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魚體

  • 基于魚形顆粒群追蹤的貫流泵魚類撞擊損傷特性研究
    要性。由此,研究魚體撞擊損傷規律并提高泵站過魚的存活率對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魚類通過水力機械時造成的損傷和死亡存在多種因素。研究人員通過大量的實驗研究發現,造成魚類損傷和死亡的主要因素是壓力波動、流體剪切力和機械損傷[3-5]。文獻[6]通過實驗發現不同魚種承受壓降的能力,有魚鰾的魚類存活率較高。文獻[7]通過實驗得到了魚類可承受的剪切速率閾值為500 s-1,且受魚種和魚體朝向的影響。文獻[8-10]通過CFD(計算流體力學)發現壓力波動及剪切速率僅在

    農業機械學報 2023年10期2023-11-23

  • 沖擊式速凍機中送風孔板對魚體凍結效率的影響
    、送風孔板孔徑和魚體中心距上下送風孔板的距離對魚體凍結效率的影響,篩選出適宜的送風孔板結構和參數,為水產品冷凍提供新的工藝指導,為沖擊式速凍機的優化設計提供技術支撐。1 材料與方法1.1 材料與儀器冰鮮小黃魚,由浙江興業集團有限公司提供,每條質量80~100 g,泡沫箱加冰運輸至實驗室。沖擊式速凍機(MJN700-0818,冰輪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熱線風速儀(TESTO-425,德圖儀器);熱電偶(T型,精度±0.1 ℃,開普森電子有限公司)。1.2

    漁業現代化 2023年4期2023-08-22

  • 輥道式魚類分級機的設計與模擬仿真
    過程中通過滾筒對魚體噴水從而達到提高分選效率的目的,噴水水壓可能會對魚體造成沖擊。洪揚等[5-6]設計了一種回轉式分級機,該機器分級效果與分級機轉速具有較高的相關性,通過調整轉速,可以有效提高機器分選效率和準確率,分選效率約為9 600~14 400尾/h,分選準確率約為90%,但該分級機機械設計較為復雜,控制系統不夠精確,同時存在成本過高問題。王志勇等[7]設計了一種可在捕撈船上使用的輥道式分級裝置,通過改變輥道間距實現魚體分級,分級效率能達到2.1 t

    漁業現代化 2023年4期2023-08-22

  • 仿生機器魚胸尾鰭聯動水動力學性能分析
    度以及相位差對于魚體水動力學性能的影響;Shen Y等[7]設計了一款三自由度胸鰭的機器魚,可實現拍打前進、浮潛、轉彎,胸鰭在接近10°的仰角處于穩態,順槳運動可將凈推力提高到相對于沒有主動順槳的凈推力的7 倍;Chen G W 等[8]設計了一款具備螺旋推進器的機器魚和一款尾鰭擺動推進的機器魚,采用實驗和仿真分析旋轉中心位置對機器魚模型偏航穩定性的影響,得到旋轉中心在魚體中間的機器魚受水流影響較小,仿生推進器具有更好的偏航穩定性;Ding J 等[9]設

    起重運輸機械 2023年13期2023-08-04

  • 斑馬魚C 型機動運動數據重構與性能分析
    類機動運動通常指魚體在短時間內運動狀態發生明顯改變[1],如起動、制動、轉彎等。為了生存,在魚體捕獲獵物、逃避敵害、遷徙繁衍、溝通交流等行為中包含大量機動運動[2]。以身體和尾鰭做波狀驅動的魚類(如鲹科模式和鰻鱺模式),機動運動以C 型機動運動最為常見[3-4]。C 型機動運動由運動的準備階段彎曲成“C”形而得名,包括C 型起動(Cstart)和C 型轉彎(C-turn)。C 型起動持續時間較短( 100 ms以內[4]),在轉彎之后有明顯魚體反向彎曲的特

    實驗流體力學 2023年2期2023-05-30

  • 機器魚多鰭協同推進加速 ——滑行行為數值模擬
    胸鰭的擺動來推動魚體直游和轉彎;劉煥興等[10]、Wu等[11]對仿生機器魚的尾鰭柔性變形自主游動進行了研究。以上研究在分析單個胸鰭擺動或尾鰭波動的水動力性能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并未考慮胸尾鰭同時運動時的協同作用。胸尾鰭協同游動即在上述文獻的基礎上,將胸鰭的擺動和尾鰭的波動相結合,通過兩者的共同作用使魚體做出相應動作,它相較于單純的胸鰭或尾鰭推動,在推進性能與效率上有明顯優勢,通過胸鰭渦與尾鰭渦的融合,機器魚擁有更好的推進性能與機動性能;在胸尾鰭協同游動的

    兵器裝備工程學報 2023年3期2023-04-03

  • 基于機器視覺的鰱魚頭加工裝置設計及試驗
    行加工,將魚頭從魚體中切割下來,然后將魚頭剖成兩半進行銷售。目前,鰱魚頭的加工主要采用人工完成,效率低、勞動強度大,且不能對魚頭進行準確切割,容易導致加工后的魚頭大小不一[3-5]。因此,研究一種用于鰱魚頭加工的自動化裝備具有重要意義。在魚頭加工裝備方面,國內外學者已開展了較多研究。陳慶余等[6-7]針對典型海水小雜魚研制了一臺魚體去頭試驗臺,以深水紅娘魚等3種低值海產小雜魚為研究對象,探討了刀具構型、切割方式、魚體放置方式以及刀具旋向對魚身得率和切斷面質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3年1期2023-01-19

