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絲

  • 血管介入工作導絲力學性能測試裝置設計與開發
    : 血管介入工作導絲(以下簡稱,導絲)是用于血管介入診斷和治療手術中的一系列導絲的統稱,主要用于輔助和導引相關的血管介入醫療器械到達和穿越病變血管,實現對病變血管的診斷或治療。為了輔助導絲的工程設計,基于導絲在臨床應用中的需求,對導絲的測試需求進行分析,討論了導絲測試設備的設計與搭建。系統和設備分為上位機,輸送裝置,測試裝置與測試模塊,系統可根據不同臨床應用的需求選擇相應的測試模塊,通過輸送裝置與測試裝置完成導絲的進給工作與數據測量,通過上位機處理并分析測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23年23期2024-01-19

  • 改良導絲成袢技術在回收鉤貼壁濾器取出中的臨床應用△
    取出方法,其中以導絲成袢(Loop)技術應用最為廣泛[4-6]。本研究探討了改良Loop技術在回收鉤貼壁濾器中的取出情況,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收治的下肢DVT 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下肢DVT合并PE。排除標準:(1)下肢DVT 慢性期;(2)永久性IVCF置入;(3)非Aegisy濾器置入。根據納入與排除標準,最終共納入371例患者,濾器置入216例,采用改良Loop

    血管與腔內血管外科雜志 2023年9期2023-11-05

  • 右頸內靜脈穿刺導絲嵌頓下腔靜脈瓣1 例報告合并文獻復習
    例右頸內靜脈穿刺導絲嵌頓下腔靜脈瓣患者臨床資料,報道如下。1 病例患者男,年齡67 歲,體質量64 kg,身高173 cm,因“乏力3 個月”收住入院,診斷:二尖瓣腱索斷裂伴重度關閉不全、左心房擴大、左心室偏大、心功能Ⅱ級,擬行體外循環下二尖瓣成形術。手術當日,患者送到手術室后,在術前準備室行局部麻醉下深靜脈穿刺(中心靜脈血氧飽和度導管套件X3820ST,愛德華茲生命科學有限責任公司)?;颊呷⊙雠P位,監護氧飽和度、心電后,靜脈予1 mg咪達唑侖適當鎮靜。檢

    現代實用醫學 2023年6期2023-08-04

  • 評價分叉病變不同邊支保護技術中不同導絲對主支支架藥物涂層完整性的影響
    支保護技術有拘禁導絲技術(jailed wire technique,JWT)或拘禁球囊技術(jailed balloon technique,JBT)等。拘禁球囊技術又分為被動拘禁球囊技術(negative jailed balloon technique,NJBT)及主動拘禁球囊技術(positive jailed balloon technique,PJBT)。近年來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在傳統主動球囊保護的基礎上研究出球囊支架對吻技術(balloo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22年9期2022-10-25

  • 超聲內鏡引導下近端胰管穿刺反向引導支架植入成功1例
    行近端胰管穿刺,導絲選擇從副乳頭穿入十二指腸降段,隨后從口腔拉出導絲,插入切開刀順導絲經副乳頭插入胰管內,最終成功完成胰管支架植入術。本病例比較罕見,操作難度大,成功案例少?;颊吣?,34歲。2018年至2019年期間因大量飲酒后出現上腹部疼痛不適,伴背部放射痛,外院診斷為“胰腺炎”,予以禁食、補液護胃、營養支持等治療后癥狀改善。2020年1月再次出現腹痛癥狀,以“胰腺炎”復發被該院收治行ERCP術,術中經十二指腸主乳頭插入切開刀帶導絲,導絲進入胰管后只能插

    中華胰腺病雜志 2022年3期2022-06-30

  • 用Guidezilla 延長導管與后擴張球囊聯合取出冠狀動脈嵌頓導絲1 例
    導管,送入BMW導絲至鈍緣支遠段,經Instantpass微導管送入Fielder XT導絲嘗試進入閉塞段無法成功,更換為Gaia Second(朝日,日本)導絲繼續嘗試,有向前的突破感后復查造影可見導絲位于假腔,回拉導絲無阻力,但頭端不動,伴隨回拉動作的持續導絲頭端顏色變淺,考慮導絲嵌頓于血管假腔內(圖1A)。遂將Guidezilla延長導管沿BMW及Gaia Second兩導絲共同穿入并推送至閉塞段頭端,沿BMW導絲送入Quantum Maverick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22年5期2022-06-27

  • 導絲引出法在鼻膽管口鼻轉換中的應用
    需鼻導管的X線下導絲引出法成功完成鼻膽管口鼻轉換[4]。隨著操作技術的不斷熟練,本研究進一步評價非X線的導絲引出法在鼻膽管口鼻轉換中的應用效果。1 資料和方法1.1 一般資料前瞻性選擇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實施ENBD的患者,按照納入及排除標準,共納入12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12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0例。觀察組采取導絲引出法進行鼻膽管口鼻轉換,對照組采鼻導管引出法進行鼻膽管口鼻轉換。該研究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

