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災害環境下近代沿淮鄉民的習俗信仰與文化生活

2024-05-10 16:41
肇慶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鄉民農事廟會

房 利

(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公共基礎教學部,浙江杭州 310053)

近代以降,由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雙重影響,淮河流域災害頻發,接連不斷的自然災害給沿淮鄉民生活帶來了極其嚴重的影響,生命和財產都遭到極大的破壞。災荒過后,沿淮各地人畜淹斃,哀鴻遍野,田廬盡毀,鄉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處在極其貧乏狀態中。災害不僅給民眾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嚴重破壞,而且對習俗信仰和文化生活產生深刻影響。有關災害與近代沿淮鄉民的習俗信仰、文化生活問題,目前學術界已開始關注,如汪志國認為近代安徽自然災害極其頻繁,災荒往往導致民間迷信風氣泛濫,主要表現在農事民俗、宗教信仰和文化生活等方面,這些習俗信仰正是大災之后鄉民精神上荒蕪的體現[1];馮睿認為民國時期安徽淮河流域的災民面對災害的打擊,總是把面臨的災害理解為是神的旨意,希望通過神的憐憫來結束災害,因而災害期間迷信活動比較盛行,這種現象反映了自然災害對社會文化思想的影響[2];孫語圣發現宋代以來淮河流域民風和文化教育劣化,主要原因在于長期而嚴重的災害與動亂使得淮域人民無心無力重視和發展文教,文風不興[3]。從已有文獻可以看出,目前學者已認識到災害對鄉民的日常文化生活產生嚴重的影響,但就近代災荒環境下淮河流域的鄉民的習俗信仰和風俗文化未作進一步詳實探討,淺嘗輒止,本文擬在已有文獻的基礎上,對近代淮河流域鄉民的農事民俗、神靈信仰和文化娛樂等方面進行考察和分析。

一、農事習俗:祈愿豐產

農事習俗是人民在農業生產活動中逐漸形成的,它是一種人文現象。農事習俗與農民崇拜神靈的虛構性、附會性、隨意性相比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它是農民在長期的農業生產中總結出來的經驗與規律,對后世農業生產有啟示作用?!肚皾h書·地理志》說:“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系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好惡取舍,動靜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盵4]也就是說,農業習俗的形成與自然環境、地域文化、種群的習慣、國家的風尚等相關,雖然各地的農事習俗可能相異,但共同點都是在農業生產中摸索總結出來的農事生產經驗,并世代傳承,成為農民進行農業生產活動必不可少的行動指南和精神文化。

“一年之計在于春”,沿淮農民對于開春的農業生產很重視,認為春天是萬物開始更新的時期。如當地農民以正月初一是否有東風來預測當年的年景情況,有東風吹來,認為當年會是個好年景,反之,將是差年景。沿淮有的地方在開春時期舉行隆重的開犁儀式,以表達對全年農業收成地美好祝愿。山東各地一般在農歷二月開犁耕地,在第一天正式勞作之前,農民非常精心調養耕牛,仔細檢查犁、耙等農具,農家認為,開犁第一天一定要順利,否則全年農業將歉收。開犁儀式很隆重,村民們在這一天首先燒香拜祭牛欄神,希望耕牛健康強壯;其次,再拜祭犁等農具。然后,村民們在犁田時,在田頭焚香,放鞭炮,磕頭,希望農業豐收。村民們在儀式結束后,大家一起坐席吃酒,希望在全年農業生產活動中,共同抗拒困難,齊心協力搞好農業生產。以上習俗都反映了農民在科技知識缺乏的情況下,通過自己的偶然判斷預測雨水,希望對農業生產有所幫助,表達對來年農業有個好收成的美好愿望。