  • 草魚幼魚周身壓力與曲率相關性數值模擬研究
    Liu等[4]將魚體的波動用波狀函數描述,后續有很多學者對魚波動方程進行了改進優化。為了實現有效的運動控制,魚類能夠實現身體變形,且由此產生的速度和生物力學相聯系,從而實現其高效游泳。魚在結構復雜的棲息地游泳需要較高的機動性,包括其方向的改變程度和完成動作所需的空間[5]。有研究發現,較小的魚具有較高的機動性,這主要得益于較小的魚具有較高的彎曲程度[6]。沈昊嫣等[7]探究了魚體曲率波的傳播速度,發現主動彎矩的驅動頻率高于魚體結構基頻時,曲率波的波速小于驅

    計算力學學報 2022年5期2022-11-17

  • 一起人為管理不當引起的種魚死亡現象
    亡,撈出后解剖,魚體外表顏色正常、魚體鱗片完整,魚體外表無病無傷跡象;魚鰓顏色鮮紅,無臟污、無寄生蟲、細菌、真菌等感染跡象,魚鰓完整正常;解剖腹部,發現魚鰾膨大,內有大量積水;魚肝失色,顏色土灰色,正常顏色應該是鮮紅色;魚膽發黑變硬,正常顏色應該是淡綠色柔軟;種魚腸道,變硬,內表面充血,內表面無發炎跡象、無各種黏液。種魚體表以及魚鰓正常,魚體內部魚鰾膨大并大量積水,導致魚體運動失去平衡,頭下尾上掙扎死亡;魚體內臟的腸道、肝、膽等器官組織也有嚴重疾患,最終導

    漁業致富指南 2022年4期2022-11-05

  • 基于線激光掃描的魚類定量切段方法
    切段的前提是獲得魚體的質量/體積的三維信息。而魚類屬于具有個體差異性的非規則形狀物料,為了提升魚類加工的智能化和自動化,國內外學者在魚類加工的智能測控領域開展了相關研究[10],如魚的種類識別[11-12],魚體尺寸及外觀形態測量[13-14],魚體重量預測[15-16]等。機器視覺可獲取魚的形態、紋理、圖像等信息而被廣泛用于魚肉的品質鑒別及質量評估上[17-18]。上述研究均是通過機器視覺方式采集魚體數據,主要是利用魚體二維信息開展研究。激光掃描技術是農

    食品與機械 2022年10期2022-11-01

  • 基于水平集和浸入邊界方法的鰻鱺科魚類游動模擬研究
    機理,特別是柔性魚體與流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過程[3]。目前,計算流體力學(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被廣泛應用到魚類游動的數值模擬中。與實驗分析相比,數值模擬方法能夠克服實驗操作困難和可重復性差等缺點。同時,魚游數值模擬結果能夠提供魚體周圍流場的壓力分布、速度分布以及尾跡渦量信息,為定量研究魚類游動性能和游動機理提供了條件。魚類游動的數值模擬研究屬于典型流固耦合問題,基于數值方法求解Navier-Stokes 方程組,

    船舶力學 2022年10期2022-10-29

  • 仿生鮪科機器魚多機體協同起動性能研究
    ,如何有效地研究魚體關鍵設計參數對游動性能的影響規律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有關魚類游動機理的研究,國內外已取得豐富的成果。文獻[1-2]以細長水生生物為研究對象提出了“細長體理論”和“大擺幅細長體理論”。文獻[3]提出了“二維波動板理論”來描述帶有鰭的魚類游動。在游動機理研究成熟的基礎上,人們開展了對機器魚樣機設計與制作的研究。文獻[4]等建立了四關節仿鲹科機器魚的動力學模型并對其快速起動狀態進行了運動規劃。文獻[5]利用表面鍍有超磁致伸縮材料的合金薄板模擬魚

    機械設計與制造 2022年9期2022-09-22

  • 鯰魚自適應去頭加工機設計與實現
    機器視覺技術依據魚體的幾何參數將魚體布置在目標位置,用計算機控制機械手進行去頭尾加工,但國外魚類加工大多為海水魚,其設備不適應于淡水魚加工。中國的魚類去頭加工設備已基本實現機械化,但自動化程度較低。陳慶余等[4]搭建了機械去頭加工試驗平臺,運用圓盤刀進行魚頭切割,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張帆[5]研制了利用氣動機構去頭的試驗平臺,其采用仿形設計刀具,減小了切割魚頭所需動力。鄒偉[6]提出了一種連續式去頭尾裝置。上述方案實現了機械化去頭步驟,但對頭部切割位置無

    食品與機械 2022年8期2022-09-15

  • 虹鱒(Oncorhynchus mykiss)魚體水動力學特性研究
    用,以保持合適的魚體姿態和游泳速度[2-7]。在此過程中魚會消耗大量的能量,從而對其生存和生長產生重要影響[8-9]。研究魚體的水動力學特性,對了解魚類與水域環境的適應性、個體行為和集群特性、養殖技術和裝備開發以及仿生學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國內外學者對于魚體自身的肌肉運動、推進機理、游泳能力等方面開展較為豐富研究。Walters等[10]探究了鯖科魚類的身體形態和游泳性能;周仕杰等[11]對幾種幼魚曲線游泳能力進行了比較研究;Altringham等[12]

