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藝美學

  • 本期主筆
    蘇州人。著名文藝美學家、教育家;原北京大學教授,現深圳大學“榮譽資深教授”,深圳大學美學與文藝批評研究院顧問;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家。1980 年,率先提出發展文藝美學,開拓文藝美學新學科。1984 年,參與創辦深圳大學中文系。1992 年,獲國務院頒發的國家突出貢獻證書。1993 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文藝學專業博士生導師。曾任北京大學教授、深圳大學中文系主任、國際文化系主任、特區文化研究所所長、深圳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人文社科委員會主任、中國文藝

    名作欣賞 2023年22期2023-08-17

  • 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當代文藝美學理論體系的多元結構
    要組成部分的文藝美學之現代化進程,也必然是一個起點不甚明確,終點尚未到來的過程。然而,與我們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思路一樣,我們同樣可以認為,具有中國當代文化特色的文藝美學之現代化進程,應當始于共產主義思想影響下的文學藝術活動的出現,而最終將在我們自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中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就文藝美學研究領域而言,這一判斷同樣不僅有助于我們正確認識中國文藝學美學現代化之路上的各種曲折,更有助于我們清醒理解文藝美學的未來發展之路。一、

    東岳論叢 2023年5期2023-07-31

  • 基于當前社會發展中的文藝美學進行反思
    摘要】本文以文藝美學為研究對象,站在社會發展的角度,結合當今時代文藝美學總體發展方向及特征,對其展開了深入的反思。首先,對當今時代文藝美學發展總體情況進行了簡單介紹;其次,對當今社會發展中的文藝美學進行了深入反思;最后,詳細介紹了新時代背景下當代文藝美學發展策略?!娟P鍵詞】文藝美學;社會主義建設;市場經濟發展;反思【中圖分類號】I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18-106-03【本文著錄格式】王小睿,朱金圣.基于當前社會發

    中國民族博覽 2021年18期2021-12-13

  • 審美現代性與當代文藝美學的建構
    觀。而當代的文藝美學應該以審美觀為主要目標,也就是在某一特定時代的文藝美學作品要符合當代人們的審美觀,藝術家對文藝美學的基本概念各持觀點,但唯一不可否認的就是承認為美學存在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為此,本文將基于我國審美觀現代性和當代文藝美學的發展,探討如何在中國構建審美現代性與當代文藝美學。關鍵詞:現代審美;當代;文藝美學;構建引言:審美的現代性體現著現代性的一種精神文化,眾所周知,不同的人群擁有不同的審美觀,而審美現代性則是國際上的審美觀,也就是在現在所處的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1年11期2021-10-13

  • 返璞歸真的呼喚
    喚。關鍵詞:文藝美學 《阿甘正傳》 返璞歸真1994年上映的美國電影《阿甘正傳》拿下一系列大獎:第六十七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等六項大獎。能在本土和海外都受追捧,顯示了其非凡的魅力。本文嘗試糅合文藝批評美學原則和典型觀,打造出文藝美學之鏡。在該鏡照射下,本片獨特的藝術魅力——中國古典文論中“返璞歸真”之心躍然“鏡”上:主人公身上煥發的純樸、誠實、守信、勇敢等美德是人類共同的心靈守望。正是這一人本性的回歸喚起了不同膚色、不同語境下觀眾的共鳴,

    參花(上) 2021年4期2021-04-13

  • 文藝美學的角度看李贄“童心說”的局限性
    文化背景下的文藝美學理論范疇,它的產生必然會帶有某些歷史局限性?;诖?,本文主要探討了從文藝美學的角度看李贄“童心說”的局限性。關鍵詞:文藝美學;童心說;李贄李贄(1527-1602),字卓吾,號宏甫,別號溫陵居士,晉江(今福建)人。李贄著述頗多,“童心說”出自其《焚書》,是李贄人性論的內核。他從自然本體論出發,肯定出自真情的忠孝仁義,同時也贊同人各有“私”,將矛盾的二者以自然之“真”加以統一。但是,從整個文藝美學發展的宏觀角度來看,“童心說”在理論實踐上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1年35期2021-01-04

  • 融媒體語境下工業城市形象的跨文化傳播
    】大眾傳播;文藝美學;城市文化中圖分類號:J905?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7-0172-02《南方車站的聚會》用光影構建一個地圖上并不存在的城市——城中村,它并非寫實的紀錄片,而是表現后工業時代景象的作者電影。煙波浩渺“東方芝加哥”與九龍城寨般的城中村給觀眾展現了一個不一樣的江城,仿佛可以指代地球上任何城市的奇異景觀,高樓大廈只是幻影,只出現在開發區的廣告牌上。屬于邊緣人的紙醉金迷的水上樂園取景

