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電子制造企業股權激勵模式選擇與動因探究

2024-05-07 05:20李瑞玲常媛
中國證券期貨 2024年2期
關鍵詞:限制性動因期權

李瑞玲 常媛

基金項目:江西省研究生創新專項資金項目“電子制造企業復合式股權激勵實施的動因與效果研究”(YC2023-S663)。

作者簡介:李瑞玲,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財務管理;常媛,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財務管理。摘要:近年來,股權激勵發展勢頭強勁。制造業是實施股權激勵的主要力量,其中,電子制造業中實施股權激勵的企業較多。本文以我國電子制造企業股權激勵模式選擇與動因為研究主線,研究發現第一類限制性股票、第二類限制性股票以及股票期權是近年來企業常用的股權激勵模式,“第一類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是企業實施復合型股權激勵的主要選擇。選擇不同股權激勵模式的動因存在差異:第一類限制性股票對激勵對象鎖定效應強,更利于企業創新;第二類限制性股票激勵效應強、會計操作簡便;股票期權激勵成本低、安全性更高;“第一類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結合福利型和激勵型激勵機制優勢,有效針對主要激勵對象,以期更好留住人才、調動員工積極性。關鍵詞:股權激勵;電子制造企業;股權激勵模式;選擇動因2006年至今,我國披露股權激勵計劃的上市公司累計超過2600家,制造企業占比超過77%,其中,電子制造企業實施股權激勵的企業較多。對電子制造企業股權激勵實施情況進行研究,有利于促進制造業股權激勵的發展?;诖?,本文對我國電子制造企業股權激勵現狀進行分析,探討電子制造企業不同股權激勵模式選擇動因,以期為我國相關政府部門制定和完善股權激勵相關政策、法律法規提供借鑒,也為電子制造企業制訂股權激勵計劃、提升股權激勵實施效果提供參考。

一、我國電子制造企業股權激勵模式選擇現狀

(一)電子制造企業股權激勵實施概況

2006年,我國正式引進股權激勵機制,隨后,推行股權激勵的企業隊伍持續壯大?!吨袊髽I家價值報告(2023)》指出我國股權激勵進入常態化,一方面,實施股權激勵具有緩解委托代理矛盾以及提高企業研發能力等諸多益處,推行股權激勵的電子制造企業逐年增加(見圖1)。另一方面,“多期”成為電子制造企業股權激勵另一重要特征。截至2023年4月,我國超過60%的電子制造企業實施過股權激勵。

圖12006—2023年我國實施股權激勵電子制造企業數量

(二)電子制造企業股權激勵模式選擇現狀分析

我國上市公司現行股權激勵模式豐富,常見的主要包括限制性股票(包括第一類限制性股票和第二類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股票增值權以及員工持股計劃等。早期實施股權激勵以單一型股權激勵為主,近年來部分企業采用復合型股權激勵。

1.單一型股權激勵模式選擇情況

2006—2023年我國電子制造業中推行單一型股權激勵的企業合計超過300家,占實施股權激勵電子制造企業總數量的89%。實施一期的企業有176家,實施過多期的有146家,其中,83家實施多期股權激勵的模式選擇一致,63家模式選擇不同。

中國證券期貨2024年4月第2期我國電子制造企業股權激勵模式選擇與動因探究從模式選擇來看(見圖2),第一類限制性股票首先是當前電子制造企業應用最多的模式,選擇這種模式的企業有203家;其次是股票期權,有104家;然后是第二類限制性股票,盡管這一模式推出時間較晚,但目前應用該模式的企業約有100家;最后是員工持股計劃,選擇該模式的企業較少,占比不到0.5%。

圖22006—2023年我國電子制造企業單一型

股權激勵模式采用情況

圖32006—2023年我國電子制造企業單一型

股權激勵模式及時間分布情況

從時間分布來看(見圖3),2006—2011年,我國電子制造企業更多地選擇股票期權,可能與當時我國相關股權激勵管理辦法并不完善有關。自2012年起,選擇第一類限制性股票模式的電子制造企業越來越多,對第一類限制性股票的應用超過股票期權。2020年后,第二類限制性股票應用實施快速發展,2021—2023年,115家電子制造企業選擇了該模式。對此趨勢,本文認為可能與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可為上市公司提供更大的自主選擇空間、更契合企業激勵需求有關。