    漁業現代化 2022年3期2022-07-07

  • 基于機器視覺的日本鯖定向裝置設計與試驗
    的需求十分迫切。魚體定向整理是前處理加工的重要工序[2],目前此工序主要由人工完成,存在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等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魚體自動化加工的發展。因此,研究魚體定向整理方法和自動化裝備具有重要意義。魚體定向整理包括魚體頭尾定向整理和魚體腹背定向整理兩部分,其目的是使魚體在輸送過程中通過整理使其頭尾和腹背朝向特定的方向,以便利后續去鱗、剖切、去內臟等前處理加工工序的執行。魚體的機械化頭尾定向整理主要依據魚體頭尾厚度、重心位置、魚鱗排列方向的差異來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2年2期2022-03-31

  • 鮮活黃鱔剖切裝置設計與試驗
    于黃鱔生活習性及魚體特征,在黃鱔魚體夾持受力特性分析的基礎上,開展了黃鱔魚體頭尾及腹背定向和魚體夾送剖切方法研究,設計并研制了鮮活黃鱔剖切裝置。剖切裝置由傾斜料斗、進魚通道、夾持對輥、剖切刀盤等組成,其中進魚通道長180 mm,入口處直徑28 mm;夾持輥邊緣為上寬下窄的鋸齒狀結構;剖切刀盤直徑114 mm。以夾持輥直徑、夾持輥初始間隙、夾持輥轉速、刀盤露出高度為影響因素,以剖切可接受性評分為評價指標開展相關試驗,通過單因素試驗探究了各因素對黃鱔剖切效果的

    農業工程學報 2022年22期2022-03-09

  • 三維魚體參數化建模
    化管理水平。三維魚體作為重要的量化指標,對預測魚類生長狀況[1]、估 計 魚 群 密 度[2]、分 析 魚類 種 群 結 構[3]具 有 重 要意義。近年來,隨著三維重建技術的發展,重建范圍不斷擴大,使得水下三維建模成為可能。水下三維建模主要分為主動式重建和被動式重建。主動式重建,通過發射激光雷達[4]、結構光[5]等重建水底環境;被動式重建,通過拍攝水底多視角圖像重建水底環境[6]。但這兩種方法都無法實現對游動魚類的三維重建。在空中雖可利用三維掃描儀[7

    浙江大學學報(理學版) 2022年1期2022-02-21

  • 基于深度可分離卷積網絡的粘連魚體識別方法
    游動,導致圖像中魚體形狀呈現不規則、魚體之間存在復雜多樣粘連的特點[8]。因此,準確識別出圖像中的魚體目標是進行后續圖像處理的關鍵,是實現多種基本水產養殖操作自動化的基礎。本研究對粘連魚體目標進行識別研究,對于水產養殖中的魚群計數、養殖密度估算等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目前粘連目標識別研究多采用基于圖像特征閾值的方法,即先采用圖像處理技術分割出目標連通區域,再提取出目標連通區域的特征,通過設定特征閾值的方式判定該目標連通區域是否粘連[9]。Duan等[10-11

    農業工程學報 2021年17期2021-11-25

  • 上吹浮-下射流交替送風冷凍魚數值分析
    情況,故只對單個魚體及其周圍流體區域進行建模。如圖1所示,對隧道式速凍機流場部分進行劃分微元,以單個魚體及其周圍流體空間為一個微元,以便于對上下送風交替模式進行研究。假設魚體的堆積較為寬松,魚體上表面與頂部送風口距離為128 mm,下表面緊貼底部送風口,魚頭與左側空間間隔80 mm,魚尾與右側空間間隔80 mm,魚身與前后兩側的間隔均為32 mm。圖2為魚體結構尺寸示意圖,通過實物測量,給定魚頭、魚身、魚尾等各部位尺寸。圖1 單個魚體及其周圍流體區域模型圖

    現代食品 2021年11期2021-09-04

  • 基于形狀及紋理特征的淡水魚種類自動識別方法
    水魚的分級一般以魚體長、厚及體重為依據,使用滾筒篩、分級槽及組合輸送帶等方式實現機械分級,該方式會給魚體帶來一定程度的損傷[2]。近年來,研究人員嘗試利用機器視覺技術自動測量魚體尺寸參數,并針對不同種類的淡水魚建立基于體尺測量值的體重估算模型[3]。淡水魚種類的準確識別是提升這些模型的魚體重估算精度的前提,而淡水魚分類是深加工前的必要工序之一。當前,對淡水魚分類仍然主要依靠人工作業完成,該方式作業強度大、耗費時間長且分類結果易受主觀判斷影響。隨著機器視覺技

    南京農業大學學報 2021年3期2021-05-24

  • 軸流泵內魚體的運動行為與撞擊損傷分析
    ,葉片撞擊是造成魚體受損的主要因素[2]。為了預估魚體的撞擊概率,Van Esch[3]提出一種葉片撞擊模型。該模型簡單方便,但忽略了魚體與流場相互作用對損傷評估的影響,且無法反映魚體在流場中的真實運動行為,存在明顯的技術缺陷。魚體作為大尺度物體,在流道中的運動本質上是流固耦合問題。ZHU等[4]采用IB-LBM耦合方法分析了魚體在水輪機流道中受到的壓力損傷??傮w上,人們對魚體通過水力機械的運動行為缺乏清晰認識。因此,為了水利水電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亟須

