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步五格五層”例文創生

2024-05-03 05:38彭乃明
黑龍江教育·小學 2024年4期
關鍵詞:五步小學語文

摘要:習作,如何從“例”到“文”實現“創生”呢?《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的出臺,為項目研究提供了新視角、新理念?!拔宀健敝卦诖_定學生習作目標,“五格”重在發展與提升學生思維能力,“五層”重在檢測習作效果,即為“學教評”一致性的習作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五步;五格;五層;例文創生

統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習作要求是“學習從多個方面寫出人物的特點”,旨在幫助學生學會從多個方面(比如外貌、主要性格、最大的愛好和特長等)較為全面地認識自己,并學會介紹自己、表達自己。如何指導學生進行“例文創生”習作呢?下面以本次習作“我的自畫像”為例,談談“五步五格五層”習作策略。

一、“五步五格五層”的結構圖示

從橫向看,即為“讀”“思”“達”,三個階段的不同策略,分別指向課堂借鑒的例文、口頭表達的語言和書面習作的作文。

從縱向看,即“讀”為“五步”讀教材,定目標;“思”為“五格”思創生,用方法;“達”為“五層”達效果,求評改,即為“學教評”一致[1]。

從整體看,即“作文塔”,根據具身認知理論,最上面的塔之燈為習作小妙招,指引習作從“不拘形式”到“有意為之”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見圖1)。

二、“五步”閱讀,明確目標

1.審題,厘清“兩目”要求

“審題”,學生能不能審得準、審得好,決定了其寫作時的取材范圍和主題確定。有兩種形式:一是題目本身蘊藏的隱性限制,必須咬文嚼字,才能審得好。如:“我的自畫像”,題目暗含了習作人稱(我)、題材范圍(寫人)、人物數量(一個)、主題重點(畫像)、習作難點(自己的);二是習作題目下的具體要求,學生能一目了然,很快審得準。如:假如你們班來了一位新班主任,他想盡快熟悉班里的同學。請以“我的自畫像”為題,向班主任介紹自己,讓他更好地了解你。此段導語提示了面向對象(你們),介紹對象(自己),為命題作文我的“自畫像”。在這還包括常識性習作要求,比如不寫錯別字、病句,不亂涂畫,正確使用修改符號,會分段寫,段首空兩格等。

2.選材,確定“兩點”內容

用“例”(內容),即教者所提供的例文內容,包括以視頻、音頻、課件和現場演示等素材,使之成為學生“寫什么”的話題,用以喚起生活經歷,說出自己的親歷故事,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如,寫之前想一想:(1)你的外貌有什么特點?(2)你的性格特點是什么?(3)你的愛好和特長是什么?(4)你還想介紹自己的哪些情況?可以用什么事例來說明?前面三項是教學重點,應該放手讓學生在課前完成,最后一項是教學難點,應該有序引導學生從多個方面寫出人物特點,明確本次習作“寫什么”“從哪些方面寫”,懂得從外貌、性格、愛好、特長等方面介紹自己。

3.表達,運用“兩法”語言

創設“向在場的教師們介紹自己”的情境,通過展示課前學習單,借“文”(語言),即教者所提供的例文語言,包括平時學生的讀書摘錄、日記、作文等。教學時,課堂的現場提綱、片段、作文等;備課時,教師撰寫的下水文,搜集到的課外讀物范文均可。尤其是精選出來的教材課文和習作例文,應該作為學生仿說和仿寫的語言支架,吸納規范的、優美的“經典”,用以表現特點,彰顯風格,實現個性化習作目標[2]。比如:本單元精讀課文《黃繼光》中寫道:“??!黃繼光突然站起來了,在暴風雨一樣的子彈中站起來了……他舉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燈的光亮中閃閃發光?!边@里一是運用細節描寫,抓住人物突出的動作、語言等方面進行重點刻畫;二是運用修辭手法,抓住人物典型特征,通過比喻、夸張等修辭進行細致描寫。

