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視域下鄉村孝文化的傳承發展研究
——以濮陽市清豐縣為例

2024-05-10 22:08賈苗苗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清豐縣文化發展

賈苗苗

(河南理工大學,河南 焦作 454000)

文化振興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任務之一,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靈魂。實現鄉村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使其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相耦合,有利于凝聚人心,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精神動力。孝文化是鄉村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在村民群體中發揮著孝道引領示范作用和鄉村治理德潤功能。在鄉村振興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實現鄉村孝文化的傳承發展是當前面臨的重大難題。孝文化延續了數千年的文化基因,在歷史演進中發揮著突出作用。本文以清豐縣孝文化為例,研究本地孝文化的主要表征和時代困境,旨在創新孝文化傳承發展路徑,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一、鄉村振興視域下清豐縣孝文化的主要表征

習近平指出,“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盵1]因此,實現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任務。根植于鄉土風情的優秀傳統孝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維系鄉村情感聯系的精神紐帶。加快鄉村孝文化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著力點。清豐縣孝文化源于隋朝時期,經過一千多年歷史的演進發展呈現出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新凝練清豐縣孝文化的主要表征,不僅有助于孝文化的傳承發展,而且有助于加快文明鄉村建設步伐,推進當地經濟發展。

(一)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

清豐縣孝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是封建時代基于小農經濟得以延續發展的一種相對穩定的文化形態,對于推進當地鄉村治理和維護社會穩定具有極為特殊的作用。傳統意義上的中國鄉村是一種以倫理為本位、以宗法禮治為治理準則的小農社會。在漫長的封建社會,倫理與宗教禮法在鄉村治理中發揮著同等重要的作用,形成了穩定的鄉村治理結構,其中,孝文化在傳統倫理思想中一直占據核心地位。清豐縣是新時代唯一流傳下來以孝子之名設縣的地區,其孝文化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不僅是當地傳統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特色,也極大豐富了中華孝文化的內涵。隋朝時期,張清豐以善事父母之行被周圍百姓所稱贊,被隋文帝舉孝廉聘而不就,后人們感其行,并效仿其行為,形成了一股孝道之風,這對于封建社會規范人倫秩序與維護家庭和睦具有積極的影響。孝文化可以通過建立禮儀制度規范社會行為、調節人際關系、增強社會凝聚力,實現社會穩定。隨著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革,孝文化內涵已經發生了變化,不再是封建君主統治的工具,而是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背景下,清豐縣孝文化正在進行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傳承發展當地的孝文化,就是吸收其在村民價值觀塑造、純化淳樸鄉風、優化鄉村治理等方面的優良基因,為文明鄉村建設提供文化滋養。

(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清豐縣孝文化是產生于封建社會、以維護君主專制統治為目的、具有封建色彩的文化形態,它不僅是當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孝文化的有機構成。首先,清豐縣孝文化是當地文化的有機構成體,具有歷史繼承性。新時代,清豐縣經過歷史的洗滌逐漸形成了以孝文化為核心的本土特色文化,成為當地人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獨特的文化資源。新時代的孝文化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二十四孝文化,是在傳統孝文化基礎上去粗存精、去偽存真,融入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新內涵,是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新孝文化。其次,清豐縣孝文化與中華孝文化緊密相連,豐富了中華孝文化的內涵,而中華孝文化的弘揚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清豐縣孝文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加快了清豐縣孝文化的傳承發展進程。2016 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把弘揚孝親敬老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建設具有民族特色、時代特征的孝親敬老文化?!盵1]這鮮明地凸顯了孝文化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清豐縣孝文化摒棄了封建社會時期家庭父子之間不平等的糟粕思想,更致力于構建良性互動的新型家庭關系。封建社會清豐縣孝文化發揮著維護封建統治的作用,存在移孝為忠等非理性、非人性因素,而且家長專制色彩極為濃厚,強迫子女必須無條件遵從父母意愿,被剝奪了人格獨立與思想自由。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馬克思主義思想在我國主流意識形態領域占據主導地位,人民群眾變成政治意義上獨立、法律意義上平等自由的個體,不再愿意繼續接受“尊老抑少”愚昧思想影響,由此推動清豐縣孝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這不僅沖破了封建社會將其作為政治統治工具的舊思想,使其逐漸回歸家庭倫理范疇,而且擺脫了父母在子女面前的絕對權威,融入了民主、平等、自由的合理因素,孝文化更多意義上成為一種人格平等的文化形態。