    水電與抽水蓄能 2021年2期2021-05-14

  • 淡水魚水平往復振動頭尾定向輸送方法
    .52%[1]。魚體定向是淡水魚機械化、自動化加工前處理的重要步驟,通過定向使魚體按照預想的頭尾及腹背狀態進行輸送,便于后續加工裝置進行自動喂料[2-3]。傳統的魚體定向大多由人工完成,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淡水魚自動化加工業的發展,因此研究淡水魚魚體定向方法和裝備具有重要意義[4-5]。魚體頭尾定向是魚體定向的主要內容,可使魚體按一定的頭尾順序依次輸送。目前,魚體的頭尾定向原理主要有3種。一是利用魚體的重心分布特點實現定向。如Webs

    農業工程學報 2021年4期2021-05-09

  • 基于語義部位分割的條紋斑竹鯊魚體運動姿態解析
    經濟損失。如能對魚體異常行為進行自動識別和早期預警,將有效提高養殖養護水平。智能監控和視頻行為分析已成為動物行為學研究中觀測、記錄和量化行為模式的重要技術手段。勞鳳丹等[7]早在2012年已經提出了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對單幅蛋雞圖像進行圖像識別的方法,可識別蛋雞的日常行為活動。高云等[8]提出了基于深度學習的方法識別群養豬侵略性行為。范良忠等[9]基于計算機視覺技術研究了運動魚體的檢測算法。宋懷波等[10-12]研究了基于視頻分析的奶牛行為監測技術。薛月菊等

    農業工程學報 2021年3期2021-04-15

  • 魚加工生產線頭尾定向調理上料系統設計與試驗*
    否準確可靠的進行魚體定向上料,直接關系到魚體的后續加工處理的效率和可靠性。在魚體定向方面,陳福禮等[1]研制了鮮魚加工裝置。在其整理部分,輸送帶傾斜布置,在其輸送帶上方設有規律排列的插針。當魚體經過傳送帶時,插針會插入魚鱗或者魚鰓中,帶動魚體向上運動,魚體在重力作用下,實現頭前尾后向前輸送。該裝置主要靠插針插入魚體鰓部或魚鱗處帶動魚體運動,容易造成魚體損傷。高星星等[2]利用魚體體型差異及摩擦特性,將魚體放置在傾斜的振動臺面上,可以實現魚體頭尾定向。但是其

    中國農機化學報 2021年3期2021-04-09

  • 基于機器視覺的淡水魚魚體分割裝置系統設計
    水魚肌肉部分僅為魚體總重量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副產物卻占到魚體總重的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而且副產物中魚頭的比例又最高為魚體總重的百分之二十四到百分之三十四。如果未加工就將其先冷藏,不僅會徒增所需的存貨空間而且也會增加儲存成本,且魚的內臟中含有大量細菌,其中包含許多耐低溫的細菌,因此很容易變質,細菌會在低溫保存過程中增殖,魚的肉質纖維斷裂,易腐爛、發臭從而影響之后的銷售和加工。所以,對新鮮的活魚進行加工和預處理是絕對有必要的。在國內水產品市場中,大

    科學與生活 2021年30期2021-02-18

  • 魚體除鱗技術與除鱗裝備研究綜述
    之一。該文介紹了魚體除鱗機的技術原理、裝備結構形式,對比了國內外主要除鱗設備的原理特點與技術參數,總結分析了當前魚類除鱗設備存在的問題與發展趨勢,為后續裝備的研發提供參考借鑒。關鍵詞:魚體;除鱗機;裝備研究;去鱗率中圖分類號 TS254.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01-0130-02魚類產品的前處理工藝復雜,主要包括除鱗、去頭、去內臟(即“三去”)和清洗等工序。與日本、德國等國家相比,我國魚類加工業技術相對落后、自動化程度低,

    安徽農學通報 2021年1期2021-02-07

  • 基于單片機系統和生物阻抗的魚體貯藏方式檢測技術
    15-18],對魚體貯藏方式(冷凍和冰鮮)的檢測尚未見報道。魚體凍結后,由于冰晶的形成而擠壓細胞,造成魚體部分細胞的破裂,導致解凍后部分液汁流失。而液汁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和風味物質(如游離氨基酸、肌苷酸等物質),因此導致魚的口感和營養品質顯著降低[19-20]。與解凍魚不同,冰鮮魚魚體一直貯藏在0~4℃的條件下,魚體沒有經過凍結,較好地保持了魚肉的營養物質和風味物質。生物體由大量細胞構成,細胞之間的液體可視為電介質。當直流或低頻電流施加于魚體時,電流主要

    農業機械學報 2021年1期2021-02-01

  • 基于立體視覺的動態魚體尺寸測量
    于立體視覺的動態魚體尺寸測量李艷君1,黃康為1,2,項 基3※(1. 浙大城市學院,杭州 310015;2. 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杭州 310027;3. 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杭州 310027)獲取漁業養殖魚類生長態勢的人工測量方法費時費力,且影響魚的正常生長。為了實現水下魚體信息動態感知和快速無損檢測,該研究提出立體視覺下動態魚體尺寸測量方法。通過雙目立體視覺技術獲取三維信息,再通過Mask-RCNN(Mask Region Convolut

