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全國中小學校教師閱讀共同體調研報告

2024-05-10 16:28
課堂內外·好老師 2024年4期
關鍵詞:共同體讀書活動

當前,教師專業化和教師專業發展正日益成為我國教育理論工作者、教育政策制定者和廣大教師共同關注的重要問題。如何實現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教師閱讀是關鍵。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書籍在教師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種地位,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書籍的態度和行為。2023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懷進鵬也提出,把開展讀書活動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因此,關注具有“教書人”和“讀書人”雙重身份的教師群體的閱讀現狀,有其現實意義和價值。

如何幫助教師培養閱讀習慣、掌握閱讀方法?教師閱讀共同體的出現成為教師實現閱讀成長的重要途徑。教師閱讀共同體是指由教師群體組成的,以專業成長、改進教學、解決現實問題為目標,在相互尊重、相互信賴和充分合作的基礎上,共同閱讀、共同學習和反思的穩定的、志同道合的集體,它既是一種精神共同體,又是一種合作共同體和實踐共同體。學校以教師閱讀共同體為依托,通過多樣化的讀書活動,吸引讀書欲望強烈的參與者,并影響到更多的潛在參與者,讓書香漫浸整個校園。

一、樣本信息

在第二十九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好老師智庫設計了一份關于“教師閱讀共同體”的調查問卷,面向全國中小學校教師發放,旨在廣泛了解教師參與閱讀共同體的現狀以及了解老師們的閱讀心理和閱讀需求。本次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1195份,參與調查的教師性別、年齡分布相對均衡,小學教師占據調查人數的七成,絕大多數教師是本科學歷。參與教師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二、教師整體閱讀情況

閱讀難,堅持閱讀更難。隨著“雙減”政策的推廣和落地,給教師減負也是大家在調查中填寫的呼吁之一,只有給教師減負,教師才能有時間閱讀,但除時間因素外,教師的內在驅動與認知其實更為重要,因為即使在相同的教學與時間安排下,仍有教師在堅持閱讀,甚至高質量閱讀。是什么促使教師們開始閱讀、堅持閱讀?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促使教師閱讀最重要的動力是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和人文情操,從普及率(選擇某次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來看,占總調查人數的87.18%,其次是為了解決工作和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在總調查人數中占比79.49%。除此之外,還有諸如滿足個人興趣愛好、更好地接觸學生、緩解心理壓力、獲取更多知識、人際社交需要等等原因。

閱讀動機作為教師在閱讀任務或閱讀目標引導、激發和維持閱讀活動的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架起了讀者因素與任務因素之間的橋梁,從而也促使教師以任務為指引,閱讀不同的書目。問卷數據顯示,教師閱讀最多的書目類別是學科教輔類和教育理論類,普及率均為75.38%,其次是文史哲學類,為49.74%,部分教師也會閱讀生活消遣類的書籍以從中獲取平靜和快樂,還有一些教師會閱讀科學技術類、政法軍事類、體育類和經濟類的書籍。

隨著現代科技與網絡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各類聽書APP進入我們的視野,電子閱讀逐漸成為“新寵”,電子書的確具有攜帶便捷、查詢方便、購買廉價等優勢。但在此次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教師仍以紙質書閱讀為主,選擇此項的人數占總人數的83.59%。通過訪談,我們了解到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有對眼睛更健康、方便隨時向前向后翻閱和批注筆記、能帶給人沉浸的閱讀體驗等等。紙質書和電子書各有其優劣,最好的閱讀方式就是以閱讀紙質書為主,電子書為輔,兩者相結合。

有“輸入”就要有“輸出”,在閱讀的基礎上,教師還需要將學習到的知識和方法運用于實踐,做到理論和實踐的相互結合。根據圖4數據顯示,八成教師閱讀成果轉化的方式是寫讀書感悟,超五成的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運用到了書本知識。還有43.59%以論文的形式呈現自己的閱讀成果,除此之外,教師們形成閱讀的成果轉化方式還有匯總閱讀文集、出版圖書、拍攝視頻。但也有部分教師閱讀只停留在淺層,沒有形成相應的成果轉化。

三、教師閱讀共同體的現狀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僅有43.08%的教師曾加入過教師閱讀共同體,剩下超半數的人從未加入過教師閱讀共同體。其中,如圖5所示,加入過閱讀共同體的教師又以學校組織為主。從這一現象可以看出,教師閱讀共同體并不普遍,且教師加入閱讀共同體的意愿不足。究其原因,在訪談中,我們了解到主要有四個方面,第一是沒有參與渠道,學校領導不重視,沒有為教師們提供更多閱讀交流的平臺和空間,且教師網絡信息不通暢,不知從何報名參與;第二是教師的工作繁雜多樣,除了基本的教學工作外,還有教研培訓、教案設計、批改作業、輔導答疑等事務,絕大多數教師認為自己沒有時間加入閱讀共同體并完成相應的閱讀任務,只能利用碎片化的時間自主閱讀;第三,閱讀動力不足,很多教師意識到閱讀對于自身成長和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意義,但認知和行動有很大差距,沒有做到知行合一。

教師閱讀共同體人數不宜低于5人,人數偏少不易形成良性的閱讀氛圍,但也不宜過多,人數過多就無法保證每一個參與者的充分對話。從圖6數據顯示,教師閱讀共同體在5—35人的占比為50%,與少于5人以下和多于35人的占比持平。同時,83.33%的教師在閱讀共同體中主要是參與者的身份,少數則擔任領讀者。在教師閱讀共同體中,圍繞共同焦點,領讀者主要負責分享閱讀經驗和方法指導,講述自己運用閱讀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經過,并適時拋出自己的問題,引導參與者思考。參與者圍繞領讀者的智慧分享和問題進行互動交流,在討論和思維碰撞中解疑釋惑,在相互鼓舞、陪伴中激發長久的閱讀欲望。