(三)具有豐富的現實價值

清豐縣孝文化既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鮮明的地方特色,又具有高度的文化擔當。要傳承好當地的孝文化,就要不斷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將孝文化融入鄉村振興戰略中,不斷致力于文明鄉村建設事業”[2]。首先,傳承孝文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當地鄉村經濟的騰飛,實現城鄉協調發展。當前清豐縣經濟發展最大的桎梏是人才流失嚴重,由于當地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年輕一代為了生存選擇外出務工或者留在大城市發展,導致留守老人和兒童較多。勞動力和人才的缺失,使當地經濟發展滯緩,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鄉村振興進程。孝文化的傳承發展,使孝道精神在當地群眾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越來越多的人為了陪伴老人選擇回歸家鄉發展,有利于引進資金、信息和人才投入鄉村建設。其次,傳承發展孝文化有助于加快清豐縣鄉村自治的步伐,構建鄉村自治新格局。孝文化的發展使人才回流,部分返鄉的知識分子充分行使選舉權和監督權,為鄉村建設建言獻策,使有關決策更加科學化,從而推進鄉村建設的步伐。第三,傳承發展孝文化,有利于引領清豐縣鄉村文明新風尚,推動社會主義鄉村文明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孝文化的傳承發展,可以引導當地家家戶戶形成獨具特色的家風,不僅有助于家庭和睦,而且可以提高整個鄉村的精神風貌,推動文明鄉村建設,從而成為整個社會道德基礎和行為準則。

二、鄉村振興視域下清豐縣孝文化傳承發展的時代境遇

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背景下,挖掘清豐縣孝文化優秀成分,加強本地鄉村治理、實現文明鄉村建設,是目前清豐縣發展面臨的一大難題。全面剖析清豐縣孝文化面臨的時代境遇,對于優化其傳承發展路徑、助力當地文明鄉村建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現代性與傳統性社會之間的張力過大,孝文化呈式微趨勢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城鎮化與工業化進程的加快,鄉村發生了顯著的變革,逐漸由“農耕社會”過渡為“半農半工社會”,由“熟人社會”過渡為“半熟人社會”[3]。在這種社會大環境下,結婚分家、農民進城和村落變遷等現象屢見不鮮,傳統孝文化賴以傳承的血緣關系和宗法制度逐漸瓦解,鄉村賴以承載孝文化的物質載體和精神載體減少,傳統孝文化自身發展與當今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出現矛盾,孝文化呈現式微趨勢。在清豐縣當地,大量從事建筑、展覽等行業的農民工進城務工,與父母之間的情感聯系變得不再緊密,對孝文化重視程度降低,出現了“異地盡孝”的境況。正是歸因于現代性與傳統性社會之間張力過大,當今時代的社會環境縮小了孝文化的傳承發展空間,孝文化逐漸被當地人民忽視,給維護社會人倫秩序穩定和加強鄉村基層治理方面帶來一定困擾,迫切需要在孝文化核心價值意蘊中融入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新內涵。另外,當地人民對孝文化存在概念認知模糊、定位不準確等問題,出現了較為嚴重的文化認同危機。比如,日常頻繁地使用手機問候、重要節假日做“低頭族”陪伴父母等形式,這些在今天一些人看來是盡孝的表達方式。因此,對孝文化進行現代化轉化和化解孝文化式微趨勢,重塑和提升村民對孝文化的認同感,是目前清豐縣首要解決的問題。