    農業工程學報 2020年21期2021-01-14

  • 正確診斷養殖魚類疾病的方法與程序
    做到通過檢測患病魚體的各項生理與病理指標,而對養殖魚類的疾病進行診斷。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能依靠肉眼對病魚的癥狀或者借助顯微鏡的檢查,獲得對養殖魚類疾病診斷的結果。水生動物執業獸醫可以依照如下幾條基本原則,完成對患病養殖魚類疾病的初步診斷。1.1 判斷是否由于病原體引起的疾病有些養殖魚類出現不正常的現象,并非是由于傳染性或者寄生性病原體引起的,可能是由于水體中溶氧量低導致的魚體缺氧、各種有毒物質導致的魚體中毒等。這些非病原體導致的魚體不正?;蛘咚劳霈F象,患病

    漁業致富指南 2020年13期2020-12-20

  • “出血病”難治,根本原因原來在這里
    眼可見蟲體寄生在魚體上,這樣,傷口仍然存在,細菌仍源源不斷地通過傷口進入魚體,誘發細菌性敗血,就是大家通??匆姷?span class="hl">魚體發紅,常說的“出血病”。要殺錨頭鳋,最關鍵還在于了解它的生活史,孢子蟲之所以那么難殺,主要原因還是我們沒有完全了解孢子蟲的生活史。但錨頭鳋就不一樣了。當我們發現許多魚體上有紅點時,即便沒有發現蟲體,或是有少部分紅點上發現有寄生蟲,這個時候,蟲不完全都寄生在魚體上,它在哪里呢?答案是在水里。這個時候,養殖水體里有大量的橈足幼體。錨頭鳋自卵中孵化

    當代水產 2020年8期2020-12-19

  • 觀賞魚的常見疾病類型及防治措施
    菌及寄生蟲)侵襲魚體而引起的疾病被稱為生物性疾??;因某些環境條件的變化超出觀賞魚的承受范圍、人為操作時的疏忽、魚體自身的健康狀況不佳而導致觀賞魚患病,此類疾病稱為生理性疾病。無論是哪類疾病都會對觀賞魚產生不利影響,故觀賞魚養殖過程中需要采取相應的疾病防治措施。一、常見類型1.寄生蟲性疾?。?)小瓜蟲病觀賞魚的體表、鰓部或魚鰭被多子小瓜蟲侵襲,可導致觀賞魚患病。初發病時,小瓜蟲密集分布在病魚的體表、鰓絲和鰭條上,以上部位可見有白色的點狀囊泡出現,病魚的魚體

    漁業致富指南 2020年9期2020-12-19

  • 魚類常見病蟲的發生及防控技術問答
    、放養等過程中,魚體受傷,水霉菌乘虛而入;或在寒冷天氣凍傷魚體時,水霉菌乘虛而入;或魚體被寄生蟲損傷,水霉菌乘虛侵入;或魚類密度過大時,互相斗爭損傷過多,水霉菌乘虛而入。使魚體黏液不斷增多,開始焦躁不安,與水生植物或水中固體物發生摩擦,然后黏液負擔越來越重,飲食下降,游動緩慢,漸漸消瘦死亡。②防控技術。捕魚時,盡量減少魚類損傷;捕魚后,用畝畝安100mL/畝·m,水稀釋1500倍后,全池均勻潑灑1次,防止水霉病發生;冬季枯水月份,要提高池塘水位,增加池底水

    漁業致富指南 2020年9期2020-12-19

  • 自制彩色魚拓
    試。第一步—擦凈魚體(如圖1)。釣上來一尾大魚后,要注意保護好魚鱗的完整性。用一塊干凈的抹布蘸著淡鹽水輕輕擦凈魚體上的黏液,然后將魚平放在一塊塑料布上,擺正魚胸鰭、背鰭和尾鰭的位置,把胸背處舒展開,再根據魚的大小準備好一張宣紙。第二步—調好顏色(如圖2)。一般常用的有黑、白、紅、黃、藍5種顏色。黑白調和后即成灰色。如果需要深灰色,調和時多加一點黑色即可。第三步—魚體上色(如圖3)。調好顏色后,先從魚的深色部位涂起。魚的脊背部分一般為深灰色或帶微黃,因此一般

    老年博覽·上半月 2020年8期2020-08-17

  • 淡水魚腹背定向裝置設計及試驗
    工作時,都需要對魚體進行定向處理,即按照一定的頭尾朝向和腹背朝向將魚體送入設備進行喂料;傳統的喂料方式多由人工完成,勞動強度大、效率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淡水魚前處理加工業的發展,因此研究淡水魚魚體定向方法和裝備對淡水魚前處理加工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魚體腹背定向是魚體定向的主要內容,國外相關學者和企業進行了較多研究,并研發出了一些與魚體工廠化流水線加工相適應的魚體定向設備。巴德魚類加工機械制造廠設計制造了“巴德”481型自動加料機[17],采用驅動壓輪

    農業工程學報 2020年6期2020-05-19

  • 柔性機器魚的動力學建模及其游動性能分析
    能與其外形尺寸、魚體機械特性以及流體環境等因素存在著非常復雜的關系[2-4]。生物學研究發現當魚體尾鰭的擺動頻率與其身體的固有頻率相接近時,魚類能夠獲得較好的游動性能[4-5]。而魚體本身的固有頻率是由其骨骼、肌肉以及皮膚等黏彈性生物組織來決定的。受此啟發,從仿生學的角度出發,在考慮流體環境影響的前提下,分析魚體動力學參數與游動性能之間的關系,為后續機器魚設計提供理論參考。目前,魚類仿生學建模主要包括動力學建模和流固耦合建模兩類。流固耦合建模主要依賴計算流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20年36期2020-02-04

