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政府社會政策能力建設研究

2009-05-14 03:29岳愛東
管理與財富 2009年4期
關鍵詞:和諧社會建設

岳愛東

【摘要】:政府社會政策能力可以為當前中國和諧社會的建設提供了制度保障,因此,建設政府的社會政策能力對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探討了我國政府社會政策能力建設的基本方向。

【關鍵詞】:和諧社會;社會政策能力;建設

相對于公共政策領域內的另一個范疇“經濟政策”,社會政策以社會公平、公正為價值取向,政策目標定位于提供社會服務、解決社會問題、滿足社會需求、提升民生質量,對于協調與均衡社會不同權利與利益訴求,整合凝聚各種社會力量,形成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共贏共生的局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社會政策的制定、完善和實施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而實現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己成為“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題中之義。社會政策的實現需要政府具有強有力社會政策的制定、實施等相關的能力,政府社會政策能力成為社會政策能否得以實現,社會公平體現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和諧社會背景下政府社會政策能力建議具有重要價值。

一和諧社會背景下的社會政策能力

(一)社會政策能力的基本內涵

社會政策(Social Policies)概念是西方工業化時代的產物,是為解決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過程中出現的社會問題而提出來的。它是指以公正為理念依據,以解決社會問題、保證社會安全、改善社會環境、增進社會的整體福利為主要目的,以國家的立法和行政干預為主要途徑(但不是惟一途徑)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的行為準則,措施及制度安排。所謂政府社會政策能力,是政府科學地制定和有效氣施社會政策的能力,即政府審時度勢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協調各利益群體的關系,前瞻性地制定出符合國情(社情)的社會政策,進而建立起社會政策的實施系統,有效地實施政策,達到社會政策目標的能力。政府社會政策能力是政府職能的重要體現,也是我國建設“服務型”政府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

(二)和諧社會視角下的政府社會政策能力

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主要是由政府發動和實施的,構建和諧社會的主體仍然是政府,這是由我國現行政治體制決定的。在這種情況下,加強和提升政府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社會政策能力涉及到社會的公平和穩定,最終影響到和諧社會構建。在和諧社會構建的視角下,政府的社會政策能力主要體現在:

一是實現社會公平和公正的能力。和諧社會從本質上來說是一個公平公正、追求社會穩定的社會。因此,實現社會公平和公正,追求社會穩定是政府社會政策能力的方向,政府必須政府運用社會政策,通過相應的體制設計和制度安排來化解社會矛盾、調節利益矛盾,反映社會訴求,為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提供深屢次的組織基礎的能力,從而維護社會公平。如縮小貧富差距、城鄉差距的能力。消除貧困和社會公共資源分配不公現象的能力。=是具有社會會政策制定能力。社會政策方向準確適時認定后,下一環節就是制定社會政策,也就是進行社會政策方案規劃,井在備選方案中選擇一個作為最終的決策方案。三是社會政策執行能力。政府制定的社會政策方案,經過社會政策合法化環節之后就進入社會政策執行階段。社會政策執行是將社會政策方案付諸實施,在實踐中解決社會政策問題的過程,是社會政策方案從主觀見之于客觀的過程。

二政府社會政策能力建設的思考

中共十六大報告第一次將“社會更加和諧”作為重要目標提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政府社會政策能力可以為當前中國和諧社會的建設提供了制度保障,因此,建設政府的社會政策能力對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政府社會政策能力以構建和諧社會為中心

建設政府社會政策能力的目標就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們要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一個充滿創造活力的社會;是備方面利益關系得到有效協調的社會;是社會管理體制不斷創新和健壘的社會;是穩定有序的社會,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因此,政府的社會政策能力建設應以構建和諧社會為中心,政策的制定、實施、評估等都應該以該目標為指導。當今。政府管理創新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政府的管理水平直接影響整個和諧社會的構建。而政府管理創新直接體現為政府社會政策能力的提升和政府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的能力。和諧社會的實現程度直接反映著一定時期社會治理的水平和能力。因為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最終都體現在社會治理是否和諧。而政府是凌駕在社會之上最具權威的公共機構,它代表的是公平、正義。政府的社會政策,制度安排包括公共政策是否得當,會直接影響社會治理的和諧t而社會治理的和諧與否,又會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一定時期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

