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社會主義社會的共同富裕與資本主義社會的富裕

2024-05-07 13:37曾國安李思穎
黨政干部學刊 2024年3期

曾國安 李思穎

[關鍵詞]社會主義社會的共同富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資本主義社會的富裕;少數人富裕

富裕不是社會主義社會特有的,資本主義社會也有富裕。但資本主義社會的富裕是少數人的富裕,與少數人富裕共存的是廣大勞動人民的貧困,絕對不可能實現共同富裕。而社會主義社會的富裕是廣大勞動人民的富裕,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征。不能將社會主義社會的共同富裕與資本主義社會的富?;鞛橐徽?。本文擬從理論邏輯、歷史發展過程和實踐維度對社會主義社會共同富裕與資本主義社會富裕的屬性的根本差別進行探討,說明資本主義社會不可能有共同富裕,只有社會主義社會才能實現共同富裕。

一、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征,少數人富裕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征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征。共同富裕是不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征呢?答案是否定的。是不是本質特征,不是由人的主觀意志和說辭決定的,也不是由表面現象決定的。從理論邏輯來看,社會主義社會的共同富裕是由生產力發展和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性質決定的。社會主義社會擁有高水平的生產力,有比資本主義社會更先進的生產關系和分配制度,建立在更高水平生產力基礎上的先進生產關系和分配制度會共同促進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作為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征是由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決定的,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要求。社會主義社會是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社會主義社會具有共產主義社會的一般屬性,盡管生產力發展水平低于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生產資料社會所有制實現形式也不同于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但社會主義社會也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之上,追求和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是相同的,社會主義社會的共同富裕是共產主義社會共同富裕發展的一個階段,到了共產主義社會的高級階段,共同富裕會發展到更高的水平。從歷史發展過程來看,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雖然歷經曲折,但一直在努力發展生產力,努力改革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努力根據公平與效率并重的原則不斷調整國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從而不斷促進共同富裕。社會主義社會的歷史發展過程就是一個通過生產力的發展而為共同富裕創造條件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索先進生產力發展道路和有利于先進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而推動共同富裕的過程。從實踐來看,我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貫徹新發展理念,努力推進發展模式的轉型,發展現代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充分發揮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的作用,堅持按勞分配為主,保障和不斷改善民生,共同富裕得以不斷推進。這些充分顯示了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征。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替代封建生產關系,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極大地增加了產品規模,極大地豐富了產品品種,徹底改變了人類社會生產力停滯不前的局面。但在資本主義社會并沒有實現共同富裕。從理論邏輯來看,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無論發展到多高的水平,其始終是資本的生產力,剩余價值規律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本質特征,它支配著資本主義社會的社會生產全過程,生產力再發達,也是服務和服從于剩余價值的生產和實現,根本不可能有共同富裕。從歷史發展過程來看,盡管幾百年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發展,但并沒有改變少數人富裕、多數人貧困的局面。從實踐來看,資本主義國家始終沒有制定和實施促進共同富裕的政策。這一切表明,共同富裕不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征,少數人富裕才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征,資本主義社會的富裕永遠是少數人的富裕,是資本家的富裕,而不是勞動人民的富裕。這是由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性質決定的。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先富和后富不是少數人富裕,而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方式。在社會主義社會發展過程中,因為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限制和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必然要經歷一部分人先富的過程,但一部分人先富是為了帶動其他人共同富裕。鄧小平指出:“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大原則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區發展快一點,帶動大部分地區,這是加速發展、達到共同富裕的捷徑?!?66在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長過程中,不斷提高生產力發展水平,才能不斷夯實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因此必須實行最有利于生產力發展的政策,在按勞分配制度下,必須讓勞動貢獻大的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勞動者積極性,從而推動生產力發展。一切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措施,對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所進行的一切改革,最終都是為了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為共同富裕的實現和不斷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馬克思認為,按勞分配,意味著勞動者之間勞動產品分配的不平等。馬克思指出:“勞動者的不同等的個人天賦,從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權”因此,分配結果不平等實屬必然。即使勞動者的勞動相同,也會因為種種具體情況,在個人之間出現差別。馬克思指出:“一個勞動者已經結婚,另一個則沒有;一個勞動者的子女較多,另一個的子女較少,如此等等。因此,在提供的勞動相同,從而由社會消費基金中分得的份額相同的條件下,某一個人事實上所得到的比另一個人多些,也就比另一個人富些,如此等等?!辈⑶荫R克思認為,這種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馬克思指出:“但是這些弊病,在經過長久陣痛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產生出來的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是不可避免的。權利決不能超出社會的經濟結構以及由經濟結構制約的社會的文化的發展?!蔽覀兛梢岳斫鉃?,在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即在社會主義社會,存在富裕的先后和程度的差別”但在社會主義社會,先富不是目的,而是促進共同富裕的手段。社會主義社會的先富和資本主義社會少數人的富裕根本不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性質決定了資本主義社會不可能存在先富帶后富,只會存在少部分人富裕,大部分人貧困。在資本主義社會永遠存在的只是資本所有者的富裕,資本所有者本就是依靠對勞動人民掠奪而富裕的,他們根本不可能帶動大多數勞動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在資本主義社會存在多種資本,有實體經濟行業的資本,包括商業資本、工業資本、農業資本、交通運輸資本等,也有虛擬經濟行業的資本,如金融資本等。伴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變化,不同類型的資本在社會總資本中的占比會發生變化,不同類型資本在資本積累和剩余價值分配中的占比也會發生變化,在資本所有者之間也會出現先富與后富、多富與少富,但無論是先富與后富,還是多富與少富,都與共同富裕沒有任何關系,因為廣大勞動人民創造的財富只能被資本所有者剝奪,資本所有者是不會允許廣大勞動人民分享勞動人民自己創造的財富的。