近代沿淮地區有些農事習俗存在一定的迷信色彩。如山東金鄉縣就有祭拜麥芒奶奶的習俗:在四月初一這天,農民們在村路口燒香磕頭,一些老太太手拿扇子,口中禱告:“麥芒奶奶住河南,頭頂八寶身穿藍。麥芒奶奶顯顯靈,保住麥子好收成。一扇開春下大雨,二扇扇去雹和冰,三扇麥穗長得大,四扇扇得螞蚱不鬧哄,五扇大囤滿來小囤流,家家戶戶吃喝不發愁。求麥芒奶奶多保佑,保佑今年大豐收?!盵5]拜麥芒奶奶習俗雖然帶有迷信色彩,但它是農民們對農業豐收的一種渴望的表達,希望通過此儀式,達到農業生產無災害侵擾,麥穗豐收,全年有個好收成。在河南等地,還有種拜糧倉的習俗。糧食收割完畢后堆成一大堆,在堆前村民供奉荷包雞蛋,拜祭后,將雞蛋分給眾人吃。收割農具不能隨意翻動,尤其是碌碡,農民認為碌碡是“青龍”,任何人不得坐在上面,否則會少打糧食。當然,不少地方在糧食入倉前,都要拜祭倉神,希望豐收。

節氣與民間的農事習俗有很大關系。沿淮農民自古以來都很重視節氣對農業的指導,并由此衍伸出了許多農事習俗。立春是一年萬物開始蘇醒的時間,這一天對于農民來說,意味著春耕的開始,因此,許多地方都很重視立春節氣。立春這天天氣的好壞,關系全年的農業生產情況,因此,沿淮地區流傳著“若是立春晴一日,農夫不用力耕田”的農諺。清明是春耕播種的好時機,在沿淮各地都要舉行與農事相關的習俗活動,如占歲、禳白虎、飯牛等祭祀活動,農民希望通過祭祀活動祈禱全年莊稼豐收。清明這天也是植樹的好時節。自古以來,農民就知道種樹可以防災的道理,非常注重植樹和保護樹木,農諺“山上開荒,山下沖光”,道出了植樹與災荒的關系。農諺“栽樹莫要過清明,中上棒槌也發青”,道明了農民選擇清明這一天植樹造林原因。其它節日也同樣融合了許多農事習俗活動,這些都是農民祈愿五谷豐登的美好愿景。

二、神靈崇拜:祈福禳災

近代沿淮地區災害頻發。災害發生后,如果政府和農民不能有效的控制災害,則災區人民只能望天興嘆,他們把災害的沖擊理解為某種超自然的神靈的懲罰。在科學技術落后的農耕時代,自然環境對農業生產影響很大,對農業的收成起著決定性作用。時人認為,自然的變化和災害的發生都是神靈的旨意,人們不可違背,只能滿足神靈的要求,才能避免災害。關于近代農民對災害的認知,正如胡適所描述的:“天旱了,只會求雨;河決了,只會拜金龍大王;風浪大了,只會禱告觀音菩薩或天后娘娘?!盵6]

農民總是把災害歸結于上天神靈的懲罰,對自然現象的變動情況感到恐懼,認為是上天對人們的警示。因此,災荒年代人們總是通過祭祀神靈祛災除厄。如水災時,祭祀河神或水神免災;旱災時,人們依靠拜祭龍王等各種儀式祈雨消災;發生蝗蟲災害時祭祀劉猛將軍祛災避禍。即使在正常年景,也要祭祀土地神以保佑農業豐收,希望有個好年景。

