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創血腫穿刺引流術與神經內鏡微創手術治療腦出血的效果分析

2024-05-09 21:33王柱起
大醫生 2024年5期
關鍵詞:腦出血

作者簡介:王柱起,大學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腦部創傷的診療。

【摘要】目的 分析微創血腫穿刺引流術與神經內鏡微創手術對腦出血患者的治療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連云港市贛榆區人民醫院收治的82例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41例,行微創血腫穿刺引流術)和觀察組(41例,行神經內鏡微創手術)。比較兩組患者血腫清除率及再出血率、神經功能評分、血清指標水平、日常生活能力。結果 觀察組患者血腫清除率高于對照組,再出血率低于對照組(均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格拉斯哥預后評分量表(GOS)、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量表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均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10(IL-10)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均P<0.05)。結論 神經內鏡微創手術治療腦出血患者能夠提高腦部血腫清除率,降低再出血風險及INF-α、IL-6水平,改善神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關鍵詞】微創血腫穿刺引流術;神經內鏡微創手術;腦出血;血腫清除率

【中圖分類號】R74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05.0047.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05.016

腦出血是由非外傷性因素造成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發的出血,疾病兇險且病死率較高,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臨床常選擇開顱手術治療腦出血患者,此術式能夠直視病灶,且止血效果較好,但手術時間較長,對患者大腦周圍組織造成的創傷較大[2]。近年來,腦出血微創手術不斷優化,以微創血腫穿刺引流術和神經內鏡微創手術為主要術式[3]。微創血腫穿刺引流術操作簡便、創傷小,但手術過程中醫師不能直視病灶,患者術后可能有血腫殘留的情況。有研究表明,神經內鏡微創手術能夠為醫師提供較微創血腫手術更廣闊的手術視野,止血效果較好,能夠作為蛛網膜囊腫、硬膜下血腫等疾病的主要治療方式[4]?;诖?,本研究對連云港市贛榆區人民醫院收治的82例腦出血患者進行分析,比較微創血腫穿刺引流術與神經內鏡微創手術對腦出血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連云港市贛榆區人民醫院收治的82例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1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齡38~74歲,平均年齡(56.00±11.50)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0例;年齡37~75歲,平均年齡(55.80±11.80)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連云港市贛榆區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⑴符合《中國腦出血診治指南(2019)》[5]中的診斷標準,且經頭顱CT檢查確診;⑵存在突發性頭痛、惡心、意識障礙、偏癱及眩暈等癥狀;⑶大腦幕上血腫量>30 mL,且腦中線偏移<0.5 cm;⑷發病至入院時間≤24 h。排除標準:⑴合并腦干出血者;⑵合并凝血功能障礙者;⑶合并顱內動脈瘤者;⑷合并腦血管畸形者;

⑸合并腦疝者;⑹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微創血腫穿刺引流術:⑴結合患者的術前檢查結果,確定手術鉆孔點;⑵進行全身麻醉,成功后在穿刺點進行顱骨鉆孔,直徑1 cm,借助尖刀切開硬腦膜,以電凝刀止血;⑶持導管穿刺至CT檢查結果提示的血腫中心位置,到達預設深度后,以10 mL注射器分次抽吸血腫;⑷將引流管固定在患者頭皮,若殘余血腫量較大則給予患者尿激酶引流管注入治療,后結合患者的血腫清除情況拔除引流管,進行縫合。

觀察組患者接受神經內鏡微創手術:⑴結合患者術前檢查結果,選擇頭部血腫最大層面、距離顱骨表面最近的位置作為手術鉆孔點。準備不同視角的硬質內鏡,檢查儀器設備之間連接是否牢固,準備神經內鏡輔助器械。

⑵進行全身麻醉,麻醉成功后進行鉆孔并規避大腦側裂區。

⑶以鉆孔點為中心,作3~4 cm豎行切口,將鉆孔直徑擴大至2 cm,以十字形開放硬腦膜。⑷進行穿刺,根據CT檢查結果向內部置入引流管路,達到預定位置后撤出管芯,置入神經內鏡。⑸在內鏡下探測并借助吸引器進行多方向、多角度地抽吸,完全清除血腫。根據患者出血情況,通過吸引器確定出血點后,采用電凝刀止血,術后置引流管,縫合。

兩組患者均在術后定期復查頭顱CT,監測生命體征。

1.3 觀察指標 ⑴血腫清除率及再出血率。治療前、后,進行CT檢查,根據檢查結果計算血腫清除率。血腫清除率=(術前血腫體積-術后血腫體積) /術前血腫體積×100%。血腫體積=病灶最大層面長×寬×層間距×病灶層數×0.5(cm3)通過腦血管造影檢查評估患者再出血率(造影劑從血管內溢到血管外為直接出血,局部血管增粗、走行紊亂或有異常衍射為間接出血)。⑵神經功能評分。治療前后,采用格拉斯哥預后評分量表(GOS)評分[6]、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7]對患者神經功能進行評估。前者包含睜眼、語言、肢體運動3個方面,分值范圍3~15分,分數越高代表昏迷程度越輕;后者滿分42分,分數越高代表患者卒中程度越重。 ⑶血清指標水平。治療前后,抽取患者空腹肘靜脈血3 mL,以8 cm半徑、1 500 r/min轉速、離心15 min,取上層清液,以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10(IL-10)水平。⑷日常生活能力。治療前后,采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評分[8]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評估,包含10個方面,滿分100分,60~100分為輕度障礙;40~<60分為中度障礙;20~<40分為重度功能障礙;<20分為完全殘疾。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用,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腫清除率及再出血率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血腫清除率更高、再出血率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GOS及NIHS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GOS評分高于對照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血腫清除率及再出血率比較