(二)資源挖掘力度不足,宣傳工作存在欠缺

經過數千年的歷史積淀,清豐縣雖然形成了獨特的孝文化資源,但在孝文化資源的挖掘利用和對外宣傳方面明顯存在力度不足。在幾千年的歷史演變過程中,清豐縣形成了“頭爐燒餅獻娘親”“孝感動天”“鞭打蘆花”“恣蚊飽血”“割肉孝姑”“萬里歸親”等佳話。當地政府雖然對這些感人肺腑的典故進行整理、傳頌,卻沒有對其背后的資源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因而缺少有力的史料資源的佐證。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清豐縣孝文化的社會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還是較小。當前,清豐縣孝文化的宣傳方式仍然比較保守,一方面過度依賴傳統媒體,沒有充分發揮新媒體便捷性、靈活性、時效性和覆蓋范圍廣的優勢,很難做到對孝文化全方位、多角度、寬領域的解讀宣傳。另一方面,由于宣傳的選題及素材的新穎度不夠,不能有效吸引公眾的眼球,導致宣傳力度不到位。因此,當地相關部門需要破除資源挖掘力度不足的瓶頸,不斷挖掘更多原始資源和創造新時代孝文化資源,同時構建全方位孝文化宣傳體系,從而提升孝文化的感召力。

(三)婚喪陋習蔓延,鄉風民俗被異化

建立適應時代發展的良好習俗,既是鄉村文化振興的客觀需要,也將為實現鄉村文化振興注入不竭動力。但是,伴隨商品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諸如“天價彩禮”“厚葬薄養”等不良風氣也在清豐縣的鄉村彌漫,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文化振興的進程。高額的彩禮在很大程度上給父母一輩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壓力,使很多農村家庭“望婚興嘆”,因婚致貧的現象在本地屢見不鮮。深究其背后的原因,既有深受傳宗接代、重男輕女孝文化思想的影響而導致的鄉村適婚男女比例失衡的結構化問題,也有城鎮化進程中女性外流加快打破相對封閉的農村婚姻市場平衡而引發的區域間男女比例失調問題?!昂裨岜○B”現象在清豐縣也很常見,鄉村中風光的喪葬之禮已然成為衡量子女是否孝順的標準之一。操辦喪禮高消費、大擺筵席、吹吹打打撐門面的喪葬陋習不僅破壞了社會風氣,而且嚴重損害了正常的鄉村秩序和社會關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清豐縣婚喪陋習的蔓延,本質上是對孝文化內涵的歪曲解讀,是鄉風民俗在商品經濟社會被異化的結果,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文化振興的進程。

(四)孝文化失真,“偽孝”文化盛行

孝文化的傳承發展需要正視文化本位論,認清孝文化的本質,而不是只繼承表面形式卻忽視其中的內在本質。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往往受到形式主義思想的誤導,在盡孝形式上不斷攀比,卻忽視了對其中真正內涵的傳承發展。在清豐縣有很多打著“孝”的幌子卻沒有真正盡到孝道的例子。比如送老人進養老院、過年回家做“低頭族”“異地盡孝”等等,這些在很多人看來都是盡孝的行為,但是老人卻感受不到子女的孝心,這是對孝文化的曲解。老年人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陪伴,而不是物質上的滿足。這種只做表面文章卻忽視父母內在感受的行為,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盡孝,這種情況實質上是子女獲得自我安慰的方式。真正的孝順應該是物質與精神的融合,既給父母物質上的回饋,又給父母精神上的陪伴。

三、鄉村振興視域下清豐縣孝文化傳承發展的路徑優化

鄉村振興背景下,清豐縣鄉村孝文化得以傳承發展,既需要守“根”聚“魂”,豐富文化內涵,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又需要內化于心,構建全方位宣傳體系,提升孝文化感召力;同時也離不開制度制約,要發揮鄉規民約作用,完善傳承發展機制。

