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爻辭

  • 《周易》本義三例
    的經文,即卦辭、爻辭的釋義解讀,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莫衷一是,即便被儒學者奉為經典,甚至被歸為《周易》一部分的《易傳》,亦不例外,誤讀、錯解、過度詮釋之處不在少數,以致宋代大儒朱熹在給學生講解《周易》時再三提示:“到得夫子(孔子——引者注),方始純以理言,雖未必是羲、文本意……不可便以夫子之說為文王之說?!薄翱鬃又兑住?,非文王之《易》;文王之《易》,非伏羲之《易》;伊川《易傳》又自是程氏之《易》也?!薄?《易傳》義理精,字數足,無一毫欠闕。他人著工夫補

    社會科學 2023年1期2023-03-22

  • 論《周易·師卦》中的軍事思想
    》中有關戰爭的卦爻辭,從中發現,以戰爭來譬喻人事的例子在周易的卦爻辭體系中并不罕見,大概占卦爻辭總數的十分之一,像“利建侯行師”“利涉大川”“有孚”[2]之類的套語也能說明戰爭活動在作《易》時代出現頻繁,足以讓作《易》者總結和解釋其中的一些現象。這些描述戰爭的卦爻辭所呈現的內容初步可分成兩類:第一類最為常見,即對戰爭場面和某些情景片段的簡單描摹,如《謙卦》六五、《離卦》上九、《中孚》六三等;第二類則比較復雜,卦爻辭所敘述的內容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已經能夠提煉

    寧德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2年4期2023-01-24

  • 宇宙圖式與經文訓釋 ——一種對漢末象數易學的反思
    這也并非他解釋卦爻辭相關內容的常例?;蛟S,僅僅從現存的這幾條解《易》辭之語,難以完全認定京房確實不以卦氣等說解釋經文。但是,《周易集解》收錄解《易》辭之語時,有種一貫的特點,即傾向于收錄包含卦氣說、爻辰說等典型漢代象數易說的《易》注,這從其所錄鄭注可以見得。三《禮》、《毛詩》賈、孔疏文所引鄭玄《易》注,有的并不包含象數易說,只是在言說禮制,這不意味著鄭玄果真多有這種不試圖說明象、辭關系的注文,僅僅意味著賈、孔于此更關注鄭玄《易》注中與《禮》、《詩》相關的內

    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2年5期2022-11-09

  • 論《周易》 “中” 的思想 ——以《復卦》《中孚卦》為例
    定吉兇上,即對卦爻辭的解釋以居中得正為吉,另一方面則體現在經世致用之中,當人們處于不中不正之位時,可通過修“中正之德”來趨吉避禍。而“中正之德”與“中正之位”相較,明顯前者地位更為突出。一、中正之位,判定吉兇《周易》對“中”的重視首先體現在對卦爻辭的解釋方面。這里的“中”是指處于一卦的中位。在六十四卦中,第二爻居下卦之中,第五爻居于上卦之中,皆稱之為“中”。此兩爻中,又以第五爻最為顯赫。同時,每一卦的初、三、五爻為陽位,二、四、上爻為陰位,“正”則指的是陰

    今古文創 2022年34期2022-11-01

  • 《比》卦九五爻辭中“誡”字新詮 ——以“網開一面”故事文本考釋為基礎
    來看《比》卦九五爻辭“王用三驅,失前禽”及《象》傳“舍逆取順”,雖然學界在具體部分有分歧,但主要為以下三種意見。第一種是王弼認為《象》傳之“逆”為逆來,“順”為順取。逆來趨己者舍之,背去逆走者射之。九五愛于來而惡于去,所以常失前禽。這里的“前”值得重視,王注隱晦,大體是指失“前來”(孔穎達補充曰:“獨比所應則所比為失?!?之禽也??追f達繼承王《注》,補充曰:“顯比之道,與己相應者則親之,與己不相應者則疏之?!盵2]38孔注在很大程度上強調的是王者不濫用弘闊

    福建技術師范學院學報 2022年4期2022-10-09

  • 剖析國學經典,感悟周易智慧
    易》六十四卦的卦爻辭做了逐卦逐爻的???、注釋,是一部頗有特色的易學研究作品?!丁粗芤住地?span class="hl">爻辭校釋》王化平 著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12/298.00元四十多年來,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阜陽漢簡《周易》、王家臺秦墓“易占簡”、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周易》、清華簡《筮法》和《別卦》等《周易》古本或與《周易》關系密切的古文獻陸續出土公布。隨著古文字材料數量與日俱增,它們對于古典文獻研究的價值也越來越凸顯,古文字研究水平迅速提升,重新解讀先秦經典文獻成

    全國新書目 2022年7期2022-09-21

  • 《周易·坤卦》卦名新探 ——秦簡《歸藏》及清華簡《筮法》的啟示
    的來源及卦名與卦爻辭之間的聯系是易學研究的重要問題。關于這一問題的探究,前輩學者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觀點,也留下一些尚未解決的疑問。這些觀點之中最具價值的,筆者認為當屬高亨先生的意見。高先生認為:《周易》六十四卦,卦各有名,先有卦名乎?先有筮辭乎?吾不敢確言也。但古人著書,率不名篇,篇名大都為后人所追題,如《書》與《詩》皆是也?!吨芤住分悦?,猶《書》、《詩》之篇名,疑筮辭在先,卦名在后,其初僅有六十四卦形以為別,而無六十四卦名以為稱。依筮辭而題卦名,亦后人之

