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蘭多

  • 時間中反叛的生命 ——《奧蘭多》時間性解讀
    66100]《奧蘭多》作為伍爾夫創作中最為流暢的一部虛擬傳記,打破了傳統傳記中真實性的要求,并以虛實結合的手法與荒誕詼諧的文風,記述了一位看似為主流社會所不容的雙性同體的貴族奧蘭多。雖然其傳主原型一般被認為是伍爾夫的好友薇塔·薩克維爾-韋斯特,但伍爾夫在文字中隱含了自己對人世間種種抽象概念的思考。以往學者大多從性別研究角度探尋奧蘭多的性別轉換,或者從現象學中“心理時間”的角度闡述奧蘭多經歷中的種種變化,本文在此基礎上試從“時間性”角度解答伍爾夫所創作的“奧

    名作欣賞 2022年12期2022-04-22

  • 奧蘭多·布魯姆和凱蒂·佩里
    王子的英國演員奧蘭多·布魯姆仙氣飄飄,美絕人寰。奧蘭多·布魯姆當時的奧蘭多一躍成為全球的男神。一晃20多年過去,最近他和妻子凱蒂在意大利玩海時被偷拍,照片引發網友熱議。45歲的奧蘭多身穿防曬衣,胸肌飽滿,腹肌分明。男神的臉飽經滄桑,身材好歹還在,一看就是苦練出來的。奧蘭多·布魯姆和凱蒂·佩里凱蒂生孩子后這兩年,身材并沒有恢復,有些豐滿更真實,也更顯性感。奧蘭多與凱蒂6年戀情,有過短暫分手,現在濃情蜜意,打破感情危機傳聞。凱蒂接受人物專訪,表示:“我看到了奧

    海外星云 2022年20期2022-03-16

  • 槍在誰手? ——《生活的準則》中的性別政治
    拉丁美洲國家,奧蘭多是一位軍官,他野心勃勃,蠻橫專制,對外使用強壓手段,對內言語暴力妻子萊蒂西亞(Leticia),并綁架性侵一位12 歲的女孩內娜(Nena)。最后他將內娜帶回家中,引起萊蒂西亞的嫉妒。奧蘭多冷血多疑,他強迫萊蒂西亞承認她的婚外情,萊蒂西亞忍無可忍,開槍打死了奧蘭多并將手槍交給內娜,內娜陷于恐懼無助。奧蘭多與萊蒂西亞對舞臺的占有,體現了雙方權力與地位的變化。奧蘭多的日益膨脹的野心和暴力象征了父權對女性無止境的壓迫,最終,來自父權的暴力與壓

    長江叢刊 2021年1期2021-11-12

  • 伍爾夫小說《奧蘭多》及同名電影研究
    :伍爾夫小說《奧蘭多》是一部非常經典的女性主義小說,伍爾夫在創作的過程中,準確地把自己的女性主義和意識流表現手法融入其中。而《奧蘭多》同名電影的改編,則非常獨特地表現出奧朗多這個人物角色在人生變化中的邏輯性,巧妙地展現出奧朗多思想上的轉變和故事的曲折性,因此電影和小說都是各有春秋的。關鍵詞:伍爾夫;女性主義;《奧蘭多》作者簡介:全濤(1981-),女,湖南保靖人,碩士,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英語教育和英美文學。[中圖分類號]:J9?

    青年文學家 2020年30期2020-11-18

  • 奧蘭多》中的異托邦建構
    ·伍爾夫小說《奧蘭多》中的異托邦建構:作為異族異托邦的吉卜賽部落展現了邊緣的吉卜賽種族與英國人激烈的思想文化碰撞;作為時間異托邦的長詩《大橡樹》記錄了主人公奧蘭多在生活與文學創作中“重要的時刻”;作為偏離異托邦的寫作房間為主人公奧蘭多提供了逃離男權社會壓迫,建立女性話語權,實現價值追求的空間。通過分析以上異托邦的構建,本文窺見了伍爾夫的帝國與殖民情節,充滿革新與先鋒性的寫作主張,和對女性爭取生存空間,追求自身價值的美好期盼?!娟P鍵詞】 《奧蘭多》;弗吉尼亞

