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德

  • 當馬丁成為路德
    那個著名的馬丁·路德突然跌倒,“如同著魔一般”,并怒吼:“我不是!”此時距他發布引發了宗教改革的《九十五條論綱》還有大約十年。這個故事在歷史上的位置比較曖昧,因為路德本人從來沒有承認過,而當時三位見證人的證言又頗為可疑,但其中強烈的自我否定仍然不斷引起學者、神學家和精神病學家的興趣。不少人注意到,類似這樣強烈的精神痛苦導致的軀體表達,在路德的一生中屢屢出現。此前他就被描述為一位患有憂郁癥的修士,還曾在一場雷暴雨中感到極度恐懼、痙攣并摔倒在地。他曾數次焦慮癥

    讀書 2023年4期2023-04-12

  • 路德對主體性的發現及其意義
    0732)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是世界上最被關注的歷史人物之一,也是尚未被徹底了解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精神仍然值得進一步探究和發掘,因此我們今天談論路德是有其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的。在對路德思想的探索中,一個頗值提及的問題即他對主體性的關注和發現。筆者在最近的研究中曾經對整體性、整體論有一些思考,認為人類思想發展經歷了客體階段、主體階段,而現在則正進入一個整體階段,整體思維在當今至關重要。然而,整體與主體是什么關系?主體

    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3年1期2023-03-22

  • 馬丁·路德的遺囑
    丁修會修士馬丁·路德發動宗教改革以來,便一直處于褒貶不一的爭議中。贊之者稱之為“追求思想自由的先驅”“德意志的民族英雄”“現代德語的奠基者”等;貶之者稱其為“教會的分裂者”“淫棍”“反猶分子”“納粹思想的先驅”“革命的叛徒”等。十六世紀以來,路德不斷被神話,被咒罵,而他作為一個普通人的一面卻被忽略了。一個更為真實的路德掩藏在歷史的迷霧之中。要撥開這層迷霧,我們主要依據的仍然只能是當年的文獻,尤其是路德的遺囑,見證他晚年的心境變化和家庭生活。路德長期伏案工作

    讀書 2021年12期2021-12-08

  • 馬丁·路德的遺囑
    丁修會修士馬丁·路德發動宗教改革以來,便一直處于褒貶不一的爭議中。贊之者稱之為“追求思想自由的先驅”“德意志的民族英雄”“現代德語的奠基者”等;貶之者稱其為“教會的分裂者”“淫棍”“反猶分子”“納粹思想的先驅”“革命的叛徒”等。十六世紀以來,路德不斷被神話,被咒罵,而他作為一個普通人的一面卻被忽略了。一個更為真實的路德掩藏在歷史的迷霧之中。要撥開這層迷霧,我們主要依據的仍然只能是當年的文獻,尤其是路德的遺囑,見證他晚年的心境變化和家庭生活。路德長期伏案工作

    讀書 2021年12期2021-12-08

  • 好好先生保羅·路德:從喜劇演員到超級英雄
    .如今,離保羅·路德首次進入觀眾的視野幾乎已有二十年,但他身上的兩樣東西卻從未改變。第一樣,顯而易見,就是他的臉。除了前額多了一些細紋外,路德的樣子看起來簡直和在《獨領風騷》里的他一模一樣,他在里面扮演女主角的曖昧對象喬希。下周就是《獨領風騷》上映二十周年紀念日。第二樣是他的個性:保羅·路德的為人好得過分。他接受的每一個采訪都提到過這一點,與他合作過的每一個明星也都這樣說(艾米·波勒最近在一個采訪中稱他為“完美先生”)。當我終于見到路德時,他正在倫敦一間密

    閱讀與作文(英語高中版) 2021年4期2021-05-07

  • 維新變法時期馬丁·路德在中國的形象探究
    0872)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以下簡稱路德),是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的先行者,創立了新教路德宗。他所領導的宗教改革不僅結束了中世紀以來天主教在西歐的黑暗統治,而且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其中就包括中國。過去不乏學者聚焦于維新派人士對路德評價的研究,筆者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對比探討不同階層對路德的認識和評價,以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維新人士引用路德之事跡來聲援維新運動而失敗的原因,以及近代歷史人物形象的書寫問題。一、維新變法前路德事跡

    安陽師范學院學報 2020年3期2020-12-27

  • 馬丁·路德《圣經》與玄奘佛經翻譯思想對比研究
    雨摘 要:馬丁·路德被稱為“德語的工藝師”,他不僅在德語語言發展上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且其《圣經》翻譯也影響著后人,他提出翻譯是為人民大眾的翻譯。玄奘則是我國佛經翻譯成就最高的翻譯家,其“五不翻”原則和當時唐代譯場的形式都使得唐朝成為佛經翻譯的鼎盛時期。本文通過對馬丁·路德和玄奘翻譯思想的闡述,從影響翻譯四大因素、翻譯的價值和翻譯技巧上比較兩者的異同。關鍵詞:馬丁·路德;圣經翻譯;玄奘;五不翻一、引言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的開啟者,也是促進德語發展的關鍵人物,

