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識形態視閾下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的建構之維

2024-05-09 08:06
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執政黨合法性政黨

楊 帆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 黨建教研部,海淀 100091;中共吉林市委黨校,吉林 32000)

政黨意識形態,亦可稱為政黨政治理念或政黨主張,是政黨構成的關鍵要素,它是政黨的靈魂和旗幟,是政黨的安身立命之本。意識形態是保持政黨執政合法性的重要來源,是增強執政能力建設的動能力量。意識形態是一把雙刃劍,充分利用并發揮其優勢才能對執政合法性形成長效保障。政黨意識形態是政黨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政黨建設良性互動的重要保障。因此,探究意識形態有效性與政黨執政長效性的動態機制可以為執政黨的意識形態政策提供理論與現實的雙重依據,并且有助于在執政過程中正確處理意識形態與社會發展變革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保障政策決策的可行性與國家治理的科學性。

一、政黨意識形態的功能二重性

政黨的意識形態,在一定程度上,表現為一種明顯的政治傾向、立場或主義。馬克思、恩格斯曾在唯物史觀的角度提出意識形態的概念,認為意識形態是一種特殊的意識,是一定階級社會結構中與經濟基礎相適應的并“聳立”其上的“政治的上層建筑”①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這就注定了意識形態與政治之間的不可分割性。政黨作為現代政治生活中的活躍主體,自然成為意識形態的最主要載體之一。凡是政黨必然代表某一階級的利益,這種立場便集中體現于政黨的意識形態中。政黨內部成員的價值觀念、理想信念通過政黨意識形態得以體現,黨內成員與黨外民眾之間的凝聚力通過政黨意識形態得以形成。一方面,它能夠使政黨成員群體產生彼此共有的情感、認知與利益表達,另一方面,能夠為政黨成員與普通民眾的溝通提供銜接性介質。政黨意識形態主要包括表現性作用、規范性作用以及工具性作用。根據其功能發揮的范疇,可以將三類作用劃分為政黨內部功能與政黨外部功能,雙重功能同時作用并且統一服務于政黨的政治意圖,這便是政黨意識形態的功能二重性,功能二重性的協同作用才能夠促進政黨(尤其是執政黨)的目標實現。

(一)內部功能

政黨意識形態的內部功能,是指意識形態在政黨內部發揮的使黨內成員之間產生價值認同的作用集合,主要包括表現性作用以及規范性作用。表現性作用,即意識形態突出體現政黨內在本質的外在表現的功能。政黨,作為政治組織,具有其內在本質屬性,也就是政黨的性質和品質,而這些內在屬性需要以某種實際載體傳遞給黨外民眾,這種表達的過程體現意識形態的表現性作用。政黨意識形態表現的內容是最基本的,不受外部環境影響的,回答政黨是什么的問題,解決政黨不是什么的困惑,所體現的不是政黨的行為或政黨的目的,這也是政黨意識形態功能與政黨本身功能之區別。實踐中各國政黨意識形態表現有所不同。如果一個國家意識形態復雜,對立明顯,則政黨意識形態斗爭比較激烈,左右離心傾向很大。反之,如果一個國家共識多,強調意識形態的包容性,階級合作就占上風,左右之間距離也較小。②沈云鎖,潘強恩.共產黨通史第一卷(下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916.雖然意識形態是抽象的理論,但并不意味著它是空洞的不可理解的,因為它一定具有現實指向性,這種指向性可以通過表現性功能體現到政治生活中。比如不同的政黨意識形態表現出不同的觀點傾向以及政治取向,保守或激進、先進或落后、積極或消極等不同的態度與政黨政治立場相結合,再以政治主張的形式表達給公眾,從而形成對于政黨意識形態內部作用的表達。毫無疑問,不同政黨具有不同的政治立場和政治傾向,所表現出的意識形態也會大不相同。

政黨意識形態的規范性作用,是指意識形態為黨內成員的思想起到整合作用,使其能夠產生符合邏輯、客觀真實、滿足政黨政治取向的價值認同。政黨內部的成員(黨員)是不同的個體,必然有個性,存在不同的思想取向,有不同的個人想法,對問題的思考與表達會有差異,如果將這些差異帶到政黨活動中,則會產生分裂政黨的危險;因此,政黨需要有共同的價值取向來整合黨員的思想,盡管個體有差異,但是政黨作為一個整體,必須有共同的理念,這樣才能夠產生集體行動的效應,保證黨內的思想一致。從這一層面看,意識形態對黨內成員猶如“黏合劑”,具有思想約束與行為約束之功能,有助于黨內成員達成政治共識、統一思想、凝心聚力,也有助于本黨統一行動、增強合力、提高競爭力或戰斗力。①劉紅凜.信息化時代的政黨重塑與黨的建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61.

