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擬南芥

  • 擬南芥:植物界的“小白鼠”
    到中國空間站的擬南芥種子和水稻種子已經“滿月”,在神舟十四號航天員的照料下長勢良好。對于水稻,大伙兒都熟悉,而擬南芥,雖不一定聽說過,但你一定見過它的近親油菜花。設想一下,你眼前的油菜花擁有孫悟空的法術會縮小,也會變色,并且它一個勁兒地變小、再變小,直到變得和我們春天里吃的薺薺菜一般大。然后,再把油菜花花瓣的金黃色變為白色,這大概就是擬南芥的模樣了。擬南芥和油菜花同屬十字花科植物,它們的花朵,都擁有四個花瓣,十字形兩兩相對,圍繞在花蕊身旁,數朵十字小花,又

    中國科技財富 2022年10期2022-12-20

  • 微重力對擬南芥長勢影響的代謝網絡流平衡分析*
    微重力環境下的擬南芥被觀察到對能量的需求增加,并改變了許多基因的轉錄水平,其中主要是與鈣離子和活性氧相關的基因[5]。在長期的微重力條件下,植物會通過代謝變化適應環境的改變。在空間飛行14 天后,擬南芥愈傷組織中有關碳水化合物代謝途徑的酶表達水平被觀察到較大的上調,說明擬南芥借此保證處于微重力環境期間的細胞能量供應[6]。微重力除改變植物的能量代謝之外,還影響著植物的轉錄后翻譯、細胞壁合成、生長素的運輸以及抗氧化防御等過程[7]。微重力環境對植物的影響是多

    空間科學學報 2022年5期2022-11-09

  • 轉小麥 TaPDI-A、 TaTRXh-A和 TaPP2Ac-D基因擬南芥植株的主要抗旱性研究
    研究在模式植物擬南芥()中分別對三者進行了抗旱功能驗證。通過農桿菌介導的遺傳轉化將普通小麥、和基因轉化擬南芥獲得過表達株系,以T代轉基因純合株系為材料進行抗旱性功能分析,以期為TaNRX1與其互作蛋白TaPDI、TaTRXh和TaPP2Ac的抗旱調控機制研究奠定基礎。1 材料與方法1.1 植物材料及培養條件擬南芥()為Columbia生態型,由本實驗室保存。1.2 過表達載體的構建植物雙元表達載體pBI121由本實驗室保存。用限制性內切酶H I和I(NEB

    麥類作物學報 2022年5期2022-05-20

  • 非生物脅迫下茶樹小G蛋白基因CsRAC5的功能分析
    tRop1基因擬南芥能夠通過抑制根生長和提高電導率表現出比野生型更好的耐鹽性[14]。此外,AtRbohD和AtRbohF能夠通過影響Ca2+信號轉導和植物生長素的響應,正向調控脫落酸抑制初生根的生長[15]。在前期研究中,已從茶樹中鑒定并克隆了CsRAC5完整的開放閱讀框堿基序列,并進行了生物信息學、組織特異性表達和低溫響應表達分析等,發現CsRAC5參與茶樹低溫響應[16]。本研究以茶樹品種‘龍井長葉’為材料,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RT-qPCR)法

    南京農業大學學報 2022年3期2022-05-20

  • 蔗糖對擬南芥根系偏斜角度的影響
    ]。研究表明,擬南芥在瓊脂培養基上生長時,不同品種擬南芥根系的偏斜程度不同,Columbia 生長有輕微的扭曲,而Landsberg和Wassilewskija有較大的偏斜[3]。此外,瓊脂的濃度也會影響擬南芥根系的傾斜幅度[4]??梢?span class="hl">擬南芥根系的傾斜受品種、年齡以及外界環境影響。前期研究發現,瓊脂培養基上垂直生長的擬南芥根系有嚴重偏離重力方向的傾向,且野生型的傾斜總是向左傾斜的,研究表明,這種生長模式是根與培養基表面的機械接觸和重力共同的作用結果[1,5

    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 2022年2期2022-03-19

  • 非生物脅迫處理后擬南芥過氧化氫含量變化的分析
    0].本實驗對擬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生態型Col-0進行干旱、低溫和鹽脅迫處理,并通過對未處理的Col-0和三種非生物脅迫處理的Col-0進行H2O2含量的測定.結果表明,非生物脅迫處理后Col-0中過氧化氫含量有顯著增加,為深入研究植物應答非生物脅迫的分子機制奠定研究基礎.1 材料與方法1.1 植物材料本研究使用擬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生態型Col-0.1.2 植物材料播種用新配置體積濃度為30%的84消