    現代哲學 2022年2期2022-04-29

  • 王弼易學中的“情志”論
    8。就《周易》卦爻辭本身來看,其內容確實主要為人在社會中之種種活動,王弼以“人事”為其詮釋重點,無疑切中肯綮。從王弼的視角來看,《周易》詮釋最根本的目標是要理解人的行為活動。而要理解人的行為,又必須理解這些行為的內在原因,也就是驅動這些行為的內在之“情”與“志”。由此可知,王弼之所以能在漢代易學之外別立一家新學,且漸漸取漢易而代之,其“情志”論應該起了很大的作用。在現有的研究中,對王弼的“情志”論關注不多,人們或曾從玄學研究的角度注意其“圣人有情”“性其情

    平頂山學院學報 2022年1期2022-03-08

  • 乾卦“龍德”的惕態之美
    之美,主要從九三爻辭、象辭和文言入手。其中爻辭為主,象辭、文言為輔。所謂爻辭,相傳為周公所作,主要是對卦中之爻所呈之象的闡釋或啟發。 象辭、文言相傳為孔子所作,是對周易卦爻辭所做的進一步闡發。象辭有大小之別,大象辭闡發卦辭,小象辭闡發爻辭,本文所論屬小象辭。一、九三爻辭解乾卦九三爻辭是“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3](4),此處未加注標點,是因為該爻辭有不同的句讀排列方法。 考諸典籍,主要形式有三。 其一,“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备鶕?span class="hl">爻辭注解

    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1年1期2021-11-28

  • 《易經古歌考釋》*序
    《周易》古經的卦爻辭,文句簡奧,含義幽晦,自漢魏以來,經學家各有不同的理解。漢儒偏重象數,宋學偏重義理;或引史事詮釋卦義,或以易象文飾術數。至于近代,更出現史學家之《易》、古文字學家之《易》。史學家引用《易》經辭句來論證古代歷史;古文字學家依據甲骨金文的知識來詮解《易》經辭句,蓋亦各有所見,各有所長。有的學者發現《易》爻辭中包含一些詩歌,這無疑是一個新的觀點,但是雖提出這一觀點,卻尚未進行系統的探索。最近黃玉順同志鉆研易學、深造有得,發現每卦的爻辭都含有幾

    衡水學院學報 2021年2期2021-04-09

  • 《周易》卦爻辭的空間性言說
    周易》中的部分卦爻辭反映了先民對空間的認識方式。托馬斯·馬卡卡羅認為中國人的空間觀念在商朝時期就形成了,“商朝的君主們確立了一種以天為基礎的神權政治,天就是蒼穹,代表著至高無上的、秘不可知的神力。而在人間,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以四個方位為基礎的方形空間內?!盵1]26《周易》的八卦在一定程度上蘊含了空間方位意義,所謂“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盵2]380說明了八卦產生與空間觀念的密切

    四川文理學院學報 2021年3期2021-02-13

  • 淺議《易經 觀卦》的思想內涵
    理念的考察觀卦的爻辭對于觀者與被觀者應如何合理的做事、做合理的事,都提出了具體的警醒和提示。觀卦的前三爻是向外觀,即觀察別人、學習別人、同時注意觀察的方法與角度,以觀到真東西。后三爻是向內觀,即自我間的觀察與反省。第一爻旳爻辭叫“童觀”,如童子看熱鬧一般,漫不經心,看看而已。又說“君子吝”,即有身份、有素養、想真觀的人如果這樣就太惋惜了。從批判的角度指出,觀察不能抱著敷衍、排斥、漠視、應付的態度。那樣不僅什么都觀不到,還是浪費資源。倘若不屑于觀察別人而自己

    錦繡·上旬刊 2020年2期2020-05-06

  • 從《周易注》第五爻辭注探王弼“會通儒道”的君主觀
    從《周易注》第五爻辭注探王弼“會通儒道”的君主觀。漢代學者將易卦的六位比作政治社會上的六個等級,《易緯·乾鑿度》曰:“初為元士,二為大夫,三為三公,四為諸侯,五為天子,上為宗廟?!保?]在《周易注》中王弼屢稱第五位為“尊位”“盛位”,對五為君主之位顯然是認同的。第五爻位為君位,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陽爻居尊、陰爻居尊,二者雖然客觀的條件都是相同的——處尊位,但各自的主觀特質卻不同——剛或柔。君王的特質不同,因此其所秉持的治國理念、處世態度、道德義理也不一樣。

    韓山師范學院學報 2020年4期2020-01-18

  • 《周易》卦爻辭“有攸往”析
    中,卦形符號與卦爻辭究竟具體產生于何時我們雖不得而知,但顯然,在《周易》的卦形符號以及卦爻辭創成之后,其最突出的效用是占筮。無論是《周禮》中所記載的“太卜掌《三易》之法”,還是《左傳》《國語》等諸多先秦史學著作中對于《易》例的記載,都足以印證這一觀點。古代的占筮活動往往與政治大事緊密相連,天子、諸侯的政治、軍事措施,有時必須取決于卜官的占筮結果。那么,在占筮過程中,實際上影響人們思想、左右人們行動的關鍵因素是筮書背后所表露的哲學內涵[1]。因此,《周易》所

    文化學刊 2019年12期2019-12-26

  • 《易經》家人卦九五爻之考究
    易經》 家人卦 爻辭一、已有解釋《易經》家人卦九五爻其爻辭為“王假有家,勿恤,吉”。對于該爻辭的解釋,目前來看主要分為兩種:第一種認為“王”是指君王,“假”通“格”,表示“正”的意思,“恤”代表憂慮,“有”代表“于”而作為介詞使用,將該爻解釋為“君王以美德正于其家,所以無須憂慮,吉祥”;第二種認為該爻是說“君王駕臨其家,不必憂慮,可獲吉祥”。觀察整個家人卦,卦辭是“利女貞”,彖辭對其作的主要解釋包括“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即女子要在家中處于正當的位置,