(二)外部功能

政黨意識形態的外部功能是指政黨所持有的意識形態除了在黨內發揮作用,對于黨外人士(人民群眾)也產生一定影響,這種影響可以逐漸上升為共同認知,從而形成民眾價值認同,這種認同需要建立在信服的基礎之上。那么,如何讓群眾對政黨意識形態有信服之感,這就要求政黨意識形態充分發揮工具性作用。以凝聚民心、整合利益、規導行為以及表達訴求為目標,工具性作用使政黨的合法性得到保障。合法性是在現代政治學中的一個重要話題,是指“某個政權、政權的代表及其命令在某個或某些方面是合法的。它是一種特性,這種特性不是來自正式的法律或法令,而是來自由有關規范所判定的、‘下屬’據以(或多或少)給予積極支持的社會認可(或認可的可能性)和‘適當性’”②[英]戴維·米勒.韋農·波格丹.鄧正來,譯.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410.。政黨作為政治組織,實現其政治目標是主要任務,這一政治目標的最佳實現方式則是奪取執政權、成為執政黨,以最大限度使政黨所代表的階級利益得以達成。任何執政黨只有不斷建構執政 的合法性基礎,才能獲得民眾的認同而延續其政治統治。執政黨合法性的重要基礎之一便是民眾的認同,若沒有認同,權威便不復存在,執政更無從談起。因此,西方選舉模式下的政黨對于執政權的競爭,常常上演為爭奪選票的戲碼。擁有選票就意味著獲得選民的支持,贏得選民對于政黨的價值認同,鞏固自己的執政地位。

充分發揮意識形態的外部功能需要實現民眾對于意識形態的真正認同,這種認同是認知認同、情感認同、內化認同和實踐認同的有機統一。③聶立清.我國當代主流意識形態認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55.認知認同是通過對理念和主張的理解,在思想上對政黨意識形態逐漸接受的過程,自身感覺與此意識形態所主張的價值觀越來越相似,是一種自發性的接受;情感認同是心理上和情感上對政黨的意識形態愈加親近和認可的感覺,塑造一種主動性的接受;內化認同則是前兩者的升華,把意識形態的觀念和規范內化于心的過程,形成一種內生性的接受;而最為重要的則是實踐認同,是將理論、思想、價值、認同等與實際行動相結合的結果,真正達成實效性的接受。實踐認同的形成同樣可以反饋促進認知認同、情感認同以及內化認同。因此,整個過程并不是單向的動態演進過程,而是雙向的循環運動機制。

基于意識形態的內部功能與外部功能之間的內在聯系,可以將政黨意識形態功能二重性與執政合法性的邏輯關系建構如下:首先,政黨執政合法性的取得是意識形態內部功能與外部功能共同作用的結果,二者缺一不可。同時,黨員價值認同所激勵的內部功能發揮又是產生民眾價值認同的前提和基礎,通過宣傳的效果外溢將內部功能轉化為外部功能,繼而促進執政合法性的生成。

二、意識形態有效性與執政長效性的互動理路

(一)意識形態有效性

政治意義上的有效性主要指政治權力或執政集團的實際作為,是指其對社會進行統治或管理的實際績效。①唐愛軍.在有效性中提升合法性——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的建構路徑[J].天津社會科學,2016(04).意識形態有效性同樣強調實際績效,在政黨意識形態的傳播過程中,有效性是其工具性作用發揮的重要組成部分。政黨意識形態只有在功能上實現工具性作用,才能產生管理績效或統治績效,使其具備有效性。

