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時敏

  • “轉凡成圣”王石谷
    小即拜其為師的王時敏,則為“四王”之首,尚有王鑒(王時敏族侄)、王原祁(王時敏孫子)、王石谷(王鑒是王石谷老師)為親傳或再傳弟子。雖說王石谷隔著行輩,然公認其熔鑄南北,技法全面,成就突出?!八耐酢彪m為當時正統,畫史地位卻遠不及八大、石濤那樣的革新派在野畫家。王石谷受父親王云客的繪畫啟蒙,又拜同鄉張珂為師,從此浸淫繪事。倘論出身,可謂寒素,更與“三王”相去甚遠。比如王時敏的祖父王錫爵曾為明朝首輔,父王衡進士出身,任翰林院編修。王錫爵暮年得此一孫,寶貝得很,故

    新民周刊 2024年1期2024-01-04

  • 幻影的名畫 ——王時敏夢中的黃公望
    王翚轉述的其師王時敏持董其昌的介紹信前往潤州張修羽(覲宸)家尋訪黃公望《秋山圖》的經過,五十年后,王翚本人再和王時敏及王鑒在家鑒賞《秋山圖》,結果卻大失所望。這是一個如夢幻般的故事。王翚跟惲南田是非常好的朋友,有一個故事這么說:王石谷(王翚)山水畫得太好了,惲南田也是畫山水的,因為畫不過王石谷,所以改畫花鳥。其實,惲南田在晚年還是有些山水的,并不是這個故事中所說的完全放棄山水畫。本頁《剩山圖》附黃公望像惲南田所寫的《秋山圖》故事的內容卻不是得之于故事里的主

    藝術品鑒 2023年7期2023-05-23

  • 近年所見王時敏信札九通初考
    價值。清初畫家王時敏(1592—1680年)在繪畫之余亦善書,隸書力追秦漢,為同代第一,日常書寫毫無拘束,隨性自然,心手兩暢,都是情意的自然流露,不僅可讀,而且可賞。最近,筆者又發現王時敏信札數通,多為以往文獻資料所未載,內容涉及人情酬酢、藝文生活等,內容十分豐富,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老年王時敏的里居生活,能幫助人們重構王時敏在明末清初為官、生活的真實情況、心理變化等,可視為研究王時敏行跡的重要材料。一、致錢增札致錢增札,頁,紙本,行書,共3件,每件縱24.

    藝術探索 2022年3期2022-07-13

  • 王時敏:集古之長,乃為大成
    王時敏(1592-1680),本名王贊虞,字遜之,號煙客,又號偶諧道人,晚號西廬老人,南直隸蘇州府太倉人,明末清初畫家,代表作有《松壑高士圖》《仙山閣樓圖》等,與王鑒、王翚、王原祁并稱“四王”(四王外加惲壽平、吳歷合稱“清六家”)。王時敏出身明代官宦之家,爺爺王錫爵曾任宰相之職,父親王衡是大文學家、戲曲家。王時敏生長在這樣一個家庭里,所擁有的學習條件是相當優越的。且王錫爵是老來得孫,更是對王時敏鐘愛有加,寄予厚望,曾請著名畫家董其昌到家指導他。在董其昌的指

    學苑創造·B版 2022年4期2022-06-19

  • Q 四王與四僧的主要分歧是什么?
    走向。一派是由王時敏、王鑒、王原祁、王翚,四位互為親友的王姓畫家組成,合稱“四王”,被認為是“正統派”。他們深受董其昌影響,技法功力深厚,畫風崇尚摹古,在清代占畫壇主流地位。另一派則是由石濤、朱耷(八大山人)、弘仁、髡殘(石溪)四位僧侶畫家組成,合稱“四僧”,一般被認為是“野逸派”。他們以不拘一格、不守陳規、抒發性靈、奇崛出新而聞名。很多人就認為,四王是御用畫家,是墨守成規的主流與正統畫派,重復、僵化,與清代皇族和封建的保守觀念合拍,是“文人畫中的院體畫”

    藝術品鑒 2022年7期2022-05-17

  • 日本出版《四王吳惲》中的名家山水
    吳惲及其時代、王時敏及其繪畫、王鑒及其繪畫、王翚及其繪畫、王原祁及其繪畫、吳歷及其繪畫、惲壽平及其繪畫、結語(四王吳惲以后的繪畫)九章,詳細闡述了四王吳惲的繪畫成就,體現了日本學界對中國清初繪畫的認識。第三部分是圖版,由內藤湖南的學生梅原末治(1893—1983)負責整理。第四部分為跋文,附有《四王吳惲略傳映畫目錄》和《本書所收圖版畫制作年代目錄》。畫冊中收錄的繪畫除羅振玉收藏10幅之外,其余41幅均為日本藏家收藏。如今,部分仍在日本,也有少量作品回流中國

    東方收藏 2022年2期2022-03-29

  • “文脈”與“人脈”:清代“四王”繪畫源流及“復古”真相探究
    人脈”來說,以王時敏直接師承董其昌為源頭。而董其昌以“南北宗論”[1]俞劍華:《中國山水畫的南北宗論》,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63年版,第10頁。承接宋代“文人畫”理論思想之“文脈”,完成了由宋代興起的“文人畫”理論及其思想的傳承,經元代黃公望等的實踐,由董其昌以“南北宗論”的理論及其規導的畫法接力,打開了“文人畫”思想傳承發展的通道。這一方面成就了“四王”的“復古”畫風,另一方面又因“四王”正統畫法地位的確立,從而統攝有清一代的畫壇,使其后中國畫發展“衰