    吉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2年1期2022-01-13

  • 甘薯、番茄、擬南芥中SPL轉錄因子的生物信息學分析
    對甘薯、番茄、擬南芥中63個SPL基因家族進行了系統進化樹分析、保守蛋白基序(Motif)分析,篩選歸納出同源性較高的2個分支的12個SPL基因進行理化性質分析、核定位預測等,氨基酸序列比對結果表明這些基因的功能可能較為保守。通過對番茄中的SPL基因Solyc05g015510.2、Solyc10g078700.1進行表達量分析,發現這2個基因可能參與調控果實成熟衰老進程。另外,通過對非生物脅迫下的轉錄水平進行分析得知,擬南芥中的AT5G43270可能參與

    江蘇農業科學 2021年20期2021-11-19

  • 擬南芥 AtFAD6 基因突變體的構建
    建了2個不同的擬南芥脂肪酸去飽和酶6基因(? AtFAD6? )突變體,其? AtFAD6? 基因的保守位點氨基酸序列均發生變化,同時終止密碼子被提前引入,基因功能喪失。脂肪酸組分分析結果顯示,這2種突變體的葉片中單不飽和脂肪酸 16∶ 1和 18∶ 1大量積累,多不飽和脂肪酸 16∶ 3和 18∶ 3含量則大幅下降,同時伴隨著葉片發黃、地上部生物量顯著降低、抽薹提前 2~ 3 d的表型變化。多不飽和脂肪酸 18∶ 3作為茉莉酸合成的前體物質,其含量的下降

    江蘇農業學報 2021年5期2021-11-14

  • 擬南芥mapkkk15突變體的鑒定及非生物脅迫下的功能分析
    對發現該基因與擬南芥MAPKKK15基因同源,但AtMAPKKK15的功能仍不清楚。通過對擬南芥MAPKKK15基因功能的研究,揭示該類基因在植物逆境脅迫應答中的作用,將有助于進一步解析橡膠樹MAPKKK基因的功能。本研究從DNA和轉錄水平鑒定擬南芥mapkkk15純合突變體植株,評價mapkkk15突變體低溫和干旱脅迫抗性。結果顯示:低溫抑制AtMAPKKK15基因表達。對2個mapkkk15純合缺失突變體進行分析,發現與野生型植株相比,mapkkk15

    熱帶作物學報 2021年9期2021-11-08

  • miR398和miR408 對UV-B脅迫下擬南芥幼苗的影響
    kar等發現,擬南芥幼苗的 CSD1 和 CSD2 在高濃度Cu2+和高濃度 Fe3+下的表達水平受miR398調控,消除氧化基團,減輕植物受脅迫的損傷[3~5].miR408 對低溫、干旱、重金屬等多種非生物脅迫均有響應[6,7].miR398 和miR408 雖可對植物遭遇的多種脅迫產生應答,但其應答機制有待研究.近年來,隨著氯氟烴化合物等大量使用,臭氧層加速損耗,臭氧層的減少導致到達地表面的UV-B(波長 280 nm~320 nm)輻射增加[8].

    山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1年3期2021-11-02

  • 番茄?擬南芥 PREs 及水稻 ILIs 基因生物信息學分析
    模式植物番茄、擬南芥 PREs 以及水稻 ILIs 共 18 個基因的生物信息學數據,為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理論基礎,結合 NCBI 等數據庫,運用 MG2C 等工具,對上述基因結構、蛋白理化性質等生物信息學數據作出預測與分析。除 OsILI6 外,其余基因均只含1個內含子,且 CDS 序列均較短。蛋白理化性質分析表明這些蛋白質穩定性較低,二級結構分析表明 α 螺旋與無規則卷曲構成蛋白質的主體部分。三維結構模擬表明這些蛋白質以二聚化的形式發揮功能,在結構上相