組別 例數 血腫清除(%,x) 再出血[例(%)]

觀察組 41 89.40±6.80 2(4.88)

對照組 41 82.60±5.40 9(21.95)

t/χ2值 5.014 4.943

P值 <0.001 0.026

表2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評分比較(分,x)

組別 例數 GOS評分 NIHSS評分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觀察組 41 8.22±3.41 19.35±1.41* 22.35±3.48 15.07±4.03*

對照組 41 8.34±3.58 17.87±1.32* 22.31±3.44 18.36±2.15*

t值 0.155 4.906 0.052 4.612

P值 0.877 <0.001 0.958 <0.001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0.05。GOS:格拉斯哥預后評分量表;NIHSS: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2.3 兩組患者血清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TNF-α、IL-6、IL-10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ADL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各項ADL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3 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為神經外科的常見病,高血壓導致的腦出血具有較高的致死、致殘率,主要是因腦內動脈、靜脈或毛細血管破裂導致[9]。研究發現,腦出血后腦組織受到壓迫會引發腦細胞損傷形成血腫,常伴發多重繼發性腦損傷(腦水腫、血腦屏障損傷等),導致患者出現功能障礙[10]。臨床以清除血腫、減輕腦水腫、提升止血效果為腦出血患者的主要治療原則。

隨著微創技術的不斷發展,臨床將微創血腫穿刺引流術作為腦出血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該術式能夠減少患者腦血管及其分支的損傷 [11]。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血腫清除率更高、再出血率更低,提示神經內鏡微創手術的治療效果更佳。分析原因為,微創血腫引流手術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較低,且術中醫師視野受限,很難徹底清除深層血腫,導致術后恢復過程中患者再出血概率較高。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GOS、ADL評分更高,NIHSS評分更低,提示神經內鏡微創手術治療對腦出血患者的神經功能改善效果更佳。分析原因為,神經內鏡微創手術能夠充分暴露患者深層血腫位置,醫師操作過程中能夠盡可能減少對神經元、腦血管的損傷,促進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

腦損傷后免疫炎癥反應會進一步破壞患者血腦屏障,引發患者氧化應激反應,且炎癥細胞浸潤會加重腦組織水腫程度并影響神經功能。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指標水平均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提示神經內鏡微創手術治療腦出血患者,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分析原因為,神經內鏡微創手術對患者的創傷更小,機體損傷程度及應激反應較輕。

綜上所述,神經內鏡微創手術治療腦出血患者,能夠提高腦部血腫清除率,降低再出血風險及INF-α、IL-6水平,改善神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參考文獻

羅莉,王麗琨. CT混合征對自發性腦出血患者預后及術后再出血預測價值的研究進展[J].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2023, 20(6): 422-426.

陳勃勃, 李孝偉. 微創血腫清除術與傳統開顱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對照研究[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21, 21(10): 1738-1740.

肖濤, 萬娟, 蔣文武. 幕上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神經內鏡微創手術與開顱手術的療效對比研究[J].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2019, 16(9): 456-460.

倪海波, 孫曉峰, 錢曉波, 等. 神經內鏡下微創手術治療丘腦出血破入腦室的療效分析[J]. 臨床神經外科雜志, 2022, 19(4): 433-436.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 中國腦出血診治指南(2019)[J]. 中華神經科雜志,2019,52(12):994-1005.

王小剛, 高丁, 李濤, 等. 院前應用格拉斯哥昏迷分級評分評估顱腦損傷患者與預后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 2015, 43:36.

KWAH L K, DIONG J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J] . J Physiother , 2014, 60(1):61.

范文可, 胡永善,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的研究進展[J]. 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 2008, 30(2): 126-129.

RATRE S, YADAV N, PARIHAR V S, et al. Endoscopic surgery of spontaneous basalganglionic hemorrhage [J]. Neurol India,2018 66(6):1694-1703.

李丹, 徐沙麗, 周志林. 基于p38 MAPK/Drosha信號通路探討腦出血患者繼發性腦損傷及神經細胞凋亡的機制[J]. 華南國防醫學雜志, 2021, 35(11): 786-791, 795.

王巖, 沈俊巖, 張福征. 神經內鏡微創手術與微創血腫穿刺引流術對腦出血患者血腫清除療效及對術后神經功能的影響對比[J]. 中國臨床醫生雜志, 2023, 51(8): 955-958.

猜你喜歡
腦出血
中西醫結合治療腦出血的療效觀察
高血壓腦出血外科治療進展
急診科搶救腦出血患者的護理應用
老年人摔倒 警惕遲發性腦出血
CT混雜征對腦出血血腫擴大的預測價值
尼莫地平對高血壓腦出血治療的研究
脾切除后伴發腦出血1例并文獻復習
納洛酮在腦出血治療中的應用探析
探討急診搶救護理方法對腦出血患者的臨床意義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院前急救的預后效果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