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的診斷防治

2024-05-08 08:45賈玉榕
今日畜牧獸醫 2024年2期
關鍵詞:牛舍病毒性疫苗

賈玉榕

(倪家營鎮畜牧獸醫工作站 734201)

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是一種由牛病毒性腹瀉病毒引起的高度傳染性疾病,主要影響??苿游?,特別是黃牛、水牛和牦牛。牛病毒性腹瀉病毒能夠引起胃腸道損傷,導致腹瀉、脫水、營養不良、生長受阻等。該病在全球范圍內具有較大的傳播潛力,對畜牧業造成嚴重損失。本文將重點介紹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的診斷、防治措施以及相關研究。

1 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的病原學和流行病學

1.1 病原體特征和傳播途徑

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的病原體是一種小RNA病毒,它屬于家畜病毒性腹瀉病毒科。該病毒有兩個基因型:BVDV-1 和BVDV-2,其中BVDV-1 是全球最常見的菌株。該病毒有很強的變異性,因此即使感染過一次,牛也不一定能產生持久的免疫力。

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的傳播途徑多種多樣,主要包括:其一,直接接觸傳播:患有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的??梢酝ㄟ^直接接觸傳播給其他健康牛,如共用飲水設施、飼料、牛舍等。其二,間接接觸傳播:患有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的牛排泄物中的病毒可以通過各種介質(空氣、車輛、人員、工具等)進行傳播,從而污染其他牛舍、飲水設施、飼料等。其三,垂直傳播:已感染牛的胎兒可以通過胎盤、胎衣、胎兒產物等傳播病毒,從而使新生牛也感染上該病毒。因此,為了預防和控制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必須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包括加強疫苗接種、實施隔離、改善飼養管理、提高衛生水平等。

1.2 流行病學特點及高發季節

1.2.1 流行病學特點: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普遍存在于全球范圍內,不同地區的感染率差異較大。感染該病毒的牛只通常沒有明顯的癥狀,但仍可以通過排泄物或分泌物傳播給其他動物。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的發病率較高,主要是由于它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傳播,而且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疾病,從輕微的呼吸道感染到嚴重的泌乳障礙以及死亡。

1.2.2 高發季節: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的流行季節因地區而異,但通常是在春季和秋季。這是因為在這兩個季節,氣溫和濕度的變化會導致牛的免疫功能下降,從而易于感染病毒。此外,在冬季,經常室內飼養的牛也更容易感染該病毒,因為空氣循環不暢,牛舍內濕度較高,有利于病毒的傳播。

2 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的病因、臨床表現

2.1 病因

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瀉病毒,又名黏膜病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疾病,可通過牛的呼吸道、消化道、糞便等途徑傳播,引起感染。黏膜病病毒主要通過污染的飲水、飼料、牛棚、車輛等途徑傳播。另外,牛和牛之間密切接觸、經常進行生產交往等也是該病傳播的重要途徑。黏膜病病毒感染后,會引起消化系統的炎癥反應,導致牛出現腹瀉、食欲不振、嘔吐、胃腸道痙攣等癥狀。在嚴重的情況下,牛還可能出現呼吸困難、體重下降、水電解質紊亂等癥狀,甚至死亡。因此,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的病因主要為某些病毒,傳播途徑主要有呼吸道、消化道、糞便等。對于該病的防治工作,應采取多種綜合措施,包括加強牛場環境的衛生管理、保障飲水衛生、強化牛群的免疫力等。同時,在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的防治中,疫苗的使用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方法。

2.2 臨床表現

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以下癥狀:發熱、食欲不振、腹瀉、呼吸急促、日漸消瘦等。該病發病初期牛只表現為食欲不振、精神不振、體溫輕度升高等癥狀,之后出現腹瀉,進食減少,體重下降等。隨著病情的加重,牛只的腹瀉加重,腹部脹滿,并伴有腹痛和腸鳴音增強。在生病的后期,牛只呼吸急促,口唇蒼白,大量腹瀉導致的脫水和電解質紊亂,也會引起病情的加重,甚至出現死亡。不同年齡階段的牛只在病情表現上也有所不同,成年牛的癥狀通常比年幼的牛輕,但發病率更高,且病程更長。因此,對于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的診斷和治療應考慮不同年齡群體的差異。