    參花(上) 2019年12期2019-12-16

  • 臨卦的文化意涵與生命關懷
    的指導原則。臨卦爻辭的六臨,是六種神人交感的模式,與天命的憂患意識更為緊密相關。初九是最佳的模式,六三是較差的模式。天人之間貴在無心而感與自然而化,肯定天命而又不被天命所束縛,感無不應,應無不化,一切順乎心志就能合乎天性。最壞的狀況是感而不應,神人之間天命不通,此時君王與人民會產生憂慮,不能不主動去面對以及思索解決之道,此種憂患意識也是回到自我心性的調整與轉化上。[關鍵詞]周易;臨卦;卦辭;爻辭;生命關懷[中圖分類號]?B2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年5期2019-11-22

  • “說卦”在詮釋《易經》卦爻辭中的作用
    在詮釋《易經》卦爻辭中的作用史少博(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人文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6)《易經》六十四卦爻辭中有“陰陽”和諧的“天道”,也蘊含“自強、厚德、誡驕、守正、中正、和諧”等“人道”。歷代哲學家、易學家解讀《易經》六十四卦的卦爻辭,象數派一般注重“象數”進行解讀;義理派一般注重“義理”進行解讀;象數、義理兼容派一般既關注“象數”又重視“義理”進行解讀。但是,任何派別對《易經》六十四卦卦爻辭的解讀,都離不開《說卦》。朱熹說“易本是卜筮之書”,只有精

    天中學刊 2019年3期2019-07-13

  • 《周易》上爻吉兇芻議
    各有解辭(卦辭、爻辭),卦爻辭大多涉及吉兇結果的論斷;《易傳》是指戰國以來系統解釋《易經》的著作,《易傳》中的《彖》《象》二傳在對《易經》的卦象和卦爻辭進行解釋時,除了繼承春秋時期的取象說和取義說之外,還提出了爻位說。筆者認為,“上爻多為不吉利”的思想來源于“爻位說”,本質上是封建等級思想在經文中的體現,不符合《易經》經文本義,因而嘗試用大數據的統計方法,對《周易》64條上爻爻辭進行吉兇初判并考察,得出上爻并非一律為“兇”,并且認為研究《周易》需要用哲學方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年2期2019-03-28

  • 從王宏印對“信達雅”的現代詮釋看《易經》古歌英譯 ——以第十四卦“大有”為例
    影響?!兑捉洝坟?span class="hl">爻辭既有文字符號,又有非文字符號,而且有一些文字的含義尚不能確知?!兑捉洝愤@種文本不穩定性是導致它難譯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卦爻辭中又含有不同性質的文字,主要是商周古歌片段、隱含古史記錄和哲理性的價值判斷文字,即文史哲三類文字[3]4。因此,《易經》的語際翻譯可謂是典籍外譯中最為復雜的翻譯現象?!兑捉洝坟?span class="hl">爻辭中不同性質的文字要求不同的翻譯策略,其中古歌翻譯要求較高的藝術性。鑒于尚未有從“信達雅”現代詮釋角度針對《易經》英譯進行研究的成果見諸

    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年6期2019-02-24

  • 《乾》之“夕惕若厲無咎”斷句考
    》《乾》卦第三的爻辭是“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歷來對“夕惕若厲無咎”這六個字的斷句有幾種,筆者試圖梳理《易經》中的“厲”和“無咎”句,借此來考察“夕惕若厲無咎”的斷句法。1.現存的三種斷句法《文言》的原文“……夕惕若厲無咎,何謂也?……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按照這種釋義,“惕”為戒懼,“若”是語氣助詞,“厲”為危險,“咎”為危害。句意為:時常保持戒懼之心,即使身處險境也沒有危害。按此解釋,此句斷為“夕惕若,厲無咎”。歷代學者研究周易

    求知導刊 2018年28期2018-11-16

  • 《旅》卦:商旅之詩與《周易》的理性意識
    些學者專注于其卦爻辭本身,從極精簡的卦爻辭中,探尋出了歌詩的影子。宋人陳骙《文則》云:“《易》文似《詩》?!盵1]已意識到《周易》之文同《詩三百》間的相似性,但真正指出并有意探賾者,則始于近代,尤其是20世紀以來,代表學者為李鏡池、高亨?!吨芤住?span class="hl">爻辭引詩,表明《易》作者對過往史實事件、經驗有自覺的借鑒與運用,這是其歷史意識的表現,對于探明我們民族何以理性較早以及分析上古文化由巫到禮的具體轉變有重要意義。一、《周易》爻辭中的歌詩對于《周易》爻辭中存在詩歌的認

    唐都學刊 2018年2期2018-05-02

  • 移植镕鑄,依經敷義:漢賦對《易》之詞匯的吸納與價值
    卦名66次,用卦爻辭27次,《易》大傳57次,計用《易》155次。落實到具體作家,以揚雄、班固、張衡、蔡邕、王粲賦類作品用《易》的數量居多?!兑住吩跐h代被列為五經之首,賦則是漢代最主要的文學樣式。探討漢賦與《易》的關聯,有眾多可供選擇的視角和切入點。中國古代秉持的是廣義的文學觀,各類作品都可納入文章學的體系之中,這種泛文學的視角更切合中國古代的實際。因此,從文章學的角度審視漢賦與《易》的關聯,是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徑,本文采取這種操作方式,同時,對于考察賦以外