    安徽農業科學 2021年18期2021-09-27

  • 黃梁木NcEXPA8基因提高擬南芥種子萌發速度的研究
    達及其過表達對擬南芥種子萌發的影響。該文以黃梁木和擬南芥野生型(WT)(Col-0)種子以及轉NcEXPA8基因的擬南芥T3代純合體種子為實驗材料,利用實時熒光定量RT-qPCR分析NcEXPA8基因在黃梁木種子萌發不同階段的表達量,并分析NcEXPA8基因和擬南芥種子萌發內源相關基因在擬南芥WT和轉基因不同株系萌發種子中的表達量,且對擬南芥WT種子和轉基因T3代純合體種子在不同處理和不同時間的萌發率進行比較。結果表明:NcEXPA8基因在黃梁木種子萌發不

    廣西植物 2021年4期2021-06-29

  • 水稻OsRPK2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初步鑒定
    的亞家族,其中擬南芥中已經鑒別出200 多個成員,水稻中鑒別出300多個成員[10~12]。LRR-RLKs結構的胞外LRR 序列是由亮氨酸和疏水性殘基組成的一個含24 個堿基的保守區域,它是具有β-折疊和α-螺旋構成的“環”狀結構。每個LRR-RLKs 結構都有一個或多個不等的LRR,并且胞內的激酶結構也有所差異,這就決定了其功能的多樣性[4,13]。分布廣泛的LRR-RLKs 在植物細胞內發揮著重要的生物學功能,可以通過多種信號途徑來參與植物的生長發育

    植物研究 2021年4期2021-04-19

  • 基于雙目立體視覺的植物三維重建系統*
    具有重要意義。擬南芥因為其形態簡單、體型較小、生長周期快等優點被列為模式植物之一,經常用于科學研究。目前按照植物生長三維重建的不同重點,主要分為基于模型的植物三維重建[3]、基于掃描數據集的植物三維重建[4-5]和基于圖像的植物三維重建[6](也稱基于機器視覺技術的植物三維重建)。Quan Long等[7]利用仿射分解的方法,在目標植物周圍采集多幅圖像,恢復物體表面三維信息,實現了樹木和花草的三維建模。周云輝等[8]利用L系統構造了水稻稻穗的仿真模型,模擬

    中國農機化學報 2021年3期2021-04-09

  • 鹽生植物鹽爪爪液泡膜鈉氫反向運輸載體基因(KfNHX1)遺傳轉化擬南芥的耐鹽性鑒定
    植物中克隆,如擬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5]、鹽地堿蓬(Suaedasalsa)[6]、甜菜(Betavulgaris)[7]、海馬齒(Sesuviumportulacastrum)[8],其過表達都能夠增強轉基因擬南芥的鹽脅迫耐受性?!颈狙芯壳腥朦c】藜科鹽生灌木鹽爪爪在西北鹽堿沙漠地區廣布,其莖葉肉質化,具有極強的耐鹽能力[9]。研究是基于已克隆的鹽爪爪KfNHX1基因[10],通過遺傳轉化擬南芥對其耐鹽性進行分析?!緮M解決的關鍵

    新疆農業科學 2021年3期2021-04-01

  • 蠶豆VfGASA1基因的異源過表達延遲擬南芥開花
    A1導致轉基因擬南芥開花延遲、蓮座葉數量增多,外施赤霉素能夠恢復這一現象。實時熒光定量結果顯示,轉基因擬南芥植株中FT基因顯著下調,而DELLA基因中的GAI基因顯著上調,說明VfGASA1可能是通過間接抑制DELLA蛋白的表達從而調控植物開花。本研究結果為蠶豆的開花調控育種提供了理論依據。關鍵詞: 蠶豆;VfGASA1;擬南芥;開花時間;赤霉素中圖分類號: S64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4440(2021)01-0044-09He

    江蘇農業學報 2021年1期2021-03-25

  • 擬南芥栽培關鍵技術研究
    150080)擬南芥,拉丁名為Arabidopsis thaliala(L.),屬于十字花科擬南芥屬植物,又稱為阿拉伯草、鼠耳芥,在我國山東、內蒙古、甘肅、云南、西藏等省份均有分布,同時在非洲和歐洲也有分布。擬南芥植株矮小,高20~30 cm,生長周期較短,種子多,然而卻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模式植物。作為重要的模式植物,國內外對其研究報道非常多。將擬南芥的基因轉入水稻中表達,可以提高水稻對水分的利用能力[1],也有對擬南芥中生長素基因開展的研究[2-5],目前

