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語言規范化看臺山土談

2005-06-22 10:13黃仲楫
新寧雜志 2005年4期
關鍵詞:扣球臺山規范化

黃仲楫

人類的語言是復雜的。好在世界上各個民族總有一定的規范化的語言,使人們相互間通過語言交往時有規可循,不然就不可想象了。雖則如此,但方言土語,千差萬別,異地人初接觸,因語言不通而鬧笑話,仍是常有的事。臺山某機關,以前有個領導是北方人,一次他在二樓叫公務員到樓下取茶缸,公務員不曉得北方人叫的茶缸就是漱口盅,便下去叫人幫手抬了個公用的大茶缸上去。那位領導見了愕然。經旁人解釋,雙方恍然而笑。把口盅叫成茶缸是規范化的方言,尚且鬧此笑話,那些不規范的土談,教人莫名其妙的程度,更可想而知了。聽說五十年代國家排球隊有個臺山籍球員,因其個子不高跳得高,扣球有力,一時成了新聞人物。一次,幾個記者向他采訪,問他怎么能跳得這樣高,扣球這樣有力?他因未懂得講普通話,便用臺山話回答說:“我睇見托起個波,就出力跳起來,捏下個肚就轟聲踏下去!”記者們不知所云,滿頭霧水面面相覷,只得找人作翻譯。一翻譯,自然感到這些臺山土話,比起規范化的普通話,實在太離譜了。其實,這樣離譜的臺山土談,不但多得很,而且有些是 “唱反調”的。例如“高興”一詞,本是歡喜、愉快之別說,但在臺山人的口頭上,除本義外,還多指人多擁擠或熱鬧。有什么婚嫁喜事,人多熱鬧,見了固然說:“好高興”;就是要買什么東西因擁擠買不到,或見死人出殯,送喪人多,也說:“好高興”。怪不得外地人弄明其妙后,覺得奇怪而好笑。

一個民族或地方的語言,規范的也好,不規范的也好,都有一個很長的形成過程,想改變并不容易;但將一些方言土語給予加工或直接運用到文學作品中去,使之逐步規范化而廣泛流行,我看是有可能的。我們臺山有些土談,只要在寫作上運用恰當,就是很形象很好的規范化語言。比如 “限板”,照字義解,就是“限制死板”的意思,口頭上說來,習慣都帶詰問性質,往往問:“限板跟他去?”“限板這樣做嗎?”比起通常規范化的“誰叫你一定要跟他去?”“非這樣做不可嗎?”這樣的問法簡練、形象得多了。又如“煩氣”:煩悶厭氣,有不愉快、苦悶之意,規范化的“真苦悶”,完全可以說成 “真煩氣”;“煩氣”還可表現為討厭,也有指別人不正經或不好打交道的意思,這多出自女兒家之口:“看你就煩氣了?!薄八莻€人好煩氣的?!薄盁狻币辉~,還有重迭用法,某個人本身或家里發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會很自然地說:“這幾天煩煩氣氣的?!甭爜聿⒉毁M解。再如“竭計”,這是文言土化:竭盡計謀,即已想盡了辦法,再也無計可施的意思。當辦事碰到這樣的情況,每每嘆氣說:“唉,竭計了?!彼€,有“仁至義盡”的用處,對于屢教不改而人們再不想理睬他的人,可以說:“人家不理你就竭計了!”恰當有力,帶有刺激性。又再如“能持”,顧字思義,有能力堅持,多用于稱贊小孩子好力、能干。見了小孩子挑重擔或干重活,一般是稱贊說:“呵,真能持!”童謠:“禾雀仔,嫩螆螆,你媽銜蟲養大你,飛上墻頭講能持!”好一個 “能持!”禾雀仔不是自恃能干,是為自己會飛而感到自豪和驕傲,真是神態活現。像這樣合乎規范而簡練形象的臺山土談,還有很多,比如“僥幸”說“撞彩”,“相熟”說“熟落”,“舒服”說“樂著”,“一分為二地看”說“兩開睇”,“見了生面人害羞”說“怕生暴”,“光著身子”說“脫著白肋”,“稱贊”說“尚”,等等,一時難以枚舉,只有說起話來,才會一一應心脫口而出。

黃河長江之所以偉大,是由于容納了百川之水;祖國的語言之所以豐富,是由于把各民族各地方的語言熔冶于一爐。努力把臺山那些合乎規范的土談,變成為文學語言,祖國的語言之花當會絢麗多采一點點吧。

猜你喜歡
扣球臺山規范化
重癥疾病患者搶救中應用規范化急救護理的價值
規范化產科超聲檢查對胎兒先天畸形的診斷價值
2019年亞洲男排錦標賽四強一攻戰術運用效果分析
臺山都斛鎮黨建引領賦能科技興農
規范化護理告知在產科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
“中國20世紀的敦煌文書”多元價值探析
影響排球扣球技術動作的生物力學因素
影響排球扣球技術動作的生物力學因素
自制扣球器的制作與使用
以理馭法探究計算教學課堂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