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默權

  • 安全事故的行政調查
    保護被調查者的沉默權等合法權益。關鍵詞:安全事故 行政調查 事故預防調查 正當程序 刑事偵查 沉默權中圖分類號:D91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039-(2022)05-0139-152安全事故總是會不可避免地發生。為了查明事故真相、發現事故原因,防止事故再次發生,對事故展開調查十分必要。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多難興邦”,必須輔之以學習機制,制度化地轉換落在實處。事故調查在調查的主體、調查的程序、調查結果的應用等方面都存在多種可能

    東方法學 2022年5期2022-05-30

  • 我國構建沉默權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我國法學界對沉默權制度的摸索始于首次修改《刑事訴訟法》前,當時肯定了沉默權制度在人權保障方面的積極意義,但對引入該制度則持否定意見。隨著法治進程的深入,認為我國應建立沉默權制度已成為主流觀點。我國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禁止非法收集證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其中“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是2012年的新增內容。至今,學者們對該條文的理解,尤其是其與沉默權為何種關系仍有爭議。主流觀點認為,該法條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21年3期2021-02-13

  • 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域外借鑒與國內實踐反思
    ;程序正義 ;沉默權一.非法證據排除規則(一)概念偵查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通過違反法律程序的方式獲得的證據為非法證據。在刑事訴訟中,此類證據不得在刑事審判中被采納,若采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或非法程序收集的言辭和實物證據,應當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二)法律地位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具有相當濃厚的刑事訴訟法的色彩,它屬于程序公正。很大程度上,此項規則是我國法治現代化進程中逐漸開拓眼見,吸取國外法學先進經驗的重要里程碑。2012年刑訴法中對非法證據排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10期2020-09-10

  • 論無罪推定原則的內涵
    押 證明責任 沉默權 正當程序無罪推定原則是一種法律預先設立的假定,不需任何基礎事實的成立就可以認定無罪這一推定事實的存在。西方國家的無罪推定原則最早可以追溯到猶太教圣經之《申命記》,記載了追訴人通過正當程序搜索相關證據證明被追訴人有罪。1996年,我國修訂后的刑事訴訟法亦明確規定:“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边@標志著我國吸收了無罪推定原則的核心內涵。此外,筆者認為無罪推定原則的涵義還涉及到以下三項基本內容:1關于舉證責任意義上的無罪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0年14期2020-08-10

  •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視域下我國沉默權制度的本土化構建
    6237)一、沉默權制度的發展脈絡(一)從消極沉默權到積極沉默權沉默權制度的發源地是英國。從13世紀開始,被告人需要在訴訟程序開始前進行宣誓,保證如實回答審判中的所有提問,否則將被判有罪并處以刑罰。1638年的“李爾本案”中,平等派領袖李爾本因拒絕宣誓被星座法院收監關押并處以嚴重的刑罰①,這一判決受到了議會和清教徒的強烈抗議,1641年,星座法院被正式廢除,宣誓程序隨之取消,李爾本案因此被視為是沉默權制度的起源。1688年,在著名的“詹姆斯二世訴七個主教案

    甘肅開放大學學報 2020年5期2020-03-03

  • 論刑事訴訟中沉默權制度及本土化構建
    琪 顧興斌一、沉默權的理論發展與歷史沿革沉默權屬于一項訴訟權利,是指在當事人面對司法部門工作者詢問的過程中,具備拒絕回答的權利。沉默權制度是指嫌犯或被告者在參與刑事訴訟期間,面對司法機關的訊問時,無義務自證其罪,有保持沉默、拒絕回答訊問,不能因犯罪嫌疑人拒絕回答、保持沉默就對其作出不利的法律推定的制度。沉默權作為西方刑事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制度,歷經了確立、盛行、限制等階段,并日趨成熟。隨著人們對人權觀念的認知不斷深入,沉默權逐漸受到世人關注[1]。在封建社會

    文化學刊 2019年6期2019-12-27

  • 沉默權制度中國化研究
    張寧宇摘 要:沉默權設置的目的在于保證程序正義的充分實現。從程序正義的角度出發分析沉默權制度在訴訟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具體包括減少發生刑訊的可能性、第三人的監督、提供法律幫助、平衡訴訟結構;立足于中國司法實踐,闡述沉默權制度在我國的立論基礎,從政策導向、立法現實和法治現狀三個維度進行分析;最后就如何建立中國本土化的沉默權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議。關鍵詞:沉默權;程序正義;制度建議中圖分類號:D9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19)

    理論觀察 2019年7期2019-10-22

  • 沉默權”的中國化
    王茜摘 要:沉默權是西方刑事活動中的重要內容,其經歷了從產生到限制的發展過程,正在變得越來越成熟。面對沉默權,我們需要對其本質內涵進行深入的了解,也要根據探討來發現沉默權帶給刑事司法的影響和優劣勢。當前沉默權這一字眼并沒有出現在我國的立法當中,對于沉默權原則的態度也是不夠明確,那么“沉默權”如何走進并全面深入滲透到中國,貫徹刑訴法“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并行的目的,要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結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分析實現“沉默權”中國化的合理性因素