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目標,財富高度集中于資本家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目標

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社會始終堅定不移的首要任務,因為生產力的高度發展是共同富裕的基礎。、前提和根本保障,沒有生產力的高度發展,不可能實現共同富裕,沒有生產力的更高水平的發展,不可能有共同富裕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發展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手段。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根本目標,正因為要實現共同富裕,才要推進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從理論邏輯來看,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決定了生產力發展始終是為了共同富裕。生產關系決定了社會生產的目的,社會主義社會生產關系決定了生產力發展的目的是更好地滿足勞動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是提高勞動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鄧小平強調:“社會主義必須大力發展生產力,逐步消滅貧窮,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薄吧鐣髁x階段的最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歸根到底要體現在它的生產力比資本主義發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不斷改善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编囆∑教岢鲆ㄟ^生產力的發展,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從歷史發展過程來看,社會主義社會一直在努力發展生產力,始終遵循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的規律,適時對生產關系進行改革和創新,從而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在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通過國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逐步推進共同富裕。從實踐來看,社會主義社會致力于實現共同富裕,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努力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堅持創新驅動,黝力協調發展,推動共享發展,在生產力發展的每一個新階段都將共同富裕推進到一個新的水平。

但在資本主義社會,共同富裕從來都不是生產力發展的目標。從理論邏輯來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決定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是價值增殖,這個價值增殖是資本價值增殖,資本由資本家占有,一切價值增殖都歸屬于資本家,而雇傭勞動者不可能從價值增殖中獲得任何收益,所以資本主義社會的富裕只可能是資本所有者的富裕。在資本積累規律的作用下,資本的集中度不斷提高,價值增殖自然也相應更加集中,少數大資本所有者占有大量財富,這正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從歷史發展過程來看,在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任何階段,生產力的發展都是為了資本所有者的價值增殖,生產力越發展,資本所有者占有的國民收入和財富的規模越大。、比重越高,勞動人民并沒有從生產力的發展中分享到他們自己所創造的超過他們的勞動力價值的價值。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幾百年里,始終沒有改變過貧富分化的局面,即便在生產力發展到智能化的時代,貧富分化依然存在,并且貧富分化狀況更為嚴重,不僅相對貧困繼續存在,而且依然存在絕對貧困。從實踐來看,資本主義企業和資本主義國家都沒有致力于促進共同富裕的動機和行動,而是共同致力于實現最大限度的價值增殖。因此,無論資本主義社會中生產力發展到何種水平,它始終是服務于資本價值增殖,服務于少數大資本家的財富增長,它始終是為少數人謀福利的工具,也因此決定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最高限度。

