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京劇藝術煥發強大生命力

2024-05-10 09:33于靖園
小康 2024年13期
關鍵詞:梅蘭芳劇目小康

于靖園

當下,京劇藝術將持續探索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融合方式,在國際舞臺煥發新魅力。

劉侗力主創新,但是并不激進,相反,他恪守中庸之道。在他看來,京劇藝術自有其寶貴傳統和內在規律,這是必須堅守的本真。同時,時代的變遷,審美的移易,使得一切藝術形式都必然要走上創新求變之路。那么,如何在傳承和創新中間把握平衡,便是考驗劉侗的一道難題?!缎】怠冯s志、中國小康網記者對他進行了專訪,請他講述了如何把握京劇的傳承與創新,以及對推動京劇發展的感受與思考。

《小康》·中國小康網:請您先談一下您所了解的京劇。

劉侗:雖然同六百年的昆曲、八百年的福建梨園戲相比,京劇只有230多年的歷史,但它依舊吸收了百家之長,歷經幾代京劇藝術家的努力,形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藝術美學風格,以及最為嚴謹完善的中華戲曲表演體制,成為名副其實的國粹,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梅蘭芳先生是中國京劇代表性藝術家,他代表了京劇藝術改革創新發展的理念和精神,中華文化以自信的姿態走向世界的推廣交流互鑒精神。他是最早把中國京劇帶到國外的京劇表演藝術大師。1919年,梅蘭芳先生去日本做文化交流,他表演的京劇驚艷了東瀛三島。梅蘭芳先生還曾出訪美國、蘇聯,所到之處無不引起轟動。中國京劇受到海外觀眾的熱烈歡迎,離不開梅蘭芳先生對京劇藝術守正創新的杰出貢獻與行之有效的推廣傳播。京劇不是一成不變的。由于表演形式和舞臺呈現發生重大變化,京劇逐漸劃分為傳統京劇和現代京劇。不過,現代京劇還沒有做到清晰完整、精致完美地在舞臺上大放異彩,無論是在國內與觀眾貼近交流,還是讓新創本戲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進行廣泛交流,都有待進一步提升。同時,京劇本身也面臨如何創新劇目、發展表演手段的“拷問”。

《小康》·中國小康網:我們應該如何把握京劇的傳承與創新?

劉侗:我常常思考,作為文藝工作者,如何根據藝術本身發展規律推陳出新?我聯想到,20世紀80年代,一位日本導演津田忠彥先生偶然發現了京劇藝術之美,然后放下自己的導演工作,開始引進中國京劇,在日本的學校、社區、劇院進行交流演出。他認為京劇是最高級的藝術,應該讓日本更廣大民眾特別是中小學生享受京劇藝術之美。還有一位來自法國的導演索梅爾學先生,也把京劇藝術引薦到法國。在他的設計和推動下,從2005年開始,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京劇專業的師生們連續多年赴法國以及歐洲其他城市巡演,他們創排的劇目《京劇第一課》采用了將京劇課堂教學搬上舞臺的新型表演模式,向海外觀眾展示了基本功訓練、排戲等過程,這臺劇目在歐洲國家引起強烈反響,大獲成功。這件事情啟發我,要在傳承京劇傳統藝術特色和價值觀念的基礎上,創新京劇表演形式,探索與現代元素相結合,做大做強自己,讓京劇不斷煥發強大生命力。去年,北京京劇院創作了一部京劇新劇目,以法國17世紀作家莫里哀的《吝嗇鬼》為素材,以劇中主要人物阿巴貢為原型,通過京劇服飾、京劇唱腔、京劇化的表演等藝術形式包裝,深度互鑒中法兩國文化元素,形成了一部新穎別致的京劇小劇場劇目。作品一經推出,備受好評。劇中的人物形象、思想價值和京劇藝術美輪美奐、妙趣橫生的表演手段引起了觀眾的廣泛共鳴。我們希望這部戲能為推動中國京劇走向世界、服務世界人民的文化生活、促進世界各國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鑒做出積極貢獻,同時,我們將持續探索多種途徑,以推動京劇藝術的未來發展,并為青年演員提供豐富的實踐舞臺。我們鼓勵廣大戲曲演員堅守服務大眾的初心和藝術宗旨,積極傳揚戲曲的魅力,使“國粹”在新時代中繼續綻放璀璨之光。

《小康》·中國小康網:京劇文化該如何走出國門,立足國際視野?

劉侗:在百余年的傳播歷史中,通過京劇人的不懈的努力,京劇成為中國戲曲的“國粹”代表,更成為一種國際性戲劇。這真是莫大的幸事,也是前輩藝術家們用他們的創新和智慧書寫的華彩篇章。當下,京劇藝術將持續探索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融合方式,在國際舞臺煥發新魅力。

猜你喜歡
梅蘭芳劇目小康
梅蘭芳評傳
我家的小康
舞臺劇目
我家的小康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新見晚清民國傳奇劇目十一種
小康之路
文華大獎”獲獎劇目
優秀劇目進校園
梅蘭芳家族:國重于家,德先于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