    學習與科普 2019年27期2019-09-10

  • 從章瑩穎案看中美刑事程序差異
    詞:逮捕條件;沉默權;延期審理;打擊犯罪;保護人權震驚中美的訪美學者章瑩穎綁架案一度引起國內外的高度關注,在留學生人群的恐慌和國內群眾對事件各個方面的熱烈討論中,美國刑事司法程序又一次被帶到了中國大眾的視野中。隨著案件的推進,中美兩方對此類刑事事件的處理方式的不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討論。本文就從這個案件出發來比較一下中美兩國在對待這類刑事案件時的處理方法。一、事件回顧我們先簡單梳理案件發生至今所涉及的情節構成的時間線。2017年6月9日章瑩穎在前往當地租房機

    青年生活 2019年6期2019-09-10

  • 論無罪推定原則價值
    定;疑罪從無;沉默權;非法證據排除無罪推定原則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經過多年的理論發展和法律實踐,被很多法治國家所接受。法治國家的刑事訴訟制度一般被認為是這個原則從承認一個國家的無罪推定原則的程度,可以看出該國的合法化程度,以及該國對人權的重視程度。近年來,中國的合法化進程不斷加快,2012年“刑事訴訟法”深化了無罪推定原則的概念。明確規定上訴人應當承擔有罪證據責任,確立非強制性供述原則,完善規定和處罰標準,鞏固完善。無罪推定原則保障了司法公正,對保護人權和

    職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9年4期2019-08-11

  • 淺議我國對禁止酷刑的立法實踐
    法;精神酷刑;沉默權1984年12月10日通過的《禁止酷刑公約》對酷刑的概念首次作以明確詳細的規定:“‘酷刑是指為了向某人或第三者取得情報或供狀,為了他或第三者所作或涉嫌的行為對他加以處罰,或為了恐嚇或威脅他或第三者,或為了基于任何一種歧視的的任何理由,蓄意使某人在肉體或精神上遭受劇烈疼痛或痛苦的任何行為,而這種疼痛或痛苦是由公職人員或以官方身份行使職權的其他人所造成或在其唆使、同意或默許下造成的。純因法律制裁而引起或法律制裁所固有或附帶的疼痛或痛苦不包括

    科學與財富 2019年24期2019-08-06

  • 無罪推定的含義與刑事訴訟法的完善建議
    別從給予被告人沉默權、細化證明標準等方面,就如何完善刑事訴訟法中無罪推定提出幾點建議。關鍵詞:無罪推定;刑事訴訟法;沉默權;人權保障中圖分類號:D925.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18-0195-01一、無罪推定的內涵刑事訴訟過程本質上可以看作是公權力與個人權利對抗的過程,而被告人則明顯處于被動地位。無罪推定作為一種保證被告人正當權益的有效機制,應當貫穿于刑事訴訟的整個過程中。無罪推定的內涵主要包括

    經濟研究導刊 2019年18期2019-08-01

  • 有限沉默權在中國刑事司法制度中的思考
    陸玉龍摘 要:沉默權是涉嫌刑事犯罪人防御權,人格權的重要體現,也是對國家司法權力的制約,是現代法治國家刑事訴訟程序正當與文明的象征。隨著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法治文明的進步,對人權問題的進一步重視,筆者就如何構建有中國特色的有限沉默權制度提出理性思考。關鍵詞:沉默權;刑事司法制度;思考中圖分類號:D91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02-0223-01一、沉默權的內涵沉默權,是指在刑事訴訟程序中,涉嫌刑事犯罪的人享有意思自由

    法制博覽 2019年1期2019-05-13

  • 我國沉默權保障改革路徑初探
    益完善,特別是沉默權早已成為法學界的熱議話題。在憲法的保障人權的核心價值下,沉默權將會得到更加明確的確認和獲得法律認可。以憲法的修改實際為出發點,我國的憲法對于保障人權的定位日益明確。以憲法為視角闡述沉默權的價值和在中國建立沉默權制度的需要,探討中國沉默權制度的發展對策,以保障律師會見權為前提的沉默權保障路徑具有可行性。律師會見權與沉默權權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特別是在當前我國公民對法律意識薄弱的背景下,沉默契的保障路徑之一更應該依賴于律師會見權,通過保障律

    智富時代 2019年3期2019-04-30

  • 沉默權與偵查訊問
    摘 要 沉默權是法律賦予犯罪嫌疑人的一種特殊權利,其實質是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格尊嚴的尊重并且確保其自愿作出供述。訊問權則是法律賦予偵查人員的特殊權利,是在刑事訴訟中偵查人員為了揭露犯罪、查明案件真相,從而達到保障人權、追求訴訟公正的目的所采取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沉默權使得犯罪嫌疑人可以逃避偵查人員的訊問,導致口供的獲取難度增加,使偵查訊問工作面臨被迫中止的窘境,妨礙了偵查人員及時有效的揭露案件的客觀事實真相。關鍵詞 沉默權 偵查訊問 沉默權制度一、偵查訊