    今古文創 2020年35期2020-09-10

  • 從小說到銀幕:《美麗佳人奧蘭多》的先鋒意識與性別詩學
    電影《美麗佳人奧蘭多》是由導演莎莉·波特根據英國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的小說《奧蘭多》改編而成的。小說《奧蘭多》講述了主人公奧蘭多從16世紀到20世紀的近400年的人生經歷。奧蘭多從男性到女性的生理性別的轉變以及他自身對社會性別的重新認識、理解與融合,奧蘭多最后成為一名20世紀的獨立女性,從而實現了他的個體存在價值。伍爾夫在小說中不斷進行她的“雌雄同體”[1]的理論建構,而對這一文本進行改編、導演的薩利·波特也在電影藝術中還原了伍爾夫關于女性主義理論的建構

    電影評介 2020年8期2020-08-06

  • 伍爾夫小說《奧蘭多》的美學特色解讀
    唯美畫卷,而《奧蘭多》則是眾多畫卷中的一幅。運用后印象主義相關的繪畫理念,即“存在的瞬間”“真實”與“體驗”,對《奧蘭多》所體現出的美學特色進行深入解讀,進而從新的角度理解伍爾夫對藝術和生活的領悟。關鍵詞:伍爾夫;《奧蘭多》;后印象主義;美學特色中圖分類號:I106.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20)02-0102-03被譽為英國20世紀現代主義大師、意識流先驅的弗吉尼亞·伍爾夫以其作品鮮明的革新意識而蜚聲文壇,其作品中所體現的唯美傾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20年2期2020-03-02

  • 奧蘭多》中伍爾夫雙性同體思想的解讀
    摘要:《奧蘭多》是英國現代主義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經典著作之一。本文通過對小說主人公奧蘭多四百多年經歷的描寫,從女性主義視角對其進行解讀,分析小說的現實意義,探討伍爾夫的雙性同體思想。關鍵詞:《奧蘭多》 伍爾夫 雙性同體思想弗吉尼亞·伍爾夫的小說《奧蘭多》,于1928年10月11日首次出版,這是一部以伍爾夫的情人和親密的朋友,貴族詩人和小說家薇塔-薩克維爾·韋斯特的家族歷史為靈感的浪漫小說,可以說是伍爾夫最受歡迎的小說之一。小說以詼諧諷刺的筆調,描述了主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0年1期2020-02-24

  • 穿越時空重疊的影像:奧蘭多與克利福德夫人
    傳記文學作品《奧蘭多》,從動筆開始到出版只有一年時間,可以說是伍爾夫創作應該算得上是其別具一格的作品。她曾說這本書的寫作于她而言更像是一次充滿奇趣的“冒險”(escapade),而這次一冒險也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旅行,從十七世紀初到二十世紀末,跨越四百年。本文認為作品中奧蘭多的塑造具有重疊的影像,而這里的重疊不僅僅是伍爾夫和維塔身份的交織,更是英國現代女性小說虛構書寫與十七世紀女性自傳紀實書寫之間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本文將伍爾夫的傳記小說《奧蘭多》切入,回溯小

    文學教育 2019年9期2019-10-08

  • 奧蘭多》的生態女性主義解讀
    要:本文分析《奧蘭多》中體現出的女性和自然在父權制社會中受到壓迫的現象,進而分析文中女性與自然的相似之處。分析女性和自然反抗的相似性以及奧蘭多如何推翻對于女性和自然的壓迫。根據生態女性主義理論,分析《奧蘭多》中是如何解構女性和男性,人與自然的二元對立,并使兩性以及人與自然最終走向和諧?!絷P鍵詞:生態女性主義;二元對立;和諧一、前言生態女性主義是女性運動的第三個思潮,借環境運動而生的一股新生力量。以1974年法國學者F·奧波尼在《女權主義·毀滅》一書中首次提

    速讀·上旬 2019年7期2019-09-10

  • 從男性氣質角度看《奧蘭多
    微小眾的作品《奧蘭多》?!娟P鍵詞】《奧蘭多》;男性;氣質角度【作者簡介】洪清淺,哈爾濱師范大學西語學院?!?span class="hl">奧蘭多》是伍爾芙于1928年發表的長篇小說。它以浪漫敘述的視角描述了主人公奧蘭多傳奇的,橫跨四百年的一生。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奧蘭多從男性轉變到女性的生理性別的轉化以及隨之而來的社會性別的變化。從16世紀到20世紀,從男性到女性,在這部小說中,作者勾勒出了一個雙重性別氣質轉換以及在不同社會角色中完成自我價值實現的故事形象。在過往已有的文學評論中,批評視角集