何謂有效的意識形態?意識形態有效性建構是系統化工程,其內在動力便是“彈性與張力”。凡成功的意識形態必須是靈活的,以便能得到新的團體的忠誠擁護,或者作為外在條件變化的結果而得到舊的團體的忠誠擁護。②[美]格拉斯·C.諾思.陳郁,等譯.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遷[M].北京:三聯書店,1994:58.與時俱進的意識形態融合開放包容的原則,發揮宣傳、解釋和凝聚功能,最終達到社會整合目標,實現意識形態的解釋力和宣傳力。政黨意識形態“彈性與張力”的展現依托于政黨對意識形態的動態調整能力。不同的時代和發展階段,社會存在以及客觀現實生活條件會發生變化,此時,若意識形態并未適時調整,很容易導致價值認同褪去以及執政權的喪失。20 世紀70 年代中葉,印度曾出現彌漫于整個經濟領域的變革,在轉型中城市中產階層對國家的政治結構也提出新的要求。但是當時執政的國大黨并沒有及時對意識形態進行變革與調整,逐漸落后于社會變遷,政黨的社會基礎不斷被削弱。因此,意識形態有效性的發揮與切合時宜的政策調整密不可分。不僅如此,有效的意識形態須結合民族文化傳統而產生認同。從本質上來看,民族文化本身就是一種意識形態。③詹小美.民族文化認同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96.意識形態認同也是民族文化認同的一部分,它凝聚著民族性格、體現民族氣概。民族文化是根深于民眾心底的精神、心理與傳統,如果政黨意識形態脫離于民族文化,其認同路徑構建過程中必然受阻,內部功能到外部功能轉化的外溢效應無法產生,執政合法性也無從談起。意識形態有效性必然是彈性與張力、動態與調整、民族與文化的有機統一。

(二)執政合法性與長效性

執政合法性與執政長效性是嵌入式互相影響的關系。執政合法性實質上是一個復合型概念,是在政治實踐中不斷構建、補充、完善的。④張寧.中西政黨比較視下的中國共產黨執政合法性研究[J].理論導刊,2021(06).根據馬克斯·韋伯的觀點,“合法性就是人們對享有權威的人的地位的承認和對其命令的服從”⑤[德]馬克斯·韋伯.約翰內斯·溫克爾曼整理.林榮遠,譯.經濟與社會:上卷[M].北京: 商務印書館,1997 ∶238.。對于執政黨而言,合法性就是人們對政黨的執政地位的認可并且服從政黨的策略部署。認同是合法性的基礎,而合法性又是長效性的前提,執政合法性的保持能夠促成執政的長效性。盡管兩者有著諸多緊密的聯系和相似之處,但是長效性并不完全等同于合法性。政黨獲得長期執政的地位才能夠具備長效性,所面臨的挑戰與困難比合法性獲得更為復雜和嚴峻??梢哉f,合法性是回答政黨如何取得領導地位的問題,長效性則要回答政黨如何保障、維護以及鞏固自身的領導地位。

意識形態是一系列有助于使主導政治力量合法化的信仰或理念的集合①Yayoi Kato.Two Faces of Ideology: Double-Edged Functions of Ideology in the Reform Discourse Under Xi Jinping[J].Journal of Current Chinese Affairs, 2021(02) 137-161.,它天然地與合法性保持著聯系。執政合法性主要源于意識形態的共識、領袖魅力的影響、統治績效的產生以及民主選舉的制度。執政黨意識形態是維護執政合法性的工具,這也體現了意識形態的工具性作用。政黨取得執政地位通常以意識形態共識為基礎,而在政權穩定之后,若要實現長期執政,即執政長效性的保持,則對意識形態建設提出更高的要求。長期執政的政黨在國家社會發展進程中會經歷不同的歷史時期,承擔不同的歷史任務,意識形態面臨的挑戰更為多樣化、復雜化,此種條件下,意識形態調適力便成為舉足輕重的影響因子。然而,這種調整必定要符合人民基本需求和社會發展規律,否則會對執政黨產生顛覆性影響。意識形態的合法性來源于人民大眾的認同,如果一個國家的主導意識形態脫離了民眾認同,成為特殊階級利益的遮蔽和辯護手段,就會喪失廣泛的社會基礎,淪為虛假的意識、空洞的說教。②李江靜.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建設的百年探索[J].科學社會主義,2021(04).墨西哥革命制度黨曾經是墨西哥第一大黨,從1929 年至2000 年連續執政17 年,得益于它堅持革命民族主義原則,注重經濟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組織形式和干部制度,并且在其執政期間反對黨的力量十分薄弱,為其提供了良好穩定的國內執政環境。但是墨西哥革命制度黨從 20 世紀 80年代中后期開始,執政能力逐漸下降,導致黨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不斷降低,削弱了民眾對革命制度黨的信任與支持。它逐漸調整放棄革命民族主義原則,盲目提倡新自由主義,結果導致經濟社會政策失靈;與此同時,政黨自身建設出現體制僵化、監督不力、貪污腐敗等問題,最終在2000 年大選中遭遇滑鐵盧,喪失執政領導地位。意識形態的彈性和動態調整功能需要在辯證客觀的分析和指導之下進行,才能形成科學的思想指引,從而在執政過程中為政黨提供正向輔助。保持執政的長效性是政黨長期執政的規律性探索,是政黨作為政治組織所要實現的政治目標。