    經營者 2019年2期2019-04-29

  • 沉默權制度確立的必要性
    王鈞禾摘要:沉默權,最初形成于英國,是由“任何人不受強迫自證其罪”發展而來,其后逐漸被多數國家所確認,但中國至今為止,這一制度一直缺失。本文從程序正義、司法理念、無罪推定、人權保障等視角出發,論述了在刑事訴訟中建立沉默權制度的必要性。沉默權制度的建立,不僅有利于避免刑訊逼供,而且更有利于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關鍵詞:沉默權;程序;理念;人權;必要性一、從刑訊逼供案件看我國建立沉默權制度的必要性趙作海等冤案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以猜定的方式確定

    科學與技術 2019年3期2019-03-05

  • 我國沉默權制度的設立建議 ——以英美沉默權制度為借鑒
    況,本文選擇了沉默權制度作為切入點,以沉默權的角度來進行闡述,對于沉默權制度的價值的正確理解,有助于我國進一步對人權問題的更好把握。筆者先描述了沉默權制度的現狀,再回顧了世界具有代表性國家的沉默權狀況,最后提出了我國確立該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建立該制度的必要措施。一、沉默權制度在我國的發展現狀(一)沉默權制度在我國的歷史沿革沉默權具有道德上和訴訟上的合理性和目的性,并且在世界各國的刑事訴訟法上都予以確認。但是我國自古以來在立法上和司法程序上都認為被告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9年1期2019-01-20

  • 法治視野下沉默權制度建設
    改革的進程中,沉默權應該納入刑事訴訟立法中,作為一項具體制度確立下來。本文通過詮釋沉默權內涵,剖析在我國刑事訴訟中設立沉默權制度的必要性,從而探索建立中國特色的沉默權制度,順應法治改革,提高刑事訴訟文明進步程度。關鍵詞:沉默權;法治;建設;中國化中圖分類號:D92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8)29-0157-02一、沉默權內涵詮釋沉默權,是刑事訴訟中的一項訴訟權利,通常是指特定主體的人在接受司法機關辦案人員問話或者提問時,有

    法制博覽 2018年10期2018-11-29

  • 基于沉默權的法理學分析
    益完善,在對于沉默權的構建方面也成為法學界討論的熱烈話題。對于沉默權的有限變革,并沒有造成取消沉默權趨勢,在我國進行構建沉默權在未來的法律體系建設當中是比較重要的,也是有著其必要性的。本文先從法理學角度對沉默權的價值體現以及在我國構建制度的需求加以闡述,然后探究沉默權制度在我國構建的發展措施。關鍵詞:沉默權;法理學;價值中圖分類號:D91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8)29-0231-01沉默權在西方發展有著很長歷史,而在我國

    法制博覽 2018年10期2018-11-29

  • 沉默權制度的價值及其配套制度的完善
    殷賢康摘 要 沉默權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項基礎性權利,它在保護被告人合法權益、限制國家公訴權以及維護刑事訴訟對抗制等諸多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試圖通過對沉默權基本概念以及訴訟價值的研究來闡述完善沉默權配套制度的重要舉措,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沉默權保障提供法律制度上的支持,同時為我國建立和完善沉默權制度作出構想。關鍵詞 沉默權 無罪推定 訴訟價值 證據中圖分類號:D90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

    科教導刊 2018年26期2018-11-09

  • 淺談新刑訴法中沉默權的確立及實現
    有很多的國家將沉默權作為公民的一種憲法權利寫入了法律條款。我國在2012年做刑事訴訟法新修訂的時候將“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條款進行了加入,這標志著沉默權第一次被寫入成文法。文章對新刑訴法中的沉默權確立和實現做具體的分析,旨在更加清楚的認識沉默權。關鍵詞:新刑訴法;沉默權;確立沉默權作為公民的一種基本權利在大多數國家得到了認可,其中最為典型的便是美國。在美國法院來看,強迫一個人自證其罪是違反正當程序的行為,所以美國在不斷的法律修正案中對此權利進行明確

    職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8年9期2018-11-01

  • 淺談證人特權規則
    親親相為隱” 沉默權 刑事訴訟作者簡介:黃藝、楊旭東,西北民族大學。中圖分類號:D92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6.164但凡知曉案件切實情況的人,都是證人,都有義務作證,這是當今各國廣泛適用的原則。我國《刑事訴訟法》第60條第1款明確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庇纱丝梢?,證人作證的義務已經上升到法律層面,由法律對證人的作證義務加以規定。證人出庭作證具有兩方面的要求:一是

    法制與社會 2018年17期2018-08-13

  • 關于我國沉默權制度的探究
    本文將視角轉向沉默權制度,希望借鑒美國沉默權制度的精華部分來構建中國沉默權制度體系,通過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沉默權來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預防刑事錯案的發生。關鍵詞沉默權 權利保障 錯案預防一、沉默權制度概述(一)沉默權制度的概念沉默權制度的基礎是沉默權,沉默權顧名思義就是不說話的權利,這是憲法中言論自由的權利延伸。我們公民有說話的自由也有不說話的自由,因此犯罪嫌疑人接受訊問的時候,有權對案情保持沉默。沉默權源于英國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保護的相關規則,各個

