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文化思想價值探析

2024-05-09 08:06劉美驛李學林
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文明時代思想

劉美驛,李學林

(西南石油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成都 610500)

2023 年10 月8 日,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上首次提出了習近平文化思想,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路線圖和任務書①習近平.習近平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N].人民日報,2023-10-09(001).。習近平文化思想作為一個內容豐富、邏輯嚴密、系統完整、實踐性強的思想體系,彰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目前學界關于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研究較少,主要研究都集中于對習近平傳統文化觀②楊筱明,楊敏.傳統的“重構”與“新構”——試析習近平傳統文化觀[J].理論月刊,2017(11).、習近平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論述③張麗君,黃靖.習近平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論述的意義[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2(22).、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文化內涵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①陳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何以能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23(04).等的研究,而從“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整體性出發的論述較少。因此,本文試圖探析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時代價值,從整體出發,探討其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以期推動中國共產黨人擔負好“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②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N].人民日報,2023-06-03(001).,為努力建設好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鑄就中華文化新的輝煌創造理論條件和時代條件。

一、為新時代文化建設提供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一個不斷展開的、開放式的思想體系,在新的時代條件下,能夠激活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力量,推進中國共產黨在文化建設方面的理論創新,促進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保護和創新,使全國的創新能力得到充分發揮。

(一)激活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真理力量,推動黨的理論創新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同中國文化建設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激活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力量、推動了黨在文化建設領域的理論創新。

一方面是繼承與豐富。習近平文化思想對馬克思主義文化思想的繼承與豐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對文化產生根源與發展規律的繼承與豐富。馬克思、恩格斯指出文化形成以物質資料生產為前要條件,是由客觀現實的經濟活動決定的,馬克思曾談道“家庭教育、國家、法、道德、科學、藝術等等,都只是某些特定的生產方法,而這些方法都是由生產的普遍規律所決定的?!雹壑泄仓醒腭R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6在此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論述文化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與客觀規律,并認為文化與經濟活動互動交融是中國經濟建設進程中的一大亮點和特色,強調文化要服從于生產規律。第二,對文化特性和產生價值的繼承與豐富。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文化具有階級性、民族性的特點,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載體和有機組成部分,體現出統治階級的執政思想和理念,即“統治階級的思想將為文化冠上階級的標簽”④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0.。同時,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統治階級在文化建設中必須要重視民族文化,加強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點明了文化的民族性特點。此外馬克思、恩格斯對文化價值的論述緊緊圍繞“人”來展開,不僅體現在人的生存發展要求上,也體現在對整個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作用上。習近平總書記充分汲取馬克思主義文化思想中關于人的觀點,提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奮斗的目標”⑤習近平.之江新語[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49.等觀點和要求來推動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滿足。第三是對加強無產階級政黨對文化建設的領導這一理論的繼承與豐富。列寧認為無產階級政黨必須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才能使文化建設與社會主義方向一致,同時他指出:“俄國的工人階級有能力奪取權力,但他們還不知道怎樣去使用,但如果他們想學,是可以學到的?!雹僦泄仓醒腭R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列寧選集:第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55.也就是說,無產階級政黨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必須還得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文化水平,才能更好地指導文化建設。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在其文化思想中對領導干部做出了更多的文化素質要求,強調要充分發揮共產黨員領導帶頭作用,放棄重經濟輕文化的錯誤觀念。

另一方面是發展與創新。習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規律的新認識,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文化篇”上的重要體現,是對新時期黨進行理論創新的重要貢獻。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一切劃時代的體系的真正的內容都是由于產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②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4.,這一論述實際來自于回答時代重大課題的需要、推動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習近平文化思想正是基于“需要”,在對馬克思主義文化思想發展與創新中深入回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時代課題所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統一有機整體的呈現和澄明”③宋友文.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學體系和理論創新[J].南京社會科學,2023(12).。此外,馬克思指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④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6.。習近平文化思想推動了黨在文化建設領域的理論創新。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⑤習近平.習近平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N].人民日報,2023-10-09(001).,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本就涵蓋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等多個領域,文化建設貫穿所有領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習近平文化思想應時而生,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章,為新時代文化建設平穩發展提供了創新性啟發,成為新時代文化建設強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學的行動指南。