2.復合型股權激勵模式選擇情況

圖42006—2023年我國電子制造企業

復合型股權激勵模式選擇情況

圖52006—2023年我國實施復合型股權

激勵電子制造企業數量實施復合型股權激勵的電子制造企業有90家。其中,76家僅實施一期,實施多期的有14家。從模式組合來看(見圖4),74家企業選用“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的模式。其中,選擇“第一類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的有70家;選擇“第二類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的有3家;選擇“第一類限制性股票+第二類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的僅有1家。其次是“第一類限制性股票+第二類限制性股票”,有13家選擇該模式??赡芘c股票增值權激勵效果較弱、易給企業帶來較大的現金支付壓力有關,選擇“股票增值權+股票期權”的企業較少,占比不到4%。

此外,雖然復合型股權激勵的實施應用較單一型股權激勵晚,然而,近年來推行復合型股權激勵的電子制造企業不斷增加。如圖5所示,2006—2011年規范摸索期內只有4家;2012—2017年探索擴展期有24家;2018年開始,實施復合型股權激勵的企業數量大幅上漲,2018—2023年達71家。二、我國電子制造企業股權激勵模式選擇動因(一)單一型股權激勵模式選擇動因

結合上文對我國電子制造企業股權激勵模式現狀的分析可知,單一型股權激勵模式選擇主要包括第一類限制性股票、第二類限制性股票以及股票期權。選擇不同股權激勵模式的動因也存在差異。

1.選擇第一類限制性股票的動因

第一類限制性股票對激勵對象的鎖定效應更強,有利于促進電子制造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激勵對象約定期限內達到業績考核目標,才能拋售股票實現獲利;若未實現考核目標,則要承擔期初購買股票的融資成本和機會成本,這種懲罰機制有利于加強員工約束性,提高員工忠誠度。此外,相較于其他股權激勵模式,第一類限制性股票能更好地促進企業創新,提升電子制造企業的研發水平。

2.選擇第二類限制性股票的動因

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將第一類限制性股票與股票期權的優勢結合,激勵效應強并且操作更加簡便。激勵對象不需要提前出資,獲益條件成就后按授予價格出資取得股票,過限售期可自由交易,很大程度上會降低員工的出資壓力,從而提高員工參與激勵的積極性,更好地發揮激勵效應。當期歸屬條件未成就時,授予股份直接失效,無須回購股份對應注銷股本,便于實施公司的會計操作。

3.選擇股票期權的動因

股票期權模式的激勵成本更低、靈活度較高、實施風險小。持有人僅得到企業新增價值,不影響原資本存量。行權時持有者按行權價格支付對價,還可能增加公司現金流。因此,處于初始階段的電子制造企業更多地選擇股票期權模式。而如烽火電子(000561)盡管成立較早,資金雄厚,但仍處于股權激勵探索階段。因此,采用了實施風險較小的股票期權模式。

(二)復合型股權激勵模式選擇動因

“第一類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是近年來企業進行復合型股權激勵時的主要選擇。

首先,完善股權激勵制度體系,設置公平的業績考核指標,是確保受激勵者無法利用制度空隙獲取不當利益的前提。第一類限制性股票克服了福利型股權激勵機制薪酬設置不明朗、有失公平客觀的缺陷。而具有福利性質的股票期權兼具內在價值和時間價值,激勵效應相對較強?!暗谝活愊拗菩怨善保善逼跈唷钡膹秃闲湍J浇Y合激勵型與福利型股權激勵機制的優勢,可最大限度地發揮激勵效應。

其次,股權激勵模式的選擇與激勵對象的特征密切相關,激勵對象的職業和職位是重要的方面。相較于其他股權激勵模式,第一類限制性股票更適合激勵高級管理人員,股票期權激勵技術人員效果更佳。我國電子制造企業的激勵對象中高管和技術人員占比較高,是股權激勵的主要激勵對象。為使股權激勵實施效果更顯著,多數電子制造企業選擇了既適合激勵高管又能夠更好地激勵技術人員的“第一類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的組合模式。

最后,第一類限制性股票在激勵期間開始授予激勵對象股票,從心理角度看,失去某樣物品比得到同樣價值的物品對人的觸動更大。因此,第一類限制性股票較其他股權激勵模式留住人才的作用更顯著。而股票期權作為一種滿足一定條件后方能獲得的權利,更能調動激勵對象的積極性,鼓勵其更加努力地工作。電子制造企業將這兩種股權激勵模式進行結合,以期在留住人才的同時,更好地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我國實施股權激勵的電子制造企業逐年增加,常用的激勵模式包括第一類限制性股票、第二類限制性股票以及股票期權。2012年以前,以股票期權為主;2012年開始,對第一類限制性股票的應用多過股票期權,第一類限制性股票成為我國電子制造企業實施單一型股權激勵時的主要選擇;創業板注冊證改革背景下(2020年),第二類限制性股票被引入。2020—2023年,應用第二類限制性股票的電子制造企業數接近第一類限制性股票。隨著激勵需求的多元化,實施復合型股權激勵的企業數呈逐年遞增趨勢,模式上以“第一類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為主。不少企業既實施單一型股權激勵,又實施復合型股權激勵,但從整體來看,目前我國電子制造企業仍以單一型股權激勵為主。