    法制與社會 2018年8期2018-07-31

  • 中國關于沉默權的研究與適用
    鄭亞君摘要:沉默權是現代法治國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否真正享有辯護權的基礎所在。本文通過追溯沉默權的歷史,論證我國設立沉默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討我國設立沉默權制度的模式,保障人權,保障被追訴人的程序權利,實現訴訟中的力量均衡,最終完善我國的司法改革和實現司法公正的目的。沉默權作為現代法治國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國理應設立沉默權。一、沉默權的定義及起源(一)定義:大體來說,沉默權有廣義和狹義的兩種理解。廣義上,沉默權

    東方教育 2018年7期2018-05-26

  • 探析沉默權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制改革的要求,沉默權制度的確立有其現實意義和必要性,雖面臨使得案件難以偵查以及降低訴訟效率的難題等,但通過對沉默權的合理設計和各種制度的完善,使沉默權在中國發揮其最大的作用。關鍵詞:沉默權;人權;訴訟效率;公平正義中圖分類號:D9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8)08-0093-02作者簡介:季袁藝(1998-),女,漢族,江蘇蘇州人,江蘇師范大學法學院,2016級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刑法、刑事訴訟法。2012年《中華人民

    法制博覽 2018年3期2018-04-23

  • 程序正義視野下的沉默權制度
    牛丹彤摘要:沉默權是保障人權的有效制度,廣泛應用于西方各國,但在我國的刑事訴訟中法卻沒有明確的規定。因此在我國是否引入沉默權制度一直是一個焦點問題,并且如何引入適合我國國情的制度也值得討論和分析。雖然我國不存在沉默權制度,但無罪推定原則中給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的權利,不可否認其充分體現了程序正義。因此沉默權制度的確立有助于保障基本人權,實現訴訟中的控辯平衡,他是實現程序正義的基本保證。關鍵詞:沉默權;程序正義一、沉默權的起源與發展沉默權是保障人權的體現

    職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8年2期2018-03-29

  • 淺析犯罪嫌疑人偵查訊問中的司法公正問題
    人 權益保護 沉默權 司法公正一、犯罪嫌疑人偵查過程存在的公正問題(一)偵查階段中犯罪嫌疑人得不到律師的有效幫助偵查階段中犯罪嫌疑人獲得律師的幫助權存在一定缺陷,代表國家的控訴方力量強大,他們擁有強制偵查權,被追訴方卻處于弱勢,不僅缺乏國家強制力作為收集自己無罪證據的后盾,在經濟上也無法與享有充分司法資源的控訴機關相抗衡。如果得不到律師的有力幫助,偵查程序將會被變成行政追訴程序。第一,律師的會見權受到拘束。在實際執法過程中,對律師與犯罪嫌疑人會見的時間、次

    商情 2018年6期2018-03-28

  • 法學視角淺析沉默權
    益完善,在對于沉默權的構建方面也成為法學界討論的熱烈話題。對于沉默權的有限變革,并沒有造成取消沉默權趨勢,在我國進行構建沉默權在未來的法律體系建設當中是比較重要的,有其必要性的。本文先從法理學角度對沉默權的價值體現以及在我國構建制度的需求加以闡述,然后探究沉默權制度在我國構建的發展措施。關鍵詞:沉默權;法理學;價值中圖分類號:D9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8)35-0252-01作者簡介:楊青青,北京化工大學,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法制博覽 2018年12期2018-03-08

  • 淺談新刑訴法中沉默權的確立及實現
    浙江 杭州)沉默權作為公民的一種基本權利在大多數國家得到了認可,其中最為典型的便是美國。在美國法院來看,強迫一個人自證其罪是違反正當程序的行為,所以美國在不斷的法律修正案中對此權利進行明確。我國在新刑訴法中對沉默權進行了確立,但是在具體的執行方面卻還存在著諸多不足,為此,通過立法保證沉默權的實現是法律完善的重要內容。一、沉默權確立的價值(一)沉默權的利弊分析沉默權制度的確立主要是基于其價值,就目前的研究分析來看,沉默權制度的執行有積極的意義,其主要體現在

    職工法律天地 2018年18期2018-01-22

  • 程序正義視野下的沉默權制度
    哈爾濱)一、沉默權的起源與發展沉默權是保障人權的體現,它賦予了犯罪嫌疑人在面對司法機關詢問時有保持沉默、拒絕回答等權利,即自由決定自主選擇的權利。隨著歷史的發展,世界各國逐漸確立了沉默權制度,但對于沉默權的概念眾說不一,分為廣義與狹義兩種。本文中所提及的沉默權僅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狹義的沉默權。沉默權最早起源于英國,當時有一句廣為流傳的法諺“任何人無義務控告自己”,沉默權由此發展起來。而后沉默權在美國得到了更好的發展。美國憲法第五修正案“不強迫自證其罪原則

    職工法律天地 2018年4期2018-01-22

  • 法學視角淺析沉默權
    100029沉默權在西方發展有著很長歷史,而在我國還沒有確立沉默權,在刑事訴訟法當中有相關規定,犯罪嫌疑人對偵查人員提問應當如實回答。沉默權制度在我國的建立與否存在著爭議,通過從法理學角度進行探究就有著實質性意義。一、法理學角度沉默權價值體現及在我國制度構建需求(一)法理學角度沉默權價值體現從法理學角度對沉默權的價值進行探究,其價值主要體現在對人權的保障上。法律上沉默權制度和政治上人權是不能完全等同的,沉默權法理基礎上就是保護人權,其有著絕對和至上的特點

