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機理、演進邏輯和理論品格

2024-05-09 08:06濤,張
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思想建設文化

陸 濤,張 健

(云南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昆明 650500)

一、問題的提出

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10 月7 日至8 日在北京召開,會議首次提出和系統闡釋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習近平文化思想推動了黨的文化建設理論的創新,彰顯了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明確了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追求的新的面向,標明了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建設的路線圖和任務書。然而,這種思想的形成具有什么樣的生成機理?遵循了什么樣的演進邏輯?具有什么樣的理論品格?弄清這些問題,有助于我們全面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內容,從而更好地投身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一)文獻綜述

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研究經歷了兩個階段,在形成“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完整表述之前,學界主要從文化自信、“第二個結合”“兩創”理念、文化強國以及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等局部表述著手研究。在形成“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完整表述之后,學界著力于從整體上系統研究“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邏輯、科學內涵及時代價值。

1.“習近平文化思想”完整表述之前——局部展開。聚焦做好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習近平總書記鮮明地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創新理論,學界從不同的理論視角開展了充分的研究。

(1)習近平文化思想之“文化自信”篇。劉林濤對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質特征及其當代價值做了科學的界定①劉林濤.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質特征及其當代價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6(04).;云杉在《紅旗文稿》中連續發三篇文章思考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對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意義②云杉.文化自覺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強——對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思考(上)(中)(下)[J].紅旗文稿,2010(15、16、17).;趙付科等從邏輯、內容、意義三個層面對習近平文化自信觀做了宏觀把握;田克勤等則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國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看作是堅定文化自信的三個維度③田克勤,鄭自立.堅定文化自信的三個基本維度[J].思想理論教育,2016(10).;其他學者則論證了不同的主體應該如何樹立文化自信。

(2)習近平文化思想之“兩個結合”篇。韓慶祥從現實、歷史、理論三個維度全面深入理解了“兩個結合”的核心要義和思想精髓④韓慶祥.全面深入理解“兩個結合”的核心要義和思想精髓[J].馬克思主義研究,2021(10).,姜輝論證了“兩個結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然途徑⑤姜輝.“兩個結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然途徑[J].當代中國史研究,2021(05).,臧峰宇認為“第二個結合”形成的新文化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了更加宏闊深遠的歷史縱深,將 “古今中西之爭”轉換為文化古今相通與文明交流互鑒,以交融會通的方式促進了文化“涵化”⑥臧峰宇.“第二個結合”與中華民族的舊邦新命[J].中國社會科學,2023(08).。于穎則闡釋了“第二個結合”視域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生發邏輯、獨特內涵以及重大價值⑦于穎.“第二個結合”視域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生發邏輯、獨特內涵及重大價值[J].統一戰線學研究,2023(04).,其他學者則從不同角度闡釋了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建設理路。

(3)習近平文化思想之“兩創”理念篇。范鵬等對“兩創”理論內涵做了概念界定、內涵闡釋和理論解讀⑧范鵬,李新潮.界定與辨析:“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內涵解讀[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02).,吳增禮等認為以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治國理政的文化資源、人民中心的“兩創”導向作切入點,應成為探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重要維度,社會物質條件、歷史差異性和價值有限性,構成了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限制因素⑨吳增禮,王夢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維度和限度[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01).;王藝霖則認為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是做好“兩創”的前提、培養文化自信是做好“兩創”的基礎;完善價值表達,實現話語轉換,是做好“兩創”的關鍵⑩王藝霖.習近平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知行關系為例[J].黨的文獻,2016(01).。

(4)習近平文化思想之“文化強國”篇。張國祚認為習近平文化強國戰略是包括培育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等在內的具有重大意義的戰略大思路。石文卓認為文化創新是文化建設與發展的靈魂所在,文化創新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關鍵所在①石文卓.文化創新: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之關鍵[J].求實,2013(06).;何星亮從歷史、現代化、文化、全球等視角系統闡釋了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基本內涵②何星亮.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什么樣的文明——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基本內涵[J].人民論壇,2023(14).。其他學者則從文化強國戰略與紅色文化、體育文化、農村文化等結合方面探討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2.“習近平文化思想”完整表述之后——系統展開。2023 年10 月7 日至8 日,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在北京召開,首次提出了“習近平文化思想”,引發了學界熱議,從不同的維度系統研究習近平文化思想。