    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年4期2018-04-12

  • 略論陶淵明《飲酒》詩題的典故及其寓意
    《周易》中的一個爻辭。關于《周易》中的“飲酒”一詞暫放于后面研究,先對《易林》中的“飲酒”一詞進行考察。此外,在陶詩《乞食》和《擬古》其一也引用《易林》中繇辭典故,對于這一問題,請參閱筆者的其他論文②筆者拙文:《論陶淵明〈擬古〉九首其一的表現手法及其寓意》(《中國文化—研究與教育,漢文學會報50號》,大塚漢文學會1992年6月出版)、《論陶淵明〈乞食〉詩的寓意》(《中國文化—研究與教育,漢文學會報51號》,1993年6月出版)。。二筆者認為,陶淵明“飲酒”

    蘇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8年1期2018-04-03

  • 《易林》“昭君”故實認定及爻辭辨證二則
    四言詩歌的典范,爻辭的解讀是深入研究漢代詩歌的門徑?!兑琢帧芬?span class="hl">爻辭逾千首之多,豐富而多彩,每一則故實出現往往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多次反復的,或采用整首爻辭重見的方式,或采用短語鑲嵌重見的方式,靈活而多變?!兑琢帧纷晕鳚h末年生成以來,顧炎武、黃丕烈、丁晏等于字句略有訂正,然皆太略,至今《易林》引史類爻辭仍留有諸多史實不清或錯訛的情形,需要加以辨析。一、《易林》“昭君”史實認定再辨析《易林》爻辭多次稱引“昭君”故實,針對“昭君”究竟指的是誰?已經有不少學者在這

    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年3期2018-03-05

  • 論《太玄》贊辭與《易經》“古歌”的若干關系*
    先生稱《易經》卦爻辭屬“古歌”是可信的,《易經》卦爻辭六位一體,具有詩歌的形態,不少爻辭韻律和諧,具有詩歌的音樂美?!短费堋兑住范?,探討二者文學上的淵源是一個饒有趣味的學術議題。一、《太玄》贊辭的詩性特征及其對《易經》“古歌”的賡續《易經》的句式變化多樣,分為二言、三言、四言和雜言等,有的已經具備詩性特征,三言爻辭如“月既望,馬匹亡?!蔽沧滞?、亡同屬陽部?!盁o攸遂,在中饋?!蔽沧炙?、饋同屬物部。四言爻辭的詩性指征更加明顯,如《漸》卦每則爻辭首句分別是

    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年4期2017-09-12

  • 聞一多經學研究指瑕二則
    解釋《泰》卦九二爻辭“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曰:案包讀為匏,《姤》九五“以杞包瓜”,《釋文》引《子夏傳》及《義證》并作匏,是其比。包荒即匏瓜,聲之轉?!鞍?,用馮河”,即以匏瓜渡河?!安诲谶z”者,不遐,不至也,遺讀為隤,墜也。言以匏瓜濟渡,則無墜溺之憂也。聞一多進一步論述“包荒”即匏瓜聲之轉曰:《莊子·齊物論篇》曰:“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來,此之謂葆光,葆光者資(訾)糧 (量)萬物者也?!薄哦芬赞藶橹?,故北斗一名匏瓜,聲轉則為葆光耳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7年4期2017-05-24

  • 《周易卦》中教育思想之我見
    只就《蒙卦》的卦爻辭。來分析一些教育的原則,希望同仁探討交流。來宏揚我們傳統文化的精粹?!兑捉洝返谒呢詾椤睹伞坟?,按易經的卦序,蒙代表事物產生后的狀態:幼稚而蒙昧。但其卦辭為:“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噬告,再三瀆,利貞.意思是蒙昧只是事物的開始,不用擔心,亨的意思是通達,也就是蒙昧是通達的開始。但是要主動的去學習求教,不能等待消極。要去尋找合適的老師,不能等老師主動的來教自己,這也就是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的意思。我總結這句話的意思是學習者要主動。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7年3期2017-04-25

  • 《周易》古禮研究的若干問題
    第四,《周易》卦爻辭之中的具體禮儀內容考辨。一、《周易》與周禮的天然聯系考證從“三禮” (《周禮》、《儀禮》、《禮記》)來看,周代“禮”包括的內容非常廣泛,《周易》也在其中,并發揮重要作用?!吨芏Y·春官》曰:“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別皆六十有四”。由此可見作為“占筮之書”的《周易》的使用、傳承和解說本身就是周代禮儀制度(簡稱之為“周禮”)中的一個重要內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周禮對于夏商二朝禮儀制度的繼承和創新?!洞呵?/div>

    哲學分析 2017年3期2017-01-26

  • “宜變之爻”與“之八”、“皆八”解贅論
    爻變,則以本卦變爻辭占。二爻變,以兩變爻爻辭解,而以上爻爻辭為主。三爻變,則占本卦及之卦之彖辭,而以本卦為貞,之卦為悔,前十卦主貞,后十卦主悔。四爻變,以另兩不變爻爻辭解,而以下爻爻辭為主。五爻變,以變卦不變爻辭解卦。六爻皆變,乾、坤卦以“用九”“用六”解,其則用變卦卦辭解。然朱子之法,后人多有不同見解。較為典型的,如黃梨洲引王氏占法:“一爻變,本卦爻為貞,之卦爻為悔,二爻兼用。二爻變,以初變爻為貞,次變爻為悔,作兩節消息之。三爻變,以先變爻為貞,后二變爻

    社會科學 2016年4期2016-11-30

  • 《周易》中謙卦的解讀及其當代啟示
    謙德通過謙卦的卦爻辭表述出來,再經儒家的不斷詮釋和演繹,為其不斷的注入豐富的人文價值。本文通過對謙德本義、謙卦的象辭、卦辭和爻辭的解讀,進而探析謙卦所蘊含的指導當代人如何工作、生活的人生道理。謙卦;謙德;和諧;平等《周易》是我國古代哲學的經典著作之一,起源于占筮之法。相傳起于伏羲,又經周公、文王、孔子等。因此內容多有斷辭,往往吉兇相參,唯一一個例外就是謙卦。謙卦是《周易》六十四卦中唯一一個六爻皆吉之卦。南懷瑾曾說過:“《易經》八八六十四卦,沒有大吉大利的卦