    戲劇之家 2020年27期2020-10-26

  • 電影《安妮·霍爾》的喜劇美學特點研究
    術。關鍵詞:文藝美學;喜劇;安妮·霍爾一、引言喜劇性的藝術表現包括很多,其中《安妮·霍爾》則是藝術表現中的戲劇性的喜劇。它通過進行審美反應時,“將人生無價值的東西撕破給人看”產生了一種特殊的美感,從而達到使觀眾發笑的目的。二、《安妮·霍爾》的喜劇特征(一)矛盾性的人物形象喜劇最主要的特征是不協調性和矛盾性。故事中的人物與情節充滿矛盾,透過這些矛盾迸發出令人捧腹大笑卻又蘊含人生思考的內容。主人猶太青年艾維,神經兮兮、絮絮叨叨、脆弱敏感。但是卻擁有智慧和幽默、

    北方文學 2020年14期2020-09-23

  • 劉勰《文心雕龍》里的“通變”觀
    ,才真正走進文藝美學領域。然而對于劉勰“通變”的概念,不同學者還存在不同的說法,使得理解的過程產生阻礙,從而不能更進一步體會這種思想的價值所在。本文首先從《通變》篇的原文出發,旨在重新梳理劉勰的觀點,理清“通變”一詞在《文心雕龍》中的具體內涵,以及它具體應用的語境,以便更好地理解劉勰提出的概念的意義和對于后代的影響。關鍵詞:通變 劉勰 文藝美學 文學史一、“通變”的含義(一)“通變”的哲學含義“通變”一詞,最早作為一個哲學概念而提出,來源于《易傳·系辭》: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0年12期2020-02-04

  • 藏族傳統文化藝術的美學與當代文藝責任擔當
    ,藏族的傳統文藝美學具有雙重性的特點,從思想以及在過去傳統的思想上來看,印度的文化和藏族文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時藏族在詩歌以及舞蹈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藝術理論,詩歌是以詩性和理論邏輯的結合。關鍵詞:藏族;文藝美學;雙重性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在生活品質上也都在提高,對于生活的效率也逐漸正在提高,設計美學是設計藝術理論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分支。對于藏族的傳統文化大家首先會想到的是佛經、舞蹈、詩歌等,這些傳統文化都有自己的特點,藏族的每個傳統文化都是獨一無二的。

    中國應急管理科學 2019年10期2019-11-18

  • 從《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看林奕含的審美自覺
    ;審美自覺;文藝美學;抒情詩傳統;修辭格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以下簡稱《房思琪》)這樣一本取材于作者真實經歷并且充滿了疼痛感的書中談“審美”,似乎是件殘忍且“政治不太正確”的事情,但作者林奕含曾在訪談中反復提到,“在閱讀的時候,當你感受到了痛苦,那都是真實的;如果你感受到了美,那也都是真實的?!焙翢o疑問,在我們拋掉使其備受關注的社會事件的外衣之后,《房思琪》依舊是一部優秀的、值得我們關注的純文學作品。作為一個擁有高度審美自覺性的作者,林奕含反復打磨自己的

    藝術大觀 2019年35期2019-11-16

  • 從胡經之《文藝美學》中談對書法美學的思考
    與書學的融合文藝美學以文學藝術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書法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而存在。胡經之在《文藝美學》指出:如果說,哲學美學主要研究人類審美活動共有的普遍規律。那么文藝美學就應該著重研究藝術活動這一特殊審美活動的特殊規律以及審美活動規律在藝術領域中的特殊表現。我們也可以體會到無論是真也好,善也好,要真正成為藝術的內容,都必須通過審美為中介;真、善經過審美之光的折射才能轉化為藝術的內容?!?span class="hl">文藝美學》中說新批評派并不絕對否定文學的功能可以引起讀者的感情反應,

    藝術大觀 2019年13期2019-09-28

  • 解讀中國文藝美學學科的產生及其發展
    匡瑋彤摘要:文藝美學學科,在引進中國發展后,具有鮮明的特點,中國的文藝美學學科,吸取古今中外的學科長處,將美學和哲學,將現代與古代,科學和文化有機的結合起來。掙脫了傳統的知識的束縛,對于發展現實藝術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國的文藝美術學科的產生的淵源,同時,分析了我國文藝美學學科的發展狀況,希望能夠對我國的文藝美學學科的發展起到幫助和指引的作用。關鍵詞:文藝美學;產生和發展;研究引言:文藝美學是“最年輕”的學科,是我國的學者創立的,最早使用的文藝美學

