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斑色花開一景頗織錦技藝

2016-07-14 14:57木然湘楠
青年時代 2016年11期
關鍵詞:景頗景頗族織錦

木然湘楠

手藝人的工作其實就是他們的人生本身,那里邊有很多自古以來的智慧和功夫,甚至包涵了這個文化的歷史。一鹽野米松

斑色花是長在深山里,在很大的樹枝椏上才會長出的一種花,這個花兒是景頗族心目中最最美麗的花。作為大山的兒女,將這份美麗延續是種愿望也是生活態度,這份美麗就體現在織錦里。

云南德宏景頗族的織錦技藝,與景頗族漫長歷史文化密不可分,可追溯到上千年的歷史。提到景頗族,美麗斑斕的服飾就離不開景頗織錦,織錦的產生和發展與景頗民族的發展、開化歷程息息相關。

從一根根五彩繽紛的棉線到一條繁華似錦的景頗筒裙,無數根細線要在景頗女人指尖來回穿梭無數個日夜才能織出一塊織錦。一塊景頗織錦不僅織出了景頗人的豐衣足食,也織出了景頗族母親們代代相傳的美好祝愿。景頗人常說“不會耍刀的男人出不了遠門,不會織布的女人嫁不出去?!彼栽谶^去,教會女兒一手織錦技藝、留給孩子們精美的織錦用品是每個景頗母親最珍貴的禮物。

現在許多的景頗織錦手藝者,同樣有著將手藝傳給孩子的愿望,有的人得以實現,有的老人就無法傳授自己的手藝給女兒,幸而美麗的景頗織錦,還在織錦手藝人中得以延續。

在一個美麗的地方德宏,景頗族目瑙縱歌之鄉隴川,景頗族婦女石瑪丁一直用勤勞的雙手編織著一條又一條美麗的織錦,56歲的她憑一雙巧手,為景頗族傳統織錦技藝的傳承做出了極大貢獻,被評為云南省非遺傳承人,命名為云南省文化廳民族民間美術藝人,由于織錦工藝的精湛,她織出的織錦常常被慕名而來的收購商搶購一空,供不應求,景頗織錦從過去的自給自足的服飾用品,現在已成為了石瑪丁家主要的經濟來源。

不僅僅是景頗族傳統節日之時,在每個家庭重要的日子,景頗女性都會身著織錦筒裙,而石瑪丁家的織錦因為技術精湛更加美麗,受到了大家的喜愛,不會做織錦的母親為女兒訂下織錦,為家人訂下織錦,一年之中石瑪丁就有許多織錦是為別家人準備的,有著自己的織錦筒裙,才是景頗姑娘的必備裝扮。

過去,在景頗族中,每位女性都要學習紡線織布,掌握精湛的織錦編織技藝是女子引以為傲的事情。如今,隨著各民族社會文化的交融,日常穿著的轉變,以及機制織錦的產生,這門手藝已不再是景頗族女性的必會手藝,掌握這門技藝的人也偏老齡化,景頗織錦的文化顯得更為寶貴。石瑪丁在通過這門手藝獲得成就感的同時,也更有著想要傳承這一手藝的強烈愿望,平日就有不少年輕人或村里的婦女前來想她學習這門技藝,自己的孫女也總是在她身旁圍著看,于是她決定給自己的孫女進行教導,教會她一些簡單的織錦手藝。

石瑪丁的孫女小名叫生買,在放寒假的這幾天,石瑪丁要抓緊時間教會生買幾個腰帶紋樣,清晨她早早叫醒孫女,就在院子里開始學習,陽光照在園子里枚紅色的三角梅花瓣上,生買的織機就在三角梅樹下,陽光穿過三角梅斑駁疏離,石瑪丁在旁邊手把手教她。一老一少,坐在院子的織機邊,伴隨著織刀發出的有規律的“當、當、當”聲和挑花竹竿碰撞的聲音,絢麗的織錦就這樣一點一點織就。有時,生買會想嘗試自己織,只要她準備開始挑花,一旁的石瑪丁就手里繞著線團,眼睛盯著生買的織機布面,全神貫注地看自己孫女的進步。雖然手法生疏,圖案也總是歪歪扭扭,但是孩子的好奇與懵懂總是讓石瑪丁心生喜悅,似乎在看一顆小樹苗在茁壯成長。

