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古詩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

2024-05-08 11:33李秀歡
師道·教研 2024年4期
關鍵詞:古詩文古詩詩詞

李秀歡

古詩文是傳統文化的精髓,是最具表現力的文學樣式。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巧妙設計,融入藝術元素,借信息化手段加強直觀性等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文化認同感。開展一系列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多種體驗中,對古詩文有更深層次的情感,文化自信得以凸顯。并多方位挖掘古詩文中的精神,讓思想光芒照亮心扉,增強文化自信。

一、融入藝術元素

參加了關于國學教學的線上培訓后,筆者在反思自己過往古詩文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把古詩文教學與音樂、美術、舞蹈等整合起來,在交叉滲透、有機融合中,表現其意境,展現獨特的魅力。

在備參賽課《伯牙鼓琴》時,我們通過以下教學設計環節融入現代藝術元素,層層展現意境之美,提升古文的表現力。

課前三分鐘:看視頻《藝術殿堂》加配樂“高山流水”,以一首曲、一盤棋、一幅畫、一支舞……開啟一段美好的學習之旅。

第一步:釋題——了解伯牙和古琴。

第二步:三讀感知,了解知音故事。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語句讀通;二讀課文:讀出節奏,讀出變化;三讀課文:借助注釋,讀懂故事。

第三步:走進情境,感悟知音情感。老師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再以PPT配上畫面加音樂感受山之巍峨,志之高遠,水之寬廣,胸懷之博大。當學生在一次次的品讀中體會到其藝術之美時,老師請大家聽一段《高山流水》的古琴曲,并邊聽邊想象,把其美再次助推,然后一起再讀讀這篇古文,去感受藝術之美。此時響起古琴憂傷之樂,課件配圖為“一抔黃土、一塊墓碑”,老師聲情并茂地帶入,反復誦讀著:鍾子期死!……在學生的靜默中推動情感的升華:同樣的地方,同樣的時節,同樣的琴聲,然而,聽琴的卻在這冰冷的墓碑之下!課件呈現: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既然子期已死,這琴也就隨他而去了!學生誦讀全文。這樣的一個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故事,只是由八十三個字組成。這八十三個字對于學生來說難度還是較大。

第四步:拓展延伸,感受藝術魅力。這一環節中音樂與古文相融合,課件分別展示了《詩經·小雅·鹿鳴》,王維的《竹里館》等感受古人用音樂來表達心情,用音樂來表明志向,也用音樂來完善自我。

課后作業的布置有這么一道選做題:找一找描寫音樂的古詩,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韓愈的《聽穎師彈琴》……并試著品讀賞析。

以舞為引,激發學習興趣;以畫為引,領略詩文之美;以樂為引,感悟詩文情感;以誦為引,展現內心深情……在融入藝術元素的教學中師生共同觸摸到古詩文每一個漢字里蘊含的獨特生命。

二、借助多媒體技術

在小學階段,古詩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對于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有著重要意義。然而,在古詩文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受限于自身的文學素養,無法將古詩文的內涵詮釋得淋漓盡致。這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創設古詩文意境,使學生對古詩文有更深的理解。

“古詩文經典導讀課”比賽的任務落到了我校,面對一年級的學生,如何導讀《三字經》一書,讓這些小不點在交流閱讀中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懷,激發閱讀中華經典的興趣呢?

課的伊始,老師視頻引入,借助哆啦A夢的時光機穿越到了古代。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被激發起來了。在學習歷史篇這一內容時,雖然我們備選了“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钡珜τ谝荒昙壍膶W生來說難度還是較大。為此,我們借助現代化的教學工具,進行教學延伸,加強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直觀性,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印象。

趕上互聯網飛速發展的好時代,現在好多平臺都開發了與古詩有關的節目,尤其是跟古詩游中國讀古詩游中國之類的,我把這些文稿、圖片、視頻等篩選后分享給學生,師生一起品千年古韻,游大好河山,班上小小的中國地圖打上了一面面紅色小旗。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三、融合實踐活動

文化自信是隱性的,需要在教學中潤物無聲式地滲透培養,但是可以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的文化自信得以凸顯。

而北宋的蘇軾作為中國文化史上一顆璀璨奪目的巨星,“他的詩、詞成為中國人滋養、豐富精神世界的重要源泉,成為我們提升尋常生活趣味的涓涓溪流”(康震語)。蘇軾與鶴山有著一定淵源,東坡亭枕在西江之畔,至今有800多年歷史,東坡亭兩根石柱上刻著一副對聯:響徹銅琶,千古大江東去;吹殘鐵笛,一聲孤鶴南飛。成為文壇佳話。為此語文科組開展了“走進蘇軾—品詩詞之美,增文化自信”這一項目式學習。我們在學生充分地品詩鑒詞誦蘇軾后,設計了如下四項任務:

任務一:金箋片片畫詩意

請大家把一首首耳熟能詳的詩歌,化為了手里的一幅幅畫,通過自己對詩篇的理解,繪制出豐富生動的圖畫作品,再配上詩句,做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p>

任務二:童聲朗朗頌詩情

以班為單位,開展一次蘇軾詩詞朗誦(吟誦)會,感受經典詩詞的蘊之美,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任務三:詩意綿綿小書簽

同學們,我們在感悟詩文意境的同時,來一次大膽實踐,自由表達。請你發揮想象,用蘇軾詩詞的創新性地制作書簽,讓造型、色、文字相映成趣。

任務四:帶上詩歌去遠方

(1)與爸爸媽媽讀蘇詞,賞春景。

(2)江邊懷古品古韻,游東坡亭、東坡公園,并吟誦詩詞一首。

在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進行古詩文的活動中,學生愛上了曠世奇才——蘇軾,同時對中華優秀文化的理解與認同在一點一點加深,在自豪感與歸屬感中確立文化自信。

伴著二月的春風迎來了新的學期,我們圍繞“生活中的詩篇”推出一系列實踐活動。

大自然中找詩影。有的學生把其畫下來,進行詩配畫,在老師眼中只要用心,無論水平,都是佳作。有的學生寫成作文《我找到了詩影》,文中驚喜發現猶如找到了春天般美好……

大自然中的詩聲。同學們穿上自己喜歡的服飾,走進公園、河畔、山上……以流云為背景,以草木作裝飾,讓書聲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當然忘不了叫上攝影師把這美好的時光拍下來發到班群里共賞。

四、挖掘精神內涵

《尚書·堯典》曰:“詩言志?!惫旁娢闹杏邢荣t偉大的靈魂,他們在歷經坎坷與磨難后憑借詩詞將個人命運與民族命運緊緊相連,實現對生命價值的內在超越。

統編教材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以“理想和信念”為主題,單元的開篇是《古詩三首》,這三首古詩都是詠物詩,立意深遠,表情達意含蓄。三位詩人借詠嘆馬、石灰、竹石,抒發了高尚的情操和遠大的志向,展現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氣節和民族精神。在教學時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來挖掘精神內涵,讓學生在先賢的思想光芒中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強文化自信。

課前圍繞人物人生經歷、人物形象、人物品質讓學生查閱相關資料,以《我初識的(誰)》為題在小組內以故事的形式從一個方面介紹人物。課上在學生讀通句子,理解詩意后,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結合課后練習第三題:“三首古詩分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志向?表達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特點?”讓學生通過品讀,在反復朗讀想象中,將馬的輕捷矯健、石灰的清白、竹石的堅勁與詩人的自我形象融合在一起。接著采用了課內外閱讀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聯系詩人生平的坎坷經歷,深入體會詩人高尚的精神品質和遠大志向。從那“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薄胺酃撬樯砣慌?,要留清白在人間”“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中讀出古詩更深層次的人性美。最后聯系本單元語文園地的詞句段運用,在拓展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讓學生拓展自己讀過的其他古詩,說說還有哪些事物在古詩中被賦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并且創設生活情境,把這些詩句運用到生活之中。當我們在被詩人所流露的真善美所感動時,這些思想光芒也成了學生成長路上的一盞明燈。

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五月端午到,酒濃粽飄香,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詞,深入人心。班上舉行了“走進端午,對話詩人”的活動,讓詩詞教學融入育人課程。讀端午的詩詞,讀屈原詩詞,“風雨端陽生晦暝,汨羅無處吊英靈?!薄扒艍咽?,就死意甚烈?!薄皣錾須尳窈斡?,只留離騷在世間?!薄峨x騷》《九章》《天問》《夢辭》……不朽的詩篇,千古流傳。學生乘著詩詞的翅膀,感受中華民族獨有的人文情懷和精神世界。大家結合屈原生平與作品出了一期手抄報,深化人物形象;與父母品古韻,嘗節味,實現家校協同育人;寫給屈原的一封信,實踐情感的互動升華。我理直氣壯地將這些民族精神植入學生靈魂深處,成為流入學生血脈、影響學生一生行為的精神營養。

古詩詞教學對培養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歸屬感是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的。讓凝聚著民族精神和智慧的中華文化滲透在學生的血液里,融化在學生的靈魂中是每個語文人使命。

責任編輯? 韋英哲

猜你喜歡
古詩文古詩詩詞
“擬古詩”之我見
關注詩詞
關注詩詞
關注詩詞
品讀古詩
品讀古詩
古詩文閱讀備考指津
品讀古詩
引領小學生誦讀古詩文之妙招
詩詞之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