    青年生活 2019年23期2019-09-10

  • 文藝美學學科定位淺析
    趨勢,遂形成文藝美學學科。文藝美學雖然與藝術哲學有淵源關系,但它始終關注藝術的審美問題;作為美學與文藝學的交叉學科,它更側重研究藝術的審美特性,揭示藝術審美活動的超越意義。關鍵詞:文藝美學;學科定位在美學的研究領域中,藝術一直是美學研究的重要內容。美學史上有將美學視為藝術哲學的,黑格爾聲稱,只有藝術才是真正的美,因此“我們的這門科學的正當名稱卻是藝術哲學或則更確切一點美的藝術的哲學”。也有人認為,“美學就是藝術觀,是關于藝術的一般理論……美學的基本問題就是

    青年生活 2019年6期2019-09-10

  • 關于媒介文化與文藝美學的探討
    從媒介文化和文藝美學的內容進行了分析,結合它們之間的特點進行了深入探討,希望以此能夠對我國信息的發展提供幫助。關鍵詞:媒介文化;文藝美學;探討作者簡介:周瑞智,中共黨員,深圳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文藝學方向。[中圖分類號]:I0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19)-20-0-01一、媒介文化的簡介(一)基本內容媒介文化是指信息交流載體的文化。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媒介文化就會產生。隨著社會信息傳播的需要,基本

    青年文學家 2019年20期2019-08-13

  • 一瞬即永恒
    ;表現技法;文藝美學;徐剛一、堅定的印象派畫家在19世紀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下,光學理論和實踐有了重大突破。印象主義運動出現在法國畫壇是在19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以藝術沙龍的形式呈現在人們眼前。進入20世紀后,總的來說,藝術所呈現出來的亢奮和急于變革的特點就不再像以前的美術史上那樣,以畫派或美術運動為例,是某種單一發展的趨勢或潮流,而是描述了各種各樣的藝術家和作品故事的年代,畫家們各自獨立自由地去追尋他們想要展現的藝術觀念。當代藝術在時間上意味的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19年5期2019-07-30

  • “意境”中的審美精神
    ;審美精神;文藝美學意境是一種審美范疇。但對于其詮釋和理解,從古至今一直眾說紛紜,尚無定論。其又稱為“境界”,也可稱為“境”。作為一個審美范疇,意境在唐代就已可見端倪。而意境的形成基礎則是意象。唐代劉禹錫曾言:“境生于象外”,這句話即闡述了兩者之間聯系??梢哉f,與象相比境更多的是一種突破,它不再受到空間時間的桎梏,但是依然包含在象內。象是相對有限的,而境則更趨向整體和無限,因此象外之象說才會盛行。與象相比,境所包含的區域更加廣闊,無論是象本身,還是超出象外

    北方文學 2019年20期2019-07-15

  • 探究媒介文化與文藝美學的信息溝通與傳播
    在媒介文化與文藝美學的信息溝通傳播背景下,更易受到人民大眾的藝術鑒賞的反作用,這也急需提高文藝美學的精神影響力。文藝美學和媒介文化在新的時代下,都面臨著新的體驗。文藝美學是一種純粹的意識本質,媒介文化依托于文藝美學的內容,提供優質、積極向上的思想內容,呈現文藝美學的柔性。二、媒介文化概述媒介文化特指信息交流載體的文化。媒介文化是一個新生產物,在媒介載體的迅猛發展下,文學藝術通過媒介載體走進了人民生活,成為了人民獲得文化滋養的重要途徑之一。主要作用是作為傳播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9年12期2019-04-08

  • 美學視域下文化類節目的價值表達
    民歌大會》 文藝美學 文化類節目 價值表達2017年國慶節,中央電視臺推出音樂文化類節目《中國民歌大會》第二季(以下稱《中國民歌大會》),節目以制造中國民歌景觀為創作目標,用民歌陪伴觀眾度過了國慶和中秋佳節。節目播出后取得了較好的反響,平均收視率達到1.42%,多期節目登上當天同時段收視榜首。節目在展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傳播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涵,為文化類節目的價值表達和內容創新提供了新思路。踐行“創造的想象”,打造視聽盛宴朱光潛曾指出:“藝術必須有‘創造

    聲屏世界 2019年11期2019-01-14

  • 探析文藝美學與媒介文化之間的聯系
    全球化時代,文藝美學的延伸和發展受到了新興媒體無處不在的影響,與此同時,“媒介”亦代表著一種特殊文化,象征著某個時代文化價值的符號。文藝美學是文藝與美學的融合,在新媒體的大環境中,新興媒介文化給予了文藝美學新的研究觀點和探索方向,因此,文藝美學和媒介文化之間擁有許多的關聯與共通之處,研究兩者之間的聯系,對當前文藝美學的發展具有積極推動作用。關鍵詞:媒介文化;文藝美學;新媒體;信息時代;社會價值作者簡介:秦澤宇(1991.4-),男,漢族,河南靈寶人,研究生