現在作為景頗族織錦傳授老師,長期的織錦,使她的這雙手已布滿老繭,一根根普通的絲線,正是在這雙手的彈奏下,似乎充滿了無限的生命力,組成了色彩斑斕的美麗織錦。在拍攝織錦的紀錄片時,石瑪丁這樣回憶起自己的織錦歷程:“我十四歲時,就開始和本村織錦好手彭果雙學習景頗族織錦,特別在參加了本村舉辦的目腦縱歌節后,我發現景頗族織錦的圖案、花紋簡單,顏色也是以黑色為主,當時心里就有了想法,自己要使景頗族織錦更加漂亮!于是,我更加努力,學習織錦?!本瓦@樣她一直堅持著,不斷努力著。

在問到“這些織錦圖案如此美麗,都是您自己創造的嗎?”這個問題時,石瑪丁說:“我們景頗族的織錦因地區、支系的不同,圖案也不盡相同,每個人會織的圖案也不同,主要有宗教、純生活、生產三類裝飾性的圖案,”她笑了笑,接著說:“但是我啊,更擅長編織一些與眾不同的細致圖案?!彼氖嗄赀^去了,她一直在不停的織,努力的教授著身邊的人,教授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苦嗎?但是我只要看到年輕人眼里那炙熱的目光,我又如何能停得下來呢?!痹?015年5月和9月,隴川景罕鎮和章鳳鎮舉行了織錦技藝培訓班,石瑪丁等一些織錦老藝人擔任授課老師,并在今后也將繼續開設,她的織錦技藝將傳給更多的年輕人更多的景頗后代。

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景頗族女性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辛勤勞作創作出了獨具特色的織錦技藝,世代傳承,如今成為了景頗族服飾文化中最絢爛奪目的一部分。在德宏各個地方舉行目腦縱歌之時,能看到景頗人民身著美麗各色的織錦筒裙,圖案各不相同,有時款式也不盡相同。同時也能發現,織錦的材質也各不相同,石瑪丁所傳承的織錦技藝織出的筒裙大部分人都在穿著,還有一些更為輕便的織錦也為景頗人民所穿著,是怎么回事呢?

景頗織錦過去多以棉、木棉、麻、羊毛捻成細線,然后印染,如今大多購買彩色的細棉線。紅、黑、白三色為主色調,編織過程中多以黑線作為經線,緯線多以紅色為主,依次用黃、藍、綠、白等顏色的細棉線為挑花圖紋??椃òC排自序圖案織錦和手工挑花織錦兩種。機排自序的織錦更為輕便,更適合日常穿著??棽紮C主要由“工”字型主線支架、一條牛皮或者馬鹿皮制成的腰帶、一個木制織刀和數對梭子、線軸、挑花竹竿等工具組成,最多時需要使用20多個工具。

景頗族傳統織錦用品主要有筒裙、毯子、祭祀毯、腰帶、挎包、護腿、包頭等,不同年齡、場合、地域、支系、等級所織和使用的制品都有所不同,石瑪丁所制作的織錦,根據需要做成了不同的產物,人們用美麗的織錦給自己的生活增添了美感。

織錦上的圖案多為幾何圖形,主要取材于景頗族先民所熟悉的自然環境和生活環境中的動物、花草、自然現象,在石瑪丁教孫女織錦的時候,她就指著織好的織錦告訴她,這上面比如有桃花、茴香花、蕨菜嫩芽、南瓜子、老虎腳印、牛角、螃蟹、蜻蜓等等,買生聽得津津有味,對制作織錦產生了更大的興趣?,F在的織錦圖案紋樣多達400多種,形態各異,惟妙惟肖,呈現出一種絢麗、神秘的服飾藝術風格。還有一種說法是,景頗織錦上的圖案可能是一種古老的象形文字,景頗族先民們把這種文字作為了裝飾之用。

景頗先民為了御寒、妝扮,逐步學會了取麻、種棉、紡棉紡麻直至織布一整套的技能。這個過程很漫長。先民在適應周邊環境,深刻認識周邊環境,認真仔細地觀察和研究植物的特性和生長規律,洞察和了解動物的生活規律和生存方式之后,從植物的屬性、生長規律和動物的習性與行為特征得到啟示,學會織布,編制出豐富多彩的織錦圖案,織錦圖案符號也說明先民對環境的理解、對生物的了解和熟識。景頗族創世詩《目瑙齋瓦》上是這樣講述的:

遠古,

大地上的人們,

上面不沾衣,

下面不著褲,

赤裸的身子,

又灰又黃真難看。

潘格來遮能代,

給人們棉花籽,

人們把棉花籽搬到大地上,

棉花籽發芽了,

棉花苗長高了,

棉花可以收獲了。

遠古,

大地上的人們,

不會收棉花,

就去看山丫口,

一團一團的白云,

學會了收棉花。

大地上的人們,

看那些彎下的竹梢,

學會了做彈花弓。

看翻起的水花,

學會了彈棉花。

看落下的樹枝,

怎樣穿過樹葉,

學會了穿捻線陀。

看蜘蛛抽絲,

學會了捻線。

看蜘蛛結網,

學會了織布。

遠古,

大地上的人們,

不會穿衣褲,

就到竹蓬下,

看裹著的筍葉殼,

學會了穿衣褲。

顯而易見,景頗先民在觀察了解自然界時即使受到挫折,但他們百折不撓,與自然界挑戰,認識自然規律、認識生物現象和功能原理,進而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支配自然界,使自然界為人類服務。在了解和熟識自然界的過程中得到了啟發,學會了生活的本領。

隨著日常生活中文化的交融與改變,景頗族在穿著上有了很大的改變,即使生活中織錦還占有很大的作用,但有更多的布藝融到了服飾文化中,年輕姑娘們在縫制新裙子時,喜歡將不同布藝和織錦混合起來,例如紗料,例如絨布,都能形成自己的風格,又不失景頗特色。除了傳承人以外,許多織錦手工藝人提供的織錦都會被放到店鋪上,和機織的面料一起供人選擇,這就產生了選擇性,選擇性的增多使年輕人跟隨自己的審美來挑選服飾,因此景頗織錦也產生了一些變化。

對景頗織錦的變化,石瑪丁是這樣理解的:“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審美。特別的愛好新穎的年輕人,但是織錦的文化不論經歷怎樣的審美,還是會符合景頗人民的眼光”。她說的沒錯,對于景頗族傳統織錦的使用和審美雖然因為不同的人不同的眼光而不同,但顏色、圖案和基本輪廓造型經過時間的洗禮,總是能流傳下去,對于景頗織錦的使用也是如此,無論單獨用在筒裙上,還是和其他面料混合做成服裝,都能回歸質樸流傳:這可能就是文化的作用。

文化的意義在景頗織錦上的體現還能從圖案上看出,不論服飾樣式的變化,筒裙顏色的各種改變,能體現景頗文化的就的圖案,每一種景頗圖案出現在織錦上,就是景頗的標識。比如龍紋、回形紋,花草的紋路、動物腳印紋、菱形的紋路等等,都是一眼能使人認出的景頗圖案,它們會一直出現在景頗族的服飾之中,保存在織錦之中。這些圖案蘊含著的文化不會因為服飾的造型而改變,只要織錦一直延續,這些文化還會一直延續。

作為傳承人,石瑪丁總是時時都想著能教授這門技藝,遇到非常感興趣的景頗姑娘,總會笑笑的說:“如果想學,我可以教你啊?!敝灰退徽?,總能從心底能感受到她的那份親切與好意。經過幾次紀錄片的拍攝宣傳,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了織錦技藝的復雜,也有了欽佩而來學習的姑娘,這正是她所希望得到的,能夠用自己的一份力量來延續織錦,也是自己這么多年織錦的一份成就??楀\的魅力得以延續是一代景頗人民的愿望,正是由這樣一位又一位的手工業者和文化傳承者得以延續。

石瑪丁撫摸著自己的織錦說:“如果問我的夢想是什么,那只能是把景頗織錦不斷的,不斷的傳下去,傳下去……”

猜你喜歡
景頗景頗族織錦
瑤族織錦
德宏傣族和景頗族高血壓現狀及影響因素
織錦古韻(七絕)
《景頗族文學概論》的編撰研究
對“景頗族舞蹈”的保護與傳承
目腦縱歌
景頗語播音主持人正確運用“句尾詞”的重要性研究
漢代織錦圖案的排列方式研究
晉代“璇璣圖”織錦的探索和研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