(三)意識形態有效性與執政長效性的辯證關系

意識形態是上層建筑的核心,意識形態有效性為政黨長期執政創造思想條件和社會條件。對于中國共產黨而言,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牢牢掌握意識形態領導權,不斷擴大意識形態的社會包容性,提升意識形態作用發揮的效率。黨的意識形態在維護黨的執政地位方面的價值訴求,必須要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在黨和國家的一元主導地位、正確引領國內多樣化社會思潮和抵御西方意識形態滲透的斗爭中才能實現,只有不斷創新黨的意識形態理論與實踐,才能為不斷提高黨的長期執政能力積淀真理力量。③王雯姝.劉潔.新中國70 年黨的意識形態功能及強化路徑[J].理論視野,2019(10).這也正是政黨意識形態特征在執政實際中的體現。有效的意識形態能夠對于社會整合和國家治理實現正向引導,而無效的意識形態則會起到反作用。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方向問題歸根結底是意識形態價值選擇的問題,不同的政黨性質會作出不同的道路選擇。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源于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意識形態,充分發揮辯證唯物主義的意識形態功能才能夠鞏固執政地位的信念與自信。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形形色色的社會思潮隨之而來,中國共產黨面臨的意識形態任務也更為艱巨。如何在多樣化的思潮中實現政治引領作用,是黨長期執政的環境因素,能否在意識形態指導下獲得深厚的政治認同,更是執政合法性的奠基之石。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實際問題的解決需要與黨的意識形態功能相契合,這樣才能在應對新變化、適應新形勢、把握新局面的過程中找準方向,始終具備執政的思想基礎。

執政長效性是意識形態有效性的重要保證,為意識形態的安全穩定提供政治基礎和制度基礎。政黨長期執政使得黨內部結構更加穩定,政策更具有延續性,國家更易實現長治久安。世界上一些長期執政的大黨老黨在長期執政的條件下,執政意識淡薄,執政思想僵化,執政宗旨蛻變,執政方式落后,執政隊伍渙散,執政基礎削弱,執政能力衰退,執政成績不能令人民滿意,最終導致執政地位的喪失。事實證明,政權結構的長期穩定,能夠使意識形態的調試性發揮具有良好的外部環境,不斷提升它的科學性,達到雙向適應的互通狀態。中國共產黨的長期執政積累了寶貴而豐富的歷史經驗,充分認識到意識形態對于社會發展需要的關鍵性作用,并且在執政的不同時期,針對不同的階段性任務,適時地調整意識形態工作的主要方向,在動態平衡中保持穩定。歷史唯物主義強調,社會意識由社會存在決定并反作用于社會存在,意識形態作為社會意識的形式,它既為經濟基礎所決定,又要同政治上層建筑相適應并為它服務,這就要求意識形態建設必須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①徐穩.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的意識形態之緯探析[J].東岳論叢,2022(02).當意識形態能夠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時,執政黨會帶領國家走上進步的道路;而當意識形態無法滿足社會需要時,國家發展停滯,政黨甚至會喪失執政地位。同樣地,政黨的執政效果反作用于意識形態,尤其是在功能領域。長期執政的政黨,在人民群眾之間塑造了堅不可摧的形象,獲得了民眾持久的支持,因此執政黨可以通過社會動員、輿論宣傳、思想引領等方式推動意識形態的作用實現,繼而保障意識形態的有效性,使人民群眾自覺自愿自發地認同政黨的意識形態。