    青年文學家 2018年27期2018-12-17

  • 當代中國文藝美學的民族性反思
    :對當代中國文藝美學的民族性進行研究,這里所說的民族性是指在其發展與形成過程中所構建起來的一種獨有的審美特質,它是中國文藝美學中所蘊含的內在因素。推進當代中國文藝美學的發展,就必須充分了解民族性的特點與內涵,在此基礎之上探討中華美學精神以及美學觀點之間的關系,發掘其中存在的規律。關鍵詞:文藝美學;民族性;中華美學精神[中圖分類號]:I0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9-0-01一、中國文藝美學的民族性的基本認知每一個

    青年文學家 2018年29期2018-12-15

  • 文學藝術與文藝美學
    :文學藝術;文藝美學;符號美學;傳播;解碼一、文學藝術符號傳播的美文學藝術符號傳播的美。文學藝術符號的傳播,從古至今,因為經濟技術的發展,其傳播形態也就有著顯著的差異。在沒有發明造紙術之前,傳播途徑主要是口頭傳播,造紙術和活字印刷術發明之后,便迎來了鉛與火的傳播時代,其傳播效率顯著提升,而后進入以電為基礎的聲音到圖像到互聯網的傳播時代。從口頭傳播到鉛與火到數字化傳播,不同的傳播時代呈現著不同傳播形態的美。1.口語傳播資源有限的口頭傳播時代。這一傳播形態所呈

    大東方 2018年6期2018-09-10

  • 胡經之文藝美學思想淺析
    之是中國大陸文藝美學學科的首倡者和建設者,他構筑了以審美活動為其出發點的文藝美學學科體系,將傳統美學中處在次要位置的文藝提到中心地位。從創作、文本到接受三個層面,揭示其內在的審美規律。關鍵詞:文藝美學;審美體驗;美的規律胡經之是中國大陸最早提倡建立文藝美學學科的著名文藝理論家和美學家。胡經之少年時讀朱光潛的《詩論》,對美學產生了興趣,他想進一步學習,但是發現當時的文藝評論只有政治批判,不見美學分析。1950年代,深感當時的文藝學、美學受蘇聯極左僵化理論模式

    小說月刊 2017年12期2018-02-05

  • 詩人濟慈的唯美主義與戀詩情節
    關鍵詞]美;文藝美學;濟慈;唯美主義[中圖分類號]11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一5918( 2018 )14- 0192- 03doi:10. 3969/j.issn. 1671- 5918. 2018. 14. 084詩歌是一門表達情感的藝術,對于濟慈來說,詩歌的藝術性并不是對客觀生活的完全復制,而是對客觀生活的主觀印象。這種主觀印象是基于想象的濟出生,對藝術的客體進行主觀頭腦的加工,將自身的情感、經歷以及個人魅力融入于詩歌當中,展現了詩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8年14期2018-01-18

  • 論美學與文藝學的關系
    者交叉形成的文藝美學之類,自然亦應既不同于美學,亦不同于文藝學。從學科屬性來說,文藝美學是文藝學也是美學的一個分支學科,關注的重心應是文藝作品的“美”,而非一般文藝學問題。只有切實抓住文學藝術中的“美”及相關美學問題,才能使美學對文學藝術的介入富有學術增值之效,才會更有實際意義。關鍵詞 美學 文藝學 文藝美學〔中圖分類號〕I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47—662X(2018)08—0070—06一在中外美學界,關于美學與文藝學之間的關系,一直

    人文雜志 2018年8期2018-01-17

  • 論審美接受者的修養構成要素
    :審美接受 文藝美學 修養在中國傳統的文藝美學思想中,審美接受是指審美者運用自己的審美能力對文本進行感知、體驗、欣賞、接受和創造的過程。在這個審美過程中,接受者的修養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里說:“如果你想得到藝術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須是一個有藝術修養的人?!?可見,沒有接受修養就不會有審美感受,接受者修養水平的高低決定著接受的美感程度的高低。在古典審美接受思想中,所謂接受者的修養一般是指接受主體倫理道德的修養、專門知識的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7年12期2018-01-06

  • 淺論文藝美學的學科性質
    摘 要:文藝美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已成為一種事實性的存在,盡管學界對它的學科性質、定位、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等仍然眾說紛紜,但不可否認,在這二三十年的建設與闡述過程中,以文藝美學為題的研究已經產生了豐碩的成果。鑒于此,與其繼續爭論文藝美學能否確立,不如進一步使它的性質、定位、問題域等更加明確,使其站穩腳跟,明晰方向的同時,更能有力的進行學術生產。將文藝美學視為文藝本體學不失為一個可行的思路,這里的文藝本體即人生本體。文藝美學立足于文藝本體而關涉人生本體。因此