    江蘇社會科學 2022年6期2022-03-15

  • 王時敏南園的造園藝術探析
    要:太倉南園為王時敏壯年構建的園林之一,是明末王時敏邀請造園名家張南垣所做的郊野私家園林。文章通過文獻解析南園的建園歷史,分析南園的選址布局、造園要素的主要特色。通過梳理得出南園增拓是王時敏壯年時為追求重振祖庭,不惜投入而營造,園內景色在追求自然山水畫卷效果的同時體現了夸耀式的人工雕琢痕跡。關鍵詞:王時敏;南園;造園藝術基金項目:本文系2015年蘇州社科規劃課題“蘇州村落市鎮私家園墅的生態旅游模式研究”(Y2015LX124);2019年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

    美與時代·上 2022年1期2022-03-05

  • 力開生面的“四王”繪畫觀探析
    初“四王”是指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四人。在“四王”之譽生成之前,曾有“二王”“三王”之說,這種遞進式的稱號代表了“王畫”在清代占據正統地位的不同時段。據考證,最初的“二王”指順治、康熙年間的王時敏和王鑒;“三王”是指“二王”及得到“二王”教導提攜的王翚;“四王”則指“三王”及王時敏之孫王原祁。也有按照年齡分為“前二王”和“后二王”的說法。從王時敏至王原祁,跨越105 年,他們傳承有序,承接了晚明董其昌所確立的帶有禪學意味的正統繪畫文脈,并對其進行符合

    人文天下 2021年5期2021-12-05

  • 戲墨出丹青
    展至鼎盛。一、王時敏《端陽墨花軸》明末清初畫家王時敏的清供圖中以端午為題材的作品有很多,在其花鳥畫中所占比重較大。例如,廣東省博物館藏有一幅王時敏《午瑞圖》,蘇州博物館藏有一幅《端陽墨花軸》等。吳湖帆就見過王時敏三幅該題材作品。這些作品除了表達畫家希望禳災祛邪、平安幸福的愿望外,也是畫家當時心態和筆力最為直接的體現。王時敏(1592—1680),字遜之,號煙客,晚年歸隱后自號歸村老農、西廬老人,人稱西田先生,江蘇太倉人,明末清初著名畫家。與王鑒、王翚、王原

    東方收藏 2021年7期2021-08-06

  • 暢春園里的守望人(上)
    —西廬即大畫家王時敏,晚號“西廬老人”,清初四王之首,是王原祁的祖父,故王原祁落印“西廬后人”,既表明對先祖的尊奉,也自謂承續西廬真傳。王原祁在許多畫幅上都留有題跋,或漫題數語,或湊成長款,記述了他作畫的緣由、過程、心緒、思語,這就不僅僅留下了珍貴的書跡,而且傳下了遺世的文字。在王原祁的水墨山水一側,那些畫跋的離離墨痕也是他的文字山水。1710年,王原祁曾畫《紅香夾岸圖》,自言:“畫以達情,詩以言志”,并題詩一首:桃花爛漫入春闌,三月紅香夾岸看。不逐漁人尋

    文藝生活·上旬刊 2021年6期2021-08-04

  • 暢春園里的守望人(上)
    —西廬即大畫家王時敏,晚號“西廬老人”,清初四王之首,是王原祁的祖父,故王原祁落印“西廬后人”,既表明對先祖的尊奉,也自謂承續西廬真傳。王原祁在許多畫幅上都留有題跋,或漫題數語,或湊成長款,記述了他作畫的緣由、過程、心緒、思語,這就不僅僅留下了珍貴的書跡,而且傳下了遺世的文字。在王原祁的水墨山水一側,那些畫跋的離離墨痕也是他的文字山水。1710年,王原祁曾畫《紅香夾岸圖》,自言:“畫以達情,詩以言志”,并題詩一首:桃花爛漫入春闌,三月紅香夾岸看。不逐漁人尋

    文藝生活(藝術中國) 2021年6期2021-07-20

  • 墨花清供之《端午景圖》
    萬章筆者在(《王時敏花卉畫研究》一文中談到王時敏(1592-1680)的四件水墨花卉,分別為作于清順治十四年(1657)的《端陽墨花圖》(蘇州博物館藏)、十八年(1661)的《午瑞圖》(廣東省博物館藏)、康熙十五年(1676)的《端午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和無年款的《茄竹圖》(天津博物館藏)。在文中,筆者也談到龐元濟(1864-1949)在其《虛齋名畫錄》中著錄一件《王煙客端午景圖軸》,但可惜未見作品行世。近日翻閱田洪編著的《王南屏藏中國古代繪畫》時,赫

    收藏·拍賣 2021年2期2021-04-12

  • 明清易代之際文人畫家藝術觀念研究 ——以王時敏為例
    的歸隱文人。而王時敏卻并不屬于以上兩類,他在明朝時出仕為官,滿清入關后,雖歸降清廷卻并未出仕,此后的言行中亦飽含對故國的思念與歸隱山林之愿,迎降的失節行為成了他一生的污點。與之情況類似的還有王鑒,明朝覆滅后,王鑒并未完全放棄入仕的念頭,仍以游歷為名實則意謀青云之路,后謀官未成,遂徹底放棄出仕之愿??疾爝@一類文人群體的代表,他們在政治立場、繪畫創作風格、藝術思想上有著一致性。一、藝術理念之“畫家正脈”明末清初,文壇、畫壇亂象叢生,出現了種種不良風氣,“蓋明之

    蘇州教育學院學報 2021年6期2021-02-01

  • 石濤與王時敏繪畫理念之迥異
    風,代表人物有王時敏、王鑒、王原祁和王翚,他們繼承董其昌衣缽,追隨古人,得前人精神。王時敏作為“清初四王”的第一人,起著上承先賢繪畫美學思想,下啟后人正統精髓的作用,因其祖父王錫爵和董其昌是良師益友,故學習繪畫的門徑是從臨摹董其昌的畫稿開始,繪畫思想受董氏影響較深。另一種是以“四僧”為代表的“創新”風,其代表畫家有石濤、髡殘、八大山人和弘仁,他們作為明末清初的遺民畫家,具有強烈的反清意識,作品常流露出傲岸不馴的氣概和強烈的個性風采。石濤則因其獨特的繪畫風格