組織各類閱讀活動是教師閱讀共同體培養教師閱讀習慣、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路徑之一,正是在大量諸如論壇講座、知識競賽、讀書打卡活動的開展中,教師閱讀共同體得以實現其價值和目的。

針對教師閱讀共同體的活動組織,圖7顯示,超六成教師加入的閱讀共同體有閱讀論壇講座和讀書沙龍活動。除此之外,師生共讀、讀書報告會、線上讀書打卡也在各類閱讀活動中占據重要位置。教師閱讀共同體的活動形式豐富多樣,線上與線下互動結合,從多個層面為教師參與閱讀活動提供了便利,激發教師的閱讀熱情。線上的每日話題討論、閱讀打卡等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簡單方便易操作且有時效性,能夠克服線下交流的種種限制。線下交流形成了一種互動儀式,大家圍坐在一起,圍繞一個主題或一本書,基于教育教學問題的解決,細致、系統、充分地暢快交流、深度研討,在互補、互學、互助中實現“1+1>2”的協同效應。

從圖8可知,超半數的教師認為自己所在的閱讀共同體形式效果都很好,給他們帶來了專業上的成長和幫助,還有33.33%的教師認為自己所在的閱讀共同體雖然開展了各式各樣的活動,但是對自己的專業發展并沒有得到顯著的提升。少部分教師認為閱讀共同體的形式和效果不好。這一現象表明,教師閱讀共同體在計劃和組織閱讀活動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其是否能激發教師的閱讀興趣和參與激情,以及活動是否能帶給教師成長和發展。

四、教師閱讀共同體的意義

教師唯有博學、善學、會學,學會閱讀、悅讀、越讀,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更快地成長,成為教師隊伍中的中堅力量。圖9數據顯示,加入閱讀共同體的教師每周閱讀時長集中在3—5小時之間,且超過三成的教師平均每周閱讀超5小時。沒有加入教師閱讀共同體的教師每周閱讀時長集中在3小時以下,且超5小時的人數較少。從圖10可以看出,加入閱讀共同體的教師每月的閱讀量在3本以上的占比大于沒有加入閱讀共同體的教師。綜合來看,加入閱讀共同體的教師從平均閱讀時長和閱讀數量上均比沒有加入的教師多,這說明教師閱讀共同體在培養教師閱讀習慣、促進教師閱讀成長方面的確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閱讀共同體到底對教師產生了哪些方面的影響呢?圖11顯示,其促進了教師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教師的工作是繁雜、繁忙和繁重的,如何擠出時間來進行閱讀呢?通過教師閱讀共同體,教師們掌握了科學優化和管理自己時間的方法。原來,“我很忙,沒空讀”只不過是給自己不讀書設定的一種認知局限。在閱讀共同體中,很多教師都由最初的被動打卡,逐步形成了自覺主動的行為方式。教師們享受其中,沉浸其中,書成為了他們的精神棲息地。

促進教師的專業素養發展。教師行走于書海之間,相由心生,舉手投足之間風雅天成,學生的生命狀態自然也會變得愈加醇厚,呈現了富于雅趣的校園文明。同時閱讀幫助教師們實現了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的提升,鍛煉了教師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豐富了教師的情感體驗。

五、教師閱讀共同體的現存問題及解決對策

結合圖12的統計分析,我們進一步對曾加入過閱讀共同體的教師進行深入訪談,發現目前教師閱讀共同體主要存在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的問題。從內部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成員的閱讀層次以及閱讀傾向、愛好和現實需要不同;(2)教師閱讀共同體的考評方式、督促引領機制有待改進,學校隨時發布的緊急任務都會讓教師們應接不暇,造成教師們精力不足、身心疲憊,出現“掉隊”的現象,教師一旦讓自己蜷縮在舒適圈里再想突破就需要作用更大的外力,只有通過建立督促機制和引領機制再次進行干預,閱讀共同體的發展才會更卓越;(3)閱讀后的成果轉化及其實踐應用有待增強;(4)存在“四有四無”的問題,即有牌子無組織,有組織無活動,有活動無價值,有價值無方向。

另一方面,教師閱讀共同體的外部保障不到位,主要表現在:(1)相關主管部門在財政方面對閱讀共同體的支持力度不夠;(2)外部專家(名師、學者)資源引入有待加強;(3)部分學校對構建教師閱讀共同體不重視,在教師參與閱讀活動的過程中沒有減少教育教學工作、學校管理任務及其他事務性工作,教師沒有時間閱讀;(4)由于信息技術能力的限制,教師閱讀共同體缺乏合適的網絡平臺,活動單一。

那么如何更好地建設打造教師閱讀共同體?從內部而言,確定共讀書目可根據教師個體閱讀的傾向、愛好和現實需要,合并“同類項”,尋找共讀的“最大公約數”,再經過集體討論商議最終確定;有關閱讀共同體考評方式、督促引領機制的建立要基于教師視角,留給教師一定的自主空間,成員共同參與、討論、制定規章制度,共同執行、共同遵守;搭建教師閱讀成果展示的平臺,激發教師的創作熱情,讓教師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

從外部來看,相關部門要在外部時間、經費等保障上提供支持,同時需要從評估方式、經費撥款等方面不斷完善外部激勵制度;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突破地域局限,積極鏈接外部資源,為教師的閱讀成長提供專家支持。

猜你喜歡
共同體讀書活動
“六小”活動
愛的共同體
“活動隨手拍”
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體的戰斗
我愛讀書
正是讀書好時節
三八節,省婦聯推出十大系列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