    小品文選刊 2016年18期2016-11-26

  • 《周易·豐》的思想意義及其解釋方法問題
    、卦辭及其與六條爻辭的文本結構關系中。要確定《豐》卦卦義,即需明確其所指對象。六十四卦并不是每卦都能明確卦義所指對象,這與各卦自身的文本形式結構有直接關系。對于《豐》卦義,傳統注釋將其語境確定為君王如何對待自身盛大的問題(如王弼、孔穎達、程頤、朱熹等),卦義所指對象即為君王。我們則認為,卦義和卦爻辭的語境是賢臣功大勢盛之時君王的態度及其作用,帛傳《二三子》對卦辭的解釋正是從這一語境而來的?!柏S”是指賢臣功業盛大顯赫,卦義所指對象是賢臣,這一所指直接表現在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4期2016-02-20

  • 《師卦》直解
    。一、《師卦》卦爻辭正文《師卦》為《易經》之第七卦,茲將《易經》及《易傳》中的相關文字具列于下。先列卦形、卦名、卦辭,次列爻辭,隨列《彖傳》《象傳》及《序卦》中的相關文字。其中,《彖傳》只隨卦辭,《象傳》則卦辭、爻辭具隨,《序卦》是本卦與前之《訟卦》、后之《比卦》的相序原由,故放于全卦之末。(一)卦形、卦名、卦辭:《師》。貞,丈人吉。無咎?!跺琛吩唬簬?,眾也。貞,正也。能以眾正,可以王矣。剛中而應,行險而順,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吉,又何咎矣?!断蟆吩唬旱刂?/div>

    孫子研究 2016年1期2016-02-02

  • 《周易》與廉政建設
    百八十四爻,爻有爻辭。從卦辭到爻辭,無不勸人為善。雖然勸勉的方式不同,或者明言吉兇,或者暗示悔吝;或寓善惡于語言,或寄兇險于卦象,但大凡善者則吉,惡者則兇。所以說:“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北热缯f“泰”卦,這是在人們印象中最好的卦,所謂“三陽開泰”。它的卦辭僅六個字:“小往大來,吉亨?!薄凹眲t吉利,“亨”是亨通,吉利而又亨通,自然是好卦。但這“吉亨”是有條件的,“小往大來”,才能亨通。就是說只有小的去了,大的才來;大的要來,小的必去。而所謂大,指的是光

    清風 2015年4期2015-12-06

  • 《易經》卦爻辭的文史哲三元構成
    王曉農《易經》卦爻辭的文史哲三元構成■王曉農基于20世紀以來《易經》研究的史學、文學和哲學三大模式,可以提出《易經》卦爻辭的文史哲三元構成假設。運用史料分析、文字訓詁、邏輯分析等方法研究《易經》卦爻辭,可以發現,其中除了隱含商周之交的歷史敘事外,還包括一定數量的古歌片段和數首完整古歌,有些辭句及整個斷辭系統都具有哲理性質,這就驗證了上述假設。古史、古歌和哲理三類文字互不重疊,構成了卦爻辭的主體框架,進而確立《易經》卦爻辭的文史哲三元構成模式,打通了卦爻辭

    江西社會科學 2015年9期2015-08-07

  • 淺論《易經》的動態思維
    結合具體的卦象,爻辭等闡述《易經》中與時偕行的動態思維方式,并通過對這種思維方式的探索與闡述,提示人們運用這個古老的智慧為現實的社會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鑒。易經;動態思維;與時偕行《易經》的思維是中國式思維的原始風貌,也是中國式思維的獨特表現形式,它有助于華夏文化的開創和中華民族的理論思維能力、思維方法的提升。具有超越時空的永恒價值,值得我們去探索和借鑒,尤其是《易經》中與時偕行的動態思維是人類觀察世界、認識世界,從而指導自身改造世界的很有效的思維方式。動態思

    大眾文藝 2015年11期2015-07-13

  • 《中孚》九二爻辭與儐尸崇酒禮
    2)《中孚》九二爻辭與儐尸崇酒禮胡寧(安徽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安徽蕪湖241002)《周易》中有一些詩體爻辭,《中孚》卦的九二爻辭就是其中之一,共四句:“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鳖愃骑L詩的一章。其含義,古來有不同的解釋,爭論主要集中在末句“吾與爾靡之”之“靡”字的訓釋上。此句的“靡”,應通作“彌”,與《儀禮》中所言“崇酒”之“崇”字同義,訓為充滿。整則爻辭是祭祀儐尸的勸酒辭,可譯為:鶴在樹蔭下鳴叫,幼鶴也鳴叫以應和。我有精制的酒爵,

    石家莊學院學報 2015年1期2015-04-10

  • 《文言傳》的人生啟示
    ?!薄肚难浴穼?span class="hl">爻辭的解釋從人事和卦象出發,進一步談爻辭對君子做人的啟發?!肚难浴分赋龀蹙攀潜扔骶哂旋埖露[居的人,這樣的人即使處在地位低下的時期,也能不被濁世所污染,不迷戀于成就功名,逃離世俗也不會煩悶;九二是比喻具有龍德而立身中正的人,能夠在平常的言語中做到誠信,平常的行為中也謹慎有節,做出貢獻也不自夸,擁有廣博的道德并能感化天下。還提出君子處在九二的位置時,要靠學習來積累知識,靠發問來辨決疑難,要胸懷寬廣,施行仁愛,做到這些,就具備了“君德”;九三

