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湯達

  • 四枚硬幣識人品
    君君法國作家司湯達出生于一個資產階級家庭,十三歲時,他考入格勒諾布爾中心學校。為了方便學習,父親幫他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套公寓,并打算雇一個保姆照顧他的飲食起居。家人不在身邊,而司湯達還未成年,因此在保姆的選擇上,父親就非常慎重,要求保姆既要做事有責任感,又要人品可靠??墒?,如何在短時間內了解保姆的真實情況呢?這讓父親有些發愁。司湯達對新來的保姆說:“我剛搬進來,擔心不夠干凈,所以請你徹底把屋子收拾一下。對了,要先從廚房開始,接著是客廳,然后是臥室,最后是衛生

    小讀者之友 2023年5期2023-06-04

  • 地平線的眩暈及其他
    被氣走了。跟著司湯達游佛羅倫薩翻過亞平寧山脈,沐浴在夕陽光輝中的大教堂尖頂便出現在視野里。尖頂在放光,對于虔誠的朝圣者來說,那光仿佛來自天國。是旅行社故意選擇這樣一個時間點,這樣一個角度,讓我們認識佛羅倫薩嗎?導游說并非故意為之,她說1811年司湯達就是走的這條線,他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大教堂的尖頂。導游是個長發美女,有著東方女性的美。她叫艾米,她說她是混血兒,父親是意大利人,母親是中國臺灣人。她說一口流利的中文。當時,司湯達坐的是長途馬車,趕了很遠的路,非常

    雨花 2023年2期2023-04-05

  • 即興寫作與空間意象:司湯達的敘事特點及其內在意蘊 ——以《帕爾馬修道院》為中心
    中的著名作家,司湯達的小說不僅內容具有創造性,而且在寫作與敘事方面也呈現獨特的個性,這種獨到的寫作與敘事風格,又構成了他闡發文學理念的重要形式。在《帕爾馬修道院》這部作品中,以上特點得到了經典的展現?!杜翣栺R修道院》是司湯達繼《紅與黑》之后創作的又一部產生重要影響的小說,該書的內在主題涉及自由、幸福等問題。自由、幸福本身是啟蒙時代的重要觀念,近代的思想家從不同的側面對此作了闡釋。以即興寫作和空間隱喻為敘事方式,司湯達的《帕爾馬修道院》主要從文學的角度,形象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5期2022-11-27

  • 矛盾、反抗與困境 ——論《紅與黑》中的悲觀主義
    252000]司湯達是批判現實主義的先驅,他的代表作《紅與黑》通過描寫一個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于連的奮斗歷程,折射出1830年法國社會生活的全貌。小說主人公于連的形象長期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于連身上也往往可以窺見作者司湯達本人的影子,他身上的那種反抗困境無果的悲劇,恰恰體現了作者本人悲觀的人生態度。在司湯達的筆下,于連身上的悲劇并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而是諸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于連的悲劇并不同于古希臘神話中俄狄浦斯王的命運悲劇,也不同于挪威作者易卜生筆下的《

    名作欣賞 2022年30期2022-10-22

  • 性格真實性與《紅與黑》的經典生成
    李國輝司湯達(Stendhal)現在被公認為19世紀現實主義文學的大師,但在司湯達的小說出版后幾十年內,關注和欣賞他作品的人不多,指責和嘲諷的人倒不少,因而司湯達灰心地稱自己的作品為“街頭的棄兒”。左拉(émile Zola)也曾這樣指出《紅與黑》等小說受到的冷遇:“司湯達的兩部主要小說《紅與黑》(1831)和《帕爾馬修道院》(1838)出現之時,并沒有獲得任何成功。巴爾扎克稱贊不已的研究并沒有促使大眾閱讀它們;它們只是停留在文人的手中,仍舊得不到欣賞?!?/div>

    東吳學術 2022年2期2022-02-02

  • 真實,殘酷的真實
    摘要:法國作家司湯達的小說《紅與黑》是一部舉世聞名的著作,它在社會上有廣泛的影響,對它的研究被認為是西方的“紅學”。本文從歷史事件和人物性格兩個方面來探討小說深刻的思想內涵。關鍵詞:司湯達;法國小說;于連自1830年以來,在一個多世紀里,法國小說家司湯達的名著《紅與黑》就不斷引起世界各地讀者的共鳴。有些學者甚至認為,關于《紅與黑》的研究已經成為西方的“紅學”,這顯然不是某種夸大其詞,因為司湯達本名為亨利·貝爾,所以司湯達這部名著《紅與黑》就有了“紅學”和“

    雨露風 2021年7期2021-09-05

  • 智者見山,愚者見淵
    。某次聚會聊起司湯達,立刻有人稱贊:“他的《紅與黑》真是一本佳作?!痹谧囊晃弧败娛旅浴眳s笑道:“我倒是知道他的一些野史,他是拿破侖的忠實擁躉,后來拿破侖倒臺了,他才不得不跑去當作家?!绷硪晃会t生哈哈大笑道:“那你們可知道,據說他去意大利參觀藝術品展時,因為被那些藝術品‘雷到了,所以一出門就暈倒了,后來人們把這種被美震撼到的癥狀通稱為‘司湯達綜合征?!蔽腋锌骸澳銈冋f的這些我都不了解,但我很喜歡他的墓志銘,上面只有3個詞——活過、愛過、寫過?!迸e座皆拊掌:

    傳奇·傳記文學選刊 2021年1期2021-02-24

  • 斯蒂芬·茨威格自傳話語模式論
    像:卡薩諾瓦、司湯達、托爾斯泰》三作家傳一書中,特別是引言部分,茨威格寫作這篇引言的時間是1928年的復活節。而在20世紀初期,包括自傳在內的整個傳記是否被看作藝術還存在著重大爭議,“直到本世紀初始,很少會有人認為傳記有資格被可能作為一種藝術樣式”①艾倫·謝爾斯頓:《傳記》,李文輝等譯,昆侖出版社1993年版,第90頁。。甚至這種不把傳記視為藝術的觀念,至今猶存:“而在傳記批評界,傳記家以及傳記批評家依然在努力讓廣大文學批評家們相信,生平如何被講述出來事關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1期2021-02-01

  • 靈感不是等來的
    寫的文章了?!?span class="hl">司湯達攤開雙手,理所當然地說:“我在等靈感,沒有靈感寫不了文章?!蓖庾娓笡]說什么,只是輕輕搖了搖頭。傍晚,司湯達餓了,開始催外祖父做飯。外祖父說:“不急,再等等?!笨砂雮€小時后,外祖父還是沒有要做飯的意思,司湯達很好奇外祖父在等什么,外祖父說:“我在等閃電把木柴點燃?!?span class="hl">司湯達哭笑不得:“這種事一年都不見得有幾次,可飯是每天都要做的,您得用火柴點火?!蓖庾娓更c點頭說:“那你每天都坐等靈感來臨,一年又能寫幾篇文章呢?”司湯達明白了外祖父的意思,開

    意林·少年版 2020年22期2020-12-10

  • 活過愛過寫過
    小說作者署名“司湯達”(中文亦譯“斯丹達爾”),他的真名實姓是:馬里-亨利·貝爾。其時,這位貝爾先生年近五旬,他出生于1783年1月,已經是不折不扣的中年人士了。盡管時常出入富麗奢華的巴黎社交界,游走于時尚而夸飾的文藝沙龍,期待著某一天命運垂顧,暴得大名,一步便出人頭地。但他終究未遇知音,無人提攜,因而始終聲名低微,不過就是位邊緣角色罷了。而我一直以為:人到中年的司湯達,當他現身于巴黎社交界沙龍,渴望在那里獲得激賞和天賜良機的時候,卻分明又對之投以鄙夷的目

    翠苑 2020年5期2020-11-23

  • “行走在愛與榮耀之間”
    :作為法國作家司湯達的代表作品《紅與黑》的主人公,于連的愛情發展與其人生軌跡一直有著密切纏繞的聯系。于連一生以愛情為刃,追逐榮耀,實際上也是其自我因愛初生、由愛幻滅,再到為榮耀欲望而迷失,最終在死亡之中找到最終靈魂救贖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來說,司湯達筆下的于連這一角色,并不是一個自始至終的完完全全的利己主義野心家。關鍵詞:司湯達;《紅與黑》;于連;愛情與自我“活過,愛過,寫過”,司湯達在自己的墓志銘中這樣寫道。提到司湯達,我們就會第一時間想起他的代表作品《紅

    北方文學 2020年15期2020-10-09

  • 解構《紅與黑》中“笑”的書寫兼論其對喜劇創作初衷的“背叛”
    甘馨裕摘 要:司湯達早年曾經構思和撰寫過大量喜劇作品,雖無一完成,但他從未停止過對喜劇的思考與探索?!都t與黑》的主題無疑是階層的抗爭與悲劇,但司湯達卻將喜劇性的寫作方式與悲劇的人物命運相融合。然而,縱然司湯達將喜劇和“笑”看得無上崇高,在書寫《紅與黑》中的“笑”時,卻大多具有負面、消極的意蘊。本文將以司湯達在《拉辛與莎士比亞》中的一章《笑》為基礎,從司湯達的喜劇觀念和《紅與黑》中“笑”的負面書寫這一吊詭的矛盾入手,試分析《紅與黑》喜劇性與悲劇性共存的狀態。

    北方文學 2020年14期2020-09-23

  • 如影隨形:論法國大革命在本土作家 創作中的體現
    ?!娟P鍵詞】 司湯達;雨果;巴爾扎克;法郎士【中圖分類號】I106?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標號】2096-8264(2020)23-0036-03發生于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對法國乃至對整個歐洲的影響就是深遠的。這種影響極大的社會現象不可能不反映在文學之中,如英國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雙城記》就描寫了法國大革命的波瀾壯闊,但狄更斯并非法國作家,而他關于大革命的知識主要來自卡萊爾的法國革命史。而法國作家受到了大革命怎樣