    河北畫報 2020年14期2021-01-28

  • 亂世造園:明末清初江南士人的園林書寫
    王錫爵、王衡、王時敏祖孫三代接續營建南園,王時敏更是新拓了東園,成為了可供探究明末清初江南地區家族式園林的精致案例。聚焦并細讀王時敏在明清易代前后的園林詩歌創作,具有較為明顯地從園居宴游之樂到隱居黍離之悲的嬗遞過程。通過此視角的選擇、考察,則“時代氛圍—造園行為—士人心態—園林書寫”四者間的錯綜關系,或可得到較為清晰的呈現?;赝糯咳说娜粘;顒涌臻g,除了周旋于各種具有官方屬性的衙署之外,在任之時,尤其致仕以后,往往喜好營建各式的私人園林。這一方園林既是外

    藝術評論 2020年2期2021-01-23

  • “四王”“四僧”兩相宜
    喻軍王時敏《南山積翠圖》。說到清初的山水畫,可謂南宗獨盛。王時敏年少時被董其昌納為關門弟子,董其昌謂自己為“傳燈”,王時敏乃其親傳,其他“三王”,則納入王時敏再傳體系。于是承上啟下,崇南貶北,形成一條清晰有緒的法脈。對“四王”這一派的繪畫,過去的批評不外乎因循守舊、一味摹古。王時敏現存的畫中,幾乎幅幅都能見到“仿董北苑”“仿倪高士”“仿梅道人”“仿黃大癡”之類的題識,而且他的仿古僅限于“文人畫系”和“南宗畫系”,絕不仿南宋四大家(指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

    新民周刊 2020年39期2020-11-06

  • 正宗還是糟粕,這是個問題
    位姓王的畫家,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八耐酢痹缦戎挥小岸酢?,王時敏和王鑒,后來王翚在王鑒的引薦下拜王時敏為師,很快聲名顯赫,便有了“三王”之說。再后來,王時敏的孫子王原祁也長大學畫了,而且表現不俗,也就有了“四王”?!八耐酢钡念I軍人物王時敏是江蘇太倉人,出身名門望族。他從小跟隨明代著名書畫家董其昌學畫。因為出身顯赫,他24歲就做了官。如果世道太平,他可能會和自己的祖父一樣,在朝廷有穩定的工作,在業余時間寫字、畫畫。然而,他生活的明代,早已是日薄西山

    讀者·校園版 2020年15期2020-07-30

  • 寄樂于畫 清幽淡雅 ——賞王時敏的《端陽墨花圖》
    樣皆能。清初的王時敏便是這樣一位典型代表。王時敏(1592-1680),字遜之,號煙客,又號西廬老人,今江蘇太倉人,系山水畫“婁東派”創始人,著有《王煙客集》《西廬畫跋》《煙客題跋》等。他的作品追求古人法度,仿古變古是其主要特征。王時敏所作《端陽墨花圖》,現藏于蘇州博物館。畫上有其款識曰:“丁酉重五戲墨,西廬老人?!?鈐“煙客”和“西廬老人”白文方印各一枚。丁酉,為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重五,即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畫幅右下綾邊上有吳湖帆收藏題記:“煙

    老年教育 2020年6期2020-06-19

  • 王時敏畫像考
    “四王”之首的王時敏(1592—1680)在大眾眼中大概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形象,熟悉美術史的人能輕而易舉地在腦海里構建起他的年少英姿,但是除此之外,這位畫壇巨匠漫長人生中的形影便鮮為人知了。實際上,王時敏一生都熱衷為自己造像留影,后世也多有重繪之作。這些媒介、尺寸、技法都不盡相同的王時敏肖像畫,不但為今人呈現了一位更為立體豐滿的傳奇人物,更清晰展現了時人如何借助人物肖像來完成個人情感、社會意識乃至于民族立場的視覺化表達。而當我們將眼光放寬到明清易代的變局

    中國書畫 2020年4期2020-06-04

  • 王時敏蒼茫渾厚山水畫藝術探析
    要】蒼勁渾樸是王時敏作品的主要藝術風格,這一風格的形成受眾多因素的影響,通過王時敏的時代背景和師承關系,再結合王時敏的繪畫作品,并對他作品中的山水樹石單個要素的筆墨、疊加等進行細致研究,較為系統、全面地探析王時敏是如何表現蒼茫渾厚的,通過闡述,讓更多的人了解王時敏的同時,從他的山水畫藝術中汲取精華,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娟P鍵詞】王時敏;山水畫;蒼茫渾厚中圖分類號:J2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9-0

    戲劇之家 2020年9期2020-04-10

  • 何通《印史》再考論:以未紀年序、跋為契機
    官居尚寶司卿的王時敏的稱呼。萬歷三十八(1610)年臘月,王時敏的祖父王錫爵病逝,《明實錄》記載:“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王錫爵卒……蔭其孫為尚寶司丞?!薄?1〕從此,王時敏走上仕途,并于天啟四年(1624)三十三歲之時“以九年奏滿,升尚寶司卿〔12〕。由于“明尚寶司,掌寶璽、符牌、印章”〔13〕,故而時人多以“璽卿”“符卿”之名別稱尚寶司卿〔14〕,而“尚璽”則同樣當是對于該種官職的簡稱之一。因此,友人以“王尚璽”稱謂王時敏,應為王氏升任尚寶司卿之后,時間

    中國書畫 2020年1期2020-04-10

  • 明清之際王時敏家族的戲曲活動與江南戲曲生態
    屬江蘇蘇州)的王時敏(1592—1680)家族是江南著姓望族之一(1)參見吳仁安《明清江南著姓望族史》第二章第八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9~166頁。王時敏生平,見王寶仁《奉常公年譜》,北京圖書館編:《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66冊,影印清道光十八年(1838)太倉王氏刻本,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第327~450頁。。而王時敏家族的戲曲愛好則有如“綿綿瓜瓞”,一百數十年傳承有緒,延續不斷,特別是與明清之際盛行于江南的昆