三、社會主義社會全體人民能共享生產力不斷發展的成果,資本主義社會勞動人民不能共享生產力發展成果

沒有對生產力發展成果的共享,就不可能有共同富裕。生產力發展成果是否能被勞動人民共享,取決于生產關系的性質。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消滅了利用生產資料所有權占有勞動成果的條件,提供了勞動人民共享生產力發展成果的條件。既然生產資料是公有的,勞動者的勞動和生產資料相結合而生產出來的成果也應該歸勞動人民,因此共享生產力發展成果是生產資料公有制決定的。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必然帶來社會總財富的不斷增長,因此能夠為人民共享生產力發展成果提供越來越雄厚的基礎。從理論邏輯來看,社會主義社會必然是共享社會。無論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結構是什么,無論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實現形式是什么,它們都必須適應和促進生產力發展,并在生產力發展基礎上,由全體人民共享生產力發展成果。從歷史發展過程來看,真正的社會主義國家一直在促進共同富裕,它們變革生產關系,以新的生產關系代替舊的生產關系,就是為了促進生產力的發展,而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是為了實現廣大勞動人民的共同富裕。在這個過程中,社會主義國家進行了艱苦的探索,并在社會主義建設中,不斷積累經驗、吸取教訓,努力為實現共同富裕創造條件。從實踐來看,共同富裕有著系統的政策安排,城鄉一體化、公共服務均等化、國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政策的不斷完善、社會保障的不斷發展等,都在推動全體人民共享生產力發展成果。

能讓全體人民共享生產力發展成果的只有社會主義社會,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勞動人民是不可能共享生產力發展成果的。從理論邏輯來看,以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決定了生產資料所有者要利用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占有勞動者的成果,在剩余價值規律、資本積累規律、競爭規律的作用下,資本家既有充分的內在驅動力,也面臨激烈的外部競爭壓力,要最大限度地占有勞動者創造的生產成果,必然會排斥勞動人民共享生產成果。從歷史發展過程來看,資本主義社會從來都沒有實現生產力發展成果共享,所能看到的只是資本家,特別是大資本家不斷占有更多的生產力發展成果。盡管所有的生產力發展成果都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但資本家從來都不允許勞動人民共享。排斥勞動人民共享的資本家對生產力發展成果的壟斷造成一次又一次的經濟危機和社會危機,一次又一次破壞了生產力的發展。從實踐來看,資本家眼里從來都只有對剩余價值的貪欲,從來不愿意與勞動人民共享由勞動人民創造的財富,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也不會把共享作為政策目標。這些決定了資本家獨占、寡占勞動人民創造的財富才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常態,資本主義社會絕對不可能讓勞動人民共享生產力發展成果。

四、社會主義國家的政府以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目標,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以維護和促進資本家特別是少數大資本家的富裕為目標

上層建筑對生產關系具有反作用,政府是上層建筑的組成部分,并且是上層建筑的特殊和關鍵的組成部分,因為政府擁有強制力,政府行為對共同富裕有著十分熏要的影響。如果以共同富裕為目標,政府的干預會促進共同富裕,如果不以共同富裕為目標,政府的干預只會讓少數人富裕。政府到底是以共同富裕為目標,還是不以共同富裕為目標,是由政府的性質決定的。政府的性質不是政府自己決定的,而是F生產關系的性質決定的。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建立在性質截然不同的生產關系的基礎上,因此,社會主義網家政府的性質和資本主義網家政府的性質必然不同,行為目標也必然不同。