    今古文創 2020年23期2020-09-10

  • 智者見山,愚者見淵
    。某次聚會聊起司湯達,立刻有人稱贊:“他的《紅與黑》真是一本佳作?!痹谧哪澄卉娛旅詤s笑道:“我倒是知道他的一些野史,他是拿破侖的忠實擁躉,后來拿破侖倒臺了,他才不得不跑去當作家?!绷硪晃会t生哈哈大笑:“那你們可知道,據說他去意大利參觀藝術作品,因為被‘雷到了,所以一出門就暈倒了,后來人們把這種美震撼到的癥狀通稱為‘司湯達綜合征?!蔽腋锌骸斑@些我都不知道,但我很喜歡他的墓志銘,只有三個詞——活過、愛過、寫過?!迸e座皆拊掌:“原來研究一個人,竟然可以有這么

    啟迪與智慧·上旬刊 2020年5期2020-06-23

  • 呂游1司湯達的墓碑上刻著這樣一行大字:“活過,愛過,寫過?!?842年3月22日傍晚,《紅與黑》的作者司湯達在巴黎街頭突發腦溢血,于次日凌晨2時去世。這個在全世界擁有億萬讀者的偉大作家,卻只有三個人為其送葬,除了他的妹妹、堂兄,還有一個是他的朋友梅里美。他們護送著司湯達的靈魂,穿過依然是寒風徹骨的街頭,走向蒙馬特爾那個冰冷的墓地。但司湯達的墓地并不冰冷,因其墓碑上刻著“活過,愛過,寫過”,這六個字仿佛六團火,把墓地的寒冷悄悄融化了。2人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地過

    思維與智慧·上半月 2020年6期2020-06-15

  • ●呂 游1司湯達的墓碑上刻著這樣一行大字:“活過,愛過,寫過?!?842年3月22日傍晚,《紅與黑》的作者司湯達在巴黎街頭突發腦溢血,于次日凌晨2時去世。這個在全世界擁有億萬讀者的偉大作家,卻只有三個人為其送葬,除了他的妹妹、堂兄,還有一個是他的朋友梅里美。他們護送著司湯達的靈魂,穿過依然是寒風徹骨的街頭,走向蒙馬特爾那個冰冷的墓地。但司湯達的墓地并不冰冷,因其墓碑上刻著“活過,愛過,寫過”,這六個字仿佛六團火,把墓地的寒冷悄悄融化了。2人每天都在忙忙碌碌

    思維與智慧 2020年11期2020-06-11

  • 從小說《紅與黑》看近代法國現實主義文學的特征
    轉型時期的作家司湯達,被后人追認為近代法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者。其代表作長篇小說《紅與黑》更被認為是現實主義文學形成的標志。文章試圖透過這部最初實踐現實主義文學特征與創作原則的文學經典,站在小說所勾勒出的世界里,以作者生活的時代為背景,分析近代法國現實主義文學的一些基本特征。關鍵詞:司湯達;《紅與黑》;現實主義文學;特征文學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其形成與發展必定有著深厚的社會根源。從16、17世紀西歐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歐洲的藝術創作漸漸擺脫了中世紀教會和神權的

    青年與社會 2020年2期2020-05-25

  • 復辟時期的巴黎文學
    邁克·杰拉德司湯達?大仲馬?小仲馬雖然君主制已在法國廢除,但實際情況卻是“國王已死,國王萬歲”。1793年路易十六去世,1814年下一任國王正式登上王位——他的弟弟加冕稱路易十八。兩任君主之間短暫間隔的國王路易十七,只得到了一群狂熱君主主義者的承認,且在1795年10歲時就患肺結核死去。君主制復辟之前的這段空隙基本上被拿破侖·波拿巴的到來所填補,他于1804年稱帝拿破侖一世。正是拿破侖為法國找回了作為一個國家的榮耀。今天,他被作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法國人,而

    檢察風云 2019年20期2019-11-06

  • 為愛而生,為情而活
    女卑”的思想。司湯達通過《法尼娜法尼尼》通過講述燒炭黨人的愛情,探討革命、愛情自由之間的關系,體現出的女性意識的覺醒也引起我們關注。關鍵詞:司湯達;《法妮娜法尼尼》;自由;愛情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這是選自《詩經氓》中的詩句,講述的是女子的戀愛過程及婚后不行的遭遇,我們可以從中可以看出在長期形成的以男權主義為核心以及由此形成的“男尊女卑”的集體意識下,女性往往依附于男性,這在今天

    科學與財富 2019年23期2019-10-21

  • 智者見山,愚者見淵
    。某次聚會聊起司湯達,立刻有人稱贊:“他的《紅與黑》真是一本佳作?!痹谧哪澄弧败娛旅浴眳s笑道:“我倒是知道他的一些野史,他是拿破侖的忠實擁躉,后來拿破侖倒臺了,他才不得不跑去當作家?!绷硪晃会t生哈哈大笑:“那你們可知道,據說他去意大利參觀藝術作品,因為被‘雷到了,所以一出門就暈倒了,后來人們把這種被美震撼到的癥狀通稱為‘司湯達綜合征?!蔽腋锌骸斑@些我都不知道,但我很喜歡他的墓志銘,上面只有3個詞——活過、愛過、寫過?!迸e座皆拊掌:“原來研究一個人,竟然