    法制博覽 2018年35期2018-01-22

  • 沉默權的法哲學解釋
    重要的權利——沉默權。作為刑事訴訟法中的重要原則沉默權在上世紀末已成為一個在學術界引起研究熱潮的問題。到現在為之對于其是否應該在我國建立的問題仍然是學者們爭論的要點。所以,本文欲從沉默權的法哲學解釋入手進而探討沉默權的本土化移植問題。一、沉默權的語義分析我們分別從“沉默”和“權”兩部分對沉默權進行分析。首先我們來看“沉默”這一部分。沉默根據漢語的解釋是表示一言不發的狀態?!皺唷笨梢灾笝嗔σ部梢灾笝嗬?。前者是針對掌管國家機關的國家力量而言,后者是指法律賦予公

    法制博覽 2018年30期2018-01-22

  • 我國是否應當有沉默權制度 ——以刑事訴訟價值為視角
    00091一、沉默權(一)沉默權的概念顧名思義,沉默權,即犯罪嫌疑人保持沉默的權利,但這并非沉默權的全部內容。沉默權制度包括訊問前的告知義務;訊問時律師應當在場;訊問的方法應當適當,以防止虛假陳述;對違反陳述任意性規則的證據應當予以排除;禁止因保持沉默作出不利推測。著名的“米蘭達訴亞利桑那州”案是美國沉默權制度發展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在該案中美國最高法院的判決推翻了之前判例中限制沉默權的有關判決,為人們所熟知的“米蘭達警告”也源起于這一案件。1963年,一

    法制博覽 2018年30期2018-01-22

  • 法治視野下沉默權制度建設
    27000一、沉默權內涵詮釋沉默權,是刑事訴訟中的一項訴訟權利,通常是指特定主體的人在接受司法機關辦案人員問話或者提問時,有拒不回答問題的權利。但對于拒絕回答問題的權利和內容范圍,目前在實行沉默權制度的國家中,又有諸多差異,總的來說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如在英美法系中最具代表性的英國,確立的是一種廣義意義上的沉默權,其表現:1.享有沉默權的主體范圍廣,其主體不僅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還包括在訴訟中有作證需要的證人,即任何人都有權拒絕回答其他任何人提問,并且沒

    法制博覽 2018年29期2018-01-22

  • 沉默權制度的思考
    摘 要 沉默權制度對人權保障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司法制度,目前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得到了確立,但在我國法律上尚未得到確立。隨著我國對人權保護問題的愈加關注,也為了更好的與國際接軌,確立沉默權制度勢在必行。本文通過對沉默權制度的概述和沉默權制度在我國發展的講解,闡述了如何在我國建立與沉默權制度相配套的制度和運行機制,在沉默權制度問題上為大家提供些許參考。關鍵詞 沉默權 沉默權制度 保障人權 刑訊逼供作者簡介:葛欣朋,天津市東麗區人民檢察院書記員。中圖分類號:

    法制與社會 2017年27期2017-10-11

  • 沉默權制度
    則 自證其罪 沉默權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是指反映刑事訴訟理念和目的的要求,貫穿于刑事訴訟的全過程或者主要訴訟階段,對刑事訴訟過程具有普遍或者重大指導意義和規范作用,為國家專門機關和訴訟參與人參與刑事訴訟必須遵循的基本行為準則。我國的刑事訴訟基本原則,一般包括以下特點:1.體現刑事訴訟的基本規律。這些基本規律準則郵政深厚的法律理論基礎和豐富的思想內涵。2.不一定由法律明確規定。刑事訴訟原則可以由法律明文規定,包括憲法或者憲法性文件,刑事訴訟法及其他法律,聯合

    科學與財富 2017年23期2017-09-24

  • 沉默權制度
    崔曉光摘 要:沉默權是新《刑事訴訟法》中的一項權利,是人格尊嚴與自由的法治重要體現。隨著現代文明法治的不斷建設,實行沉默權制度能夠減少刑訊逼供、暴力取證的問題出現。還能夠強化口供的真實性,對于公民權利意識的提高、轉變執法人員的強權意識,提高案件偵破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為了更好的了解沉默權制度,本文從沉默權的基本內容進行著手,在針對我國沉默權的現狀問題,從而提出可行性的建議。關鍵詞:沉默權;沉默權制度;現狀;可行性沉默權,一般指的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不受

    職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7年10期2017-09-23

  • 沉默權制度
    河北 邯鄲)論沉默權制度崔曉光(056002 邯鄲市司法局 河北 邯鄲)沉默權是新《刑事訴訟法》中的一項權利,是人格尊嚴與自由的法治重要體現。隨著現代文明法治的不斷建設,實行沉默權制度能夠減少刑訊逼供、暴力取證的問題出現。還能夠強化口供的真實性,對于公民權利意識的提高、轉變執法人員的強權意識,提高案件偵破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為了更好的了解沉默權制度,本文從沉默權的基本內容進行著手,在針對我國沉默權的現狀問題,從而提出可行性的建議。沉默權;沉默權制度;現狀;