    醒獅國學 2014年3期2015-02-03

  • 漢代《易林》與《周易》“古歌”的淵源考述
    賡續《周易》卦、爻辭及其詩性結構,前后相承;《焦氏易林》爻辭一定程度上適用于《周易》卦、爻辭的分類方法,以事象辭、物象辭為主。攝象以明理,象征的表達方式是另一溝通的橋梁;語言上,兩部著作援引格言、熟語入卜辭,靈活而多變?!督故弦琢帧?;《周易》;詩性結構;象征;語言藝術《焦氏易林》(簡稱《易林》)又名《大易通變》,由于它“字字步趨《周易》”,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將其歸入《易》類,和《周易》關系密切,視為“易外別傳”?!兑琢帧泛汀吨芤住返年P聯,學人往往只注意到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年2期2015-01-21

  • 《易經》的哲學相對論
    義解釋卦爻象和卦爻辭,象數派強調從八卦所象征的物象來釋卦爻象和卦爻辭;義理重哲學價值主教化,象數重實用價值主占卜。不論探究義理還是象數,卦爻象和卦爻辭兩者缺一不可?!兑捉洝坟?span class="hl">爻辭潛存著生命哲學的種子[2],直接來源于卦爻象,又賦予卦爻象以生命力。因此,對《易經》智慧的繼承和發揚,需要不斷挖掘卦爻辭和卦爻象所蘊含的哲學思想。本文以卦爻象和卦爻辭為研究對象,以哲學相對論為理論基礎,探討《易經》的哲學內涵。一、卦爻象和卦爻辭在周文王做卦辭爻辭之前,《易經》只是一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14年10期2014-12-30

  • 安身立命,各由其道 ——《周易·需卦》經傳文字今讀
    極尋求涉險之方,爻辭明言“出于穴”“入于穴”,豈是“更無所為”?爻辭曰“需于郊”“需于沙”“需于泥”,人亦多以“去坎之遠近”解之,然“距國百里為郊?!盵1]郊,非謂去坎水之遠近;近水為沙,或許差可,臨水為泥,尤嫌牽強,且與《象傳》大異其趣。等待雨降,“于郊”“于沙”“于泥”已悖情理,“需于血”更是風馬牛不相及,想必圣人別有所喻?!兑住窚侍斓刂蓝⑷酥??!缎蜇浴氛f:“需者,飲食之道也?!毙柝匝燥嬍持?,決非“飲食作樂,更無所為”!筆者近年觀其象而玩其辭,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14年1期2014-04-08

  • 《詩經》的比、興與《焦氏易林》的象征
    或直接引《詩》的爻辭?!兑琢帧返南笳骱汀对娊洝芬灿胁簧賲^別,事物之象承載的理念是文學和巫術的迥異使然。本文先述其同,再論其異。一、具體可感和委婉含蓄的疊加:《詩經》比、興與《易林》象征的融通比、興是《詩》的表現藝術,“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物也?!边@是朱熹對于比和興所作的界定,已經成為經典性的定義?!芭d是譬喻,又是發端”[1](P50),比、興往往連稱,都借助他物言志抒情,寓情感意念于具體物象之中。比、興取象于物,比是比方于物

    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年3期2014-03-04

  • 也談《周易》之“童”——兼與廖名春、吳辛丑兩位先生商榷
    見于《觀》卦六二爻辭“窺觀,利女貞”,《小象傳》釋曰“窺觀女貞,亦可丑也?!薄吨芤咨惺蠈W》中尚秉和先生也認為,“窺觀乃妾婦之行,故利女占。若在丈夫,則可丑矣”[5]109。比照觀卦初六、六二爻辭解釋,不難看出,“童觀”之“童”雖未必是道德意義上的“小人”,然童觀乃為小人之行,童觀之行為小人之道,故曰小人無咎;若為君子而效法小人之行,則為有吝。廖文還將《蒙》卦六五爻辭“童蒙,吉”之“童”解為脫去。認為從義理上講,《小象傳》“‘童蒙’之吉,順以巽也”是指脫去蒙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13年5期2013-08-15

  • 《焦氏易林》的編撰及其與《周易》的若干關系——以“一爻變”的卦例為中心
    《周易》的卦名及爻辭之象《易林》一爻之變所涉及的384則林辭和《周易》對應緊密,探討二者之間的關系是打開《易林》編撰之謎的一把鑰匙。首先來看《周易》卦名之象對林辭編撰的影響。一爻變卦例中部分林辭的取象和相應的《周易》卦名相扣合,依傍《周易》卦名,取象多種多樣,內容也豐富多彩。如,《歸妹》卦,《彖傳》曰:“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歸妹,人之終始也?!雹堋稓w妹》卦以男女嫁娶為旨,卦爻辭的編排選擇的都是婚嫁事象?!兑琢帧分杏蓄愃频恼嫁o:“春桃生花,季女宜家。受福多年

    中州學刊 2013年3期2013-02-01

  • 《易經》中的“小人”觀
    ,在《周易》古經爻辭之中,“小人”并無過多貶義,更多的就“位”而言,但在《易傳》中,道德意味卻更為濃厚。我們知道,現在通行的《易經》包括了《周易》和《易傳》,《易傳》產生于戰國時期,是運用儒家學說來解說《周易》的一部書?!吨芤住樊a生年代比《易傳》要早很多。正是由于“小人”的含義從商周到春秋時期經歷了一個演變,而《易經》卦爻辭和《易傳》的產生年代又有先后,所以在先于《易傳》產生的古經卦爻辭中,“小人”主要是從“位”言,并無過多貶義,但在《易傳》中,“小人”就

