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州:堅持“三交”“四輪”驅動攜手對口地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24-05-06 23:00臺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課題組
浙江經濟 2024年2期
關鍵詞:臺州對口民族團結

文/臺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課題組

通過“關鍵人群”“民生項目”“重要活動”“示范案例”四輪驅動,持續推動臺州市與對口民族地區的民族團結工作邁上新臺階

黨的二十大強調,“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工作”。做好民族工作,事關祖國統一和邊疆鞏固,事關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事關國家長治久安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020年以來,臺州對口地區涉及6?。ㄗ灾螀^、直轄市),其中四川甘孜州(色達縣、新龍縣、甘孜縣、爐霍縣)、阿壩州(茂縣、松潘縣)、樂山市(峨邊縣)以及新疆一師阿拉爾市、西藏嘉黎縣、青海茫崖市等,涉及藏族、維吾爾族、彝族、蒙古族等17個少數民族,人口約40萬人。攜手對口民族地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臺州對口工作重點之一。通過“關鍵人群”“民生項目”“重要活動”“示范案例”四輪驅動,持續推動臺州與對口民族地區的民族團結工作邁上新臺階,在跨區域發展領域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臺州樣本和臺州經驗。

舉措成效

圍繞關鍵人群,共同唱響民族團結歌曲。加強少數民族干部人才培訓。始終堅持把培養少數民族干部人才作為推動對口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維護邊疆穩定、促進民族團結的大事要事。2020年以來,通過在對口民族地區召開基層青年干部培訓班、引導專技人才來臺州考察等方式,培訓民族青年干部、專技人才超1.5萬人次。支持少數民族脫貧群眾增收。通過抓住致富帶頭人“核心關鍵”,支持對口民族地區脫貧群眾增收致富。僅2020年,臺州在四川阿壩州、樂山市培訓少數民族致富帶頭人近百人,帶動2000余名當地百姓持續增收,其中藏族、羌族、回族、苗族、彝族等少數民族同胞占50%以上。關心少數民族青年學生成長。注重通過閱讀、交流、互動等方式,引導少數民族青年學生成長。路橋區向甘孜縣各結對學校捐贈各類書籍3000余冊,引導兩地學校結對,開展經典誦讀、閱讀分享、書信問候等活動,提升閱讀水平,加快青年學生成長。

圍繞民生項目,共同搭建民族團結舞臺。突出民生事業,保障援建項目落地對口民族地區。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嚴格落實80%資金用于民生、80%用于基層,按照臺州對口民族地區醫療、教育等民生需求,每年安排近6億元各類資金,推動一批民生事業項目建設。緊盯群眾增收,推動產業項目落地對口民族地區。發揮臺州民營經濟發達的優勢,引導臺商企業赴對口民族地區投資興業。2020年以來,臺州共引導150余家企業落地對口民族地區,完成投資超100億元,帶動近7000名少數民族同胞增收。助力園區招引,引導特色產業鏈落地對口民族地區。根據實際情況,引導特色產業鏈落地,促進區域經濟產業集聚和協同發展。助力對口民族地區打造了6個產業園,其中色達縣牦牛養殖、繁育、加工、銷售產業鏈已初具規模,系列產品銷售額超5000萬元,每頭牦牛增收超千元。

圍繞重要活動,共同鞏固民族團結進步。緊盯重要賽事,開展交流交往專項活動。依托亞運會等重大賽事,開展民族“三交”專項活動,推進民族青少年交流交往活動。在浙江省、四川省率先開展“浙里石榴紅 同心享亞運”2023年臺州市甘孜州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活動,400余名來自臺州市漢族、甘孜州藏族青少年分別赴對口地區開展互訪活動。緊盯醫療保障,開展送醫進藏專項活動。謀劃“咕咕丁”“三醫聯動”“光明行”等一批送醫進藏活動,其中,連續9年在西藏嘉黎縣、四川阿壩州等地區開展“咕古丁”活動,在105個學校開展基礎醫學課程575個課時,相關做法獲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連續2年入選國務院扶貧辦50佳案例。緊盯勞務就業,開展組團式市場化就業活動。引導少數民族青年來臺州“組團式”就業,持續深化兩地青少年交流交往交融。2023年,在臺州灣新區設立嘉黎縣藏族學生組團式就業幫扶基地,解決藏族青年在臺州的住宿、交通等,26名嘉黎縣藏族青年在百達精工、星星冷鏈等臺州企業穩定就業。