    肝膽胰外科雜志 2022年5期2022-06-06

  • 1例巧用導絲解除PICC置管患者拔管困難的護理體會
    拔管困難患兒應用導絲順利拔管的護理經驗。拔管前對患兒做好心理護理,讓患兒了解PICC拔管方法及步驟,緩解患兒及家長的緊張情緒。做好充分的皮膚準備,配合調整穿刺側肢體做熱敷、內旋、外旋、內收、外展等各種姿勢,幾次嘗試拔管失敗后,行彩超、X線、CT檢查,排除血管痙攣、收縮、血栓形成、導管異位與上腔靜脈黏連所致拔管困難。經多學科團隊協作模式(MDT)討論后,本例患者拔管困難原因為導管與血管內壁粘連,為避免導管過度牽拉而斷裂以及血管組織損傷,嘗試在B超監測下,應用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22年3期2022-04-23

  • 繞行鈣化斑塊正向內膜下重回真腔技術開通左前降支慢性完全閉塞病變1 例
    及SUOH 03導絲至后降支反復嘗試均無法通過間隔支側支,微導管造影同樣未能發現良好側支循環。遂放棄逆向介入治療,轉為正向介入治療。經左冠狀動脈指引導管送入SION導絲至第一間隔支,嘗試送入血管內超聲至間隔支內失敗。后送入135 cm Corsair微導管,沿微導管送入SION導絲至左前降支閉塞段近端。跟進微導管后,于左前降支閉塞段近端經微導管造影,結果顯示左前降支閉塞段內似有微通道與左前降支遠段連接。經微導管送入Fileder XTR導絲未能通過閉塞處,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22年1期2022-02-18

  • 磁性導絲輔助腹主動脈瘤腔內修復術中通路建立的初步研究
    側股動脈入路送入導絲逆行通過短腿開口,最后沿導絲通路植入髂動脈分支。這類模塊化支架手術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是在主髂動脈扭曲、瘤體過大等情況下主體打開后對側短腿開口選入困難[3-4]。此時術者大多選擇建立肱動脈入路,自上而下地將導絲通過短腿開口,或從同側翻山通過短腿開口,最后從對側進入圈套器將導絲引出體外。但這往往延長手術時間、增加射線暴露,需要更多導絲導管,增加手術費用和并發癥風險。為了縮短植于髂動脈分支的時間,降低建立導絲通路難度,本研究設計出一款磁性導絲,

    介入放射學雜志 2021年11期2021-11-15

  • 雙腔微導管輔助反轉導絲處理左前降支極度成角分叉病變1例
    正向送入XT-A導絲在Corsair 135微導管(泰爾茂株式會社,日本)輔助下通過閉塞段至LAD遠段(圖4 A),嘗試送入NS導絲(泰爾茂株式會社,日本)至D2失敗,以Boston 2.5 mm×15.0 mm球囊(波科,美國)對LAD病變行擴張嘗試改變D2處斑塊構型及角度后,以NS、原XT-A導絲仍均無法進入(圖4 B);考慮邊支高度狹窄伴極度成角,擬行反轉導絲技術,送入雙腔微導管,行雙腔微導管輔助下嘗試送入Sionblack導絲(泰爾茂株式會社,日本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21年9期2021-10-12

  • 經導管取出脫載并嵌頓于迂曲鈣化鎖骨下動脈的支架1例
    rough NS導絲(泰爾茂株式會社,日本)到達左回旋支遠段,采用2.5 mm×15.0 mm球囊(波士頓科學,美國)12 atm(1 atm=101.325 kPa)預擴張(圖1 B),2.5 mm×18.0 mm Nano支架(樂普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中國)推送通過病變失敗?;爻愤M入導管時遇到阻力,透視下見支架近端變形,故整個操作系統回撤,至鎖骨下動脈后,因迂曲鈣化且球囊回撤力量過大,導致支架與球囊分離,支架嵌頓于鎖骨下動脈迂曲鈣化處,但支架仍保留在冠狀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21年5期2021-06-17

  • 超聲引導動靜脈內瘺經皮血管成形術(二) ——導絲概述及導絲通過病變技巧
    (包括入路建立、導絲及病變通過技巧、血管成形實施、麻醉技巧、超聲機器調試等)進行探討。上一篇重點介紹了入路建立器材選擇及建立方法,本篇主要對導絲進行概述并介紹導絲通過病變技巧。腔內治療中導絲經入路進入血管、走行其中,起到到達靶血管或治療部位、通過病變、引導和輸送介入器械的作用。導絲順利到達治療部位并通過病變是實施PTA的必要前提,因此熟練掌握導絲性能進行合理選擇、掌握導絲通過病變技巧對于PTA成敗至關重要。一、導絲概述導絲由于其結構設計、材料不同,因此性能