    職工法律天地 2017年20期2017-09-21

  • 沉默權制度研究
    遼寧 沈陽)沉默權制度研究王木欣(110035 中國刑事警察學院法律教研部 遼寧 沈陽)作為一種重要的權利制度,沉默權充分地體現了刑事訴訟法的內涵與原則。然而,在我國刑事訴訟法中,這項制度卻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這無疑是我國法治建設中的一個遺憾。建立完善的沉默權制度,有助于保障公民合法權益,推動我國法治社會的建設,維護法律的公平正義。本文將對沉默權制度進行深入研究,根據我國國情,結合法治建設基本情況,對建立沉默權制度的可行性進行分析。沉默權;訴訟價值;公民

    職工法律天地 2017年12期2017-06-05

  • 論辯訴交易 ——以我國“沉默權”制度缺失為視角
    ——以我國“沉默權”制度缺失為視角鞠宏鈺(華東政法大學上海200042)隨著2012年刑事訴訟法的修訂,學術界關于我國是否應引入訴訟交易制度的爭論四起。本文在介紹辯訴交易制度的基礎上,以“沉默權”制度為視角,分析我國是否在新刑事訴訟法中確定了“沉默權”,剖析“沉默權”制度與辯訴交易制度的關系,進而得出結論,我國目前尚未構建起必要的制度去克服辯訴交易制度的固有缺陷,也尚未培養起辯訴交易制度可以生存的社會環境,在我國“沉默權”制度的缺失背景下,辯訴交易制度應

    福建質量管理 2017年18期2017-04-15

  • 新刑訴法下關于沉默權制度的思考
    新刑訴法下關于沉默權制度的思考王 琪西北大學法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7《刑事訴訟法》中“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這一規定在2013年1月1日施行后使得國內一些學者對我國是否已經建立沉默權制度進行了深刻思考和討論。其實,我國新刑訴法中的“不得強迫自證其罪”并非就是已經建立了沉默權制度,但沉默權制度確實可以更好地維護和保障被追訴方的人權,防止刑訊逼供,增強司法公信力,因此可以說在我國建立沉默權制度已經迫在眉睫。新刑訴法;刑事沉默權;制度“不得強迫任何

    法制博覽 2017年18期2017-01-27

  • 沉默權制度的問題研究
    130000沉默權制度的問題研究盧嘯宇吉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沉默權制度由英美國家影視作品中出現的這句“你有權保持沉默”被人們所熟知,然而我國現行的法律中并沒有明確的沉默權制度。是否應當將沉默權制度立法于我國憲法或刑事訴訟法當中,學術上尚有不同觀點。本文通過對沉默權制度的分析,結合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情況,對我國是否應當通過立法設立明確的沉默權制度進行淺析。沉默權;程序公正;英美法系;米蘭達規則一、英美法系中的沉默權“你有權保持沉默。

    法制博覽 2017年30期2017-01-27

  • 淺析刑事訴訟中沉默權在我國的實現
    淺析刑事訴訟中沉默權在我國的實現張康樂喀什大學法政學院,新疆 喀什 844000刑事訴訟中沉默權具有重大的立法和司法價值。在立法上,它通過確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權利,以保障人權;在司法上,它通過抑制刑事訴訟過程中的刑訊逼供等濫用司法權行為,以確保公平正義。但是基于我國特殊國情的考慮,對于沉默權的設計不能一味的照搬域外的做法,而應當對其進行相應的調整,從而確立有限的沉默權,以抑制其消極面,并發揮該項權利所應有的效果,實現法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沉

    法制博覽 2017年6期2017-01-26

  • 從國外沉默權到“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思考
    保定)從國外沉默權到“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思考孔洪濤(071002 河北大學 河北 保定)本文從國外沉默權的起源與發展出發,探究其真正的價值取向。在國外沉默權與我國“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焦點問題爭議的基礎中進行具體分析思考。實質上,沉默權制度與中國國情并不違背,這就需要根據不同的文化之間,進行適當調整,依據中國國情,從而追求實質正義與程序正義的平衡點。沉默權;價值取向;坦白從寬;抗拒從嚴;有限沉默所謂沉默權,是指被刑事追訴者不能被強迫做不利于他自己的

    職工法律天地 2017年8期2017-01-26

  • 淺析我國刑事訴訟中的沉默權問題
    陳炳霖沉默權是指刑事訴訟中,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所享有的可以對警察、檢察官、法官的訊問保持沉默的權利,在《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中就明確規定,“任何國家和國際組織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公民對自身行為進行有罪陳述”。隨著我國法制建設的不斷推進,沉默權問題已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和討論,我們需要結合本國國情,在刑事訴訟中確立和完善沉默權制度。一、我國沉默權的立法現狀在我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條明確規定了刑訊逼供罪,這項條款表明了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權的保護及