    小說月刊 2017年11期2018-01-03

  • 淺論文藝美學的學科性質
    0022)1文藝美學,按字面上可以有兩種理解。第一,它是一種關于文藝的美學,這正是杜書瀛先生所持有的觀點,他說文藝美學是“專門研究文學和藝術的審美特征和審美規律”的學問,“它同現實美學和技術美學一起,共同組成美學的有機成分”。1也就是說它可以被包含在美學學科之內。按照杜書瀛先生的理解,文藝美學的目的文藝的審美規律,它可以被劃入認識論美學的一個部門。但是這樣則無可避免地造成如蘇聯美學家鮑列夫所說的美學的泛化和庸俗化。除此之外,將文藝美學納入美學還有一種可能,

    小說月刊 2017年21期2017-12-06

  • 漢語言中的文藝美學
    對漢語言中的文藝美學的特性了解是了解漢語言的重要途徑之一。漢語言的美有很多表現形式,從古至今也有很多作品可以表現出漢語言中的文藝美學,把感受漢語言中的文藝美學作為出發點,可以加深對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理解。隨著全球化的進程不斷加快,民族文化也在交流融合中不斷發展,漢語作為我國獨特的語言文學,需要我們用心去珍惜和保護,發現漢語言中的文藝美學,同時也要適應時代的發展,關鍵詞:漢語言;文藝美學;審美一、漢語言文學的性質和應用漢語言是一門極為復雜又很重要的學科,在

    北方文學·中旬 2017年4期2017-05-08

  • 中國現代文藝美學的民族性思考
    要】中國現代文藝美學是一個大的概念,其具備了自身的民族性且彰顯著中華民族的美學精神。一個國家的美學理念不僅會表現在這個民族的文化作品當中,同時還表現在其的美學理論之上。中國現代文藝美學的民族性是通過中華民族長時間的文化沉淀下來的,具備著穩定性、全面性及概括性,并且其還會在日后的民族文化發展中共同進步,因此進行中國現代文藝美學的民族性思考,關系到中國文化的發展和進步?!娟P鍵詞】美學;民族性;文藝美學;現代美學;美學精神對于中國現代文藝美學的民族性思考,必須從

    青春歲月 2016年20期2016-12-21

  • 關于媒介文化與文藝美學的探討
    價值的象征,文藝美學是文藝學、美學的結合,與媒介文化之間有很多的共同點和契合點;也可以說媒介文化給文藝美學的研究發展提供了新動向。對此本文就媒介文化與文藝美學展開分析,希望對我國當前信息時代的穩定發展,起到積極促進的作用。關鍵詞:媒介文化;文藝美學;聯系當前信息化時代做典型的特征就是傳媒發達,媒介文化與社會發展之間形成了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關系;因為媒介文化受不同文化形式的影響,且內部涵蓋大量的社會價值。文藝美學文學藝術發展的涵蓋性描述,且具備精神屬性,是

    北方文學·中旬 2016年9期2016-12-08

  • 文藝美學與藝術人類學的同一轉向
    的影響,結合文藝美學的研究,發現藝術人類學與文藝美學的研究相結合能更好的讓藝術生活化。關鍵詞:藝術;藝術人類學;文藝美學;生活化中圖分類號:C912.4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6-0021-01一、藝術人類學的生活化轉向 藝術人類學,從概念上說是以人類的藝術活動為對象的一門學科,也就是說它更關注的是整體人類,而并非民族的,原始的或者少數民族的。但是藝術人類學卻往往以研究原始和民族的樣貌出現。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6年9期2016-11-07

  • 文藝美學的學科交叉性與綜合性
    3400)論文藝美學的學科交叉性與綜合性戴瑋?。ê鲜√医h第一中學,湖南益陽413400)有關文藝美學的學科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文藝美學自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被冠名之后,一直存在較大爭議。大多數學者都是從“一般美學”進行研究,或者是單獨研究“一般文藝學”,這種做法是有失偏頗的,文藝學和美學這兩者在發展過程中是經過了融合和滲透的,具有學科交叉性和綜合性,本文主要研究二者之間的相互作用。文藝美學;交叉性;綜合性文藝美學這一概念是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期提出來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6年3期2016-10-25

  • 淺析中國古代文藝美學中的民族傳統
    淺析中國古代文藝美學中的民族傳統李艷玲(云南經濟管理學院650300)摘要:中國古代文藝美學是中國美學中的重要研究對象之一,民族傳統是中國古代文藝美學所具有的鮮明特征。這種民族傳統表現在多種方面,包括兼具文藝欣賞和實用性,功利主義傾向以及流露出一種超然的人生態度,并且在塑造形象上強調“形神兼備”等等,這些特征也令中國古代文藝美學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關鍵詞:文藝美學;古代;民族傳統;鮮明美學作為一個學科概念,最初誕生于西方。美學引入中國后,中國學者不斷發

