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UbD理論的初中數學逆向教學設計

2024-05-07 23:03張曉君張昕麗
數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 2024年2期
關鍵詞:二元一次方程組逆向教學設計

張曉君 張昕麗

摘 要:基于“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模式(即UbD)”,以理解為先,運用“逆向教學設計”模式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研究闡述了該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為“明確預期的學習結果——確定合適的評估依據——設計學習體驗和教學”三個階段.在此程序基礎上,以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內容“二元一次方程組”作為范式進行具體闡述.

關鍵詞:UbD理論;逆向教學設計;二元一次方程組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4)05-0053-03

傳統課堂的教學有兩大問題:一是記憶型知識易被遺忘,二是學生對這樣的知識缺乏深入理解[1].當下,有效學習的視角從強調學生的勤學苦練轉變為注重理解和運用知識,理解性學習成為國際教育研究熱點.由格蘭特·威金斯和杰伊·麥克泰格提出的“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Understanding by Design,簡稱UbD)正在逐漸發展完善.UbD理論的核心即理解,教學目標、評估證據、教學活動都是幫助學生實現理解的手段,整個教學活動的完成都是圍繞著“理解”進行的[2].UbD理論認為,為達到“理解”這一教學目標,最好的設計應該“以終為始”,UbD理論指導下的教學設計就是一種逆向教學設計,其與傳統教學設計模式的差異是,傳統教學著眼于“輸入端”,逆向教學則是聚焦“輸出端”,認為“輸出”可以倒逼“輸入”[3].

1 逆向教學設計操作程序

本部分以威金斯提出的逆向設計階段為基礎,闡述逆向教學設計的操作程序.逆向教學設計可以分為明確預期的學習結果、確定合適的評估依據、設計學習體驗和教學三個階段,在這里設計者要注意三個階段不是相互獨立的,下一個階段是在上一個階段基礎上得到的.

1.1 階段一:明確預期的學習結果

預期的學習結果要界定出學生通過學習要獲得哪些知識、能運用這些知識干什么,可以從“確定單元目標、確定課時目標、預期的學習結果”三個步驟來確定.預期的學習結果可以分為四部分,“預期的遷移”是學生深入理解所學知識,能夠將所學內容進行遷移運用.“預期的理解”是在可以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更深層次的理解,實現知識結構構建.“基本問題”是“是什么”“為什么學”“怎么理解”等.“知識與技能”是基礎性目標,主要是學生學完后能學會什么知識技能.

1.2 階段二:確定合適的評估依據

在逆向教學設計中,教學活動不是在確定了預期結果后直接計劃的,而是先針對第一階段的預期結果設計評估依據,再設計教學.在這一階段,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怎樣證明學生已經理解、怎樣證明學生達成了預期的學習結果”.這里的評估依據應當貫穿整個學習的過程,既包括學習活動結束后的測試,還包括在學習過程中收集大量的證據,如觀察、提問、探究問題等等.評估依據可以從表現性任務、其他證據、自我評估和反饋三部分確立.

1.3 階段三:設計學習體驗和教學

在確定了清晰的預期結果和評估依據后,就可以規劃相應的教學活動了,依據即為階段一和階段二的預定目標以及評估依據.在該階段,設計者可以運用威金斯和邁克泰格提出的WHERETO七元素.WHERETO元素中W指學習方向和原因,H指吸引和保持,E1指探索和體驗、準備和使能夠,R指反思、重新考慮及修改,E2指評價工作及進展,T指量身定制,O指為最佳效果而組織.

2 案例設計——以二元一次方程組為例

二元一次方程組是方程組的內容主體之一,本階段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元一次方程的相關知識,但只是初步體會了方程思想.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會為將來的一次函數、二次函數、不等式等內容打下基礎.

2.1 階段一:明確預期的學習結果

2.1.1 確定單元目標

①對方程發展史進行基礎了解,理解相關概念;②能遷移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內容,并思考如何利用一元來研究二元;③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題過程,掌握代入消元法及加減消元法,會驗證解的合理性;④體會“消元”的思想,推導三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初步體會化歸思想;⑤體會方程組的應用價值,培養數學建模意識和數學抽象素養,同時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1.2 確定課時目標

①類比一元一次方程,掌握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有關概念并學會辨別,知道二者解的定義;②可以由具體問題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組,可以運用數學思維將實際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培養學生數學抽象的能力;③能找出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并建立方程的數學模型,培養數學建模素養;④提高問題意識,加強應用意識.

2.1.3 預期的學習結果

(1)預期的遷移.一方面,能夠遷移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識來學習本節內容;另一方面,能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轉化為二元一次方程組,可以將本節課涉及的思想和方法遷移到其他數學問題.

(2)預期的理解.首先,可以從“元”、“次”來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同時,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組是表達實際問題的一種數學模型.再者,能自己總結這節課的主要學習內容.最后,能理解出題者的意圖.

(3)基本問題.①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它與一元一次方程有何聯系?②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組?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③本節課學習的意義是什么?④如何根據具體的問題列二元一次方程組?

(4)知識與技能.①掌握本節課涉及的四個定義,清楚二元和一元的區別,清楚方程的解和方程組的解的區別和聯系;②可以根據實際問題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初步擁有數學抽象思維,知道嘗試用建模方式解決實際問題.