  • 魚冷凍之前要去掉內臟
    科魚死亡后,由于魚體中還存在水分,從而會容納很多耐低溫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會借助魚體的營養進行繁殖,而使魚肉逐漸腐敗變質。特別是魚的消化器官,最容易藏污納垢,如魚的消化道中容納著食物殘渣,含有大量細菌。魚的肝臟、胰臟則含有一些有毒的物質,這些都容易造成魚體腐敗變質,食用后會造成健康危害。所以在冷凍魚肉之前,一定要將魚的鰓和內臟去除掉。

    飲食與健康·下旬刊 2019年6期2019-03-09

  • 苗家風味美食——酸湯魚
    抓起一條魚,洗凈魚體表面及鰓內東西,不去鱗、鰓和內臟。左手握住魚的鰓蓋,在鰓蓋后約一厘米左右,用刀開一小口(約一厘米),從開口處壓緊,取出苦膽,放入鍋內煮。待魚快要煮熟時,加入鹽,再放點白菜或豆腐稍煮即成。這樣的烹魚法,既衛生又保持了魚的營養。魚體表面一般不帶細菌,帶細菌的只是魚體的內臟,因為沒有將魚剖開取出內臟,所以減少了細菌對其它用具及食品的污染。另外,魚的血液、內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無機鹽,如魚卵、魚脂含有維C和維A,魚的血液含有鈣,這些都沒有遭受破

    飲食與健康·下旬刊 2019年3期2019-03-08

  • 魚體健康狀況評價研究進展
    涵是保持或者恢復魚體健康[5], 因此如何評價魚體健康狀況尤為重要。健康魚體的生長速度、飼料利用效率、各器官和組織的各類指標應在正常、合理的范圍, 魚體能夠適應所處環境, 并對環境的變化快速做出自我調節,不會出現明顯的病理性變化、死亡等[6]。魚類能否保持健康的狀態, 一方面取決于魚體自身的免疫力,還可能與機體內外環境的平衡狀態相關。綜合起來, 魚類的健康, 除了無病以外, 主要體現在魚類機體體質、行為能力和環境適應力3個方面[5]。長期以來, 我國水產養

    水生生物學報 2019年1期2019-02-18

  • 魚冷凍之前要去掉內臟
    已經死亡,但由于魚體中還存在水分,從而會容納很多耐低溫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會借助魚體的營養進行繁殖,而使魚肉逐漸腐敗變質。特別是魚的消化器官,最容易藏污納垢,如魚的消化道中容納著食物殘渣,含有大量細菌。魚的肝臟、胰臟則含有一些有毒的物質,這些都容易造成魚體腐敗變質,食用后會造成健康危害。所以在冷凍魚肉之前,一定要將魚的鰓和內臟去除掉。

    戀愛婚姻家庭·養生版 2018年11期2018-11-26

  • 魚類標本綜合制作方法淺談
    夠最大限度的保留魚體原色,以及它的生活姿態,對于展示魚類生態適應情況,特別是博物館魚類生態景觀展覽最為適合。下面簡單介紹魚類剝制標本的制作方法。一、材料的選擇材料的選擇上,要求體型大、魚體新鮮完整、魚鰭完好無損、鱗片整齊沒有傷痕、內臟完好、沒有腐爛跡象的。如果選擇剛死不久的魚體,立即用浸濕的厚紗布包裹全身,防止魚體干燥鱗片脫落,等待標本剝制。如果采集到的魚類,無法立即制作標本時,可先用多層紗布包裹后冷凍,待制作時,將其浸人盛有水的容器中解凍,解凍后去除紗布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7期2018-11-12

  • 魚類標本綜合制作方法淺談
    夠最大限度的保留魚體原色,以及它的生活姿態,對于展示魚類生態適應情況,特別是博物館魚類生態景觀展覽最為適合。下面簡單介紹魚類剝制標本的制作方法。一、材料的選擇材料的選擇上,要求體型大、魚體新鮮完整、魚鰭完好無損、鱗片整齊沒有傷痕、內臟完好、沒有腐爛跡象的。如果選擇剛死不久的魚體,立即用浸濕的厚紗布包裹全身,防止魚體干燥鱗片脫落,等待標本剝制。如果采集到的魚類,無法立即制作標本時,可先用多層紗布包裹后冷凍,待制作時,將其浸人盛有水的容器中解凍,解凍后去除紗布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7期2018-11-12

  • 適用于水質污染判別的魚體尾頻檢測模型
    地檢測視頻中運動魚體的尾頻特征,提出基于魚體關鍵特征點的尾頻檢測模型。通過計算機視覺圖像處理算法得到魚體的二值圖像,根據魚體形體特征及擺尾特征,魚體質心、尾點、頭點等特征點坐標建立魚體擺尾角度幾何模型。最后通過對連續視頻幀內魚體擺尾角度分析,得到魚體擺尾頻率的變化規律。實驗結果表明,該模型能夠實時有效地獲取單幀圖像中魚體擺尾特征,且在pH=7(水質正常)、pH=5(水質異常)、pH=3(水質惡化)三種水質中的魚體尾頻測試結果與實驗觀測到的尾頻變化規律相符合

    現代電子技術 2018年15期2018-08-06

  • 魚冷凍之前要去掉內臟
    已經死亡,但由于魚體中還存在水分,從而會容納很多耐低溫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會借助魚體的營養進行繁殖,而使魚肉逐漸腐敗變質。特別是魚的消化器官,最容易藏污納垢,如魚的消化道中容納著食物殘渣,含有大量細菌。魚的肝臟、胰臟則含有一些有毒的物質,這些都容易造成魚體腐敗變質,食用后會造成健康危害。所以在冷凍魚肉之前,一定要將魚的鰓和內臟去除掉。