    西部論叢 2017年11期2017-01-15

  • 沉默權制度在我國的構建與實現
     云南 昆明)沉默權制度在我國的構建與實現劉書戎鄧 晶胡明陽(650000云南大學法學院云南 昆明)沉默權作為一種基本的人權,已經廣泛的被西方各國所接受,并規定于憲法或法律中??墒怯嘘P沉默權的爭辯一直都存在,我國直到2012年修訂刑事訴訟法才真正規定了體現沉默權的條文,“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币虼巳绾螛嫿ㄖ袊降?span class="hl">沉默權制度,成為法律人眼中的焦點。筆者正是在這個變革的背景下,提出自己的一些看

    職工法律天地 2016年18期2016-02-01

  • 淺析刑事辯護中沉默權的使用
    淺析刑事辯護中沉默權的使用孔德山(030024 太原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山西 太原)刑事辯護中沉默權具有重大的立法和司法價值。在立法上,它通過確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權利,以保障人權;在司法上,它通過抑制刑事訴訟過程中的刑訊逼供等濫用司法權行為,以確保公平正義。但是基于我國特殊國情的考慮,對于沉默權的設計不能一味的照搬域外的做法,而應當對其進行相應的調整,從而確立有限的沉默權,以抑制其消極面,并發揮該項權利所應有的效果,實現法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

    職工法律天地 2016年22期2016-01-31

  • 我國新刑訴法沉默權辨析
    的修改引發的與沉默權有關的討論新刑訴法增加了第49 條的內容:“公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人民檢察院承擔,自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自訴人承擔?!毙滦淘V法第50 條即舊法第43 條再加上“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這一新內容。第50 條的修改可以說是法律向著沉默權靠近了一步。但是,新刑訴法第118 條還是跟舊刑訴法第93 條的規定一模一樣:犯罪嫌疑人對偵查人員的提問,應當如實回答。但是對與本案無關的問題,有拒絕回答的權利。另外在這條之后,又添

    懷化學院學報 2015年3期2015-03-29

  • 關于刑事訴訟中的沉默權探討
    于刑事訴訟中的沉默權探討魏忠吳貴斌浦城縣人民法院,福建浦城353400摘要:當今社會文明程度逐漸提高,保護公民民權是世界性的主題,沉默權就是在犯罪嫌疑人、被告在刑事訴訟中,可以拒絕回答警察、法庭的詢問,有保持合法沉默的權利。我國新刑事訴訟法中規定,被告人沒有證明自己有罪的責任,也不能強迫任何人證明自己的是有罪的。刑事訴訟中的沉默權能夠體現出國家對公民人格與人權的尊重、保護,也有助于促進刑事訴訟的公平合法。本文就刑事訴訟中的沉默權進行分析和研究。關鍵詞:刑事

    法制博覽 2015年31期2015-02-07

  • 沉默權制度在我國的建立
    02206一、沉默權的概念不同的國家對于沉默權會有不同的理解,即使是同一國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對于沉默權也可能會做出不同的解釋。歸納總結之后看來,對于沉默權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來理解:在廣義的概念上,沉默權與言論自由有關,除非法律另有規定,公民有權決定自己說什么以及不說什么,在面對其他人或者機構的提問時,有權拒絕回答,更有權拒絕回答可能自陷于罪的問題,并且不受任何處罰及威脅。在狹義的概念上,沉默權則專指刑事訴訟過程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面對偵查機關

    法制博覽 2015年15期2015-02-06

  • 沉默權確立的必要性及建立模式
    na)0 引言沉默權,是國際刑事司法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項重要的訴訟權利。隨著我國司法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在歷史上被稱為“人類在通向文明的斗爭中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的沉默權,越來越受到國內司法界的關注。雖然2013年1月1日實施的新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了“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但這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對沉默權的規定。本文將對沉默權作簡要介紹,重點探討沉默權在我國確立的必要性及建立的模式。1 沉默權的概念沉默權,文義的理解,即沉默不

    價值工程 2014年33期2014-11-24

  • 沉默權在我國的發展前景
    0000)一 沉默權的含義及其發展歷程沉默權指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依法能夠有拒絕回答司法人員(包括警察、檢察官、法官)的詢問或在訴訟中保持沉默的權利,即司法人員不得強迫他證明自己有罪或無罪,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在訴訟中有回答和拒絕回答的自由選擇權。[1]沉默權首先是在英國建立起來的,1637年英國星座法庭以拒絕宣誓為由判處約翰·李爾本藐視法庭罪,將其監禁并實施嚴酷的肉刑,在刑滿釋放后,李爾本經過不斷的努力控訴,贏得了社會的同情,迫于社會輿論的壓力,1641年英

    黑龍江工業學院學報(綜合版) 2014年4期2014-03-31

  •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權探析
    連、密不可分的沉默權制度的確立積累了新的重要成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任茂東認為,只有有條件地確立沉默權制度,才能遏制刑訊逼供??梢哉f,我國刑事訴訟制度引入沉默權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而且已日顯可待。因此,特別是對于刑事訴訟主體的司法機關來說,更應未雨綢繆,把握主動,直面應對沉默權帶來的挑戰,及時適應我國司法制度的變革的需要。沉默權又稱反對自我歸罪的特權,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受到刑事指控時有保持沉默和拒絕回答的權利。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犯罪嫌疑人、被告