    園藝與種苗 2020年12期2021-01-08

  • 水楊酸在擬南芥對鎘脅迫應答中的調節作用
    mbia野生型擬南芥和npr1-1水楊酸缺失突變體基因型擬南芥為試驗材料,主要探討在鎘的脅迫作用下水楊酸在擬南芥對鎘脅迫應答中的調節作用。關鍵詞:鎘脅迫;擬南芥;水楊酸中圖分類號:Q945.78;X50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5168(2020)32-0127-03Abstract: By using Columbia wild-type arabidopsis thaliana and npr1-1 salicylic acid d

    河南科技 2020年32期2020-12-29

  • 簡易的擬南芥水培直播方法
    要 參考現有的擬南芥水培方法的研究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對擬南芥水培方法進行改進調整,此方法的水培裝置材料購買、制作簡單,且擬南芥能夠順利完成整個生長周期,適合試驗室需求。關鍵詞 擬南芥 水培 直播中圖分類號:Q945.3文獻標識碼:A擬南芥是十字花科擬南芥屬植物, 以其個體小、生長周期短以及基因組小等優點而成為分子遺傳學研究中的模式植物,是進行遺傳學研究的好材料,被科學家譽為“植物中的果蠅”。擬南芥種子小,幼苗脆弱,目前主要采用移載法和直播土培法培養。已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0年16期2020-12-17

  • 基于CRISPR/Cas9系統的擬南芥ugt84a1/ugt84a2雙突變體制作及突變位點分析
    物科學等領域。擬南芥糖基轉移酶UGT84A1、UGT84A2參與植物次生代謝及外源毒物反應,并且為同工酶。本研究以擬南芥糖基轉移酶同工酶基因UGT84A1和UGT84A2為靶向基因,構建CRISPR/Cas9雙突變體表達載體,并轉化到農桿菌浸染擬南芥,從而同時定向敲除靶向基因。根據擬南芥轉基因后代的測序結果,對獲得的42株陽性轉化植株進行突變位點分析,結果表明,有2株陽性植株發生雙突變,由此成功構建了ugt84a1/ugt84a2雙突變體。試驗結果可為加快

    江蘇農業科學 2020年20期2020-12-14

  • 脫落酸激素誘導擬南芥幼苗中花青素的合成
    要作用。該文以擬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為研究對象,探討ABA信號對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調控功能和作用機制。結果表明:外源施加ABA顯著提高野生型幼苗莖尖中花青素的積累。相一致的是,ABA能誘導某些與花青素合成相關的轉錄因子及合成酶基因的表達。遺傳學分析發現,ABA誘導花青素合成部分依賴于MBW復合體中的核心轉錄因子,如TTG1、TT8及MYB75等。初步機制研究揭示,ABA信號途徑中的bZIP類轉錄因子ABI5能與TTG1、TT8及M

    廣西植物 2020年8期2020-10-20

  • 擬南芥SBP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學分析
    息學的方法,對擬南芥SBP蛋白序列進行系統進化分析,并為其構建了系統發育樹。由試驗結果可以得出,擬南芥SBP基因家族共包括30個成員,分布在4條染色體上,其分布比較集中,分成三大亞族。擬南芥SBP蛋白具有的生物功能是控制生物生長以及細胞分化,調節基因表達以及谷胱甘肽的分解代謝過程,在Cu2+跨膜轉運中也有一定作用。另外,有許多的蛋白序列還具有分子功能——調控轉錄因子活性。該研究所得結果均為擬南芥SBP轉錄因子的進一步功能分析提出了重要研究依據。關鍵詞擬南芥

    安徽農業科學 2020年15期2020-09-06

  • 利用CRISPR/Cas9系統編輯擬南芥ILR3基因及功能驗證
    李鵬摘要:擬南芥轉錄因子ILR3(IAA-Leucine Resistant 3)在鐵穩態的調節、葡萄糖異硫氰酸鹽(glucosinolate,簡稱GLS)的生物合成和病原體響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為更深入探索該轉錄因子在植物體內的更多功能,利用YAO基因啟動子驅動Cas9在擬南芥中表達,成功獲得ILR3基因編輯突變體。測序結果及序列分析結果表明,在ILR3編輯擬南芥中,該基因編碼區發生了堿基缺失或插入,導致蛋白ILR3保守結構域丟失。并且,這些基因編輯突變

