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府學有棵“指南棗”

2024-05-07 05:22曹磊
北京紀事 2024年5期
關鍵詞:丘處機文天祥棗樹

曹磊

春末夏初,又到了棗樹開花的季節。早起出門,空氣里彌散著淡淡的甜香,老家賊嘰嘰喳喳、連蹦帶跳,搖落了滿地金黃。

瘋狂的棗樹

北京人喜歡棗樹,住胡同大雜院那會兒,房前屋后都得種上兩棵。剛認識的朋友頭回上門,實在找不著共同語言,就可以拿院里的棗樹當話頭……呦呵,您家這棵棗樹不賴??!有年頭了吧?……敢情!這是我爺爺的爺爺那輩種的,正經八百馬牙棗,皮薄肉厚,酸甜口。像什么上樹打棗、捅馬蜂窩,這些事打小我可沒少干??上Ь褪撬F在有病了,瘋啦……

棗瘋是棗樹特有的一種病毒性傳染病,得了這種病的棗樹,先是密密麻麻瘋長出好些黃弱的細枝,然后就是掉葉子、不結棗,耗來耗去,最后難免死路一條。前兩年,府學胡同的一棵老棗樹瘋了,天南海北的專家搶著給它開藥方,各路媒體還連著發了好幾天新聞?!傲髁俊边@么大的一棵樹,到底是個什么來頭呢?

文天祥和指南棗

800多年以前,成吉思汗統一漠北,草原文明進入全盛時代,向西打到歐洲,往南滅了大金,偏安一隅的南宋危在旦夕。蒙古鐵騎起先覺得“南蠻子”又矮又瘦,性格還有點“娘炮”,人高馬大的白種人都讓他們揍得滿地找牙,十年滅宋就跟白玩一樣。沒承想一腳踢出去就踹到了鐵板上,滅宋戰爭前后打了將近50年,還搭上了大汗蒙哥的一條性命。

繼承汗位當上元朝皇帝的忽必烈心里門兒清,就算宋朝小皇上被逼在崖山跳了海,老百姓照樣口服心不服。要想真正打敗這些人,就必須摧毀他們的精神,滅了他們的念想。破局的關鍵是一位叫文天祥的戰俘,臨危受命當過南宋宰相,已經在大都城關了很長時間。剛開始,元朝人打算用好吃、好喝、好待承的辦法收買他,沒想到文天祥壓根兒不吃這套。眼看軟的不成,忽必烈決定換換套路,玩硬的,下令把他關到兵馬司衙門附屬的土牢里,吃喝穿戴全不給,也不讓周圍的人和他說話,怎么難受怎么來,試圖逼文天祥就范。

棗樹在北京最多、最常見,關在牢里的文天祥不知從哪里挖了棵樹苗,往院里背風向陽的地方一栽,隔三岔五澆澆水,憋得實在悶得慌,就守著它一塊兒曬曬太陽、聊聊天:“棗啊棗,人家都說桃三年,杏四年,棗樹當年就見錢。有你在這兒,明年秋天是不是就能吃上棗啦?我老家是南邊的,不怎么產棗,不過水蜜桃真挺有名。小時候幾個伙伴去桃園偷桃,看園子的老大爺掄著鋤頭,嚯,跳著腳地罵街……”

“貴客到!”門口站崗的獄卒猛地喊了一聲。

文天祥抬眼一看,來人是個小伙子,年紀大概二十上下:“嗯……您是?”

小伙子尷尬地笑了笑:“文卿家,你連小王都不認識啦?我是趙?(xiǎn,宋恭帝)呀!唉,文卿家,如今連我們姓趙的都降了元,你……你這又是何必呀?不為自己,也得為老婆孩子想想,她們可還在人家手里當奴才受苦呢?!?/p>