2.2 階段二:確定合適的評估依據

2.2.1 表現性任務

任務1:學生在上課前閱讀關于方程發展背景的文章,研究其在數學史上的作用.

任務2:讓學生做小老師,將本節內容經過整理記錄下來,并交給沒上課的同學,并向其講解.

任務3:解決實際問題.通過研究實際問題“乒乓球賽問題”,建立數學模型,列出方程.

任務4:請每個學生設計一個與本節課相關的習題,小組內互相做題、糾正并給予評價.

2.2.2 其他證據

課上測驗——課上安排小練習;課上問答——通過課上的師生問答判斷學生的學習情況;課下作業——完成書本上的練習題及習題冊上的對應習題;單元測驗——檢測本章的相關知識.

2.2.3 自我評估和反饋

①自評對本節課“多人共車”問題和“雀燕”問題的探究情況,在練習后讓學生判斷自己的掌握情況;②在下課前讓學生思考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談談感想和收獲,評價自己的學習掌握度;③根據課后作業反思自己是否達成了本節課的學習要求;④為學生發放自評表進行填寫.

2.3 階段三:設計學習體驗和教學

(1)布置課前作業,讓學生閱讀整理有關方程數學史和相關背景的文章,繼而完成幾道關于一元一次方程的習題,為學習活動做準備.(E1,R)

(2)情景引入:從數學文化引入,讓學生先運用已有一元一次方程知識自行解決《孫子算經》中的“多人共車”問題,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是否可以設兩個未知數,自然過渡到二元一次方程.(H)

(3)教師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明確表現性任務,介紹這節課涉及的四個基本問題.(W)

(4)教師引導學生設兩個未知數解決問題,證明設兩個未知數來列方程的可行性.(O,E1)

(5)學生類比多人共車問題探究《九章算數》中的雀燕問題,再次體驗設兩個未知數列方程的過程,同時認識到本節課的必要性.(E1)

(6)學生觀察兩個問題中列出的四個方程的共同特性,比較其與一元一次方程的差異,引導從“元”“次”的角度進行總結,歸納二元一次方程定義.(O,E1)

(7)教師呈現若干式子,學生判斷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并說明判斷依據.(E2)

(8)教師帶領學生繼續探索,將“雞兔同籠”和“雀燕”問題的方程進行比較,以此為例,總結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定義.(E1)

(9)小組合作討論相關問題,鞏固對二元一次方程組定義的理解,區分易錯點.(E1,O)

(10)準備探究解的情況,引導學生從問題中發現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學習順序是一樣的.(E1)

(11)探究“多人共車”問題中x,y的取值問題,師生合作總結并體會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解的定義.(E1,O)

(12)學生獨立思考二元一次方程解的個數?二元一次方程組又有幾個解?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到二者解之間的聯系與區別.(E1)

(13)學生完成一系列典型例題.(E2)

(14)學生獨立完成“乒乓球賽”問題,建方程模型解決問題.(T,R)

(15)根據本節課所學內容,每個人設計一道習題,小組內互相交換做題.(T,R,E2)

(16)教師組織學生反思“多人共車”問題和“雀燕”問題,總結本節課的收獲和疑問.(R,O,E2)

(17)讓學生試著當小老師,將本節內容經過自己的整理記錄下來,并交給沒來的同學,同時給他講解這節課的內容.(R,T,O)

(18)課下完成練習冊內容后小組內交換練習冊相互評價,給練習冊評分.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寫下自己的評語.(R,E2,O)

(19)在單元結束時,回顧所學知識,構建知識框架,進行自我總結.(E2,T)

3 結論與反思

基于UbD理念的逆向教學設計在三個階段環環相扣,使教學設計整體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教學目標、評估證據、教學活動的一致性.這種注重理解的模式在數學科目上有很大優越性,同時“二元一次方程組”這一范例也證明了其可操作性.首先,UbD理論提供了一個具體可行的反轉模式,老師可以挑選出一些關鍵問題,再根據知識的優先級、理解難度對問題進行劃分,以此為依據構建學生的知識系統;其次,這種以大概念為基礎的逆向教學設計,有助于加強知識間的關聯性,重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促進能力的發展;最后,逆向教學設計可以有效地解決數學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如目標不明確、教學活動和情境設置不科學、學生學習表面化、教、學、評之間脫節等,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加德納·霍華德.多元智能[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10.

[2] 格蘭特·威金斯,杰伊·麥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M].第2版.閆寒冰,宋雪蓮,賴平,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13-21.

[3] 趙萍,田俊.面向精準教學的逆向教學設計模式構建與實證研究:以高中數學學科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22(2):98-105.

[責任編輯:李 璟]

收稿日期:2023-11-15

作者簡介:張曉君(1999.11-),女,山東省德州人,碩士,從事數學教學研究;張昕麗,女,博士,副教授,從事數學教學研究.

猜你喜歡
二元一次方程組逆向教學設計
逆向教學設計在單片機技術課程中的應用探究
逆向教學設計下西方經濟學探究式教學研究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閱讀逆向教學設計研究
例談“逆向教學設計”在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
“期望的學習結果”教學目標的設計
高中英語語法復習新方式
面積巧分割,二元一次方程組來幫忙
“二元一次方程組”中考試題研究
“二元一次方程組”測試卷
“二元一次方程組”易錯題辨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