    大眾文藝 2016年11期2016-07-12

  • 重讀胡經之的《文藝美學
    :胡經之的《文藝美學》是能夠反映90年代中國文論知識生產特征的重要范例,從知識社會學的理論視角出發,對胡經之《文藝美學》中的所有引用注釋進行統計分析,可以發現其是半自主知識場域中的半自主知識生產機制的典型產物,其特征表現為對馬克思主義文論的若即若離。關鍵詞:胡經之;知識場域;生產機制;馬克思主義胡經之教授所著的《文藝美學》于1989年11月出版第一版,1999年再版。胡經之教授以《文藝美學》為開山之作,創立了文藝美學這一國家二級學科?!?span class="hl">文藝美學》一書對于文

    北方文學·下旬 2016年2期2016-05-30

  • “感性”視角下中西方文藝美學比較
    究不斷深入,文藝美學成為獨立學科的研究對象。20世紀以來,強調“感性”的文藝美學是西方美學的研究重點之一。而西方現代美學與中國美學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中國傳統美學一直追尋一種超然的人生境界,因此在“感性”的視角之下,中西方文藝美學之間的關系是值得我們探究的。關鍵詞:感性;文藝美學;西方;比較中圖分類號:I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17-0017-01文藝學美學在很久前一直屬于美學的范疇,而專門研究文學藝術的專著也有很多。早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6年6期2016-05-14

  • 文藝美學的當代建構及其意義
    10507)文藝美學的當代建構及其意義王志剛(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廣州510507)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時代的變遷,人們的審美觀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意義上的美學已經逐步向應用型美學過渡,美學開始與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發生密切的聯系,并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我們應當對文藝美學給予高度的重視,了解其建構的意義,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文藝美學;建構主義;色彩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美學家們于1978年就創造性地提出了文藝美學這一理論,在他

    高教學刊 2016年19期2016-03-18

  • 五六十年代美學大討論與其對當代文藝美學的影響
    對于中國當代文藝美學的重要意義。關鍵詞:文藝美學;五六十年代;美學大討論一、美學大討論的緣起及討論的問題“美學大討論”是“馬克思主義美學”在中國取得絕對性位置以后,同中國社會的意識形態權力過程聯系在一起而發生的一個典型事件。正因如此,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美學界出現的各式各樣了“馬克思主義美學”,而且大部分從理論建構方面傾注到政治利益的追求與鞏固上。1956年開始的美學問題大討論,最初是批判胡適先生的資產階級唯心主義思想的一部分,是在強烈的意識形態的背景下開

    北方文學·下旬 2015年5期2015-08-12

  • 對新時期以來文藝美學發展的思考
    對新時期以來文藝美學發展的思考祝志滿(沈陽師范大學 文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新時期以來,文藝美學的學術成果呈現繁榮態勢,人才培養層次進一步提升,學術研究呈現多元格局的發展局面。同時,文藝美學的研究存在缺失學術創新點、缺乏理論研究深度等問題。而它的形成發展是由于政治意識形態的審美轉向以及文藝觀點的自身本質性回歸所造成。文藝美學應當在發展的路徑中,結合當下時代的學術思潮和研究熱點,深透剖析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直擊審美泛化的現實境遇,積極推進文藝美學的現

    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年2期2015-04-10

  • 孔孟文藝美學思想的差異性探源
    79)?孔孟文藝美學思想的差異性探源黃效(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湖北武漢430079)摘要:孔孟同屬一思想系統無疑。但由于時代的激變、人生歷程的不同以及性格之間的差異,他們對宇宙、社會、人生和文藝的看法又存在著各種差異性。因此,作為兩個不同時代的思想大家,他們之間的關系遠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復雜得多。文章擬從文藝思想的角度來對孔子和孟子進行比較,側重考察他們在文藝思想的源頭、功能、著眼點和審美理想等各個方面的繼承、發展的關系及其原因,以期能一窺他們之間的思想發展

    湖北文理學院學報 2015年6期2015-03-27

  • 文藝美學視野中的《文心雕龍》——讀張長青先生《文心雕龍新釋》
    50100)文藝美學視野中的《文心雕龍》——讀張長青先生《文心雕龍新釋》戚良德(山東大學 儒學高等研究院,山東 濟南250100)摘要:30年前,張長青和張會恩先生合著的《文心雕龍詮釋》成為當時最有影響的龍學普及讀物之一;30年后,張長青先生推出《文心雕龍新釋》,全面闡釋《文心雕龍》五十篇,無論在體例、規模還是內容上,均已成為煥然一新之作。作者自覺站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背景下審視《文心雕龍》,特別是以“天人合一”這一傳統文化的基本觀念和命題為依據,對《文心雕龍