(1)理論實踐相統一的維度。方世南認為習近平文化思想是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的高度統一,是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性認識而形成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具有寬廣領域、獨創性貢獻和體系化、學理化特征的理論體系,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實踐遵循③方世南.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J/OL].學術探索:1-6.。

(2)三重邏輯分析的維度。劉成等基于歷史、理論、實踐三重邏輯分析框架詮釋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內涵,彰顯了這一思想的科學性、實踐性和開放性,是指引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方向、邁向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動力支撐④劉成,李建軍.習近平文化思想蘊含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J/OL].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2.;姜匯泳等論述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邏輯、科學內涵和實踐進路,認為這一思想的生成邏輯由立足文化根基和底氣的歷史邏輯、馬克思主義文化思想的理論邏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實踐邏輯構成⑤姜匯泳,王旭東.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邏輯、科學內涵與實踐進路[J/OL].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7.。

(3)多重特質分析的維度。姜匯泳等認為習近平文化思想包括加強黨對文化建設的全面領導、以“第二個結合”為基本遵循、強調以文化人,服務人民、推進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增強中華文明影響力塑造力的科學內涵⑥姜匯泳,王旭東.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邏輯、科學內涵與實踐進路[J/OL].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7.;胡鈺認為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具有戰略性的思想體系,也是具有創新性的思想體系,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理論與實踐方面都具有極強的指導性⑦胡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戰略內涵[J/OL].青年記者:1-6.;胡佳、田琛則基于對“三大文化”的繼承、弘揚和發展,探討了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導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文化選擇⑧胡佳,田探.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導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文化選擇——基于對“三大文化”的繼承、弘揚與發展[J/OL].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3.。

(二)文獻述評與問題意識

在“習近平文化思想”完整表述提出之前,學界對習近平提出的關于文化建設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和新論斷已經有了大量的研究,且成果頗豐,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其一,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第二個結合”因提出時間較短,相關研究不夠深入,多集中在生發邏輯、獨特內涵和重大價值等學理性方面,實踐層面的研究尚淺;其二,首次提出的“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界相關研究薄弱,且主要集中在生成邏輯、科學內涵、時代價值等方面,缺乏對習近平文化思想歷史演進邏輯和理論品格的研究。本文基于前人研究的觀點,在總結習近平文化思想生成機理的基礎上,厘清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演進邏輯,并試圖總結習近平文化思想表現出的理論品格。

二、生成機理:習近平文化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的智慧結晶

“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說明,任何一種科學思想理論的產生和發展既有深刻的時代背景和現實根源,又有該思想理論得以形成和發展的理論淵源和思想材料”①方世南.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J/OL].學術探索:1-6.。習近平文化思想繼承了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思想,與馬克思主義文化觀一脈相承,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土壤,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的智慧結晶。

(一)習近平文化思想與馬克思主義文化觀一脈相承

馬克思主義文化觀是在唯物史觀的基礎上對文化的社會地位和作用及發展規律的科學揭示與概括。它“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其哲學基石,以實現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為其政治立場,以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其價值目標”②田貴平,竟輝.馬克思主義文化觀的再解讀[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馬克思提出“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的唯物主義觀點,認為社會存在是確定文化發展理論的前提,從而科學闡釋了意識形態的歸宿問題。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以馬克思主義文化觀為理論基石的科學理論。馬克思恩格斯運用唯物史觀分析揭示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發展規律,對人類文化的產生和發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習近平總書記堅持從唯物主義的哲學立場出發,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戰略機遇與風險挑戰并存的時代特征有著充分的認識,充分吸收和借鑒馬克思主義關于文化發展的重要思想和觀點,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緊密結合中國社會發展基本國情,“在集中精力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識形態工作,必須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時候都不能旁落,否則就要犯無可挽回的歷史性錯誤”③新華社記者.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紀實[N].人民日報,2023-10-07(001).。帶領黨和人民取得了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的歷史性成就,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轉變,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二者是一脈相承的。

(二)習近平文化思想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土壤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的重要體現,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①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22-10-26(001).。上述十個方面的內容提煉展示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宇宙哲思、邦交之道、治國理念和精神追求②王易,王凡.論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的深刻意蘊、重點任務及時代要求[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03).。習近平文化思想致力于傳承與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在新時代賦予文化發展以新的內涵,全力維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安全,增強文化自信,使我們在新時代廣闊的文化空間中,探索文化發展面向,推動文化創新發展。