(二)社會政策能力建設應以公平為價值取向

社會政策的理念,指的是蘊涵于社會政策設計、制定、執行,改進整個過程當中的價值取向和指導思想,體現了社會政策主體的終極關懷。隨著社會政策在理論和實踐領域的不斷演進,一般認為,相對于公共政策領域的另外一個范疇:經濟政策,社會政策的理念集中體現為公平、正義與科學。社會政策是社會公正理念的具體體現,以維護社會公正作為政策的基本價值觀,認為只有以社會公正這一公共價值為標準設計的各項社會政策,才能實現社會的公平和可持續發展,它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公正的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規則,體現了公正的社會調劑的規則。我國政府首先應當通過制度公正以確保社會公正的最終實現。制度是指在特定的社會活動領域中圍繞著一定目標形成的具有普遍意義的、比較穩定和正式的社會規范體系。我國政府制定的社會政策要以追求社會公正和社會融合,促進各個利益群體的協調發展為目標,在觀念上強調社會責任,維護“公平”與“權利”。政府在社會政策建設中必須牢固樹立“公平”和“權利”的價值取向,強調社會責任,對原來重點強調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和追求效率優先的原則,適當調整到以個體社會成員共生發展、共同富裕和效率與公平并重的政策上來。通過制度公正和價值公正來確保政策在制訂、執行和評估的過程的公正。

(三)社會政策的制定應注重公民的參與程度

公正性是社會政策的價值所在,社會化與公開化是達成公正共識、實現實質公正的前提。社會政策一定要交給社會來討論,從封閉式決策向開放式決策轉變。公開討論使政策昭然,以公開促公平、公正。社會化強調第三方專家和公民的政策介入。專家可以運用社會科學的調查研究方法將公眾的意見集中起來,經過定量的和定性的分析,實事求是地反映給決策者。專家們還可以根據社會政策的理論提出可供選擇的若干政策方案,有利于政府決策。接受者為參與者。王思斌在為莫泰基所著的《公民參與:社會政策的基石》一書所作的《序》中指出:認真地說,公民參與是社會政策的精髓。這是因為,任何社會政策都是涉及廣大民眾的,特別是社會弱勢群體,社會政策應是以保護他們的起碼利益為目的?!薄懊癖娨彩巧鐣哌\行的主體,社會政的執行常常需要施政者與影響對象之間的密切合作?!薄皬V大公民都是‘政策用戶(Clients)?!币虼?,同時,社會政策的制定要強化公民參與。要積極推進社會政策的民主化,走群眾路線,集思廣益,在政策過程中,公民參與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公民有效表達他們自身利益訴求,根據自身的需要說明自己所希望達到的目標,促進公民合法權益的有效保障,避免因政府組織自身的局限性無法及時關注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造成政府社會政策有失公正,以公開促公平、公正。

社會政策作為一類強調公平正義理念的公共政策,與民主理念有著內在的邏輯聯系。和諧社會是我國政府達成社會政策所需達成的目標,也是提升社會政策制定的關鍵影響因素。然而,在我們這樣一個有著長期的專制傳統,社會政策經驗尚不豐富的國家,如何更好的促進政府責任的履行,加強政府社會政策的能力建設必將是一個需要在理論和實踐中不斷探索的課題。

猜你喜歡
和諧社會建設
寒露
質量建設永遠在路上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論管仲的利益觀對于構建和諧社會的啟示
馬克思主義信仰在構建中國和諧社會中的意義
群眾文化在和諧社會建構中的作用與發展策略分析
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
論完善農村土地流轉制度對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
關于在全國城市建設中實行《公共藝術百分比建設》方案的提議
城市雕塑是一項文化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