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實的汪精衛(接上期)

2008-08-16 11:21林思云
男人世界 2008年1期
關鍵詞:汪精衛改組蔣介石

林思云

編者按:胡適曾說過:歷史是人們刻意打扮的姑娘,對于歷史的評價,由于政治立場和階級地位及認識不同,往往會產生各異的觀點。因此,在有些時候,恢復歷史的本來面目是比較困難的。

汪精衛一直是個有爭議的人物,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大的漢奸,但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于他的功過是非,開始有了比較清醒和客觀的評價。本刊登載該文,為的是使大家能夠客觀公正的認識歷史,從另一個側面了解中國當時錯綜復雜的國情,以及汪精衛如何從一個革命者走向漢奸的軌跡。

為了能夠使讀者比較全面地認識汪精衛,本刊對該文未做大的刪節,也未做任何點評,基本上以原貌呈現給大家。希望讀者能夠在該文當中了解和知道更多的內幕。

二、同獨裁者蔣介石的斗爭

(五)護黨救國運動

1927年12月中共發起廣州暴動之后,汪精衛發表了引退政界的聲明,和陳璧君一起前往法國。汪精衛一走,國民黨中失去了政治上能夠制約蔣介石的重量級人物,蔣介石又開始獨攬大權。1928年2月,在蔣介石的主持下,國民黨召開了二屆四中全會,統一了國民黨各派,使持續了半年之久的國民黨黨內斗爭暫時告一段落。蔣介石統一全黨后,于1928年4月重新開始北伐,這次北伐軍進軍非常順利,除了在濟南和日軍發生小規模沖突以外,幾乎沒有遇到什么阻擋,僅僅兩個月后的6月8日就攻占了北京,宣告北伐成功。

蔣介石這次北伐之所以非常順利,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得到了英美等西方諸國的支持。在前一次北伐時,蘇聯支持國民黨,而西方諸國支持北洋軍閥。蔣介石于1927年4月暴力反共以后,西方諸國開始放棄對其他腐敗軍閥的支持,轉而支持蔣介石。蔣介石統一中國之后,美國帶頭承認蔣介石的南京政府,其他西方諸國不久也承認了南京政府,使蔣介石的國民黨政府成為被國際上公認的合法政府。奉系軍閥張作霖在戰敗后從北京逃往奉天的途中,被日本關東軍陰謀炸死。張作霖死后不久,繼承父位的張學良宣布“服從國民政府,改旗易幟”,新疆的楊增先不久也宣布效忠國民黨政府,使中國在軍閥混戰了十幾年后,首次出現全國統一的局面。

按照國民黨創始人孫中山的設想,在武力統一中國以后,要在中國建立一個民主政治的國家。作為孫中山政治思想中核的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把建立民主政治作為中國革命的三大目標之一。但孫中山并沒有準備在革命成功后立即在中國實現民主政治,而是要經過“軍政,訓政,憲政”三個階段逐步實現民主化?!败娬彪A段是指在軍事革命時期,由革命軍的軍政府實行獨裁的“軍法之治”,這時既沒有憲法也沒有議會。在軍政府的軍事統治下,用暴力推翻反革命政權,建立以三民主義為綱領的國民政府。在國民黨奪取政權,統一中國后,進入“訓政”階段?!坝栒彪A段是指在地方上進行局部的民主化試驗,對人民大眾進行民主政治的指導和訓練,但這時全國仍由中央政府進行獨裁的“約法之治”。等人民大眾的政治覺悟成熟以后,最后進入“憲政”階段。在“憲政”階段由成熟的國民進行選舉,制定憲法,然后解散獨裁的中央政府,建立民選政權,最終實現真正民主化的“憲法之治”。

根據孫中山的“三段論”民主化設想,蔣介石在統一中國后,于1928年6月15日代表國民政府宣布“軍政階段”正式結束,10月3日發表了進入“訓政階段”的宣言,宣布組建一個由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五院組成的國民政府,這就是孫中山設想的“五權分立”政治體系。但這種五權分立政體居然在政府中設立立法院和司法院,使立法權和司法權均處于被國家政府所領導的地位,這與西方民主國家的立法機構和司法機構獨立于國家政府之外的“三權分立”體系是背道而馳的。所謂“五權分立”,只是把五種權力集中于國民黨之下的獨裁體制,所有五院的院長由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任命,皆由國民黨員擔任。