    青年時代 2020年14期2020-08-07

  • 論《我有一個夢想》中潛藏的美國價值觀
    一個夢想;馬丁·路德·金;美國文化;價值觀在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二第十二課,選入的是美國著名人權領袖馬丁·路德·金的演講稿《我有一個夢想》。這篇演講稿是馬丁·路德·金為爭取民權,于1963年8月28日,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前舉行的25萬黑人參加的盛大集會上發表演說的底稿。馬丁·路德·金作為掀起十九世紀美國民權運動高潮的領袖,他的這場演講在美國的民權運動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場演講如此成功,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馬丁·路德·金將自己的觀點和美國的主流價值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20年23期2020-06-29

  • 馬丁.路德宗教改革與禁止行乞原則
    517年,馬丁.路德發表了《九十五條論綱》,拉開了宗教改革的序幕。在隨后發的一系列文章中,路德系統地闡述了自己的神學思想,其中對文本最重要的是“因信稱義”,基于這個思想,路德延伸出了禁止行乞原則,并發動了一場旨在消除乞討群體和改變救濟窮人方式的濟貧改革。然而,禁止行乞原則不是濟貧改革的等同物,而是濟貧改革的一個步驟。筆者認為,路德的“禁止行乞”原則不僅有效地減少了德國的行乞者數量,還使更多的窮人獲得了幫助,更在歐洲掀起了一場近代早期的社會改革運動?!娟P鍵詞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2019-10-21

  • 修女還俗的典范
    6歲時嫁與馬丁·路德。其后,她成為路德的賢內助,無論在家庭生活還是在社會生活方面,都表現得非常出色??ㄋ漳取ゑT·波拉于1499年1月29日誕生于波拉(Bora)地區的一個貴族家庭,這個家族在萊比錫(Leipzig)附近的利賓多夫(Lippendorf)擁有一片領地,家族徽章上有一只猖獗的獅子揮舞著左爪,舉著一面金色的盾牌。①波拉的母親安娜·馮·豪庇茲(Anna von Haubitz)在她6歲的時候便已去世,父親是漢斯·馮·波拉(Hans von Bor

    歷史教學·中學版 2019年6期2019-08-01

  • 路德玫瑰:符號學視角下的“因信稱義”
    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所使用的印章是玫瑰紋章圖案。路德最早使用玫瑰紋章可以追溯到1517年12月①,這與他在1516年開始擔任教區牧師有關。出于履行職務的需要,他制作了玫瑰紋章圖案的印章。比較特別的是,路德將他最重要的“因信稱義” (sola fide)的神學思想設計進了這個紋章:一朵白色的五瓣玫瑰位于鑲有金邊的圓形藍色底面上,玫瑰中間是一顆紅心,紅心中間是一個黑色的拉丁十字架。這個紋章被稱為“路德玫瑰”(Luther Rose)②。路德玫瑰成為路德乃至路德

    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2019年2期2019-05-24

  • 馬丁·路德與近代德國的反猶主義
    《猶太人和馬丁·路德——馬丁·路德和猶太人》(Die Juden und Martin Luther——Martin Luther und die Juden)和《馬丁·路德和中世紀的反猶主義》(Martin Luther und der Mittelalterische Antisemitismus)。這令我喜出望外,不惜成本,我當即將它們買了下來。在朋友的支持下,我又獲得了兩本有關的贈書:《路德對猶太人的態度》(Luthers Stellung zu

    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2019年2期2019-05-24

  • 路德玫瑰:符號學視角下的“因信稱義”
    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所使用的印章是玫瑰紋章圖案。路德最早使用玫瑰紋章可以追溯到1517年12月[注]另有觀點認為開始于1516年6月,但證據不足,本文仍采用開始于1517年的觀點。參見Dietrich Korsch, “Luther’s Seal as an Elementary Interpretation of His Theology”, Timothy J. Wengert ed., Harvesting Martin Luther’s Refle

    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年2期2019-05-07

  • 馬丁·路德宗教改革中的人文主義精神
    林關鍵詞 馬丁·路德,因信稱義,人文主義,《圣經》中圖分類號 G6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0457-6241(2018)15-0061-12文藝復興是14世紀中葉到16世紀在歐洲發生的思想文化運動,是新興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領域里進行的反封建斗爭。具有尚古之風的文藝復興傳到德國后,其突出特征是對《圣經》的歷史研究,人文主義者開始對天主教會的正統性產生了質疑,這份質疑結果就是宗教改革。在德國,宗教改革是文藝復興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德國文藝復興的主流是通