    江蘇農業科學 2020年14期2020-08-28

  • 聲波處理增強擬南芥的抗病性
    振幅的聲波處理擬南芥,考察擬南芥與病原細菌丁香假單胞菌互作的影響。結果表明,聲波預處理后植株葉片中的細菌生長量相比于對照組降低87.5%。利用轉錄組分析結果表明,擬南芥共有317個基因發生差異表達,其中有232個上調表達基因,85個下調表達基因,并且這些上調表達基因主要富集于防衛反應相關基因。實時定量PCR結果顯示,2個防衛反應關鍵基因PR1和FRK1顯著上調表達,說明聲波處理可以通過激活擬南芥的基礎防衛反應,增強植物對丁香假單胞菌的抗性。最后,利用MEM

    江蘇農業科學 2020年14期2020-08-28

  • 棉花GhERF14基因在擬南芥中的功能驗證
    展,在模式植物擬南芥中初步探索分析基因功能的方法日漸成熟。為了探索棉花GhERF14基因的功能,構建過表達載體,通過轉基因技術轉入擬南芥中,通過篩選純化獲得純合體轉基因植株,觀察表型,發現GhERF14基因對擬南芥的生長狀況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初步分析基因的功能為后續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礎。關鍵詞:擬南芥;GhERF14基因;功能驗證1 ? 材料野生型、擬南芥大腸桿菌感受態DH5α、農桿菌菌株GV3101,植物過表達載體pCAMBIA2300-35S-OCS(含

    種子科技 2020年11期2020-07-18

  • 鹽、干旱脅迫對擬南芥WRKY71基因突變體種子萌發的影響
    KY71是影響擬南芥開花和分枝發育的重要轉錄因子,而其在種子萌發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擬南芥野生型(Col-0)、WRKY71過表達突變體(D27)和T-DNA插入突變體(wrky71)種子為材料,分析正常條件、鹽脅迫、干旱脅迫處理對種子萌發的影響。結果表明:正常條件下三種材料萌發一致;鹽脅迫下尤其是LiCl處理的wrky71種子萌發率優于Col-0,而D27則低于Col-0;干旱脅迫1 d時,D27明顯低于Col-0,隨后三者的萌發率達到一致。這說明

    山東農業科學 2020年3期2020-07-04

  • 利用CRISPR/Cas9技術構建擬南芥IQM家族基因四突變體
    表達載體后轉入擬南芥。經抗生素抗性篩選,共獲得70株T0代植株。最后經過編輯靶點測序,得到2個IQM1~IQM4的四突變體株系。關鍵詞擬南芥;IQM;四突變體;CRISPR/Cas9IQM家族由6個成員組成,命名為IQM1~IQM6。生物信息學分析表明,IQM蛋白均含有1個IQ基序,其N-端和C-端分別與豌豆重金屬誘導蛋白6A和天花粉素具有較高的同源性,是1個全新的含IQ基序的家族(Zhou et al, 2010;田長恩等, 2013)。本研究組長期從事

    科技視界 2020年12期2020-06-03

  • 擬南芥MKK基因家族全基因組鑒定及進化和表達分析
    佳佳研究報告小擬南芥MKK基因家族全基因組鑒定及進化和表達分析李曉翠1,康凱程1,黃先忠2,3,范永斌1,宋苗苗1,黃韻杰1,丁佳佳11. 石河子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植物基因組學實驗室,石河子 832003 2. 安徽科技學院農學院,鳳陽 233100 3. 石河子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石河子 832003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MAPKK或MKK)是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

    遺傳 2020年4期2020-04-21

  • 擬南芥AtUNE12基因的耐鹽功能初探
    H轉錄因子,與擬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的1 154個bHLH轉錄因子被分為36個亞科[8]。已有部分植物bHLH轉錄因子的功能被鑒定出來,如煙草(Nicotianatabacum)NtbHLH123、小麥TabHLH1及擬南芥AtbHLH18,AtbHLH34和AtbHLH115等[9~13],而在擬南芥中還有許多bHLH轉錄因子功能亟待鑒定。bHLH轉錄因子家族成員在植物生長發育、生理代謝中起重要作用[6]。例如,在煙草中,Ntb