    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年6期2012-12-09

  • 《周易》本經的編纂和保留的古歌
    刊載《〈周易〉卦爻辭非歌謠考》③一文,否定以上學者對《周易》古歌的研究結論,提出《周易》卦爻辭非歌謠的觀點。文章從《左傳》所載春秋筮例出發,回溯卦爻辭形成時的占筮語境,以卦爻辭受筮法制約而難以形成完整的敘事為由,作出《周易》卦爻辭非古歌的論斷。該文認為:“諸位學者或多或少忽略了《周易》卦爻辭作占筮之用的本質,亦忽視了卦爻辭與歌謠截然不同的傳播方式,不免脫離了卦爻辭的歷史語境和美學語境?!?span class="hl">爻辭與歌謠的形式固然在某種程度上有相近之處,然若是在占筮的語境中加

    文藝評論 2012年10期2012-10-31

  • 《周易》卦爻辭的符號學翻譯研究
    》經文是以卦辭和爻辭為主體的語言符號系統,從符號學角度研究《周易》的英譯能夠系統地審視《周易》卦爻辭意義在譯文中的傳遞,推動卦爻辭指稱意義,言內意義和語用意義在譯文中的再現,并相應實現卦爻辭的信息功能、審美功能和文化功能。一、符號學翻譯觀按照符號學觀點,語言是一個復雜的表意符號系統,意義反映了符號組成要素之間的特殊關系。費迪南·德·索緒爾認為符號是由“施指”和“受指”兩個基本要素構成的,語言符號的意義取決于“施指”和“受指”之間的結構關系。查爾斯·莫里斯將

    名作欣賞 2012年20期2012-08-15

  • 自強不息,知進知退——《周易·乾卦》經傳文字解讀
    初九陽爻居剛位,爻辭曰:“潛龍勿用?!薄皾摗?,潛伏,隱藏;“龍”,傳說中的神異動物,能在空中飛,能在地上走,能在水里游,常伏而不現;“勿用”猶言勿動。初九在乾卦最下,居地之下位,故曰“潛”;陽爻剛健,以龍喻之。龍潛伏而不動?!断蟆吩唬骸皾擙埼鹩?,陽在下也?!必诚轮跋蟆闭f明爻象的意義,為“小象”,或曰“小象傳”。象傳以為,初九陽爻居一卦之下位,故曰“潛龍勿用”。龍非凡夫,不得其時不現。九二陽爻居柔位,爻辭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見”讀為“現”;“田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12年1期2012-08-15

  • 厚德載物,順天而行——《周易·坤卦》經傳文字解讀
    ,陽氣已成退象。爻辭曰:“履霜,堅冰至?!薄奥摹?,踩,踏;“堅”,堅硬,牢固?!皥员庇鲊篮?。初六陰爻,陰屬寒涼,寒涼初來,地氣結而為霜。腳踩薄霜的時候,嚴寒也即將到來?!断蟆吩唬骸奥乃獔员?,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薄澳?,凝結,結冰;“馴”猶“順’,漸進;“致”,盡,極。爻辭言“履霜堅冰”,是說地之陰氣開始凝結了,順著這條道路發展到極點,就會變成堅冰。陰氣始來,地順其道,必至堅冰。六二陰爻居陰位,當位。爻辭曰:“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直”,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12年2期2012-08-15

  • 《周易》卦爻辭的文學性——《周易》與文學關系研究綜述之二
    32)《周易》卦爻辭的文學性 ——《周易》與文學關系研究綜述之二程剛(暨南大學中文系,廣州510632)《周易》作為中國重要的元典之一,在整個文化史上影響很大。一方面《周易》對文學創作、文學思想與文學批評諸方面產生影響,另一方面其自身卦爻辭的文學性也成為研究者關注的焦點,有大量的成果存在。研究成果主要是從《周易》卦爻辭的語言、音韻特點,文體特點,文學表現手法、技巧以及《周易》卦爻辭的文學價值等幾方面展開的。周易;卦爻辭;文學性;綜述《周易》作為群經之首,是

    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年2期2012-04-07

  • 《易經》:從“鬼謀”到“人謀”*
    卦一個主題,由卦爻辭的顯性語言與易卦結構的隱性語言相結合,構成六十四篇闡釋“世界之理”的精悍短文,立論通達,邏輯嚴整,面面俱到,給人以智慧的啟迪和道德的教誡。整部著作完全是“純理性”的分析,其中沒有任何“天啟”或“神意”的成分。故此書乃是“人謀”之書,而絕非“鬼謀”之書。在這個意義上,周人的《易經》文化相對于殷人的卜筮文化而言,是一次理性的飛躍發展。易經;“鬼謀”、“人謀”;筮占之書、說理之書《周易》的形成有一個長期的過程。它的卦畫、卦名、卦辭和爻辭并不是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5期2011-12-20

  • 《易》卦爻辭動植物取象
    701)《易》卦爻辭動植物取象[臺灣]王汝華(臺南科技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臺灣 臺南 701)《易》卦爻辭中的象征物例多端,該文專就其間有關植物與動物的部分入探,并以植物為主、動物為次,藉觀其取象的分布概況,呈現的現象與特色,以及其背后所蘊含的深微、多變且豐富的象征意義,至于取象的目的則仍在于見意?!吨芤住?;卦;植物;動物;取象一 前 言《周易》是通納象、數、理三者為一,并有機結合卦形符號與語言文字,以說明宇宙人生殊多現象的的哲學著作,此間義理系透過象數的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0年11期2010-11-20