    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年2期2015-02-28

  • 文藝美學:從奠基走向深化之途*
    ■張 晶文藝美學:從奠基走向深化之途*■張 晶經過幾十年的開拓性研究,文藝美學已經基本上確定了其學科地位。前期關于文藝美學的研究論著,多研究文藝美學的學科定位、研究對象、學科體系等,盡管仍存在很多分歧觀點,但文藝美學的奠基階段已經完成,現在應該進入深化階段了。文藝美學的深化,對于美學的整體格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從奠基到深化,超越學科意識而以文藝美學作為方法論,從具體的藝術審美經驗進行審美抽象,這是一條可行的途徑。中國古代文藝理論,恰恰是審美抽象的產物,

    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5年7期2015-02-21

  • 亞里斯多德文藝美學的思想基礎與理論內核
    貴實用價值的文藝美學思想卻未能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文章取現代文藝美學學科視角重新審視亞里斯多德文藝美學思想基礎與理論內核,探討其所建構的文藝美學體系,旨在為當下文藝美學研究提供借鑒和參考。關鍵詞:亞里斯多德;文藝美學;美學思想;藝術理論;思想基礎;文化特征中圖分類號:J01 文獻標識碼:A有一些理論,不論其論點正確與否,都因未能引起后人足夠的重視與探討而失去了理論自身發展進步的內在驅動力;而另一些理論,便會引起學術界不斷的研究和探討,這樣的理論便具有了積極

    藝術百家 2014年6期2015-01-19

  • 文藝美學作為一門學科的合法性——文藝美學的學科性質探析
    科定位的爭論文藝美學自誕生起,圍繞它是否能夠成為一門學科的問題一直受到爭論。在《首屆全國文藝美學討論會綜述》中,龍辛總結了文藝美學研究對象和范圍的四種觀點:“一是文藝美學是一般美學的分支;二是文藝美學是在審美關系中確立其對象與范圍;三是文藝美學是美學的應用科學;四是文藝美學是文藝學的一個分支?!盵1]2001年,李魯寧《文藝美學學科建設與發展研討會綜述》中總結學科定位的幾種觀點:“以胡經之、曾繁仁、譚好哲、馬龍潛等先生為代表主張‘交叉學科’說,以杜書瀛、周

    語文學刊 2014年6期2014-08-15

  • 文藝美學學科地位的論爭與建構
    10006)文藝美學學科地位的論爭與建構駱貞輝(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世紀之交,文藝美學的學科地位受到質疑,原因在于論爭雙方存在著語境錯位。文藝美學學科的成立,應該從美學自身發展、誕生背景及與中國美學傳統的關系等多方面考察,并進行系統的理論體系建構。文藝美學;學科劃分;理論體系建構一、何謂文藝美學文藝美學這一表述,最早出現在中國。1935年,李長之先生在《論文藝批評家所需要之學識》中說:“什么是文藝批評家的專門知識呢?這是只有文藝美

    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4期2014-04-10

  • 文藝美學研究專題欄目征稿啟事
    文藝美學研究專題欄目自2006年創辦以來,已成為《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的主打欄目,也是本學報辦刊的一大特色。自該欄目創辦以來,王向峰、朱立元、杜書瀛、聶振斌、陸貴山、王先霈、程正民、顏翔林、馬龍潛、徐碧輝等國內外美學大家相繼投稿,一批高質量的美學研究文章先后在本學報發表,它不僅推動了我國對文藝美學的研究,而且也提升了本學報的辦刊品位,逐步形成欄目特色。本專題欄目在美學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并受到學報界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為進一步提升本欄目的

    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1期2014-04-10

  • 新時期文藝美學學科的崛起與轉向
    )一、新時期文藝美學學科的提出文藝美學是由當代中國學者提出,并在當代中國學者群體的共同努力下建設的文藝學學科新形態。20世紀七八十年代在美學關注文藝不足、文藝為政治服務的大背景下, 1980年胡經之在昆明召開的中華美學學會成立大會上,提出應開拓和發展文藝美學。文藝美學作為美學和文藝學相融合的產物,其產生離不開美學、文藝學自身的發展。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圍繞美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焦點問題,文藝界進行了美學大討論。討論中形成了四種觀點:第一種看法認為美是主觀的,