    臨床腎臟病雜志 2020年7期2020-08-08

  • DSA下導絲引出法在困難性鼻膽管口鼻轉換中的臨床研究
    hy,DSA)下導絲引出法進行鼻膽管的口鼻轉換?,F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8月-2019年3月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困難性鼻膽管口鼻轉化的患者46 例。其中,男20 例,女26 例;年齡23 ~86 歲,平均56.9 歲。困難性鼻膽管口鼻轉換的定義標準(滿足任一條件即可):尿管未能通過鼻咽腔進入口咽部;非透視下經鼻孔置入尿管≥3 次或透視下經鼻孔置入尿管≥2次,經口腔置入的導絲圈未能將鼻膽管套出;常規鼻膽管口鼻轉化過程中,因嘔吐

    中國內鏡雜志 2020年5期2020-06-09

  • 親水導絲輔助內鏡逆行膽管插管的效果評價
    [4]。近年來,導絲輔助的膽管插管技術在ERCP 術中得到了廣泛應用[5],大量的研究表明使用斑馬導絲或親水導絲可增加插管成功率,降低PEP 的發生率及嚴重程度,但是兩者在選擇性膽管插管中的隨機對比研究較少[6-7]。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筆者進行了斑馬導絲與親水導絲輔助膽管插管的隨機對比研究,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將實施ERCP 的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分成觀察組(斑馬導絲)和對照組(親水導絲)。納入標準:①實施治療性E

    中國醫學工程 2020年4期2020-05-29

  • Gaia系列導絲在慢性完全性閉塞病變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的應用
    中心Gaia系列導絲在CTO病變中的應用情況,探討其有效性及安全性。1 資料與方法1.1 研究對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心血管中心于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間共完成PCI術2205例,其中包含CTO病變156例(7.1%)。CTO病變的診斷標準:閉塞血管前向血流TIMI 0級,且閉塞時間超過3個月。在這156例CTO病變PCI手術中,手術成功(指成功開通CTO病變并植入支架,術后TIMI血流3級)125例,總體成功率80.1%。其中88例患者

    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 2020年3期2020-05-11

  • 新型導絲在單純經胸超聲心動圖引導下經皮房間隔缺損封堵術中的應用
    所以能很容易發現導絲頭端位置,但超聲心動圖每次只能顯示一個切面,故很難準確定位導絲頭端的位置。為了降低超聲心動圖引導經皮介入術的操作難度,我們研發了一種新型超聲引導導絲,本研究首次報告這種新型導絲在人體中的初步應用結果。1 資料與方法1.1 研究對象于2017 年11 月至2017 年12 月在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入選10 例由經胸超聲心動圖(TTE)確診為單純房間隔缺損患者,所有患者在單純經TTE 引導下應用新型超聲導絲實施經皮房間隔缺損封堵術,超聲是

    中國循環雜志 2020年2期2020-03-05

  • 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中導絲斷裂1例
    (箭頭處)圖2 導絲頭端滯留于閉塞段并斷裂 A.導絲頭端嵌頓于閉塞段病變中,而纏繞的彈簧圈及其親水涂層被剝離拉直(虛線處);B.斷裂導絲斷端位于右橈動脈(虛線處)比伐蘆定(泰加寧,信立泰)靜脈推注10 ml(0.75 mg/kg),隨后持續靜脈泵入21 ml/h [1.75 mg/(kg · h)]。冠狀動脈造影示:LAD中段完全閉塞伴嚴重鈣化,前向血流心肌梗死溶栓治療試驗(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19年9期2019-10-14

  • 血管內超聲指導前向主動真腔尋徑(IVUS-ATS):一種開通復雜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的創新技術
    術包括傳統的前向導絲升級技術(含平行導絲技術)與器械輔助的內膜下再進入技術(crossboss/stingray,波士頓科學,美國)為代表的前向內膜下再進入技術(antegrade dissection reentry,ADR);逆向技術包括逆向導絲升級技術與反向控制性前向-逆向內膜下尋徑(reverse controlled antegrade and retrograde subintimal tracking,reverse CART)技術為代表的逆

    中國循環雜志 2019年5期2019-06-04

  • “門衛”導絲技術在慢性完全閉塞病變正向介入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治療失敗原因包括導絲不能通過病變、球囊不能通過病變及球囊通過不能擴張,其中導絲不能通過病變是失敗的主要原因?!伴T衛”導絲技術(Guard Wire Technology,GWT)是在治療冠狀動脈開口病變或開口相關病變時為預防減少冠狀動脈開口損傷而提出的,因導絲起到了“門衛”保護作用而稱為“門衛”導絲技術。在相關研究中發現,“門衛”導絲可以較有效改善指引導管的穩定性和同軸性,提高導絲通過率[4-5]。因此,本研究探討“門衛”導絲技術應用于CTO病變正向介入治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9年5期2019-04-17