三、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的意識形態作用發揮

政黨作為一種政治組織,主要是針對競爭而贏得公職選舉為目標的組織而言的。后來政黨的意義逐漸引申,也包括并非從事競爭選舉的政治組織,例如無法通過選舉而取得公職的小黨,尋求廢止選舉競爭的革命組織,以及極權國家的統治集團。②Neil J.Smelser and Paul B.Baler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Behavioral Sciences[M], The Pergamon Press, Vol.11, 2001.p.428.組織是隨著人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變化,以及社會的發展進步而演進的,任何類別的組織都有著共性與特性。共性在于它們都有一定的目標任務,特性在于每個組織實現目標和任務的方法、路徑和策略各不相同。于政黨而言,長期執政是需要不懈追求的永恒目標,是探尋合法性和有效性完美結合的過程。中國共產黨是政黨,同樣是政治組織,實現組織目標任務是其基本屬性。一個政黨執政時間越長,面臨的挑戰和困難越嚴峻,諸如執政風險的遞增、執政能力的捉襟見肘、執政理念的陳舊固化、執政黨自身的侵蝕腐化等問題層出不窮。在應對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意識形態的及時調整和有效認同至關重要。

(一)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建設的主要經驗

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建設和宣傳工作,自誕生之時起的馬克思主義早期傳播,到革命時期探索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正確道路,再到新中國成立后作為執政黨開展意識形態相關工作的繼承與創新,理論邏輯一脈相承,現實路徑不斷與時俱進,意識形態建設在中國共產黨執政黨建設中積累了寶貴的歷史經驗。

一方面,中國共產黨深諳意識形態的重要性。1917 年俄國十月革命為中國送來馬克思主義,當時積貧積弱的中國亟須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早期的共產黨人深刻認識到思想認識的重要性,唯有改變國人思想才有可能探索出真正的出路。思想認識便是意識形態的前提基礎,能否產生思想認識的共鳴更是國家凝聚力的重要動因。后來經歷了“大革命”失敗,痛定思痛,分析到“黨的根本缺點在理論的和政治的水平線太低,太幼稚,不能及時的正確的了解環境與策略的轉變,不能及時的改進其領導力量的本質以及在群眾中的指導工作方法……完成奪取廣大群眾的任務,首先就要求提高全黨的理論程度和政治水平?!敝袊伯a黨逐漸認識到思想理論絕不能是教條,絕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也必須針對中國國情做出相應的變化與調整。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指引下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新中國成立之后,中國共產黨在意識形態方面的工作全面展開,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理論教育與宣傳工作,同時加強對知識分子的思想引導,逐漸建立意識形態的組織保障。改革開放之后,中國共產黨的意識形態工作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為主線,從“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必須一起抓。思想政治工作只能抓好,不能放松”①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江澤民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114.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②胡錦濤文選: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39.,黨的意識形態工作不斷系統化,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牢牢掌握意識形態領導權,作出一系列重要判斷和重要論述,在思想、理論、宣傳等多角度提升意識形態的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

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注重意識形態有效性的持續推進。善于總結經驗和汲取教訓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這種總結不僅包括對黨自身的經驗教訓進行反思,也包括世界政黨發展進程中的規律性探索。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蘇共喪失意識形態領導權,導致亡黨亡國的悲劇。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蘇聯共產黨固守冷戰思維,導致意識形態僵化,完全沒有彈性和靈活性。盡管當時全球化已經呈現上升趨勢,但是蘇聯共產黨卻沉浸在與美國的意識形態斗爭中無暇顧及,采取閉關鎖國的政策,國家缺乏活力并且逐漸走向極權化。后來逐漸認識到調整的必要性,卻出現嚴重失誤,沒有把握住自身意識形態的方向性,意識形態的根本轉向嚴重脫離蘇聯經濟社會發展實際,不符合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最終,這種政黨意識形態偏差造成對原有意識形態的全盤否定,否定蘇聯共產黨賴以生存的信仰基礎,政黨和國家不復存在。與之相反,中國共產黨深刻認識到蘇聯共產黨的意識形態教訓,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對意識形態進行調整時始終保持著自己的戰略定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方向道路絕不能動搖。對于中國共產黨而言,意識形態有效性的推進并不是盲目調整,首先必須符合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必須符合執政黨的根本目的,即為人民服務。在這一前提之下,不難看出每一次中國共產黨的意識形態政策調整都圍繞著同一價值理念——人民,保證政黨絕不能犯顛覆性錯誤。以此為基礎,結合不同的時代要求、國內國際環境變化和人民需求的變化,中國共產黨因時而異、適時而定,以不變應萬變,在意識形態、組織制度、執政理念與執政方式等方面不斷做出相應的調整和變革,實現執政黨自身的現代化。①李忠杰.中國共產黨執政理論新體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16.