時代所需、使命所系、群眾所盼,是宣傳思想文化戰線面臨的一道必答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審時度勢、謀篇布局,在文化建設方面,提出了許多新觀點新思想新論斷,以積極健康的心態,科學理性的態度,正確運用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來正確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優勢,堅定文化自信、堅守文化立場、不斷增強文化認同感、夯實中華民族文化自信根基,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提供了厚重的歷史支撐。

(三)“兩個結合”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根本途徑是‘兩個結合’”③習近平在陜西延安和河南安陽考察時強調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而不懈 奮斗[N].人民日報,2022-10-29(001).。一方面,中國的具體實際需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指導,馬克思主義也只有在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才能轉化為實踐的力量;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廣泛傳播,不可避免地要與中國傳統文化交織碰撞,因此,“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只有植根中國歷史文化的沃土,才能根深葉茂”④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22-10-26(001).。

“兩個結合”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原創性貢獻,但這一創新并不是憑空產生的,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早在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已經初步形成了推進“第二個結合”的理論自覺,并將其運用于構建新民主主義文化體系的實踐探索,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性飛躍。從歷史層面看,二者相結合才能使馬克思主義真正扎根中國;從理論層面看,二者具有契合性和互補性,可以互相成就;從現實層面看,掌握文化話語權是推進二者結合的現實需要⑤羅嗣亮,江秋飛.“第二個結合”:出場邏輯、結合理路和實踐原則——以毛澤東妙用中國神話典故為例[J/OL].毛澤東研究,2023(04).。習近平總書記立足當代中國實際,深化對中華文明智慧結晶的認識,從理論上提出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原創性思想觀點,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闡發,并使之融入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在理論與實踐層面的有機融合,極大地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進程。

三、演進邏輯:習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國共產黨歷屆領導集體文化思想的最新成果

關于文化建設思想,黨的歷屆領導人都做過精辟論述,文化建設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一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繼往開來,繼承發展了歷屆領導集體的文化建設思想,最終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

毛澤東立足于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建設實踐,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文化建設的基本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形成了以唯物史觀為基礎的文化觀,其核心要義體現在文化功能、態度、實踐三個方面;以批判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為主要內容,同時吸收西方文化思想精華,構成“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價值導向與實踐意義;以“雙百”方針和“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指導原則與根本方向。

1.文化的價值功能:文化是社會的有機構成部分。毛澤東認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于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而經濟是基礎,政治則是經濟的集中表現”①毛澤東選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5.。政治、經濟和文化一起構成了一個社會的有機體,而文化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和能動性。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把社會當作一個蘊含經濟、政治和文化的“三位一體”的有機結構進行分析,明確指出文化是能反映并指導政治斗爭和經濟斗爭的觀念形態,內在的蘊含著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屬性和國家意義。

2.對待文化的態度:批判地繼承和吸收。毛澤東對于中國文化問題的思考超越了“體用之爭”的偏狹,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觀。他指出:“批判性地繼承和吸收中西文化遺產,并將中西文化加以結合,使之變成革命的為人民服務的東西”②段書勤.試論毛澤東文化觀的核心特色[J].理論探討,1993(06).。包含兩個層面的意思:其一,對傳統文化要批判繼承,古為今用,因為傳統文化是發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中國現時的新文化也是從舊文化發展而來。其二,對外來文化要吸收借鑒,洋為中用,“我們既反對盲目地接受任何思想也反對盲目抵制任何思想”③毛澤東文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66.,“如果學了外國的,就對中國的沒信心,那不好”④毛澤東文集:第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81.。

3.文化的指導原則:“兩為”方向和“雙百”方針。1942 年5 月,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首次提出文藝為什么人服務的問題,1944 年10 月30 日,他在陜甘寧邊區文教工作會議上指出“我們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工作者必須有為人民服務的高度的熱忱”⑤毛澤東選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12.,1949 年“文化為人民服務”正式寫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這是我國對“兩為”方向的最早確認。1956 年4 月28 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第一次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并列提出,認為“雙百”方針是根據中國的具體情況提出來的,是促進藝術發展和科學進步的方針。

(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

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為新時期黨的文化建設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新的實踐基礎和理論源泉。鄧小平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文化發展思想、江澤民指出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胡錦濤提出關于文化建設的五個方面的論斷等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

1.鄧小平文化建設思想。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文化思想領域面臨著新變化與舊規章的激烈交鋒,鄧小平同志提出“所謂超政治的文化是不存在的”,認為文化是有階級的,立足社會主義方向,始終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思想;強調“要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發展高尚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①鄧小平文選: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0.,構建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主體的文化建設格局,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把著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作為著眼點和落腳點。

