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中國經濟才有中國經濟學

2009-02-05 03:56趙水忠
中國新時代 2009年1期
關鍵詞:經濟學改革開放理論

11月23日,由董輔經濟科學發展基金會、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武漢大學經濟研究所等五家單位發起并組織的“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評選活動正式揭曉,“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理論”以88票高票獲獎。

這是由于光遠、厲以寧、成思危、張培剛、劉鴻儒、江平、蕭灼基等著名學者擔任組委會委員;全國148位經濟學家、著名大學經濟院系主要負責人、主要經濟和學術媒體負責人以記名通信投票的方式,對11個參選經濟理論進行表決,通過兩輪評審專家投票,組委會公開計票后得出來的結果,它基本代表了中國經濟學界的主流觀點和看法。有媒體評論說,這次評選是中國經濟理論界對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學研究成果的一次梳理和盤點。

除了作為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最具代表性的經濟理論之一的“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理論”之外,本次評選活動梳理和盤點出來的代表性經濟理論還有:過渡經濟學、國際經濟大循環理論、股份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等。

如果單純站在中國經濟學范圍內來看,這些經濟理論思想和顧準最早對于計劃經濟的反思一樣,確實是具有歷史性的創新,而且在中國改革實踐中確實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以杜潤生為代表的一批經濟學家以自己的遠見和勇氣,為中國改革開放事業開辟了理論先河,其貢獻無論如何肯定都是不過分的。

但是,在改革開放30年后的今天,對于發生在中國的任何一個實踐或理論的評價,僅僅囿于中國范圍之內,都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審視才能真正厘清。

自1776年亞當·斯密出版《國富論》,首次確立經濟學的完整體系以來,經濟學理論的創新和流派紛繁復雜、蔚為大觀。從古典革命到邊際革命;從凱恩斯革命到經濟自由主義的復興;再到國家干預主義的重新抬頭,被各國政府普遍接受并納入施政方針的理論創新比比皆是。在一國范圍內產生、應用、發展并取得全球影響的經濟理論流派也如過江之鯽,從德國學派到瑞典學派、從奧地利學派到再到二戰后興起的發展經濟學各流派,都在不同程度上產生了世界性的影響。

但是,如果把“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理論”,包括過渡經濟學、國際經濟大循環理論、股份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在內的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的經濟理論創新,與全球經濟理論創新群星相比的話,如果說中國的經濟理論創新同樣明亮,但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如后者耀眼,這是肯定的。

當然,這樣比較可能并不公平。正如1492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國際貿易由地中海向大西洋轉變,從而觸發英國的興起,到18世紀中葉英國經濟在全球經濟競爭中脫穎而出,才導致了《國富論》出版一樣。自此以后,經濟學理論創新的中心,一直是隨著世界經濟中心的轉移而轉移;小的經濟流派的創新,也隨著不同國家經濟的崛起而產生。這樣,在伴隨英國革命興起的新興工業國家——德國產生了德國學派,在奧地利產生了奧地利學派。二戰后,隨著世界經濟中心決定性地由倫敦轉到紐約,經濟理論創新的中心也隨之到了美國。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二戰后伴隨著巴西、墨西哥、埃及等發展中國崛起而興起的發展經濟家理論創新。一句話,經濟理論的創新是隨著不同國家經濟實踐的創新而誕生的,經濟實踐創新是理論創新的前提。

改革開發30年來,中國經濟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但從全球經濟發展史來看,更多的還是處于學習和借鑒階段。因此,這也就決定了中國經濟學理論仍然更多地處于引進和消化階段,與中國經濟相輔相成。所以,今天,我們對于改革開放30年來的中國經濟理論創新應當感到可喜,但我們更寄希望于未來30年中國經濟理論必將產生世界級影響的新的創新,正如我們對于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實踐的成就感到自豪,但我們更寄希望于未來30年中國經濟實踐必將取得的更大成績一樣。

可以相信,在中國將創新提高到國家戰略層面,中國經濟的能量在未來30年內得到更多釋放的時候,世界經濟理論創新中心應該也應當會發生新的轉移。

趙水忠

資深財經評論家、財經作家。十二年高端財經媒體從業經驗,關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商業和管理變革的戰略、方法和方向,出版過三本專著

猜你喜歡
經濟學改革開放理論
移民與健康經濟學
堅持理論創新
神秘的混沌理論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改革開放是怎樣起步和前行的
我們,與改革開放同行
改革開放四十年頌
改革開放 如沐春風
經濟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