    校園英語·下旬 2019年4期2019-05-15

  • 弗吉尼亞伍爾夫作品《奧蘭多》中的雌雄同體思想
    亞伍爾夫作品《奧蘭多》中故事情節與角色特點的探討來分析作者的雌雄同體思想,并分析社會對性別角色的傳統期待,以及傳達性別的真正本質與意義。關鍵詞:弗吉尼亞伍爾夫;奧蘭多;雌雄同體;性別角色;社會期待;和諧共處伍爾夫對主角奧蘭多的創作靈感來源于維塔·薩克維爾-韋斯特(Vita Sackville-West),一位曾與她有過一段風流韻事的女性。這部作品充滿了奇幻色彩,主人公奧蘭多穿越時間,生活在1580年代到1928年的幾百年間。而且在小說的結尾,36歲的奧蘭多

    科學與技術 2019年20期2019-05-07

  • 世界“旱極”為何不缺水?創新來源于連接
    居民并不缺水。奧蘭多居住在智利有名的干燥小城佩尼布蘭卡里。很多年前,他也一直苦于家人沒有足夠的飲水來源。有一次外出,他遇到南美洲特有的一種動物——駝馬。讓奧蘭多感到驚奇的是,駝馬居然冒著被刺的危險采食仙人掌花。待駝馬離開之后奧蘭多湊過去看仙人掌花。通過仔細觀察他想明白了:這些仙人掌花就是駝馬的飲水之源,因為它們被毛茸茸的青苔所覆蓋,而青苔會吸收空氣中的霧氣?;丶抑?span class="hl">奧蘭多又往深處琢磨:毛茸茸的青苔就像一張微型的網,既然它能吸附空氣中的霧氣,那么我們仿照青苔

    中外管理 2019年2期2019-03-11

  • 時間、自我與直覺
    格摘要:小說《奧蘭多》中展現了兩種時間:心靈時間和物理時間;與兩種自我:表層自我與深層自我。伍爾夫透過這兩種維度,讓奧蘭多在心靈的時間暢游,發掘出深層的自我,“傾聽生活深處的不斷歌吟”,最終用直覺照見了生命的本質。關鍵詞:奧蘭多;時間;自我;直覺故事剛一展開,我們就知道奧蘭多是一位身份顯赫的貴族少年且有著令人稱羨的美麗容顏,他的人生道路似乎已經鋪陳開來:“他將不斷建功立業,不斷博取榮耀,不斷扶搖直上?!盵1]時間從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性別從男性到女性,地方

    北方文學 2019年3期2019-03-10

  • 試論伍爾夫《奧蘭多》的空間敘事
    ? 要: 《奧蘭多》是弗吉尼亞·伍爾夫的一部充滿奇幻想象與喜劇性色彩的傳記體小說。主人公奧蘭多從伊麗莎白時代生活至喬治時代,歷經四百年,期間由男性變為女性,跨越時間、跨越空間、跨越性別。伍爾夫在這部作品中建構了六個獨立的物理時空體,以及許多由意識和想象串聯的心理空間碎片。在不同的空間下,奧蘭多的自我和女性意識逐漸發展完全,傳達了作家本人對女性命運的深切觀照和思考。關鍵詞: 弗吉尼亞·伍爾夫? ? 空間敘事? ? 女性主義《奧蘭多:一部傳記》(Orland

    文教資料 2018年35期2018-04-20

  • 打破時空的束縛,追尋真我
    摘 要:《奧蘭多—— 一部傳記》的副標題暗示了這部作品內容信息的真實性,但是它確實是一個虛構的故事。因為作者虛構了人物奧蘭多,使其從16世紀晚期的伊麗莎白時代到21世紀早期的現代生活了近四個世紀,并且經歷了從睡夢中醒來由男人變成女人的離奇經歷。伍爾夫創造雙性同體的人物奧蘭多,就是要打破時空的束縛,跨越性別界限去探尋自我的意義與價值。關鍵詞:《奧蘭多》 雙性同體 真我《奧蘭多》是英國現代主義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發表于1928年的奇幻之作。它是《到燈塔去》之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18年2期2018-03-31