    讀者·校園版 2019年20期2019-10-18

  • 智者見山,愚者見淵
    某次聚會,聊起司湯達,立刻有人稱贊:“他的《紅與黑》真是一本佳作?!痹谧哪澄卉娛旅詤s笑道:“我倒是知道他的一些野史,他是拿破侖的忠實擁躉,后來拿破侖倒臺了,他才不得不跑去當作家?!绷硪晃会t生哈哈大笑:“那你們可知,據說他去意大利參觀藝術作品,因為被‘雷’到了,所以出了門就暈倒了,后來人們把這種癥狀通稱為‘司湯達綜合征’?!蔽腋锌骸斑@些我都不知,但很喜歡他的墓志銘。只有三個詞——活過,愛過,寫過?!迸e座皆拊掌:“原來研究一個人,竟可以有這么多角度的關注點

    意林彩版 2019年7期2019-09-10

  • “心靈的剖析刀”
    現實主義作家,司湯達以出色的心理小說《紅與黑》展現了“人的心靈的激蕩和熱情的最精細的變化?!彼还J為“心理描寫的巨匠”,并以杰出的心理描寫獲得“近代小說之父”的稱譽,筆者將從以下五大方面結合具體文本來探析司湯達的“心靈剖折刀”,學習這樣一種心理描寫的卓越技巧。關鍵詞:心理描寫;《紅與黑》;司湯達一、心境相觸,寓情于景在《紅與黑》這部作品中,心境相觸,寓情于景的筆法在描寫中可謂是筆墨濃重,在細節的描寫層面非常注重景色的描畫,通過外在景物的續寫和內在景象的內

    神州·下旬刊 2019年2期2019-04-01

  • “女神”讓你遭受“心臟襲擊”
    遭到脅迫……“司湯達綜合征”的存在,你知道嗎?藝術影響到現實,是維納斯的“錯”?日前,一位70歲的不知名男士于佛羅倫薩的烏菲齊畫廊遭遇了一場“激烈”的“藝術沖擊”。參觀畫廊的該位男士目睹了名畫《維納斯的誕生》后頭暈心悸、出現幻覺,繼而心臟病發。萬幸的事,男子得到了同在參觀畫廊的心臟病專家的救助,目前在醫院接受康復治療。男子的種種癥狀及其病發所在的場所,均指向一種罕見病癥——司湯達綜合征?!毒S納斯的誕生》是意大利畫家桑德羅·波提切利的傳世巨作。畫作塑造的女神

    飲食保健 2019年13期2019-01-12

  • 為什么負負得正
    紀法國著名作家司湯達小時候很喜愛數學,用他自己的話說,數學是他的“至愛”.但當老師教到“負負得正”這個運算法則時,他一點都不理解,希望有人能對負負得正的緣由做出解釋.可是,他所請教的老師、同學都不能為他釋此疑問.可憐的司湯達被“負負得正”困擾了很久,最后,在萬般無奈之下只好接受了它.他一直將數學視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認為數學可用來“求證世間萬物”,可是,“負負得正”動搖了他對數學與數學教師的信心.兩百多年后的今天,我們能不能回應一下司湯達的疑惑?生

    初中生世界 2018年33期2018-11-30

  • 淺析司湯達《紅與黑》的悲劇意識
    是法國著名作家司湯達的代表作,該作品被法國《讀書》雜志推薦給讀者個人理想藏書之一,同時也是文學史上描寫社會政治黑暗的經典作品?!都t與黑》是一部完全浸透著悲劇意識的文學藝術作品,其主要闡述了人與人、人與自然以及人與自我之間沖突等內容,充分揭示了書中主人公于連的悲劇命運以及導致悲劇發生的社會、人物性格原因?!都t與黑》作品名稱中的“紅”代表著革命、軍工和行伍生涯,而“黑”則是代表著教士黑袍、教會以及教士生涯。本文將進一步對司湯達《紅與黑》作品中的悲劇意識展開分析

    北方文學 2018年26期2018-11-24

  • 莎士比亞美學原則與法國戲劇藝術轉向
    劇形式。為此,司湯達寫作《拉辛與莎士比亞》,他反復強調時代的變化,提出要將藝術放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加以考量。本文試圖通過司湯達的戲劇創作理論,探究莎士比亞美學原則對司湯達戲劇創作的影響,以及司湯達本人在特定時代背景之下的戲劇理論觀點。一、司湯達的現實主義美學原則司湯達在《拉辛與莎士比亞》中指出,法國古典主義詩體戲劇因其詩句高度的形式化以及時間、地點整一律的限制,很難給予觀眾完全幻想的時刻,讓觀眾感受到純粹的戲劇愉悅,其審美趣味迎合宮廷貴族,不是人民;其人物性

    戲劇之家 2018年16期2018-11-15

  • 為什么負負得正
    紀法國著名作家司湯達小時候很喜愛數學,用他自己的話說,數學是他的“至愛”.但當老師教到“負負得正”這個運算法則時,他一點都不理解,希望有人能對負負得正的緣由做出解釋.可是,他所請教的老師、同學都不能為他釋此疑問.可憐的司湯達被“負負得正”困擾了很久,最后,在萬般無奈之下只好接受了它.他一直將數學視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認為數學可用來“求證世間萬物”,可是,“負負得正”動搖了他對數學與數學教師的信心.兩百多年后的今天,我們能不能回應一下司湯達的疑惑?生

