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的“眼病”

2001-02-13 17:35儲瑞耕
新聞記者 2001年5期
關鍵詞:紅杏出墻牛皮癬眼病

儲瑞耕

這篇文章的“觸發點”,來自今年2月28日河北日報社內部小報《黨報人》上的一篇“讀報評報”。文章說的是:2月23日《河北日報》上刊出了一則新華社電訊稿,用了這樣的標題———上副題:我外交部發言人就美方稱中國協助伊拉克修建防空系統事發表談話指出;主題:美方指責中國是別有用心。這個主題有毛?。杭瓤衫斫鉃槊绹男袨椤皠e有用心”,又可理解為中國被指責為“別有用心”。同日《經濟日報》此消息的標題———上副題:美稱我協助伊拉克修建防空系統;主題:外交部發言人指出這是別有用心。這就不會產生歧義?!饵h報人》的這種討論是很有意義的。

有道是“標題是文章的眼睛”。倘若標題出了毛病,豈不是文章害了“眼病”么?標題對于整篇文章事關重大:標題好,則文章如畫龍點睛;標題不好,甚至會影響讀者的閱讀興趣。因此,我對媒體上的文章標題一向比較留意,有時還記錄下來。日積月累,發現收集到文章有“眼病”者,竟也不少。試舉數例:

1999年1月20日《人民日報》第11版有篇言論,說的是對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的,題目為《事關社會安定于之舉》,讀來讀去,怎么也讀不通。這恐怕毛病出在漏校。然而數百萬份報紙就這么出去了,算一算這莫名其妙的標題給讀者帶來的麻煩,也不能說是小事吧。

1999年3月23日《河北日報》8版廣告標題《牛皮癬有救了》,既然是牛皮癬“有救了”,是不是說再也治不好了呢?那你還做什么治療廣告?顯然,應當把題中的“救”字改為“治”字。

1999年11月5日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節目中評論國慶50周年獻禮影片,標題用了《珍重的厚禮》。此“珍重”系動詞,不能作定語修飾“厚禮”;而且詞義也說不通,當用“珍貴”、“貴重”等等。

今年3月6日《經濟日報》第13版報眼處有篇言論題為《“曝光”之前干什么》,文章批評的是地方領導和部門在受到“曝光”前后的表現。但這標題就令人費解了,因為這里“曝光”一詞是動詞,這動作的執行者是新聞媒體,而新聞媒體“曝光”前干什么,顯然不是此文的主旨,因而應改為《被“曝光”之前干什么》才好。

關于標題問題,我記得時任《人民日報》總編輯的范敬宜同志1996年6月11日對自己報紙的批評:“二版又出一個標題《一枝紅杏出墻來》!我曾多次講過,‘一枝紅杏出墻來,有其特定的涵義,不可隨便使用。讀者也多次來信嘲諷我們沒有學問。不知為什么對這樣的標題如此偏愛?古成語不是不能借用,甚至可以反其意而用之。但這類已經約定俗成,并且帶有某種不良含義的詞語,還是應該不用。另如什么‘梅開二度‘梅開三度,也常見諸報端,這是很令人難堪的?!保ā犊偩庉嬍钟洝返?70頁)范總此言,不可謂不沉重?!耙恢t杏出墻來”是專用來比喻女子有“婚外情”;而“梅開二度、三度”也常常是特指女子再次和第三次的結婚,封建時代叫做“沒有守節”。這些詞匯不能隨便套用。倘若這種毛病出在某一張地方小報上,還多少可以諒解,但是毛病出在中國第一大報(其他報紙是會當樣板看的)上,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就確乎有點太說不過去了。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這個比喻我以為非常之好。如同我們平日里見一個人——無論男女老少,眼睛無神,人就不好看;倘若兩眼歪斜,或者眼睛紅腫潰爛,這人的形象還能好得起來么?故而我主張:文章功夫下幾分,標題功夫就得同樣下幾分,切不可馬虎從事。

猜你喜歡
紅杏出墻牛皮癬眼病
小住蘄春慕義畈山村
眼睛太突出可能是病
什么事都不簡單
春意
TOP10遺傳性眼病防治應引起重視
根治牛皮癬的新藥已進入臨床試驗
清除“牛皮癬”大行動
春色絢爛
不要把神經性皮炎當牛皮癬
眼開眼閉查眼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