沿淮地區除了淮水干流外,各種湖泊鑲嵌其間,水資源豐富,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充足的水分。但是,自然界變化多端,當降水過多,水量過大時,原本安逸的河流湖泊也變成洪水猛獸,堤防被沖決,淹沒田廬,形成水災。面對水災,束手無策的災民把希望寄托于神的力量,希望通過祭祀水神活動來減輕災害。沿淮地區,祭祀的水神被稱為河神。河神古稱河泊,后來河神更加形象化,人們把治河的官員或者民間的傳說等作為水神祭拜,如山東的河神主要有金龍四大王、黃大王、白大王、栗大王及一些被人神化的將軍等。近代,由于水災頻發,民間、政府祭祀河神活動較多,并且朝廷經常敕封河神,頒布匾額。如1862 年10 月,“庚寅,以神靈默佑,頒河南孟縣金龍四大王黃大王廟匾額,曰威宣綏靖”[7]。為祈求河神保佑,鄉民和政府在河神廟祭祀不斷。據《上諭全錄》記載,1906年,“暴漲埽壩先后蟻塌,仰賴河神默佑,始底平穩普度安瀾,實深寅感著發去大藏香十枝,交張人俊祗領,虔詣河神廟敬謹祀謝用答神。[8]”這種祭祀河神廟的事例,歷史文獻記載較多,這里不一一列舉。近代,淮河流域水患嚴重,民間和政府把治理水患寄托在河神廟的修建和祭祀上,而不去興修水利,用科學思想和方法治理水患,結果適得其反,災害更加嚴重。

旱災與其他災害相比,突發性不強,但時間跨度較長,一旦災情延續時間長,其破壞性比其他災害更為嚴重。因此,近代沿淮禳災祈雨現象較多,主要為祭祀祈雨和巫術祈雨。

近代沿淮地區祭祀祈雨之神主要有龍神、雩、風云雷神等。人們對龍的崇拜,自古有之,后來,龍神開始人格化,龍王之說盛行。在人們的眼中,龍王是司水之神,凡是有水的地方幾乎就有龍的身影。向龍王祈雨要按照呈祭品、燒香、跪拜等祭祀儀式進行。沿淮各地都建有龍王廟,目的就是在旱災時方便人們祭拜祈雨。如山東鄆城縣縣城西南五里金龍王廟“舊建以鎮河患,遇旱禱雨有應”[9]。1926年,山東旱災嚴重,5月26日,張宗昌宣布禁屠祈雨,“率軍政長官,日日徒步赴城內龍神廟祈雨[10]”。

雩祭是人們為了求雨而舉行的一種祭祀儀式,“大旱則雩祭而請雨”。[11]772晚清時期,雩祭有常雩、大雩之分,每年農歷四月舉行常雩,旱情特別嚴重時舉行大雩。另外,人們經常祭祀求雨的對象還有風、云、雷、雨等神,民間通常設立廟宇、壇位進行拜祭。這種儀式清代常見,近代較少。近代,有的地方還拜祭一些神話人物,如二郎神和碧霞元君等。巫術祈雨在近代沿淮地區比較常見。巫術祈雨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人們的行為動作通過模擬水神獲得雨水;二是以通過對水神的象征性的懲罰來獲得降雨。

民間祈雨常用柳枝祈雨,可能是因為柳樹性習水,多生長在水邊的緣故。沿淮地區人們一般把柳枝插到門上,或者用柳枝蘸水,或者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以祈雨。如在山東省一些地方,遇到旱災時,鄉民頭戴柳條扎成帽子,將龍王或關帝的塑像放在陽光下爆曬,同時,敲鑼打鼓,在陽光直曬下跪地求雨。另一種祈雨巫術被稱為“驅旱魃”,時人認為旱災就是旱神或者旱鬼(當時被稱為旱魃,是死亡在一百天內的人所變)作怪導致的。旱魃鬼會在夜間往家里挑水,如果想要上天降雨,必須將旱魃焚燒完盡。據萊陽縣志記載,每到旱災時,鄉民在夜里竊戮旱魃尸體,稱為“打旱魃”[12]。

沿淮一些地方還流行一種奇特的祈雨方式,稱“寡婦掃坑”。河南扶溝、太康一帶有這種寡婦掃坑的祈雨儀式。旱災時,農村的老太婆手拿掃帚、柳枝打掃村里干涸的水坑,同時在坑邊放一缸水,如果見到有人經過這里,老太婆們就發問:“有雨沒有”,若答“無雨”,立即向來人身上潑水,一直潑到對方說“要下雨了”才給以放行,這就意味著天要下雨了。[13]