    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年1期2020-02-14

  • 董其昌集大成說在清代的影響 ——兼談清代山水畫派的劃分
    學思想,影響了王時敏、王石谷等清代一批畫家。一、 集大成說與王時敏清初畫壇領袖王時敏(1592—1680)是董其昌(1555—1636)的直接繼承者。張庚《國朝畫征錄》說王時敏“少時即為董宗伯(其昌)、陳征君(繼儒)所深賞,于時宗伯綜攬古今,闡發幽奧,一歸于正,方之禪室,可備傳燈一宗,真源嫡派,煙客實親得之?!盵注]② (清)張庚:《國朝畫征錄》,卷上《王時敏王撰》,《續修四庫全書》(以下簡稱“續修”)第1067冊,第106頁。而吳梅村謂王時敏:“先朝論畫

    民族藝術研究 2019年3期2019-07-11

  • 畫醫相通 ——以《溪山紅樹圖》為例
    《溪山紅樹》 王時敏題跋 臺北故宮博物館藏圖2 、王翚《溪山紅樹》 臺北故宮博物館藏康熙九年(1670)的谷雨后一日(4月21日),王時敏在王翚的《溪山紅樹》①(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上題跋(圖1),記載了他展玩此畫的經歷:“石谷此圖,雖仿山樵,而用筆措思全在以右丞為宗,故風骨高奇,迥出山樵規格之外,春晚過婁,攜以見示,余初欲留之,知其意頗自珍,不忍遽奪,每為悵悵然。余時方苦嗽,得飽玩累日,霍然失病所在。始知昔人檄愈頭風,良不虛也。庚戌谷雨后一日。西廬老人王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9年4期2019-06-27

  • 書畫養生
    啊還有清代畫家王時敏,古稀之年曾經患咳嗽之疾,整天咳嗆不止,非常難受。他的學生王石谷見老師服用所有的藥餌都沒有效果,便仿照元代畫家王蒙畫了一幅《溪山紅樹圖》送給老師。王時敏玩味數日,咳嗽氣急的癥狀竟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了,高興之余,便在這幅畫上題了一段話:“余時方苦咳,得此飽玩累日,霍然失病所在,始知昔人檄文愈頭風,良不虛也?!彼?,我今天說的書畫養生,不僅僅是作者看到自己的作品美意延年,人們看到這些書畫家的優秀作品產生的美感,獲得的享受,依然有益于身心健康。

    飲食科學 2019年3期2019-04-01

  • 昔日“四王”如今依舊稱王
    “四王”之首,王時敏對清初正統畫壇的建立功莫大焉。不僅在當時領袖群倫,在今日的拍賣市場上同樣風光無限。2011年,他的一幅《仿黃子久山水》在中國嘉德春拍中以1495萬元成交;同年秋拍,其《仿各家山水冊》(十開)在中貿圣佳以1.2億元的天價拍出;2012年北京保利秋拍中,他的《南山圖》以632.5萬元成交;2015年,他的一幅《仿子久筆意山水》在北京保十周年利秋拍中競得1035萬元高價;2018年,同樣是在北京保利,他的《仿古山水冊》(八開)以2645萬元成

    世界知識畫報·藝術視界 2018年11期2018-12-12

  • 故宮博物院藏“清初四王”尺牘簡述
    “清初四王”(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歷來以畫聞名于世,他們直接承繼董其昌正宗文人畫派的衣缽,倡導摹古,講究筆墨韻致,居當時畫壇正統地位?!八耐酢钡睦L畫對清代畫壇影響巨大,正如清方熏《山靜居畫論》所記:“海內繪事家,不為石谷牢籠,即為麓臺械杻?!盵1]“四王”的書法雖然沒有繪畫那樣聞名于世,但是也有自己的風格特色,尤其是他們的尺牘作品,不僅能管窺其書法風格,更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從中可以了解到“四王”的交游和生活狀況以及藝術風格的形成。一、 “四王”尺

    文物天地 2018年9期2018-11-28

  • 尊古以求復興的王時敏
    王時敏《仿古山水冊》 冊頁 (八開)王時敏是明清美術史的巨擘,是清初畫壇正脈的宗主。在20世紀初“革王畫的命”的論爭中,他的畫論因為追求復古而與追求“現代”的時代格格不入,成為守舊的符號。沒有人留意到,他的摹古相對于時學而言也是一種新創,他是摹古派建構期的一座高峰,也沒有人理解到,“不變”的延續才是王時敏在朝祚變更、天崩地坼時代的意義之所在。晚明的繪畫和文學一樣受“摹古”與“尚奇”兩股風尚所影響,前者如漸修,講求日進之功;后者如頓悟,直寫性靈,但又相滲相參

    藝術品鑒 2018年11期2018-11-23

  • 清初“四王”,山水中悠然而行
    王晶晶王時敏(1592—1680)字遜之,號煙客。江蘇太倉人。曾任太常寺卿,被稱為“王奉?!?。王鑒(1598—1677)字元照,號湘碧,江南太倉人。曾任廉州知府,世稱“王廉州”。王翚(1632─1717)字石谷,號清暉老人。江蘇常熟人。被稱為清初畫圣。王原祁(1642—1715)字茂京,號麓臺,江蘇太倉人。官至戶部侍郎,人稱王司農。深秋的北京,銀杏燦爛,楓葉嫣紅,正是賞玩山水的好時節。故宮博物院里,一場別樣的筆墨山水比真實風景更引人注目。從9月11日到10