社會主義國家的政府必然始終以實現和發展共同富裕為行為目標。從理論邏輯來看,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性質決定了社會主義網家的政府要以共同富裕為行為目標。生產關系決定上層建筑,生產關系的性質決定了政府的性質。政府不是獨立存在的,實際上是由生產關系及其所決定的上層建筑所組成的社會形態的一部分,有什么樣的生產關系,就有什么性質的政府,不可能存在脫離生產關系性質的政府。生產關系的性質決定了政府的性質。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性質決定了社會主義網家人民當家作主,政府必然要代表和努力實現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因此必然要以共同富裕作為目標。從歷史發展過程來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起來之后,確立了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生產資料所有制結構、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收入分配制度和以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為目標的社會保障制度,并不斷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通過完善執政黨的黨內法規和憲法等法律以及政策體系,不斷推動共同富裕的制度建設,同時通過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不斷促進對外開放,從而不斷促進生產力發展,不斷加強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建設。從實踐來看,政府明確了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確立了共同富裕發展目標,并且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促進共同富裕的政策(包括新發展理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等),這些必然推動共同富裕的發展。以上表明,社會主義國家的政府在本質上必然是以共同富裕為目標的政府。

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不可能以共同富裕為目標。從理論邏輯來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決定了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不可能以共同富裕為目標。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是以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生產關系,它決定了資本主義網家的政府只能代表和維護資本所有者的利益,而不是勞動人民的利益,也不可能成為勞動人民的政府。資本主義網家的政府不會代表,也不可能代表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而是私人資本的政府,是總資本家,是資本的組成部分,其必然是以資本家的富裕為目標,這也是資本主義網家的政府存在的前提。馬克思曾說:“資產階級的這種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伴隨著相應的政治上的進展?!F代的國家政權不過是管理整個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的委員會罷了?!睆臍v史發展過程來看,資本主義網家的政府從未將共同富裕作為其行為目標。資本主義制度建立起來之后,政府始終堅定地維護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堅定地維護資本家占有剩余價值,通過立法、執法和司法系統為資本家剩余價值生產和實現提供保障。在資本主義國家,政府維護市場經濟運行,也不過是將其作為維護剩余價值生產和實現的手段。政府一直是富人的保護者,始終充當資本家私人財富的“守夜人”。從實踐來看,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建立起了保障資本家權利的保障體系。資本主義國家政府所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保護資本家財產。、保護剩余價值生產.、保護雇傭勞動制度和資本家占有雇傭工人勞動成果權利的政策,推行的經濟管制政策。、宏觀經濟調控政策,建立的社會保障制度等,本質上都只是為剩余價值生產和實現創造條件,使整個社會的財富更加集中于少數資本所有者手中。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頒行的任何法規,推行的任何政策,都不會也不可能以實現勞動人民共同富裕為目標,并不會改變財富高度集中于少數大資本家的分配結構,未來依然是少數人占有大量財富,多數人貧網的局面。這些表明,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在本質上是以資本家的富裕,特別是少數大資本家的富裕為目標,而從來沒有以勞動人民的共同富裕為目標。

五、社會主義社會的社會保障等國民收入再分配政策是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手段,資本主義社會的社會保障等國民收入再分配政策是服務于剩余價值生產和實現,促進少數人富裕的手段

社會保障等網民收入再分配政策是改變國民收入分配結構的手段。社會主義社會有社會保障等國民收入再分配政策,資本主義社會也有社會保障等網民收入再分配政策,但在兩種不同的社會形態中,網民收入再分配政策的功能存在根本差別。在社會主義社會,社會保障同其他網民收入再分配政策一起,共同促進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在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保障同其他網民收入再分配政策一起,為剩余價值生產和實現創造條件,服務于資本家,特別是大資本家的富裕。