  • 和諧之中,走向完整
    其獨特之處,在奧蘭多這一特殊形象的主體建構中,文學文本中運用敘事角度與敘事風格的切換與共鳴來建構主體;而電影中人物運用“凝視”這一動作達到觀眾對于人物自我的認同,從而詮釋主體最后的完成。本文從女性主義電影敘事理論的角度反觀女性主義敘事,審視女性主義這一思想在不同藝術形式中的發展及衍變,探尋與其他理論話語融合的可能,走向不同領域里深入探索女性主體建構的表達策略。關鍵詞:《奧蘭多》 敘事手法 女性主義電影 主體建構《奧蘭多》是女性主義文學先驅伍爾夫所創作的小說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18年1期2018-01-25

  • 死亡與自由
    色彩的小說,《奧蘭多》看似荒誕不稽,實則蘊含著鮮明的超越性別的論調,通過性別的轉化超越性別,探尋真正自我。本文從生態女性主義視角,探索《奧蘭多》關于死亡與自由的主題。關鍵詞:《奧蘭多》;生態女性主義;死亡與自由《奧蘭多》以詼諧諷刺的筆調,鮮明的生態女性主義論調,貫徹了伍爾芙超越性別的局限性,探尋生命的真諦的觀點。通過《奧蘭多》的創作,體現了伍爾芙創作理念的超前意識,以及她對人與自然的關系、父權制社會中人類的生存狀態、人類內在的精神本質、生命的價值的獨特思考

    考試周刊 2018年12期2018-01-18

  • 從女性主義角度分析《奧蘭多》中的雌雄同體現象
    奧蘭多》的作者弗吉尼亞·伍爾芙是英國的小說家,她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現代主義文學人物之一。她最著名的作品包括小說《達洛維夫人》和《奧蘭多》。讀了整本書之后,我們可以發現女權主義對這部小說有很大的影響。本書從女性主義視角出發,描述了關于奧蘭多兩性即雌雄同體的思想表達的神秘現象。本文主要從女性主義角度分析了“雙性同體”的奧蘭多,強調男性氣概和女性氣質的重要性和兼顧融合和差異的兩性關系,并解釋了在未來我們應該怎么做。首先,弗吉尼亞·伍爾芙在西方女權主義思想

    東方教育 2017年22期2017-12-22

  • 奧蘭多·布魯姆帥,不是我的唯一標簽
    寒一一四十歲的奧蘭多·布魯姆仍是男神一枚。他天生精致的面龐,無懈可擊的身材,他的每一次出場都自帶柔光。他不安于一種呈現,而是多變,他可以妖艷,也可以憂郁,他可以迷人,也可以陽光,他可以逗比,也可以性感。他長發翩翩、身姿矯健、有情有義、是個百發百中的弓箭手……一個皺眉、一次轉身一發強箭,都深深烙印在觀眾的心里??墒?,他非常傷感地說:“帥氣,我不想成為我的唯一名片?!敝?,他一直在尋找另外的名片。比如慈善。自二零零七年一直支持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工作的奧蘭多被官方

    時尚北京 2017年7期2017-07-19

  • 奧蘭多》中女性主義的批評分析
    ◎樊蓉《奧蘭多》中女性主義的批評分析◎樊蓉文章以《奧蘭多》中女性主義的批評分析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奧蘭多》小說概述與克里斯蒂娃理論的繼承和《奧蘭多》女性主義批評進行探討分析,體現當時女性主義意識的覺醒與吶喊,放在當今的女性主義思潮中,仍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span class="hl">奧蘭多》 女性主義 克里斯蒂娃理論 批評分析奇幻小說《奧蘭多》以詼諧諷刺的筆調,貫徹了作者女性主義觀點。文章講述了一個近400年的故事,小說主人公名叫奧蘭多,因其俊美的外貌被伊麗莎白女王賞識,因而在宮廷

    參花(下) 2017年12期2017-03-24

  • 奧蘭多》中“新傳記”的創作實踐
    年完成的作品《奧蘭多》中文本建構為例,分析了弗吉尼亞·伍爾夫對“新傳記”這種與維多利亞時代舊傳記有所不同的傳記形式的認識和應用,期翼為研究弗吉尼亞·伍爾夫作品《奧蘭多》以及伍爾夫的新傳記觀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幫助。關鍵詞:《奧蘭多》;新傳記;虛構傳主;多線并置1927年弗吉尼亞·伍爾夫第一次在對于《某些人》(Some People)的書評中提出了“新傳記”一詞來概括當時以斯特拉奇為首的打破傳統的傳記形式創作,新傳記也因此得名?!?span class="hl">奧蘭多》作為在弗吉尼亞·伍爾夫提