    環球人物 2018年21期2018-11-14

  • 王時敏隸書探微
    書中興”現象。王時敏的隸書書法實踐在清初漢隸復興中起到重要作用,值得我們研究和探索。關鍵詞:王時敏;隸書;風格;取法中圖分類號:K24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3-0087-01明末清初,擅長隸書的書家逐漸增多,對漢代隸書進行學習與研究,對唐代以后的隸書在技法上進行撥亂反正,書壇一時出現“隸書中興”之況。王時敏諸體皆善,尤擅隸書,是這批書家中的佼佼者,因其顯赫的地位和獨特的書法風格受到時人的推崇并對后世產生重大的影響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8年8期2018-09-28

  • 知君夙有煙霞癖
    端于此,創始人王時敏就是王原祁的祖父。王時敏少年時期在董其昌的教導下參閱大量宋元名跡,從摹古人手學習繪畫。所以他始終認為摹古是繪畫的最高原則,并力追古法。他的這一思想,深刻地影響了王原祁。王原祁的早慧與天賦在《國朝畫征錄》上是如此記載的?!肮瘯r,偶做山水小幅,粘書齋壁,奉常(王時敏)見之訝曰:‘吾何時為此耶?詢知乃大奇曰:‘是子業必出我右。王時敏的子孫眾多,其中也不乏擅于繪事者,但是天賦都不及王原祁。那幅出自少年的山水,無從想象會有多么的筆精墨妙,讓王時

    醒獅國學 2018年7期2018-08-03

  • 甌江草堂明清紅金扇面精品展選集—王時敏《為子羽作山水扇面》賞析
    □ 鳳翼王時敏(1592~1680年),字遜之,號煙客,又號西廬老人、西田主人,江蘇太倉人。明朝萬歷年間相國王錫爵之孫,衡子。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進士,崇禎初以蔭仕至太常寺卿,入清不仕。姿性穎異,淹雅博物,工詩文,善書,行楷摹枯樹賦,隸追秦漢,榜書八分,為近代第一。于畫有特慧,師董其昌,所作尤窮黃公望堂奧,晚年益臻神化。為“四王”之首,創“婁東派”。煙客一生醉心子久,此圖即取法于此,布局工穩,筆墨蒼潤,呈現出濃厚的復古主義風格。畫中山川渾厚,草木華

    收藏家 2018年7期2018-07-16

  • 甌江草堂明清紅金扇面精品展選集—王原祁《青綠山水扇面》賞析
    。江蘇太倉人。王時敏之孫??滴蹙拍赀M士,官至戶部侍郎。登第后,專心畫學,熟不甜,生不澀,極富書卷之氣,王鑒見之謂王時敏曰:“吾二人當讓一頭地?!?span class="hl">王時敏曰:“元季四家,首推子久(黃公望),得其神者,惟董思白(其昌),得其形者,吾不敢讓,若神形俱得,吾孫其庶乎!”康熙時以畫供奉內廷,鑒定古今名畫,擢侍講學士,轉侍讀學士,直南書房,充《佩文齋書畫譜》篡輯官。對后世影響極大,一生臨寫黃公望,是正統派的中堅。麓臺一生醉心大癡,但并不追求形跡的相似。較黃氏之蒼潤秀逸,

    收藏家 2018年7期2018-07-16

  • 甌江草堂明清紅金扇面精品展選集—王鑒《仿范中立山水扇面》賞析
    格,與董其昌、王時敏、邵彌、楊龍友等同為“畫中九友”之一,又與王時敏、王翚、王原祁并稱四王,復與吳歷、惲壽平并稱為“清六家”,是清初傳統山水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王鑒善臨古,功力極深,“六家”中唯弟子石谷可以比肩。范中立是他極為佩服的北宋大家,臨仿亦甚多。此圖繪長林疊嶂,幽壑飛泉,蹊徑屈曲,商旅疾行,構境繁密而氣象荒寒。雖皴法布局出自范寬,而淡墨輕嵐、郁密蒼潤之勢,已然是其自家面目。據徐邦達先生所言,王氏愈到晚年畫筆益尖細嚴密,與他人愈老愈蒼拙簡率的常態有別

    收藏家 2018年7期2018-07-16

  • 古代書畫—王時敏《秋山紅葉圖》賞析
    □鳳 翼王時敏(1592~1680年),字遜之,號煙客、懦齋、西田主人、西田遺老、歸村老農、稻香庵、西廬老人,江蘇太倉人。崇禎初以蔭仕至太常寺少卿,人稱“王奉?!?。工詩文、善書畫。與董其昌、陳繼儒友善。與王鑒、王、王原祁而稱“四王”,加吳歷、惲壽平稱“清六家”,為正統山水畫家領袖人物。作為清初“四王”畫派的奠基人。王時敏的仿古創作理論與藝術實踐,不僅主導了清代文人畫的發展,推動了文人新山水畫格調的形成,而且也促進了清代宮廷畫與文人畫的合流,影響深遠直至今日

    收藏家 2018年6期2018-06-20

  • 義的代表畫家是王時敏。王時敏代表的是一個畫家群體,也是被清代皇家認可的主流畫風之畫壇盟主。王時敏,原名王贊虞,字遜之,號煙客、晚號西廬老人,江蘇太倉人,生卒年為1592-1680。他出身顯赫,祖父是明代內閣首輔王錫爵。王錫爵曾任明神宗萬歷年間文淵閣大學士,武英殿、建極殿大學士。而據王氏譜牒記載,王錫爵又為北宋真宗時期宰相王旦的后裔。王時敏的父親是王衡,一身真才實學。他在王錫爵執政期間,為避官宦出身之嫌不參加科考。明代文學家、書畫家,著有《小窗幽記》的陳繼儒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18年3期2018-04-30