企業選擇不同股權激勵模式的動因有所差異。其中,第一類限制性股票對激勵對象的鎖定效應較強,對企業的創新和發展有更大的推動作用;第二類限制性股票激勵效應強且操作流程簡便;股票期權模式的激勵成本更低,靈活度和安全性較高;選擇“第一類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的動因主要是這一組合模式既克服了福利型激勵機制不夠公平的弊端,又具有福利型股權激勵機制兼具內在價值和時間價值的優勢,還能有效針對高管和技術骨干等主要激勵對象。同時,結合了第一類限制性股票能更好留住人才、股票期權能更好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的優點。

(二)建議

1.政府層面

(1)完善法律制度制定,推動股權激勵的發展

自2005年起,相關部門陸續出臺與股權激勵相關的管理辦法,持續為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相關部門應結合當前我國企業股權激勵實施現狀,不斷完善、更新以及出臺新法律制度,如從幫助企業降低股權激勵費用等方面推動股權激勵發展。

(2)加強監管,謹防企業股權激勵“變質”

我國已進入股權激勵常態化時代,相關部門對我國電子制造企業實施股權激勵的監管應該持續加強。對股權激勵草案進行嚴格審核,運用財務及非財務等多項指標構建股權激勵評價體系,慎防企業制定較低的股權激勵“門檻”,使股權激勵變成企業利益輸送工具。

2.企業層面

(1)針對不同對象選擇不同股權激勵模式

大多數情況下,我國電子制造企業視高管和技術骨干等為同一股權激勵方案的對象,然而,不同對象適用的股權激勵模式不盡相同,泛化地歸類可能影響激勵方案實施效果。具體而言,對于企業的技術人才,為鼓勵其創新,本文認為應首選股票期權模式;針對高級管理人員,宜運用第一類限制性股票;對于業務骨干,可選擇業績股票。(2)積極推行復合型股權激勵,發揮多種模式優勢

當前,我國電子制造企業實施股權激勵時仍以單一型股權激勵為主,然而不同企業股東及治理結構特點和財務狀況等方面存在差異,單一模式股權激勵難以滿足企業多元化發展需求,企業積極采用復合型股權激勵,將多種股權激勵模式進行優勢互補,激勵效果可能更佳。

(3)與時俱進,拓展復合型股權激勵模式組合

目前,我國電子制造企業實施復合型股權激勵時主要選擇“第一類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的模式,但我國企業現行股權激勵模式豐富,如結合傳統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權優勢的第二類限制性股票、不會稀釋股權的股票增值權等。因此,電子制造企業可結合具體情況和激勵需求,考慮實施其他模式、更多種模式組合的復合型股權激勵。

參考文獻

[1]張宏亮,高樹敏.我國上市公司員工股權激勵:運行實踐及設計實施[J].財務與會計,2022(24):19-24.

[2]董岳磊.復合式股權激勵模式的應用[J].財會通訊,2018(14):76-80.

[3]陳文強,周榮真.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對股權激勵契約設計的影響[J].財會月刊,2023,44(2):58-64.

[4]歐陽小明,陳敏,傅伯文.股權激勵中限制性股票與股票期權對比分析[J].會計之友,2017(6):20-23.

[5]李春瑜.國有企業股權激勵對研發活動的影響[J].經濟與管理評論,2023,39(1):134-149.

[6]李嬌,石巧玲,李恩平.科創板企業股權激勵計劃特征及實施[J].財會月刊,2021(18):40-45.

[7]周繼軍.股權激勵會計核算與信息披露問題思考[J].財會通訊,2019(31):70-73.

[8]陳文哲,石寧,梁琪,等.股權激勵模式選擇之謎——基于股東與激勵對象之間的博弈分析[J].南開管理評論,2022,25(1):189-203.

[9]黃海燕,周明鈺,季博.股權激勵模式與企業創新績效研究——以信維通信為例[J].財會通訊,2021(22):167-172.

猜你喜歡
限制性動因期權
因“限制性條件”而舍去的根
因時制宜發展外匯期權
行政權社會化之生成動因闡釋
人民幣外匯期權擇善而從
骨科手術術中限制性與開放性輸血的對比觀察
髁限制性假體應用于初次全膝關節置換的臨床療效
“很X單很Y雙”的構式義及認知動因
初探原油二元期權
疑問詞“怎么”句法功能的演變及其動因
舟山六橫話中“官”語法化的修辭動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