    歷史教學·中學版 2018年8期2018-11-12

  • 歐洲文藝復興和馬丁·路德的生態理想
    生態思想的馬丁·路德對宗教文學進行了深刻探討,他的宗教文學探討了人類的起源、上帝的誕生以及世間萬物和諧相處的問題。關鍵詞:生態文學 德語 馬丁·路德一.歐洲文藝復興從15世紀末開始,歐洲在經歷了一千年的中世紀長夜后,終于迎來了新時代的曙光。長夜前夕,歐洲歷史所經歷的一系列劃時代時間改變了人們對自身的認識、對世界的了解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首先是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哥白尼和布魯諾的“日心說”的提出,推翻了中世紀人們信仰的“地心說”理論;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18年11期2018-11-11

  • 試論馬丁·路德與歌德翻譯思想中的承繼關系
    鴦摘 要:馬丁·路德與歌德生活在同一個文化中,然而二人所生活的時代卻相差了300多年,歌德在提出自己的譯學思想時對路德所翻譯的《圣經》贊譽有加。雖然二人均提出過自己的翻譯思想,但至今沒有人具體將他們兩位進行系統對比。本文作者在對相關的材料進行研讀之后,認為路德的翻譯并不是像前人認為的那樣只是停留在歌德的三重范式中的第一范式。相反,筆者認為歌德的翻譯思想源于路德,并且是在其基礎之上對路德的翻譯思想進行了一定的發展。不過筆者囿于有限的能力,沒能深入探討兩者之間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18年6期2018-10-20

  • Martin Luther King Day 馬丁·路德·金紀念日
    ater.馬丁·路德·金紀念日是美國的聯邦假日,在每年一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一慶祝。這一天是為了紀念偉人馬丁·路德·金博士的誕辰。金博士于1929年1月15日出生在佐治亞州的亞特蘭大。他學習很出色。在他早年的生活中遭受過種族歧視,這對他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決定同這種社會不公作斗爭。1964年,他因為在消除種族歧視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他有一個夢想,想讓世界變得更美好。1968年4月4日他在田納西州的孟菲斯被人暗殺。他一生都在與社會不公正作斗

    中學生英語·中考指導版 2018年1期2018-07-16

  • 在威登堡邂逅馬丁·路德
    年輕人,叫馬丁·路德。路德宗的玫瑰標示,被顯赫地鑲嵌在威登堡大教堂的入口處。在教堂中部的講道臺下面,是馬丁·路德的墳墓,上面的拉丁銘牌簡單地寫著:神學博士馬丁·路德在此長眠, 公元1546年2月18日他卒于他的家鄉埃森本,活了63年2個月零10天。路德好友梅蘭·希頓的墳墓位于路德墓的對面,兩人生前并肩奮斗,死后也不分離。有一個電視攝制組正在黑漆木門前采訪教堂的工作人員?!拔灏倌昵?,這扇木門是威登堡大學的黑板,很多各種信息都被張貼在這里,供人閱讀?!敝鞒秩耸?/div>

    瞭望東方周刊 2018年21期2018-06-12

  • 海達路德郵輪將采用羅·羅燃氣動力系統
    獲得訂單,為海達路德郵輪提供1套混合動力系統。據悉,羅·羅將對6+3艘郵輪現有的動力系統進行升級,除用燃氣發動機取代柴油機外,還將安裝混合動力電池系統,從而將郵輪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25%。海達路德郵輪近期獲得了挪威政府頒發的11條沿海渡輪航線中7條航線的運營執照,挪威政府對運營商提出的一個關鍵要求就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通過動力系統升級項目,海達路德郵輪將能夠滿足挪威政府嚴格的環保要求。根據雙方協議,羅·羅將為每艘郵輪提供兩臺卑爾根B36:45L&PG燃

    船舶經濟貿易 2018年5期2018-05-30

  • 淺談馬丁·路德與新教音樂
    朱曉寧【摘要】路德的新教音樂啟發了后來的眾多偉大的音樂家,將宗教音樂這種形式發揮到登峰造極者,實屬巴赫無疑了,在他舉世聞名的《馬太受難曲》中還可以看到眾贊歌的影子?!娟P鍵詞】新教音樂;馬丁·路德;歷史價值【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經過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浪潮的洗禮、資產階級的興起,宗教改革應運而生,動搖了天主教會的腐敗統治。馬丁·路德發表了《九十五條論綱》公開聲明反對贖罪券的發售,并斥責教皇和教會的種種罪行,創立了路德新教,主張“因信稱義”。