    初中生世界·七年級 2018年9期2018-10-18

  • 大器晚成的司湯達
    司湯達本名叫亨利·貝爾。1783年1月23日出生于法國格勒諾布爾市。是十九世紀法國杰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一生不到六十年,三十多歲才開始發表作品。他卻留下了數部長篇,數十個短篇、故事及數百萬字論文、隨筆、散文和游記。對他影響最大的是他母親的外祖父。他母親是意大利血統,能用意大利文閱讀但丁等人的作品。她在司湯達7歲時逝世了。司湯達的外祖父是醫生。思想特別開放。司湯達少年時期經常住在外祖父家,在那里閱讀了大量世界名作。1779年他來到巴黎,準備投考著名的綜合

    北極光 2018年4期2018-08-30

  • 比較文學教學改革中的本體理論尋根法管窺
    的最佳范例。以司湯達的著名作品《紅與黑》及其理論文本《十九世紀的愛情》管窺本體理論尋根法,并對作品中自詮的愛情結晶理論及愛情分類等進行闡析。[關 鍵 詞]本體理論尋根法;愛情結晶理論;戀母情結;《十九世紀的愛情》[中圖分類號]I0-0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5-8854(2018)03-0028-02司湯達的愛情結晶理論,是其作品中描述愛情之所以能引人入勝的重要理論因素,集中反映在他的一部理論著作《十九世紀的愛情》中,這部書對十九世紀法

    名家名作 2018年3期2018-05-14

  • 司湯達在中國的“紅”與“白”
    王斯秧司湯達既是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又是浪漫主義的重要作家。獨特的雙重標簽恰好印證了作家對社會與人性的深刻認識與捕捉。他認為小說應該再現時代本質,同時更要關注人心的真實,暗示現實的種種可能。他把敏感視為生活與審美最重要的品質,甚至是劃分靈魂高下的首要標準,在小說中注重細致的心理分析和描繪強烈的情感。司湯達還有著突顯性情、極具個人特色的風格。他不是字斟句酌、精當考究的那類作家,而是創作隨性而至,行文迅捷,筆觸輕靈,詞句簡練。由于其作品獨特的節奏與氣韻,他被一

    法語國家與地區研究(中法文) 2018年2期2018-04-03

  • 淺議《紅與黑》中的現實主義的特色
    說”,法國作家司湯達所創《紅與黑》就是符合這一社會特征的名著。文章不僅取自現實生活,而且包含濃郁的現實主義和批判精神,通過悲劇人物的塑造,反映出當時資本主義統治下的生活實況,揭露出封建社會的黑暗本質。關鍵詞:《紅與黑》;現實主義;司湯達作者簡介:羅媛元(1998.7-),女,四川資中人,四川城市職業學院漢語專業。[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18)-36--01引言:司湯達是現實主義深刻批判的代表人物,

    青年文學家 2018年36期2018-03-14

  • 趣談文化名人的筆名
    知了。這其中,司湯達是最為奇特的,他一生用過109個筆名,最愛用的是“司湯達”這個筆名,為的是紀念作家本人在司湯達這個小城和一個美麗的德國姑娘的一次奇遇。1842年3月23日,司湯達(Stendhal 1783-1842)從外交部出來,走到離瑪德蘭大教堂不遠的街上突然中風倒下,經人送回小校場新開路他居住的旅館,當天夜晚,這位法國杰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便與世長辭了,享年僅59歲。司湯達的遺體被安葬在蒙馬爾特公墓,由于他終生未娶,一輩子過著獨身生活,護送棺木到

    閱讀時代 2017年8期2017-09-11

  • 名家筆名的背后
    后文/ 程應峰司湯達的本名是馬利·亨利·貝爾,“司湯達”這個筆名,為的是紀念作家本人在佛羅倫薩和一位美麗的德國姑娘瑪麗·司湯達的邂逅。1817年,司湯達完成了旅行游記《羅馬·那不勒斯·佛羅倫薩》,首次在作品標題下署了“司湯達”這個名字,名字下面還附加了一行補充說明:法國騎兵軍官。薩繆爾·蘭亨·克萊門斯的筆名是馬克·吐溫,這是密西西比河上的測水員常喊的號子,意思是“水深兩尋”,達到這個深度,船只就能安全通過??巳R門斯起這樣一個筆名,是因為他曾經有一段領航員的

    北方人 2017年13期2017-08-11

  • 基于司湯達寫作手法下分析《紅與黑》中的愛情觀
    宇摘要:愛情是司湯達生活與創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終其一生他都在追求愛情,其每部小說無不以愛情為主。其中《紅與黑》作為一部經典之作,作者以于連·索黑爾和兩個女人的愛情故事,在贊美個性解放、認可自由戀愛的同時,對封建門閥制度予以無情的鞭撻。文章對《紅與黑》主要內容進行梳理,明確作品主線和宗旨,對《紅與黑》中的愛情觀進行深入探討。關鍵詞:司湯達;寫作手法;《紅與黑》;愛情觀前言:司湯達作為19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其創作了《阿爾芒斯》、《紅與黑》等多部優秀