蝗蟲災害也是沿淮地區重要災害之一?;葹膩砼R時,樹木、禾苗吞噬俱盡。農民無法驅災,只能求助神靈。后來,因蝗蟲災害嚴重,逐漸演變為專門作為祭祀蝗蟲或者驅蝗神的廟宇,民間尤其如此。近代沿淮地區農民祭祀神靈驅除蝗蟲災害的廟堂主要有八蠟廟與劉將軍廟。八蠟廟自古在民間早已存在,夏朝稱嘉平,殷代稱清祀,周時稱大蠟。舊時于每年十二月在農事完畢之后,祭祀諸神,以祈禱來年豐收。所稱八蠟即為八種神:一為先嗇,即神農;二為司嗇,即后稷;三為農,即古之田畯;四為郵表畷,郵為田間廬舍,表為田間道路,畷是田土疆界相連綴;五為貓虎;六為坊,即堤防;七為水庸,即水溝;八為昆蟲,即蝗螟之屬[14]。

劉猛將軍廟也是祭祀驅蝗神的廟宇。劉猛將軍是載在祀典里的驅蝗正神,是官方崇信禳除自然災害的重要代表。晚清以來,沿淮地區蝗蟲災害嚴重,倡建和祭祀劉猛將軍廟活動較多。1857 年春夏,因“靈爽驅除,默為呵護”,“諭旨飭令各省建廟致祭”。[15]1856 年,江蘇出現了蝗災,“農夫始畏若神,執香跪求。繼而鳴鑼驅逐,間有不食禾而食樹葉、蘆葦者,因之鄉民皆迎供猛將神禱之”[16]。

近代沿淮農民拜祭的神靈,除了以上神靈之外,還有其他神靈,如土地神、雹神等。如山東滕縣雹災頻繁,每年四月初一要祭拜雹神,在祭祀時,要宣讀祭文:“今有××村善士×××統領合村民人等,謹以香茶果供、金銀寶馬,敢昭告于滄浪之神(指雹神)臺前,曰:蓋聞民為國本,食為民天,蕓蕓眾庶,溫飽所愿。雹冰斯降,實生眼前,哀鴻遍野,妻離子散。伏乞尊神,幸加垂憐,五風十雨,賜我豐年。我輩愚民,謹具蔬薦,神其有靈,享我蒸獻。尚飧!”[17]

近代沿淮地區災害頻發,人們在抗災無力的情況下,自然把對神靈的崇拜放在首要位置,希望通過拜祭神靈能消弭災害,保佑農業豐收。盡管每個地區的風俗不同,所拜祭的神靈也不一樣,但是共同的愿望就是祈禱農業風調雨順,有個豐收年。農民對各種神靈的崇拜祭祀,是小農社會敬畏自然、祈福禳災的心理體現,是對自然災害現象缺乏科學認識的反映。

三、文化生活:祈盼美好

文化是人類與自然、社會環境相互影響下不斷積累而形成的,因此,各地文化的產生與發展是與當地的社會政治、經濟環境分不開的。近代沿淮地區,社會沖突不斷,天災人禍頻繁,這些都嚴重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廣大農村農業生產遭受嚴重破壞,農村經濟明顯衰退。近代,面對自然災害頻發狀況,沿淮鄉民經常通過一些文化娛樂活動表達禳災祈豐的愿望,因此,其文化生活內容大多與神靈祭祀及農事習俗相關。沿淮鄉民的文化生活,主要有三類,一是與宗教色彩相關的娛樂方式,如廟會等;二是與災荒生活狀況相關的娛樂方式,如鳳陽花鼓等;三是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的其他娛樂方式,如商羊舞等。