    植物研究 2020年2期2020-04-08

  • 擬南芥IbbHLH家族基因CRISPR/Cas9敲除載體的構建
    處理能顯著誘導擬南芥Ib bHLH(Ib basic helixloophelix)家族4個轉錄因子bHLH38、bHLH39、bHLH100和bHLH101的轉錄水平。為了進一步分析這4個基因在響應PFOA中的潛在作用,利用CRISPR/Cas9技術構建了它們的共敲除載體。[方法]以野生型擬南芥基因中的外顯子為模板,設計引物,通過兩步PCR擴增法將靶向基因連接到CRISPR/Cas9載體上;將構建成功的重組質粒轉化到大腸桿菌DH5α感受態細胞中,挑取陽性

    安徽農業科學 2019年19期2019-12-14

  • 細胞自噬在擬南芥應答鎘脅迫中的作用
    周竹青摘要:以擬南芥野生型(WT)、呼吸暴發氧化酶f(rbohf)突變體、細胞自噬2(atg2)突變體、atg5突變體和轉基因GFP-ATG8a為材料,利用遺傳學、細胞學手段分析細胞自噬在應答鎘脅迫中的作用。結果表明,鎘脅迫可以誘導野生型擬南芥根中活性氧(ROS)的積累;鎘脅迫誘導野生型擬南芥中自噬相關基因ATG2、ATG5、ATG7和ATG8a的表達以及自噬體的積累。進一步研究表明,在鎘脅迫處理后,atg突變體中自噬體的數量與野生型相比明顯降低,ROS水

    江蘇農業科學 2019年14期2019-09-23

  • 擬南芥的遺傳轉化
    進行目的基因的擬南芥遺傳轉化,將目的基因轉入到野生型擬南芥中。通過篩選和鑒定后,得到陽性的轉基因植株,最終得到純合T3代轉基因株系。后續可以通過對純合轉基因株系和野生型擬南芥進行比較鑒定,即可推斷目的基因在擬南芥中的功能。關鍵詞:擬南芥;遺傳轉化;實驗一、實驗材料(一)試驗材料轉基因所需的菌株:農桿菌EHA105;轉基因所需的模式植物:野生型擬南芥;轉基因所需的植物表達載體:pCAMBIA3301。(二)試驗試劑本實驗所需試劑主要有:Mu-rashige

    河南農業·教育版 2019年9期2019-09-10

  • 擬南芥中的SmD1蛋白、RNA質量控制機制與轉錄后基因沉默機制
    響效果的強弱與擬南芥品系自身沉默誘導的強度有關。RQC途徑和PTGS途徑競爭相似的RNA底物,RNA底物共享可能僅在RQC途徑變得低效或受損時發生。內源基因難以產生siRNA并進入PTGS途徑。相反,轉入基因更易產生大量的異常RNA,從而引發PTGS。SmD1通過限制RQC機制降解轉入基因產生的異常RNA,允許異常RNA進入細胞質siRNA體,以促進PTGS。關鍵詞:擬南芥;SmD1蛋白;RNA質量控制機制;轉錄后基因沉默機制1 ? RNA質量控制(RQC

    種子科技 2019年8期2019-09-10

  • 過表達ApGSMT2和ApDMT2基因的擬南芥和玉米耐鹽性分析
    兩個基因分別在擬南芥和玉米中共同過表達,獲得轉基因陽性株,收獲T1代轉基因種子,經自交后得到T2代種子。以擬南芥T2代種子為試材,設置0、50、100、150、200 mmol/L NaCl處理,進行種子萌發試驗,結果顯示,不同鹽濃度處理下,轉基因擬南芥種子的萌發率顯著高于未轉基因對照植株,說明過表達ApGSMT2和ApDMT2基因對于提高擬南芥的耐鹽性具有顯著效果。進一步對T2代轉基因玉米株系幼苗的耐鹽性進行試驗,結果表明,180 mmol/L NaCl

    山東農業科學 2019年6期2019-08-16

  • 擬南芥開花基因FT對根毛生長的影響研究
    基礎.關鍵詞:擬南芥;FT;根毛;基因表達;營養生長中圖分類號:Q94?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Study on Effect of FT Gene on Root Hair Development in ArabidopsisLIU Xuanming1,2,LIU Zetian1,2,WANG Long1,2,ZHAO Xiaoying1,2,YU Feng1,2(1. College of