2.江澤民文化建設思想。文化是一個政黨的靈魂和旗幟,任何一個政黨都必須以一定的文化作為自己的思想旗幟和精神力量。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江澤民同志提出“中國共產黨要是中國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文化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大力促進科技進步與創新”、“繁榮與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等論斷,把黨的先進性、國家的前途命運與文化聯系起來,標志著中國共產黨文化意識的理性自覺和對文化價值認識的升華,也昭示著中國共產黨文化使命感的加強。

3.胡錦濤文化建設思想。隨著社會的深刻變革和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尤其是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和網絡社會的崛起,社會意識形態領域涌現出各種思想,彼此相互激蕩,對社會主義價值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胡錦濤同志恰逢其時地提出社會主義榮辱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網絡文化建設和提升文化軟實力建設五個方面的文化建設思想,不僅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實踐本色、人本特色,而且體現了民族性與世界性、先進性與和諧性、繼承性與創新性、真理性與價值性的統一。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文化建設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和新論斷,內涵十分豐富、論述極為深刻,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毛澤東文化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思想,形成的習近平文化思想,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章。

1.習近平文化思想繼承和發展了毛澤東文化思想。毛澤東文化觀和習近平新時代文化思想是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但在文化基因、理論根基、價值取向等方面具有同根、同源、同向的內在同構性②鄭東艷.毛澤東文化觀與習近平新時代文化思想的同構性[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3).。在文化基因層面,習近平總書記繼承了毛澤東文化思想,重視研究中國傳統文化,把中國傳統文化視為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基因,堅持用毛澤東提出的“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方法,對傳統文化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厘清了從中吸收什么、摒棄什么、改造什么,從而更好地完成對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理論根基層面,習近平文化思想繼承發展了毛澤東文化思想“社會是由經濟、政治、文化構成的有機整體”的論斷,指出要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抓好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繼續鍥而不舍、一以貫之抓好精神文明建設。在價值取向層面,毛澤東和習近平都堅持“以人民為本位”,像毛澤東一樣號召文藝工作者要虛心向人民學習,向生活學習,主張文化必須為大眾服務,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表現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①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51.。

2.習近平文化思想接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文化發展的社會主義方向,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強調我國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指出“實現中國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雙飛的發展過程”②習近平.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N].人民網,2014-03-28.,同時強調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作用,培養人民的理想信念、責任擔當,培育時代新人,繼承并創新發展了鄧小平的文化建設思想。在江澤民文化建設思想的基礎上,提出到2035 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明確指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強調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在胡錦濤文化建設思想的基礎上,把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提出堅定文化自信,著眼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明確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提出“兩個結合”重大論斷,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探索面向未來的理論和制度創新。

四、理論品格:習近平文化思想全面體現了新時代治國理政的時代特征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是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原則,扎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沃土,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繼承發展了歷屆中國共產黨領導集體的文化建設思想,表現出新時代治國理政所擁有的鮮明理論品格。

(一)人民性:以人為本、人民中心

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叭嗣窦仁菤v史的創造者,也是歷史的見證者,既是歷史的‘劇中人’、也是歷史的‘劇作者’。文藝要反映好人民心聲,就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個根本方向”③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51.。人民創造文化,文化影響人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文化,由人民創造并最終服務于人民。

一段時間我國文化建設問題的出現,其根源在于把經濟利益擺在了過高的位置,網信、文藝、新聞、哲學社會科學、思政、文化傳承發展等各個領域的工作者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工作方法嚴重破壞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種發展觀的實質是一種“以物為本”的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文學藝術家和規模宏大的文化文藝人才隊伍”①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22-10-26(001).。其實質在于,文化發展的目的在于人民,文化發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文化發展的成效由人民評判,要始終把滿足人民群眾的利益和需求放在文化建設的關鍵環節。

(二)實踐性:明體達用、體用貫通

“體”指“本體”,即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價值觀念、優秀文化,亦指科學的思想理論;“用”指實踐。這八個字明確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理論與實踐的辯證統一關系。新時代以來,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變革,文化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表現在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強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堅守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②歐陽雪梅.新時代文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與歷史性變革[J/OL].毛澤東研究,2023(04).。

新時代帶來新課題,新課題呼喚新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誕生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戰略機遇與風險挑戰并存,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因此必須有新氣象新作為。首先要明確首要政治任務,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其次要聚焦新的文化使命,即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最后要遵循基本原則,即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