    戀愛婚姻家庭 2018年33期2018-07-22

  • 黃顙魚變成“香蕉魚”怎么辦
    我們來說一下黃顙魚體色那些事兒。體表嚴重變黃的黃顙魚,由于體色酷似香蕉故稱之為“香蕉魚”,因顏色過于艷麗,并不被市場所接受,成為養殖中的“問題魚”。蘇州大學葉元土教授等編寫的《魚類營養與飼料配制》(2013年)一書中說到,養殖魚類體色變化的形式主要有兩大類,一是黑色體色的減退或消失,導致魚體出現黃色或白色(又稱為白化),而魚體黑色體色的減退或消失主要是由于黑色素細胞分化受阻導致成熟的黑色素細胞數量減少。二是類胡蘿卜素數量不足,導致魚體黃色、紅色的鮮艷體色不

    農家之友 2018年6期2018-06-20

  • 淡水魚連續式去頭尾裝置的研制
    nrak[3]的魚體加工設備能一次性切除多條魚的頭,設備中的刀具類型為平刀且刀刃長度數倍于加工魚體高度,針對選定魚類的特定尺寸能高效地進行去魚頭加工。Henning[4]采用機器視覺技術根據魚體的幾何外形直接將魚體的姿態按要求安置在目標位置,用計算機控制機械手臂進行去魚頭尾加工,智能化程度高。中國對淡水魚前處理加工的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還處于較低水平,現有設備效率低,原材料利用率不高,致使淡水魚主要以鮮銷的方式流入市場,不僅阻礙了中國淡水魚產業的發展,也沒有

    食品與機械 2018年4期2018-06-19

  • 華支睪吸蟲囊蚴在活魚體存活時間實驗觀察
    支睪吸蟲囊蚴在活魚體存活時間實驗觀察柯長征江西省瑞昌市血吸蟲病防治站目的觀察華支睪吸蟲囊蚴在活魚體存活時間。方法人工養殖麥穗魚獲得第二代魚,用華支睪蟲卵感染紋沼螺獲得華支睪吸蟲尾蚴,并將尾蚴感染第二代魚,觀察華支睪囊蚴在活魚體存活時間。結果魚體華支睪囊蚴數目-年后逐漸減少,三年后基本消失。結論華支睪囊蚴在活魚體第+三個月逐漸減少,四十四個月基本消失。華支睪囊蚴;麥穗魚;存活時間;實驗觀察關于華支睪吸蟲囊蚴的研究有不少報道:例如華支睪吸蟲囊蚴在不同條件下存活

    科學中國人 2017年14期2017-05-19

  • 生魚“釘蟲”的處理方法
    此病是錨頭鳋侵入魚體而引起的疾病。錨頭鳋頭部生有背、腹角兩對,略呈鐵錨狀,所以稱為錨頭鳋,其鉆入魚肌體,不易拔出。錨頭鳋在水中一年四季均有,夏秋季較多。水溫低時,會潛入魚鱗下過冬,當水溫達到15℃左右時,就開始孳生。癥狀:錨頭鳋寄生魚體時,是以其頭部深鉆入肌肉或鱗下,而其胸部和腹部露在外面。魚體少量寄生時,除在魚體可見有少量錨頭鳋之外,沒有其他明顯癥狀,需要兜魚上來才能發現有蟲;魚體大量感染時,魚體表仿佛披著蓑衣,故養殖戶稱為“蓑衣病”。危害:病魚最初呈現

    農家之友 2017年3期2017-03-27

  • 白鰱氣動式機械去頭方法研究
    0070)淡水魚魚體去頭加工是淡水魚工業化前處理加工過程中的重要內容,魚體去頭加工的效果直接影響并制約著后期深加工產品的質量。以白鰱作為研究對象,提出一種利用氣缸帶動仿形去頭刀具進行魚體機械去頭加工的方法,設計并研制了仿形結構刀具以及氣動式機械去頭機樣機,以白鰱魚體去頭加工過程中的采肉率、去頭率以及切斷面評分為主要評價指標,對影響白鰱氣動式機械去頭機樣機性能參數的魚體頭部定位距離、魚體背部定位距離、刀具仿形結構、工作氣壓等關鍵因素進行試驗分析,探究各因素的

    食品與機械 2017年1期2017-03-14

  • 一種仿生魚體自主游動的水動力學特性分析
    西安)?一種仿生魚體自主游動的水動力學特性分析嚴惠云1,張浩磊2,劉小民2(1.西北工業大學理學院, 710072, 西安;2.西安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710049, 西安)針對金槍魚結構和自主游動現象建立了仿生魚體幾何模型及魚體擺動計算模型,采用計算流體動力學Fluent軟件結合動網格技術,編寫了控制魚體擺動的UDF程序,對仿生魚慢速自主巡游狀態和C形快速起動狀態進行了數值模擬,研究了魚體擺動頻率和擺動方式對仿生魚周圍壓力、速度、渦量分布以及魚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 2016年2期2016-12-21