    北方文學·下旬 2016年11期2017-03-21

  • 奧蘭多》電影改編的主體建構策略
    [摘要]小說《奧蘭多》,作為伍爾芙獨具魅力的作品之一,備受爭議和關注。1992年,英國女導演薩利·波特將其改編為同名電影搬上大銀幕。波特在原小說所表現的女性主義思想基礎上,對小說進行進一步解讀,通過影片結構的設置、主觀鏡頭的介入、情節的刪減等方面進行再創造,將伍爾芙隱藏在對兩性問題思考下的關于“人”這一主體建構的主題進行深入挖掘,將主人公主體建構歷程放大,使影片具有鮮明的波特印記。[關鍵詞]《奧蘭多》;主體建構;波特1928年,《奧蘭多》一經問世便備受矚目

    電影文學 2016年19期2016-12-07

  • 弗吉尼亞·伍爾夫雙性同體觀在《奧蘭多》中所體現的矛盾性
    雙性同體觀在《奧蘭多》中所體現的矛盾性靳曉艷【摘 要】弗吉尼亞·伍爾夫是二十世紀極具影響力的女作家,其代表作《一間自己的房間》探討并重新審視了兩性關系,認為理想的個體應是雙性同體的,而《奧蘭多》正是其雙性同體理論的寫作實踐。本文擬從雙性同體理論出發,從兩方面分析《奧蘭多》中存在的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從而揭示伍爾夫雙性同體理論過于理想化而不可實現?!娟P鍵詞】伍爾夫 奧蘭多 雙性同體 矛盾弗吉尼亞·伍爾夫(Virginia Woolf, 1882—1941)是英

    長江叢刊 2016年3期2016-11-26

  • 越界與衛道:電影改編中的性別批評 ——以《奧蘭多》為例
    批評 ——以《奧蘭多》為例章 顏【摘 要】在經典文本的改編浪潮中,由女性導演改編女性作家作品值得關注,她們通常所選擇改編的文本都帶有女性主義理想或政治觀念。擬以影片《奧蘭多》為例,考察以下問題:改編過程中導演如何呈現女性主義、女權主義、女性戀情的書寫?如何在影片中呈現或遮蔽激進的理念?在改編忠實性之外,如何達成與文本的和解?【關鍵詞】改編 性別批評 《奧蘭多》一直以來對文學經典進行改編,都是影視界較為熱衷的選擇。與此伴生的是一個重要問題,即該如何處理讀者和

    電影新作 2016年3期2016-11-20

  • 美國奧蘭多槍擊案 致50人死亡
    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一家夜總會6月12日凌晨發生槍擊事件,造成50人死亡、53人受傷。槍擊案發生在奧蘭多南部一家名為“脈動”、較受當地男同性戀歡迎的夜總會。奧蘭多市警察局長約翰·米納6月13日在記者會上說,“脈動”夜總會槍擊案中的槍手名為奧馬爾·馬丁,是生活在佛羅里達州的29歲阿富汗裔美國人,父母是阿富汗移民。他在襲擊過程中曾表示效忠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據美國媒體報道,這起槍擊案是美國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槍擊案,也是自9.11事件以來美國死傷最嚴重的恐

    世界知識 2016年13期2016-08-05

  • 關注美國史上最慘槍擊案
    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人們將遇難人員的姓名繡在美國國旗上表示哀悼2016年6月12日,佛羅里達州奧蘭多一家名為“脈搏”(Pulse)的酒吧發生的一起大規模槍擊案,共造成49人死亡,53人受傷。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大規模槍擊事件。行兇者為29歲的美國公民奧馬爾·馬?。∣mar Mateen),其父母為阿富汗移民。2016年6月12日當地凌晨兩點,奧馬爾·馬丁在襲擊前給911打電話,宣布自己效忠于“伊斯蘭國”領袖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然后持突擊步槍、手槍和