    神州·上旬刊 2017年5期2017-07-21

  • Fapiao 淺析《紅與黑》中于連形象的多重人格
    以法國著名作家司湯達《紅與黑》中的主人公于連作為切入點,以于連在追求自我歷程中的堅持與妥協、尋覓愛情時所體現出的真誠與虛偽為線索,通過分析書中對于連的心理、語言、動作等描寫,剖析其性格乃至人格的矛盾性與多重性。關鍵詞:司湯達;《紅與黑》;于連;多重人格司湯達是十九世紀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以凝練的筆法生動地描繪出人物的內心世界?!都t與黑》使司湯達在文學史上獲得了令人歆羨的地位,此書中充分地體現了他的人生觀。司湯達曾加入過拿破侖軍隊,而于連也十分崇拜拿破

    環球人文地理·評論版 2017年3期2017-06-14

  • 名家筆名的背后
    程應峰司湯達的本名是馬利-亨利·貝爾,“司湯達”這個筆名,為的是紀念作家本人在佛羅倫薩和一位美麗的德國姑娘瑪麗·司湯達的邂逅。1817年,司湯達完成了旅行游記《羅馬·那不勒斯·佛羅倫薩》,首次在作品標題下署了“司湯達”這個名字,名字下面還附加了一行補充說明:法國騎兵軍官。薩繆爾·蘭亨·克萊門斯的筆名是馬克·吐溫,這是密西西比河上的測水員常喊的號子,意思是“水深兩尋”,達到這個深度,船只就能安全通過??巳R門斯起這樣一個筆名,是因為他曾經有一段領航員的經歷。猶

    讀者·校園版 2017年3期2017-01-20

  • 淺析司湯達的現實主義文學觀
    代表,法國作家司湯達不僅通過文論《拉辛與莎士比亞》闡明了自己的現實主義觀,也通過小說創作實踐了自己的現實主義觀。通過總結《拉辛與莎士比亞》中的主要觀點、分析《紅與黑》等小說的情節,本文力圖證明司湯達的現實主義根植于作家的自我審視、自我反思,表現的是人類的普遍精神、情感,他的現實主義的受眾是“少數幸福的人”。關鍵詞:司湯達;現實主義;《拉辛與莎士比亞》對于力圖“從客觀現實世界出發,抓住其中本質特征,加以典型化”(朱光潛 2004: 108)的現實主義的作家而

    東方教育 2016年14期2017-01-16

  • 司湯達的精神世界論《紅與黑》中于連的極度自尊
    李益進從司湯達的精神世界論《紅與黑》中于連的極度自尊李益進《紅與黑》是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司湯達最杰出的作品之一,關于書中于連這個人物的討論探究十分激烈。在此筆者挑選于連性格中的一個特點—他的極度自尊,并結合司湯達的精神世界來探討兩者的內在聯系。一、司湯達的經歷是于連極度自尊性格產生的根源司湯達出生在法國東南小城勒諾布爾市的律師家庭。他幼年時深受保守父親和耶穌會成員家庭教師精神和肉體上的嚴重摧殘。司湯達的父親生性沉默寡言,對待孩子十分冷淡??梢哉f司湯達很少

    唐山文學 2016年8期2016-11-26

  • 司湯達《拉辛與莎士比亞》創作成因探析
    多多 許蓮花?司湯達《拉辛與莎士比亞》創作成因探析夏多多許蓮花【摘 要】司湯達《拉辛與莎士比亞》是現實主義文學的第一篇理論文獻,重要性毋庸置疑。其寫作成因有如下三個方面:一是當時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正是激烈紛爭的時期,司湯達一方面為浪漫主義的合理性進行辯護,另一方面也是為當時政治斗爭中的自由派予以援助;二是當時英國莎士比亞劇團遭受輿論攻擊和法蘭西學院院士奧瑞針對浪漫主義的惡意詆毀;三是司湯達無論對古典主義還是新崛起的浪漫主義的創作實績感到不滿,企圖通過提出一

    長江叢刊 2016年5期2016-11-26

  • 從《紅與黑》解析司湯達的心理描寫技巧
    《紅與黑》解析司湯達的心理描寫技巧◎彭楨文司湯達是法國杰出的心理小說大師,他作品中的人物不是用大量的環境描寫來襯托,也沒有大篇幅的肖像描寫,而是用人物的心理活動變化來描寫人物,從而表現人物的性格、思想等。本文就以他的代表作品《紅與黑》為例,借助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深入分析作者的心理描寫技巧,并深層次地探究其現實主義心理分析的深度和力量?!都t與黑》 司湯達 心理分析司湯達是法國杰出的批判現實主義的先驅,他的作品主要以心理描寫為主,他為小說的發展做出了非常大貢獻。