4.謀篇,講究“三式”結構

若用兩個圓分別表示教師提供的“例文”和學生所寫的“作文”,有三種位置關系:一是“相離”,所選例文為“劣文”,用例(內容)背道而馳,即離題萬里,借文(語言)詞句不通,即表達不清,無法實現習作目標,旨在讓學生從反面審視作文。二是“相切”,所選例文為“拙文”,只是沾邊式相切(外切),用例借文指向不明,沒能打通由仿到創路徑,無法突出表達主題,重在讓學生修改提升為作文。三是相交(相疊,相含),所選例文為“優文”:(1)“相疊”,“例文”和“作文”相交區域完全重疊,即有固化的題目,類似的內容,相近的語言,雷同的結構,同類的文體主題,這是“例文”的保底要求;(2)“相含”,“例文”和“作文”相交區域有小部分重疊,即大圓包含小圓(內切),在相疊的基礎上,在完全符合題意的前提下,有新穎的題目、全新的內容、獨特的語言、別樣的結構、不同的文體主題,這是“創生”的價值追求。比如:《獨特的我》《我就是我》《清晰的自己》等文的擬題,既符合題意,又別具一格。

5.風格,體現“三場”主題

一是“文場”,通過讀,想象畫面(內容),熟識語言(形式),即進入例文文境;二是“學場”,通過思,回憶場景(選材),斟酌鏡頭(立意),即進入作者心境;三是“情場”,通過達,口頭說出(經歷),書面寫下(個性),即進入課堂情境。這樣,學生呈現的習作就會“有料”、就能“有詞”、就會“有情”,不再“雷同”、不再“抄襲”、不再“干巴”,做到說真事、寫真話、抒真情的個性化表達。既能緊扣習作目標、彰顯個性風格,又能突出文體主題。比如:吾乃彭氏之女,今年十歲,長相出眾,不是男生,勝似男生……;猶愛運動,那次打球變打人的場景,時時浮現于我的腦?!?h3>三、“五格”思維,聯想想象

1.定格,立足學情基準點

關于寫人習作單元,三年級學過“猜猜他是誰”“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四年級學過“小小動物園”及記事習作“生活萬花筒”,學生已經實踐過寫一個人的特點,可以通過他做的事情或者他的一系列行為來體現他的特點。鑒于這樣的學情,本次習作的基準點是在“寫一個身邊的人,嘗試寫出他的特點”的基礎上提高要求,從多個方面寫出自己的特點,這就要引導學生從本單元課文遷移所習得的方法:圍繞自己的外貌特征、語言特點、動作習慣、愛好特長等,從多個方面介紹自己。

2.仿格,突破學習重難點

新課標關于“發展型學習任務群”下面“實用性閱讀與交流”的主旨闡述中,第二學段(3-4年級)的學習內容是閱讀有關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的短文,學習用口頭和書面的方式,客觀地表述生活中的見聞片段[3]。對此,本節課可以通過板書呈現自我介紹的幾個方面和要求,簡潔、明了地指向教學目標和重難點。通過創設“向老師介紹自己”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產生聯想,找到生活場景的原型,經過“明特點說清楚、找事例寫清楚、展習作評清楚”三個步驟,完成從外貌特征、主要性格、愛好特長等方面介紹自己的特點,并舉出具體的事例說明,運用四年級學過的“生活萬花筒”記事方法,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寫清楚,做到特點鮮明、事例清楚、寫出“真像”。

3.出格,運用讀思達方法

通過創設情境激活學生的生活記憶,引導學生經歷“讀思達”三環節,串起學習“介紹自己”全過程?!白ヌ攸c,描清楚”“明特點,說清楚”“找事例,寫清楚”“展習作,評清楚”四個任務,旨在引導學生在習作實踐中,通過傾聽、閱讀、思考,獲取、整合有價值的信息。首先圍繞自己的內在特點:性格、愛好、特長等方面,口頭分享能證明自己特點的事例;接著引導鼓勵學生通過說、聽、評、議、改等語言實踐,再重返生活場景中,還原具體的事件,體會內心的感受,發現真實的自己,說清自己的特點,表達自己,悅納自己;然后選擇自己最想介紹的幾方面內容寫下來,并通過一件事或事例串把事情寫清楚,突出自己的鮮明特點。寫完后,讀給現場的同學聽,請他們說說哪些地方寫得像,哪些地方不像,再根據他們的建議改一改。

4.創格,實踐體驗式作文

本次習作最大、最主要的評價標準就是“像自己”。教師在此需要引導學生真實地觀察、發現、描述自我。為了達成“像自己”的目標,還要引導學生主動給熟悉的人(家人、朋友、同學等)分享自己的習作,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再對習作進一步地修改。根據教材中的(泡泡)提示語一:“我是個做事很認真的人,但偶爾也會馬虎?!碧崾菊Z二:“我喜歡一個人靜靜地待著,所以我經常去圖書館看書……”寫出自己的缺點,這需要莫大的勇氣。對此,教師要在學生寫出優點之后,鼓勵學生大膽寫出自己的缺點,為讀者呈現一個真實、立體、完整的自己。當然,在這絕不能讓學生優缺點表達錯位,主次要內容顛倒。