文天祥嘆了口氣,整整衣服,規規矩矩行了個禮,只說了一句話:“尊駕請回吧?!?/p>

公元1283年臘月初八,忽必烈最后把文天祥請到宮里,用上趕著的口氣對他說,你是個人才,我佩服你,留在這兒當個宰相,舒舒服服活著不好嗎?文天祥的回答是只求一死。轉過天來,徹底死心的他下令將文天祥押赴兵馬司北邊的柴市口當街處斬。柴市口,顧名思義,就是賣劈柴的市場。特意挑這么個地方行刑,圖的就是來來往往的人多,能起到廣而告知、殺一儆百的作用,道理跟后來清朝把刑場放在菜市口一樣。

面對聚攏過來的人群,文天祥拱拱手,詢問南在哪邊。馬上就有人指了出來。他朝南行了個禮,瞧瞧劊子手:“我的事情辦完了,你動手吧?!泵耖g傳說,手起刀落、紅光崩現的瞬間,柴市口平地刮起一股黃風,而且越刮越大,逐漸擴散到整個大都城,一連刮了三天三夜。忽必烈心驚肉跳,趕緊讓長春真人丘處機算算到底出了什么毛病。丘處機告訴他,殺了人人敬仰的大忠臣,老天爺不答應,他自己的魂靈也不安寧,要想平息大風,就得給文天祥個名分。

忽必烈馬上讓大臣去柴市口把文天祥留下的血跡用清水洗刷干凈,再給他立牌位,燒香磕頭,可風還是沒停。丘處機掐指再一算說,文天祥是大宋的忠臣,牌位上寫的全是咱元朝的官銜,他哪能答應呀。忽必烈又讓人把牌位上的名號改成“大宋宰相”,黃風這才慢慢平息下去。土牢獄卒躲在屋里避了三天風頭,這時出門再一看,院里的棗樹已經讓風刮歪了,成了一棵“指南棗”。

文天祥就義后不到100年,朱元璋北伐成功,趕跑了元順帝,“指南棗”也長成了參天大樹。明朝洪武九年,按察副使劉松在柴市口順天府學旁邊的土牢舊址設立文天祥祠,祠堂東墻外的胡同因此得名“文丞相胡同”。

偷吃“指南棗”

20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會兒,柴市口早就改名成了交道口,周邊全是規整的胡同區,大雜院里的小孩就近劃分到幾個以所在胡同命名的小學讀書,離文天祥祠最遠也就兩站多地。近水樓臺先得月,每回語文課講到《正氣歌》,老師總要把學生帶過去搞搞情景教學,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按小學作文的傳統套路,在一個陽光明媚、萬里無云的秋天午后,同學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在班主任老師帶領下,興高采烈來到了位于府學胡同63號的文天祥祠。那時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是個師范學校剛畢業的小姑娘,麻花辮、鴨蛋臉,水汪汪的大眼睛,做派古板又認真。參觀完畢,也得學著老教師的架勢,把學生聚攏在“指南棗”下,加深體會、升華思想:“同學們,我們今天來到這里學習參觀,大家一定要對照課文深入領會。文天祥我們的民族英雄,這棵指向南方的棗樹就是他……哎,那誰……你,你,還有你!嘴里吃什么呢?別吃啦!誰手里還有,麻利兒的都給我交出來!”

多年過后,往事經過時光修圖,定格為這樣一幅畫面……陽光透過枝葉,斑駁地投射在樹下的空地上,給收繳上來的一堆“贓棗”,還有一群蔫頭耷拉腦的小孩全鍍上了層金色,樹上的季鳥聒噪不停,班主任的眼鏡片一閃一閃:“你說說你們??!這是什么場所?咱們今天干什么來了!敢偷這樹上的棗,什么思想,什么覺悟……”

車馬燕山鬧,誰家早管弦;偷桃昨日事,回首哭堯天。文丞相如果地下有知,聽說幾百年后的一群孩子偷他樹上的棗吃,大概也會伸手抓抓后腦勺,咧嘴一笑。

猜你喜歡
丘處機文天祥棗樹
大棗樹
除夜①
正氣文天祥
正氣文天祥
丘處機:一代道宗被錯認豪俠
正氣文天祥
棗樹綠盲蝽象的發生與防治
丘處機其人及其政治解讀
成吉思汗與丘處機的友誼
門前的棗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