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時敏蒼茫渾厚山水畫藝術探析

2020-04-10 11:08馮麗
戲劇之家 2020年9期
關鍵詞:王時敏山水畫

馮麗

【摘 要】蒼勁渾樸是王時敏作品的主要藝術風格,這一風格的形成受眾多因素的影響,通過王時敏的時代背景和師承關系,再結合王時敏的繪畫作品,并對他作品中的山水樹石單個要素的筆墨、疊加等進行細致研究,較為系統、全面地探析王時敏是如何表現蒼茫渾厚的,通過闡述,讓更多的人了解王時敏的同時,從他的山水畫藝術中汲取精華,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

【關鍵詞】王時敏;山水畫;蒼茫渾厚

中圖分類號:J2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9-0131-02

一、王時敏的背景淵源

(一)時代背景

清初至乾隆年間,因統治者實行閉關自守和文化專制的政策,使明中期以來突破傳統的解放觀念,在清代失去了滋潤生長的土壤。即便如此,藝術的傳統并沒有因為兩個朝代更換而中斷,卷軸畫延續元、明以來的發展趨勢,文人畫風靡,山水畫勃興,大多畫家繼承明末文人畫傳統。王時敏就是這一時期著名的畫家之一。

王時敏,初名王虞贊,后改名時敏,字遜之,號煙客,江蘇省太倉縣人。王時敏出身仕宦之家,明末以祖蔭官至太常寺奉常,人稱“王奉?!?。他是清代畫壇領袖,居“清四王”之首,同時開創了“婁東畫派”,對清初一代畫風影響深遠。其晚年隱歸,朝夕臨摹潛心研究繪畫與創作,身在官位二十多年,各地奔波,從而有機會飽覽祖國名山大川,觀賞各地名畫真跡,為他的山水畫創作積累了素材。他的代表作有《仙山樓閣圖》《南山積翠圖》《仿大癡山水圖軸》等。

(二)師承關系

王時敏師承董其昌,師法黃公望,少時就極為聰穎,祖父王錫爵囑托董其昌對其進行指導,創作了繪畫入門的畫稿即《課徒稿》。受董其昌的影響,王時敏少年便從摹古開始,因家里名畫收藏豐富,方便王時敏深入鉆研宋、元傳統的筆墨畫法。王時敏對黃公望頂禮膜拜,對其作品中干枯的筆墨和渾厚瀟灑的畫風學習最下功夫。到了晚年時期,王時敏畫風日益成熟,他追求用筆本身的變化,形成了用筆求“毛”的獨特風格,要求有枯有潤,有蒼有秀,淡墨干筆皴擦,濃墨加濕渲染,老辣蒼茫,墨法淳厚,從而形成了蒼茫渾厚的山水畫風。

二、蒼茫渾厚的畫風表現

(一)用筆虛實的結合

中國畫對空間的處理為虛實相生,因“虛”得“實”,無景處皆反得其妙。畫面中必須要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這樣才能顯現出畫面中用筆的輕重、墨色的濃淡、布景的疏密等?!断缮綐情w圖》是王時敏75歲時給陳靜孚的母親所作的祝壽圖??v觀整幅畫,峰巒重疊,樹木蔥郁,細泉長流,勁松挺立,山谷隱約有幾間草舍。近景的兩株粗壯茂盛的參天巨松,帶有長青不老的美好寓意。遠景山石布局繁密,林木茂盛蔥郁,丘壑之上點苔細密,著為緊實。在用筆方面,干筆飛白處為虛,王時敏以線條的“松”“澀”來表現出“毛”的感覺,用筆求“毛”從而就會有“飛白”,例如山峰側面的長短披麻皴筆法輕松,運用“飛白”來體現山巒的虛,以焦墨皴擦的細密點苔為實,每座山頂都以一虛一實的節奏,共同表現出山巒的蒼茫。樹干筆法較“毛”,反之樹葉筆法較“實”,這一虛一實相得益彰,把林木的蒼厚同樣表現得淋漓盡致。近景的焦墨點苔細密濃厚與遠景橫向的淡墨點苔也形成了一種虛實對比,山石、點苔、林木之間虛實對比使整幅畫面有了蒼茫的感覺。

(二)深遠平遠的運用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蓖鯐r敏注重將每座山峰的平遠與深遠的空間感完美表現出來,以峰巒如柱的山峰表現平遠,以山谷林木的疊加來體現深遠,如此,更加能體現出自然山川的蒼茫雄渾?!断缮綐情w圖》遠眺為層疊的峰巒山嶺和覆頂的林樹,中觀是高山流出的溪水低匯成河,山林環抱中間隱約可見幾座樓閣,壓軸近景為兩株巨松,層次分明,布局得當。此幅畫作中以重巒疊嶂的山嶺、繁密茂盛的林木和時隱時現的深溪等景象的交替組合來增加山勢的深度。沿著溪流的探索,幾經曲折才能在山坳的深處窺見幾處樓閣,由此塑造了一個深邃莫測的深遠空間。仔細觀摩這幅作品,山前的石塊與山后的林木展現出山體的平遠,自近景而望遠景猶如千里遠,遠景中霧鎖煙迷,使畫面更具高遠與深遠之感的同時產生了虛實對比,使全圖籠罩在朦朧飄逸的氛圍之中,將蒼茫大地之感展露無遺。