當然這種由中央政府進行獨裁的“約法之治”,是符合孫中山三民主義思想的,當時國民黨中并沒有人對“五權分立”的國民政府提出異議。蔣介石自己出任國家元首的國民政府主席,由胡漢民等人出任立法院長等高級職務??墒窃谡匍_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問題上,蔣介石的行為引起了國民黨內極大的反對。

1928年2月21日,蔣介石以國民黨中央常委會的名義宣布“三大”代表的產生方法:在全部大會代表名額中,由中央指定一半,省市選舉一半,而尚未成立黨部的省市也由中央圈定代表。按照這個方法,全部409名大會代表中,211人為指定代表,122人為圈定代表,真正通過選舉產生的代表只有76人。這樣一來,“三大”的代表幾乎全是蔣介石的御用代表,“三大”也就成為蔣介石個人包辦的大會。

這簡直是制造蔣家天下!大量的國民黨人開始憤怒了,他們紛紛指責蔣介石借大會之名竊黨造派,把持中央,以發展其個人之地位。而反對蔣介石軍政獨裁最堅決的,是以陳公博為首的“改組同志會”。1927年底汪精衛辭職前往法國后,陳公博和顧孟余、王樂平等人組織起“改組同志會”,即所謂改組派。改組派主張恢復國民黨1924年的改組精神,重新改組中國國民黨。陳公博辦《革命評論》,顧盂余辦《前進》等刊物,與南京的蔣介石政權進行“筆戰”。陳公博在《國民革命的危機和我們的錯誤》一文中指出:“今日國民黨已被軍閥、官僚、政客、買辦、劣紳、土豪所侵蝕盤踞盜劫把持,孫總理的三民主義已被他們所篡改,第一、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的綱領已被他們拋棄,南京的中央已成為一切反動勢力的大本營?!?/p>

陳公博生于廣州,其父是原廣西提督陳志源。陳志源早年參加了同盟會,起義失敗后入獄。此后陳公博開始以打工為生,后來又去當兵,做過班長、司務長。1914年陳公博考入廣州法政專門學校,1917年又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在老師陳獨秀的教導下,接受了共產主義思想。北大畢業后,陳公博回廣東法政學校任教。1920年陳獨秀到廣東任教育委員會委員長后,和陳公博等人一起組織起中國第一個共產主義組織: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經陳獨秀提議,陳公博作為廣東代表,去上海參加中共的“一大”。陳公博在中共建黨初期擔任中共廣東區委組織委員,但1923年陳公博去美國留學后,宣布脫離中共,被中共開除黨籍。陳公博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經濟學,一年后獲碩士學位。1925年陳公博回到廣州,在廣東大學當教授。陳公博最初得到廖仲愷的賞識,后來又被汪精衛看中,1925年國民政府成立時,陳公博擔任軍委會政治訓練部主任,在廖仲愷遇刺后,接任國民黨中央農民部長。陳公博一直是國民黨左派的支持者,在各次黨內斗爭中,均站在汪精衛的一邊。

汪精衛的政治信條是基于民主思想的“均權”與“共治”,這與蔣介石的政治信條“專權”與“獨裁”是根本對立的。雖然汪精衛公開發表談話時說:他只是同情改組同志會,并不是改組會成員。但汪精衛對改組派有極大的影響,是改組派的“精神領袖”。改組派以國民黨內的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為主,他們要求在國民黨內實行民主,在國民黨內引起了很大反響,一時間其組織發展很快,在全國各地和香港,以及日本、法國、新加坡、越南等地都建立了分會,全盛時期成員曾多達萬余人。改組派在蔣派的南京國民黨區內也有相當的力量,凡南京國民黨有組織的地方,幾乎都有改組派的組織。

在“三大”開幕前夕的3月11日,陳公博、顧盂余、何香凝、王樂平等第二屆中央執監委員十三人,聯名發表《關于最近黨務之宣言》?!缎浴分赋觯骸氨狈倮院?,黨中腐化分子及投機分子卻違反民眾要求,至人民之權利,則一無所獲。而萬民所望之黨的‘三大,其代表選舉法及代表產生法,將近百分之八十之代表,為中央所圈定與指派,將本黨民主制度之精神,蹂躪殆盡。本黨曾反對段祺瑞之善后會議,以其為少數軍閥政客所操縱。今本黨最高權力機關代表之產生,亦與類似。按照此種辦法,則所謂代表者,己完全喪失其意義。同仁等對此違法之代表產生法,雖屢次提出異議,而主持中央者,竟充耳勿聞。為此,對此種之會誓不承認?!?/p>

