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大學生就業核心能力的思考

2024-05-09 13:21洪艷
四川勞動保障 2024年2期
關鍵詞:專業知識就業指導核心

文/洪艷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高校在日常教學中不僅需要幫助大學生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還需要注重大學生就業核心能力的培養,依靠大學生就業核心能力的提升增加競爭力,實現更好就業。

大學生就業核心能力分析

大學生通過在學校的學習、實習,初步具備了一定的工作能力,但是與大學生應具備的就業核心能力之間還有一定的差距。隨著對大學生就業核心能力的重視與研究,當前已經頒布了就業核心能力的相關標準,為大學生就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基礎。

綜合不同學者關于大學生就業核心能力的研究分析,其涉及內容較多,比如大學生的學習創新能力,即使在畢業、參加工作后也需要堅持學習,通過自主學習,更好地解決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不同問題,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好地適應不同工作環境。大學生需要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參加相應的專業實習期間,按照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反思的方式方法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還需要具有責任感、主動性,能夠主動完成具體工作,并且能盡職盡責,勇于承擔責任。大學生就業核心能力方面還需要有較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工作中需要與其他人配合,良好的溝通能力、協調能力對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至關重要。大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生活相對自由,壓力較小,而在參加工作后,需要承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挑戰等,所以還需要有較好的抗壓能力,避免因為一些挫折對后續工作、生活等喪失信心。大學生就業后面對的是整個社會,需要具備社會適應能力,比如能夠接受不同文化、不同環境,尊重不同文化與風俗習慣,能夠隨著社會的變化而適時調整,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除了上述相關能力外,時間管理能力、實踐能力、目標管理能力、心理調節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都是在實際就業過程中需要具備的。整體而言,就業核心能力除了具備獲得與工作有關的能力外,還需要適應各方面的變化,確保實際工作能力、質量等不受影響。比如現在部分工作方式從傳統線下轉為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強調“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等應用,這些都需要大學生結合自身專業、工作內容等,通過不斷學習,掌握相關領域的理論知識、專業能力及前沿技術。

按照對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分類,整體可劃分為通識能力、核心能力、專業能力、發展能力等。通俗來講,大學生就業核心能力不僅體現在畢業后“找”工作方面的能力,還體現在參與工作過程中“做”工作的能力,而對于不同專業、不同工作內容,相應的就業核心能力或多或少會存在差異。

大學生就業核心能力培養的現實意義

大學生就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了解這些意義對加強高校管理,在高校教學與管理中培養大學生就業核心能力有指導價值。

通過培養和提升大學生的就業核心能力,有利于增強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的競爭力。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就業市場,大學生具備核心能力能夠更好地滿足不同企事業單位對人才的需求,更符合市場需要。當然,在實際就業過程中具有明顯的優勢,也能幫助大學生提升就業競爭力。大學生就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提高其職業發展潛力。大學生在畢業參加工作后根據相關崗位不同,有對應的職業發展規劃,而在制定和推動職業發展規劃發展的過程中,均需要學生具有多方面的核心能力,通過不同能力的相互作用幫助學生快速融入工作崗位,更快適應職業變化,在工作崗位上作出成績,進一步促進個人的職業發展。職業核心素養培養也是增強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路徑。大學生就業核心能力的培養,能夠增強大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且這些意識、能力的提高對促進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至關重要。就業核心能力與職業核心素養之間可互相促進,為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奠定基礎。大學生就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可讓大學生在畢業后更好地運用理論知識,通過理論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避免僅掌握理論知識,缺乏相關能力,進而無法應對工作中遇到的各種挑戰。大學生就業核心能力的培養還能幫助高校轉變對大學生的教學理念、教學思想等,通過逐步深化改革與發展,實現大學生在畢業后整體核心能力的提升,強化參與不同崗位人員的素質,推動社會的發展,實現新理論、新方法在各個行業領域中的應用,并系統全面地幫助大學生更好就業,并在就業后能快速勝任工作。

大學生就業核心能力培養路徑分析

鑒于大學生就業核心能力培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同高校在日常教學期間需要重視大學生就業核心能力的培養,以便從不同角度幫助大學生提高就業核心能力。相關培養路徑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強調專業知識的基礎地位。大學生在學習期間,因為選擇的專業不同,所以學習的專業知識也不同。專業知識儲備作為大學生就業核心能力的一個重要體現,在高校學生教學與管理過程中應幫助大學生強化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強調專業知識的基礎地位。對此,不同高校應積極引進“雙師型”教師,通過“雙師型”教師幫助大學生扎實掌握基礎專業知識;結合不同專業知識教學特點,豐富教學方法,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通過更多教學方法的融入,提高學生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的參與度,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了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在理論教學基礎上還要增加教學實踐環節,比如實驗分析、實習、課程設計等,讓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加深對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在基礎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不同學生加強交流、討論、合作,通過不同學生之間的互動,增強大學生的團隊凝聚力,幫助大學生增強人際交往能力等。從專業課程內容方面分析,不同高校需要做好專業課程的完善,結合不同專業學科的發展趨勢、社會需求等對教學內容進行調節,確保教學內容符合社會的實際需要,注重與時俱進。此外,還要強調課程思政在不同專業知識教學中的應用,幫助大學生提高思想品德與素質,具備正確的“三觀”,讓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滿足職業素養要求。

加強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在大學生就業核心能力培養過程中,不同高校應結合不同專業的就業方向、就業要求、相關單位招聘本校畢業生后的反饋情況等,制定針對性較強的就業指導方案。就業指導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不同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與就業指導需求,便于保證就業指導的作用價值。如在對大一學生就業指導中,引導大學生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使其自行規劃職業發展;在大二就業指導中強調專業知識的重要性,改變學生對不同職業的認知;在大三、大四等臨近畢業階段,就業指導要強調實踐操作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性,并做好這些能力的培養。就業指導過程中除了常規大課堂式的教學工作之外,還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就業指導,比如校友講座、實地觀摩、就業類競賽、實訓實習等,幫助大學生對就業的相關問題及需要具備的能力、核心素養等有更好的認識,從而在日常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

鼓勵相關企業參與高校教學。新時期,高校在培養人才過程中強調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并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職業素養、職業能力、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等。為了更好地滿足用人單位的需要,可邀請用人單位參與學生的教學管理工作,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并在參與高校教學管理過程中,提出企業在用人、就業招聘方面的要求,便于學生有針對性地提高自身就業能力,進而提升就業核心能力。

新時期,高校不僅需要教授大學生文化知識,還需要在日常教學和管理中培養大學生的就業核心能力。通過大學生就業核心能力的提升,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及不同行業對人才的綜合要求,全面提高當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打破傳統的大學生人才培養模式和觀念。

猜你喜歡
專業知識就業指導核心
我是如何拍攝天和核心艙的
近觀天和核心艙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艙
大學生就業指導教育工作開展對策探討
略談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的重要性
傳播專業知識,啟迪成長智慧
大學生就業指導課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
以人為本,深化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
軟件技術專業知識地圖的應用研究
如何判斷你的老板是個“精神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