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言是本質存在的家園

2009-05-14 03:29劉亞欽
管理與財富 2009年4期
關鍵詞:主義本質文學

劉亞欽

【摘要】:有關“文學是什么”和“什么是文學”的探討由來已久,本質主義和反本質主義的爭論此起彼伏。面對文學,我們必然要遇到類似的話題。因為文學是一種語言的文學,它不能脫離語言而存在。也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我們才說:語言是本質存在的家園。

【關鍵詞】:語言本質文學

“文學是什么”和“什么是文學”的這樣話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文學理論界試圖從不同的角度對這個問題進行回答、對自己研究的界限進行定位,試圖深入到文學的內部。在目前有關本質主義和反本質主義的爭論中,文學的定義就成了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特別是在文藝學領域,質疑的聲音不斷響起,而在哲學領域卻出現了相反的情況,并力圖捍衛本質主義的領地。無論是本質主義還是反本質主義,在面對文學的時候,這依然是一個必須回答的問題。

東西方的文學史上都有類似的探討和回答。從中國的“興現群怨”到。詩言志,歌詠言再到曹丕的《典論論文》中“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宜實,詩賦欲麗”的特征論,提出“文以氣為主”的風格論,特別是到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出現的陸機的《文賦》、劉勰的《文心雕龍》、鐘嶸的《詩品》等。對這樣的問題進行了深刻而又豐富的回答。陸機在《文賦》中提出的“詩緣情而綺靡”、“誄纏綿而凄愴”等看法是對文學觀念的進一步發展,從情感論的方面對文學進行回答。劉勰在《隱秀》篇中“隱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獨拔者也。隱以復義為工,秀以卓絕為巧,斯乃舊章之懿績,才情之嘉會也”的“隱秀論”,從審美意境的特征方面做出了經典的回答。到唐代“意境”進入人們的視野并得到了發展,皎然《詩式》中對意境特征的探討,司空圖對詩歌意境“味外之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論述,宋代文人在詩品、詞品中對文學的探討以及明清時代李贄提出的“童心說”、公安三袁的“性靈說”和金圣嘆等的小說理論等都是從不同的方面對文學進行的回答,特別是在近代東西交匯的情況下王國維提出的“意境說”更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在西方,由于文化背景的差異,文學的探索也表現出了截然不同的景象。以柏拉圖的“理型說”、亞里士多德的。摹仿說。為源流的。再現說”和“表現說”就似西方文論史上的雙子星座,對峙分流。從古希臘羅馬到神學時代的。流溢說”再到文藝復興時代達芬奇的“鏡子說”,可以算是對文學本質的最初探討。古典時期布瓦羅《詩藝》中提出的“三一律”可以說是從形式上對文學的規定,英國浪漫主義的代表華滋華斯認為詩是“強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詩是“平靜的時候回憶起來的情感”中對情感的強調一新古典時期康德有關“美”的“有目的的無目的性”和“有功利的無功利性”等也可以看作是對文學的審美特性的規定;批判現實主義思潮中對現實的再現和摹仿的強調等等都是對文學的不同層次的探討。

從前人的這些探素中,我們可以看出文學本質的特殊性及其回答的困窘。在現代性彌漫的今天,依舊有理論家在探索。美國文學理論家韋勒克和沃倫在編寫的《文學理論》中從虛構性、創造性,想象性、文學語言等方面對文學的本質進行了討論。英國文學理論家伊格爾頓的《二十世紀西方文論》一書的導論部分就以“什么是文學”為標題進行探討,美國當代學者喬納森卡勒在《當代學術入門文學理論》也用專章對“什么是文學”進行討論。他們的這些討論都是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進行的探討,有其合理的地方。但是從他們這些不同的回答,我想起了在《二十世紀西方文論》中伊格爾頓使用的一個例子:“‘文學一詞頗似‘雜草一詞:雜草并不是一種具體的植物,而只是園丁出于某種理由想要拔掉的任何一種植物?!膶W意味著某種相反的東西:它是人們出于某種理由而賦予其高度價值的任何一種作品?!痹谶@句話中,存在著一些耐人尋味的東西?!拔膶W”的確是“人們出于某種理由而賦予起高度價值的任何一種東西”,但是在對“文學”進行定義的時候,“園丁”的鑒別力和洞察力就成為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并且這種鑒別力和洞察力與“園丁”的知識背景,文學修養以及所處的社會對其的影響有很大關系,同時“園丁”在進行判斷和定義時都要根據自己的需要有所取舍,把與自己理論一致的東西納入文學的范疇,而把與自己理論相悖的東西拋棄掉或者把其從文學的領地中驅趕出來,從而在自己的視野中選擇一個適當的視角來對。文學”進行定義和評述。伊格爾頓在《二十世紀西方文論*說文學“植根于更深的信念結構之中”,“并不在客觀存在的意義上存在,以及構成文學的價值判斷具有歷史可變性,而且揭示了這些價值判斷本身與社會意識形態的密切關系。它們最終不僅涉及個入趣味,而且涉及某些社會集團賴以行使和維持其統治權力的假定?!币粮駹栴D在這里并沒有對文學下一個確切的定義,而是把與文學相關的東西揭示出來,讓讀者自己去領會,這不能不說是伊格爾頓一個狡猾的地方。在“什么是文學”這一導論中,伊格爾頓是在對別人的質疑和解構中來建立自己對文學的理解,并且自始至終都是站在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立場上進行評述的,“意識形態”是其使用最頻繁的一個術語,也是他理解文學的一塊基石,因此也就表現出他鮮明的價值取向。所以“園丁”對于“雜草”的定義擁有絕對的權威。