(二)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激發民族創新活力

習近平文化思想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進行了深刻概括,把重點放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上,從而促進文化的繁榮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雹蘖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55.中華傳統文化是在幾千年歷史實踐中反復錘煉、沉淀、發展而形成的中華民族特有的價值追求和信仰追求,彰顯中華民族的高尚品格、獨特氣魄與性格。無論是“克己復禮”“修己以敬”“訥于言而敏于行”等德育思想,還是《晉書》中提到的“夫天地之大,黎元為本”,《抱樸子·內篇·地真》涉及的“夫愛其民,所以安其國” 等民本思想,再或是《論語》中《子路》篇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左傳》講“親仁善鄰,田之寶也”等和合智慧都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在治國理政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格外重視并善于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分挖掘和總結其蘊含的精神內涵和現代價值,明確指出挖掘和闡發“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平、求大同”①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4.等傳統文化精髓的時代價值,并提出意識形態問題、宣傳思想陣地問題、理想信念問題,強調“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魂聚力,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②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90.。邁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刻總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內涵的基礎上提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意識形態領域凝聚了動力。習近平文化思想充分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并應用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之中,適應了時代發展要求和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中華文化繁榮昌盛擘畫令人鼓舞的美好前景。

習近平文化思想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在新時代的傳承、保護與創新,激發了全民族創新活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推陳出新的前提是要對其進行傳承和保護,每個民族在發展自身文化過程中不能丟掉本民族的文化。從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魏晉時期的文化多元走向,再到近代以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各種學說不斷涌現的生動活潑局面,在一定程度上都為文化的創新和突破立下基調。為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边@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充分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前提下提出的對優秀文化資源的傳承,而傳承的目的是為了能夠讓文化得以創新,不僅要“用起來”還要“活起來”。由于傳統文化中不可避免地包含陳舊的過時的糟粕性成分,必須有鑒別、有取舍,并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狀況進行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利用,堅持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傳播和轉化,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把過去、現在、未來貫通起來,既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源頭活水,又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讓中華文化綻放出更加奪目的時代光彩。同時,習近平文化思想賦予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表達形式,在不斷對傳統文化進行具有創新意義的發展過程中改進創新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推動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奮斗實踐,為新時代文化建設鞏固和壯大了主流思想輿論陣地和創新氛圍,以新氣象和新作為激發了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二、明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路線圖和任務,推進民族復興

習近平文化思想對文化建設中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深刻闡述了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地位作用,充分肯定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對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戰略部署,有利于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一)擔負文化使命,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供指導

一方面,習近平文化思想對中國共產黨對新時代文化工作的全面領導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性進行了深刻闡述,對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出戰略部署。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進行的種種艱辛探索證明,能夠擔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的只能是中國共產黨,這一在“共產主義運動”中應運而生的兼備科學文化發展素質和強大組織力的政黨,在歷史進程中始終代表著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毫不動搖地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確保在文化建設過程中充分發揮其核心領導作用,秉持“只有堅持黨性、站在黨的立場上,才能更好、更全面反映人民愿望”①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26.的態度為社會撐起了“必將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的廣闊文化天空。進入新時代,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呼應了黨的二十大對文化建設作出的戰略部署,其中包含文化工作布局、意識形態工作等方面的部署和要求,“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明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路線圖和任務書”②習近平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N].人民日報,2023-10-09(001).。同時,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闡述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地位作用,而黨的十八大以來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之所以能夠取得歷史性成就,最根本的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因此,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對于新時代文化建設,特別是對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來說具有突出的思想性、指導性意義,它愈加堅定了中國共產黨人面對新的文化疑點、難點、痛點更好地把握戰略機遇和應對風險挑戰的信念,體現出其主動擔當新時代文化使命的決心,為當下甚至今后一段時期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提供堅強有力的、各方面和全過程的政治保證和思想保障。

另一方面,習近平文化思想切實增強了黨帶領人民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雹酆\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求是,2012(22).中國共產黨經過民主革命、改革開放等階段,在文化發展的道路上不斷探索,開辟出一條符合新時代發展要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在實踐中創新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道路。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提出:“我們要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之路,堅定文化自信,緊緊圍繞著舉旗幟、聚人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雹芰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求是,2022(21).而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無疑是對這條文化發展道路的拓寬。它要求我國在現代化文化建設中,對意識形態的危機進行堅決的、有效的預防和化解,敢于面對、敢于斗爭;要加強對宣傳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要把政治責任履行好、加強法制保證,建立一支強大的干部和人才隊伍,增強使命感;要以“釘釘子”的精神,落實好各項工作要求,不斷提升文化工作能力,提升文化工作的品質和效率……這些要求都體現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與時俱進地創新文化發展理論成果、推動各項具體文化建設工作做細做優并實在落地、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夙愿。