    參花(上) 2016年8期2016-08-23

  • 試論于連的形象及其矛盾性格
    于連是法國作家司湯達的代表作《紅與黑》中的主人公,其形象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多種變化人物。他的性格是矛盾沖突然而又對立統一的,我們應該辯證地從多個角度來看待于連的形象。關鍵詞:司湯達;《紅與黑》;于連;矛盾性作者簡介:馮婷(1992.3-),女,甘肅隴南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3-0-02司湯達的《紅與黑》具有強烈的真實性,他真實地再現了法國波旁王朝復辟

    青年文學家 2016年23期2016-08-01

  • 司湯達的教訓》:
    堡與當代文學《司湯達的教訓》,愛倫堡1957年寫的論文,中譯刊登于《世界文學》(北京)1959年第5期。1962年2月,《世界文學》編輯部編印的“內部讀物”《愛倫堡論文集》,收入這篇文章。1980年-1981年,北京大學俄語系俄羅斯蘇聯文學研究室,編輯“俄羅斯蘇聯文學研究資料叢書”,《愛倫堡論文集》一書在篇目上做少量調整之后,改書名為《必要的解釋(1948-1959年文藝論文選)》(蘇·愛倫堡著)出版,《司湯達的教訓》這篇文章仍被收錄。北大俄語系的這套叢書

    文藝爭鳴 2016年6期2016-05-14

  • 權杖與玫瑰
    的答案,這也是司湯達被譽為“現代小說之父”的原因之一。從表面上看,《紅與黑》的結構是以愛情為參照分為兩大塊的。但在內容與主題上,小說以拿破侖的追隨者于連與兩個女人之間的愛情生活為線索,交織于連的政治生活,多方面的展示了19世紀法國動蕩的社會現實。司湯達將自己愛情理想與拿破侖情節都注入在于連這個人物形象中。關鍵詞:《紅與黑》 司湯達 政治 愛情在《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中,艾布拉姆斯提出了著名的文學四要素理論,即“作品、宇宙、作家、讀者”,因此,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6年4期2016-05-13

  • 司湯達“民族悲劇”的構建及其在文學史上的角色
    夏多多?司湯達“民族悲劇”的構建及其在文學史上的角色夏多多(湖南城市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湖南益陽 413000)司湯達民族悲劇的提出既是對古典主義僵化模仿的不滿,也是與浪漫主義創作原則的分歧。民族悲劇構建的核心內質是時代精神:宏觀層面是廣大的時代變動,微觀層面是細致的心理真實。司湯達民族悲劇的構想看似沒有繼承者,實際上對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他既是浪漫主義最早的辯護人,也是現實主義最早的理論先驅。司湯達;《拉辛與莎士比亞》;浪漫主義;民

    城市學刊 2016年4期2016-03-29

  • 司湯達之夏
    ◎ 周長司湯達之夏◎ 周長認識未夕是在今夏去佛羅倫薩的飛機上。他看書極其小心,總是從頁腳輕輕撥起,用整個手掌將那一頁送到左邊,又像安撫熟睡的嬰兒一樣輕輕撫平。對于同樣喜歡讀書的我,這幾個動作讓我很難不對他好奇,于是我問他看的是什么,從事什么行業,去佛羅倫薩做什么,他合上書一一作答:《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文案、分手。去佛羅倫薩分手?好奇點在這個男人身上層出不窮。他用微笑回應了我疑惑的表情,告訴我他有一個愛戀數年的女友,經歷過分分合合以及他們各自和另一些他與她

    愛你 2015年17期2015-11-17

  • 司湯達之夏
    一種病,叫作“司湯達綜合征”。他搖搖頭。司湯達綜合征是說在藝術作品密集的時空,太過強烈的美感刺激會讓人產生幻覺、心悸、慌亂和眩暈之感。我剛解說完,這個感情動物果然立即陷入了沉思,直到他女友的電話打來,讓他去學院美術館見她,也就是安放全世界最著名的雕塑“大衛像”的地方。放下電話,他居然邀請我與他同去,原因是“在異國他鄉進行的分手儀式如果沒人見證,就好像殺頭也沒人看一樣太過凄慘”。你們可能會失望,整個分手儀式我并未近距離目擊和耳聞,只在一旁見證了一對身心相系數

    愛你·心靈讀本 2015年9期2015-07-06

  • 司湯達:讓巴爾扎克“嫉妒”的天才
    TIP1司湯達其人司湯達(Stendhal),19世紀法國杰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的一生并不長,僅僅不到60年,而且在文學上起步很晚,直到三十多歲才開始發表作品,然而卻給人類留下了豐富的精神遺產——包括數部長篇,數十篇短篇或故事以及數百萬字的文論、隨筆和散文、游記。他以精準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練的筆法聞名于世,被認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現實主義的實踐者之一。他最有名的作品是《紅與黑》和《巴馬修道院》。TIP2天才的成長司湯達出生在法國格勒諾布爾城一個富裕律師家

