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室再生物品的清潔與滅菌

2009-03-24 04:31
醫學與護理 2009年2期
關鍵詞:供應室

文 明

摘 要目的:加強供應室再生物品環節控制,確保消毒物品質量,控制醫院內感染。方法:規范各項工作流程,制定嚴格的環節質量標準,完善各項監測措施。結果:提高了消毒物品的環節質量,確保了無菌物品的終末質量,有效的防止了醫院感染。結論:加強供應室再生物品環節質量管理,能有效控制醫院感染。

關鍵詞供應室;再生物品;清潔與滅菌

供應室是向全院提供無菌器材和其他無菌物品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質量與醫院感染,熱源反應的發生、微粒的危害密切相關,直接影響整個醫療護理質量和病人安危。清潔消毒是處理病人使用過又須重復使用的污染器材(即再生物品)。任何殘留的有機物質如:血塊、膿血、粘液和油污等都會妨礙微生物與消毒介質的有效接觸,而且會產生細菌的保護膜而影響滅菌效果,因此清洗是滅菌前非常重要的準備工作。

1清洗徹底是確保滅菌質量的關鍵

1.1回收物品的清洗

機械清洗適用于金屬、塑料、橡膠、玻璃、乳膠等多類材質器械的清洗消毒。其程序包括初洗→清洗劑清洗→漂洗(潤滑)和消毒。手工清洗適用于污染嚴重、生銹、殘留血跡、分泌物多、較精細及尖銳的器材。流程為沖洗→含酶洗滌劑浸泡→常水沖洗→純凈水精洗→烘干→上油保養→檢查洗滌質量。其過程由初(粗)洗和精洗組成。

1.1.1初洗

將污染的器械在常水中沖洗后,用多酶清洗劑浸泡5分鐘再進行刷洗,并用常水沖凈殘留的酶即可進入精洗。

1.1.2精洗

用新鮮流動的蒸餾水,沖除殘留在物品上的常水及其附著的有害物質。

1.2清洗的注意事項

酶清洗劑在50℃水溫浸泡效果最佳,但不宜用沸水泡洗,根據其效性按比例配制,最好現配現用。

精洗的蒸餾水應是不含熱原及微粒和新鮮流動的。

手工清洗水溫應在30~40℃。機械清洗水溫應在40~45℃,如果溫度低于40℃,就不能保證清洗效果,如果水溫高于45℃,則會造成蛋白凝固現象,阻礙清洗。

清洗時應在純凈的自來水下充分沖洗,以徹底清除污物及清潔劑,最后用完全去礦物質的水如蒸餾水再次沖洗,避免產生水跡。

影響清潔效果的因素很多如:污染物品的管腔、關節、物品上殘留的有機物、污物的干燥程度等。因此器械最好在用后1~2h內清洗,清洗前應將器械軸節打開,使器械各個部位能夠充分暴露,對管腔、齒槽部位應用專用毛刷配合高壓水槍清洗,毛刷用后浸入酶洗液徹底清洗干凈,再經高壓滅菌。刷洗時應在清洗液面下操作。

1.3清潔不徹底的危害

清洗失敗會造成污物累積,使清洗更難。再則沉積的污物對物品具有腐蝕性,加速器械老化、生銹。

清洗后有機物的殘留,形成生物膜,增加消毒難度(特別是管腔類器械),同時影響消毒劑、滅菌劑的穿透,使消毒劑和滅菌劑可能產生滅活作用,達不到滅菌效果,導致熱原反應、過敏反應。