(二)長期執政條件下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的路徑建構

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中特別指出“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重大時代課題,這意味著中國共產黨的執政黨建設面臨新任務和新挑戰。長期執政條件下政黨意識形態所發揮的作用更加舉足輕重,如何使政黨意識形態服務于長期執政的任務目標也成為理論與現實的核心命題。

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建構始終樹立堅定的價值取向,這是黨長期執政的方向引領。意識形態不是純粹的理論想象,而是具有鮮明價值取向的政黨理念,同時結合綱領、策略、政策體現一個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本質特征。中國共產黨能夠在中國成為執政黨并且繼續長期執政,最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中國共產黨自始至終都十分明確自己的價值取向,為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服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宗旨意識?!包h在每一具體歷史階段的工作任務有所不同,為人民服務的內容和方式有所不同。但是,黨一直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沒有改變,而且一以貫之地付諸于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之中?!雹跈鄠ヌ?執政黨論[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4:48.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中國共產黨對意識形態的內涵不斷進行改進與調整,但是始終不變的是它的價值內核。意識形態工作的訴求就是讓人民群眾認同黨的理論,將黨的理論轉變為人民群眾頭腦中的理論武裝。無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還是黨的意識形態工作,都只有依靠人民群眾才能取得突破性進展。③劉欣然.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工作的百年探索[J].求索,2021(04).從黨的七大確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到改革開放時期強調“人民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高興不高興、擁護不擁護”,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到新時代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中國共產黨的意識形態發展堅守著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保證中國道路的正確方向。

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建構全面塑造科學的建設體系,這是黨長期執政的政策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牢固把握黨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權,用“極端重要”和“三個事關”來強調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性。④洪向華.楊潤聰.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領導權建設的百年歷程和基本經驗[J].當代中國與世界,2021(02).意識形態建構不僅包括思想理論的傳播,而且要通過合理的方式方法實現宣傳、教育、認識的三位一體。作為意識形態建構的主體,中國共產黨以長遠的戰略規劃為出發點,結合不同時期的國情特征運用不同的宣傳動員模式,實現意識形態工作的基層化和普遍化,從而推動政策的有效實施。中國共產黨科學的意識形態建設體系是全面、客觀并且統一的,包括意識形態領導權建設、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意識形態工作能力建設等內容。政黨從最初意識形態的選擇起便需要有科學的思維,意識形態指引理論方向,唯有符合客觀規律的指導才能實現政黨的健康發展。意識形態需要轉化為執政動力,通過執政黨的宣傳成為全社會的共同理想,因此,政黨的動員能力和話語體系建設不可或缺。

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建構不斷提升大眾的心理認同,這是黨長期執政的力量凝聚。政治合法性的取得必須提升執政黨意識形態的調試創新與政治引導能力,這種能力的形成需要以大眾的心理認同為前提條件,沒有認同也就失去了合法性基礎。廣大人民群眾是否認同于一種意識形態,不是從空洞的說教,而是從現實的體驗中獲得的。這就要求意識形態蘊涵和倡導的價值觀要與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相契合,要更好地推進社會的民主、公正、效率、自由等目標的實現。只有如此,意識形態才可能產生凝聚力,發揮合法性維護的積極作用。①王振亞.政治文明與當代中國政治發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9-230.因此,在長期執政過程中,通過意識形態的成功建構能夠促進廣大群眾的認同,繼而形成強大的凝聚力,鞏固政黨的執政合法性,在意識形態與執政合法性之間形成“雙向促進”的良性機制。

從政治實踐的角度看,政黨的意識形態功能本質上與其爭取合法性的治理目標密切相關,意識形態功能的實現也需要以能否支持合法性而進行衡量。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的合法性源于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是政黨意識形態與民眾政治共識高度契合的結果。意識形態與執政合法性之間的有效互動機制能夠促進共識的產生,加深中國共產黨與人民之間的魚水關系,不斷鞏固和擴大黨長期執政的基礎。

猜你喜歡
執政黨合法性政黨
組織合法性的個體判斷機制
“帶領人民過上好日子的政黨”
Westward Movement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黨制度的“三個新”
執政黨道德形象的塑造
淺談汽車養護品生產的合法性
建筑工程墊資承包合法性研究
論參政黨建設與執政黨建設的同一性和差異性
民主黨派政黨認同的有效構建
略論陳云執政黨黨風建設的思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