    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年6期2019-07-26

  • 擬南芥生物鐘雙突變體lhycca1營養生長時相轉變
    報道。本研究以擬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為研究對象,通過形態和莖尖分生組織(shoot apical meristem,SAM)解剖結構觀察及調控因子miR156和靶基因SPL3的表達變化,分析LHY和CCA1 2個基因在VPC過程中的作用。結果表明:雙突變體lhycca1生長周期為15 d,蓮座葉第5片時(第10天)出現遠軸面表皮毛,此時葉基角和葉長寬比增大且莖尖分生組織凸起明顯,miR156和SPL3的表達水平在植物生長發育階段

    熱帶作物學報 2019年6期2019-07-23

  • 擬南芥在“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本實驗嘗試采用擬南芥作為替代性材料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實驗的可行性。1 實驗材料擬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也稱為鼠耳芥,是科學研究中經典常規的模式植物,具有“植物界果蠅”之稱,屬于十字花科擬南芥屬。因其植株小、生活周期短、生態類型豐富、分布廣、基因組小,容易進行誘變和遺傳轉化等優點,擬南芥被廣泛應用在分子生物學、植物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功能基因組學等眾多研究領域[1]。2 實施步驟和方法2.1 擬南芥的栽培 本實驗采用土培直播

    生物學教學 2019年4期2019-04-24

  • 熱脅迫對轉TasHSP16.9擬南芥幼苗生長生理特性的影響
    +MITE轉化擬南芥,結果顯示:sHSP16.9+MITE超表達的轉基因擬南芥中,sHSP16.9基因表達量較sHSP16.9超表達的轉基因擬南芥明顯提高;高溫脅迫下,sHSP16.9+MITE超表達的轉基因擬南芥中種子發芽率、幼苗存活率、游離脯氨酸含量均較sHSP16.9超表達的轉基因擬南芥明顯提高,而丙二醛含量升高的幅度明顯低于sHSP16.9超表達的轉基因擬南芥。由結果可知,sHSP16.9+MITE超表達的轉基因擬南芥耐熱性水平較sHSP16.9超

    江蘇農業科學 2016年10期2017-02-05

  • 陸地棉GhPYR1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PYR1蛋白與擬南芥中AtPYR1蛋白相似度為73%。將GhPYR1蛋白序列與擬南芥14個PYR/PYL/RCAR家族成員蛋白序列進行比對并構建進化樹,發現它與擬南芥PYR/PYL/RCAR蛋白亞家族III親緣關系最近。過表達GhPYR1基因的T3代擬南芥在外源ABA處理下,其種子萌發和初期根生長均滯后于野生型,表現出對ABA更加敏感;高鹽和干旱脅迫對轉基因種子的萌發抑制更強烈,但苗期脅迫處理下轉基因擬南芥的長勢卻明顯優于野生型;同時在外源ABA誘導條件下

    生物技術通報 2016年2期2016-10-13

  • 鹽脅迫下G蛋白在擬南芥種子萌發和根生長發育中的作用
    脅迫下G蛋白在擬南芥種子萌發和根生長發育中的作用王紹杰1周 索2(1.河南天冠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河南 南陽 473000;2.南陽師范學院,河南 南陽 473061)以擬南芥的野生型(WS)、異三聚體G蛋白α亞基基因GPA1缺失突變體(gpα1-1,gpα1-2)和超表達突變體(wGα,cGα)的種子為材料,在添加不同濃度NaCl鹽溶液的MS基本培養基上培養,觀察種子的萌發及根生長情況。結果表明:隨著鹽脅迫程度的增加,不同基因型擬南芥種子萌發率、存活率、主

    鄉村科技 2016年33期2016-04-26

  • 口水暴露了身份
    花蜜。這是一株擬南芥。以前我并沒有跟她有過“親密接觸”,所以得更加謹慎。因為,有的植物為了保護自己免遭啃食,會放出辣味或腐臭味,讓我們“退避三舍”,還有的會釋放出傷害我們昆蟲的物質,造成我們不育或生病。我環顧了一下四周,這兒土地貧瘠,除了擬南芥的那些白色小花,再也沒有任何花兒了。為了安全起見,我還是打算飛走?!皠e走,小蝴蝶?!庇械偷偷穆曇粼诮形??!罢l?”我嚇了一跳?!拔业幕垡欢ㄟm合你的口味?!蹦堑偷偷穆曇粼俅蝹鱽?。我的大眼睛上下左右全方位立體掃描。這兒只