    北方音樂 2018年13期2018-05-14

  • 美國兩萬里走近馬丁?路德?金
    的,其中對馬丁·路德·金民權運動的歌頌無疑是為了表現美國種族歧視的弊端。但這個世界到底是如何看待這位民權英雄的,在亞特蘭大可以找到答案。馬丁·路德·金在亞特蘭大出生并長大成人,他堪稱是這座城市誕生以來影響力最大的美國人,這種影響力大到以他的故居為中心,專門成立了“馬丁·路德·金國家歷史遺址”(Martin Luther King Jr National Historic Site),這個由若干個街區組成的巨大區塊同時還是美國國家公園體系的一員,盡管這里從很

    旅游縱覽 2018年5期2018-05-10

  • 試論馬丁·路德與歌德翻譯思想中的承繼關系
    5035]馬丁·路德是16世紀德國宗教改革的領袖,提到路德,便不能不提他的《圣經》翻譯。在路德生活的時代,宗教作品的翻譯占主流地位,而路德的翻譯則更是達到高峰。將近300年后,在德國出現了另一位偉大的翻譯家——歌德。歌德的貢獻并不僅限于翻譯,他也是德國著名文學家。出生于同一種文化背景下的路德和歌德兩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翻譯作品,且歌德在提出自己的翻譯思想時也對路德的翻譯贊賞有加,但至今并沒有人對兩人的翻譯思想進行比較。筆者在對各種有關二者的翻譯材料研讀之后,發

    名作欣賞 2018年18期2018-01-27

  • 馬丁?路德如何改變了歐洲
    500年導語:在路德之前,現代性的典型觀念個人主義,就像黑白世界中的顏色一樣是不可想象的。 而更現代一些的觀念,如多元主義,宗教自由,自治政府和自由等,都是通過路德打開的大門進入歷史的。鐺,鐺,鐺!沿著歷史的長廊,我們聽到這樣的聲音。馬丁·路德,一個精力充沛的33歲奧古斯丁隱修會的修士,把他的《九十五條論綱》釘到了薩克森州維滕貝格市城堡教堂的大門上,歷史書告訴我們那是1517年10月31日。路德的這一行動把擁有千年歷史的羅馬天主教廷分裂為兩個教會,一個忠于

    世界博覽 2017年23期2018-01-15

  • 宗教改革五百周年
    圣經》教授馬丁·路德開啟了宗教改革。這個首先只是局限于宗教的事件卻對德國乃至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新教永遠是獨自面對上帝500年前的10月31日,名不見經傳的馬丁·路德把他用拉丁文寫的95條論綱釘在了維滕貝格教堂的大門上,上面是一系列對天主教會的批評,也是一個神學辯論邀請。本來這是一個很平常的舉動,在大學這是一種例行的辯論練習,雖然他挑選的是一個敏感的話題:教會銷售的贖罪券,教徒可以向教會交錢,換取來世被救贖的希望。但他并不是第一個批評贖罪券的人,他要求辯論

    三聯生活周刊 2017年45期2017-11-23

  • FBI檔案稱馬丁·路德·金“私生活糜爛”
    中,竟有對馬丁·路德·金的調查分析。檔案內容顯示,馬丁·路德·金生前“私生活糜爛”,對此很多專家表示,這是惡意誹謗?!度A盛頓郵報》5日報道稱,FBI檔案中有20頁是關于這位民權運動領袖的,文件的生成時間距離馬丁·路德·金遇刺僅隔數周。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文件內容聲稱,馬丁·路德·金不僅“濫情”,還多次“濫交”,他曾使用福特基金會提供的資金在邁阿密舉行“淫亂派對”,其場景讓一位現場目擊者“感到惡心”。文件還宣稱,類似這樣的“醉酒縱欲”活動對馬丁·路德·金

    環球時報 2017-11-062017-11-06

  • 紀念名人讓德國增強文化自信(手記)
    改革之父”馬丁·路德公布宗教改革論綱500周年,德國10月31日全國放假一天。這是兩德統一以來德國首次為歷史名人放假一天。德國經濟研究所曾稱,德國每多放假一天,意味著當年國內生產總值下降0.1%,但在《環球時報》記者看來,如果從國家戰略和民族自信的角度看,德國人的這個假放得很值?!董h球時報》記者近日到位于柏林西南的“路德城”維滕貝格采訪。馬丁·路德1517年10月31日將其95條論綱張貼在維滕貝格城堡教堂的大門上。在這里,記者處處感受到“路德遺跡”:“路德

    環球時報 2017-11-062017-11-06

  • 馬丁·路德·金與公民不服從
    摘? 要]馬丁·路德·金是美國民權運動的領袖人物,他所提倡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在美國黑人爭取民權運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試圖按照時間順序,透過馬丁·路德·金所參與領導的蒙哥馬利公交車抵制運動和伯明翰大游行,及其對它們的反思留下的文字的閱讀分析,來對馬丁·路德·金所倡導的公民不服從理論做一個初步的考察,以求明了馬丁·路德·金所主張的公民不服從思想的形成、意涵及其作用。非暴力抵抗運動的成功,具有多重原因。公民不服從運動并不具有普世性,這不僅是在理論上如此