但是,無論東方和西方,過去和現在,本質主義還是反本質主義,人們對于史學的探尋都有一個無法繞過去的現實:必須面對語言。

人不僅是一個社會的人,還是一個文化的人。文化以一種語言的形式包圍著我們,塑造著我們的性格、審美趣味和意識形態。這種塑造采取的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而不是一種強制的方式,從而使我們對這種文化進行認可,并在我們的潛意識層面上形成一種自覺的行為。在每天的生活中,各種信息都以語言的形式向我們傳播,我們也以語言的形式進行訴說,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且很多人還以寫作的方式進行表述。語言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一種習以為常的東西,是我們進行溝通和傳達的—種媒介。透過語言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隨語言而來的現象。

在索緒爾的《普通語言學教程》中,我們知道語言可以分為所指和能指兩個層面。能指是指語言的字面意思,是確定的,所指是指字面意義背后的意思,是更深層次的意思,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可以有多種的理解。索緒爾的這種說法,使我們看到了語言背后的那張張開的網,讓我們知道了語言并不僅僅是表面的那種樣子,而是有著更深層次的意義。但是索緒爾的這種看法也存在著嚴重的問題:他在進行研究時把語言從具體的語境中抽離出來,使語言變成一種空洞的所指,可以和能指任意組成一種關系。而在具體的語境中,能指和所指并不是一種任意的關系,而是一種確定的關系,并且能指也是具有確定的意義的。素緒爾這種語境抽離的做法,使他的理論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但他的這種看法,對后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形式主義、結構主義、女權主義等都從中受惠不少。德里達在闡述其解構主義的哲學理論的時候,深受現實中語言系統本身的圍繞,于是就采取工一種顛覆語言本身的策略,生造了一些詞語,如異延

(difference),在“自然”上面加叉號等。德里達的苦心我們可以理解,但是采取的這種策略無疑于自欺欺人,自挖墻腳。在解構別人的同時也就解構了自己,把自己推向—種兩難的境地??墒怯纱艘诧@現出語言本身的威力,不是一個簡單的行動就可以解構的了的。??碌摹皺嗔υ捳Z”理論把我們引向了了語言的更深層次,語言并不僅僅是語言,而是“與各種社會習俗和實踐聯系在一起”,利用知識來擴張權力,以達到社會控制的目的。語言在其中充當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參與到權利中來。在后殖民理論中,西方與東方那種“看”與“被看”的模式中,語言被用來塑造西方的強大和東方的弱小,伴隨著殖民者的入侵進行文化的滲透。使弱小民族處于一種深深的自卑之中,而對自己的身份產生深深的懷疑,以一種仰視的姿態去看待西方。語言在這里成為殖民者精心組織的話語。

以上的這些理論都是面對語言而從語言之中發掘出來的。語言已經不是一種簡單的存在形態,而是和許多復雜的因素結合在一起的,形成一種“共生”的樣態。在二十世紀的語言學轉向中,無論是向內還是向外,我們都可以從中看到語言本身所負載的眾多東西。不管你站在哪種立場,運用何種視角,都可以透過語言而看到其背后更多的東西。

在如今的“日常生活審美化”的討論中,有人杞人憂天地提出了“文藝學的邊界”和“文學的邊界”的問題,似乎“日常生活審美化”這種情況對“文學”已經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其實在現實中“文學”并沒有出現擔憂的那種情況。這種情況說明,只要語言存在,“文學”也就會存在。在其本身的自律性和他律性中保持自己的發展軌跡的同時,語言也會為其提供一片生長的疆域。在文學領域中出現的反本質主義的傾向,則是由語言本身的特殊性所決定的。

“文學到底是一種專門的語言,還是語言的一種專門用途?它是以特殊形式組織的語言,還是語言被賦予了特殊的權利?……簡單地選擇一個或另一個答案是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的,因為文學既包含語言的各種特點,又包含對語言的一種特殊的關注?!睆哪撤N意義上說,“語言就是一個差異的系統”,“只有差異才使它具有意義”,并且使一種語言與另一種語言相區別,同時在詞語的制造和運用上也產生一種區別,從而使人能準確的領會到此物與彼物的差別,如漢語與英語的差別,“他”、“她”和“它”的區別等等。在文學中的語言,更是存在這種區別,并且由于文學的虛構性,這種差別更深深的在文學的整體意蘊中體現出來,如小說的語言、詩歌的語言和散文的語言就有很大的差別。正是這種差異的存在,才使研究者在面對語言,特別是文學中的語言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深深的困惑:到底什么是文學,文學怎樣定義才能準確的揭示文學的本質?前人的探索都在向我們昭示:文學有自己的本質。從不同的視角去看,這種本質橫看成嶺側看成峰而已。這種本質并不像化學實驗、物理實驗那樣通過實驗得到的一些數據就可以窺到本質,而和生活、時間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深深地烙著情感的印。也許正是由于文學的這種本質的存在,才使文學成為一種不確定的所指,成為我們豐富多彩生活中的調料,為我們提供著豐富的精神食糧。

但是,我們并不能因為這種現象的存在,就輕易否定文學本質的存在?!笆裁词俏膶W”和“文學是什么”這樣的問題,也許要永遠面對。但在面對的時候,我們要有理論的勇氣,給出自己的回答。畢竟文學是一種語言的存在,只要語言沒有消失,文學就應該存在,并且會給我們提供一種語言的“文本”,讓我們從更深的層次、更合理的方面去揭示文學的本質,也正從這種意義上,我們才說:語言是本質存在的家園。

猜你喜歡
主義本質文學
關注本質 為理解而教
街頭“詛咒”文學是如何出現的
理解本質,豐富內涵
新經典主義
都是主義
對求極限本質的探討
這是一部極簡主義詮釋片
文學小說
冬日 新碰撞主義
放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