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是民間歲時風俗之一,其形成與發展與古時代的宗廟社郊活動相關,通常是在規定的日期和場所進行的祭祀、娛樂和購物等活動。古時,廟會主要是民間祭祀活動,并有“酬神”的戲劇演出等,明清以來,廟會逐漸演變為祭祀、娛樂和商業等一種群眾性集會。無論是草根階層還是達官貴族都參與其中。時人張厚昌在路過河南時,描述了當地廟會場景“過明港時,該地農民正演高蹺戲,扮演各等角色,合唱秧歌,在鄉村游行。老幼男女,成群追觀。在彰德時,其北門外有關帝廟,正在演劇。時為舊歷三月初旬,蓋農民于農忙之前,借此機會,添購農具,買賣牲口,實為交易市場,借演劇而招致顧客者也”[18]。廟會除了有固定演戲之外,還有民間雜耍、幻術等其他的游戲。如山東濟寧縣的寺堌堆廟會上,有國術槍刀拳棒、跑馬賣械、上竿、穿刀山、幻術、戲法等,無不應有盡有。[19]在江蘇里下河地區存在一個特有的水上民俗—“溱潼會船”,它是國內唯一保存最為完整、最具有生態特質的水上廟會。每逢清明時節,在碧波蕩漾的溱潼喜鵲湖湖面,都會匯聚成百上千船只,篙子船竹篙如林,劃子船輕盈似燕,花船張燈結彩,貢船五彩繽紛。兩岸十多萬觀眾歡聲如潮,氣勢磅礴。喜鵲湖成為歡樂的海洋。凡目睹會船盛況者,無一不為之震撼,無一不為之感動。[20]

廟會上除了傳統的嚴肅的祭祀活動外,一些酬神戲劇逐漸向文化娛樂功能轉變,這些娛樂活動給傳統鄉村社會貧乏的生活增添了無窮的樂趣,“每當陰歷年節,筵飲為樂之余,類皆預先醵金集會,置備鑼鼓、旗幟之屬,屆期挨門散放,約集一處,穿街越巷游行以為娛樂。其間又必裝演種種故事,如制置鐵衣使健壯男子服之,上備鐵架,以四五歲幼女立其上,裝飾如宮娥,名曰背裝者。有預制木足,高二三尺,縛幼年男子兩足下,著各種古裝,飾為前代故事,如殷紂寵妲己,呂布戲貂蟬之類,名曰高蹺者。有制造木柜,方廣數尺,以十余人抬之,上以數人飾古衣冠裝演故事,如讓城(成)都,取荊州,楊妃醉酒,霸王別姬,名曰抬擱(閣)者。他若旱船,若皇杠,若獅,若龍之類,指不勝屈??傊?,以博人歡笑,令人喝彩者為目的”[21]??梢?,廟會上的各種娛樂游戲已不是以酬神為專門目的,而是為娛樂眾人的文化盛會。廟會的娛樂性,吸引了眾多人士參與,也進一步促進了商貿功能的展開,志載“然有會必須有戲,非戲則會不鬧,會不鬧則趨之者寡,而貿易亦因之而少甚矣”[22]。不同階層的人參加廟會,使廟會功能也多樣化了,張北縣地方志具體描述了民國時期當地的廟會情形:一是遠近農民借此到廟會上購買農具;二是債務人員可以借此機會在廟會上見面,解決債務問題;三是對于準備嫁娶鄉民,家里人可以一起在廟會上購買一些嫁妝;四是由于農民常年忙碌,省親看女,探親訪友不易,可以借此機會在廟會上會面;五是對于商販來說,可以買賣牲畜,鄉民可以利用廟會出售所畜牛、馬、豬、羊、雞、蛋等,獲得生活費用[23]。近代,廟會的多樣化功能豐富了農民的生活內容。