改組派的這篇檄文,在國民黨中掀起了大瀾,不少反對或不滿蔣介石的大會代表也提出辭呈表示抗議。3月14日,中央大學學生、國民黨員吳健帶動一批黨員到南京市黨部請愿,要求召開全市黨員代表大會,討論出席“三大”代表的問題,人們高呼:“反對蔣委員長陰謀篡黨奪權!”,“堅決反對蔣委員長包辦操縱大會代表!”。南京市黨部被迫同意在夫子廟大禮堂召開全市黨員代表大會,大會由吳健主持,全市十個區黨部的代表都參加了會議,在會議通過《反對非法的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案》后,忽然一群暴徒沖向主席臺毆打吳健和其他主持人,緊接著大批軍警趕來沖進會場,大打出手,打傷多人,并當場逮捕代表七人。這就是轟動一時的“三一四”事件。

“三一四”事件后,改組派的南京分會被暴徒搗毀,改組派在南京已無法立足,于是他們轉移到上海,以法租界為基地,建立起“中國國民黨各省市黨部、海外總支部聯合辦事處”,繼續進行反對蔣介石獨裁專制的斗爭。

國民黨內反對蔣介石的除了改組派等文人團體外,還有很多軍人將領。北伐勝利時,國民革命軍共有84個軍,220多萬人,這還不包括張學良的數十萬東北軍。如此龐大的軍隊,給國家造成了沉重的財政負擔,對中國近代化構成嚴重的影響。當時中國的年度財政收入約4億5千萬元,除去1億元用于償還各種外債以外,實際可以動用的財政約3億5千萬元,其中3億元為軍事費用,占政府支出的80%以上。所以蔣介石在北伐勝利后提出裁軍,本來是有充足理由的。

但蔣介石的裁軍計劃,卻引起了很多國民軍將領的強烈抵制,因為蔣介石要搞的裁軍只裁旁系部隊,卻不裁他的直系部隊。北伐時國民革命軍有四個集團軍,除了第一集團軍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以外,第二集團軍是馮玉祥的西北軍,第三集團軍是閻錫山的晉軍,第四集團軍是李宗仁、白崇禧為首的桂系部隊。此外張學良的東北軍,張發奎的粵軍,唐生智的川軍,以及一些地方上的雜牌軍,都是非嫡系的旁系部隊。這些旁系部隊并非絕對服從于蔣介石,對于蔣介石的軍事獨裁顯然是一種潛在的威脅,于是蔣介石想通過裁軍來除掉不聽從他命令的旁系軍隊。

蔣介石這個帶有私心的裁軍方案,當然引起各路旁系部隊將領的強烈反對,蔣介石首先拿對他威脅最大的李宗仁桂系部隊開刀,結果李宗仁害怕蔣介石暗算,于1929年2月私自潛出南京,脫離南京政府重返廣西。在蔣介石召開“三大”之前,白崇禧又宣布辭職抵制蔣介石包辦“三大”,拉開了桂系和蔣介石直接對抗的序幕。

在一片反對和抗議聲中,1929年3月15日,蔣介石在南京主持召開了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次蔣介石包辦的大會上,通過了很多處分反對蔣介石之人的決議案。蔣介石在主席團報告中說:“今日討伐叛徒,以國家論,是為討伐叛將;以黨論,即為討伐反革命分子。此等叛黨分子,應由大會開除其黨籍?!苯Y果大會通過李宗仁、白崇禧等人的“叛黨亂國罪”,永遠開除黨籍,改組派領袖陳公博永遠開除黨籍,顧孟余開除黨籍三年。對汪精衛則予以書面警告的處分,處分汪精衛的理由是“跡近縱袒弄兵,釀成廣州共變”。

在“三大”結束后,蔣介石于1929年4月開始討伐桂軍,分兵三路進攻廣西,與桂軍經過幾次激戰,結果桂系軍大敗,6月桂軍將領李宗仁、白崇禧逃往香港,第一次蔣桂戰爭結束。雖然蔣介石在蔣桂戰爭中取得了軍事勝利,但在政治上卻進一步陷入眾矢之的。

1929年5月,以改組派為核心、聯合其他國民黨的反蔣派別,在上海成立了“中國國民黨護黨革命大同盟”,唐生智、張發奎、李宗仁等地方實力派代表參加,閻錫山、馮玉祥也與之建立聯系。