社會主義社會網民收入再分配政策根本上是要促進共同富裕。從理論邏輯來看,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關系的性質決定了共同富裕不是權宜之計,而是長期的發展過程,包括社會保障在內的國民收入再分配政策以及其他各種促進共同富裕的政策措施都不是權宜之計,而是促進共同富裕的基本制度安排,什么制度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就會實行什么制度。馬克思指出,在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要實行按勞分配,因此勞動者之間必然出現收入差別,但他同時指出,在進行個人分配之前,除了要維持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必須進行的扣除之外,還要扣除:“第一,同生產沒有直接關系的一般管理費用?!薄暗诙?,用來滿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學校、保健設施等?!瘪R克思指出:“這一部分一開始就會顯著地增加,并隨著新社會的發展而日益增長?!薄暗谌?,為喪失勞動能力的人等等設立的基金……”這可以理解為,在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還要通過按勞分配來促進生產力發展,并通過這些“扣除”增加公共服務和增加無勞動能力的人的收入和生活保障,以此來促進共同富裕。只有到了共產主義社會的高級階段,集體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出來之后,才能實現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各盡所能,按需分配顯然是建立在共同富?;A上的更高的發展階段。所以,共同富裕的發展沒有終點,共同富裕不僅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目標和政策,也會是社會主義中級階段、高級階段的目標和政策,當然也是社會主義階段完成之后的共產主義社會更高發展階段的目標和政策。共同富裕的實現和發展始終要依靠社會保障等網民收入再分配政策。從歷史發展過程來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起來之后,就開始通過構建包括社會保障在內的網民收入再分配政策來促進共同富裕,并且在如何通過發展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國民收入再分配政策來實現共同富裕方面進行了不懈的探索,不斷優化共同富裕的實現路徑。從實踐來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生產力的持續健康發展為實現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礎,社會保障等國民收入再分配政策不僅有短期、中期的發展方案,還有促進共同富裕的長期安排。這些表明,社會主義社會的共同富裕不是權宜之計,包括社會保障制度等在內的促進共同富裕的國民收入再分配政策必然也不是權宜之計,盡管具體政策措施會隨著生產力發展和經濟結構的變化而調整,但促進共同富裕的政策方向和性質不會改變,并且包括社會保障制度在內的促進共同富裕的國民收入再分配政策體系還會不斷完善,從而更好地推進共同富裕。

在工業化的基礎上,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建立起了包括社會保障在內的國民收入再分配政策,但不能誤以為其是為了勞動人民的共同富裕。實質上,資本主義國家的國民收入,初次分配政策和包括社會保障在內的國民收入再分配政策都是服務于剩余價值生產和實現的,社會保障更是一種權宜之計。從理論邏輯來看,資本主義社會生產關系的性質決定了國民收入初次分配政策和包括社會保障在內的國民收入再分配政策的性質。無論是國民收入初次分配政策,還是國民收入再分配政策,都要以如何有助于價值增殖,尤其是有助于大資本的價值增殖為目標。作為國民收入再分配政策的基本手段的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根本上是為了緩解由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造成的生產的不斷擴張和消費的相對萎縮之間的矛盾,它本不是為了增加勞動人民的收入,而是為剩余價值的實現,從而為剩余價值生產的不斷擴大創造條件。因此,資本主義社會的社會保障的發展只能限定在有利于剩余價值生產和實現的范圍之內,一旦超出這個范圍,社會保障就不可能再發展。這就意味著,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保障,并不是要真正改善勞動人民的生活,不是為了勞動人民的富裕,而是為了資本所有者的富裕。從歷史發展過程來看,資本主義社會保障并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其他網民收入再分配政策也是逐步出現的,是為了緩解資本主義生產和消費之間的矛盾而產生的。如果勞動力再生產和勞動人民的消費等對剩余價值生產和實現沒有不利影響,生產力再發達,它們也不會建立由社會保障等國民收入再分配政策構筑的所謂社會安全網。資本主義誕生之后的兩百多年時間里并沒有社會保障,只是因為階級矛盾的不斷激化、勞動人民的消費嚴重趕不上資本價值增殖的需要,才開始將社會保障作為調節矛盾的一種手段。那些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迄今未建立起社會保障制度。只要資本價值增殖需要,就會建立社會保障制度,但只要不符合價值增殖需要,已經建立起來的社會保障制度也會被廢除。何況,資本主義社會的社會保障本來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制度安排,它不可能改變勞動人民貧困的境地。其他國民收入再分配政策的性質與社會保障一樣,都沒有真正改變勞動人民貧困的境地。從實踐來看,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保障等國民收入再分配政策的各項安排都是服務于價值增殖的需要,社會保障支出的變化和結構的調整、、國民收入再分配規模和結構的調整都是服從于剩余價值生產和實現的需要,不可能成為促進勞動人民富裕的手段。這些表明,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保障等國民收入再分配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不是也不可能為了勞動人民的富裕,而是為了資本家特別是大資本家的富裕??偟膩砜?,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保障等國民收入再分配政策的存廢以及調整都服務于價值增殖需要。