    黨政干部學刊 2017年7期2017-09-06

  • 馬丁·路德成名多虧險遭雷劈?
    另一個天空馬丁·路德成名多虧險遭雷劈?◎另一個天空馬丁·路德是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的倡導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的創始人。他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成就,與一次意外有關。1483年,馬丁·路德出生于德意志東部一個小鎮上,父親是一名小礦主,家境還算富裕。父親非常重視教育,肯為此投資,并在路德18歲那年把他送到了當時德意志最有名的大學。在校期間,路德和一些思想開明的學者交往頻繁,還閱讀了大量的希臘、羅馬古典作家的著作,這奠定了他后來從事宗教改革所必備的學識修養。 四年后,

    百家講壇(紅版) 2017年2期2017-09-03

  • 殊途同歸
    燦摘 要:馬丁·路德·金與馬爾科姆·愛克斯是20世紀中期美國黑人民權運動中的兩位杰出黑人領袖。金與馬爾科姆·愛克斯在思想上存在諸多分歧,主要體現于“非暴力抵抗”與“以暴制暴”的策略以及“融和主義”與“分離主義”的目標。然而,金與馬爾科姆·愛克斯的思想分歧僅僅反映出斗爭手段的不同,他們渴望通過社會變革以實現社會公正與種族平等的最終目的卻始終一致,兩者的思想軌跡可謂是殊途同歸,共同推動了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發展。關鍵詞:馬丁·路德·金 馬爾科姆·愛克斯 美國黑人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7年7期2017-08-05

  • 淺析馬丁·路德翻譯《圣經》的原則及影響
    內容摘要:馬丁·路德是16世紀德國著名的神學家、重要的宗教改革家和偉大的《圣經》翻譯家。他率先用大眾化的語言翻譯德語《圣經》,使《圣經》為普通老百姓所理解和接受,在翻譯進程中他始終堅持注重意譯的翻譯原則。他的翻譯不僅推動了宗教改革的發展,統一了德國的語言,促進了德國文學的發展,而且為翻譯理論和實踐作出了貢獻,在宗教、社會、歷史、語言以及文學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關鍵詞:馬丁·路德 “德語化”翻譯原則 《圣經》翻譯德國16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使圣經翻譯及傳播進入

    文學教育 2017年6期2017-06-08

  • 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前夕的心路歷程
    ?[摘要]馬丁·路德是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的領袖人物,是中世紀教會的“叛逆者”。但馬丁·路德并非一開始就將矛頭直接對準了教會和教皇,這里面充滿了曲折??梢哉f,他的最終“反叛”是時勢所造成的。[關鍵詞]馬丁·路德;時勢;宗教改革[中圖分類號]G633.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7)07009701宗教改革無疑是歐洲近代史上的重要內容,它促進了歐洲社會的轉型。但在人教版歷史課本中,這方面的內容較少,對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前夕的心路

    中學教學參考·語英版 2017年3期2017-04-13

  • “教會分裂者”馬丁·路德
    大學的教士馬丁·路德寫下了95條論綱,反對以修繕圣彼得大教堂為由兜售得到教皇授權的贖罪券。路德將他的論綱貼在維騰貝格王宮教堂大門上的故事也許是杜撰的。但如同一段欠考慮的深夜推文,他的確向美因茲教區的主教艾伯特抄送了一份,后者在售賣贖罪券中斂財。 很快,路德和艾伯特的盟友開始了一場激烈的爭論,使用了那個時代卓越的社交媒體平臺——小冊子。照例,事情進一步升級。教皇判定路德的論點是異端邪說。路德則稱教皇是反基督者。德國的農民和王子紛紛叛離教皇站在路德一邊,歐洲由

    財經 2017年3期2017-03-13

  • 午夜來電
    急促的電話鈴聲把路德從夢中驚醒。他揉了揉惺忪的眼睛,習慣性地瞥了一眼墻上的掛鐘,此時正巧是午夜12點。路德正在緝查一個販毒集團。該團伙組織嚴密,陰險詭詐,要想安插個臥底進去調查取證簡直比登天還難。路德費盡心思,挖掘各種門路,發動一切關系,花重金才買通了一個叫科林的馬仔,答應為他提供情報。路德趕緊抓起電話,正是科林打來的。他告訴路德明天將有一筆毒品交易在林肯公園主題塑像后面秘密進行。但是交易的具體時間還不得而知,明天上午8點左右他再另行告知。這可是路德期盼已