(三)世界性:開放包容、合作共贏

新時代的中國正積極有為地參與全球治理體系的建構和完善,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外交和推進“一帶一路”倡議行穩致遠的時代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地提出了“一尊重、三超越”的人類文明交往理念③謝清果.文明共生論:世界文明交往范式的“中國方案”——習近平關于人類文明交流互鑒重要論述的思想體系[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06).,以“文明共生論”回應西方的“文明沖突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的博大氣象,就得益于中華文化自古以來開放的姿態、包容的胸懷。無論是對內提升先進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還是對外增強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影響力,都離不開融通中外,貫通古今?!雹芰暯?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N].人民日報,2023-06-03(001).強調要以開放包容的姿態,融入世界,積極借鑒吸收國內外優秀文明成果,始終堅持胸懷天下,既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幸福,同時也要為世界謀大同。習近平文化思想展示的廣闊國際視野,在堅守中華文化立場中增強中華文明影響力和塑造力,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同時堅持倡導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對中國乃至世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⑤姜匯泳,王旭東.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邏輯、科學內涵與實踐進路[J/OL].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7.。

(四)創新性: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七個著力”強調了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重要性。創新既是理論問題,也是實踐問題,其現實驅動力在于解決新時代新情況新問題的直接需要?!爸袊厣鐣髁x進入新時代,遇到的問題會更新、矛盾會更大、任務更艱巨、情況更復雜、特點更多樣。如果抓不住新時代矛盾的新特點,其必然影響在新時代歷史起點上推進“四個偉大”的新實踐①祝福恩,隋芳莉.“新時代”需要“新思想”的引領和支撐——學習中國共產黨十九大報告體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01).。

文化發展的實質在于文化創新,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歷史文明發展昭示著中華民族是具有創新創造能力和包容共建精神的民族,發展與創新是歷史常態,只有創新才是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發展提出的重大問題的關鍵。習近平文化思想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辯證地看待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和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使其不斷貼近時代的要求,歷史和實踐證明,只有守正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才能始終保持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五)戰略性:立足整體、高屋建瓴

“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就大有希望”②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4.。習近平文化思想立足整體、高屋建瓴,以高瞻遠矚的戰略視野對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進行明確的戰略定位、設定清晰的戰略任務、做出系統的戰略部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③習近平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做出重要指示[N].新華網.2023-10-08.確立了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極端重要的戰略定位;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面臨著新形勢新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有新氣象新作為,明確首要政治任務、聚焦新的文化使命,指明基本原則遵循,聚焦“七個著力”,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加強和改進對外宣講工作,堅決有效防范化解意識形態風險;加強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領導,以釘釘子的精神把各項戰略部署落到實處。

(六)法治性:法治保障、剛性制約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積極作用,一個政黨執政,最怕的是在重大問題上態度不堅定,因此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在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這個根本問題上,我們要樹立自信,保持定力”④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35.。

習近平文化思想強調要確保責任落實上的“嚴”,加強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領導,落實政治責任、強化法治保障,加強對重大問題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戰略任務的統籌指導,對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各級黨委和領導干部負有重大政治責任;要強化法治保障上的“實”,制定了《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條例》等法律文件,推動意識形態領域的全局性、根本性轉變;要堅持強化法制保障,以剛性的法規制度提供有力的指導和支撐,不斷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開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科學化、法治化水平。

五、結語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理論與實踐、傳統與現代、歷史與現實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這一系統中運行和相互作用中生成的,創造性地繼承發展了中國共產黨歷屆領導集體的文化建設思想,表現出人民性、實踐性、世界性、創新性、戰略性、法治性等鮮明的理論品格,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章,成為指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根本遵循。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時代大潮和歷史洪流雙重激蕩的產物,順應了歷史趨勢、回應了人民期盼,豐富拓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時間上,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晚于習近平經濟思想、法治思想、強軍思想、外交思想以及生態文明思想,但在空間上與上述思想有著天然的并列關系,是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基礎上“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結晶,有著科學的理論基礎和堅實的實踐基礎。受文章篇幅所限,本文僅僅采用文獻分析和邏輯論證的方法,從生成機理、演進邏輯、理論品格三個方面對習近平文化思想展開討論,對于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實踐路徑選擇和個案研究,尚待后續研究繼續深入探討。

猜你喜歡
思想建設文化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思想與“劍”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思想是什么”
誰遠誰近?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