  • 喜、怒、哀、樂皆是藥
    山水畫的大畫家王時敏。在他78歲高齡時,因偶感風寒,整日痰壅氣喘,咳嗽不已。一日,正在家中調養,弟子王石谷來看望他,并帶來一幅新作《溪山江樹圖》,請老師指點。當畫軸徐徐展開,但見遠處是云霧繚繞,蒼茫遼遠的山巒,接著便是茂林參差,飛瀑直瀉,楓林如火,樓臺掩映,再下就是滿目紅樹,溪水蜿蜒……王時敏見后情神不覺為之一振,竟愛不釋手。王石谷走后,王時敏整日觀賞,全身心地投入到溪山紅樹之中,不知不覺間竟忘卻了病痛之苦,咳嗽癥狀也隨之消失。王時敏欣喜之余,提筆在畫上寫

    飲食與健康·下旬刊 2018年2期2018-04-11

  • 趙孟頫“古意論”與“四王”擬古思想的比較
    “四王”指的是王時敏、王鑒、王翚和王原祁四人。王時敏出身于官宦世家,是首輔之孫、翰林之子。董其昌曾因其祖父的提攜,并受邀做王時敏的老師,王時敏因受到董其昌的繪畫指導,在畫理上也緊追董其昌的“南北宗”論,通過不斷對古代畫家的追摹,以完善自身的繪畫技法。[2]王時敏作為四王之首,對其余三人影響極大:王鑒是他的同鄉,一生專注于摹古;王翚,字石谷,號耕煙散人,是王時敏最為得意的門生;王原祁,號麓臺,是王時敏之孫,自幼受其指教,在繪畫上更加注重筆墨中的意蘊。清代“四

    文化學刊 2018年2期2018-03-07

  • 回首春風總蕭瑟 ——王時敏與蒼雪讀徹的交游
    吟詠評述,其論王時敏(1592-1680)一首云:清供松寮奉阿師,閑窗摹古日遲遲。逃名誰似山中樂,世上風波總不知。小注云:王太常贈蒼雪山水,作于楞伽山中,款云:“甲申春暮,仿大癡筆奉為蒼雪大師山寮清供?!贝嗽姷谝痪渲械摹鞍煛?,顯然也就是小注中提到的“蒼雪大師”。所詠“王太常贈蒼雪山水”,除了可知作于清順治元年甲申(1644)蘇州楞伽山中之外,詩中別無其它信息可供尋繹。檢視《王奉常書畫題跋》,有《跋自畫為蒼雪法師壽》一則,注明作于“丁亥初春”,即順治四年(

    中華書畫家 2018年2期2018-03-01

  • 平淡自如 把守正脈 ——王時敏繪畫藝術綜述
    □ 田藝珉一、王時敏生平及其畫苑領袖地位王時敏(1592-1680),初名虞贊,12歲始更名,字遜之,號煙客,別號懦齋、偶諧道人,晚號歸村老農、西廬老人,又稱西田先生、西田主人,室名掃花庵、農慶堂、稻香庵。明神宗萬歷二十年(1592)出生于南直隸蘇州府太倉州(今江蘇省太倉市),以祖錫爵蔭尚寶司丞,官至太常寺少卿??滴跏拍辏?680)卒,年八十九。王時敏幼時即穎悟異常,工詩文,善書畫,精鑒賞。著有《偶諧舊草》《偶諧續草》《西廬詩草》《西廬詩馀》《奉常公遺訓

    中華書畫家 2018年2期2018-03-01

  • 清代畫家王時敏西田別墅的造園藝術探究
    315100)王時敏是清代著名畫家,王氏家族世代為官,名人較多,在這樣的家庭熏陶下,王時敏博學多才,擅長詩文和繪畫,后來又師從大畫家董其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山水畫特色,并開創了婁東畫派。西田別墅是祖父王錫爵留下的田產,也是王時敏晚年歸隱之后的居住地,張南垣是王時敏多年的老友,也多有合作,邀請張南垣為其主持營造西田別墅來自對張南垣的信任。張南垣是當時的造園名家,營造西田別墅時,張南垣已經造園數十年,造園技藝相當成熟,并且已經形成自己的風格。張南垣造園后期講究

    藝術與設計·理論 2018年12期2018-02-11

  • 四王影響后世百余年
    是指清朝初期以王時敏為首的四位著名畫家:王時敏、王鑒、王原祁和王翚,又稱江左四王。他們在藝術思想上的共同特點是仿古,把宋元名家的筆法視為最高標準,這種思想因受到皇帝的認可和提倡,四人畫風接近,按傳統審美模式的心理定式,形成“四王”畫派,當時以正統地位雄踞于畫壇。因此被尊為“正宗”?!八耐酢敝椎?span class="hl">王時敏是“四王”繪畫的奠基人,使得“四王”繪畫延續與發展董其昌畫學思想,重文人精神,用筆以陰柔、內向為取向,恰好符合了中國文化的審美基調——溫柔敦厚、中庸內斂。不僅

    藝術品鑒 2018年11期2018-01-30

  • 明清鼎革之際文人畫家的喪亂遣懷 ——以王鑑、王時敏等的太倉文人交游圈為例
    量,尤其典型。王時敏與王鑑同聲相求,實系兩大家族的交好素有淵源,此如王時敏云:瑯琊太原同源分派,見之簡冊者非一。然吾兩家至誼實不因此,蓋自司寇、奉常兩公與先文肅、學憲以同里締交,歡好宛若同氣,一時有“四王”先生之稱,自后子孫皆以輩行齒序異世靡斁。[3]在王鑑的交游世界中,早年有董其昌、李流芳、陳繼儒等去世于易代之前的前輩友人,與他們的書畫往還,尤其是早年追隨董其昌鑒藏書畫的往昔歲月,成為銘刻于王鑑記憶中的一隅勝境。入清后,王鑑的交游圈遂局限于太倉、常州兩地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 2018年1期2018-01-25