  • 北方地區越冬期魚病防治技術
    魚類肥滿度過低,魚體瘦弱,免疫力下降。三是在拉網操作過程中,引起魚體損傷嚴重。四是越冬魚放養密度過大。針對上述原因,在預防治療方面可采取以下有力措施:一、越冬前的準備1、越冬池的選擇越冬池專用,每年要清塘消毒并干涸暴曬一段時間后使用。越冬池附近嚴禁爆破施工,冰面上不允許汽車、拖拉機等機械行駛。2、越冬池清理淤泥和雜物應在魚類越冬前進行清理,因為過多淤泥會大量消耗氧氣,有時還會產生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同時應除掉池坡上的雜草,因為雜草在越冬期間會腐爛,消耗氧氣惡

    黑龍江水產 2015年4期2015-03-22

  • 越冬期魚病防治技術
    魚類肥滿度過低,魚體瘦弱,免疫力下降。三是在拉網操作過程中,引起魚體損傷嚴重。四是越冬魚放養密度過大。針對上述原因,在預防治療方面可采取以下措施:1 越冬前的準備1.1 越冬池的選擇越冬池專用,每年要清塘消毒并干涸暴曬一段時間后使用。越冬池附近嚴禁爆破施工,冰面上不允許汽車、拖拉機等機械行走。1.2 越冬池清理淤泥和雜物應在魚類越冬前進行清理,因為過多淤泥會大量消耗氧氣,有時還會產生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同時應除掉池坡上的雜草,因為雜草在越冬期間會腐爛,消耗惡

    黑龍江水產 2014年2期2014-04-04

  • 正交試驗優化竹筴魚去臟加工工藝
    速,兩者的轉向與魚體傳送方向設置為逆向,去頭后的魚體由傳送帶從喂料機構中送入剖腹和去臟機構,通過繞傳動輥輪的夾緊皮帶夾送魚體,保證魚體在剖切和去臟時不發生相對滑動,剖切完成后,魚體通過去臟機構實現去臟加工,剖切去臟后的魚體在重力和慣性力作用下脫離夾具,滑入卸料器[12-15]。1.3 試驗方法1.3.1 竹筴魚剖切、去臟后可接受性評分測定可接受性評分:5人組成評定小組,根據魚體剖切面的質量、魚體剖切去臟后的損傷程度及內臟去除程度綜合打分后取平均值??山邮苄?/div>

    東北農業大學學報 2014年5期2014-02-20

  • 基于機器視覺技術淡水魚品種在線識別裝置設計
    淡水魚品種繁多,魚體形狀大小不一,在對淡水魚進行“三去”等加工處理之前,對淡水魚進行的品種分類、大小分級等操作均由手工操作完成,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2]。機器視覺技術是近20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興檢測技術,在農產品的大小分級、形態檢測、顏色識別等方面應用比較廣泛[3-5],但在水產養殖生產方面的應用研究起步較晚,不過國內外學者也進行了一定的研究。Frank Storbeck等[6]建立了基于機器視覺和神經網絡技術的魚體品種識別系統,通過攝像頭采集魚體圖片

    食品與機械 2012年6期2012-03-20

  • 魚腔內壁擦黑膜裝置研究
    在一定的轉速下對魚體內腔表面進行搓擦擦,并對一定規格范圍的鰱魚進行多因素的正交試驗,以尋求其擦黑膜的最佳控制參數值。1 擦黑膜裝置結構及工作過程圖1為擦黑膜裝置結構示意圖。圖1 擦黑膜裝置結構示意圖該裝置由輸送固魚部分、擦黑膜盤部分、支撐部分等幾部分組成。固魚裝置由固魚齒及輸送帶組成,具有一定彈性的固魚齒固連在定制的輸送帶外表面兩側,用于魚體的固緊和輸送。擦黑膜盤為一錐形盤,盤外包有一定剛度的柔性刷毛,擦黑膜盤通過軸與電機相連,支撐壓縮彈簧通過支撐板保證魚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1年24期2011-04-13

  • 魚體中硝基苯類物質的色譜檢測方法
    濤本發明涉及一種魚體中硝基苯類物質的色譜檢測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四個步驟:(1)將魚肉樣品勻漿后置于有機溶劑中提取以獲得硝基苯類物質粗提物;(2)用分離柱分離所得的硝基苯類物質粗提物以獲得純提取物;(3)將所得的純溶液濃縮得到濃縮液;(4)采用色譜檢測方式檢測所得濃縮液中的硝基苯濃度并計算魚體中硝基苯類物質的含量,其中所述硝基苯類物質粗提物的提取步驟中采用電磁攪拌提取和超聲波超聲提取,以在短時間內使用較少的有機溶劑快速獲得較好的提取和檢測效果。本方法可以快速

    化學分析計量 2010年1期2010-04-10

  • 魚為什么有鱗?
    成一個防護層,把魚體跟充滿周圍水中的微生物隔開,使魚體不受侵襲和病害感染。鱗的另一個用途是“隱身”。魚腹上斑爛閃爍的鱗片能反射和折射大量光線,與水底無多大區別,當天敵在水下游過時,眼睛不斷向上逡巡,目光偶爾掠過魚體上面,被鱗片的光線遮掩,從而避免了遭獵食的危險。鱗還可在魚游動時減少魚體與水的磨擦力。但有些科學家卻認為鱗片太大會使魚體僵硬,限制它的靈活性。各種魚的鱗各有特色,生物學家從魚的天敵肚子里檢出來的鱗,能鑒別出被吞食的是什么魚。魚鱗上還象樹干那樣有年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9期1983-01-0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