“中國國民黨護黨革命大同盟”發表宣言,呼吁恢復黨權,“鏟除叛徒蔣中正的一切勢力”,“打倒盜竊黨權政權的蔣介石”。宣言中還特別聲明不承認蔣介石包辦的“三大”,聲稱南京政府的一切命令與外交等皆無效力?!爸袊鴩顸h護黨革命大同盟”尊遠在法國的汪精衛為領袖,號召“迎吾黨領袖汪主席歸國護黨”,組織護黨政府和護黨革命軍,直搗南京政府,肅清反動勢力。

1929年9月17日,張發奎在湖北打出“護黨救國軍”的大旗,發表《擁汪討蔣宣言》,電請汪精衛回國:“主席回國方可對國內軍事發揮號召力,對官兵之影響尤為重大。即使返國不能深入軍中,亦可居香港以指導軍事,策勵士氣?!痹谶@種情況下,汪精衛決定回國抗蔣。臨行前他與陳公博等人聯名發表一篇《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監委員會最近對時局宣言》,歷數蔣介石的十大罪狀:“習于專制,私利是圖,首內啟本黨之糾紛,復外援帝國主義及國內反動派以自固;嘯聚群小,把持政權,摧殘民眾,排除異己……”。汪精衛在這篇《宣言》中提出五項主張:改組國民政府,籌備召開真正的“三大”,否認蔣介石包辦的“三大”以及會上通過的一切決議案,否認蔣介石出賣國家經濟權利的一切秘密文件。汪精衛說反蔣運動是“一常厚主勢力與封建勢力的大決戰,廣大黨員應奉獻自身于民主勢力,將血作水,以溉民主勢力之根,將身作肥料,以沃民主勢力之果?!?/p>

當時中國除了政界、軍界掀起強大的反蔣運動外,在學術界也引發了民主與獨裁之爭。胡適在1929年蔣介石發表訓政的“約法之治”后,發表了著名的“人權與約法”的文章,指出國民黨政府作為中國民眾的代言人,進行獨裁的“約法之治”,違反了人民的基本人權。胡適主張首先建立保障人權的憲法,開放“黨禁”,實施多黨政治,建立一個“以法治國”的人民參政國家,而不是“以黨治國”的一黨獨裁體制。

胡適這樣的批評并不局限于蔣介石,還牽扯到了孫中山,在學術界與錢端升等專制擁護派學者進行了激烈的筆戰。但胡適提倡的人權思想并沒有在國民黨政界引起共鳴,國民黨內的民主派汪精衛等人雖然主張實行黨內民主,但并不主張立即放棄國民黨一黨專政而搞西方式的多政黨體制。胡適的民主思想實在走得太遠了。

1929年10上旬,汪精衛來到香港,使改組派和“護黨救國軍”的精神大振。然而汪精衛曾經在1927年帶頭反對過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等人的“特委會”,所以雙方有很大的隔閡,但這次為了反蔣的共同目的,雙方重新言歸于好。汪精衛回國后,以“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監委員聯席會議”的名義發布命令,對各路“護黨救國軍”發出委任狀和番號。其中第一、二路的番號留給閻錫山和馮玉祥,張發奎、唐生智、石友三、胡宗鋒、何鍵、李宗仁,分別委以第三、四、五、六、七、八路軍總司令。他一人統領六路反蔣大軍,一時聲勢極盛。

但這只七拼八湊的隊伍內部矛盾錯綜復雜,指揮不靈,步調不一。不到半年,汪精衛的六路反蔣大軍很快被蔣介石各個擊破或收買瓦解。雖然汪精衛的南方反蔣軍隊失敗,但北方馮玉祥和閻錫山的反蔣軍隊,并非汪精衛的六路反蔣軍那樣的烏合之眾,而具有相當的戰斗力。1930年初,閻錫山聯合馮玉祥和李宗仁組成反蔣聯軍,1930年4月1日,閻錫山在太原宣誓就任“中華民國陸??哲娍偹玖睢?,馮玉祥、李宗仁分別在潼關、桂林宣誓就任“中華民國陸??哲姼笨偹玖睢?。三個司令部下轄70余萬軍隊,組成八個方面軍向南京圍攻,浩大的“中原大戰”爆發了。