2.3 嚴重程度分級

對于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嚴重程度可以分為4 個不同的等級:一是無癥狀感染:該狀態下的牛沒有明顯的癥狀,但仍然能夠排放病毒并傳播給其他健康牛。二是輕度感染:輕度感染的??赡苡幸恍┖粑腊Y狀,例如流涕、咳嗽和發熱。在這種情況下,牛的食欲和生產力可能會受到些許影響。三是中度感染:中度感染的牛通常會出現腹瀉、嘔吐、食欲下降等癥狀,并可能面部腫脹、眼睛紅腫。此時,牛的生產力和生產效益將顯著降低,并且有可能死亡。四是重度感染:重度感染的牛的癥狀更加嚴重,例如高燒、昏迷等,牛的喉頭和口腔也會嚴重受到影響。在這種情況下,牛的生產力和生產效益都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并且有很高的死亡率。

3 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的診斷

在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的診斷方法方面,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病毒學檢查、血清學檢查和病理學檢查。其中,病毒學檢查是診斷該疾病最為專業的方法之一,可以通過病毒分離、鑒定和檢測病毒的抗原、核酸等來確定感染情況。血清學檢查適用于大規模篩查和對病情評估,可通過檢測血中特定的抗體來對病情作出初步判斷。病理學檢查可以通過對牛群的死亡病例進行病理解剖和組織學檢查,來明確病變類型和程度,并協助其他診斷方法進行綜合診斷。

除了以上常規的檢查方法外,還有一些新興的技術逐漸被應用于該疾病的診斷中,如PCR 技術、ELISA 技術和免疫熒光技術等。這些技術檢測敏感度高、特異性好,能夠大大加快診斷速度和準確度,促進該疾病的防治工作。

總的來說,針對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的診斷方法需要根據病情的不同階段和臨床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和分析,采用多種方法進行綜合診斷,以便更精準地判斷病情和做出合理治療方案。

4 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的防治

4.1 疫苗預防

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的防治措施中,疫苗預防是很重要的一項措施。目前已經研制出多種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的疫苗,包括活毒疫苗和滅活疫苗兩種類型:一是活毒疫苗:通過注射活病毒,讓牛產生免疫力,預防病毒感染。該種疫苗對病毒變異敏感,因此需要不斷更新,同時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和風險。二是滅活疫苗:通過對病毒進行滅活處理,失去致病能力而能夠引起免疫反應,預防感染。該種疫苗相對安全,但免疫效果不如活毒疫苗。

配種前應對育成母牛和種公牛加強免疫1 次,為防止母牛流產,一般不對妊娠母牛進行免疫接種,而對于高危地區的牛群,首次免疫后每3~5 年應加強免疫1 次【1】。在使用疫苗進行預防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選擇適當的疫苗類型和品種,并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要求使用;確定疫苗接種時間和方法,避免接種過早或過晚;進行疫苗接種前,應保證牛舍環境衛生,確保牛身體健康狀況良好;及時更新疫苗并保持免疫周期,以確保牛一直處于免疫狀態;同時采取衛生防控措施,如加強消毒、環境清潔等,以減少病毒感染的風險。

4.2 強化環境衛生管理

強化環境衛生管理是預防和控制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可以在牛舍中存活數天至數周,通過牛舍內的污染物、空氣、飲用水、飼料等途徑傳播,因此保持良好的環境衛生條件對預防和控制疾病非常重要。

強化環境衛生管理的措施包括:

其一,牛舍清潔:對牛舍進行定期清潔消毒,每天清理牛糞、泥土和濕氣,將過去的床墊和污物及時清理??墒褂帽?、過氧乙酸等消毒劑加強消毒。

其二,消毒飲水:給牛提供足夠干凈的飲用水,保證喝水設備干燥并經常消毒,使用含氯漂白粉等消毒飲水設備。

其三,飼料與貯存:飼料宜密閉儲存,避免霉變、感染細菌,另外,使用藥物飼料應符合規定,嚴格控制使用量。

其四,防止交叉感染:對病牛實施隔離治療,避免與健康牛接觸;在處理病牛糞便、屠宰等操作時,應采取嚴格衛生措施,避免擴散感染。強化環境衛生管理要求獸醫人員和牧場人員在工作中較高的衛生規范,從而減少病原物的傳播。這種環境衛生管理方法可以防止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的發生,也可以預防其他牛病的發生。

4.3 全面加強養殖管理

每天清理牛舍內牛糞、污物,及時更換床墊和飼料,保持牛舍內干燥、通風、無臭味。對患病牛進行隔離治療,避免與健康牛接觸,減少病原體的傳播。對牧場內的牛群進行定期檢疫,及時發現和處理可能存在的疾病。根據季節和氣候的變化,采取預防措施,如注意防止冷熱性疾病的發生,預防食源性疾病等。同時,加強對牛只在運輸和屠宰過程中的監督和管理,遵守相關規定,確保牛只的安全和衛生。通過全面加強養殖管理,可以提高牛的免疫力、減少病原體的傳播,預防牛病毒性腹瀉等疾病的發生。同時,這也是提高牧場經濟效益、促進牛肉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措施。

4.4 加強動物檢疫和監測

對所有牛群實行定期檢查,包括身體狀態、精神狀態、食欲和糞便等,及時發現和處理可能存在的疾病。對新到場的牛只進行隔離檢疫,確保身體健康,避免引入新的病原體。建立由獸醫師、畜牧專家等組成的領導小組,統一協調、指導和管理預防和控制疫情的工作。同時,及時收集、記錄和上報已發現的牛病毒性腹瀉病例,對疫情發展趨勢進行評估和分析。對牛欄環境、飲用水源等進行定期監測,及時發現并消除可能存在的病原體污染。此外,根據獸醫專家的建議,對高風險地區或高危牛群進行疫苗接種,提高牛只的免疫力。通過加強動物檢疫和監測工作,可以及時發現和處置可能存在的疾病和疫情,防止病原體的傳播,從而有效預防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等疾病的發生。同時,這也是保障畜牧業安全、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措施。

4.5 增強公共衛生意識

4.5.1 宣傳科普教育:通過各種途徑對畜牧業從業人員、消費者等群體進行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的宣傳科普教育,增強公眾對該疾病的認知和預防意識。

4.5.2 制定管理規定:建立和完善畜牧業管理規定,明確養殖場的職責和義務,規范養殖行為,保障養殖場生產經營的安全和衛生。

4.5.3 加強食品安全監督:加強對牛肉及其加工產品的監督,確保其符合衛生標準,避免食源性疾病的發生。

4.5.4 加強交流合作:加強與相關部門、科研機構和國際組織的交流合作,借鑒國內外經驗,共同推動畜牧業衛生安全工作。

4.5.5 促進資源共享:通過建設和完善畜牧業信息平臺,促進資源共享,提高信息化水平,提升預防和控制牛病毒性腹瀉的能力和水平。通過增強公共衛生意識,可以改善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環境,提高畜牧業的安全和衛生標準,有效預防牛病毒性腹瀉等疾病的發生,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5 結語

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是一種常見的畜牧業疾病,嚴重影響著畜牧產業的發展和國民經濟的發展。為了預防和控制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需要加強動物檢疫和監測、增強公共衛生意識、及時進行診斷和治療等方面的工作。只有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預防和控制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促進畜牧業可持續健康發展,服務于人民群眾的健康和安全。

猜你喜歡
牛舍病毒性疫苗
牛紅眼病如何預防
牛病毒性腹瀉病特征、診斷與防治研究
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未來10年該怎么做?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發酵床牛舍與散放式牛舍對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響
我是疫苗,認識一下唄!
我是疫苗,認識一下唄!
我是疫苗,認識一下唄!
基于低屋面橫向通風牛舍空氣交換率優選模擬
清熱利濕法聯合中醫辨證施護治療病毒性心肌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