  • 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解剖結構及pilot200指引導絲在knuckle技術中的運用體會
    。Knuckle導絲技術盡管被亞太CTO俱樂部逆向路徑推薦為最后選擇開通CTO的方法[6],但近幾年歐美國家采用knuckle導絲技術可快速、高效的開通CTO病變又引起介入醫師們廣泛關注,尤其是pilot系列導絲在knuckle導絲技術中運用。本文結合CTO組織病理結構探討pilot200導絲運用于knuckle導絲技術如何快速高效開通CTO病變。1.CTO病變解剖結構及介入意義CTO 病變的形成開始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中“不穩定斑塊”的破裂,血栓形成于血栓

    醫藥前沿 2019年12期2019-01-05

  • 胃腔擴張致空腸營養管置入困難的技術解決方案
    .25m),超滑導絲(Merit,2.6m),Amplaz Ultra Stiff導絲(Cook,2.6m),Amplaz Extra Stiff導絲(Cook,2.6m),長鞘(Cook,0.55m)。1.3 置管過程患者先口服利多卡因凝膠行咽喉部麻醉,然后仰臥于檢查床,常規經右側鼻孔插入MPA導管和超滑導絲,透視下先將導絲插入食管,然后跟進導管直至到達胃內,透視下可見胃內積氣積液處于擴張狀態。繼續插入導管導絲,可見其在胃內盤曲,調節導管頭方向將導管導絲

    醫藥前沿 2019年28期2019-01-05

  • 正向入口不明CTO病變的處理策略和器械技術
    方向。在操控導引導絲扎進閉塞段時,導絲很容易滑入閉塞段近端的分支血管中?,F對處理此類病變的過程中可能用到的策略和器械技術作以綜述。1 血管內超聲引導下確定入口,真腔尋徑在無殘端、正向入口不明或者發出分支后閉塞的CTO病變中,血管內超聲(IVUS)指導下的導絲技術是開通CTO的一種安全高效的策略[5,6]。IVUS有兩方面的作用,第一是IVUS能較精確的將血管管腔、斑塊大小、斑塊分布情況以及病變的復雜程度等病變部位的信息呈現出來,有利于幫助術者準確找到閉塞段

    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 2019年6期2019-01-04

  • 靜脈瓣致中心靜脈導絲置入困難的超聲表現1例
    抽有血后開始置入導絲,但導絲置入深度至18 cm處時(要求導絲置入20 cm時方可退出穿刺針)遇到阻力;后調整針尖方向,回抽靜脈血通暢,再次置入導絲,在導絲置入深度至 18 cm處時再次發生置入困難;在B超監測下,超聲影像顯示針尖位于靜脈管腔中央,調整針尖方向,多次嘗試繼續置入,均未成功;立即更換操作者,再次定位操作、穿刺、置入導絲,在導絲進入相同長度時再次發生置入困難,在B超監測下調整針尖角度和方向,最終失敗。隨后仔細探查導絲尖端處近心端與遠心端發現,在

    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 2018年12期2018-12-28

  • 雙腔微導管在合并分叉病變的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的作用
    存在較大分支,或導絲進入閉塞部位真腔后可自由出入邊支均為觀察對象。1. 2 研究方法1. 2. 1用藥情況術前1天給予氯吡格雷300 mg,手術當天術前6 h給予氯吡格雷600 mg、阿司匹林300 mg,術中應用肝素70~100 U/kg。根據具體情況給予他汀類、β阻滯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藥、替羅非班等藥物。術后如無禁忌證口服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持續6~12個月,長期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1. 2. 2手術器械[6]Crusa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18年6期2018-07-11

  • “拘禁導絲”技術的臨床應用:導絲及血管的選擇
    I失敗的患者中,導絲不能通過病變是主要原因,球囊或支架不能通過則是另一個重要原因[1-2]。對使用球囊或支架仍不能通過病變的患者,我們采用“拘禁導絲”技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1 對象與方法1.1 研究對象及觀察指標納入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岳陽市人民醫院、永州市人民醫院、湘西自治州人民醫院行PCI的患者12 640例,其中25例(0.2%)為常規方法不能通過的病變。25例患者中21例采用了“拘禁導絲”技術。入選標準: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18年5期2018-07-02

  • 管腔內介入導絲制作技術與臨床現狀
    克1 管腔內介入導絲起源及歷史發展1964年1月16日,被視為介入醫學之父的美國醫師Dotter,首次為1例左下肢缺血壞疽而拒絕截肢的82歲婦女患者采用導絲引導下經多個不同外徑的同軸聚四氟乙烯(PTFE)導管實施動脈擴張,使其下肢恢復了血流(圖1)[1]。這就是現在稱之為經管腔血管成形術,也被視為導絲在血管內介入領域的第一次應用。1979 年,德國放射科醫師 Grüentzig 等[2]在自制遠端端口閉合呈鈍頭、不能調整活動的球囊導管前端,附上一小段固定導