“中原大戰”爆發后,閻錫山電請汪精衛北上主持黨務。在閻、馮等人的發起下,改組派和西山會議派等反蔣各派,在北京聯合成立了“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擴大會議”,汪精衛被奉為“擴大會議”的領袖。本來左傾的改組派和右傾的西山會議派是勢不兩立的對頭,然而雙方在遭到蔣介石的排斥打擊后,深感只有團結一致,才能對抗蔣介石的軍人獨裁。

于是雙方暫時摒棄前嫌,握手言和。

1930年8月7日,“中國國民黨黨部擴大會議”在北平中南海懷仁堂正式召開,汪精衛、陳公博等人的改組派、謝持、鄒魯等人的西山會議派,以及閻錫山、馮玉祥等人的軍事實力派參加了會議。會議由汪精衛主持,頒布了《國民政府組織大綱》,宣布成立國民政府,閻錫山當選政府主席。在領導分工上,汪精衛主黨,閻錫山主政,閻錫山和馮玉祥共同主軍。

在中原大戰中,蔣介石軍隊和閻馮聯軍都損失慘重,雙方共有30余萬人傷亡,為中華民國建國以來的首次惡戰。此時決定戰局的勝敗就在于張學良的東北軍,東北軍加入哪個陣營,就會使哪個陣營取得勝利的主動權。所以蔣介石和閻馮等人都在拉攏張學良,閻錫山給他送來中華民國陸??哲姼笨偹玖畹奈螤?,蔣介石也送來了同樣的委任狀,還同時將數百萬元巨款匯至沈陽,但張學良在中原大戰初期一時間持袖手旁觀的中立態度。

1930年9月,戰局向有利于蔣介石軍隊的方向發展。9月17日,張學良發出了擁護南京中央政府的聲明,派東北軍入關,在十余天時間內先后接收了天津、北平和河北等地,使閻、馮聯軍處于腹背受敵的困境,紛紛敗退。11月4日,閻錫山、馮玉祥見大勢已去,聯名發表通電聲明“即日釋權歸田”,長達七個月的中原大戰遂告結束。

閻、馮聯軍敗陣后,1931年元旦汪精衛在天津發表下野聲明,并準備宣布解散改組派,反蔣運動一時進入低潮。此時蔣介石不僅任國民政府主席,又開始兼任行政院長,獨攬國民黨的黨政軍大權。但不久蔣介石因為軟禁立法院長胡漢民,又引起了全國范圍的反蔣大潮。

胡漢民本是與汪精衛一起最早參加同盟會的元老,但胡在1925年的廖仲愷被刺案中,因涉嫌而被迫出國。胡漢民回國后寓居上?!伴]門讀書”,不直接參與國民黨的政事。1927年4月蔣介石請胡漢民去南京,共商反共之事,胡漢民欣然同意,第一次與蔣介石合作。1927年4月18日蔣介石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胡漢民出任國民政府主席,胡漢民以國民黨元老的身份主持南京國民黨中央黨部,在關鍵時刻幫了蔣介石的大忙,替他支撐起了“另立中央”的門面,與當時武漢的汪精衛正統國民黨中央相對抗。1927年8月蔣介石下野后,胡漢民由于不愿和汪精衛合作,隨之也辭職出國考察。

1928年9月胡漢民回國后,再次與蔣介石合作。1928年10月,胡漢民幫助蔣介石組成了五院制的國民政府,尊蔣介石為主席,自己當立法院長。此后胡漢民在新國民政府的建設上出力頗多,對蔣介石打敗閻馮的“護黨救國軍”也幫了大忙,在這段時間胡漢民和蔣介石的合作比較密切。然而蔣介石取得中原大戰的勝利后,越來越不尊重胡漢民這位“老前輩”,蔣胡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胡漢民常對人說:“我在中央不過是一個開會機器罷了?!?/p>

蔣介石在中原大戰勝利后,又設想招開國民會議,制定訓政時期的“約法”,選舉總統,用法律程序確立自己作為國民黨領袖的地位和獨裁權力。此時胡漢民也開始反對蔣介石的獨裁,堅決反對蔣介石搞集黨政軍大權于一身的總統制,也不同意制定“約法”,從而發生蔣胡的“約法之爭”。1931年2月28日,蔣介石以宴請議事為名,將胡漢民騙到總司令部,逼胡辭去立法院長職務。次日胡漢民提出辭呈,將黨部、政府職務全部辭去,被憲兵押送南京郊外湯山溫泉別墅軟禁。

