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戲曲藝術對高校大學生的德育滲透

2009-04-19 02:28趙海波
歲月·下半月 2009年12期
關鍵詞:戲曲傳統藝術

戲曲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璀璨的明珠,戲曲藝術對提升大學生的藝術素養,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戲曲藝術已經成為全面提高大學生文化素質、促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由于戲曲藝術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占據突出位置,堪稱藝術瑰寶的戲曲藝術理應步入大學校園。

戲曲作為中國文化的審美精神和智慧的一種體現,它以故事表演為核心,以娛樂大眾為導向,且兼容了歌舞、說唱、詩詞、繪畫、服飾等多種審美娛樂形式,成為中華民族最富有特色的綜合文化藝術,引領無數人們在其中獲得感性的沉醉,提供藝術的享受,培養人們高尚的藝術趣味。戲曲藝術不僅濃縮了無數中國人的悲歡離合,而且寄寓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生活智慧、道德理想和價值準則。中國人的歷史在這里凝聚,中國人的生活在這里得到最為具體感性的體現。戲曲作為大眾文化,不僅要注重自身的娛樂性、可看性,還要承擔起解釋生活、滌蕩靈魂的責任,起到它的教化作用。恰如柳亞子老先生所言:“父老雜坐,鄉里劇談,某也賢,某也不肖,一一如數家珍。秋風五丈,悲蜀相之隕星,十二金牌,痛岳王之流血。其感化何不受之于優伶社會哉?”戲曲作為樂感文化和娛樂藝術,還透射出中華民族堅定不移、不畏艱險的樂觀主義精神,能使人心情舒暢、昂揚奮進。戲曲精妙傳奇的“四功五法”(四功,即唱、念、做、打;五法,即口法、手法、眼法、身法、步法)表演藝術具有濃郁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與我們傳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生活、習俗、心理等十分合拍,使觀眾從戲曲許多嘆為觀止的精彩表演中,得到極大的藝術享受和道德熏陶。

然而,在素質教育提出之前,戲曲藝術在高校并未得到重視,大學生真正能夠欣賞戲曲者只是鳳毛麟角。在當代大學生中不乏這樣的人,他們認為中國傳統戲曲是“僵化的、死了的東西”,跟不上時代的潮流,對那些喜愛戲曲的人嗤之以鼻,滿眼的藐視。究其根源,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由于戲曲藝術本身的博大精深,學生要欣賞它,必定需要有一定的文化藝術修養,例如對戲曲聲腔、流派、及發展脈絡要有大致的了解。其二,現代年輕人的價值取向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他們崇尚外國流入的“小資”生活,聽流行音樂,看網絡小說,在他們的思想意識中卻絲毫找不到中國傳統戲曲藝術的影子。如任其自由發展,在不遠的將來,戲曲的知音會越來越少,中國戲曲藝術恐怕將面臨著消亡的危險。因此,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普及戲曲知識,勢在必行。這樣做不僅對中國高等教育,特別是對戲曲藝術的振興乃至傳承與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隨著大學生藝術素質教育的推行,戲曲藝術在高校得到了應有的重視。許多高校及時調整教育模式,在教學上做出許多新的嘗試,同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例如,一些高校在公共音樂課中為學生開設了民歌、戲曲課。在課上由老師為學生介紹民歌、戲曲的基礎知識,并親自教學生演唱一些傳統劇目。通過這種授課方式,不僅起到了普及、推廣戲曲知識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擴展了學生的思維,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凈化了學生的心靈。通過博大精深的戲曲藝術,仿佛為學生打開了一扇窗——一扇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窗子,使他們看到了中國戲曲藝術發展的光明前景,并在親自演唱中真切地感受了戲曲藝術作為“中華國粹”的藝術魅力,并深深地為之折服。這些無疑會促進學生藝術素質的提高,從而相應地帶動其綜合素質的發展,使他們成為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德育作為高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戲曲又是感性的藝術,它不僅可以深刻強烈地作用于人的意識,而且還可有效地發揮德育功能。戲曲的道德內容有機融化在藝術的意象形式中,潤物無聲地使觀眾的道德境界得到提升。戲曲作品中有著眾多的所謂“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有著諸如“三國”、“水滸”、“楊家將”、“西游記”之類耳熟能詳的故事。所以,戲曲舞臺上不僅有著花前月下的情愛之悅、悲歡離合的天倫之親,也有著燕趙悲歌式時代強音。許多優秀戲曲作品演繹人生百態,弘揚正義,鞭撻丑惡,可以加深學生對人生的體驗,可以幫助他們進一步認識社會、認識人生、認識歷史。有效地發揮戲曲藝術的德育功能,是其他藝術形式所不可替代的。