聚焦示范案例,共同樹立民族團結先進典型。樹立愛黨愛國先進典型。把民族“三交”工作放在走好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實現共同富裕的大格局中一體審視、謀劃、推進。溫嶺市職業技術學校新疆民族班組建少數民族學生“國旗隊”,通過護國旗、升國旗、愛國旗等一系列活動,樹立了在臺州學習的少數民族學生愛黨愛國先進典型。樹立創業幫扶先進典型。通過創業基金助富、結對幫扶帶富等多種幫扶措施,幫助各民族群眾在臺州創業致富。秦旺仁增作為藏族在臺創業成功的企業家代表,創立了“潤蘭·石榴紅”家園,設立了規模超過2000萬元的“潤蘭幫扶基金”,為每位在臺州少數民族同胞提供不少于10萬元的創業啟動資金。樹立傳道授業先進典型。依托臺州教育資源優勢,在臺州第一中學設立“新疆班”,在溫嶺職業技術學校設立“新疆部”,鼓勵臺州名師在少數民族班級授課,引導探索民族深度融合的教學方法。在國內率先實踐漢族和少數民族“混合班教學”,并在教育部舉辦的全國現場會上作典型發言。

下一步推進思路

持續完善體制機制,進一步凸顯民族團結工作。頂層設計中,凸顯民族團結工作。通過印發“臺州市對口工作任務書”,明確對口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工作任務。同時,相關工作納入市委、市政府對縣(市、區)經濟社會考核范圍,確保落實到位。工作機制方面,凸顯民族團結元素。優化對口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進一步凸顯相關部門工作權重。持續完善工作體系,與對口民族地區開展常態化交流交往交融活動,建立體系化、常態化的工作模式。項目管理方面,凸顯民族團結定位。助力對口民族地區建立項目管理長效機制,規范項目前期要件管理、審批、審核等工作。完善審計(督察)機制,常態化開展專項督察審計,幫助、督促受援地規范推進項目援建。

持續挖掘特色亮點,進一步推動民族團結工作。結合對口民族地區獨特文化,深入挖掘特色亮點。尊重民族地區獨特文化傳統,注重傳承和發揚優秀文化元素。通過舉辦民族文化展覽、開展民族文化體驗活動等,彰顯對口民族地區的文化魅力。通過開展民族主題活動、組織民族團結教育培訓等,推動與對口民族地區之間的相互了解和交流,進一步挖掘工作亮點。結合對口民族地區獨特資源,深入挖掘特色亮點。充分考慮對口民族地區的資源優勢和產業發展需求,挖掘對口工作亮點。比如在新疆一師阿拉爾市,探索開展三門青蟹、南美對蝦等養殖產業;在四川甘孜州高原地區,探索開展高原牦牛以及高原蔬菜的深加工;在西藏嘉黎縣,探索開展太陽能配套產業。結合對口民族地區獨特生態,深入挖掘特色亮點。立足保護和利用自然資源,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開展生態旅游項目,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相互促進。利用特色農產品開發有機農業,發展綠色食品等產業,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相互協調。

持續傾斜幫扶資源,進一步加強民族團結工作。在項目資金上,進一步向對口民族地區傾斜。在撥付計劃內財政援助資金的基礎上,重點引導社會幫扶資金支持對口民族地區交往交流交融項目。進一步加大項目支持,謀劃更多區域協作、產業協作、結對幫扶等項目,持續加大與對口民族地區的交往交流交融。在勞務協作上,進一步向對口民族地區傾斜。通過強服務、拓崗位、促就業,進一步加大勞務協作力度。加大培訓力度,打造就業創業“金鑰匙”。開拓特崗兜底,引導就業困難群眾順利就業。引導臺商企業落地對口民族地區,助力發展產業“造”崗位,招引更多項目“增”崗位,幫扶車間“擴”崗位。在智力支持上,進一步向對口民族地區傾斜。在黨政干部選派上,注重壓茬交接、組織引領、典型帶動。在專技人才選派上,進一步加大選材力度、延長選派時限、拓展專業范圍。在一線人員選派上,注重選派有經驗、有能力、有紀律、有警戒、有責任、有擔當的年輕骨干。

猜你喜歡
臺州對口民族團結
民族團結之歌
選用對口藥劑 適期防治病蟲
對口幫扶這一年
樣板:不成熟的臺州
臺州遠洲墅
浙江省臺州中學語文組
從對口幫扶到合作共建
對口支援的6篇“代表作”
讓民族團結之花愈開愈艷
關于做好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