(三)墨色層次的變化

國畫傳統上有墨分五色之說,“運墨而五色具”,即墨色的變化,分為“干濕濃淡焦”五種,加上“白”就是“六彩”。在一幅山水畫里,即使運用單一的墨色也能使畫面產生豐富的墨色層次變化。在王時敏的山水畫作品中,墨色濃淡干濕,皴擦點染結合并用,對山石的處理方面,用披麻皴皴擦以后又進行橫向皴擦,呈現出蒼健渾厚之感。同時又將黃公望這種干筆渴墨、層層積染的技法根據自身的需求發展到了一個新高度,圓潤的用筆,淳厚的墨色,干濕之中又有自己的變化?!断缮綐情w圖》的筆墨以黃公望為宗,點苔細密,皴筆干濕濃淡相映襯,皴擦點染并用,筆法規整有序。王時敏在這幅作品中以淡墨來勾山石巨松以及山間茅舍的輪廓結構,以淺降的表現手法來描繪剛毅挺拔的巨松。這兩株松樹的針葉前尖后鈍有力度,在淡墨的針葉之上再疊加重一層的墨色,層層加深,層次井然,使這兩株巨松顯得蒼勁渾厚,給人以長青不老、郁郁蔥蔥的感覺;樹干以淡墨魚鱗皴表現,厚重古樸;枝干多變,以重于樹干的墨色來勾勒枝干,同樣以魚鱗皴皴擦,豐富而厚重;山石的皴擦以干筆淡墨與長短披麻皴相結合,淡墨著手,層層皴染,凹處密,凸處疏,點苔不僅細密還有墨色的變化,近景處的點苔墨色淳厚,遠景處的點苔用筆較虛,墨色稍淡,這就是所謂的淡皴濃點。墨色有層次的變化,山石有凹凸的結合,使整幅畫面更具渾厚之感,可見他每次運筆都是在為后一筆進行鋪墊。

(四)丘壑林木的疊加

“山以水為血脈,以草木為毛發,以煙云為神彩?!薄皽喓瘛背擞霉P墨的干濕濃淡來表現外,亦可以用畫面中所畫丘壑林木的疊加與穿插來增加畫面的“厚”,而豐富的畫面內容同樣可以表現出“渾”。王時敏雖然在構圖上很少有變化,但每幅作品的內容都極其豐富,大多以丘壑林木的疊加展現出中國山水的廣袤無垠?!断缮綐情w圖》采用的是全景式構圖,巨松突出,山勢重疊;山谷中茅屋草舍數間,點出文人逸趣。遠景是連綿的山嶺,水溪從山谷中汩汩流出,流到低處匯成一條大河,在山水林木的環抱中隱約可見幾間稀疏的茅舍;中景是疊加的山石和郁蔥的林木,叢樹以密為主,以疏為輔;近景則是兩顆生長在小土丘上的蒼勁挺拔的巨松和多株小樹,以及交錯的石塊;遠景中的每座山頂都疊加大小不一的密集石塊,與墨色淳厚的點苔相呼應,展現出每座山的渾厚。山之間同樣有林木的疊加,每簇林木之間錯落有致,有前后高低的變化和空間的對比,于此就有了距離和厚重感。近景的兩棵巨松一前一后、一高一低,錯開了距離,枝干錯綜復雜的同時也有前后的區分,密密麻麻的針葉、樹干的魚鱗皴,將巨松的蒼勁渾厚刻畫得淋漓盡致。這幅畫中的每一組物體的組合與穿插都恰到好處,呈現蒼茫渾厚的藝術風格。

三、蒼茫渾厚藝術畫風的影響

王時敏積累了深厚的筆墨功夫,在運筆、線條等方面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在董其昌所倡導的“揚南宗,抑北宗”“以淡為宗,筆墨至上”的文人畫理論影響下,逐步發展壯大起來一批畫家群體,可以說王時敏的出現為“婁東畫派”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其作品用筆圓潤,重視筆墨,墨法也是層層疊疊,筆墨在作品中表現出蒼茫渾厚、超逸蕭散的藝術風格,對其孫王原祁畫風的形成影響甚大,在整個清朝畫壇占有統治地位,并對后世的正統派影響很大。

參考文獻:

[1]俞劍華.中國繪畫史(下)[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2.

[2]王時敏作品[M].西安:陜西美術出版社,1997.

[3]鄭曉敏.王時敏筆墨語言特征及對清初畫壇的影響[J].美術向導,2007.

[4]李普文.王時敏早期畫風探析[J].貴州大學學報,2009(6).

[5]李普文.王時敏晚期畫風探析[J].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09(12).

猜你喜歡
王時敏山水畫
我來打開山水畫
王時敏:集古之長,乃為大成
王時敏南園的造園藝術探析
山水畫的寫生觀及價值初探
中國山水畫的成熟
王時敏畫像考
尊古以求復興的王時敏
王時敏隸書探微
室內山水畫最養人
老年教育(2016年10期)2016-11-2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