    介入放射學雜志 2018年5期2018-05-24

  • 半永久深靜脈導管置入術應用超滑導絲方法
    時會碰到普通金屬導絲送入血管不暢或發生異位,導致置管過程困難或需反復穿刺。超滑導絲是一種特殊的介入診療用導絲,此前尚無臨床應用于長期深靜脈導管置入術的報道??紤]到超滑導絲的柔順性、光滑性、支撐力均好,故將其試用于部分普通導絲置入困難的患者,用以引導半永久深靜脈導管的置入目標血管,取得了較理想的效果,避免了對血管的反復穿刺損傷,并為臨床進行半永久深靜脈置管過程中的金屬導絲引導困難問題提供一個新的解決思路和方法?,F就我院在半永久深靜脈置管術中應用超滑導絲22例

    實用醫學雜志 2018年3期2018-04-03

  • 導絲在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操作中應用技巧分析
    545000)導絲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在很多手術治療工作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ERCP手術中導絲的應用價值最為顯著,導絲順利插入膽總管或特定部位,對于成功完成內鏡下膽管引流手術來說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1]。因此在ERCP術中一定要合理使用導絲,掌握導絲的基本使用技巧,從而保證手術治療工作的順利進行,提高手術治療效果。本文主要通過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進行了56例ERCP術患者術中導絲的應用,現將應用技巧體會分析如下。1.資料與方法1.1 一般

    醫藥前沿 2018年18期2018-01-16

  • 運用Crusade雙腔微導管協助開通冠狀動脈慢性閉塞病變一例
    hrouhgNS導絲送至LAD遠段,將Filder導絲送至LCX閉塞處,嘗試通過閉塞處,不能順利通過。更換0.015 PILOT50導絲,導絲緩慢前行通過閉塞處,復查造影,導絲不在真腔(圖1D)。沿PILOT50導絲送入Crusade雙腔微導管至閉塞處,同時沿微導管送入一0.014 PILOT50導絲,導絲沿微導管側孔緩慢通過閉塞處至LCX遠段(圖1E)。延長導絲撤出雙腔微導管,送入2.0×15 mm Maverick球囊通過閉塞處,10 atm擴張,復查

    中國循環雜志 2017年12期2017-12-21

  • 血管內超聲指導真腔尋徑跟蹤新技術治療復雜慢性完全閉塞病變
    脈造影引導和平行導絲進入真腔技術,以及使用專用導管器械使導絲從內膜下“假腔”穿斑塊直接刺入真腔的前向內膜下再進入(antegrade dissection reentry,ADR)技術;逆向技術包括逆向導引鋼絲技術和反向控制性正向-逆向內膜下循徑(reverse controlled antegrade and retrograde subintimal tracking,reverse CART)技術,使CTO行PCI的成功率達到90%左右。然而,這些P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17年9期2017-10-16

  • 國產單環網籃導絲在冠狀動脈慢性完全
    究·國產單環網籃導絲在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逆向介入治療中的應用趙林 金澤寧 張曉江 何東方 羅亞瑋 宋現濤 柳景華 郭成軍 李貴華王雷 王冰 陳少青 孫洪濤 呂德目的 評價國產單環網籃導絲在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chronic total occlusion, CTO)逆向介入治療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連續入選2012年3月至2016年11月冠狀動脈CTO病變逆向介入治療中應用國產單環網籃導絲27例患者。分析患者的臨床基本資料、CTO特點、網籃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17年4期2017-05-23

  • 下肢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的開通導絲選擇及治療策略
    。另外,使用傳統導絲和導管開通僅能達到約50%的開通率[5],遠不能滿足臨床治療的需要。CTO病變能否成功開通與病變長度、位置、流出道情況及病理學特征等密切相關。經內膜下開通CTO病變的技術方法已在臨床中被廣泛使用[6],并可達到約74%~92%的開通率[7]。事實上, 治療失敗多與導絲不能通過真腔或內膜下通過后返回真腔失敗密切相關,因此多種新型介入器具及技術方法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8],其中包括一些特殊設計的新型導絲[9]。除此之外,導絲通過后治療策略的

    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 2017年10期2017-04-23

  • 巧用黃斑馬親水導絲輔助胃鏡下放置鼻空腸營養管的護理配合
    本院經黃斑馬親水導絲輔助行胃鏡下放置鼻空腸營養管共125例,效果理想,現將輔助的護理配合技巧總結如下。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 125例患者經黃斑馬親水導絲輔助行胃鏡下放置鼻空腸營養管中,男76例,女49例;年齡19~88歲,平均年齡64.3歲。1.2 插管方法 (1)儀器和器械:OLMPUS GIF-Q260J型胃鏡、規格8.5F的一次性使用胃腸營養管(辛菖)、黃斑馬親水導絲、導尿管、50ml注射器、生理鹽水、石蠟油等。(2)操作方法:患者取左側臥位