    海外星云 2016年13期2016-07-07

  • 控槍·同性戀和反恐
    凌晨2點,美國奧蘭多市中心一家名為“奧蘭多脈動”的同性戀夜總會發生槍擊案。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槍擊傷亡事件,已經造成50人死亡,53人受傷。兇手馬爾·薩迪奇·馬丁,系出生在美國的阿富汗裔美國人。有評論指出,一場槍擊案戳中美國選戰三大痛點:控槍、同性戀和反恐。在美國談槍支控制法案,這會牽扯到很多軍火商和政客的利益。奧蘭多數干人在菲利普斯博士中心外集會,悼念奧蘭多夜店槍擊案遇難者。奧蘭多民眾組織燭光集會,紀念槍擊案遇難者,一對男同性戀者相擁而泣。奧蘭多警方調

    中國經濟周刊 2016年24期2016-07-02

  • 顛覆英國傳記傳統的書寫策略
    亞·伍爾夫的《奧蘭多》雖然是一部“傳記”,但同時也是一部“反傳記”實驗之作,它在某種程度上顛覆了英國的傳統傳記觀。對《奧蘭多》的書寫策略進行剖析,可以發現伍爾夫通過對傳主身份、線性敘事秩序等傳統傳記觀的調侃和戲擬,以貌似妥協實則抗爭的策略大膽實驗了“革命”性的新傳記。尤其是心靈時間的運用,其對傳記敘事模式的影響比對意識流小說的影響更重要,它不僅擾亂了傳統傳記的線性敘事模式,而且將情感和想象等虛構成分納入了傳記的“事實”范疇。關鍵詞:弗吉尼亞·伍爾夫;奧蘭多

    社會科學 2016年7期2016-05-14

  • 奧蘭多,美國房市抄底的新方向
    達州的大趨勢是奧蘭多的度假屋市場正在崛起。今年初,國際現金買家對佛羅里達州尤為偏好,現金交易占57.4%,居全美第一。包括奧蘭多更是現金買家及國家主權基金投資的涌動地(以上數據摘自CNN)。截止2014年5月,尤其在奧蘭多都會區房產市場,56%的房產銷售是通過現金交易的,較2013年同期的31%增幅較大。國際現金交易的比重較大,為奧蘭多房市的穩定性奠定下了最安全的保障。奧蘭多房產更是迎來了自己的又一個春天。截至2015年5月,據統計,奧蘭多房屋價值在過去一

    旅游世界 2016年1期2016-01-29

  • 奧蘭多“全世界最快樂的城市”
    奧蘭多位于美國佛羅里達州的中部,是世界上最好的休閑旅游城市之一。奧蘭多市區有多個面積不小的湖泊,市區的街道也非常的干凈,原住這里居民也非常的友善,而且這里的氣候溫度也是旅行、露營、水上活動、蜜月及家庭旅行的最佳去處,每年到奧蘭多旅游的游客約2600萬以上。奧蘭多擁有與洛杉磯迪斯尼齊名的世界上最大的迪斯尼樂園,在Lock Haven區內還有奧蘭多藝術博物館、橙縣歷史博物館及附近的哈利花園,美國境內最大的的海洋世界也位于奧蘭多,值得一提的是由華納兄弟與環球影城

    旅游世界 2015年11期2015-11-26

  • 從《孤寂深淵》與《奧蘭多》淺探20世紀初期英國的性別空間創建
    孤寂深淵》和《奧蘭多》為文本依托,由此一窺20世紀初期英國社會復雜的性別觀念;論文并采朱迪絲·巴特勒的性別操演理論(gender performativity)為視角,對比探討這兩本小說在建構主體性別與性身份上的不同側重策略。本文認為,《孤寂深淵》欲以“性倒錯論”科學話語為同性戀者開脫污名,塑造了20世紀英國社會第一個公開的女性性倒錯者形象,但是其主人公仍深困在僵滯的二元性別規范中,無法提供性別身份平等的啟示。而《奧蘭多》以主人公變性、變裝等荒誕的情節刻意

    社會科學研究 2014年1期2015-03-31

  • 從《奧蘭多》管窺伍爾夫的雙性同體之歌
    工程學院)從《奧蘭多》管窺伍爾夫的雙性同體之歌吳彩云(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在《一間自己的房間》中弗吉尼亞·伍爾夫首次提出了雙性同體這一文學理念。伍爾夫雙性同體理論的提出重新界定了雙性同體這一古老的理念,大大地拓展了該理論的意義空間。本文通過對伍爾夫的《奧蘭多》中所體現的雙性同體的分析,指出無論是在對男女兩性關系的處理上,還是在優秀作品的創作中,雙性同體的理念都是我們最好的選擇。伍爾夫 雙性同體 《奧蘭多》“雙性同體”理念歷史悠久,在古希臘神話、哲學、宗教和心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4年3期2014-12-12