1.4嚴格的環節質量標準

目測金屬器械表面應光亮清潔,無血漬、無水垢、無銹漬以及其它殘留物。關節和齒處,不應該有腐蝕斑點。檢查器械功能完好性、靈活性、咬合性,穿刺針鋒利無彎曲。

盤、碗等容器應清潔光滑、無污、無銹、無漏、無脫瓷、無變形;組合器械管腔通暢、無雜質組織、閉合性好。

PH測試為中性;隱血試驗陰性。

2規范的滅菌操作程序是確保滅菌質量的保證

2.1壓力蒸汽滅菌法

無菌物品供應主要是壓力蒸汽滅菌方式,因此壓力蒸汽滅菌的質量是醫院控制感染的重點和關鍵。

2.1.1無菌物品的包裝

包裝是壓力蒸汽滅菌技術的重要環節。各類器械在經過洗滌達到質量標準后,進入打包區進行包裝。操作時須穿工作服、洗手、戴口罩。防止異物、微生物、熱原及微粒的污染,并限制人員流動。工作室應定期進行空氣消毒,保持清潔衛生。使用的包裝材料應能使氣體及蒸汽完全穿透,而且能充分排除空氣及氣體,以達到滅菌效果。同時還能防水、防塵或防止異物進入無菌包內,以達到有效的細菌隔離性,而且有利于無菌物品貯存。滅菌包不宜過大,下排氣壓力蒸汽滅菌包體積應小于30cmⅹ30cmⅹ25cm,預真空和脈動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包體積不應超于30cmⅹ30cmⅹ50cm,敷料重量不得超過5kg,金屬重量不得超過7kg,過大過重都會影響滅菌效果。包內應放置3M指示卡,包外的封口處貼上3M指示帶,按照器具的不同功能,分類按順序擺放(待消毒包按要求應在4小時內進行消毒)。

2.1.2無菌物品的裝載

裝載是保證壓力蒸汽滅菌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下排氣式滅菌器的裝載量不得超過柜內容量的80%,預真空滅菌器的裝載量不得超過柜內容積的90%,同時預真空和脈動真空壓力蒸汽滅菌的裝載量又分別不得小于柜室內容積的10%和5%,以防止“小裝量效應”,殘留空氣影響滅菌效果。物品裝放時,上下左右相互間均應間隔一定的距離以利蒸汽置換空氣。難于滅菌的大包放在上層,較易滅菌的小包放在下層;金屬物品放下層,織物包放上層,物品裝放不能貼靠門和四壁,以防止吸入較多的冷凝水。金屬包應平放,盤、碟、碗等應豎立的位置擺放;纖維織物應使折疊的方向與水平面成垂直狀態;玻璃器皿等應開口向下或側放;啟閉式篩孔容器應將篩孔的蓋打開,以利蒸汽進入和空氣排出。

2.1.3無菌物品質量標準

檢查包裝的完整性,若有破損不可作為無菌包使用;濕包和有明顯水漬的包不作為無菌包使用(以手感干燥,濕度<3%,為干燥包);滅菌包掉落在地上或誤放不潔之處或沾有水液,均視為受到污染,不可作為無菌包使用;已滅菌的包不得與非滅菌包混放。合格的無菌包應標明滅菌時間、有效期、合格標識、包的名稱以及包裝責任人。

3完善的監測措施可確保無菌物品的終末質量

3.1壓力蒸汽滅菌器的監測

滅菌時做到每鍋進行工藝監測(鍋號、壓力、溫度和時間的監測),每包進行物理監測(留點溫度是否達到132℃)和化學監測(要求每包內應有指示卡,包外有指示帶,當溫度達到132℃時上面的化學試劑變成標準的黑色,否則變色不全或不變色),每月進行生物監測(將嗜熱脂肪芽胞桿菌菌片放在鍋內不同位置,滅菌后做細菌培養看是否有活菌生長),脈動真空滅菌器每晨第一鍋進行BD試驗。以上監測均做好記錄。

3.2環境微生物檢測

定期對空氣、物表、工作人員手指進行細菌微生物檢測,要求做到空氣培養細菌菌落總數≤200 cfu/m3;操作臺、工作人員手細菌菌落總數≤5 cfu/cm2。紫外線燈管強度監測,要求照射強度≥70 μw/cm2,使用時間不能超過1000小時,不合格者立即更換。使用中的化學消毒液現配現用每日更換,每次配制后用化學試紙測試有效濃度,保證化學消毒液的劑量、濃度精確,并每月抽樣1次,做染菌量監測,細菌菌落總數≤100 cfu/ml為達標。消毒滅菌包每月抽查一次,合格率達100%。

總之,清洗徹底是保證滅菌的成功關鍵,成功的滅菌又能有效控制醫院感染。

猜你喜歡
供應室
質量改進模式在供應室器械回收管理過程中的應用
供應室護理人員職業暴露現狀分析與防護方法
供應室4種清洗方法的比較研究
供應室消毒質量的護理影響
供應室工作人員職業暴露防護行為的干預效果分析
供應室無菌物品的質量監測情況及強化對策
消毒供應室護士職業危險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護
加強供應室管理控制醫院感染
醫院供應室消毒及其滅菌質量管理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