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數學課上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

2009-03-25 07:20金慧琦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12期
關鍵詞:傾聽習慣數學

金慧琦

[摘要] 傾聽是一種重要的學習習慣,是其它活動的基礎。良好的傾聽習慣是人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取得外界訊息的關鍵。對小學生來說,傾聽就顯得更為重要了,學生只有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課、同學的發言,才能積極有效地參與教學活動過程,開啟思維的火花,獲取知識、培養能力,才能保證活動有效地進行,做到活躍而不失有序。

[關鍵詞] 數學 學生 傾聽 習慣

一、調動興趣,樂于傾聽

1.為學生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

學生渴求老師的愛,想使自己成為老師心目中的好孩子,這是他們的行為動機和迫切需要。在課堂中,我們應以朋友的身份和學生交談,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度來縮短師生心靈間的差距,給學生營造一種寬松、活潑的課堂形式,讓學生在討論和交流中樂意傾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生動、更活潑,使我們的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

學生在真實、具體、富有情趣的情境里會樂于傾聽他人,一節課的導入是教師對教學過程周密安排的集中體現,是展示教師藝術的“窗口”?,F行的教材中有許多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形象,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學內容貼近生活

必須把數學和兒童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教學貼近生活。這樣,可讓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興趣盎然,注意力集中,傾聽欲望強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運用靈活多樣化的教學手段

上課要有節奏、有彈性,做到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學生喜歡挑戰、喜歡有趣,所以在教學中,我總是利用多種教學資源,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讓學生產生傾聽的愿望,使學生樂于傾聽。

二、細化訓練,學會傾聽

1.指導學生傾聽的姿勢。手勢或身體動作最能反映學生是否在傾聽,有些學生在課堂上想努力表現自己是認真傾聽的,于是把雙手放在課桌上,身子挺得筆直,眼睛盯著教師或黑板一動也不動,其實,這是一種假聽,如果學生真的在認真傾聽,就不可能會有時間注意手應該怎么放,身子應該怎么樣。因此,在課堂上,沒有必要要求學生必須雙手平放,腰挺直,關鍵要看學生有沒有在真聽。當學生在聽同學發言時,要求做到神情專一,眼睛要注視著老師或發言人,如果同學的回答與自己的思考一致,則以微笑、微微點頭表示認可或贊同。學生養成了這樣的習慣,老師可通過一目了然觀察學生聽課的情況,即時得到反饋信息。

2.教給學生傾聽的方法。首先要讓學生做到心靜,這是傾聽的前提條件,還要強化聽的意識。我對學生提出學會傾聽要做到三心:一是專心聽;二是耐心聽;三是細心聽。

3.優化學生發言。在動態、合作的數學課堂中,學生們傾聽最多的還是同學的發言。課堂上,一雙雙高舉的小手是急切的,教師只能有所選擇地叫幾個同學發言,雖然指名具有很強的隨機性,但也有一定學問。我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學生學習了按比例分配應用題后,我在所任教的兩個班級中均出示這樣一道題:長方體的棱長之和是72米,它的長、寬、高的比是4∶3∶2 ,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當時,這兩個班都有學生做錯,而且錯的人數差不多,我就進行了講評。在(1)班講評時,我是讓做對的同學直接講一遍就結束了,而在(2)班講評時,我先讓做錯的同學說你是怎么想的?使學生知道他們做錯的原因在于把72米誤認為是一條長、一條寬、一條高的和,我就重點指出這里的“72米”到底指的是什么?再請做對的同學說說應該怎么做,而后同桌復述解題過程。過了一個星期,我又在兩個班中出示同一類型的題目,結果(1)班正確率76%,而(2)班正確率達到了得93%。從這個實驗可以看出,在課堂中不一定非要讓成績好的學生先回答,有時也可先讓學困生或表達能力不夠好的學生先來說,讓這些學困生傾聽錯在哪兒?應該怎么去做,這樣可以幫助他們解決疑惑之處,促使他們進步。

4.持之以恒。常言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迸囵B學生的傾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它是一個長期的任務,需要我們堅持到每一堂課中。傾聽作為人的一項基本技能,可通過教師長期的訓練,得到不斷提高與完善。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經常采用聽問訓練、聽記訓練,聽后復述訓練等,提高學生的傾聽能力。

三、榜樣示范,善于傾聽

學生的許多習慣都能從老師身上找到影子。目前,課堂上,學生不愿或不會傾聽,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教師沒有學會傾聽而引起的。在平時,我們總是要求學生要認真傾聽老師的發言、同學的發言,但教師卻不一定能用同樣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學生的話還沒有講完,我們就搶口強說;學生的話還沒聽清楚,我們就迫不及待地發表自己的見解。作為老師,我們的一舉一動會帶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要想讓學生學會傾聽,教師自己首先要學會傾聽,善于傾聽,做一位專心、耐心的傾聽者。在課堂中,當學生要發言時,我就以聽眾的角色,同他們進行交流,無論學生的發言是正確還是錯誤,不能在學生發言的時候,做其他事,也可以坐到聽眾中間和他們一起聽,讓他們明白,聽不只是老師的事, 而是師生共同的事。在學生發言的過程中,應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打斷他們的回答,還可以采用非語言信號,如交換眼神、側身傾聽、舉目凝視、含笑點頭等。當學生感到老師在傾聽自己的發言時,便會對自己充滿信心,覺得自己得到老師的器重、認可和尊重。這樣一來,可使學生感到傾聽的重要性。

四、恰當評價,鼓勵傾聽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受人表揚、被人尊重能使人感覺到生活的動力和自身價值。如何在課堂中正確恰當地評價學生,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養學生傾聽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千萬不要吝嗇表揚,因為我們的表揚能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如對課堂上認真傾聽的學生,我們可以即時進行口頭評價,如:

“你看,這位同學的眼睛一直看著老師,他聽的多認真啊!”

“這么一點小小的區別都被你找出來了,你可真了不起!”

“這位同學能認真聽別人發言,并指出不足,我們要向他學習?!?/p>

“大家看,這位同學不僅聽懂了別人的發言,還把自己的想法加進去,多棒啊!”

這些評價語言沒有更多的華麗詞藻,也不會使學生感到飄飄然,但卻給學生必要、及時、恰當的鼓勵。在課堂中我除了表揚,還充分運用自己的體態語言,當學生認真傾聽時,我不一定用語言去激勵,有時可用無聲方法的激勵,如豎起大拇指,臉上表現出贊許的神態;當有些學生不認真傾聽時,為了不影響課堂的教學氣氛,我一邊講課,一邊很自然地走到這個學生的身邊,用手摸摸他的頭,輕輕把他玩的東西放好,或面帶微笑,并用眼睛關切地看著他,提醒他注意認真聽。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一個撫摸、一個微笑,不花時間,不費力氣,卻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每周下來,結合學生課堂上傾聽的表現,評出班級傾聽小明星。這樣長期堅持從正面評價,激勵,學生就更樂于傾聽了。

冰嘗無華,相蕩而成漣漪;石本無光,相擊而發火花。只要我們去做有心人,一定能成為“蕩水、擊石”的高手。讓我們共同來關注學生的傾聽習慣吧!

猜你喜歡
傾聽習慣數學
學會傾聽,追求課堂實效
小學數學教學中傾聽能力的培養
公共外交主場也要學會“傾聽”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