    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年5期2013-04-12

  • 文藝美學“何處說起”——李長之與中國文藝美學的現代建構(上)
    尤其是在中國文藝美學的學科建構上,他的思想頗具開拓意義。當代研究文藝美學的學者們普遍認為,20世紀80年代是中國文藝美學正式誕生的時期[1],而事實上,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李長之已經在主張建立一門新的“文藝的科學”,甚至已經提出了“文藝美學”的學科概念和理論構想,并明確將“文藝美學”作為其文藝批評和文藝教育的指導精神和根本原則。因此,中國文藝美學的學科建構并不僅僅是一個當代事件,而應該是中國現代時期新美學建設的重要方向之一。一、“文藝美學”作為學科概念的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2年12期2012-04-13

  • 中國文藝美學教學發展史略
    000)中國文藝美學教學發展史略魏 飴(湖南文理學院,湖南 常德 415000)在知識經濟時代呼喚善性與工具理性交融的“綠色教育”背景下,進一步梳理中國文藝美學學科發展的歷史和明確其學科定位,深入探討文藝美學教學改革創新之法,科學預測文藝美學教學發展的趨勢,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文藝美學教學應扣住素質教育,并以實踐為主線強化鑒賞方法論;中國文藝美學教學的發展必須堅守以人為本的方向。文藝美學教學;學科定位;以人為本;文藝鑒賞一 曲折發展的中國文藝美學教學中國文藝

    武陵學刊 2012年4期2012-01-20

  • 聲樂表演藝術中的文藝美學特征初探
    要:本文通過文藝美學原理對聲樂表演進行技術分析,簡要敘述了聲樂表演的藝術特征和其所具有的文藝美學價值。希望能夠為聲樂愛好者在其表演藝術實踐中提供一些有益的幫助。關鍵詞:聲樂;表演;文藝美學;特征中圖分類號:J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1)-03-0112-01聲樂表演,即對聲樂一度創作的顯示成果的再創造——二度創作?!皠撛臁币辉~的本義與“生殖”有著密切關系,從詞源學的意義上說,在英語creation(創造)中就包含生殖的意思

    北京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 2011年6期2011-05-03

  • 文藝美學學科特點及其走向
    一些學者就與文藝美學密切相關的問題展開深入探討,如生活的審美化和審美的生活化,藝術與生活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不清,藝術是否會終結或消亡等問題再次受到關注,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得不思考文藝美學將向何處去?本文認為,文藝美學歸根到底關注的是審美問題,無論是對具體的文學藝術作品的審美特性和審美價值的闡釋,還是對人生和世界存在的美感價值的體認,文藝美學只有在包容性認知觀念中走一條跨學科與跨文化的綜合思考的道路,才能將審美精神融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關鍵詞:文藝美學

    魅力中國 2009年7期2009-06-25

  • 淺談墨子“先質后文”的文藝美學思想
    美了,成為其文藝美學思想的特質。關鍵詞:墨子;文質觀;文藝美學文章編號:978-7-80712-402-3(2009)04-141-03傳統的觀點認為儒道釋是中國美學的主要源流,而墨家對美學并沒有直接表述,因而對墨家美學的研究很少,且多有偏頗,更多的是批判性地將其定性為全面否定美和藝術的社會價值。實則不然,對于墨家的美學思想研究。我們不能脫離墨子的思想體系,不能用儒家的思想去解讀,更不能用現代的觀點去品評。墨子在“文”與“質”的關系論述中,就蘊涵著豐富的文

    西安社會科學 2009年4期2009-05-18

  • 身份尷尬的“文藝美學
    舉行的一次以文藝美學為主題的會議,聽完許多學者的滔滔宏論之后,心中感慨良多,不禁想起一個古老的問題:世界上是否還存在“真理”這種東西?如果有,真理是掌握在多數人手里呢還是掌握在少數人手里?在那次會議上,文藝美學是否成立無形中成了討論的中心問題,來自全國各地的學者們絕大多數都認為文藝美學是能夠成立的,只有極少數(甚至應該準確地說只有個別人)對此表示了懷疑。這種現象真是讓我大惑不解:人們都承認在西方甚至前蘇聯和世界其他地方都沒有過文藝美學這樣的學科,承認文藝美

    粵海風 2009年2期2009-04-17

  • 當代中國文藝美學研究的理論范式與學科演進
    代顯學之一的文藝美學,在短短的近三十年取得了迅速的發展,并呈現了幾種具有學術原創性的文藝美學學科理論范式。主要包括:胡經之的“體驗論”文藝美學;童慶炳的“闡釋論”文藝美學;周來祥“和諧論”文藝美學;杜書瀛的“價值論”文藝美學以及朱立元的“意象論”文藝美學等。這些理論范式均以審美活動論為基點,對文藝美學學科定位、學科性質、研究對象、理論范疇等作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論建構。上述五大家的文藝美學都是審美現代性、美學現代性和文藝理論現代性的產物。我們應該在五大家已

    中州學刊 2008年5期2008-10-0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