    紅領巾·探索 2015年9期2015-09-10

  • 胡楊PeSOS1對擬南芥鹽誘導H2O2信號途徑的調控
    PeSOS1對擬南芥鹽誘導H2O2信號途徑的調控王美娟1,王 洋1,申澤丹1,馬旭君1,撒 剛1,鄧澍榮1,劉丹丹2,張玉紅1,沈 昕1,陳少良1(1 北京林業大學 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北京 100083;2 房山區琉璃河鎮大陶村委會,北京 102403)【目的】 研究胡楊質膜Na+/H+逆向轉運蛋白(SOS1)通過H2O2信號途徑對鹽脅迫的感知和適應作用?!痉椒ā?克隆胡楊質膜SOS1基因(PeSOS1),并將其轉化到擬南芥中,比較野生型和轉PeSOS1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年2期2015-02-21

  • 鹽和過氧化氫脅迫下交替氧化酶調節根生長和細胞死亡
    X1a)缺失的擬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為材料,研究并比較了鹽脅迫(NaCl)和氧化壓力(H2O2)對這兩種擬南芥植物根生長的影響。1 材料與方法1.1 擬南芥的種植本實驗所用材料為野生型(WT)擬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編碼交替氧化酶AOX1a反義抑制擬南芥突變體(AS-12)[5]。實驗材料由Arabidopsis Biological Resource Center at Ohio State U-n

    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年6期2015-01-01

  • 3種擬南芥突變體生長發育研究
    :本試驗通過對擬南芥野生型WS及突變體bri1-301、bri1-5和det2植物重量,葉面積,葉綠素含量等生理生態指標的研究,發現突變體和野生型生理指標存在較大差異。關鍵詞:擬南芥;突變體;葉綠素;生理指標中圖分類號:G648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9-0006-011.前言擬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屬十字花科,是重要的模式植物。擬南芥的全基因組測序工作于2000 年完成[1],成為植物界第一個被

    讀與寫·上旬刊 2014年10期2014-10-21

  • 擬南芥對鎘脅迫的生理響應
    具有重要意義.擬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L.)是廣泛應用于植物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的模式植物.已有的研究[4-5]表明,Cd脅迫會導致擬南芥體內ROS積累,進而損傷擬南芥的光合系統,并導致其生長受阻.Cd還能使擬南芥體內在電子轉移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金屬蛋白質發生毒化,導致蛋白質、脂類及其它生物分子發生非特異性破壞[5-6].在遭受Cd脅迫時,擬南芥會通過自噬以及增強病原蛋白相關基因的表達來提高其對Cd的耐(抗)性[6].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年2期2014-08-28

  • 擬南芥體內水楊酸對砷積累的影響*
    100085)擬南芥體內水楊酸對砷積累的影響*劉云霞 張 衛 孫國新**(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采用擬南芥野生型和水楊酸合成缺失突變體sid2,對砷的積累進行了實驗研究.發現兩種擬南芥地上部對砷的積累都隨著砷暴露濃度的提高和暴露時間的延長而增加,但突變體sid2體內的水楊酸含量低于野生型,其體內積累的砷濃度明顯低于野生型;并且野生型體內水楊酸含量與砷濃度存在顯著的線型關系(R2=0.76).可能是由于水楊酸參與了植物體內砷的轉運或

    環境化學 2011年11期2011-11-08

  • 一株特立獨行的草
    天嗎?沒有???span class="hl">擬南芥上過。擬南芥是什么?一種小雜草,準確地說,是“草芥”。對,就是那種最卑微、低賤的“草芥”。它個頭低矮,種子細小,一個茶杯里都能種下好幾株。這還不算,它連基因組都是植物界中最小的——只有5對染色體。直到100多年前,擬南芥仍是一種遍地都是但誰都不會多看一眼的小雜草??山┠?,隨著遺傳學、基因學的興起,擬南芥漸漸火起來了。甚至有人說,21世紀將是擬南芥的時代。別看擬南芥樣子“簡單”,但它的大多數基因和那些復雜的生物同類并無二致,在擬南芥上研

    戀愛婚姻家庭·養生版 2011年8期2011-05-1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