    克拉瑪依學刊 2013年2期2013-11-16

  • 探討沉默權的理論基礎
    楊麗【摘要】沉默權的產生到現在已有上百年的時間,早在古羅馬法中就已包含沉默權的內容,在《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中對沉默權的規定以至沉默權在許多國家普遍得以確立,盡管對沉默權的表述和內容不盡相同,筆者通過搜集相關資料,認為西方國家沉默權的理論基礎在于三點:第一,古典自然法學中人權思想中的公民的人格尊嚴應當受到尊重;第二,對國家訴訟機關權利的限制和程序正義的思想;第三,公民的訴訟權利的保障。其中第一點,人權思想是最根本的?!娟P鍵詞】沉默權;理論基礎沉默權

    企業導報 2012年1期2012-04-18

  • 由刑事訴訟法修改引發的沉默權思考
    ■王偉文章從沉默權的歷史源流、性質、價值分析、確立的必要性四個角度,對沉默權展開了淺顯的分析,經過相關文獻搜索整理而成文?!缎淌略V訟法》第九十三條“犯罪嫌疑人對偵查人員的提問,應當如實回答?!钡摹叭鐚嵐┦觥绷x務,因趙作海案再次引發爭論,爭論的焦點是我國是否需要引入沉默權?如果引入,需要怎么樣引入,即是否需要施加限制?施加什么樣的限制。在閱讀相關文獻后,筆者嘗試對沉默權作一點淺顯的分析。一、沉默權的歷史源流沉默權產生于十七世紀后期的英國,1641年英國議會廢

    群文天地 2011年24期2011-08-15

  • 論實施有限沉默權的必要性
    9)論實施有限沉默權的必要性葉億培(賀州學院 人文與管理系,廣西 賀州 542899)沉默權是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對于來自警察和法庭的訊問,有拒絕回答和保持沉默的權利。在中國是否賦予犯罪嫌疑人以沉默權仍是一個很有爭議的問題,其爭議為“肯定說”、“否定說”、“折衷說”。結合國際環境與本土國情,我們認為采取“折衷說”可以促進偵查程序的公正和文明執法。沉默權;公正;司法實踐是否給予犯罪嫌疑人以沉默權,在我國法律界仍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筆者認為,

    賀州學院學報 2011年4期2011-08-15

  • 關于我國引進沉默權制度的理性思考
    松關于我國引進沉默權制度的理性思考田雨松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所享有的沉默權被認為是現代西方各國的刑事司法的一項基本訴訟權利和重要的人權保障制度。但是,沉默權制度并非完美無瑕,它存在較多的痼疾和弊端。對此,一些國家采取了限制沉默權的措施,反映了這些國家在打擊犯罪和保障人權之間的斟酌,是一種利益與價值均衡的結果。我國應當立足本國國情制定有一定限制的沉默權規則。沉默權;訴訟價值;功利主義一、沉默權的概念以及法律價值分析(一)刑事沉默權的概念刑事沉默權(the Ri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4期2011-08-15

  • 沉默權的發展變遷——我國確立沉默權的合理借鑒
    030024)沉默權的發展變遷 ——我國確立沉默權的合理借鑒郭宇燕(太原科技大學法學院,太原030024)沉默權是賦予被追訴者的一項重要權利,是以“權利制約權力”實現控辯平等的基本配置,也是國際司法準則所確立的人權保障的最低限度之一。英、美、法、德、日等國家的刑訴中都有沉默權的規定,尤其近幾年來英美等國家對沉默權作出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再次引發了學界對此的進一步探索。在我國應當確立沉默權,并建立配套措施使之得以真正落實。沉默權;無罪推定;控辯平等2010年全

    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5期2011-04-07

  • 建立我國沉默權制度的思考
    】在法律上,將沉默權作為無罪推定原則的合理延伸是站不住腳的。以沉默權為無罪推定原則組成部分的意見面臨以下解釋難題:第一,如何解釋無罪推定與沉默權在法律確立上的不同步性。沉默權保障至何種程度方可視為達到無罪推定的要求?!娟P鍵詞】沉默權;無罪推定 一、沉默權的確立及意義沉默權在12世紀初是作為對抗宗教法庭的手段,而作為法律制度的沉默權是在1661年由英國議會確認的,1848年英國的《刑事證據法》第一次將沉默權寫入該法,使沉默權在成文法上真正得到確立。隨后,歐美

    文學與藝術 2009年9期2009-12-02

  • 沉默權走近我們
    們身邊一直都有沉默權的影子。"你有權保持沉默,否則你所說的一切將作為呈堂證供",這是香港警匪片里的慣用臺詞,這句話宣講的就是沉默權。沉默權,又叫反對自我歸罪的特權,是指在刑事訴訟中,被指控犯有罪行或有犯罪嫌疑的人,在針對司法警察、檢察官和法官的訊問時,所享有的拒絕回答的權利。沉默權起源于西方,背景是16世紀歐洲的文藝復興。沉默權的確立,曾被認為是"人類在通向文明的斗爭中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沉默權并不單單意味著拒絕開口,對犯罪嫌疑人來說,它至少有三方面的含

    南風窗 1999年9期1999-06-1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