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黨報融合發展須注意揚長避短

2024-05-06 16:54江懷遠
中國地市報人 2024年2期
關鍵詞:黨報策劃融合

江懷遠

融合是媒體轉型發展的必然趨勢。近年來,各地市黨報行動迅速,在報紙、網站、新聞客戶端、微博、微信、短視頻等多方面發力,實現了傳統黨報從“一張報”到“全媒體矩陣”的轉變。

然而,隨著新聞傳播技術更新迭代的速度不斷加快,各種新平臺新手段讓部分傳統媒體人應接不暇,也給地市黨報帶來新考驗。地市黨報應深入分析當前媒體融合存在的問題,總結成功的經驗,揚長避短,加快媒體融合步伐,從而在未來媒體融合發展與競爭的環境中靈活自如地應對新考驗、新挑戰。

一、優勢:融合經驗不斷積累

近年來,從自發、零散的局部探索實驗,到國家戰略的整體部署和持續推進,黨報融合發展逐步深入,融合體系日漸完善。[1]從開辦新聞網站,到實現報紙電子化,到開發新聞客戶端,再到建設矩陣完備的立體傳播體系,在較長的一段時間里,各地市黨報積極科學謀劃,推動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各方面加快融合步伐,建成了一批具有強大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

(一)支撐持續加強。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后,各地市黨報高度重視媒體融合,持續以互聯網思維優化資源配置,把更多優質內容、先進技術、專業人才、項目資金向互聯網主陣地匯集、向移動端傾斜,讓分散在網下的力量盡快進軍網上、深入網上,做大做強網絡平臺,占領新興傳播陣地。在不少地市報社,融媒體中心(新媒體部)相較其他采編部室而言,設備是最新的,人員經濟待遇是最高的,崗位設置是最多的,為媒體融合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撐、經濟支撐和人才支撐。

(二)基礎持續夯實。經過近年的探索,各地市黨報都結合實際邁出了堅定的融合步伐。大家堅持“內容為王”,更加注重網絡內容建設,始終保持內容定力,專注內容質量,擴大優質內容產能,創新內容表現形式,提升內容傳播效果。許多地市報社的新媒體產品,或被評為國家級、省級新聞獎,或收獲幾千萬甚至上億的點擊量,既贏得了大量粉絲,也為未來發展積累了堅定的信心和大量的經驗。

(三)活力持續涌現。新媒體要放手讓年輕人去做,已經成為許多地市報社決策層的共識。在這個背景下,各地市報社大力培養全媒體人才,實行了更加科學的人才引進與激勵政策,提高主流媒體對人才的吸引力,把更多熟悉新媒體的青年優秀人才充實到關鍵崗位,充分釋放了人才活力。從筆者走訪的地市報社來看,融媒體中心(新媒體部)不僅人數多,而且平均年齡最小,可以說是活力四射。這批年輕人思路新,腦子活,能快速抓住網友的關注點,為傳統媒體注入了新生代力量。如湖南益陽日報社在策劃歷史文化類短視頻專題時,選定的創作團隊成員全部為“90后”“00后”。他們精選話題,緊跟熱點,堅持“內容為王”與“流量為王”相結合,推出了《你不知道的益陽》專欄,在益陽日報新聞客戶端和第三方短視頻平臺都收獲了非常高的流量。

二、短板:網絡傳播力仍顯不足

自“媒體融合”概念提出以來,一些地市黨報在沒有深入探討、尚不了解“融合”為何物時,就開始轉型探索。部分報紙采編人員甚至簡單地認為“融合”就是先開設“兩微一端”,再將報紙上的內容復制粘貼到新媒體平臺。正是由于這樣的錯誤認知,導致媒體轉型發展四處碰壁。[2]所以,盡管步履鏗鏘地走過了幾年的探索之路,但各地市黨報因思維不新帶來的作品內容呆板、形式單一、后勁不足等問題仍然大面積存在。這些問題在黨報的新媒體平臺呈現出來,導致部分主流媒體網絡傳播力不足,已然成為亟待補齊的短板。

(一)更新頻率不高,主動策劃偏少。部分黨報新媒體平臺更新不及時且無規律,與一些粉絲多、流量大的自媒體賬號相比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來自相關部門的指令較多,新媒體采編人員需配合報社其他采訪報道,用于新媒體產品創作的精力過少;另一方面,還是因為自身策劃較少,沒有主動思考選題,主動創作新媒體產品。各新媒體平臺如果沒有一定的更新頻率,粉絲、流量上漲速度都會偏慢,甚至還導致“掉粉”。

(二)網絡轉化不多,優秀作品偏少。由于報紙仍然是各報社的主打產品,因此,報紙上呈現的作品精品力作多,且較有深度,這是黨媒推進媒體融合的重要優勢。但遺憾的是,許多報紙上的好作品,沒有根據網絡傳播特點,做好二次編輯與傳播。比如,如何讓標題、行文更吸引網絡讀者,如何將有價值的報紙素材視頻化傳播,等等。這其實還是因為沒有建立系統的融媒思維,不習慣用互聯網思維做文字產品、視頻產品。