  • 奧蘭多》中的次要人物與性別身份
    28年的小說《奧蘭多》以貴族女文人、伍爾夫的情人維塔·薩克維爾-維斯特為原型,為主人公奧蘭多描繪了一幅奇幻瑰麗的人生畫卷。小說開頭的奧蘭多是一位生活在伊麗莎白時代的貴族少年。30歲時他在異鄉土耳其出任大使時突然神秘地由男轉女,回到英國后還嫁人生子。而在小說結尾的1928年,經歷了4個世紀的奧蘭多也不過才36歲?!?span class="hl">奧蘭多》一出版就暢銷不衰,算得上是伍爾夫難得的商業上的成功之作,且明顯地改善了她的經濟狀況。據統計,《奧蘭多》出版后半年內賣出8104本,伍爾夫公

    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5期2014-03-25

  • 貧民窟里的明星浪子回頭
    bility.奧蘭多·沃德,聽起來像一個籃球明星的名字。在他誤入歧途沉迷毒品變得無家可歸之前,他本有可能成為一名籃球明星。后來他聽到了他生命的呼喚。他是在美國洛杉磯郊區一個中產階級家庭里長大的。奧蘭多:我曾是個乖巧的孩子。記者:你曾是個明星。他曾是一個被上百所高校爭奪的高中籃球明星。他最終選擇了斯坦福大學,但之后卻因傷退出了籃球賽場。奧蘭多:那段時期,我不知道我是誰,那個時候的我很消沉。也是從那個時候起,我學會了吸毒。不過,他還是完成了大學學業,并找到了一

    瘋狂英語·原聲版 2013年7期2013-08-01

  • 弗吉尼亞·伍爾夫女性主義思想的電影解讀
    髓之筆。小說《奧蘭多》正是作者觀點的直接體現。伍爾夫通過對主角奧蘭多四百年的經歷的描寫,闡述了作者在女性主義思想道路上的探索和反思。上世紀90年代《奧蘭多》被搬上銀幕,電影用鏡頭語言闡釋了伍爾夫在小說中表達出的女性主義、雙性同體等思想?!娟P鍵詞】弗吉尼亞·伍爾夫;《奧蘭多》;女性主義;雙性同體上世紀90年代初,英國女導演薩利波特把60年前的一部小說搬上了銀幕,弗吉尼亞·伍爾夫的著作《奧蘭多》在銀幕上展現出了強大的震撼力。20世紀20年代,這位超越時代的女性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12年1期2013-02-01

  • 透視《奧蘭多》中換衣場景解讀伍爾夫的性別取向
    敏[摘 要]《奧蘭多》是弗吉尼亞·伍爾夫創作的一部極具奇幻傳奇色彩的作品。主人公奧蘭多三十歲之前是男性,其后成為女性,其間衣服的變換表現了奧蘭多矛盾、曲折的性別接受過程,反映了奧蘭多多層次的性別取向。同時通過這部作品,也清晰的折射出了弗吉尼亞·伍爾夫本人的性別取向。奧蘭多同吳爾夫都在追求一種柏拉圖似的同性的精神戀愛,這是凝聚在內心的呼聲,是任何力量都顛撲不破的。[關鍵詞]性別取向 換衣 矛盾 同性戀愛一一部被作者弗吉尼亞·伍爾夫稱為“寫作者的假日”和“一個

    消費導刊 2009年14期2009-08-25

  • 奧蘭多市全球尋找“微笑夫婦”
    得美名后,美國奧蘭多近日也公布了一個類似的“全球競賽計劃”。據澳大利亞《每日電訊報》4日報道,奧蘭多發起一個名叫“奧蘭多67天微笑”的計劃:奧蘭多游客管理局在全球范圍內,尋找一對能在電視及攝像機面前持續微笑67天的“微笑夫婦”。在此公告發布時,奧蘭多當局絲毫未提及澳大利亞昆士蘭,取而代之的是,奧蘭多反而通過“67天微笑”將自己打造成另一個全球唯一。奧蘭多當局的宣傳語是:全世界范圍內有史以來第一次搜尋偉大的“微笑夫婦”。發起該計劃的組委會還表示,最終入選的夫

    環球時報 2009-06-052009-06-0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