一、潛移默化中實現人格的自我完善和優化

藝術的形式美賦予藝術以能夠引起人們美感的形式,通過引起人們的美感享受以達到教育人的目的。如在傳統戲曲中,有悅耳動聽,追求音樂美的唱腔;有節奏鏗鏘,追求韻味美的念白;有動作細膩,追求形體美的做工;有扣人心弦,追求韻味美的武打。這些美的形式不僅是為了更好地表達內容,賦予內容以恰當的形式,更是為了創造出真實、生動的舞臺形象,以實現戲曲藝術美的想象與思維、情感與理智、內容與形式的和諧統一。戲曲之所以能寓教育于娛樂,能在潛移默化中實現人格的自我完善和優化,正是因為它有著獨特的影響學生情感和理智的藝術的形式美。學生經常接受戲曲形式美的教育感染,他們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諸多心理能力就經常處于一種極其自由與和諧的狀態中,并在此過程中獲得自由幸福的體驗,得到感性的超越,久而久之,就造就了優化的人格心理,形成個性與共性相融的審美觀念,促使學生形成“極高價值的精神結構”。

綜觀現實生活中,藝術趣味不健康的人,在實際生活中往往流露出低級趣味和庸俗不堪的情調;反之,藝術趣味健康,思想感情則往往是無瑕的、高尚的。因此,戲曲藝術就是要通過其獨特藝術美的形式來吸引學生、陶冶學生,增進學生的審美感,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藝術趣味,幫助學生分辨真善美與假惡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善惡觀和美丑觀。

二、激發民族自豪感、振奮民族精神

戲曲納古今生相和世態于一臺,完全稱得上是中國社會歷史的一個全景式縮影,以致有“少讀書,多看戲”,從戲中學習歷史和了解社會的說法。因此,大學生通過欣賞戲曲作品可以增長歷史知識,加深對社會歷史的了解,激發民族自豪感,振奮民族精神。中華戲曲中有許多以恢宏壯闊的歷史為題材的名段名曲。如《空城計》、《文昭關》、《捉放曹》、《白帝城》、《霸王別姬》、《將相和》、《闖王進京》、《擂鼓戰金山》等,通過活靈活現的戲曲表演渲染出濃郁的歷史背景,如同一面忠實的、富有藝術魅力的“鏡子”展示在學生面前,讓人在叫絕藝術的同時,思緒仿佛回到歷史。正是中華戲曲站在歷史的交匯點上,以豐厚雄渾的歷史背景為依托,創作出許多集千古于一瞬、攬眾生于一尺的藝術精品,給學生們以巨大的思想震撼力和文化認知力。中國戲曲縱橫千古,氣勢磅礴,不僅演繹歷史,同時也演繹許多動人的愛情傳說故事。如《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牛郎織女》、《天仙配》等,戲中男女沖破封建枷鎖,追求人間美好純真愛情的故事,感人淚下,引人深思,同樣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具有較強的教育意義。