六、社會主義社會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來自全體勞動者的勞動,資本主義社會少數人的富裕來自對雇傭勞動的掠奪

社會主義社會共同富裕的實現只能來自全體勞動者的勞動付出,除此之外,沒有別的來源。從理論邏輯來看,在社會主義生產關系下,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只能來自全體勞動者的勞動。社會主義社會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實行按勞分配,因此沒有人能不勞而獲,要致富,就必須付出勞動。馬克思說,“除了自己的勞動,誰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東兩”,“生產者的權利是同他們提供的勞動成比例的”,“它不承認任何階級差別,因為每個都像其他人一樣只是勞動者”。所以,從每一個勞動者個體的角度來看,要多獲得消費資料,就必須多付出勞動,因為已經不存在通過對生產資料的占有而獲得財富的條件;從社會整體來看,要使每一個勞動者獲得更多的消費資料,就必須增加消費資料規模,而這必然要求全體勞動者付出更多的勞動。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勞動者的活勞動投入是商品價值的唯一來源,因此價值總量的增加必須依靠增加活勞動投入。從歷史發展過程來看,無論是消滅貧困,還是實現小康,依靠的都是勞動者付出更多的勞動,既包括提高勞動力利用率,增加勞動投入數量,也包括提高勞動力利用效率,提高勞動投入質量。正是在全體勞動人民不斷增加勞動投入的條件下,社會財富總規模才不斷擴大,才逐步創造出走向共同富裕的條件。從實踐來看,社會主義國家堅持實行按勞分配政策,激勵勞動者增加勞動投入,繼而增加消費資料,推進共同富裕??傊?,社會主義社會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實現依靠全體勞動者的勞動付出,共同富裕水平的提高同樣依靠全體勞動者的勞動付出。

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征是少數人即資本家的富裕,資本家的富裕完全能夠通過對廣大勞動人民的掠奪來實現。從理論邏輯來看,在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下,資本所有者完全能夠憑借對資本的所有權占有雇傭勞動者創造的價值。資本家的富裕完全不需要付出勞動。剩余價值規律、資本積累規律使資本集中程度不斷提高,財富也必然更加向大資本家集中。從歷史發展過程來看,資本家的富裕并不是憑借他們的勞動投入,相反,在沒有任何勞動投入的條件下,他們變得越來越富裕。他們變得越來越富裕憑借的就是他們占有的生產資料,利用他們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來掠奪雇傭勞動者。因為雇傭勞動者一無所有,只能靠出賣自己的勞動力謀生,而勞動力市場又始終具有高度的競爭性,盡管勞動者之間會因為勞動力供求關系等的不同出現收入差別,但總體而言,不過是獲得生存工資。因此造成,一極是資本家富裕水平的不斷提高,另一極是雇傭勞動者貧困程度的不斷加深,其根源就在于資本家占有了生產資料。從實踐來看,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的程度只會不斷提高,雇傭勞動者面臨的競爭越發激烈,尤其是在智能化飛速發展的條件下,勞動力市場競爭日益加劇,雇傭勞動者收入增長的希望變得更加渺茫。一極是飛速發展的生產力,另一極卻是雇傭勞動者地位的急劇下降,是資本家對雇傭勞動者掠奪的變本加厲??傊?,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家的富裕不需要資本家付出任何勞動,完全依靠對雇傭勞動者勞動成果的掠奪。

綜上所述,我們要認識到,盡管資本主義社會也有富裕,但那只是少數人的富裕,即資本家的富裕,而絕對不是也不可能是勞動人民的共同富裕。雖然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也建立起了社會保障制度,但那不過是服務和服從于剩余價值生產和實現的手段,絕對不是為了勞動人民的共同富裕。只有在社會主義社會,才能實現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生產力的發展最終是為了共同富裕,生產關系的調整要以最大限度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為目標,社會主義社會也會通過一系列制度安排來促進共同富裕的實現和共同富裕水平的不斷提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