入研究闡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核心內容,要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當今社會發展的意義和貢獻,對于其中有借鑒價值的內涵和陳舊的表現形式加以改造,用當代的話語、大眾的話語予以新的表達,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時代價值,實現其創造性轉化。在理論研究闡釋過程中要尊古不復古,打破思維定式。面對新問題新形勢,要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各領域多維度進行解讀,深入挖掘闡發、提煉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精髓,結合新的時代條件拓展、豐富其內涵,深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結合相關研究,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契合、與百姓生活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實現其創新性發展,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二)拓展創新創造路徑,用好重要載體

要不斷開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新路徑、新形式,將“雙創”融入生產生活中,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要深化教育普及,融入大眾傳媒,融合科技手段,創新傳播載體和方式,尤其是充分利用電視節目、有聲平臺等傳統媒體形式和公眾號、短視頻等新媒體平臺、虛擬現實技術等設備的展現和傳播渠道,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表達方式,用大眾所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開展傳承和弘揚工作,使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大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要加強文化與科技融合,借助現代科技手段保護好、利用好文物和文化遺產,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要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文藝創作,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寶庫中提煉素材、汲取養分,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益思想、藝術價值與時代特征和要求結合起來,與人民群眾的需求相結合,推出具有強大影響力和感召力的優秀文藝作品,增強人民的精神力量,建設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要運用好豐富多彩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加強文創產品開發,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建設國家文化公園,集中打造中華文化重要標志。要在賡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從而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三)加強中華文化對外交流互鑒,提升國際影響力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海納百川、兼容并蓄的民族,善于學習和借鑒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我們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恰恰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包容性,這種包容性決定了中國各民族文化和諧并存的多元一體格局,決定了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開放胸懷。新的文化使命的實現,離不開文化創新創造。實現創新創造既不能故步自封,更不能閉門造車,而是要以寬廣的國際視野和科學的態度對待我國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世界各國優秀文化。既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文化虛無主義,又不能搞文化復古主義;既不能以洋為尊、以洋為美,又不能盲目自大、因循守舊,要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堅持辯證取舍、批判繼承,取長補短、擇善而從。我們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不僅要吸收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精華,還要在交流互鑒中不斷汲取各種文明養分來實現中華文化的更新,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機。要堅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在堅持本國本民族立場的基礎之上,加強文化對外交流合作,在交流中學習他國文化之長。在向世界闡釋推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創新人文交流方式,拓寬對外交流形式與平臺,利用好中國傳統節日和世界性節事活動,打造一批富有中國特色的文化藝術作品,充分利用文化博覽會和推介會等活動提高文化交流深度和水平。

猜你喜歡
文脈中華文化中華
保護“文脈” 吸引“人脈”
讓中華文化在海外華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二十四節氣的歷史文脈
設計的文脈 第一季
設計的文脈 第1季
漢字對中華文化的影響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