    浙江臨床醫學 2017年12期2017-01-10

  • 邊支血管內超聲指導開通主支無殘端慢性完全閉塞病變
    %。IVUS指導導絲穿刺CTO殘端成功12例,占85.7%。穿刺CTO殘端后成功通過CTO達到遠端真腔9例,占64.3%。共對12例患者首先嘗試應用FielderXT導絲,1例成功穿刺CTO殘端。應用高硬度CTO專用導絲成功穿刺CTO殘端11例。結論 邊支內IVUS指導開通冠狀動脈主支無殘端CTO是可行的,此種情況下應首選硬度較強的CTO專用導絲而非硬度較差的錐形導絲。血管成形術; 慢性完全閉塞病變; 血管內超聲;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盡管冠狀動脈介入器械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16年11期2016-12-21

  • 經橈動脈行冠脈造影及介入中上肢徑路異常時PTCA導絲的應用價值
    路異常時PTCA導絲的應用價值許浩軍 于宗良 朱建中 顧明 汪強 谷惠敏目的 探討經橈動脈途徑行冠狀動脈造影及介入術中,上肢血管異常時PTCA導絲的應用價值。方法 我院近3年行橈動脈造影及介入治療2000例,如果 0.035"J型導絲和親水超滑導絲在右上肢血管推送過程中遇到阻力,遂撤出導絲,進行上肢局部血管造影。疑似橈動脈痙攣的,局部推注維拉帕米100~200μg后再次復查血管造影。結果仍有40例未能成功,其中橈動脈環9例、嚴重橈動脈狹窄18例、橈動脈發育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 2016年8期2016-09-11

  • 椎間孔鏡手術術中導絲斷裂并發癥1 例報道
    椎間孔鏡手術術中導絲斷裂并發癥1 例報道趙杉1,2,張海龍1,管曉菲1,賀石生1*(1.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上海 200072;2.蘇州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江蘇 蘇州 215006)經皮內窺鏡下腰椎間盤摘除即椎間孔鏡(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作為一種常見的脊柱微創手術方法,已廣泛應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等多種疾病的治療,Kambin描述了PELD手術的適應證:伴有或者不伴有神經

    實用骨科雜志 2015年9期2015-05-05

  • 選擇性膽管插管困難患者胰管導絲占據法的應用
    插管困難患者胰管導絲占據法的應用陜西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西安 710068)宗 偉 劉貴生 高 峰 崔建輝目的: 探討胰管導絲占據法在膽管插管困難型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方法: 對34例膽管插管困難型ERCP患者運用胰管導絲占據法再次插管,即當插管導絲反復進入胰管時,留置導絲生理性占據胰管,而使用另一根導絲進行膽管插管。結果: 應用胰管導絲占據法插管成功30例,成功率88.2%;中位時間為12.6±14.2 min; ERC

    陜西醫學雜志 2015年8期2015-04-03

  • 不同長度超滑泥鰍導絲在經橈動脈冠脈介入診療中比較
    不同長度超滑泥鰍導絲在經橈動脈冠脈介入診療中比較占德進 羅瑞英 林施峰 曾玉玲 楊尚磊 林英娜目的 比較1.8m長及2.6m長超滑泥鰍導絲在經橈動脈冠脈介入(TR I)診療中效果。方法 入選我院行經橈動脈冠脈介入包括冠狀動脈造影、冠脈PTCA及PCI術患者1 081例;隨機分為A、B兩組,A組為應用1.8m泥鰍導絲組,B組為應用2.6m泥鰍導絲組。通過對比手術時間、X線曝光時間、并發癥、急診患者門球時間來評估兩者優劣。結果 B組在手術持續時間及X線曝光時間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年28期2015-01-31

  • 導絲引導下給實驗家兔下胃管
    導絲引導下給實驗家兔下胃管賈志新, 陳志杰, 穆磊(武警內蒙古總隊醫院心內科,呼和浩特市010040)經胃給藥是動物實驗常規的給藥途徑之一。由于動物不能有效配合,給這一操作帶來困難,有時甚至成為難題。我們在某一動物實驗過程中采用超滑導絲引導下給實驗家兔下胃管獲得了很好的經驗,報道如下。1方法和步驟用20%烏拉坦溶液(3~4)mL/kg于耳緣靜脈緩慢注射,待實驗家兔麻醉后,用繃帶將實驗家兔四肢分別固定于實驗架的木樁上,仰臥位固定。經口腔送入0.035超滑導絲