  • 《周易》卦爻辭的審美透視
    占筮之書,但其卦爻辭蘊含了豐富的哲理,數千年來經學家一直將其奉為哲學經典,并尊為“群經之首”。同時,《周易》卦爻辭也具有極高的審美藝術價值,但并未引起經學家們足夠的重視?!叭藗冊缫蚜晳T于這樣一個常識:《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殊不知,《易經》(周易)里已經隱藏著一部時代更早的詩集?!保S玉順,1995:1)《周易》卦爻辭優美的形式,藝術的修辭以及深刻的意蘊無不賦予《周易》詩歌般的審美特質。一、形式美《周易》卦爻辭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表示吉兇禍福的占斷

    名作欣賞 2010年32期2010-06-27

  • 《周易》中的話語模式“辭”
    意內言外”只是卦爻辭的特點之一。對于“辭”的具體涵義,《周易》也有明確的揭示?!吨芤住は缔o下》曰: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開而當名辨物,正言斷辭則備矣。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其旨遠,其辭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因貳以濟民行,以明失得之報。[2](P89)可見“辭”是制作者精心加工的書面文字,它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曲托假借、言近旨遠?!拔@闡幽”意思是使隱幽之事得到闡明;“旨遠”是含義深遠;“辭文”是指文辭言之有文,具有修辭之美;“曲而中”是指

    黑龍江工業學院學報(綜合版) 2010年6期2010-04-07

  • 《周易》比履離泰四卦爻辭零釋
    《周易》比卦初六爻辭“有孚盈缶”之“缶”當讀為“飽”,“盈缶”即“盈飽”。履卦初九爻辭“素履”之“紊”帛書《易--經)本作“錯”,當讀為“躇”?!俺摹?,就是敬慎地行走。離卦初九爻辭“履錯然”之“錯”帛書《易經>本作“昔”,阜陽漢簡《周易)作“菩”,本字亦當作“躇”,義為敬慎。泰卦六四爻辭“不戒,以孚”之“戒”字通“革”,當訓為改、除去?!安唤?。以孚”即。不革,以孚”,也就是“不改,以孚”。關鍵詞:《周易》;盈缶;素履;履錯然;不戒中圖分類號:B221文獻

    周易研究 2010年5期2010-01-17

  • 讀馬王堆漢墓帛書《衷》篇札記
    部分,文王加入卦爻辭部分,這是對《周易》成書過程的較早表述之一;《衷》篇透露出先秦易學中關于人性的討論與孟子、茍子都有極大不同,它將文人、武人作為兩種人格來討論也是傳世文獻中少見的;《衷》篇很多句子可與其它帛書《易傳》的篇章合讀,它們都很重視闡發《周易》中的德義。此篇帛書中有些句子的思想接近思孟學派。這說明其中有些內容不會早于戰國中期。關鍵詞:馬王堆漢墓帛書;《衷》;《周易》中圖分類號:B2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3882(2010)02-0

    周易研究 2010年2期2010-01-10

  • “需”卦:等待的智慧
    吉祥順利地成長。爻辭一:“初九,需于郊,利用恒,無咎?!贬尦踟沉x:該爻陽剛得正,距離險難尚遠自然談不上冒險前進,這種不犯險難前進的形勢要保持相當長的一個過程,才能把握發展的機遇。爻辭二:“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贬?span class="hl">爻辭:該爻陽剛居柔守中,在離險難不遠的地方靜靜地等待,雖然會受一些小小挫折,最終還是好結果。爻辭三:“九三,需于泥,致寇至?!贬?span class="hl">爻辭:該爻居乾健之最上,剛不顧前而需待于水邊淤泥之處,這都是因為不慎而自陷于險難。爻辭四:“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競爭力 2009年3期2009-04-08

  • 西周遷洛與《益》卦爻辭解讀
    易》古經《益》卦爻辭,與西周王朝遷建新都洛邑這一歷史事件,存在非常緊密聯系。筆者試圖將該卦六爻爻辭,與西周遷都具體歷史過程,即西周君臣卜洛、周公被派建洛、西周重臣被派守洛結合起來進行比照研究,透析兩者內在關聯。關鍵詞:周易;《益》卦;爻辭;遷洛中圖分類號:B2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3882(2008)01-0003-05The Western Zhous moving the capital to Luoyi and the interpr

    周易研究 2008年1期2008-03-28

  • 中華經典研讀之《易經·系辭》十五
    闡明一卦的位置;爻辭,說的是爻變。爻是卦的組成基礎,一個卦共分六爻,而卦與卦之間的不同即由爻的位置不同所致。一卦六爻之間不同的排列、組合方式就喻示著爻與爻之間的千變萬化。如果把一卦所指比擬為一個系統的話,那一爻則為其中一個子系統,爻辭就是說明這個子系統的變化情況的。關于吉兇,前文曾闡述過,“吉兇者,失得之象也”,吉兇意味著大得大失,趨吉避兇是人們向得避失的努力;悔吝,就是有點小問題、小毛病,雖無大礙,但終究是不太好,要注意了?!兑捉洝妨呢?,除謙卦各爻皆

    科技智囊 2007年3期2007-03-30

  • 難得的新意
    體現在《易經》卦爻辭中的,后來經過孔子及后學修訂編纂《易傳》的發揮弘揚,成了炎黃子孫的人生價值標準,《周易》之所以流傳幾千年而不衰,并在八十年代重新興起研究熱潮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與中華民族長期積淀的人生價值取向相符合。這些觀點絕非泛泛而論,而是從《易經》的卦爻辭與《易傳》中找出了理論根據。由于《白話易經》是將帛書本與通行本相對照,因而作者對易經的白話解釋與傳統注釋不同,顯得很有新意。一些傳統注釋方法難以說清的問題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釋。如《履》卦卦辭“虎

    讀書 1994年4期1994-07-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