(三)流水賬視頻較多,沉浸式采訪偏少。對于部分紙媒編輯、記者來說,視頻新聞創作是個“新事物”。部分報社采編人員做視頻新聞,主要是學習傳統電視新聞,從“你必須聽我說、看我展示”的視角切入,而沒有站在“我帶你看一個有趣(有用)的事”的視角。這種方式,制作人員往往停留在拍攝層面,單純地為受眾展現了一個場景,沒有去發現受眾共情之處,有點像流水賬,缺乏感染力。觀眾既看不到有血有肉的采訪對象,也無法從畫面中了解到事件的來龍去脈和“新聞點”,必然不會買賬。

三、對策:持續激發創新思維

作為主流媒體,“守正”是應有之義,“創新”則是持續進步的動力。[3]自誕生之日起,各地黨報就自覺擔負起了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為高質量發展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在媒體融合迅速向前邁進的時代,黨報更應揚長避短,加速融合,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講好中國故事,在堅守定位、打響品牌中彰顯黨報權威,在轉型融合、分眾傳播中打造全媒矩陣,做全媒體輿論場的“中流砥柱”和“定海神針”。筆者認為,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發力。

(一)選題策劃常態化。融媒精品的生產,主要靠策劃。不重視策劃,遇到新聞題材還是按照常規思維去做,能否產生“爆款”純粹只能碰運氣。而黨報的選題策劃優勢有目共睹。策劃時,要用好互聯網思維,優先考慮網絡傳播效果,思考網友喜歡哪種形式的傳播方式,從而達到傳播效果。效果好的,就多做,效果不好的就不做或者少做。除了采訪前的策劃,采編人員還應不斷提高采訪過程中的策劃能力,隨時根據現場情況調整采訪重點,將最有新聞價值的點展現出來。

(二)指令任務創新化。在媒體融合浪潮中,個別媒體管理人員可能存在思維轉換較慢的問題,習慣用原有的思路對新媒體提出宣傳要求。在新聞實踐中,融媒體中心(新媒體部)接到的宣傳任務與工作要求,與傳統紙媒接到的如出一轍的情況屢見不鮮。任務必須完成,但做法可以各有不同。筆者認為,應當發揮黨媒與主管部門聯系密切的優勢,及時溝通,破除障礙。除非主管部門明確要求制作傳統新聞產品,不然就力求以融合思維推出新產品。在采訪實踐中,記者只要抓到了一個亮點,就算完成任務;抓到兩個亮點,就是勝利——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快速準確、精彩突出。

(三)主題宣傳去標簽化。作為黨報的融媒體中心(新媒體部),做好主題宣傳是義不容辭的使命與責任,也是黨報人打響融媒品牌的重要途徑。其實,如果拋開“主題宣傳”這個標簽,一些典型經驗、好人好事,之所以能進入黨委政府、宣傳部門的視野,本身就是因為其具有一定的新聞點。比如,益陽日報融媒體中心在報道“湖南好人”——77歲的護林員劉克昌前,經過了精心的策劃。采編人員認為,不管這位老人是不是“湖南好人”,他的事跡都很感人。采編人員要做的工作,是盡可能地去發掘他身上的閃光點,進而在這個閃光點中找到受眾的關注點、流量的引爆點,而不是去報道“湖南好人”這個光環。如此執行后,報道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四)視頻新聞互動化。筆者在上文提到,目前,黨報流水賬視頻不少,互動的新聞不多,這就導致有些視頻成了文稿的配角,僅僅展現了新聞發生的場景,沒有傳遞出其他有用的信息。有的新聞單位新設備較多,如航拍機成為許多大型活動報道、大面積風景拍攝的必要設備。但筆者認為,不同新聞題材,應注意使用不同的制作設備。如民生類新聞視頻,就不宜使用航拍機遠距離拍攝,而要更多地將鏡頭對準群眾的面部表情、雙手雙腳,以及群眾的生活。只有我們的鏡頭抓取到了群眾的喜怒哀樂,我們制作的視頻才會感染受眾;受眾被感染了,他才會播放、轉發、點贊,我們才會得到認可,才會有流量。

(五)新聞產品信息化。從實踐看,“新媒體”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主要提供新聞的“媒體”。我們要思考如何向受眾提供更多的信息,包括好用的、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有趣的。作為黨媒,還要堅持生產優質作品,尤其是一些自媒體可能不會做,但是有意義的好內容,如文化傳承、正能量傳播,等等。

猜你喜歡
黨報策劃融合
本刊特別策劃
本刊特別策劃
本刊特別策劃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融合菜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融合》
黨報專副刊怎樣撐起“半邊天”
辦好黨報內參的思考與探索
黨報創新文娛報道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