5.超格,多樣展示自畫像

通過教師的范評,教給學生自評和互評的方法,引導學生緊扣評價標準進行自讀自改或者集體讀改。課上,讓學生樂于把自己的作品讀給現場聽課的教師聽,并進行自評和同桌互評;課外,讓學生主動與他人分享習作,虛心請大家說說寫得像的地方和不像的地方,再根據他人的建議修改,體驗習作成功的快樂。同時,通過評價寫得“像不像”,讓學生知道介紹自己的方式有很多,既可以書面介紹,也可以口頭介紹,還可以通過錄視頻、拍照片等方式來充分展示一個完整的自己,呈現一個“像我”的真實“自畫像”。

四、“五層”評改,檢測效果

1.檢索,習作所需要素

依托課前預學單,展示學生外貌描寫片段,檢索出文本信息“寫了誰”“什么樣”“外在”符合題目要求。如:我叫汪帆,是一個帥氣的小男孩,一頭短發像極了小刺猬,圓圓的臉蛋上鑲嵌著一雙明亮的眼睛,鼻子上有一顆“小芝麻”,就像在我鼻子上跳舞一樣,笑起來還有兩個酒窩,同學們都叫我“小帥”。

2.理解,習作所寫內容

依托課中導學單,對照思維導圖,啟迪學生思維,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確定所寫內容符合“從多個方面描寫人物特點”的要求,并通過梳理寫事的兩種方法:一件事和事例串,從而懂得找事例,寫清楚。如:我不但長得帥氣而且還很愛讀書;我不但愛說愛笑而且樂于助人。既是過渡句,又是總起句,明確告訴讀者,自己從外貌、興趣、性格、品質四個方面介紹特點。

3.運用,習作所用語言

片段中,作者對人物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描寫,以及對比喻等修辭手法的運用,讓讀者如臨其境。如:我的書柜里擺滿了書,只要我有空就會看書。記得那一次,我放學一回到家,就丟下書包,火速沖進書房,拿出抽屜里的書,直接趴在地板上看了起來。太陽漸漸落山了,我打開燈,坐在書桌前繼續看,尋找書中的“黃金屋”……“你怎么進來了,又沒關門!”……心想:還好,媽媽沒有責備我,以后一定要記得關門了??!

4.評鑒,習作所呈結構

上述關鍵句子的運用,清晰地呈現了作者的運思過程,使作文所寫內容一目了然,加上一系列動作描寫,形成了事例串,同時舉了例子,有點有面,點面結合,讓讀者印象深刻。出示這樣的一篇例文,目的在于給學生一個結構支架,通過分析例文的寫作方法,讓學生懂得圍繞特點寫的構段方式,并懂得運用過渡句或總起句,寫出一件事或事例串,同時借助細節描寫或修辭手法,把事例寫清楚、寫具體。

5.質疑創新,習作所選文體

承接課前設置的習作情境,讓學生在完成寫人記敘的基礎上,輔以圖片或視頻等,抓住展示機會,向現場聽課教師,再次勇敢介紹自己。不僅要反思“我的自畫像”到底像不像?還要審視評價的尺子準不準,這把尺子莫過于最熟悉、最了解自己的父母或親人,通過他人的意見反饋可以不斷嘗試利用不同表達方式進行習作。以此實踐語言運用,提升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五步”為讀,讀懂教材、讀出審題;“五格”為思,思通路徑、思透方法;“五層”為達,達生風格、達成個性,這就是“讀思達”教學法在“例文創生”習作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從“例文”到“作文”,“五步五格五層”習作策略,就是“創生”思維活動的支架,實現了“學什么(目標)”“怎么教(過程)”“寫得怎么樣(效果)”,即“學教評”一致,能夠有效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 彭乃明.“四維體格”語文教學:兒童在正中央新聚焦[M]. 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22:3 64.

[2] 愛德華·德博諾.六頂思考帽[M].馬睿,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10 81.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 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4 43.

課題項目:福建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協同創新”專項課題“小學‘例文創生習作教學法研究”(Fjxczx23 267)

見習編輯/楊馥毓

猜你喜歡
五步小學語文
“五步”+“三力”,強化小組管理
現代散文“五步”快速閱讀法
挪窮窩 斬窮根“五步”搬遷保脫貧
考場議論文“五步”作文法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語言溝通探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