    意林·作文素材 2014年2期2014-04-01

  • 《巴馬修道院》其實是一顆鉆石
    郭宏安在中國,司湯達的《紅與黑》有口皆碑,《巴馬修道院》卻不那么著名。其實無論從作者自己對作品的評價,還是從歷史的評價來看,《巴馬修道院》都絲毫不遜于《紅與黑》。中國人談到《紅樓夢》,會引用一句古語,說它“光景常新”;而法國人安德烈·紀德談到《巴馬修道院》,恰恰也說的是:“每次重讀,總覺得是一本新書?!卑僮x不厭,常讀常新,就是這部文學杰作的特點。有人說它是一部“歷史小說”。不是嗎?的確是。這部小說的來源,取自十六世紀的一個叫作《法爾耐斯望族的創業史》的手抄

    意林·作文素材 2014年2期2014-04-01

  • 探究司湯達的意大利情緣
    坦 劉會鳳探究司湯達的意大利情緣王 坦 劉會鳳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巨著《紅與黑》的作者司湯達的墓碑上,刻著后人對其一生總結的銘文:亨利·貝爾,米蘭人?;钸^,愛過,寫過。亨利·貝爾是他現實生活中的名字,因此這個名字出現在墓碑上并不奇怪。同時,作為一名多情的文學巨擘,他的一生的確“愛過”、“寫過”。那么為什么明明是法國作家的司湯達偏偏自稱是米蘭人呢?為什么他的作品中大部分背景都是與意大利有關呢?這就不免要談論起他內心深處的意大利情緣了。司湯達 意大利情緣 原因 表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3年9期2013-12-12

  • 那些意大利的清凈凜冽女子:司湯達筆下的意大利少女形象分析
    、理論研究背景司湯達,一個法國作家,用畢生精力做了兩件事情:記錄意大利,表達愛情。他的作品直接描繪意大利的生活、意大利少女性格,通過不同模式化的小說創作,表達了一位法國作家對意大利的總體認識。研究者把這類異國文學的形象研究歸為:比較文學形象學。它主要研究一國文學對“異國”形象的塑造和描述。比較文學形象學的首要追求是,認識不同形象的各種表現形式、形成這些形象的原因以及產生的影響。本文針對司湯達筆下的意大利少女,重點對她們的形象進行研究、分析,從民族、文化、社

    名作欣賞 2012年9期2012-08-15

  • 司湯達綜合征
    說,喬巴得了“司湯達綜合征”。半年后,喬巴不僅帶著妻子和兩個兒子去了中國,還決定叫大兒子學中文。去年秋天,他跟妻子離婚了,原因是他被一位電視女主持纏得五迷三道。離婚前他做的最后一件事,是帶一家四口重游中國;離婚后做的第一件事,則是帶情人去中國??磥?,喬巴不但染上了司湯達綜合征,而且病得還真不輕呢。說來說去,到底什么叫“司湯達綜合征”?估計讀過《紅與黑》的人不少,聽過“司湯達綜合征”的并不多。兩百年前,法國小說家司湯達第一次游佛羅倫薩,被一波接一波的審美沖擊

    中國新聞周刊 2011年12期2011-05-14

  • 文學大師的啟示(二則)
    上的成就即使與司湯達、巴爾扎克相比,也只能說各有千秋。我國研究福樓拜的學者李健吾就曾說過:“司湯達深刻,巴爾扎克偉大,但是福樓拜完美?!边@真一語中的。福樓拜是一個藝術大師,他對小說這一形式的創作,刻意求工,匠心獨運。為追求它的“完美”與精確,嘔心瀝血,1852年3月他給高萊女士的信中說過一段話;“整整十五年以來,我象驢一樣地工作著。我這一生就象頑石似地過著,就把我的熱情全關在籠子里面,除非為了解悶,有時我走去瞻望瞻望。噢!只要寫成一部美麗的作品,我這一生也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7年7期1987-11-01

  • 司湯達的《拉辛和莎士比亞》
    徐知免司湯達《拉辛和莎士比亞》的中譯本出版了①。這本小書的作者以其犀利的風格提出的若干文學問題,耐人尋味?,F在人們討論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等問題的時候,看看歐洲文學史上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最初興起的痕跡,我想這是有意義的,至少是有助于這方面的討論的。一《拉辛和莎士比亞》是司湯達于一八二二年至一八二五年發表的有關“浪漫主義”論文的匯集。莎士比亞這位偉大的英國詩人、戲劇家,在我國要算很知名的了。拉辛似乎不是這樣,這位十七世紀的法國古典悲劇作家,他的作品雖然過去有幾

    讀書 1980年2期1980-07-15

  • 簡論《紅與黑》
    判現實主義作家司湯達的代表作。司湯達的真實姓名是馬利-亨利·貝爾,司湯達是其筆名。他在一七八三年一月生于法國外省的一個律師家庭。他的童年和少年時期是在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的影響下度過的。司湯達深受伏爾泰的信徒、啟蒙運動進步思想的擁護者、外祖父亨利·甘尼永大夫的影響。甘尼永大夫十分關心外孫的成長,他培養他閱讀古代經典著作的習慣,給他講述歷代英雄的光輝事跡。司湯達后來自己也說:“我完全是由我那可敬愛的外祖父亨利·甘尼永教育成人的”。一七九六至一七九九年,司湯達

    讀書 1979年5期1979-07-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