    數學大王·中高年級 2017年2期2017-02-08

  • 陳寅恪說禮儀
    方古文字學,師從路德施教授。幾年后,陳寅恪準備回國,便請幾個當地的同學作陪,請路德施教授吃飯。一來告別,二來也是表達對路德施教授的感謝。在去餐館之前,幾個當地的同學熱心地告訴陳寅恪一些西餐的禮儀。陳寅恪微笑著表示了感謝。到了約定那天,陳寅恪并沒有像同學交代的那樣,按照規矩用刀叉,也沒有按照禮儀給路德施教授布菜、倒酒。這讓作陪的同學很著急:如此不按規矩來,豈不失禮?不過,路德施教授似乎并不介意,反而與陳寅恪相談甚歡,吃得非常盡興。飯后,有同學指出陳寅恪的失禮

    發明與創新 2016年18期2016-12-23

  • 馬丁·路德·金遺產之爭告一段落
    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三個子女為爭奪父親遺產對簿公堂,日前終于告一段落。馬丁·路德·金三個子女爭奪的是父親生前最珍視的兩樣物品:1964年獲得的諾貝爾和平獎獎章和隨身攜帶的《圣經》。這兩件物品目前都在女兒伯尼斯·金手上。伯尼斯的兄弟德克斯特·金和馬丁·路德·金三世請求法官下令伯尼斯交出這兩樣物品。據報道,三人曾在1995年達成協議,將父親的許多物品交由馬丁·路德·金財產公司保管。伯尼斯此前一直承認這一協議,但后來拒絕交出《圣經》和獎章。伯尼斯稱,兩個兄

    世界知識 2016年17期2016-12-03

  • 對比梭羅《論公民的不服從》與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它對后來的馬丁·路德·金所領導的民權運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他們在目的、方法、結果上有很大的不同。本文通過對兩者相同與不同點的對比,顯現出《論公民的不服從》對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巨大影響?!娟P鍵詞】梭羅 公民不服從論 馬丁·路德·金 非暴力不合作【Abstract】Civil Disobedience is an essay by Henry David Thoreau which argues that people should not

    校園英語·上旬 2016年11期2016-07-04

  • 陳寅恪說“禮儀”
    ,師從柏林大學的路德施教授。幾年后,陳寅恪準備回國,便請幾個當地的同學作陪,請路德施教授吃飯。一來告別,二來也是表達對路德施教授的感謝。在去餐館之前,幾個當地的同學熱心地告訴陳寅恪一些西餐的禮儀。陳寅恪微笑著表示了感謝。然而到了約定那天,陳寅恪卻并沒有按照同學交代的那樣,按照“規矩”用刀叉,也沒有按照“規矩”給路德施教授布菜、倒酒。這讓作陪的同學很著急,如此不按規矩來,豈不是失禮了嗎?不過,讓同學們奇怪的是,路德施教授似乎并不介意,反而與陳寅恪相談甚歡、吃

    做人與處世 2016年10期2016-06-18

  • 略論馬丁·路德翻譯《圣經》的偉績
    革爆發后,馬丁·路德曾用德語翻譯了《圣經》,此舉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本文力從多個角度分析,意在向讀者闡明這種歷史意義。關鍵詞:馬丁·路德 《圣經》 翻譯 影響一.馬丁·路德翻譯《圣經》的背景和過程宗教改革最早在德國爆發是必然的。十六世紀德意志新興的市民階級不斷壯大,商業和貨幣經濟很發達,然而德國經濟發展很不平衡,全國分裂為數十個諸侯國和領地,各自為政,關卡林立,幣制和關稅均不統一;全國名義上的皇帝沒有實權。廣大平民飽受教會欺壓,他們希望通過改革來脫離壓迫

    文學教育 2016年5期2016-05-14

  • 陳寅恪說禮儀
    方古文字學,師從路德施教授。幾年后,陳寅恪準備回國,便請幾個當地的同學作陪,請路德施教授吃飯。一來告別,二來也是表達對路德施教授的感謝。在去餐館之前,幾個當地的同學熱心地告訴陳寅恪一些西餐的禮儀。陳寅恪微笑著表示了感謝。到了約定那天,陳寅恪并沒有像同學交代的那樣,按照規矩用刀叉,也沒有按照禮儀給路德施教授布菜、倒酒。這讓作陪的同學很著急:如此不按規矩來,豈不失禮?不過,路德施教授似乎并不介意,反而與陳寅恪相談甚歡,吃得非常盡興。飯后,有同學指出陳寅恪的失禮

    發明與創新·中學生 2016年5期2016-05-14

  • 淺析中世紀時期基督教“天職觀”對我國職業觀的啟示
    接著論述了馬丁·路德的“天職觀”理論和加爾文的“預定論”對中世紀職業觀的影響,其改變了當時人們對工作的態度,開始積極入世,為之后工業革命的到來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最后論述西方的“天職觀”對我國在市場經濟的兩個影響,有利于培養我國的敬業精神和勤儉精神?!娟P鍵詞】中世紀 基督教 天職觀 馬丁·路德 加爾文【中圖分類號】B9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223-02一、早期天主教和行會對中世紀時期工作觀的影響在古希臘古羅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年5期2016-04-19