    中國比較醫學雜志 2015年2期2015-01-24

  • 冠狀動脈慢性閉塞病變介入治療器械及策略進展:2014年回顧
    器械進展1.1 導絲1.1.1 Fielder系列 Fielder系列(Asahi公司)導絲從最初的Fielder到目前最新的Fielder-XTR、 Fielder-XTA系列,歷經了數年的發展。Fielder導絲是整個系列中最早上市的產品,其頭端直徑為0.014″(0.36 mm),硬度為1.0 g,附3 cm不透光及22 cm親水涂層區域。與Fielder導絲相比,同期上市的Fielder-FC導絲頭端直徑也為0.014″,但硬度較軟(0.8 g),

    國際心血管病雜志 2015年1期2015-01-04

  • 普通J型導絲在橈動脈途徑導管輸送中的臨床應用
    首選親水超滑涂層導絲輸送導管,該導絲的特點是導絲表面光滑、對血管刺激小、不易引起血管痙攣、容易通過狹窄病變的血管,但正是由于上述特點,加之導絲頭端彎曲度小容易進入細小血管分支,導致血管穿孔出血[4];而且行冠脈介入治療患者常規應用多種抗血小板藥物導致穿孔血管不易止血,進而發生大出血等嚴重并發癥。雖然通過全程透視下操作可避免上述部分并發癥,但因為上肢動脈解剖變異性大,即使在X線曝光透視下輸送親水超滑導絲仍時有血管穿孔并發癥的發生,并且增加了醫生及患者的X射線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14年9期2014-11-27

  • 室間隔缺損封堵術中改良保留導絲技術的臨床應用
    封堵術中改良保留導絲技術的臨床應用譚洪文,張志鋼,陳翔,朱玉峰,白元,許旭東,吳弘,趙仙先,秦永文目的探討室間隔缺損(VSD)介入治療中改良的保留導絲技術的應用價值。方法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上海長海醫院行經皮VSD封堵術中應用保留導絲技術的患者62例,按操作步驟不同分成兩組:傳統保留導絲技術組(A組)30例和改良保留導絲技術組(B組)32例。觀察兩組術中封堵器的使用情況、X線透視時間、手術時間及并發癥情況。結果兩組患者封堵器的使用情況及并發癥發

    介入放射學雜志 2014年9期2014-06-09

  • 應用PTCA導絲經橈動脈環冠狀動脈造影
    勝利應用PTCA導絲經橈動脈環冠狀動脈造影王 磊,劉惠亮,馬東星, 羅建平,韓 瑋,劉 英,楊勝利目的研究應用經皮腔內冠狀動脈成形術(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導絲經橈動脈環完成冠狀動脈造影的可行性。方法2012-01至2012-12我院行經橈動脈冠狀動脈造影2600例,對超滑導絲推送困難或遇到阻力者通過造影導管行橈動脈或上肢動脈造影,對發現的橈動脈環隨機分為兩組,PTCA導絲

    武警醫學 2014年5期2014-03-18

  • 應用反轉導絲技術處理極度成角的分叉病變一例
    ,慕朝偉應用反轉導絲技術處理極度成角的分叉病變一例豐雷,慕朝偉1 臨床資料患者男性,64歲,主因“發作性胸部不適2個月”入院?;颊?月前在外院行冠狀動脈(冠脈)造影為三支病變,在右冠脈置入Resolute及FirebirdⅡ支架各1枚。此次為行回旋支介入治療來診。冠心病的危險因素有吸煙、高血壓病及高脂血癥。入院查體:血壓160/80 mmHg(1 mmHg=0.133 kPa),雙肺未聞及啰音,心率78次/分,心律齊,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雜音。實驗室檢查未見

    中國循環雜志 2014年11期2014-03-04

  • 吸痰管護套在微波聚束熱療測溫導絲放置中的應用
    度[2]。將測溫導絲放入患者肛門內行體溫監測,是最精確測定軀體核心溫度的方法,但導絲放置過程存在患者不適感、易損傷直腸黏膜及損壞導絲等缺陷。本院腫瘤內科對肛門內導絲放置方法進行改良,使用吸痰管作護套放置測溫導絲,經臨床應用效果較好,現報告如下。1 對象與方法1.1 對象 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熱療患者121例,按照病案號單雙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58 例,男22 例,女36 例;年齡21~67歲,平均年齡45.7歲;胃癌20例,腸癌28 例

    護理與康復 2013年9期2013-11-24

  • 導絲應用于逆行胰膽管造影術中的技巧與護理
    黃 軒近些年來,導絲應用于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術已成為臨床診治胰膽管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1]。在ERCP術的操作過程中,導絲的作用至關重要,特別對插管難度大的ERCP患者更加關鍵,伴隨著導絲的品種不斷增多及質量的不斷提高,將導絲應用于逆行胰膽管造影可以順利地抵達目標膽管或順利地通過狹窄的膽管或梗阻部位。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我院消化內科2009年4月~2012年7月收治ERCP患者166例,男108例,女58例。年齡29~81歲,平均(53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3年14期2013-04-08

