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富五車”有多厲害

2024-05-09 21:39講歷史的王老師
老年博覽·上半月 2024年4期
關鍵詞:學富五車五車東方朔

講歷史的王老師

人們常用“學富五車”來形容一個人學識淵博。這個成語出自《莊子》,說的是戰國時期的宋國人惠施的故事。那古代的五車書到底有多少呢?

古代的書和我們今天的書是不一樣的。今天的書是紙質書,是漢代之后才有的。先秦時期,人們讀的書是簡牘。簡和牘是兩樣東西,簡窄,牘寬。在制作材料上,簡多用竹,牘多用木,所以又稱“竹簡”和“木牘”。

竹簡出現于商代,在戰國時期被廣泛使用,一直用到漢代。竹簡是由上等的青竹裁切而成的,寬度為0.5~1厘米,長度則根據書寫內容而定,比如寫詔書、律令的竹簡長三尺(約67.5厘米),抄寫經書的竹簡長二尺四寸(約56厘米),民間寫書信的竹簡一般長一尺(約23厘米)。裁切后的竹片要拿到火上烤,這一方面是為了減輕重量,另一方面是為了干燥后防霉、防蛀。烘烤時,本來新鮮濕潤的青竹片被烤得冒出水珠,就像出汗一樣,所以這道工序被稱為“汗青”,也叫“殺青”。今天電影拍攝完成稱“殺青”,就是源于竹簡的這道制作工序。殺青后,就可以在竹片上寫字了。寫完在竹片上打孔穿繩,將若干竹片連在一起,就是一冊竹簡。

牘大多用木片制成,漢代多以胡楊和紅柳作為原材料。牘比簡寬許多,能達到6厘米左右,個別的在15厘米以上.長度一般為一尺。單片牘比單片簡能承載更多的文字,所以牘多單片使用。牘呈長方形,故又被稱為“方”或“版”。牘也被用來畫地圖,這就是后世將國家疆域稱為“版圖”的由來。

先秦時期的簡牘,其重量和今天的紙質書不可同日而語?!稘h書》記載:漢武帝時,有個叫東方朔的人給漢武帝寫自薦信,用了3000片竹簡,需要兩個人抬著才能運到宮殿。歷史學者邢義田先生曾考證,東方朔上書用的竹簡重量可達12千克以上。

那五車竹簡有多重呢?我們計算一下:一片竹簡能寫30多個字,3000片竹簡能寫約10萬字,那么平均每千克竹簡上有8000多字。古代馬車的載重量一般可達200千克,五車竹簡就是1000千克,算下來大概有800萬字。

800萬字是什么概念呢?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四大名著”為例,《紅樓夢》約有107.5萬字,《三國演義》約有72.6萬字,《水滸傳》約有92.5萬字,《西游記》約有83萬字,加起來大約有355萬字。五車竹簡,字數是“四大名著”總字數的兩倍多。這個閱讀量,今天的中學生基本就能達到。

但是,“學富五車”這一成語的本意可不是讀了五車書,而是有五車書的著作,是寫了五車書的意思。

(摘自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古代人的日常生活》,水云間薦)

猜你喜歡
學富五車五車東方朔
學富五車
學富五車
西行學院成語班
東方朔的自夸式檢討
冬季星空——御夫座
東方朔智答漢武帝
藏書閣贊
釵頭鳳·杏林守望
東方朔與元宵姑娘
東方朔與元宵姑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