  • 略論馬丁·路德翻譯《圣經》的偉績
    尤濤略論馬丁·路德翻譯《圣經》的偉績尤濤《圣經》是基督教文化的支柱,它不僅是一部宗教經典,更是一部內容豐富,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圣經》對于歐洲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均產生了重要影響。然而縱觀整個中世紀,教會一直把持著對《圣經》的解釋權,廣大信徒只有無條件的服從。宗教改革爆發后,馬丁·路德曾用德語翻譯了《圣經》,此舉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本文力從多個角度分析,意在向讀者闡明這種歷史意義。馬丁·路德 《圣經》 翻譯 影響一.馬丁·路德翻譯《圣經》的背景和過程

    文學教育 2016年13期2016-04-04

  • 《路得記》中的狂歡化思想
    關鍵詞:狂歡化;路德;顛覆性;無等級性《路得記》被編排在《圣經舊約》的39部書的第八位,記載的是士師時期的歷史:摩押女子路得跟隨婆婆拿俄米一起來到伯利恒。在伯利恒,路得遇到了善良的財主波阿斯。波阿斯嘉許路得的美德,在麥場上給與路得善意的款待。路得主動向波阿斯求婚,他們的婚姻得到了以色列人的支持。路得婚后生子成為大衛王的曾祖母,被列入猶太人的族譜。近年來,《路得記》的研究領域在不斷擴大,但是運用巴赫金的狂歡化理論解讀此文本的文章很少。然而,從狂歡化視角解讀文

    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6年2期2016-03-15

  • 馬丁·路德與宗教改革時期的瘟疫救治
    872)?馬丁·路德與宗教改革時期的瘟疫救治周施廷(中國人民大學,北京100872)在瘟疫肆虐之時,馬丁·路德等人的救災活動,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宗教改革與近代醫學發展之間的聯系。從公職人員逃離職守到積極投入抗災救災,從祈禱免禍到醫藥治療,從醫治患者到籌建近代醫療、醫學體制,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運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關鍵時刻公職人員應持何種態度,在迷信與科學、愚昧與理性之間取何種立場,在專業分工和公共利益之間如何根據情況發揮積極作用,這些都是關系到國計

    貴州社會科學 2016年4期2016-03-15

  • 愛的擴散
    兄黑人牧師馬丁·路德·金挽著女兒納蘭達的手,走在德克斯特大街上。突然,前面傳來歡聲笑語,原來是一家游樂場開業。馬丁·路德·金發現女兒正全神貫注地盯著游樂場里的旋轉木馬,幾個金發白膚的小朋友,隨著木馬的旋轉開心地笑著。馬丁·路德·金問女兒:“我們也進去看看?”“好??!好??!”納蘭達一臉的興奮。走到游樂場門口,馬丁·路德·金怔住了,門口的牌子上醒目地寫著:白人的樂園,黑人不得入內。馬丁·路德·金只得抱起納蘭達,說:“寶貝,我們不能進去!”納蘭達還沒搞清楚狀況,

    做人與處世 2015年8期2015-06-24

  • 論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反抗思想
    801)論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反抗思想郝煒(山西農業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山西太谷030801)[摘要]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反抗思想對美國的公民不服從理論和實踐有著深遠的影響。金的非暴力反抗思想是基督教的天國觀念與現實政治相結合的產物,這一宗教本質決定了反抗非正義的惡法或政策時必須遵循非暴力原則。在非暴力反抗與公民不服從的關系上,金認為公民不服從是非暴力反抗的成熟階段,所遵循的依然是非暴力的原則。對于美國的公民不服從理論而言,金的非暴力反抗思想的一個深遠

    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 2015年7期2015-04-11

  • 好好先生保羅·路德:從喜劇演員到超級英雄
    息好好先生保羅·路德:從喜劇演員到超級英雄Paul Rudd on Ant-Man and Being Hollywood’s Go-to Guyby Hadley Freeman烏蕪 譯t is almost two decades to the day since Paul Rudd frst came to public attention and two things about him have remained unchanged since.