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中華優秀傳統戲曲旋律優美,唱詞生動活潑,唱腔風格多樣,舞臺形象豐富,內容健康,褒貶分明,善惡可見,能觸動學生情感,使學生在賞心悅目中認識人生、認識社會,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如傳統戲曲中,體現清正廉潔、機智斷案、為民伸張正義的有《七品芝麻官》、《海瑞罷官》等;體現懲惡揚善的有《除三害》等;體現護忠除奸、舍己救人的有《搜孤救孤》等;體現扶危濟困、種善得福的有《鎖麟囊》等。這些看似老套的傳統劇目卻集中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完全可以警后世,勵今人。在傳統戲曲中,也出現了許多愛國主義的劇目,它們以歷史事件為題材,歌頌了劇中英雄人物的高風亮節和不畏犧牲的抗爭精神。描述楊繼業、岳飛、文天祥、史可法、鄭成功等人抗擊外族入侵事跡的曲目,如《李陵碑》、《岳母刺字》、《愛國魂》、《指南夢》、《風洞山》、《海國英雄記》等。劇中愛國人士堅貞不屈,崇尚節義,展現了熱愛祖國、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給大學生以強烈的震撼和鼓舞。

作為祖國未來建設接班人的大學生們,如何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戲曲藝術,弘揚彌足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將是大學生藝術素質教育工作中的一個重點。各高校應大力開展戲曲教育,培養青年觀眾。中國當代的大學生作為中國未來發展的生力軍,自然而然地成為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戲曲藝術的主要力量。首先,應在各高校設置戲曲欣賞課,有條件的可以讓大學生親自學演唱戲曲劇目,使他們身臨其境地了解戲曲藝術,把中國的傳統文化真正地引入課堂,引入到高校的素質教育中去。讓過去整天埋頭苦讀課本的莘莘學子,真切地認識到自己本土戲曲藝術的存在價值和教化作用,從而引導他們為祖國民族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付出自己畢生的精力。其次,高校還可采取比賽、演出的方式,提升大學生學習戲曲的熱情和興趣。例如,可以舉辦戲曲卡拉OK比賽,以迎合現代大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需求,調動起他們對戲曲藝術學習的積極性。久而久之,必然會在充滿學術氛圍的大學校園中,形成一股良好的、健康的戲曲藝術學習氛圍。第三,教育《綱要》中強調:“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币虼?大學教師在戲曲藝術的繼承和發揚上擔任著重要的角色。各高校應注重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使他們充分地意識到自己在傳承中國民族文化中的責任和義務,以使他們能夠在教學中正確地引導、教育學生,成功地完成戲曲藝術欣賞的傳代工作。

戲曲是一種大眾文化消費品,在戲曲中透著一股人文精神,只要大學生抱著一顆“興趣”之心去欣賞去學習,這種隱藏著的人文精神就會一點一滴地滲透到日常思想中來。實踐證明,通過戲曲藝術對大學生進行德育滲透,遠遠勝于空洞的說教。

弘揚民族文化,匹夫有責;振興戲曲藝術,高校責無旁貸。戲曲理應成為高校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世紀的大學生需要借助優秀民族藝術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質,而戲曲也有賴校園高層次知識人才的接納和延續。只要高校師生充分認識到戲曲的藝術價值,通過校園文化活動讓學生多看戲,多聽戲,多演戲,戲曲這朵民族奇葩定會在大學生心中生根、發芽、開花!

【參考文獻】

[1]熊偉.談中華傳統戲曲文化在高校傳播的教育價值[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3,(5).

[2]王靜.論校園文化德育功能的實現[J].思想教育研究,2005,(5).

[3]趙景勃.從戲曲自身開掘德育的資源[J].中國戲劇,2006,(9).

[4]趙啟華.中國傳統戲曲美學特征[J].戲曲藝術,2002,(1).

(作者簡介:趙海波,河南科技學院)

猜你喜歡
戲曲傳統藝術
中外大學生體驗非遺戲曲文化
戲曲從哪里來
傳統戲曲
紙的藝術
少年力斗傳統
河南省將戲曲納入大中小學課程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爆笑街頭藝術
清明節的傳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