  • 平生無所愛,唯有丹青不忘情
    大的影響。其中王時敏是當時的畫壇領袖,而與王時敏并稱的就是王鑒。王鑒的祖父是明代文學家王世貞,家學的深厚和豐富的收藏使王鑒自幼就見慣歷代名家的精品畫作,有著常人難以具備的審美和鑒賞能力。他出生在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那時的瑯琊王家還算興盛,因此幼年的王鑒表現出對繪畫情有獨鐘的天分之后,家中除了為他請來教書先生,還請來繪畫先生對他加以指點??上蹊b的父親性好聲色,加之子嗣眾多,常常揮霍無度,漸漸地,幾乎將家產揮霍殆盡。王鑒對父親的喜好很是反感,卻無能為

    百家講壇(紅版) 2017年8期2017-10-20

  • 賞畫療疾
    目的。清代畫家王時敏,古稀之年也曾經患過咳嗽之疾,整天咳嗽不止。他的學生王石谷見老師服用所有的藥餌都沒有效果,便仿照元代畫家王蒙畫了一幅《溪山紅樹圖》送給老師。王時敏玩味數日,咳嗽氣急的癥狀竟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了,高興之余,便在這幅畫上題了一段話:“余時方苦咳,得此飽玩累日,霍然失病所在,始知昔人檄文愈頭風,良不虛也?!碧拼L畫家張彥遠指出:“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與六籍功同?!鼻宕酿B生學家李漁在《芥子園畫譜》的序中,也說到自己一病經

    中醫健康養生 2017年10期2017-10-10

  • 學藝有傳承,開宗要創新
    薦給了畫壇領袖王時敏。有了這樣兩位名滿天下的老師指導,王翚對于繪畫創作更加認真勤勉。順治十年(1653年),王翚21歲,他的畫作已頗有大家風范。當時王鑒出門遠游,就由王時敏帶著王翚開始飽覽大江南北的景色,并走訪知名的書畫家、收藏家和鑒賞家。在這期間,王翚結識了惲南田父子等人。春日的武進(今屬江蘇常州),雜花馨樹競爭相綻放,王翚就在這時前來和好友相聚了。明窗凈幾的書齋里有茶香輕裊,陽光將一枝花影映于軒窗,此情此景無不讓兩個丹青高手有了創作的沖動。于是,好客的

    百家講壇(紅版) 2017年7期2017-09-16

  • 平生無所愛,唯有丹青不忘情
    大的影響。其中王時敏是當時的畫壇領袖,而與王時敏并稱的就是王鑒。王鑒的祖父是明代文學家王世貞,家學的深厚和豐富的收藏使王鑒自幼就見慣歷代名家的精品畫作,有著常人難以具備的審美和鑒賞能力。他出生在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那時的瑯琊王家還算興盛,因此幼年的王鑒表現出對繪畫情有獨鐘的天分之后,家中除了為他請來教書先生,還請來繪畫先生對他加以指點??上蹊b的父親性好聲色,加之子嗣眾多,常常揮霍無度,漸漸地,幾乎將家產揮霍殆盡。王鑒對父親的喜好很是反感,卻無能為

    百家講壇 2017年15期2017-08-30

  • (秋山圖)小傳
    接著又對身邊的王時敏說:“你一直崇拜黃子久,把他看作是宗法師!所以,這幅畫別人看到看不到都可以,你一定得看看?!?span class="hl">王時敏,號奉常、煙客,是董其昌的學生,聽了老師這話,忽地站了起來,詫異道:“第一次聽老師說起,竟還有這事?我一定去瞻仰瞻仰。如果真是這樣,我就把它買回來!”而后要了個地址,帶著老師的引薦信,背著現金,年輕氣盛的奉常直撲鎮江張家。風塵仆仆到了鎮江這戶人家,院子倒是挺大,可滿院的雞鴨狗屎糞、稻草破筐隨處扔……連個下腳的地方都沒有,頓時傻了眼,狐疑道:

    中國美術 2017年1期2017-07-04

  • 取“山高水長”如何?
    原祁自幼隨祖父王時敏學畫,孩提時代已經顯露出來的藝術才華更是讓祖父對他寄予厚望,以至29歲考中進士后王時敏對他告誡道:“汝幸成進士,宜專心畫理,以繼我業?!?進士是科舉的最高功名,凡進士及第者都以仕進為光明前程,王時敏卻不以仕進為勉,而是希望孫子在繪畫上“以繼我業”,這在古代文人中極少見。王原祁出身仕宦名門,其高祖(祖父的祖父)王錫爵乃明嘉靖四十一年進士(會試第一,廷試第二),官至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曾祖王衡則是明萬歷二十九年進士(廷試第二),翰林院編

    中國收藏 2016年11期2016-12-27

  • 王鑒 《仿趙孟頫山水軸》
    宣告結束。他與王時敏相仿,在明清交替之際,由“兼濟天下”的官員變為“獨善其身”的文人。王鑒一生傾心于繪畫,如他自述所言:“余生平無所嗜好,惟于丹青不能忘情?!彼缒暧啥洳H自傳授,并以子侄輩與年長6歲的王時敏相交。因此,他的學畫道路就是沿著董其昌、王時敏注重摹古的方向發展的。其山水遠法董源、巨然,近宗趙孟頫及元四家,運筆出鋒,沉著古逸,墨色清潤,皴法周密,渲染精心,在吸收并轉化古人的筆墨結構中形成了自己的山水畫語言。在山水畫創作上,他間作青綠重彩,亦能秀

    老年教育 2016年10期2016-11-23

  • 探析王時敏山水畫的藝術特色
    王時敏,“清初四王”之一,在清代畫壇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他注重摹古,學習宋元時期繪畫的筆墨和意趣,他的繪畫師承明代董其昌,也學習元代黃公望的繪畫技法。王時敏一生留下許多仿古作品,他的畫作臨習古人筆墨意趣,表現文人畫的意境,形成了具有個人風格的藝術形式。對后世影響深遠。王時敏,清初畫家,字遜之,號煙客。與清初畫家王鑒、王翚、王原祁合稱“四王”,再加上畫家吳歷、惲壽平合稱“清初六家”。王時敏是“四王”之首,又開創“婁東派”,工詩文,畫山水,也作花鳥,是清代著名山