    瘋狂英語·新策略 2015年10期2015-03-31

  • 王爾德童話中的悖反現象研究
    義之外,用馬丁·路德的思想為其童話中“悖反”形式現象找到新的闡釋資源,并嘗試在這一新的闡釋框架中研究王爾德早期童話中審美形式與道德宗教內容結合的現象,以及悖反現象在其中的作用。關鍵詞:悖反;形式本體;馬丁·路德;十字架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是19世紀英國非常具有影響力的作家,被喻為“那個時代藝術文化的象征”[1]。在王爾德的創作高峰期(1888—1895年),他創作了很多豐富而奇異的小說、戲劇以及大量激進的評論,獲得巨大的成功。同時,王爾

    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年5期2015-03-03

  • 論馬丁·路德的自由觀
    摘 要:馬丁·路德在《基督徒的自由》一文中闡述了其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唯信稱義”,表達了人只要通過內心的信仰就可以獲得自由,自由是由人自身決定的,但是自由的榮耀需要為所有人服務,這對現代人有著重要的啟發意義。關鍵詞:馬丁·路德;自由;捆綁1520年10月,馬丁·路德發表了他的代表作《基督徒的自由》,這是他的“最高尚、最優美和最成熟的杰作”。在這篇文章里,他闡述了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唯信稱義”,提出了關于心靈自由與捆綁的兩個命題:“基督徒是全然自由的眾人

    新課程·上旬 2014年6期2014-08-22

  • 基于語料庫分析I have a dream與曼德拉就職演講中的黑人種族歧視 *
    著名的便是馬丁·路德·金與曼德拉。馬丁·路德·金與曼德拉都是為了種族平等奮斗的戰士,但是即使是同一個目標,他們的奮斗方式也有所不同。 I have a dream是馬丁·路德·金關于黑人民族平等的偉大演講,而曼德拉也有許多關于種族斗爭的演講,因此,本文基于語料庫對I have a dream和曼德拉的演講稿進行分析,并重點探討兩者之間的異同之處。本文收集了I have a dream和曼德拉的演講稿自行建立了2個小型語料庫,運用軟件Wordsmith6對語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4年1期2014-06-21

  • 馬丁路德翻譯思想的形成和影響
    摘 要:通過分析路德翻譯思想的形成和影響,本文發現:路德翻譯思想的形成不僅與他所處的時代背景相關,而且與他本身的神學思想和伊拉斯謨的語言學方法的啟發有著密切的聯系;路德翻譯思想內涵豐富、意義深遠,對德國語言的統一和文學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同時,對西方翻譯理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關鍵字:馬丁·路德;翻譯思想;神學思想;伊拉斯謨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artin Luthers translation though

    卷宗 2013年12期2013-10-21

  • 沉重的戲謔
    身就是一場玩笑。路德維克因為明信片上的一句玩笑“成就”了另一個“玩笑”,即他的一生變成了一個玩笑。雖然個人的命運離不開社會,路德維克的悲劇是一個社會、一個時代悲劇的縮影,但昆德拉并不是因此而轉向對社會、歷史范疇的探索,“歷史環境在這里并非一個各種人類處境在它面前展開的背景,而是本身就構成一個人類處境,一個擴大化的存在處境”?!按嬖凇必灤┯诶サ吕娜啃≌f之中。作為昆德拉發表的第一篇小說,《玩笑》的內在關聯性無疑不可能被人忽視,也正是這一內在關聯性,“存在”

    飛天 2009年6期2009-09-02

  • 馬丁·路德的故事
    秦海波馬丁·路德(1483~1546年)是16世紀德意志宗教改革運動的發起者和新教路德宗的奠基人。他以“九十五條論綱”發起的偉大的宗教改革運動席卷整個歐洲,永久結束了羅馬天主教廷至高無上的封建神權統治。路德一生留下大量著述,內容涉及當時政治、社會中的許多尖銳問題,對后世思想家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中問世于1520年的《致德意志貴族書》、《教會被囚于巴比倫》、《基督徒的自由》被譽為宗教改革三大論著。此外,他還是近代德意志民族統一語言的奠基者,就如海涅所言,是路德

    人物 2009年4期2009-08-04

  • Dr.Martin?。蹋酰簦瑁澹颉。耍椋睿纭。模幔R丁·路德·金紀念日
    黃雨舟Martin Luther King, Jr. was born on January 15, 1929 in Atlanta, Georgia. His father was the minister of the Ebenezer Baptist Church(埃比尼亞澤洗禮堂). Martin lived with his parents, bis sister and brother in Atlanta. Their home was no

    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8年1期2008-12-22

  • “我們是乞求者”
    孔 昭馬丁·路德向被稱為是一個改變了世界歷史的人物,但近日讀到的這一本《路德傳》卻只有區區六萬字。倒不是因為傳主的生活經歷乏善可述,只是談到它的太多,作者只想揭橥那不為人道的一面。正是在這一點上,譯者說,它給我們考察和評析這一歷史人物提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側面。歷史的發展道路和道德個人生活道路的兩相吻合,這一交匯成為宗教改革的誕辰?!安还芏嗝床辉敢?,中世紀的精神必須退出歷史舞臺,比較細心的人已經聽到冥冥的主宰在給封建統治和僧侶統治制造棺木的斧聲了?!?戚美爾

    讀書 1990年10期1990-07-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