(二)回應了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提升國民素質

習近平文化思想發揮了文化的凝聚功能,充分激發人民參與文化強國建設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講話中強調,要牢牢把握人民的立場,并指出,新時代黨和國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要不斷充實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始終站在人民的立場上,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領導著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創造了豐碩的精神和文化成果,同時,也應該把發展的成果惠及所有人,在共建共享中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人民作為先進精神文化的主體以及主要的傳承對象,對于文化建設的成效有直接性的影響,而堅守住人民立場可以使我國在文化強國建設過程中更好地凝聚人民的智慧、創新文化建設和發展的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創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雹倭暯秸勚螄碚旱?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4.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充分尊重了人民的主動性,充分調動了其參與文化建設的主動性,充分發揮了文化發展為了人民、文化創新依靠人民的作用,提升人民群眾主動進行文化創造和文化創新的能力,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打造堅定而又忠誠的群眾基礎。

習近平文化思想回應了新時代人民對高品質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促進了人民群眾的思想文化新覺醒,提升了國民文化素養和品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粩酀M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②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46.。這就需要以人民需要為導向來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滿足新時代人們的所思、所想、所盼,把握人們對精神文化方面的需要的時代特點和重點,以此來科學、準確、高效地為人們提供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美好精神生活需求、豐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提供重要的理論導向。一方面,回應了人民對于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與渴望。習近平文化思想主題之一就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激發人民創建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動力、目標、方向等,進一步深化人民對高質量精神文化的科學認識和理論深度。另一方面,推動廣大民眾的思想、文化意識的覺醒,提高其文化素質與品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雹哿暯?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13.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立場、人民需要、人民期盼融進思想體系內,有利于推進文化建設領域文化體制改革的縱深發展,促進各類文化產業以人民群眾的高質量需求為標準,不斷擴大優秀文化產品供給的種類、數量,并提升質量,通過文化創意、科技創新、產業融合等方式,增強文化領域新的發展動能,提高產業鏈的現代化程度和創新鏈的效率,健全文化產品的流通系統,推動文化產品流暢、有序的流通,從而在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各類文化組織和文化企事業單位積極回應新時代人民多樣化、多層次的精神訴求,文化事業、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為人民提供更加健康豐富的文化生活,推動人民群眾自身文化素質和文化品位的不斷提高。

三、助力中華文化走出去、展現中國智慧和良好的負責任大國形象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對于推進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以及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民族文化自信心以及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促進了不同文明間的交流互鑒,汲取文明精髓

習近平文化思想秉持開放包容的態度講好中國故事,促進了不同文明間的交流互鑒,增強了中華文明傳播力與影響力??v觀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從古代絲綢之路的開通到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再到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東西方文明互學互鑒的例子不勝枚舉。隨著世界多極化格局深入發展,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家與國家間的交流不能僅僅局限于經濟、政治領域之中,勢必要延伸到文化領域。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到我國進行文化建設一定不能閉門造車,而是要加強與其他國家不同文化的交流,推動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向他國文化建設的優秀經驗學習進而促進世界文明交流邁入新的階段。新時代促進世界文明進一步交流互鑒,必須尊重各國文明的多樣性,以平等包容的態度對待不同文明。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是對尊重文明多樣性、秉持開放包容態度對待不同文明的生動詮釋。

首先,習近平文化思想順應了文化發展規律,尊重不同文化的多樣性。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中說道:“每一種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雹倭暯?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N].人民日報,2017-01-20(02).尊重文明多樣性是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的最基本的要求,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表明中國人民在更好地理解文明內涵基礎上,愿意以包容的姿態迎接世界不同文明、否認不同文明之間存在天生矛盾的觀點。其次,習近平文化思想承認不同文明之間的平等性,推進世界各國文明之間平等對話?!拔拿鳑]有高低、優劣之分”②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259.,如果世界上某一國家或者某一民族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對待其他文明,不僅不能參透他國文明的精彩和奧妙,還會阻礙本國文明甚至整個世界文明進程的發展。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捍衛著我國平等闡釋本國文明的權利,也呼吁世界各國文明平等相待、互尊互敬,極大地促進了中國人民與世界其他國家人民對不同文明的溝通與理解,加深了世界各族人民對中華文明的欣賞與認同。最后,習近平文化思想提倡以開放姿態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國門。習近平文化思想以戰略性、時代性和全球性的眼光來對待中華文明,在與其他民族文明的互動交往中充分借鑒和吸收他們的先進成分來豐富自身文明內涵,不僅充實、創新了本國文明的文化形態和內涵,也推動中華文明走向世界、融入世界不同文明之中,為人類思想綻放和創新提供了條件,同時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升國家文化治理能力和水平等提供有益參考。