    現代裝飾·理論 2016年4期2016-04-14

  • 幽谷蒼蒼擁煙樹 已是人間最高處—婁東畫派
    今天。這就是以王時敏、王原祁、王鑒為核心的“婁東畫派”?!悍鍩熿\圖扇面 紙本設色 16.1×50.9cm 1732年 王昱 南京博物院藏此畫為具有重彩寫意筆法的山水作品,右半部層巒疊嶂占據絕大部分畫面,叢林茂密,屋舍沿溪岸排布;左半部空間頗為開闊,溪水流淌、遠山重疊。全畫以淡墨濕筆勾出輪廓,以大、小披麻皴略作皴擦后,即以赫石、花青、石綠等色混合水墨進行皴染,遠山、屋舍、叢樹施以花青,以大小渾點、米點點苔,叢樹以石綠、翠綠、花青等敷施枝葉,筆法文秀沉實,墨

    讀者欣賞 2014年3期2014-07-03

  • 王時敏繪畫作品的市場價值
    紀事鈔》中,對王時敏在“四王”中的地位及影響做了如此精辟的論述:清初被譽為畫壇領袖的王時敏,其筆墨特征及師古而形成的新風格直接影響了他的后輩,即王鑒、王翚、王原祁等人。其傳世作品有《仿山樵山水圖》、《層巒疊嶂圖》、《秋山圖》、《雅宜山齋圖》等。除了作品本身技藝外,個人的地位與貢獻也決定了其繪畫作品的價值。無論是在古代亦或是當今的藝術市場中,王時敏書畫的價格都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成為收藏家們不可多得的珍品。藝術風格與特點王時敏可謂是董其昌最忠實的追隨者,繪

    藝術品鑒 2014年1期2014-02-20

  • 書畫延年(十三)臥游山水 神往太虛
    !明末清初畫家王時敏(1592~1680年)是清初“四王”(另三位是王鑒、王翚、王原祁)之首,愛好書畫成癖。家里雖已收藏有不少書畫,但遇到名跡,仍不惜重金購買。每得珍品,即閉門對之沉思,瞠目不語。有所賞會?!皠t繞床大叫,拊掌跳躍,不自知酣狂也!”他不但欣賞古畫,對同時代作家乃至后生小輩的佳作也很欣賞。王翚(1632-1720年)比王時敏年輕40歲,但他的《溪山紅樹圖》(圖2)上有王時敏的長題:“石谷(王暈)此圖雖仿山樵(王蒙),而用筆措思全以右丞(王維)為

    收藏 2013年1期2013-04-27

  • 王時敏的山水畫藝術風格及歷史地位
    汪卉摘要:王時敏為四王之首,開創了“婁東派”,與另三王之間關系密切,在繪畫具有自己的獨特的風格。他提倡“師古人”,自己一生也勤奮摹習古人的作品,為自己奠定了良好的繪畫基礎。本文主要通過論述清初“四王”之間的關系、王時敏的師承淵源及繪畫風格等問題具體展開分析王時敏的畫風。并采用文獻考證、比較研究、科學辨證、列舉實例等方法展開具體的論述。關鍵詞:王時敏;山水藝術;風格特征作者簡介:葉楓(1985-)女,江西九江人,助教,學士,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團委教師。研究

    青年文學家 2012年13期2012-08-30

  • 一超直入:王繪畫風格的抉擇
    摹古”潮流。從王時敏到王原祁跨時105年,四王終生從事摹古學習,才能集大家而成。阮璞說:“王一生之繪畫活動,上起康熙十年以前,下迄康熙五十六年,正是此‘國初之學大’之運會,其畫學之趨向所在,盡人皆知乃為‘集宋元之大成,合南北為一手’,此非所謂‘國初之學大’而何!”劉綱紀認為:“四王”這一藝術流派是清王朝康熙時期的文化政策、文化趨向的產物,并“成為清朝統治者所嘉許的正宗”[3]。二王時敏的祖父王錫爵是明代萬歷年間的內閣首輔,其父王衡是萬歷二十九年的進士,官至

    藝術評論 2011年9期2011-11-15

  • “四王”的悲哀
    雜志社副主編。王時敏,字遜之,號煙客,又號西廬老人、西田主人,太倉人。明萬歷二十九年進士,崇禎初,以蔭官太常。入清不仕,歸隱鄉村。姿性穎異,淹雅博物,工詩文,善書,行楷摹枯樹賦,隸書追秦漢風,榜書八分,為近代第一。于畫有特慧,少時即與董其昌、陳繼儒縱覽古今,闡發幽奧,執輦以游,揚推畫理,得真源嫡傳。家富收藏,嘗擇古跡之法備氣至者廿四幅,裝成巨冊,以供???。故凡布置設施,鉤勒斫拂,悉有根底。所作尤窮黃公望機理,晚年益臻入化。所畫功力精到,頗得深沉渾穆之趣?!?/div>

    名作欣賞 2011年36期2011-08-15

  • 柳詒徵改編《太倉太原王氏宗譜》的問題
    清代畫壇領袖的王時敏,其祖孫、父子、叔侄繼承關系錯綜復雜,柳詒徵引用《太倉太原王氏宗譜》,予以簡化,產生問題。本文依據第一手資料,恢復歷史本來面貌,主要是澄清了王時敏、王原祁在血統上是祖孫、在宗法上是叔祖侄孫的雙重關系,治清畫史者不可不知。王時敏;王原祁柳詒徵是最早提倡研究家譜者之一,曾撰《族譜研究舉例》論文,刊于《國學圖書館第四年刊》(收入《柳詒徵史學論文續集》)。在這篇論文中,他將王祖畬所輯《太倉太原王氏宗譜》(寫本),改編為圖表(以下簡稱“柳編《王譜

    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年1期2010-12-2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