(一)守“根”聚“魂”:豐富鄉村孝文化內涵,實現孝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深入挖掘、繼承、創新優秀傳統鄉土文化,要讓有形的鄉村文化留得住,要讓活態的鄉土文化傳下去?!盵4]鄉村孝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一抹亮麗的底色,蘊涵著豐富的精神內涵,是鄉村得以延續下來的文化基因,也是新時代實現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因素。傳承發展鄉村孝文化,有利于增進基層群眾內部凝聚力、促進人才回流,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迫切需要。在新的歷史時期,孝文化既繼承了孝悌忠信、父慈子孝等有利于家庭和睦和社會穩定的積極因素,又保留了愚忠愚孝、家族壟斷等阻礙社會民主、平等的消極成分。清豐縣孝文化要實現自身傳承發展,應該堅持古為今用、守正創新的原則,對孝文化進行揚棄和傳承,繼承能夠適應鄉村社會發展需要的思想元素,剔除阻礙新時代鄉村社會發展的糟粕思想。當地相關部門要對孝文化精神意蘊進行解構和重構,摒棄不合時宜的思想,融入時代發展所需要的新內涵和新理念。需要注意的是,歷經數千年傳承下來的孝文化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環境的巨大熏陶,是一種自發式延續的家族風氣,具有極大的穩固性。因此,必須將優秀家風作為孝文化傳承發展的載體和重要的建設任務,借助良好的家風家教實現其自覺傳承。

(二)內化于心:構建全方位宣傳體系,提升孝文化感召力

孝文化既是增強民族凝聚力與厚植家國情懷的重要力量,也是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力。營造氛圍濃厚的社會環境是孝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舉措。孝文化傳承發展要想落到實處,必須擁有一套健全的全方位宣傳體系,形成“縣—鄉—村”三位一體、有機耦聯、良性互動的實施體系。首先,要加強孝文化的軟硬件建設,打造清豐縣孝文化品牌??h委、縣政府應當成立以縣委書記為組長,以宣傳、文化、廣電、史志辦、檔案局等部門為成員的縣文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形成黨政主導、齊抓共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的良好局面。其次,鄉鎮黨委承上啟下,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在每一個鄉村打造以“孝”為主題的文化墻。積極挖掘本鄉孝文化典型并對其進行褒揚,挖掘和推廣本地先進孝道事跡,講述好當代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孝道故事,鼓勵村民以實際行動彰顯孝心,營造人人盡孝的濃厚文化氛圍。最后,鄉村作為最后一個層級,是孝文化宣傳體系最為重要的一環。村干部要提高孝道意識,對于村里因不贍養老人而引發的家庭矛盾要進行調節,并引導他們自覺接受孝文化宣傳教育,做孝文化的積極踐行者。

(三)制度規約:發揮鄉規民約作用,完善孝文化傳承發展工作機制

鄉規民約是實現孝文化傳承發展的有力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很多風俗習慣、村規民約等具有深厚的優秀傳統文化基因,至今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盵5]鄉規民約是介于法律強制效應與道德約束兩者之間的民間行為規范,是歷史上實現鄉村治理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傳承發展鄉村孝文化的顯性載體。鄉規民約的制定,打破了宗法血緣關系的禁錮,有利于弘揚公序良俗,推動鄉村移風易俗,強化鄉村治理效能。需要制定事關孝文化的鄉規民約,對不贍養父母和婚喪陋習行為進行約束,引導當地樹立崇德向善、忠誠守信的良好風尚,推進鄉村文明建設進程。鄉規民約要致力于建立正面激勵機制,營造積極向上的鄉村孝文化氛圍。比如,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對當地孝敬父母的典型事跡進行物質和精神褒獎,并借助喇叭和媒體廣泛宣揚,以求將其影響力最大化,吸引其他人爭先效仿。

四、結束語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傳承發展孝文化是鄉村振興和文明鄉村建設的必然選擇。只有把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賦予其新的內涵,不斷改變鄉村孝文化發展的傳統觀念和陳規陋習,才能實現孝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進而促進鄉村治理和鄉村文化振興。

猜你喜歡
清豐縣文化發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智慧水務在清豐縣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中的設計與應用
清豐縣利用南水北調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模式
誰遠誰近?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清豐縣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