胡漢民被扣壓一事,在國民黨朝野引起了軒然大波。1931年3月14日,汪精衛在香港發表了《為胡漢民被囚重要宣言》,斥責蔣介石“一面擺酒請客,一面拔槍捉人,以國民政府主席而出于強盜綁票之行徑,較之青霜劍之狗官,有過之而無不及?!?931年4月30日,國民黨中央四位監察委員古應芬、林森等人,發表了《彈劾蔣中正提案》的通電,指責蔣介石排除異己,制造獨裁,要求對蔣進行撤職查辦。5月3日,兩廣將領陳濟棠、李宗仁、白崇禧等數十人聯名發表通電,擁護“四監委”彈劾案,要求釋放胡漢民,蔣介石下野。

1931年5月27日,兩廣地方實力派陳濟棠、李宗仁等人,效法孫中山當年在廣州召開非常國會,成立了“中國國民黨中央執監委員非常會議”,打出“打倒獨裁”“護黨救國”的旗號,提出凡國民黨第一、二、三屆中央執監委員贊成反蔣者(共產黨員除外),均自然成為非常會議的委員。陳濟棠、李宗仁等人邀在香港的汪精衛出任領袖,在汪精衛的主持下,于5月28日成立了廣州國民政府,否認南京國民政府的合法性。

本來胡漢民和汪精衛在孫中山逝世后就長期不和,寧滬漢合流期間,汪精衛到上海胡漢民府上登門求見,胡漢民竟拒之門外。然而這次在反蔣的共同目標下,兩人又重新合作。汪精衛對人說:“過去我和胡先生的不和,都是上了蔣介石的當。蔣之所以能專橫跋扈,就是因為我們不能團結。這回反蔣,一定要合作到底。即使萬一失敗了去跳海,也要大家抱在一起去跳?!?/p>

這次在廣州成立的國民政府,是一個反蔣勢力的大聯合,除了以前參加反蔣的改組派和西山會議派外,又新添了胡漢民派,后來南京的林森和孫科也前來參加反蔣隊伍。但派別越多,派系之間的矛盾也越大,使汪精衛經常處于左右為難的境地。1931年9月初,廣州政府派軍北上討蔣,寧粵戰爭爆發。正在此時,9月18日在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完全改變了中國歷史的進程。

對1927年到1931年這一段國民黨人反對蔣介石獨裁斗爭的歷史,國共兩黨的歷史書都有所曲解。由于臺灣國府是蔣介石政府的班底,臺灣的歷史書把1927年到1931年的反蔣斗爭,曲繪為蔣介石消滅“新軍閥”的派系斗爭;大陸共產黨的歷史書,也把這一段反蔣斗爭描繪為國民黨內部“狗咬狗”的權力斗爭,這些都人為地歪曲了當時國民黨人反對蔣介石軍人獨裁的斗爭。盡管這場反蔣斗爭中可能包含有一些權力斗爭的因素,但后來國民黨內幾乎所有非蔣介石嫡系的政治派別和軍隊,都站到了反蔣的一邊,說明蔣介石的獨裁在國民黨內是非常不得人心的。這場反對蔣介石獨裁的政治運動和軍事行動,從歷史的眼光來看,應該屬于正義和進步的。

如果沒有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蔣介石的軍事政權在廣大國民黨人的反對下,也未必能維持很久。如果歷史真是這樣的話,蔣介石不但當不成民族英雄,反而要成為袁世凱那樣搞復辟倒退的民族敗類。所以不但共產黨感謝日本侵略的“幫忙”,蔣介石也感謝日本侵略的“幫忙”,幫他從專橫的獨裁者走上了民族英雄的寶座。

— 未完待續 —

猜你喜歡
汪精衛改組蔣介石
汪精衛叛國后中共“擁蔣反汪”方針的確立與實施
列寧晚年著作《我們怎樣改組工農檢察院》的黨內監督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汪精衛“七一五”政變“武力清黨”之商榷
“顏控”陳璧君倒追汪精衛:彪悍的愛情不需要解釋
WE HAVE BETRAYED THE REVOLUTION
中共六屆五中全會改組中央考析
新中國成立初期社團治理的范例——一九五○年中國紅十字會的協商改組
泰王批準內閣改組
蔣介石為八路軍改名的真實目的何在?
葉劍英與蔣介石分道揚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