  • B超引導下拔除深靜脈置管術困難導絲1例
    深靜脈置管術困難導絲1例陳燕芬1蘇 懿1(廣州中醫藥大學,廣州510405)通過總結深靜脈置管過程發生導絲取出困難,后在B超引導下成功拔除的個案,討論并分析引起此并發癥的可能原因,總結避免發生并發癥的主要措施。深靜脈置管術;并發癥;導絲1 病例介紹患者,女性,79歲,因 “反復咳嗽咯痰、氣促3年余,加重2天”于2012年4月7日入院,診斷為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呼吸衰竭,既往高血壓病、冠心病、2型糖尿病、帕金森氏綜合征等病史?;颊呷朐寒斕煲虿∏樾枰枇糁蒙铎o脈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3年4期2013-03-06

  • 基于激光鼠標傳感器的導絲遙操作系統的設計與試驗
    為復雜,需要先將導絲引導至病灶,再將導管沿導絲滑入。傳統的TACE術為醫生手動操作,主要存在以下兩個不足:(1)導絲插入過程中的X射線成像會對醫生造成輻射傷害;(2)導絲插入過程中圖像為二維圖像,復雜的血管網絡在沒有三維信息的情況下給插管工作帶來了較大困難。使用導絲遙操作系統可以較好地解決這些問題[1]。1 基于激光鼠標傳感器的導絲運動檢測裝置設計傳統的微創介入手術中,醫生常用的技巧有推送、回拉和捻旋等。在使用視覺反饋的導絲機器人輔助插入中,能否快速準確地

    中國醫療器械雜志 2012年1期2012-12-05

  • 經橈動脈途徑普通J型導絲與超滑導絲的臨床應用
    。親水涂層的超滑導絲因其頭端彎曲角度小、柔軟、通過性好,多數心臟介入中心都將其列為橈動脈途徑的首選導絲;但也正由于上述特點,使其容易進入動脈小分支、內乳動脈造成出血,甚至引起動脈夾層、縱膈血腫等并發癥[2]。而普通J型導絲因其頭端彎曲大,不易進入分支血管,較少引起血管并發癥,但存在操作阻力較大的缺陷現將我院對兩種導絲的應用情況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研究對象與分組 選取我院心內科2011年1月~2011年4月住院患者120例,等比例分為親水超滑導絲

    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 2012年5期2012-09-03

  • 鎖骨下靜脈穿刺術中導絲致肌肉纏繞1例
    J型導引鋼絲置入導絲25 cm,退針,發現導絲置入較長,調整,將導絲退出時發現只能退出2 cm,再也無法退出,且感覺固定很緊無活動的余地,再送進2 cm后旋轉導絲,仍無法拔出導絲,放棄,行C型臂,發現導絲位于胸骨柄外1.5 cm,鎖骨下0.5~1 cm處打一小結,拔導絲時不動,B超顯示小結未在血管內,決定切開取出導絲,從鎖骨上小結顯影上方切開,在鎖骨與第一肋骨夾角處找到導絲取出,發現導絲小結將肌肉組織纏繞其間,并已嵌入肌肉內,且導絲已松散變細拉長,已近斷裂

    河北醫藥 2011年11期2011-04-10

  • 在ERCP中應用導絲的技巧及護理配合
    疾病的重要手段。導絲作為ERCP操作中較常用的器械之一,在ERCP操作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對困難ERCP更為重要。隨著導絲的制造工藝不斷完善和品種的增加,巧妙地運用導絲技術可以起到超選進入目標膽管、通過胰膽管狹窄或梗阻部位等作用。筆者將在CRCP中應用導絲的技巧及護理配合報告如下。1 材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2006年7月至2010年5月新余市人民醫院共收治行ERCP患者162例(包括困難插管者43例),男106例,女56例,年齡28~82歲,平

    實用臨床醫學 2011年3期2011-01-31

  • 施行塞丁格穿刺技術時謹防導絲脫入血管
    管或小號針頭送入導絲,再拔出穿刺針或套管,擴皮后沿導絲送入擴張器/插管器組件,最后拔出導絲及擴張器,通過插管器置入導管[1]。2008年10月29日筆者開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術(簡稱MST,也稱微插管鞘技術),并且在血管超聲的引導下進行了PICC置管,對觸摸不到和看不見的血管進行穿刺置管,至今已完成300余例,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在帶教新手操作過程中險些發生1例導絲脫入血管現象,為了引起同行的警覺,現報道如下:1 一般資料患者,男,74歲,腸梗阻,2009

    中國醫藥導報 2010年14期2010-02-1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