鳳陽花鼓起源于鳳陽府臨淮縣(今鳳陽縣東部),又稱“花鼓”“花鼓小鑼”“打花鼓”“雙條鼓”等,是一種集歌、舞、演奏、表演為一體的漢族民間藝術。[24]鳳陽花鼓是在秧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如《帝鄉紀略》云:鳳陽“插秧之時,遠鄉男女,擊壤互歌”;《霓裳續譜·鳳陽歌》中有唱詞:“鳳陽姐兒唱秧歌”。[25]明初,在朱元璋的推崇下開始逐漸興盛,當時鳳陽花鼓主要在祭祀活動和農事活動中出現。其真正得以流傳到大江南北與自然災害帶來的災難相關。明朝以來,安徽淮北一帶災害頻發,流民眾多,災民紛紛外出乞討,尤其是鳳陽地區。鳳陽災民在頻繁災害的打擊下被迫外出乞討生活,在乞討的過程中,災民口唱花鼓,這樣鳳陽花鼓開始流傳各地,原先的歡樂秧歌演變為逃荒悲歌。清代趙翼在《陔余叢考·鳳陽丐者》中寫道:“江蘇諸郡,每歲冬必有鳳陽人來,老幼男婦,成行逐隊,散入村落間乞食。至明春二三月間始回。其唱歌則曰:‘家住廬州并鳳陽,鳳陽原是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26]。這些歌詞唱出了鳳陽災民的生活艱辛與悲慘。

商羊舞是流行于山東鄄城縣的一種祈雨舞蹈,相傳起源于商周時期,至今已有千年時間。商羊舞開始來源于一種飛鳥——商羊,若此鳥出現且一足跳舞時,則預示將有大雨?!墩f苑·辨物》中記載:“齊有飛鳥,一足,來下,止于殿前,舒翅而跳。齊侯大怪之,又使聘問孔子??鬃釉唬骸嗣萄?,急告民,趣治溝渠,天將大雨?!谑侨缰?,天果大雨。諸國皆水,齊獨以安”。[11]791東漢王充在《論衡·變動》中也說到了商羊的知雨作用,“商羊者,知雨之物也。天且雨,屈其一足起舞矣”。[27]以上文獻說明了商羊的來源,商羊有預示天降雨水的功能,后人在旱災時,為了祈雨,開始模仿商羊跳舞的形狀,逐漸形成了商羊舞。

近代,商羊舞一般是在旱災時人們為了祈雨而進行表演的舞蹈。商羊舞有嚴格的表演規范,它為集體舞,一般以12至16人為宜(男女各半)。跳舞時要求人員手執響板,有節奏的撞擊,模仿商羊的動作表演。商羊舞原本是人們在旱災時為了祭祀祈雨用的專用舞蹈,但隨著社會的變遷,它已開始逐漸演變為民間娛樂性質的喜慶舞蹈,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這種由祭祀娛神到娛人的轉變,實質上是農耕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一種反映。

四、結論

近代沿淮廣大農村的小農經濟,在水、旱、蟲、役等多重災害的打擊下,農業生產能力低,農民的生活和生存受到極大的威脅和挑戰。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是彼此相依的,缺一不可,自然災害不僅使農民物質生活遭受沖擊,而且對他們的精神生活也產生很大的影響。災害對人精神的影響主要是指對人的心理、思想造成傷害。當然,災害對人生理的傷害,是指人生理肌體的傷害,甚至人生命的結束,它們是外表的,直接的,是可以統計的和顯示的。災害對人的心理和思想上的傷害,是指人的精神世界的損傷,這種傷害是內在的、間接的,不能直接體現的,但其傷害比生理傷害更嚴重、影響更遠。自然災害對精神生活的影響主要是指人們在災害的打擊下出現恐懼心理、迷惑和悲觀心態,將自然災害現象理解為超自然的神的意志,對現實生活產生不滿與失望,對未來茫然和悲觀。災害環境下,近代沿淮鄉民的習俗信仰和文化生活受到深遠影響,尤其在農事民俗、神靈信仰和文化娛樂等方面。在災害打擊下,近代沿淮地區愚昧落后的習俗信仰和文化生活是鄉民對美好生活的精神祈盼的一種折射。

猜你喜歡
鄉民農事廟會
農事 處暑
農事 大寒
農事 驚蟄
元宵節,逛廟會
路遇鄉親
豐都廟會
寶頂架香廟會
洋廟會寫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