(二)鞏固了中華文化主體性,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心

文化主體性是指“生活在一定的生活樣式中,擁有一定的文化形式的人,清楚地了解這種文化的歷史淵源和實際地位,并自覺地意識到這種文化的身份認同、民族認同、國家認同功能,并對這種文化的價值精神和內在活力抱有信心”③管寧.當代中國文化主體性建構的三重意涵[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01).。在越來越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階段,中華文化在新時代面臨著新發展階段所賦予的歷史使命,但目前中華文化仍面臨著西方文化入侵、社會文化轉型等現實挑戰,容易陷入文化主體性迷失、文化自覺意識缺失的發展困境,這些困境會讓中國人民對自身文化認同產生懷疑。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有助于破除中華文化面臨的重重迷霧,堅定地在“兩個結合”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切實增強中華文化的主體性。

一方面,習近平文化思想為中華文化主體性提供強大生機和活力。在全球化進程中,西方國家試圖將本民族文化塑造成占支配地位的全球性文化,并借助政治滲透、經濟擴張、文化交流等方式向世界各地傳播西方文化,使全球化帶有強烈的西方文化色彩。習近平文化思想以新的理論總結體系正視西方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關系,以動態性、發展性眼光看待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之間的文化問題,主張加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核心價值觀教育等主流文化教育,并將其內化為中國人民的文化意識和文化信仰,融入中華民族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從這個角度來講,習近平文化思想推動了中華民族傳統文明向現代文明的轉型,推動人民培養有主體性的文化意識,從而為中華文化的主體性塑造提供強大的生機和活力。另一方面,習近平文化思想推動中華文化主體性的重塑。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凝聚起中華文化的魅力精華,其蘊含的知識體系、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等促進人民主動摒棄冷戰思維、斗爭思維等觀念,理性看待西方文化的地位、功能、性質,在中西方文化互動中培育社會成員的文化身份認同,以積極主動的思想引領中國人民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身份認同。

(三)增強了我國文化的國際傳播能力,提升對外話語權

習近平文化思想加強和改進了黨的對外宣傳工作,推動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不斷加強,展示了中國智慧和良好的負責任大國形象,提升我國人民的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表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①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13.。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刻總結了我國以往在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中的經驗和不足,強調新時代在講述中國故事的時候要創新黨的對外宣傳工作,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不斷提升我國的國際傳播能力,以便更好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其一,推動了對外宣傳話語形式和內容上的創新。習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于中國不同地區之間的文化差異實情,高屋建瓴,由本國文化實情設身處地到世界不同國家意識形態的摩擦以及對外宣傳話語理論體系存在的短板,呼吁我國在推動理論創新的同時堅持“以我為主,兼收并蓄”的價值主張,注重將中國文化現代化建設發展的現實邏輯與實際情況相統一,促進對外宣傳的思維方式和處理方法的轉型,將中國文化建設問題作為出發點和對外宣傳話語體系的供養,進一步提升對外宣傳的話語反饋速度,從而增強對外宣傳工作中中國話語的信服力。其二,展示了中國智慧和良好的負責任大國形象。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呼吁世界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雹诹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求是,2022(21).全人類共同價值集中體現了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未來愿景的理性追求,是人類一系列優秀的價值目標和價值取向的聚集體。全人類共同價值是跨越時空、超越國界的文化結晶,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認同基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反映了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歷史方位和時代趨勢,是中國共產黨從現實價值出發以維護人類真正利益和改善當今人類未來命運為目標的中國方案。在世界多極化背景下,人類迫切需要富有理論生命力、對世界文明發展起促進作用的新理念、新方案的出現,習近平文化思想作為富有理論生命力的新理論體系從文化領域進一步回答了世界之問和時代之問,為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建構和文化傳播提供切實的理論保障,有助于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與對外話語權,積極主動地傳遞了文明交往之光,有利于我國國際形象和國際地位的提升。

猜你喜歡
文明時代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請文明演繹
思想與“劍”
漫說文明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思想是什么”
對不文明說“不”
e時代
e時代
e時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